WO2012006762A1 -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2006762A1
WO2012006762A1 PCT/CN2010/001175 CN2010001175W WO2012006762A1 WO 2012006762 A1 WO2012006762 A1 WO 2012006762A1 CN 2010001175 W CN2010001175 W CN 2010001175W WO 2012006762 A1 WO2012006762 A1 WO 201200676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r
light source
port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011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王心悦
王子宇
Original Assignee
北京大学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北京大学 filed Critical 北京大学
Priority to US13/042,3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8514401B2/en
Publication of WO201200676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2006762A1/zh
Priority to US13/963,937 priority patent/US8913246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9/00Gyroscop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Measuring angular rate using gyroscopic effects
    • G01C19/58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 G01C19/64Gyrometers using the Sagnac effect, i.e. rotation-induced shifts betwe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beams
    • G01C19/72Gyrometers using the Sagnac effect, i.e. rotation-induced shifts betwe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beams with counter-rotating light beams in a passive ring, e.g. fibre laser gyrometers

Definitions

  •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rference type all-fiber gyro, in particular to an interference type all-fiber gyro with a minimum reciprocal structur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ptical fiber sensing. Background technique
  • the optical path structure of the classical interferometric all-fiber gyro is as shown in FIG. 1, wherein the optical components include: a super luminescent diode 11, a photodetecting diode (ie, a photodetector) 12, a light source coupler 13, and an optical loop coupler 15. , polarizer (or depolarizer) 14, fiber ring (ie fiber coil) 16, a total of six optical components.
  • This structure with six optical elements is called the minimum reciproc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ferometric all-fiber gyroscope. According to Fi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最小互易结构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该陀螺仪包括偏振光源(21)、检测单元(22)、光源耦合器(23)、光环耦合器(24)、保偏光纤环(25);其中光源耦合器(23)的端口①与偏振光源(21)的输出端对轴连接,且光源耦合器(23)中与端口①同侧的另一端口与检测单元(22)连接,光源耦合器(23)另一侧的端口③与光环耦合器(24)对轴连接,光环耦合器(24)与保偏光纤环(25)对轴连接。光源耦合器(23)对输入的偏振光具有分路作用并仅对沿直通臂传输的光信号起偏振作用,端口①与端口③为光源耦合器(23)—直通臂上的两个端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节约了成本、减小了光路损耗,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陀螺仪的精度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尤其涉及一种最小互易结构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 仪, 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陀螺仪是测量惯性空间角速度-角位移的仪表,其历史可以追朔到数千年以前,从山 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 就曾出土了石制的陀螺。机械陀螺仪是第一代陀螺仪, 激光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被分别称为第二代陀螺仪和第三代陀螺仪。光纤陀螺仪于 1976 年问世, 20世纪 90年代投入批量生产。 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是光纤陀螺仪家族中的重 要品种, 可广泛应用于导航、 制导、 定位、 自动寻北、 列车或舰船摇摆的阻尼、 天 线 -瞄准系统的定向、 油井偏斜测量、 大型建筑形变或摇摆监测、 自动化控制等等 领域。
