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07128218A1 - Frame constructing and frame processing method of multi-hop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 Google Patents

Frame constructing and frame processing method of multi-hop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07128218A1
WO2007128218A1 PCT/CN2007/001417 CN2007001417W WO2007128218A1 WO 2007128218 A1 WO2007128218 A1 WO 2007128218A1 CN 2007001417 W CN2007001417 W CN 2007001417W WO 2007128218 A1 WO2007128218 A1 WO 2007128218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tation
subframe
downlink
upl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07/0014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Xiaobing Leng
Kaibin Zhang
Gang Shen
Wei Zou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Priority to US12/298,8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8774218B2/en
Priority to KR1020087026366A priority patent/KR101386951B1/ko
Priority to EP07720990.6A priority patent/EP2017974A4/en
Publication of WO2007128218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07128218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Definitions

  • the uplink and downlink processing of data between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relay station is first completed, and then the uplink and downlink processing of data between the relay station and the subscriber station is performed.
  • the subscriber station transmits data to the base station through the relay station
  • the subscriber station has not yet had time to transmit uplink data to the relay station (using the subframe) B processes it, so the data of these subscriber stations cannot be transmitted in time, resulting in a large delay.
  • the present invention further provides a relay station of a multi-hop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comprising: a receiving device,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frame from a base station; and a base station downlink subframe processing device, configured to process a downlink subframe of the base station, where
  • the base station downlink subframe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es a base station downlink relay subframe processing device, configured to extract a base station downlink relay subframe domain, and acquire downlink relay information that is sent by the base station to the relay station.
  • the uplink data of the subscriber station that communicates with the relay station is set as the uplink domain of the first subscriber station as a domain of the uplink subframe.
  • an uplink relay subframe field is set as a separate domain in the uplink subframe.
  • step 316 the uplink data sent directly by the determined subscriber station to the base station is set to the second subscriber station uplink burst domain as another domain of the uplink subframe.
  • the uplink subframe configuration is completed, and includes a first subscriber station uplink burst domain, an uplink relay subframe domain, and a second subscriber station uplink burst domain.
  • the uplink subframe 402 includes a first subscriber station uplink burst domain 4021, an uplink relay subframe domain 4022, and a second subscriber station uplink burst.
  • a specific sub-frame domain specifically define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lay stations. In addition to these two specific subframe fields, all other time slots in the frame are allocated for use by the subscriber station.
  • the specific refinement process of step 308. First, in step 502, the downlink counting device value N 2 is set. Thereafter, in step 504, it is determined whether there is an N-hop relay station. If so, the flow of FIG. 5 proceeds to step 506.
  • the frame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shown in FIG. 9 receives the frame to be processed in step 902. Thereafter, at step 904, the frame header field is extracted from the received frame, i.e., 4011 in FIG. It is learned by the frame header field 4011 that the effective frame will start transmission, thereby determining the synchronization point, and preparing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data based on the MA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subsequent fields begins at step 906. In this step, the first user station downlink burst field 4012 in the downlink subframe 401 is extracted, and the relevant downlink data directly sent by the base station to the user station is obtained therefrom. Then, the flow shown in FIG. 9 proceeds to step 908.
  • step 1010 the down counting device value N is incremented by 1 as a new down counting device value. Thereafter, the flow returns to step 1004 to re-determine.
  • step 1004 judges that there is a relay station of N hops (where N is a new N value increased by 1), the foregoing steps 1006 to 1010 are repeated.
  • step 1004 judges that there is a relay station of N hops (where N is a new N value increased by 1)
  • the foregoing steps 1006 to 1010 are repeated.
  • step 1004 judges that there is a relay station of N hops (where N is a new N value increased by 1)
  • the uplink relay subframe domain is processed by the method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except that in the uplink relay subframe domain, there is no relay subframe header, so there is no need to extract the processing of the relay subframe header.
  •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uplink counting device is reached by the downlink counting device when processing the downlink relay subframe domain.
  • the maximum value is -1 and the upstream counting device will decrease by one at the end of each operating cycle.
  • the downlink relay subframe region setting device 1200 in FIG. 12 includes a framing counting device 1201, a framing judging device 1202, a relay sub-frame header setting device 1203, a downlink relay data region setting device 1204, and a downlink relay subframe domain merging device 1205. .
  • a base station, a relay station, and a subscriber station having the above-described frame construction apparatus and fram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stitute a multi-hop relay system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frame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fram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he frame construction apparatus and the fram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plementing the above method are employed in the multi-hop relay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nd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relay station frequency are used. They can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
  • the internal operation of the multi-hop relay system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further explained below with three typical examples of the system.
  • Example 1 A two-hop application system with the same base station and relay station frequency, as shown in Figure 15.
  • the data first sent by the subscriber station 1506 to the relay station 1502 is set to the corresponding subfield 1602-5 of the relay station 1502 of the uplink burst domain of the first subscriber station. Set the subdomains of other relay stations to null. Thereafter, the data transmitted from the relay station 1502 to the base station 1500 is set to the sub-field 1602-6 corresponding to the relay station 1502 in the uplink relay subframe. This corresponds to reception in the uplink relay subframe of the frame constructed by base station 1500. Thereafter, the relay station 1502 sets the second user station uplink burst field 1602-7 in the uplink subframe to be empty.
  •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relay station frame in the example shown in Fig. 15 is completed.
  • each relay station can have its own FH, and these frames having different FHs can be transmitted in parallel in the system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With these FHs, the relay station is synchronized with the subscriber stations in its domain.
  • the figure reflects the processing operations of the frame by the base station 1700 and the relay station 1702, respectively.
  •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frame 1801 is similar to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1601 in FIG. 16, and details are not described herein, but only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frame 1802 is described in detail.
  • the subfields of the other relay stations are set to be empty, thereby completing the relay operation. Since the relay station 1702 will be set to transmit data to the subscriber station 1706 in its domain, the relay station first needs to switch the frequency from f0 back to £, and then sets the data to be transmitted to the subscriber station 1706 to the second subscriber station.
  • Example 3 A three-hop application system with the same base station and relay station frequency, as shown in Figure 19.
  • the base station 1900 in Fig. 19 has four two-hop relay stations of the same frequency, denoted as 1901, 1902, 1903, and 1904, respectively, and each relay station has two next-hop relay stations, respectively.
  • the two next hop relay stations of the relay station 1901 are 1901-1 and 1901-2, respectively, and the two next hop relay stations of the relay station 1902 are 1902-1 and 1902-2, respectively, and the two next hop relay stations of the relay station 1903 are respectively For 1903-1 and 1903-2, the two next hop relay stations of relay station 1904 are 1904-1 and 1904-2, respectively.
  • These next hop relay stations form the eight three-hop relay stations of the system.
  • the system also has a subscriber station 1905 that communicates directly with the base station and a subscriber station 1906 that communicates with the base station 1900 via the three-hop relay station 1902-1.
  • the relay subframe header sent by the base station has the same preamble as the relay subframe header sent by the two-hop relay station, and this does not confuse the relay station, because each relay station knows which relay to use in the system initialization phase.
  • a frame header thereby utilizing information in the header of the relay subframe to perform synchronization operations in corresponding time slots, and
  • the two-hop relay subframe header and the three-hop relay subframe header may have the same or different frame control and
  • the data information of the three-hop relay station will be added here when constructing the relay subframe.
  • the base station 1900 after constructing the downlink subframe, after the two-hop relay subframe header and the two-hop relay data of the downlink relay subframe are set, the latter corresponds to the other hop relay subframe header and other hop downlinks.
  • the subdomain of the data is set to null.
  • the relay station 1902 after constructing the downlink subframe, after setting the two-hop relay subframe header field 2002-3 and the two-hop downlink relay data domain 2002-4,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et the three-hop relay subframe header 2002-5 and three.
  • the frame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fram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he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according to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support a case where the frequencies of the two are different, in addition to the case where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relay station are co-frequency, which make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the embodiments can implement a multi-hop backhaul application mode between base stations, that is, the backhaul traffic of one base station can be relayed by other base stations.
