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1023079A1 - 实现CoMP场景下多用户MIMO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现CoMP场景下多用户MIMO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1023079A1
WO2011023079A1 PCT/CN2010/076166 CN2010076166W WO2011023079A1 WO 2011023079 A1 WO2011023079 A1 WO 2011023079A1 CN 2010076166 W CN2010076166 W CN 2010076166W WO 2011023079 A1 WO2011023079 A1 WO 201102307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matrix index
preferred matrix
base station
pair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61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陈大庚
马霓
贾祥根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102307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1023079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O的方法、 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 2009 年 8 月 21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0910163067. 6、 发明名称为 "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 装 置及系统"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 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在 CoMP (协调多点联合处 理)场景下实现多用户 MIM0 (多输入多输出) 的方法、 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应用了 MIMO ( Mul t i-Input Mul t i-Output , 多输入多输出)技 术的 LTE ( Long Term Evolut ion, 长期演进) 系统中, 一l 基站侧的天线 数会大于终端侧的天线数。在引入了基于多个基站协作的 CoMP( Coordinate Mul t iple Proces s ing, 协调多点联合处理)技术之后, 同时月良务于一个用 户的基站侧天线数将会成倍增加 , 此时, 发射天线数目将会远远多于接收 天线数目。 从 MIM0技术理论可知 , MIM0的极限性能由发射天线数目和接收天线数 目的最小值决定, 因此由 CoMP带来的发射天线数目成倍的增加并不会带来 LTE系统的极限性能的提升。 为解决上述发射天线数目和接收天线数目差异过大时, MIM0增益不明 显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增强型 MIM0技术—— MU-MIM0 ( Mul t i-User MIMO, 多用户 MIMO )。 对于下行传输, MU-MIM0采用将天线数目较少的多个 终端构成虚拟的接收天线组, 以增加接收天线的数目, 提升 MIM0带来的容 量增益。 比如, 对于 LTE系统中 4个发射天线、 2个接收天线的典型配置, SU-MIMO ( Sing le-User MIMO,单用户 MIMO )的容量由 2个接收天线所限制; 而 MU-MIM0可以复用 2个用户, 接收端就有 4个接收天线( 2个用户、每个 用户 2根接收天线), 此时 MIM0的容量增益将会明显提升。
具体地, 上述 MU-MIM0技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基站才艮据 2个 或者 2个以上的终端上 >¾的 PMI ( Preferred Matr ix Index, 优选矩阵索引) 和 CQI ( Channel Qua l i ty Indicator ,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用户配对, 并将配对好的 2个或者 2个以上用户的信息复用到相同的时频资源块上发 送。
然而, 上述现有 MU-MIM0技术中, 将多个配对的用户的信号采用叠加 方式复用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 但不同用户的数据存在相互间千扰, 而在 基站下发给终端的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终端的配对用户的任何信息 (比如 PMI ), 这样终端侧就只能将配对用户的数据作为千扰信号进行处理, 导致 MU-MIM0用户存在无法消除的配对用户千扰, 致使其误码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 装 置及系统, 可以抑制 MU-MIM0用户之间存在的配对用户千扰。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 包括: 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引;
才艮据所述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进行多用户 MIM0 配对;
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编码后的数据叠加后发送出去。 一种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O的方法, 包括: 向基站上报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当前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 引, 所述配对用户终端是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 引选取的;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 并结合当前用户终端及其配对用户 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一种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基站,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引; 配对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进 行多用户 MIM0配对;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 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编码后的数据叠加后 发送出去。 一种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用户终端, 包括: 上报单元, 用于向基站上报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当前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 的优选矩阵索引, 所述配对用户是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用户终端上报的优 选矩阵索引选取的, 以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 解析单元, 用于结合当前用户终端及其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 引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一种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系统, 包括基站和至少两个用 户终端; 其中,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所述基站上报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所述基站, 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 引 ,对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进行多用户 MIM0配对, 然后将所述用户终 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并将所述至少 两个用户终端编码后的数据叠加后发送出去; 所述用户终端, 还用于结合所接收到的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 的优选矩阵索引和该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 行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多点联合处理 CoMP的多用户多输 入多输出的方法。 