经典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的光路结构如附图 1所示, 其中的光学元件包括: 超辐 射发光二极管 11、 光电检测二极管 (即光电检测器) 12、 光源耦合器 13、 光环耦合器 15、 起偏振器(或消偏振器) 14、 光纤环(即光纤线圈) 16, 共 6个光学元件。 这种具 有 6个光学元件的结构被称为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的最小互易结构。 根据附图 1, 经典 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的工作原理是: 由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11 发出的偏振光(椭圆偏 振光或圆偏振光)输入光源耦合器 13的①端口, 并被分成两路偏振光; 其中沿直通臂 传输并由③端口输出的偏振光输入起偏器 14; 起偏器 14将输入的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并将该线偏振光输入到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口。光环耦合器 15将输入的线偏振光分成 两路分别从其③、 ④端口输出; 光环耦合器 15的③、 ④端口输出的线偏振光分别沿光 纤环 16的顺时针和反时针方向传输, 然后从光环耦合器 15的③、④端口返回光环耦合 器 15并在其中发生相干叠加;相干叠加后的线偏振光又被光环耦合器 15分成两路并分 别从光环耦合器 15的①、 ②端口输出。 从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口输出的线偏振光中: 从①端口出发的, 沿顺时针方向传输的线偏振光经过光环親合器 15的直通臂和耦合臂 各一次;沿反时针方向传输的线偏振光也经过光环耦合器 15的直通臂和耦合臂各一次。 因此, 从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口出发的, 沿顺时针、 反时针方向传输的线偏振光返回 到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口时所经过的光程是相同的, 所以它们相干叠加产生的线偏振 光被称为互易光, 输出互易光的端口也被称为互易端口。 然而, 从光环耦合器 15的② 端口输出的线偏振光中: 从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口出发的, 沿顺时针方向传输的线偏 振光经过光环耦合器 15的直通臂共两次, 而沿反时针方向传输的线偏振光则经过光环 耦合器 15的耦合臂共两次。 因此, 从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口出发的, 沿顺时针、 反时 针方向传输的线偏振光到达光环耦合器 15的②端口时所经过的光程是不相同的, 所以 它们相干叠加产生的线偏振光被称为非互易光,输出非互易光的端口也被称为非互易端 口。 非互易光信号是不能作为光纤陀螺仪的检测信号使用的。 从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 口 (互易端口)输出的线偏振光经过起偏器 14输入到光源耦合器 13的③端口, 光源耦 合器 13将③端口输入的线偏振光信号分成两路, 其中一路通过其②端口输入光电检测 器 12。 当光纤环 16静止时, 从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口出发, 分别沿顺时针、反时针方 向传输的两路线偏振光返回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口时所经过的光程是相同的; 当光纤 环 16转动时, 从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口出发, 分别沿顺时针、 反时针方向传输的两路 线偏振光返回光环耦合器 15的①端口时所经过的光程是不相同的; 在这两种情况下, 光电检测器 12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有所不同, 由此则可以计算出光纤环 16转动的角速 度。 自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问世以来的数十年间, 这个 "最小互易结构"从未受到过挑 战。参考文献: ( 1 ) Herve C. Lefevre, "The Fiber-Optic Gyroscope", Artec House, Boston, 1993. (2) 光纤陀螺原理与技术, 张桂才编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这种新的最小互 易结构光纤陀螺仪只需五个光学元件。 附图 1中的光源耦合器是通常意义的耦合器, 它 只用于对光信号的分路。本发明依据熔锥型熊猫保偏光纤耦合器的特点, 制作或挑选能 同时对输入光信号进行分路并对且仅对沿直通臂传输的光信号起偏振这两项功能的熔 锥型熊猫保偏光纤耦合器作为光源耦合器,从而使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的最小互易结构 从 6个光学元件减为 5个光学元件, 省略了起偏振器(或消偏振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其特征在于包括偏振光源、 检测单元、 光 源親合器、 光环耦合器、 保偏光纤环; 所述光源耦合器的端口①与所述偏振光源的输出 端对轴连接, 且所述光源耦合器中与端口①同侧的另一端口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 所述 光源耦合器另一侧的端口③与所述光环耦合器对轴连接,所述光环耦合器与所述保偏光 纤环对轴连接; 其中, 所述光源耦合器为对输入的偏振光具有分路并仅对沿直通臂传输 的光信号起偏振, 所述端口①与所述端口③为所述光源耦合器一直通臂上的两个端口。
进一步的, 所述光源耦合器的直通臂的输出偏振消光比 20dB。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耦合器为采用熔锥型熊猫保偏光纤耦合器制备方法制备的耦合 器。
进一步的, 所述光源耦合器为 2 X2或 1 X2结构的耦合器。
进一步的, 所述光环耦合器为 2X 2或 1 X2结构的耦合器。
进一步的, 所述偏振光源为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的, 所述检测单元为光电检测二极管。
进一步的, 所述保偏光纤环为保偏光纤绕制的光纤线圈。
相对于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的现有 "最小互易结构", 本发明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 仪是更小的最小互易结构,该最小互易结构包括: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光电检测二极管、 光源耦合器、 光环耦合器和光纤环共 5个光学元件, 如附图 2所示, 连接方式为-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21 (输出的是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 与光源耦合器 23的①端 口相连接, 光电检测二极管 22与光源耦合器 23的②端口相连接, 光源耦合器 23的③ 端口与光环耦合器 24的①端口相连接, 光源耦合器 24的④端口空闲不用, 光环耦合器 24的③、④端口分别与光纤环 25的两个端口相连接;光环耦合器 24的②端口是非互易 端口, 空闲不用。