  • the frame arrangement that can be flexibly scheduled by the base station will also reduce the delay of traffic transmission, and the traffic delay will not increase as the number of hops incre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多跳接入网络的帧构造、 帧处理方法及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带无线接入网络, 尤其涉及具有多跳中继站(RS ) 的宽带 无线接入网络中帧的构造方法、 处理方法及实现上述方法的设备、 基站、 中 继站和系统。 背景技术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 已经针对无线接入技术应用领域提 出了一系列标准,如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 IEEE 802.11以及基于蓝牙规范实现 短程互连的 IEEE 802.15。 而目前正在研究的 IEEE 802.16是 IEEE无线城域 网空中接口的标准,其作为宽带无线接入的一项核心技术正在受到普遍关注, 特别是其中涉及多跳中继的规范 IEEE 802.16j越来越引起业界的兴趣。
由于 IEEE 802.16j旨在 802.16网络的基础上为无线接入网络引入中继站 ( RS ), 从而对基站 (BS ) 与用户站之间的信号进行中继, 因此在原来的无 线接入网络的基础上会加入多种特性, 如基站与中继站以及用户站之间的同 步操作等等。 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对相应的帧结构进行重新构造, 以便支持 多跳中继, 从而提高 802.16网络的覆盖、 吞吐量以及系统容量。 同时, 所构 造的帧对用户站而言最好是透明的。
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基于 IEEE 802.16j框架的帧构造方法。 如 Motorola公 司所开发出的帧构造方法, 按照上述方法所构造的帧结构如图 1所示。 该方 案首先确定与基站直接通信的中继站以及用户站, 这些中继站以及用户站称 为 "直接通信站"。 将与这些 "直接通信站" 相关联的前导码 1、 广播信息以 及发送到这些直接通信站的数据作为一个域 1011设置在下行子帧 101中。之 后, 确定通过中继站与基站通信的用户站, 这些用户站称为 "中继用户站", 并将与这些 "中继用户站" 相关联的前导码 2、 广播信息以及下行数据作为 另一个域 1012设置在下行子帧 101中。 对于上行子帧 102, 则需依次确定向 基站发送数据的用户站及中继站。 之后, 根据所确定的用户站及中继站, 按 照与基站直接通信的用户站、 与中继站通信的用户站以及中继站的顺序, 将 它们各自对应的前导码和上行数据分别作为域 1021、 1022、 1023依次设置在 上行子帧 102中。 最后将下行子帧 101与上行子帧 102相结合完成一个帧的 构造过程。 在该方案中, 是通过保留帧中的特定域 1012实现中继站与用户站 之间的 ϋ ί言。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 对于进行同步的前导码而言, 直接与基站通信的用 户站的前导码 1 不同于与中继站通信的用户站的前导码 2。 这样, 每当用户 站从中继站的覆盖域移动到基站的覆盖域或者进行相反移动时, 都需要进行 复杂的切换处理过程。 因此, 这种方案对于用户站的透明性不够理想。
此外, 在该方案中, 基站与中继站各自发送前导码的时间不同, 导致用 户站难以进行同步操作。
另一帧构造方法是由华为公司提出的, 按照该方法所构造的帧结构如图 2 所示。 该方法也是首先确定与基站直接通信的中继站以及用户站。 不同的 是, 接下来, 该方法是将与这些 "直接通信站" 相关联的前导码 Α、 广播信 息以及下行数据、 上行数据共同设置在子帧 Α中。 之后, 确定与中继站通信 的用户站, 并将与这些 "中继用户站" 相关联的前导码 B以及下行数据、 上 行数据共同设置在子帧 B中, 位置在子帧 A之后。 用该方法构造的联合帧中 的子帧 A负责支持基站和中继站之间的中继, 子帧 B负责小区覆盖。 在该方 案中, 在每个子帧 (子帧 A或子帧 B ) 中都同时包含了上行和下行的数据。 基站和中继站之间的通信由在子帧中位置固定的上行和下行数据的传输实现 的。
根据图 2中所示的固定帧结构可以看出, 首先完成基站与中继站之间数 据的上下行处理, 然后再进行中继站与用户站之间数据的上下行处理。 这样, 对于用户站通过中继站向基站发送数据的上行通信的情况, 在处理基站与中 继站之间数据的时候(利用子帧 A进行处理), 用户站还没有来得及向中继 站发送上行数据(利用子帧 B进行处理), 因此无法及时传送这些用户站的数 据, 从而带来较大的延迟。 中继站 #1和 #2的帧结构与上述基站的帧结构相对 应, 其帧头与基站的帧保持同步, 并且需要从基站获得 MAP信息, 如图 2 下面两帧的帧结构所示。
并且, 当带有中继站的基站与普通基站相邻部署时, 此方案会带来额外 的频率规划开销, 同时用户站在移动时也需要复杂的切换操作。 这是因为联 合帧可能与普通帧对不齐, 从而引起相互干扰, 该方案也可能会使用户站在 跨区时需要重新同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帧构造方法, 其包括步 骤: 确定基站域中的中继站和用户站; 设置下行子帧; 设置上行子帧; 以及 根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构造完整帧, 其中, 在设置下行子帧步骤中, 包括 为发送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设置下行中继子帧域的步骤; 以及在设置上 行子帧步骤中, 包括为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中继信息设置上行中继子帧域的 步骤。 待处理的帧; 提取下行子帧分析处理; 以及提取上行子帧分析处理; 其中, 在提取下行子帧分析处理步骤中, 包括提取下行子帧中下行中继子帧域, 获 取发送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的步骤; 以及在提取上行子帧分析处理步骤 中, 包括提取上行子帧中上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中继信 息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帧构造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跳无线接入网络 的帧构造设备, 包括: 确定装置, 用于确定基站域中的中继站和用户站; 下 行子帧生成装置; 上行子帧生成装置; 以及合并装置, 用于根据上行子帧和 下行子帧构造完整帧, 其中, 在下行子帧生成装置中, 包括下行中继子帧域 设置装置, 用于为发送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设置下行中继子帧域; 以及 在上行子帧生成装置中, 包括上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中继站发送 出的上行中继信息设置上行中继子帧域。
为了实现上述帧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跳无线接入网絡的 帧处理设备, 包括: 帧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待处理的帧; 下行子帧处理装置; 以及上行子帧处理装置; 其中, 在下行子帧处理装置中, 包括下行中继子帧 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下行子帧中下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发送到中继站的下 行中继信息; 以及在上行子帧处理装置中, 包括上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上行子帧中上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中继信息。
在前述基础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基站, 包括: 基站下行子帧生成装置, 用于生成基站下行子帧; 基站上行子帧生成装置, 用于生成基站上行子帧; 以及基站合并装置, 用于根据基站下行子帧和基站 上行子帧构造一帧, 其中, 基站下行子帧生成装置包括基站下行中继子帧域 设置装置, 用于为基站发送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设置基站下行中继子帧 域; 以及基站上行子帧生成装置包括基站上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 基站从中继站接收的上行中继信息设置基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中继站, 包括中继站下 行子帧生成装置, 用于生成中继站下行子帧; 中继站上行子帧生成装置, 用 于生成中继站上行子帧; 以及中继站合并装置, 用于根据中继站下行子帧和 中继站上行子帧构造一帧, 其中, 中继站下行子帧生成装置包括中继站下行 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用于当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 后续中继站时, 为当前中继站及其后续中继站接收的下行中继信息设置中继 站下行中继子帧域, 并且当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不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 后续中继站时, 为当前中继站接收的下行中继信息设置中继站下行中继子帧 域; 以及中继站上行子帧生成装置包括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用 于当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继站时, 为当前中 继站及其后续中继站发送的上行中继信息设置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并且 当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不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继站时, 为当前中 继站发送的上行中继信息设置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基站, 包括: 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站的帧; 中继站上行子帧处理装置, 用于对接收的帧中的 中继站上行子帧进行处理, 其中, 中继站上行子帧处理装置包括中继站上行 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用于当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 后续中继站时, 提取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当前中继站及其后续中继 站发送的上行中继信息, 并且当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不具有依附于该中继 站的后续中继站时, 提取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当前中继站发送的上 行中继信息。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中继站, 包括: 接收装 置, 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帧; 基站下行子帧处理装置, 用于对基站下行子帧 进行处理, 其中, 基站下行子帧处理装置包括基站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基站下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基站发送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中继站, 包括: 接收装 置, 用于接收来自前一跳中继站的帧; 中继站下行子帧处理装置, 用于处理 所接收的前一跳中继站的帧中的下行子帧, 其中, 中继站下行子帧处理装置 包括前一跳中继站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前一跳中继站下行中 继子帧域, 获取前一跳中继站发送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中继站, 包括: 接收装 置, 用于接收来自后一跳中继站的帧; 中继站上行子帧处理装置, 用于处理 所接收的后一跳中继站的帧中的上行子帧, 其中, 中继站上行子帧处理装置 包括后一跳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后一跳中继站上行中 继子帧域, 获取后一跳中继站发送到中继站的上行中继信息。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 该网络具有上述帧构造 设备和帧处理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帧构造方法、 帧处理方法以及实现这些方法的设备和系统 能够将基站域中的所有用户站统一为一个同步时间点, 保证了整个网络系统 的同步, 简化了用户站在移动时的切换操作。 而且, 除了支持基站和中继站 同频的情况外, 还支持两者频率不同的情况。 此外, 也使得业务传输的延迟 减小。