该方法中, 用户终端向基站上 ^艮该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 索引;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 引, 其中, 该配对用户终端是由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及 该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确定的;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叠加信 号; 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该用户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引和所述接收的 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接收的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协同多点联合处理 CoMP的多用户多输入 多输出的方法。 该方法中, 基站接收用户终端上报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 矩阵索引; 基站确定与该用户终端配对的用户终端, 其中该配对用户终端 是由基站根据接收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及所述配对用户终端的 优选矩阵索引确定的; 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及所述配对用户终端的数据进 行编码后叠加形成的叠加信号发给出去; 以及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的配对 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发送给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基站 下发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和所述用户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引 对接收的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 装置及 系统,通过向用户终端提供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使其获取到进行信号发送前预编码时所用到的全码本信息, 这样当前用 户终端就可以根据所述全码本信息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从而 抑制 MU-MIM0用户之间存在的配对用户千扰。 附图说明
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 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方法流程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方法流程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 Ί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实现 MU-MIM0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多点联合处理 CoMP的多用户多输 入多输出的方法。 该方法中, 用户终端向基站上 ^艮该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 索引;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 引, 其中, 该配对用户终端是由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及 该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确定的;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叠加信 号; 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该用户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引和所述接收的 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接收的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多点联合处理 CoMP的多用户多输 入多输出的方法。 该方法中, 基站接收用户终端上报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优 选矩阵索引; 基站确定与该用户终端配对的用户终端, 其中该配对用户终 端是由基站根据接收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及所述配对用户终端 的优选矩阵索引确定的; 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及所述配对用户终端的数据 进行编码后叠加形成的叠加信号发给出去; 以及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的配 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发送给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基 站下发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和所述用户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 引对接收的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 方法、 装置及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 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 法, 包括以下步驟:
101、 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 (UE, User Equipment )上^艮的优选矩阵 索引 ( PMI )。 基站接收至少两个 UE上报的 PMI ,这里 PMI用于 MIM0中多信道之间的 信道空间的量化。
102、 ¾据所述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进行多用户 MIM0 配对。 这里的配对指选择至少两个用户, 使得这些用户的数据复用在相同的 时频资源块上发送, 在对多个用户终端进行 MU-MIM0配对时, 可以有多种 配对算法, 比如依据最大化吞吐量、 最大化信噪比、 PMI正交配对等参数进 行的 MU-MIM0配对; 本实施例采用 PMI正交配对的算法, 当然本发明实施 例不限于这种配对算法。
103、 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 PMI。 下发 PMI后, 使所述当前用户终端可以获取到对应于该用户终端的全 码本信息, 即编码时的所有码本信息。 为了描述方便, 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中的任一个用户终端叫当前用 户终端;
104、 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编码后的数据叠加后发送出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各步驟的编号并不用于限定其执行顺序, 比 如步驟 103和 104即可同时执行。 相应于上述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 供了一种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基站, 如图 2所示, 该基站 包括接收单元 21、 配对单元 22、 第一发送单元 23和第二发送单元 24; 其 中,
接收单元 21 , 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引;
行多用户 MIM0配对; 第一发送单元 23, 用于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 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第二发送单元 24 , 用于将所述相互配对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编码后的 数据叠加后发送出去。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及基站, 通过向当前用户终端提供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使 其获取到基站进行信号发送前预编码时所用到的全码本信息, 这样当前用 户终端就可以根据所述全码本信息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 从而抑 制 MU-MIM0用户之间存在的配对用户千扰。 实施例二: 如图 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 法, 包括以下步驟:
301、 向基站上报当前用户终端 (UE ) 的优选矩阵索引 (PMI )。 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 PMI都是在 UE釆用 Rank=l模式进行预编码的 条件下测量得到的。
302、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当前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 引 , 所述配对用户终端是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引 选取的。
303、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 并结合当前用户终端及其配对用 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这里的解析可以采用现有的接收机的检测算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上述各步驟的编号并不用于限定其执行顺序, 其 具体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本实施例中, 将当前 UE及其配对 UE的 PMI结合起来, 即可得到基站 进行信号预编码时所用到的全码本信息, 然后根据得到的全码本信息对接 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可以更准确地获取到当前 UE需要接收的信号 , 同时抑制了 MU-MIM0用户之间存在的配对用户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用户 终端, 如图 4所示, 包括上报单元 41、 接收单元 42和解析单元 43; 其中, 上才艮单元 41 , 用于向基站上才艮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接收单元 42 ,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 优选矩阵索引 , 以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 , 其中所述配对用户终 端是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引选取的。
解析单元 43 , 用于结合当前用户终端及其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 引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首先获取到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进而结合该用户 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引来获取进行信号发送前预编码时所用到的全码本 信息 , 这样该当前用户终端就可以根据所述全码本信息对接收到的叠加信 号进行解析, 从而抑制 MU-MIM0用户之间存在的配对用户千扰。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 首先设定本发明的实现场景为: 存在 2个小区进行协 作构成 CoMP , 且每个小区的基站配置 2根天线, 而小区内的天线间与小区 间的天线间均不相关; 此时, 由于是 2个小区构成的 CoMP, 因此网络侧总 共有 4根天线(即 Ntx=4 )联合发射。 针对用户端, 在 CoMP区至少有 2个用 户, 且每个用户至少有 2个发射天线。 在 CoMP建立后, CoMP区的用户知道本站点处于 CoMP模式下, 即知道 本小区和协作小区联合给用户终端 (UE )发送数据。 以根据 PMI对多个用户终端进行 MU-MIMO配对为例,并结合图 5,本发 明该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 驟:
501、 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告知 UE反馈采用 RANK=1模式的基于子带的 PMI。 基于子带的 PMI相较于常用的基于全带宽的 PMI所携带的关于信道的 信息更加精确, 能够更好地与信道相匹配。
502、 UE根据基站下发的高层信令指示启动 RANK=1模式下的子带 PMI 测量。 RANK=1模式下确定 PMI的算法为 C = 8111^^^^^ *^*^} , 其中, G为 LTE协议中给出的 RANK=1的码本,是一个 Ntx x 1的列向量, 这里 i的取值范围为 [0, 15]中的整数; H为信道信息, 通过公共导频可以 估计得到, 是一个 2 x4 (接收天线数目 X发射天线数目) 的矩阵; 具体地,将各个 G顺序地代入到公式
Figure imgf000012_0001
中,并找到公式 [C HH ^ ^G]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 此时的码本 G对应的编号 , 即为当前 UE的 PML
503、 UE对测量到的 PMI进行保存, 并通过 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或者 PUSCH (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上^艮测量得到的 PMI。 UE对测量到的 PMI进行保存,可以是在高层保存,也可以在底层保存; 而且, 所保存的内容可以是直接保存 UE测量得到的 PMI, 也可以是保存所 述 PMI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504、 基站根据多个 UE上报的 PMI进行 MU-MIM0配对。 MU-MIMO配对算法采用 PMI对应的码本正交配对,即判断两个用户终端 在对应子带上反馈上来的 PMI 对应的码本是否正交; 如果正交则将该子带 加入到 MU-MIM0可调度资源集合中; 之后, 从可调度资源集合中选择 N个 子带进行 MU-MIM0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如果对选取子带的范围没有特别限定, 那么子带 的选取可以是抽取几个相邻信道进行连续处理, 也可以是随机地抽取几个 非相邻的信道进行处理。
505、 基站将当前 UE的配对 UE的 PMI信息下发给所述当前 UE。 由于在步驟 503中对当前 UE的 PMI进行了保存, 因此基站无需向当前 UE下发该 UE对应的 PMI , 则此时基站可以通过原来用于下发当前 UE对应 的 PMI的信令来下发所述当前 UE的配对 UE对应的 PMI ,从而可以在不增加 信令开销的基础上使当前 UE获得其配对 UE的 PMI信息。
506、 基站对每个 UE 对应的数据进行 RANK=1 模式下的预编码 ( Precoding )后, 将需要发送给多个 UE 的信号进行叠加并映射到特定的 时频资源上发送出去。
507、 当前 UE根据自身对应的 PMI以及其配对 UE对应的 PMI对接收到 的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该步驟中 , 通过将当前 UE及其配对 UE的 PMI结合起来, 即可得到基 站进行信号预编码时所用到的全码本信息, 然后根据得到的全码本信息对 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全码^ M全测, 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出当前 UE需要接收 的信号, 同时抑制了 MU-MIM0用户之间存在的配对用户千扰。
上述各步驟的编号并不用于限定其执行顺序, 比如步驟 505和 506即 可同时执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步驟 503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503' 、 UE通过 PUSCH信道上 ^艮测量得到的 PMI。 此时, 由于 UE在上报测量得到的 PMI之前并没有保存其自身对应的 PMI , 因此后续步驟 505应该变成:
505'、 基站将当前 UE及其配对 UE的 PMI信息下发给所述当前 UE。 上述将当前 UE及其配对 UE的 PMI信息下发给所述当前 UE, 在具体实 现的过程中 , 可以是先发送当前 UE对应的 PMI信息给当前 UE, 然后发送其 配对 UE对应的 PMI信息给当前 UE; 也可以是, 先发送当前 UE的配对 UE对 应的 PMI信息给当前 UE, 然后发送所述当前 UE对应的 PMI信息给该当前 UE; 还可以是, 将当前 UE及其配对 UE的 PMI信息一并下发给所述当前 UE。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测量并传送 PMI信息的过程中, 也可以同时测 量和传送基于子带的 CQI信息。 由于 CQI信息中包含有用户终端对应的调 制方式,因此在基站进行多个 UE之间的 MU-MIM0配对时,可以同时结合 PMI 信息和 CQI信息中的调制方式对多个 UE进行配对, 使多个 UE之间的配对 更加准确, 使其匹配度更高; 之后, 基站再将当前 UE的配对 UE对应的 PMI 信息和调制方式发送给所述当前 UE,这样将会更加有利于 UE在接收到叠加 信号后进行配对用户间的干扰抑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 通过向当 前用户终端提供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 使其获取到 进行信号发送前预编码时所用到的全码本信息, 这样当前用户终端就可以 根据所述全码本信息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全码本检测, 从而抑制 MU- IM0用户之间存在的配对用户千扰。