其中光源耦合器 23具有以下特点: 它的直通臂对光信号具有分光和起偏振两项功 能; 它的耦合臂对光信号仅具有分光功能。现有陀螺仪结构中的光源耦合器则只用作分 光, 分光后输出的光通过起偏器起偏振。 本发明中的光源耦合器也不同于偏振分束器, 它的直通臂和耦合臂分别传输偏振面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 即能对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 光信号起偏振, 但不能对线偏振光进行分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将光纤陀螺仪的最小结构由传统的 6光学元件结构改进为 5光学元件结构, 这样, 不仅降低了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的结构复杂度、 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且提高了陀 螺仪的可靠性, 同时由于减小了熔接点, 省略了起偏器, 减小了光路损耗, 从而进一步 提高了陀螺仪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 1是经典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的最小互易结构光路示意图;
其中: 11一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12—光电检测二极管; 13—光源耦合器; 14一起偏 器; 15—光环耦合器; 16—光纤环。 光源耦合器 13的①-③、 ②-④为直通臂, 具有分 光功能; ①-④、 ②-③为耦合臂, 具有分光功能。
图 2是本发明的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 21—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22—光电检测二极管; 23—光源耦合器; 24—光环 耦合器; 25—保偏光纤环。 光源耦合器 23的① -③、 ②-④为直通臂, 对线偏振光具有 分光功能, 对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具有起偏振功能; ①-④、 ②-③为耦合臂, 仅具有 分光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 2所示, 本发明涉及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包括: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21、 光电检测二极管 22、光源耦合器 23、光环耦合器 24和保偏光纤环 25共五个光学元件。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21可以输出圆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信号, 然后将超 辐射发光二极管 21输出的偏振光输入到光源耦合器 23的①、②、③或④端口中的任意 一个端口, 本实施例中选取①端口为输入端口, 如图 2所示。 光源耦合器 23将输入的 光信号分为两路并分别从①、②或③、 ④端口输出; 从①或②端口输入则从③、④端口 输出; 从③或④端口输入则从①、②端口输出, 本实施例中选取同一侧的③、 ④端口作 为输出端口, 如图 2所示。 其中, 与输入端口直通的端口输出的光信号是线偏振光(偏 振消光比 2(^8), 与输入端口不直通的端口输出的光信号是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闲置不用, 线偏振光则输入光环耦合器 24的①、 ②、 ③或④端 口中的任意一个端口, 本实施例中选取①端口为输入端口, 如图 2所示。下面以光源耦 合器 23的①端口接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21的信号输出端口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 2所示。
光源耦合器 23的①端口与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1的信号输出端口对轴连接; 光源耦 合器 23对输入的偏振光具有分路并对且仅对沿直通臂传输的光信号起偏振的功能, 经 光源耦合器 23的输出端口③输出的光为线偏振光,光源耦合器 23的端口③与光环耦合 器 24的端口①对轴连接,光环耦合器 24将输入的线偏振光信号分为功率相等的两路线 偏振光, 并分别从③、 ④端口输出。 光环耦合器 24的③、 ④端口输出的光信号分别从 保偏光纤环 25的两个端口输入并沿顺时针和反时针方向传输。两路沿保偏光纤环 25相 对传输的线偏振光经过光纤环 25传输后又返回到光环耦合器 24, 并在光环耦合器 24 内实现相干叠加。 相干叠加后的光信号分又为两路线偏振光, 并分别从光环耦合器 24 的①、 ②端口输出。 其中, 从光环耦合器 24的①端口输出的线偏振光中: 从光环耦合 器 24的①端口出发的,沿顺时针方向传输的线偏振光信号经过光环耦合器 24的直通臂 和耦合臂各一次, 沿反时针方向传输的线偏振光也经过光环耦合器 24的直通臂和耦合 臂各一次。 因此, 从光环耦合器 24的①端口出发的, 沿顺时针、 反时针方向传输的线 偏振光返回到光环耦合器 24的①端口时所经过的光程是相同的, 无差别, 可互易。 所 以它们相干叠加产生的线偏振光被称为互易光, 输出互易光的端口也被称为互易端口。 然而,从光环耦合器 24的②端口输出的线偏振光中:从光环耦合器 24的①端口出发的, 沿顺时针方向传输的线偏振光经过光环耦合器 24的直通臂共两次, 沿反时针方向传输 的线偏振光经过光环耦合器 24的耦合臂共两次,因此从光环耦合器 24的①端口出发的, 沿顺时针、 反时针方向传输的线偏振光到达光环耦合器 24的②端口时所经过的光程是 不相同的, 所以它们相干叠加产生的线偏振光被称为非互易光, 输出非互易光的端口也 被称为非互易端口。非互易光信号是不能作为光纤陀螺仪检测信号使用,因此闲置不用, 互易光信号则输入光源耦合器 23的③端口。光源耦合器 23将③端口输入的光信号分为 两路, 其中一路经过光源耦合器 23的②端口输入光电检测二极管并形成干涉型全光纤 陀螺仪的接收信号。 该接收信号经过解调、放大和信号处理, 则可得到干涉型全光纤陀 螺仪的输出角速度。
由附图 2可知, 本发明涉及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只有 5个光学元件。
本发明涉及的光源耦合器 23是熔锥型熊猫保偏光纤耦合器, 其特征在于: 若光源 耦合器 23的输入光信号为偏振光(线偏振、 圆偏振或椭圆偏振), 则其直通臂输出的光 信号为线偏振光 (偏振消光比 20dB), 而耦合臂输出的光信号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 光。 光源耦合器 23可以通过现有的熔锥型熊猫保偏光纤耦合器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也可以对现有的光源耦合器进行检测, 选取适合的(即同时对输入光信号进行分路并对 且仅对沿直通臂传输的光信号起偏振)耦合器作为本发明的光源耦合器。
本发明涉及的光环耦合器 24是熔锥型熊猫保偏光纤耦合器, 其特征在于: 若光环 耦合器 24的输入光信号为线偏振光信号, 其两路输出光信号都是线偏振光。