从说明书和附图中可以提炼出其他优点。 可以根据本发明单独地或以任 意组合的形式共同地使用上述特征和下述特征。 所述实施方式不应理解为穷 尽的枚举, 而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示例性描述。 附图说明
与附图相结合时参照如下具体的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前述方面和 附带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 在附图中:
图 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帧构造方法得到的帧结构;
图 2示出^^据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帧构造方法得到的帧结构;
图 3示出 >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帧构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 6示出根据图 5的 ^造方 造出的下行中继 巾贞域的示意图;;
Figure imgf000007_0001
图 9示出 居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10示出图 9中提取下行中继子帧域并处理的步骤的详细流程图: 图 1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 12示出图 11中下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1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 14示出图 13中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 15 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和中继站频率相同的两跳示例系 统的示意图;
图 16示出的帧结构是在图 15示出的系统中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 造方法获得的结果;
图 17 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和中继站频率不同的两跳示 例系统的示意图;
图 18示出的帧结构是在图 17示出的系统中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 造方法获得的结果;
图 19 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和中继站频率相同的三跳示 例系统的示意图; 以及
图 20示出的帧结构是在图 19示出的系统中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 造方法获得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针对具有多跳中继站的系统的性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帧构造 方法的流程图如图 3所示。 在图 3的步骤 302, 通过事先规划或检测确定基 站域中所包含的中继站和用户站。 根据所确定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置上行子帧 和下行子帧, 其中, 在步骤 304, 设置下行子帧中的帧头 (FH )域。 该域标 识一个有效帧的开始。 根据 802.16规范, 该 FH域包括三个子域, 分别设置 前导码、 帧控制头 (FCH ) 以及映射(MAP )信息。 其中, FCH控制 MAP 中的具体映射, MAP用于通知与基站进行通信的中继站和用户站何时收发数 据。
在每个帧开始时,基站和其所有中继站都会同时发送上述帧头 FH。这样, 使用基站或者中继站发送的帧头 FH进行同步的所有用户站就可以获得相同 的同步时间点。 在基站和中继站频率相同时, 这些 FH是相同的, 因此不会 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对于相同频率的应用, 中继站的帧头内容由基站事先 来分配。 基站通常在前一帧的下行中继子帧中向其所有的中继站发布 FH值。 但是, 在基站和中继站分别具有不同的频率时, 中继站的帧头可以不同于基 站的帧头, 这同样不会相互干扰。
之后, 图 3所示流程进入步驟 306。 在步骤 306, 根据所确定的直接与基 站通信的用户站, 将与这些用户站相关的下行数据设置为第一用户站下行突 发域, 作为下行子帧的一个域。 之后, 在步骤 308, 为发送到所确定的中继 站的下行信息, 设置下行中继子帧域, 作为下行子帧中一个单独的域。 有关 该下行中继子帧域的详细构造方法将结合图 5进行描述。
接着, 图 3所示流程进入步骤 310。 在步骤 310, 根据所确定的与中继站 通信的用户站, 将与这些用户站相关的下行数据设置为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 域, 作为下行子帧中另一个单独的域。 由此, 下行子帧构造完成, 其包括帧 头域、 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下行中继子帧域以及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下面进行上行子帧的构造。 与下行子帧的构造方法类似, 首先, 在步骤 312, 将与中继站通信的用户站的上行数据设置为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作 为上行子帧的一个域。 之后, 在步骤 314, 为中继站发送的上行信息, 设置 上行中继子帧域, 作为上行子帧中一个单独的域。 有关该上行中继子帧域的 详细构造方法将参考图 7进行描述。
接着, 图 3所示流程进入步骤 316。 在步骤 316, 将所确定的用户站直接 发送到基站的上行数据设置为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作为上行子帧的另一 个域。 由此, 上行子帧构造完成, 其包括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上行中继 子帧域以及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之后, 在步骤 318 , 将下行子帧与上行子帧相结合, 从而构造出完整的 一个帧。 图 3所示流程结束。
按照图 3所示构造方法得到的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4所示。 由图 4可以 看出, 完整的帧 400包括下行子帧 401与上行子帧 402, 两者的大小和其中 各域的位置可以例如依据中继站以及用户站的数量等条件的变化而由基站进 行调度改变。 这使得设备厂商可以通过优化基站中调度器的操作获得更优的 系统性能。 下行子帧 401包括 FH域 4011、 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4012、 下 行中继子帧域 4013以及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4014。 上行子帧 402包括第 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4021、 上行中继子帧域 4022 以及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 中继站之间的通信特别定义的特定子帧域。 除这两个特定子帧域以外, 帧中 的所有其它时隙都被分配给用户站使用。 步骤 308的具体细化流程。 首先在步骤 502中, 设置下行计数装置值 N=2。 之后, 在步驟 504中, 判断是否存在 N跳中继站。 如果存在则图 5的流程进 入步驟 506。 在步骤 506中, 设置 N跳中继站的中继子帧头(RFH ), 该中继 子帧头标识发送到 N跳中继站的下行数据的开始。 其包括三个部分, 分别是 特定的前导码、 中继子帧控制头以及 MAP消息 (即各种广播消息)。 为了保 证本实施方式的帧构造方法所构造的帧对用户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上述特 定的前导码可以选用 802.16规范中尚未保留给用户站使用的任何一种前导码 序列。 这样, 该特定的前导码只能被中继站所识别, 而对于用户站是透明的。 该前导码用于中继站与基站之间的同步, 这与前述帧头 FH中的前导码不同 , FH中的前导码用于进行用户站的同步。
由此可见, 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造方法, 不论基站与中继站的频 率是否相同, 由于用户站只利用基站或者中继站同时发送的 FH 中的前导码. 进行同步, 所有的用户站由此可以获得相同的时间点, 因此横跨基站域和中 继站域的用户站无需面临复杂的切换处理操作。
之后, 图 5所示流程进入步骤 508。 在该步骤中, 将发送到各个 N跳中 继站的下行中继数据 , 依次分别设置为下行中继数据域中对应于各中继站的 子域。 接着, 流程进入步骤 510, 下行计数装置值 N在该步骤增加 1 , 作为 新的下行计数装置值。 之后, 流程返回步骤 504, 重新进行判断。 当步骤 504 判断出存在 N跳(此时 N为增加了 1的新 N值)的中继站时, 重复前述步骤 506至 510。 直到步驟 504判断出不存在 N跳的中继站时, 图 5所示流程才 进入步骤 512。 在步骤 512, 利用前面设置的各跳的中继子帧头和下行中继数 据域生成下行中继子帧域。 图 5所示流程结束。 图 6示出按照图 5所示方法 构造出的下行中继子帧域的示意图。
如图 6所示, 下行中继子帧域 600依次包括两跳中继子帧头域 601、 两 跳下行中继数据域 602、三跳中继子帧头 603、三跳下行中继数据域 604等等。 所有具有相同跳数的中继站共享同一个中继子帧头,其内容由基站进行管理。 此外, 从图 6可以看出, 在下行中继子帧域中, 中继子帧头域和下行中继数 据域是按照中继站跳数的升序进行设置的, 即最先排列的是两跳中继站相关 的中继子帧头和中继数据,其次是三跳中继站相关的中继子帧头和中继数据, 等等。 这样的帧构造方法有利于减少中继过程中的延迟, 即可以按照两跳中 继站、 三跳中继站等等依次将数据下行传送到最后的用户站。 由此保证了对 时间敏感的业务的服务质量。