实施例四: 如图 6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 的基站, 包括接收单元 61、 配对单元 62、 第一发送单元 63、 第二发送单元 64及通知单元 65。 通知单元 65通知 UE反馈基于子带的 PMI ; UE在接收到该通知之后测 量并上报其对应的 PMI , 之后接收单元 61接收到至少两个 UE上报的 PMI ; 之后, 配对单元 62根据所述 PMI对所述至少两个 UE进行 MU-MIM0配对; 在配对完成之后, 第一发送单元 63向当前 UE下发该 UE的配对 UE的 PMI ; 第二发送单元 64将至少两个 UE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叠加后发送出去。
此外,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发送单元 63, 还用于向当前 UE下发该 UE对 应的 PM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基站, 还可 以包括第三发送单元 66,该第三发送单元 66用于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 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调制方式; 或者, 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 端及其配对用户终端分别对应的调制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基站, 通过 向当前用户终端提供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 使其获 取到进行信号发送前预编码时所用到的全码本信息 , 这样当前用户终端就 可以根据所述全码本信息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解析,从而抑制 MU-MIM0 用户之间存在的配对用户千扰。
实施例五:
如图 7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 的用户终端, 包括上 单元 71、 接收单元 72和解析单元 73 , 以及测量单 元 74; 其中, 接收单元 72接收到基站下发的要求反馈基于子带的 PMI的指令,然后 由测量单元 74根据该指令进行 PMI的测量, 并通过上报单元 71向基站上 报当前 UE的 PMI ;所述基站根据多个 UE上报的 PMI对其进行 MU-MIM0配对, 之后将配对后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多个 UE; 此时,接收单元 72接收到所述基 站下发的当前 UE的配对 UE的 PMI ,所述配对 UE是所述基站根据当前 UE上 报的 PMI选取的, 而且接收单元 72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 之后, 解析单元 73结合当前 UE及其配对 UE的 PMI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 析。
对于 UE在进行信号解析时所用到的当前 UE的 PMI,可以通过以下两种 方式来获取:
其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 还包括保存单元 75 , 该保存单 元 75用于对所述测量单元 74测量出的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进行 保存; 则解析单元 73可以直接根据当前 UE中保存的 PMI和基站下发的所 述配对 UE的 PMI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其二, 由所述基站下发给当前 UE,则此时的接收单元 72还用于接收所 述基站下发的当前 UE的 PMI。 此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测量并传送 PMI信息的过程中, 也可以 同时测量和传送 UE对应的调制方式; 因此, 所述保存单元 75 ,还用于对所述当前 UE对应的调制方式进行保存;此 时, 所述上 单元 71还用于向基站上>¾当前用户终端的调制方式; 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 72 , 还用于接收所述接站下发的当前 UE对应的调制方 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用户终端, 首先获取到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进而结合该用户 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引来获取进行信号发送前预编码时所用到的全码本 信息 , 这样当前用户终端就可以根据所述全码本信息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 进行解析, 从而抑制 MU-MIM0用户之间存在的配对用户干扰。 实施例六:
如图 8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系 统, 包括基站 81和至少两个用户终端 82; 其中,
所述用户终端 82 , 用于向所述基站 81上>¾该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 引;
所述基站 81 ,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用户终端 82上报的优选矩阵 索引, 对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 82进行多用户 MIM0配对, 然后将所述用 户终端 82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82 ,并将所 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编码后的数据叠加后发送出去;
所述用户终端 82 , 还用于结合所接收到的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 的优选矩阵索引和该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 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 解析。
此外, 所述用户终端 82 , 还可以用于保存该用户终端测量出的优选矩 阵索引; 或者,
所述基站 81 , 还可以用于将接收到的某一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同 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一并发送给该用户终端。
此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测量并传送 PMI信息的过程中, 也可以 同时测量和传送 UE对应的调制方式; 因此, 所述用户终端 82 , 还用于保存该用户终端确定的调制方式; 或者, 所述基站 81 , 还用于将某一用户终端及其配对用户终端分别对应的调 制方式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8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系统, 首先获取 到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进而结合该用户终端自身 的优选矩阵索引来获取进行信号发送前预编码时所用到的全码本信息 , 这 样当前用户终端就可以根据所述全码本信息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解 析, 从而抑制 MU-MIM0用户之间存在的配对用户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 装置及系 统, 对抑制 MU-MIM0用户间的配对用户千 4尤具有明显的效果; 尤其针对氐 相关信道下(实际应用中的多个基站的发射天线之间也是低相关的), 全码 本的固 SE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可以获得极大的配对用户千扰抑制性能, 与理想的无千扰性能曲线差距达到 2dB以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多点联合处理 CoMP的多用户多输 入多输出的方法。 