本发明涉及的光纤环 25是采用熊猫保偏光纤绕制的光纤线圈,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 他保偏光纤绕制的光纤线圈。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其特征在于包括偏振光源、 检测单元、 光 源耦合器、 光环耦合器、 保偏光纤环; 所述光源耦合器一侧的端口①与所述偏振光 源的输出端对轴连接, 且所述光源耦合器中与端口①同侧的另一端口与所述检测单 元连接, 所述光源耦合器另一侧的端口③与所述光环耦合器对轴连接, 所述光环耦 合器与所述保偏光纤环对轴连接; 其中, 所述光源耦合器为对输入的偏振光具有分 路并仅对沿直通臂传输的光信号起偏振, 所述端口①与所述端口③为所述光源耦合 器一直通臂上的两个端口。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陀螺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耦合器的直通臂的输出偏振消光 比 20dB。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陀螺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耦合器为采用熔锥型熊猫保 偏光纤耦合器制备方法制备的耦合器。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陀螺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耦合器为 2X 2或 1 X2结构的耦 合器。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陀螺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环耦合器为 2 X2或 1 X2结构的耦 合器。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陀螺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光源为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7.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陀螺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为光电检测二极管。
8.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陀螺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偏光纤环为保偏光纤绕制的光纤线 圈。
PCT/CN2010/001175 2010-07-16 2010-08-03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WO2012006762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042,336 US8514401B2 (en) 2010-07-16 2011-03-07 All-fiber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scope having a minimum reciprocal configuration
US13/963,937 US8913246B2 (en) 2010-07-16 2013-08-09 All-fiber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scope having a minimum reciprocal configur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26568A CN101922935B (zh) 2010-07-16 2010-07-16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CN201010232656.8 2010-07-1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3/042,336 Continuation-In-Part US8514401B2 (en) 2010-07-16 2011-03-07 All-fiber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scope having a minimum reciprocal configur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06762A1 true WO2012006762A1 (zh) 2012-01-19

Family

ID=43338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0/001175 WO2012006762A1 (zh) 2010-07-16 2010-08-03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22935B (zh)
WO (1) WO20120067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9542B2 (en) 2011-03-01 2023-01-24 NuCana plc Phosphoramidate derivatives of 5-fluoro-2′-deoxyuridin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3198B (zh) * 2011-10-20 2015-04-08 武汉虹拓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学陀螺仪
CN103134485A (zh) * 2013-03-05 2013-06-05 无锡慧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斜仪的光纤陀螺
CN104422437B (zh) * 2013-09-10 2017-06-13 北京世维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光纤熔接点的光纤陀螺和制作该光纤陀螺的方法
CN110501003A (zh) * 2018-05-18 2019-11-26 北京首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一体化光纤陀螺仪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2416A (ja) * 1989-11-09 1991-06-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ジャイロ
JPH0791967A (ja) * 1993-09-27 1995-04-0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偏光子を使わない光ファイバジャイロ
CN101275834A (zh) * 2007-03-30 2008-10-01 黄宏嘉 无源偏置光纤陀螺和电流传感器
CN101629825A (zh) * 2009-08-21 2010-01-20 北京大学 一种双偏振干涉式光纤陀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0214A (ja) * 1989-02-10 1990-08-2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ジャイロ
JPH08145696A (ja) * 1994-11-22 1996-06-07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ジャイロスコープ
US7190462B2 (en) * 2003-03-27 2007-03-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Fiber optic gyroscope having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 depolarizer and fiber optic coil