此外, 在每一跳存在多个中继站的情况下, 各个中继站的中继数据可以 按照时分的方案实现, 也可以按照频分的方案实现, 这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很容易地想到。 图 6中对于第二跳中继站的中继数据就是其下面如虚线 表示的按照时隙分配以时分方式实现的示意图, 其中向两跳中继站中的第一 中继站分配第一时隙, 向两跳中继站中的第二中继站分配第二时隙, 等等。 而第三跳是按照子载波分配以频分方式实现的示意图, 其中向三跳中继站中 的第一中继站分配第一子载波, 向三跳中继站中的第二中继站分配第二子载 波, 等等。 本发明实施方式以时分方式为例进行描述。
相类似地, 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方法构造上行中继子帧域。 只是在其 中, 无需为每一跳的中继站设置中继子帧头。 这是因为在下行中继子帧的中 继子帧头 RFH 中已经包含用于控制相应中继站的上行和下行中继传输的信 息。 此外, 在构造上行中继子帧域时, 中继站数据域按照跳数的降序进行设. 置, 即最先排列的是离基站最远的 (即构造下行中继子帧时下行计数装置所 达到的最大值 - 1 )中继站的数据, 而最后才是两跳中继站的数据。 利用该方 法构造的上行中继子帧域具有如图 7所示的帧结构。 这样的帧构造方法有利 用减少中继过程中的延迟,即可以按照离基站最远的中继站直至两跳中继站, 依次将数据上行传送到离基站最近的中继站。
通过上述详细说明可以看出, 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造方法所得到 的帧结构是基于现有的 802.16常规帧所做出的改进, 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 用 802.16规范中对帧的常规操作功能, 如基站在构造帧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调 度功能。 正因为此, 基站可以在构造帧时, 根据该基站域中中继站以及用户 站的特定情况, 对构造帧时的各个域进行调度, 从而改变所得到的帧中的各 个域的顺序。 例如, 可以将基站和用户站之间数据的传输或者中继站和用户 站之间数据的传输分别安排在任何可获得的时隙。 又例如, 可以不将前述下 行中继子帧域中的中继子帧头 RFH设置在下行中继子帧域中, 而将其设置在 整个帧中的任意一个位置。 如图 8中的两个例子所示, 对应于各跳的中继子 帧头 RFH可以脱离开下行中继子帧域, 而被直接设置在帧头标记 FH之后, 甚至帧头标记 FH之前。 地调度。 例如, 通过中继站进行通信时, 可以在下行子帧中的下行中继子帧 之后尽可能多地设置用户站的接收时隙, 而在上行子帧中的上行中继子帧之 前尽可能多地设置用户站的发送时隙。 通常, 在用户站具有多种业务类型时 (例如对延迟敏感的语音业务和对延迟不敏感的数据业务等),将对延迟敏感 的业务(如语音业务)数据设置在上行中继子帧域之前的第一用户站上行突 发域, 而将对延迟不敏感的业务(如数据业务)数据设置在上行中继子帧域 之后的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这样的帧构造方法将改进数据传输的延迟特 性,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基于前述对帧中的各个域顺序的调度的理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 基站根据基站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度,其具体顺序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造方法相对应,针对依上述方法形成的帧, 帧的接收方所执行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将参照图 9进行说明。 为了更清楚, 以 针对图 4所示帧进行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但是, 应当理解, 对于由基站进行 调度的帧,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处理方法是类似的。
图 9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处理方法在步骤 902接收待处理帧。 之 后, 在步骤 904, 从所接收的帧中提取帧头域, 即图 4中的 4011。 由帧头域 4011获知有效帧将开始传送, 从而确定同步点, 并根据 MAP信息准备收发 数据。 对后续各个域的处理开始于步骤 906。 在该步骤中, 提取下行子帧 401 中的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4012 , 从中获取基站直接发送给用户站的相关下 行数据。 之后, 图 9所示流程进入步骤 908, 在步骤 908 , 提取下行中继子帧 域 4013 , 获取基站发送给中继站的数据, 根据基站发送给中继站的数据, 在 步骤 910中, 通过提取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4014, 获取中继站发送给用户 站的数据, 从而由中继站完成基站到用户站下行数据传输的中继过程。
对于上行子帧 402的处理与前述处理类似, 在步骤 912中, 提取上行子 帧 402中的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4021 , 获取用户站发送给中继站的数据。 之后, 图 9所示流程进入步骤 914, 在步骤 914, 提取上行中继子帧域 4022, 获取中继站发送给基站的数据。 接着, 在步骤 916, 提取第二用户站上行突 发域 4022, 获取用户站发送给基站的数据, 从而由中继站完成用户站到基站 上行数据传输的中继过程。
有关图 9中提取下行中继子帧域并处理的步骤 908的详细流程将参照图 10进行说明。图 10所示流程首先在步骤 1002中,设置下行计数装置值 N=2。 之后, 在步骤 1004中, 判断是否存在 N跳中继站。 如果存在则图 10的流程 进入步骤 1006。 在步骤 1006中, 提取 N跳中继站的中继子帧头, 该中继子 帧头标识与 N跳中继站相关的下行数据的开始。 其包括三个部分, 分别是特 定的前导码、 中继子帧控制头以及 MAP信息。上述特定的前导码对于用户站 是透明的。 之后, 图 10所示流程进入步骤 1008。 在该步骤中, 依次提取各 个 N跳中继站的下行中继数据域, 获取发送给各个中继站的数据。 接着, 流 程进入步骤 1010, 下行计数装置值 N在该步驟增加 1 , 作为新的下行计数装 置值。 之后, 流程返回步骤 1004, 重新进行判断。 当步骤 1004判断出存在 N 跳(此时 N为增加了 1的新 N值)的中继站时, 重复前述步骤 1006至 1010。 直到步驟 1004判断出不存在 N跳的中继站时, 图 10所示流程结束。
相类似地, 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方法处理上行中继子帧域, 只是在其 中, 由于在上行中继子帧域中不存在中继子帧头, 因此无需提取中继子帧头 的处理。 此外, 在处理上行中继子帧域时, 由于其中的上行中继数据域按照 ' 跳数的降序进行设置, 因此, 上行计数装置的初始值为处理下行中继子帧域 时下行计数装置所达到的最大值- 1 ,而上行计数装置在每次操作循环的结束 时将减少 1。
Figure imgf000013_0001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造设备 1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1所示。
该帧构造设备 1100包括确定装置 1101、 下行子帧生成装置 1102、 上行 子帧生成装置 1103以及合并装置 1104。
如图 11所示, 确定装置 1101用于确定基站域内的中继站以及用户站, 并将确定的结果分别送入下行子帧生成装置 1102、 上行子帧生成装置 1103 , 用于生成下行和上行子帧。
下行子帧生成装置 1102包括帧头域设置装置 1102-1、第一用户站下行突 发域设置装置 1102-2、 下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1102-3以及第二用户站下行 突发域设置装置 1102-4。 其中, 帧头域设置装置 1102-1通过设置帧头 (FH ) 域, 标识一个有效帧的开始。 根据 802.16规范, 该 FH域包括三个子域, 分 别设置前导码、 帧控制头 (FCH ) 以及映射(MAP )信息。 FCH控制 MAP 中的具体映射, MAP用于通知与基站进行通信的中继站和用户站何时收发数 据。
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1102-2 居确定装置 1101所确定的与 基站直接通信的用户站, 将这些用户站的下行数据设置为第一用户站下行突 发域, 作为下行子帧的一个域。 下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1102-3 4艮据确定装 置 1101所确定的中继站信息, 设置下行中继子帧域, 作为下行子帧中一个单 独的域。 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1102-4根据确定装置 1101所确定 的与中继站通信的用户站, 将这些用户站下行数据设置为第二用户站下行突 发域, 作为下行子帧中另一个单独的子域。
上行子帧生成装置 1103包括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1103-1、上 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1103-2以及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1103-3。 其中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1103-1根据确定装置 1101所确定的与 中继站通信的用户站, 将这些中继用户站的上行数据设置为第一用户站上行 突发域, 作为上行子帧的一个子域。 上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1103-2才 据确 定装置 1101所确定的中继站信息, 设置上行中继子帧域, 作为上行子帧中一 个单独的子域。 有关该上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1103- 2的详细结构将结合图 12进行描述。 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1103-3根据确定装置 1101所 确定的与基站直接通信的用户站, 将这些用户站的上行数据设置为第二用户 站上行突发域, 作为上行子帧中另一个单独的子域。
合并装置 1104将前述下行子帧生成装置 1102生成的各个域合并成下行 子帧, 将前述上行子帧生成装置 1103生成的各个域合并成上行子帧, 并将两 个子帧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帧。
上面仅针对图 11 中的下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1102-3做了简要说明, 下面结合图 12详细描述其结构。
图 12中的下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1200包括成帧计数装置 1201、 成帧 判断装置 1202、 中继子帧头设置装置 1203、 下行中继数据域设置装置 1204 以及下行中继子帧域合并装置 1205。
成帧下行计数装置 1201的初始值 N=2。 根据成帧下行计数装置 1201的 当前值, 成帧下行判断装置 1202判断是否存在 N跳中继站。 如果存在则中 继子帧头设置装置 1203设置 N跳中继站的中继子帧头域, 并且下行中继数 据域设置装置 1204将各个 N跳中继站的下行中继数据分别设置为各个下行 中继数据子域。 中继子帧头设置装置 1203和下行中继数据域设置装置 1204 将得到的结果送入下行中继子帧域合并装置 1205。 下行中继子帧域合并装置 1205收到后, 向成帧下行计数装置 1201发送增值信号。 该增值信号将令成 帧下行计数装置 1201中的值 N增加 1。 成帧下行判断装置 1202将根据新的 值 N重新进行判断。 当成帧下行判断装置 1202判断出存在 N跳(此时 N为 增加了 1的新 N值) 中继站时, 中继子帧头装置 1203、 中继数据域设置装置 1204和下行中继子帧域合并装置 1205重复前述操作。 直到成帧下行判断装 置 1202判断出不存在 N跳中继站时, 成帧下行判断装置 1202向下行中继子 帧域合并装置 1205发送合并信号。 中继子帧域合并装置 1205利用前面设置 的各跳的中继子帧头域和下行中继数据域合并生成下行中继子帧域。