该方法中, 用户终端向基站上 "¾该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 索引;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 引, 其中, 该配对用户终端是由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及 该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确定的;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叠加信 号; 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该用户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引和所述接收的 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接收的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多点联合处理 CoMP的多用户多输入 多输出的方法。 该方法中, 基站接收用户终端上报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 矩阵索引; 基站确定与该用户终端配对的用户终端, 其中该配对用户终端 是由基站根据接收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及所述配对用户终端的 优选矩阵索引确定的; 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及所述配对用户终端的数据进 行编码后叠加形成的叠加信号发给出去; 以及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的配对 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发送给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基站 下发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和所述用户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引 对接收的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 装置及系 统, 不仅适用于 CoMP下的 MU-MIM0技术, 也可适用于非 CoMP下的 MU-MIM0 技术, 即只要是基于 PMI的 MU-MIM0技术均可以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实现多 用户 MIM0的方法、 装置及系统, 此外,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 /数据叠加 都是针对相互配对的多个 UE而言的。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 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 来实施。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 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 存储介质中, 如 R0M/RAM、 磁碟、 光盘等, 包括若千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 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 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 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协同多点联合处理 CoMP场景下多用户多入多出(Mul t i ple Input Mul t iple Output , MIMO )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引;
才艮据所述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终端进行多用户 MIM0 配 对;
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及 将所述前用户终端和配对用户终端编码后的数据叠加后发送出去。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至少两个用 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引之前, 还包括: 通知用户终端反馈基于子带的优选矩阵索引。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对应的优选矩阵索引以使所述用户终 端根据所述下发的所述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和所述用户终端的优 选矩阵索引对接收的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调制方式; 或者, 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及其配对用户终端分别对应的调制方 式。
5、 一种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向基站上才艮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所述当前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 引 , 所述配对用户终端是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引 选取的;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 , 并结合当前用户终端及其配对用户终 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向基站上报当前 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之前, 还包括: 接收基站下发的要求反馈基于子带的优选矩阵索引的指令, 并根据该 指令进行优选矩阵索引的测量。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测量并 向所述基站上 所述当前用户终端的调制方式, 则所述配对用户终端的选 取还进一步的根据所述上 的调制方式。
8、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对测量出的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信息进行保存; 或者, 对测量出的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信息以及调制方式进行保 存,
所述结合当前用户终端及其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叠加 信号进行解析为: 结合所述保存的优选矩阵索和所述接收到的配对用户终 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存的当前用户 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信息为: 所述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或所述当 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1 0、 根据权利要求 5或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或者 , 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和调制方式。
11、 一种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O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 括:
接收单元 , 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引;
多用户 MIM0配对;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 的优选矩阵索引;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当前用户终端和配对用户终端的编码后的 数据叠加后发送出去。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通知单元, 用于通知用户终端反馈基于子带的优选矩阵索引。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 还用于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的优选矩 阵索引。
14、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发送单元;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 用于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 终端的调制方式; 或者,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 用于向当前用户终端下发该用户终端及其配对用 户终端分别对应的调制方式。