CN100514101C (zh) * 2006-10-13 2009-07-15 深圳朗光科技有限公司 保偏光纤耦合器的制造方法
CN101726797B (zh) * 2008-10-28 2011-04-27 上海康阔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保偏光纤耦合器的制备方法及保偏光纤耦合器
CN101696882B (zh) * 2009-10-26 2011-01-19 浙江大学 光纤陀螺仪开环信号调制解调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2416A (ja) * 1989-11-09 1991-06-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ジャイロ
JPH0791967A (ja) * 1993-09-27 1995-04-0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偏光子を使わない光ファイバジャイロ
CN101275834A (zh) * 2007-03-30 2008-10-01 黄宏嘉 无源偏置光纤陀螺和电流传感器
CN101629825A (zh) * 2009-08-21 2010-01-20 北京大学 一种双偏振干涉式光纤陀螺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 CHANGHE: "Basic Principle of Fiber-Optic Gyro", 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no. 4, April 1988 (1988-04-01), pages 40 - 42 *
LI, HUIJUN ET AL.: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n Optical Component of All Optic Fiber Gyroscope", ELECTRO-OPT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vol. 23, no. 4, August 2008 (2008-08-01), pages 31 - 34, 38 *
SHE, HUI: "The Technique of Removing Polarization Error in IFOG", APPLIED LASER, vol. 20, no. 3, June 2000 (2000-06-01), pages 131 - 133 *
WANG, ZHENGPING ET AL.: "Effects of Components in IFOG with Simplest Structure upon Syste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vol. 23, no. 3, June 2002 (2002-06-01), pages 20 - 24 *
WENG, JU ET AL.: "IFOG Progress Toward High Precision", JOURNAL OF CHINESE INERTIAL TECHNOLOGY, vol. 13, no. 5, October 2005 (2005-10-01), pages 92 - 96 *
ZHANG, YANSHUN ET AL.: "Ke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e One-fiber Fiber-optical Gyroscope", OPTICAL TECHNIQUE, vol. 30, no. 2, March 2004 (2004-03-01), pages 251 - 25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9542B2 (en) 2011-03-01 2023-01-24 NuCana plc Phosphoramidate derivatives of 5-fluoro-2′-deoxyuridin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US11925658B2 (en) 2011-03-01 2024-03-12 NuCana plc Phosphoramidate derivatives of 5-fluoro-2′—deoxyuridin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2935A (zh) 2010-12-22
CN101922935B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8811B2 (en) Non-interferometric optical gyroscope based on polarization sensing
CN101629825B (zh) 一种双偏振干涉式光纤陀螺
CN101660910B (zh) 一种低噪声的双偏振干涉式光纤陀螺
WO2012006762A1 (zh) 一种最小互易结构干涉型全光纤陀螺仪
CN107328405B (zh) 一种互易型差动式调频连续波干涉保偏光纤陀螺仪
CN104792503B (zh) 一种光学偏振器件分布式串扰测量灵敏度增强的装置
US8422021B2 (en) All-fiber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scope for inhibiting zero drift
CN108195367B (zh) 具有双倍灵敏度的光纤陀螺仪
CN105091877A (zh) 基于光的偏振态进行转动传感的方法及其光学陀螺仪
CN103453899A (zh) 光纤陀螺无源相位调制器
CN205580468U (zh) 一种集成光路结构光纤陀螺
US8913246B2 (en) All-fiber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scope having a minimum reciprocal configuration
CN109556595B (zh) 一种利用偏振分离消除热效应的光纤陀螺
CN101923102A (zh) 基于马赫与泽德干涉仪的光纤加速度计
CN114674302B (zh) 死端光功率回收再利用的双偏振光纤陀螺
CN203615937U (zh) 一种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光学解调装置
CN102393198B (zh) 一种光学陀螺仪
CN111366145A (zh) 一种光纤陀螺保偏光纤敏感线圈的光学倍增装置及方法
US6563587B1 (en) Fiber optic Sagnac interferometer with spatial filter
CN202494454U (zh) 一种测量光纤干涉信号的光电系统
CN103852074A (zh) 一种光学陀螺仪
CN116337033B (zh) 一种基于四口环形器的双偏振光纤陀螺
CN116337032A (zh) 一种具有磁场抑制功能的双光纤环陀螺
CN112129279A (zh) 光纤陀螺的光信号增程设计结构及小型化高精度的光纤陀螺
CN116625348A (zh) 一种基于三光子干涉的光纤陀螺及其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08545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545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