图 11 中的上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1103-2的内部结构与上述下行中继 子帧域设置装置 1200的结构基本相同。 只是在其中, 无需中继子帧头设置装 置。这是因为在下行中继子帧的下行中继子帧头 RFH中已经包含用于控制相 应中继站的上行和下行中继传输的信息。 此外, 在构造上行中继子帧域时, 对上行中继数据域按照中继站跳数的降序进行设置, 因此, 成帧上行计数装 置的初始值为构造下行中继子帧域时成帧下行计数装置所达到的最大值 - 1 , 而每次上行中继子帧域合并装置送入成帧上行计数装置中的信号亦为减值信 号。 成帧上行计数装置将依据该信号每次减少 1。 的帧处理设备接收并对帧进行相应处理。
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帧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3所示。 图 13 的帧处理设备 1300包括: 帧接收装置 1301、 下行子帧处理装置 1302以及上 行子帧处理装置 1303。 其中, 下行子帧处理装置 1302 包括帧头域处理装置 1302-1、 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1302-2、 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1302- 3以及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1302-4。上行子帧处理装置 1303 包括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1303-1、 上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1303- 2以及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1303-3。
发送的帧由帧接收装置 1301接收。 在下行子帧处理装置 1302中, 帧头 域处理装置 1302-1提取帧头域信息, 获知有效帧将开始传送, 从而确定同步 点,并根据 MAP信息准备收发数据。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1302-2 提取下行子帧中的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信息, 从中获取基站直接发送给用 户站的相关下行数据。 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1302-3提取下行中继子帧域 信息, 获取对应于各跳的中继子帧头以及发送给中继站的数据。 第二用户站 下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1302-4提取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信息, 获取基站发送 给用户站的数据。
上行子帧处理装置 1303的操作与前述操作类似。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处理装置 1303-1提取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信息, 获取用户站发送给中继站 的数据。 上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1303-2提取上行中继子帧域信息, 获取对 应于各跳的中继站发送给基站的数据。 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1303-3提取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信息, 获取用户站发送给基站的数据。
上述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将参照图 14进行详细说明。如 图 14所示, 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1400包括处理帧下行计数装置 1401、 处理帧下行判断装置 1402、 中继子帧头域处理装置 1403 以及下行中继数据 域处理装置 1404。 处理帧下行计数装置 1401 用于在处理下行中继子帧的过 程中进行计数,设置其初始值 N=2。根据处理帧下行计数装置 1401的当前值, 处理帧下行判断装置 1402判断下行中继子帧中是否存在 N跳中继站的有关 数据。如果存在则指示中继子帧头域处理装置 1403提取下行中继子帧中的 N 跳中继站的中继子帧头, 获得该中继子帧头中特定的前导码、 中继子帧控制 头以及 MAP信息。该特定的前导码用于中继站与基站之间的同步。在所获得 的前导码、 中继子帧控制头以及 MAP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由下行中继数据 域处理装置 1404提取对应于各个 N跳中继站的下行中继数据域, 依次获取 发送到各个 N跳中继站的下行中继数据。 之后, 向处理帧下行计数装置 1401 发送一个增值信号, 处理帧下行计数装置 1401据此将计数值 N增加 1。 处理 帧下行判断装置 1402将根据新的值 N重新进行判断。 当处理帧下行判断装 置 1402判断出存在 N跳(此时 N为增加了 1的新 N值) 中继站的有关数据 时, 各个装置 1403、 1404、 1401 重复前述操作。 直到处理帧下行判断装置 1402判断不存在 N跳中继站时, 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1400对下行中继 子帧域的处理才结束。
图 13 中的上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与上述下行中继子帧域 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只是在其中, 没有中继子帧头处理装置。 此 外, 由于上行中继子帧域的中继数据域按照跳数的降序进行设置, 因此, 处 理帧上行计数装置的初始值为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的处理帧下行计数装 置所达到的最大值- 1,而每次上行中继数据域处理装置送入处理帧上行计数 装置中的信号亦为减值信号。 处理帧上行计数装置将依据该信号每次减少 1。
具有上述帧构造设备和帧处理设备的基站、 中继站以及用户站构成了本 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跳中继系统。 前已述及, 由于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 造方法、 帧处理方法以及实现上述方法的帧构造设备和帧处理设备, 因此在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跳中继系统中, 基站和中继站频率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 同。 下面以该系统的三个典型的示例, 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 跳中继系统的内部操作。
示例一: 基站和中继站频率相同的两跳应用系统, 如图 15所示。
图 15中的基站 1500具有四个与之频率相同的中继站,分别表示为 1501、 1502、 1503和 1504。 此外, 该系统还有与基站直接通信的用户站 1505以及 通过中继站 1502与基站 1500通信的用户站 1506。
对图 15所示应用, 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造方法构造基站、 中 继站以及用户站之间通信使用的帧。 为方便说明, 参照图 16的帧结构进行说 明, 图 16的帧结构是在图 15示出的示例系统中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 造方法获得的结果。 其中, 1600指示了在此环境下通用的帧结构, 其中的每 个域中的数据内容如图所示, 1601指示基站 1500所构造的帧结构, 1602指 示基站 1500域内的中继站 1502所构造的帧结构。
对于图 15所示例子中的基站 1500, 首先构造该基站域中使用的帧的帧 头 FH 1601-1, 将该帧头 FH标识为发送。 该帧头将被事先通知给所有的中继 站 1501、 1502、 1503和 1504, 这些中继站都使用该帧头 FH作为自己所构造 的帧的帧头。 带有相同帧头的基站和中继站构造的帧将同时发送。 因此该帧 头 FH又称为联播帧头, 它用于控制所有用户站的操作。 然后将基站 1500向 用户站 1505发送的数据设置在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1601-2中。 后面的下 帧期间, 中继站利用中继子帧头中的特定前导码与基站保持同步, 并工作于 用户站模式从基站接收数据。 具体地, 首先设置中继子帧头 1601-3 , 在其中 标识数据的发送。 中继子帧头之后设置基站将发送到中继站的数据 1601-4。 由于基站发送到用户 1505的数据已经设置在 1601-2中, 因此在下行子帧中, 将预留给中继站向用户站发送的数据的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1601 -5设置为 空。 如果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不为空, 则在此期间, 中继站将工作在基站 模式, 向用户站发送数据。 在设置上行子帧时, 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与基 站无关, 因此 1601-6 设置为空。 之后设置接收中继站发送到基站的数据 1601-7, 其后设置对用户站 1505发送到基站的数据的接收, 作为第二用户站 上行突发域 1601-8。
下面以第二中继站 1502为例, 对应于上述基站 1500的帧构造方法, 说 明中继站 1502 所采用的帧构造方法。 在接收到基站 1500发送的帧头 FH
1601- 1后, 中继站 1502也利用该帧头作为自己构造的帧的帧头。 由于中继站 1502不涉及基站和用户站之间数据的传送, 因此中继站 1502将下行子帧中 的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1602-1设置为空。 接着设置下行中继子帧域。 首先 设置中继子帧头 1602-2, 为配合基站 1500中的发送, 中继站 1502在中继子 帧头中相应地标识了数据的接收。 后面的下行中继数据部分对应于中继站 1502进行设置, 相应于基站 1500所构造的帧中相应位置 1601-4的发送, 在
1602- 3设置接收基站向中继站 1502发送的数据,从而能够在该时隙中接收从 基站 1500发送的数据。将其它中继站的时隙设置为空。为了将来自基站 1500 的数据及时发送到与中继站 1502通信的用户站 1506, 中继站 1502将待发送 给用户站 1506的数据设置在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的中继站 1502的相应子 域 1602-4。 将其它中继站的子域设置为空。
对于上行子帧, 首先将用户站 1506发送到中继站 1502的数据设置在第 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的中继站 1502的相应子域 1602-5。将其它中继站的子域 设置为空。 之后, 将中继站 1502发送到基站 1500的数据, 设置为上行中继 子帧中与中继站 1502相应的子域 1602-6。 这与基站 1500所构造的帧的上行 中继子帧中的接收相对应。 之后, 中继站 1502将上行子帧中的第二用户站上 行突发域 1602-7设置为空。 由此完成了图 15所示例子中基站和中继站帧的 构造过程。