15、 一种用于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用户终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上报单元, 用于向基站上报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当前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 优选矩阵索引 , 以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 , 其中所述配对用户终 端是所述基站根据当前用户终端上报的优选矩阵索引选取的;
解析单元, 用于结合当前用户终端及其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16、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单元; 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 还用于接收基站下发的要求反馈基于子带的优选矩阵 索引的指令;
所述测量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优选矩阵索引的测量。
17、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存单元; 所述保存单元, 用于对所述测量单元测量出的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 阵索引进行保存; 或者,
所述保存单元, 用于对所述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和调制方式 进行保存; 则, 所述上报单元还用于向基站上报当前用户终端的调制方式。
18、 根据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用户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 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 索引; 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 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当前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 索引和调制方式。
19、 一种实现 CoMP场景下多用户 MIM0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 统包括权利要求 11-14的任何一项所述基站和至少两个权利要求 15-18任 意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
20、 一种基于协同多点联合处理 CoMP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向基站上 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 选矩阵索引, 其中, 所述配对用户终端是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 优选矩阵索引及所述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确定的;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叠加信号; 以及 所述用户终端 居该用户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引和所述接收的配对 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接收的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所述用户 终端在自身保存其优选矩阵索引信息, 则所述对叠加信号进行解析的步骤 为: 才艮据所述用户终端自身保存的其优选矩阵索引信息和所述接收的配对 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所述接收的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22、 如权利要求 2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存的优选矩阵索
23、 如权利要求 20至 2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 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则所述配对用户终端的确定进一步的还根据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24、 一种基于协同多点联合处理 CoMP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由基站接收用户终端上报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所述基站确定与所述用户终端配对的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配对用户终 端是由所述基站根据接收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及所述配对用户 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确定的; 所述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及所述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数据进行 编码后叠加形成的叠加信号发给出去; 以及,
所述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发送给用户 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基站下发的配对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 和所述用户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引对接收的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析。
25、 如权利要求 2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所述基站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上报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信道质量指示, 则所述基站进一 步的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配对用户终端。
26、 如权利要求 24或 2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所 述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自身的优选矩阵索引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以便所 述用户终端根据接收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优选矩阵索引和所述配对用户终端 的优选矩阵索引进行所述解析。
PCT/CN2010/076166 2009-08-21 2010-08-20 实现CoMP场景下多用户MIMO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02307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3067.6 2009-08-21
CN 200910163067 CN101998301B (zh) 2009-08-21 2009-08-21 实现CoMP场景下多用户MIMO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23079A1 true WO2011023079A1 (zh) 2011-03-03

Family

ID=43627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0/076166 WO2011023079A1 (zh) 2009-08-21 2010-08-20 实现CoMP场景下多用户MIMO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8301B (zh)
WO (1) WO20110230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957B (zh) 2009-12-21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mu-mimo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47636B (zh) * 2011-08-15 2018-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联合传输组合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249162B (zh) * 2012-02-10 2018-07-20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166185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调多用户间干扰的方法及基站