由于图 15中的基站 1500及其全部中继站都以相同的频率工作, 因此可 以以时分工作方式对它们进行调度。 当然, 对于 OFDMA, 也可以基于不同 的子载波进行调度,即基于频分复用进行调度。图 16中的帧结构 1601和 1602 也可以分别反映出基站 1500和中继站 1502所做的对帧的处理操作。
下面结合示例二说明 居本发明的系统, 在该系统中, 基站和中继站工 作在不同的频率。 示例二: 基站和中继站频率不同的两跳应用系统, 如图 17所示。
图 17中的基站 1700使用频率 ro, 其具有四个与之频率不同的中继站, 分别表示为 1701、 1702、 1703和 1704, 这四个中继站使用的频率依次为 fl、 β、 β以及 f4。 此外, 该系统还有与基站直接通信的用户站 1705以及通过中 继站 1702与基站 1700通信的用户站 1706。
对图 17所示例子, 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造方法构造基站、 中 继站以及用户站之间通信使用的帧。 为方便说明, 参照图 18的帧结构进行说 明, 图 18的帧结构是在图 17示出的示例系统中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 造方法获得的结果。 其中, 1800指示了在此环境下通用的帧结构, 其中的每 个域中的数据内容如图所示, 1801指示基站 1700所构造的帧结构, 1802指 示基站 1700域内的中继站 1702所构造的帧结构。
由于图 17中的基站 1700和其四个中继站具有不同的频率, 因此每个中 继站可以具有其自己的 FH, 这些具有不同的 FH的帧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系 统中可以并行传送。 通过这些 FH, 中继站与其域中的用户站保持同步。 如图 以分别反映出基站 1700和中继站 1702所做的对帧的处理操作。 其中, 构造 帧 1801的方法与构造图 16中 1601的方法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而是仅对构 造帧 1802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二中继站 1702中,利用自己的帧头 FH作为帧 1802的帧头域 1802-1。 由于中继站 1702不涉及基站和用户站之间数据的传送, 因此中继站 1702将 下行子帧中的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1802- 2设置为空。 接着设置下行中继子 帧域。 由于下行中继子帧域涉及基站和中继站之间数据的传送, 因此, 中继 站需首先将频率从 β切换至 fD, 此时中继站工作在用户站模式, 从基站接收 数据, 然后依次设置中继子帧头 1802-3以及对基站向中继站 1702发送的数 据的接收 1802-4, 将其它中继站的子域设置为空, 从而完成中继操作。 由于 下面将设置中继站 1702对处于其域内的用户站 1706的数据发送, 因此, 中 继站需首先将频率从 fO切换回 £2, 然后将待发送给用户站 1706的数据设置 在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的中继站 1702的相应子域 1802-5。将其它中继站的 子域设置为空。
对于上行子帧, 首先将用户站 1706发送到中继站 1702的数据设置在第 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的中继站 1702的相应子域 1802-6。将其它中继站的子域 设置为空。 之后, 为了设置中继站 1702发送到基站 1700的数据, 中继站需 首先将频率从 £2切换至 ίΌ, 然后在相应子域 1802-7设置中继站 1702向基站 发送的数据, 将其它中继站的子域设置为空。 之后, 中继站需首先将频率从 ίΌ切换回 , 然后将上行子帧中的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1802-8设置为空。 由此看出, 中继站在设置有关中继时隙即下行中继子帧域和上行中继子帧域 时, 需要工作在基站的频率 JTO上, 除此以外, 中继站都工作在自身的频率上。
下面结合示例三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系统, 在该系统中, 基站域具有三跳 中继站, 基站和中继站工作在相同的频率。
示例三: 基站和中继站频率相同的三跳应用系统, 如图 19所示。
图 19中的基站 1900具有四个与之频率相同的两跳中继站, 分别表示为 1901、 1902、 1903和 1904, 每个中继站都分别有两个下一跳中继站。 其中, 中继站 1901的两个下一跳中继站分别为 1901-1和 1901-2, 中继站 1902的两 个下一跳中继站分别为 1902-1和 1902-2, 中继站 1903的两个下一跳中继站 分别为 1903-1和 1903-2, 中继站 1904的两个下一跳中继站分别为 1904-1和 1904-2。 这些下一跳中继站构成该系统的八个三跳中继站。 此外, 该系统还 有与基站直接通信的用户站 1905以及通过三跳中继站 1902-1与基站 1900通 信的用户站 1906。
对图 19所示例子, 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造方法构造基站、 中 继站以及用户站之间通信使用的帧。 为方便说明, 参照图 20的帧结构进行说 明, 图 20的帧结构是根据图 19的帧构造方法获得的结果。 其中, 2000指示 了在此应用环境下通用的帧结构, 2001指示基站 1900所构造的帧结构, 2002 指示基站 1900的中继站 1902所构造的帧结构, 2003指示基站 1900的三跳 中继站 1902-1所构造的帧结构。
如通用帧结构 2000所示, 在该通用帧结构的中继子帧域包括两部分, 即 对应于两跳中继站的子域和三跳中继站的子域, 所有两跳中继站使用两跳中 继子帧头, 所有三跳中继站使用三跳中继子帧头。 两跳中继子帧头只能由基 站发送, 而三跳中继子帧头由四个两跳中继站同时发送。 三跳中继子帧头也 是由基站通过向所有两跳中继站广播其值来进行管理的。 由基站发送的中继 子帧头与两跳中继站发送的中继子帧头具有相同的前导码, 而这并不会令中 继站发生混乱, 因为每个中继站在系统初始化阶段都清楚应该使用哪一个中 继子帧头, 从而利用该中继子帧头中的信息在相应的时隙进行同步操作, 而 此时两跳中继子帧头和三跳中继子帧头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帧控制和
MAP信息。
参照前述图 16和 18可以看出,与前述两跳系统的帧构造方法不同的是, 此处在构造中继子帧时将加入三跳中继站的数据信息。 对于基站 1900, 在构 造下行子帧时, 需要在设置了下行中继子帧的两跳中继子帧头和两跳中继数 据后, 将后面的对应于其他跳中继子帧头和其他跳下行中继数据的子域设置 为空。对于中继站 1902,在构造下行子帧时,在设置两跳中继子帧头域 2002-3 和两跳下行中继数据域 2002-4后,还需设置三跳中继子帧头 2002-5和三跳下 行中继数据域 2002-6, 其中三跳中继子帧头 2002-5被标识为发送, 将两跳中 继站 1902 发送到三跳中继站 1902-1 的数据设置为三跳下行中继数据域 2002-6。 对于三跳中继站 1902-1 , 在构造下行子帧时, 将下行中继子帧中三 跳中继子帧头 2003-4标识为接收,并且将三跳下行中继数据域 2003-5设置为 对两跳中继站 1902发送到三跳中继站 1902-1 的数据的接收。 将其它中继站 的子域设置为空。
前面已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帧构造方法、 帧处理方法以及实 现这些方法的设备和系统。 通过采用这些方法和设备, 处于本发明实施方式 中的多跳无线接入系统的基站域中的所有用户站能够统一为一个同步时间 点, 保证了整个网络系统的同步, 从而当用户站在基站域和中继站域之间移 动时, 只需进行简单的切换操作, 而普通小区和中继小区之间也不会相互干 扰。 而且, 才艮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帧构造方法、 帧处理方法以及实现这些方 法的设备和系统除了支持基站和中继站同频的情况外, 还支持两者频率不同 的情况, 这使得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方法、 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基站之间 的多跳回传应用模式, 即一个基站的回传业务量可以由其它基站进行中继。 此外, 可以由基站灵活调度的帧布置也将使得业务传输的延迟减小, 并且业 务延迟不会随跳数的增加而增加。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用于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帧构造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基站域中的中继站和用户站;
设置下行子帧;
设置上行子帧; 以及
根据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构造一帧,
其中, 所述设置下行子帧步骤包括为发送到所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 设置下行中继子帧域的步骤; 以及
所述设置上行子帧步骤包括为所述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中继信息设置上 行中继子帧域的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帧构造方法, 其中, 所述设置下行子帧步骤 还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帧头域, 用于基站域中所述用户站的同步与控制;
将基站发送到所述用户站的下行数据设置为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以 及
将所述中继站发送到所述用户站的下行数据设置为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 域。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帧构造方法, 其中, 所述设置上行子帧步骤 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用户站发送到所述中继站的上行数据设置为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以及
将所述用户站发送到基站的上行数据设置为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4.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帧构造方法, 其中在所述设置下行中继 子帧域的步骤中, 按照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由小到大依次设置分别对应于各跳 中继站的中继子帧头域和下行中继数据域。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帧构造方法, 其中在所述设置中继子帧头域 的步骤中, 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设置一个中继子帧头。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帧构造方法, 其中在所述设置下行中继数据 域的步骤中, 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将发送到该跳各个中继站的下行数据 设置为该跳的下行中继数据域。
7.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帧构造方法, 其中所述中继子帧头包括一个 不能由基站域的用户站识别的前导码, 用于在基站和所述中继站之间进行同 步。