KR20180132929A (ko) * 2016-04-29 2018-12-12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다중 사용자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mu-mim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8322241B (zh) * 2017-12-20 2021-01-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267A (zh) * 2007-01-08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mo传输中的用户配对方法及确定配对因子的方法
CN101272364A (zh) * 2008-05-05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u-mimo的预编码指示方法及装置、控制方法
CN101383645A (zh) * 2007-09-07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多用户设备虚拟多输入多输出的配对方法
CN101409576A (zh) * 2007-10-12 2009-04-15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预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WO2009083783A2 (en) * 2007-12-28 2009-07-09 Nokia Corporation Optimal user pairing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CN101483460A (zh) * 2008-01-11 2009-07-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构建用于mu-mimo系统的可分级pmi信令方法
CN101499833A (zh) * 2008-01-30 2009-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和发送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73015B2 (en) * 2002-10-18 2011-01-18 Kineto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istering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subscriber with a network controll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267A (zh) * 2007-01-08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mo传输中的用户配对方法及确定配对因子的方法
CN101383645A (zh) * 2007-09-07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多用户设备虚拟多输入多输出的配对方法
CN101409576A (zh) * 2007-10-12 2009-04-15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预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WO2009083783A2 (en) * 2007-12-28 2009-07-09 Nokia Corporation Optimal user pairing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CN101483460A (zh) * 2008-01-11 2009-07-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构建用于mu-mimo系统的可分级pmi信令方法
CN101499833A (zh) * 2008-01-30 2009-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和发送站
CN101272364A (zh) * 2008-05-05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u-mimo的预编码指示方法及装置、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8301B (zh) 2013-12-18
CN101998301A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5239B2 (en) Method for feeding back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9408196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JP2022130657A (ja) 4TxMIMOのためのPUCCHでのCSI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コードブックサブサンプリング
EP313008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55769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pre-coding
WO2019019839A1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495149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09302220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30064128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O2012059000A1 (zh)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及其装置
JP2013520045A (ja)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の取得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1085679A1 (zh) 一种额外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的指示方法和系统
WO2014032566A1 (zh) 一种反馈和接收pmi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2068880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11160557A1 (zh) 一种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WO2012041107A1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JP2018504821A (ja) 方法およびmimoシステム
WO2017167156A1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2062197A1 (zh)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及其装置
US10511366B2 (en) Signal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
WO2014180319A1 (zh) 一种基于码本的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TW200913536A (en) A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MIMO context
WO2011023079A1 (zh) 实现CoMP场景下多用户MIMO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012509A1 (zh)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上报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WO2012129937A1 (zh) 一种多基站多用户下行传输的分布式预处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081123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1123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