8.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3所述的帧构造方法, 其中在所述设置上行中继 子帧域的步骤中, 按照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由大到小依次设置分别对应于各跳 中继站的上行中继数据域。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帧构造方法, 其中在所述设置上行中继数据 域的步骤中, 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将该跳各个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数据 设置为该跳的所述上行中继数据域。
10.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9的帧构造方法, 其中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所述该跳各个中继站的数据按照时分或者频分复用方式设置。
11. 一种用于多跳无线数据接入网络的帧处理方法,所述多跳无线接入 网络在基站域中具有中继站和用户站, 所述帧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待处理的帧;
提取下行子帧分析处理; 以及
提取上行子帧分析处理;
其中, 所述提取下行子帧分析处理步骤包括提取下行子帧中下行中继子 帧域, 以获取发送到所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的步骤; 以及
所述提取上行子帧分析处理步骤包括提取上行子帧中上行中继子帧域 , 以获取所述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中继信息的步骤。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帧处理方法, 其中, 所述提取下行子帧分 析处理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取帧头域, 以获取基站域中所述用户站的同步和控制信息;
提取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以获取基站发送到所述用户站的下行数据; 以及
提取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以获取所述中继站发送到用户站的下行数 据。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帧处理方法, 其中, 所述提取上行子帧分 析处理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驟:
提取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以获取用户站发送到所述中继站的上行数 据; 以及 提取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以获取所述用户站发送到基站的上行数据。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或 12所述的帧处理方法,其中在所述提取下行中 继子帧域的步骤中, 提取按照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的分别对 应于各跳中继站的中继子帧头域和下行中继数据域。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帧处理方法, 其中在所述提取中继子帧头 域步骤中, 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提取一个中继子帧头。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帧处理方法, 其中在所述提取下行中继数 据域步骤中, 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提取该跳的下行中继数据域, 获取发 送到该跳各个中继站的下行数据。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帧处理方法, 其中所述提取的中继子帧头 包括一个不能由基站域的用户站识别的前导码, 用于在基站和所述中继站之 间进行同步。
18. 根据权利要求 11或 13所述的帧处理方法,其中在所述提取上行中 继子帧域的步骤中, 提取按照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分别对 应于各跳中继站的上行中继数据域。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帧处理方法, 其中在所述提取上行中继数 据域步骤中, 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提取该跳的所述上行中继数据域, 获 取该跳各个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数据。
20. 根据权利要求 16或 19所述的帧处理方法,其中对应于中继站的每 一跳, 对所述该跳各个中继站的数据按照时分或者频分方式解复用。
21. 一种用于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帧构造设备, 包括:
确定装置, 用于确定基站域中的中继站和用户站;
下行子帧生成装置, 用于生成下行子帧;
上行子帧生成装置, 用于生成上行子帧; 以及
合并装置, 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子帧和所述下行子帧构造一帧,
其中, 在所述下行子帧生成装置中, 包括下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用 于为发送到所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设置下行中继子帧域; 以及
在所述上行子帧生成装置中, 包括上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所 述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中继信息设置上行中继子帧域。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帧构造设备, 其中, 所述下行子帧生成装 置还包括: 帧头域设置装置, 用于设置对基站域中所述用户站进行同步和控制的帧 头域;
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将基站发送到所述用户站的下行 数据设置为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以及
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将所述中继站发送到用户站的下 行数据设置为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23.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帧构造设备, 其中, 所述上行子帧生成装 置还包括:
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将用户站发送到所述中继站的上 行数据设置为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以及
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将所述用户站发送到基站的上行 数据设置为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24. 根据权利要求 21或 22所述的帧构造设备, 其中, 所述下行中继子 帧域设置装置包括:
中继子帧头域设置装置, 用于按照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由小到大依次设置 分别对应于各跳中继站的中继子帧头域;
下行中继数据域设置装置 ,用于对应于所述各跳中继站的中继子帧头域, 设置所述下行中继数据域。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帧构造设备, 其中所述中继子帧头域设置 装置用于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设置一个中继子帧头。
26.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帧构造设备, 其中, 所述下行中继数据域 设置装置用于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将发送到该跳各个中继站的下行数据 设置为该跳的下行中继数据域。
27.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帧构造设备, 其中, 所述中继子帧头包括 一个不能由基站域的用户站识别的前导码, 用于在基站和所述中继站之间进 行同步。
28. 根据权利要求 21或 23所述的帧构造设备,其中所述上行中继子帧 域设置装置包括:
上行中继数据域设置装置, 用于按照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由大到小依次设 置分别对应于各跳中继站的上行中继数据域。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所述的帧构造设备, 其中所述上行中继数据域设 置装置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将该跳各个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数据设置为 该跳的所述上行中继数据域。
30.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帧构造设备,其中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所述该跳各个中继站的数据按照时分或者频分复用方式设置。
31. 一种用于多跳无线数据接入网络的帧处理设备,所述多跳无线数据 接入网络在基站域中具有中继站和用户站, 所述帧处理设备包括:
帧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待处理的帧;
下行子帧处理装置, 用于生成下行子帧; 以及
上行子帧处理装置, 用于生成上行子帧;
其中, 所述下行子帧处理装置包括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 下行子帧中下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发送到所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 以及 所述上行子帧处理装置包括上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上行子 帧中上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所述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中继信息。
32. 根据权利要求 31所述的帧处理设备, 其中, 所述下行子帧处理装 置包括:
帧头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帧头域, 获取基站域中所述用户站的同步和 控制信息;
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获 取基站发送到所述用户站的下行数据; 以及
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获 取所述中继站发送到用户站的下行数据。
33. 根据权利要求 31所述的帧处理设备, 其中, 所述上行子帧处理装 置还包括:
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获 取用户站发送到所述中继站的上行数据; 以及
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获 取所述用户站发送到基站的上行数据。
34. 根据权利要求 31或 32所述的帧处理设备, 其中, 所述下行中继子 帧域处理装置包括:
中继子帧头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按照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由 J、到大依次 排列的分别对应于各跳中继站的中继子帧头域; 下行中继数据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对应于所述各跳中继站的中继子帧 头域的所述下行中继数据域。
35. 根据权利要求 34所述的帧处理设备, 其中, 所述中继子帧头域处 理装置用于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提取一个中继子帧头。
36.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的帧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下行中继数据域处 理装置用于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提取该跳的下行中继数据域, 获取发送 到该跳各个中继站的下行数据。 '
37.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的帧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中继子帧头包括一 个不能由基站域的用户站识别的前导码, 用于在基站和所述中继站之间进行 同步。
38. 根据权利要求 31或 33所述的帧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上行中继子帧 域处理装置包括:
上行中继数据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按照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由大到小依 次排列的分别对应于各跳中继站的上行中继数据域。
39. 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帧处理设备, 其中, 所述上行中继数据域 处理装置用于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跳, 提取该跳的所述上行中继数据域, 获 取该跳各个中继站发送出的上行数据。
40. 根据权利要求 31所述的帧处理设备, 其中, 对应于中继站的每一 跳, 对所述该跳各个中继站的数据按照时分或者频分方式解复用。
41. 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基站, 包括:
基站下行子帧生成装置, 用于生成基站下行子帧;
基站上行子帧生成装置, 用于生成基站上行子帧; 以及
基站合并装置, 用于根据所述基站下行子帧和所述基站上行子帧构造一 帧,
其中, 所述基站下行子帧生成装置包括基站下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所述基站发送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设置基站下行中继子帧域; 以 及
所述基站上行子帧生成装置包括基站上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 所述基站从所述中继站接收的上行中继信息设置基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42. 根据权利要求 41 的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下行子帧生成装置还包 括: 基站帧头域设置装置, 用于设置对基站域中所述用户站进行同步和控制 的基站帧头域;
基站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基站发送到用户站的下行 数据设置基站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以及
基站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将空时隙设置为基站第二用 户站下行突发域。
43. 根据权利要求 41 的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上行子帧生成装置还包 括:
基站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将空时隙设置为基站第一用 户站上行突发域; 以及
基站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基站从所述用户站接收的 上行数据设置基站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44. 根据权利要求 41或 42的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下行中继子帧域设 置装置包括:
基站中继子帧头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基站发送的对应于两跳中继站的基 站中继子帧头设置基站中继子帧头域; 以及
基站下行中继数据域设置装置, 用于对应于所述两跳中继站的基站中继 子帧头域, 为基站发送到各个两跳中继站的下行数据设置基站下行中继数据 域。
45. 根据权利要求 44的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中继子帧头包括一个不 能由基站域的用户站识别的前导码, 用于在基站和所述中继站之间进行同步 和控制。
46. 根据权利要求 41或 4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设置装置包括:
基站上行中继数据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基站从两跳中继站接收的上行数 据设置所述基站上行中继数据域。
47. 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中继站, 包括
中继站下行子帧生成装置, 用于生成中继站下行子帧;
中继站上行子帧生成装置, 用于生成中继站上行子帧; 以及
中继站合并装置, 用于根据所述中继站下行子帧和所述中继站上行子帧 构造一帧, 其中, 所述中继站下行子帧生成装置包括中继站下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 置,用于当所述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继站时, 为当前中继站及其后续中继站接收的下行中继信息设置中继站下行中继子帧 域, 并且当所述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不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继站 时, 为当前中继站接收的下行中继信息设置中继站下行中继子帧域; 以及 所述中继站上行子帧生成装置包括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设置装置, 用 于当所述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继站时, 为当 前中继站及其后续中继站发送的上行中继信息设置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并且当所述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不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继站时, 为当前中继站发送的上行中继信息设置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48. 根据权利要求 47的中继站, 其中, 所述中继站下行子帧生成装置 还包括:
中继站帧头域设置装置, 用于设置对基站域中用户站进行同步和控制的 帧头域;
中继站第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将空时隙设置为中继站第 一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以及
中继站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所述中继站发送的下行 数据设置中继站第二用户站下行突发域。
49. 根据权利要求 47的中继站, 其中, 所述中继站上行子帧生成装置 还包括:
中继站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为所述中继站接收的上行 数据设置中继站第一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以及
中继站第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设置装置, 用于将空时隙设置为中继站第 二用户站上行突发域。
50. 根据权利要求 47或 48的中继站, 其中, 所述中继站下行中继子帧 域设置装置包括:
中继站中继子帧头域设置装置, 用于当所述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具有 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继站时, 按照跳数由小到大的顺序, 分别对应于当 前中继站及所述后续中继站依次设置中继站中继子帧头域, 并且当所述中继 站作为当前中继站不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继站时, 对应于当前中继 站设置中继站中继子帧头域; 以及 中继站下行中继数据域设置装置, 用于分别对应于所述中继站中继子帧 头域, 为当前中继站及其后续中继站分别接收的下行中继数据设置中继站下 行中继数据域。
51. 根据权利要求 47或 49所述的中继站,其中所述中继站上行中继子 帧域设置装置包括:
中继站上行中继数据域设置装置, 用于按照跳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当 前中继站及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继站分别发送的上行数据设置中继站上 行中继数据域。
52. 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基站, 包括:
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来自中继站的帧;
中继站上行子帧处理装置, 用于对接收的帧中的中继站上行子帧进行处 理,
其中, 所述中继站上行子帧处理装置包括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 置,用于当所述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继站时, 提取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当前中继站及其后续中继站发送的上行中 继信息, 并且当所述中继站作为当前中继站不具有依附于该中继站的后续中 继站时, 提取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当前中继站发送的上行中继信息。
53. 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中继站, 包括:
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帧;
基站下行子帧处理装置, 用于对基站下行子帧进行处理,
其中, 所述基站下行子帧处理装置包括基站下行中继子帧域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基站下行中继子帧域,获取所述基站发送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
54. 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中继站, 包括:
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来自前一跳中继站的帧;
中继站下行子帧处理装置, 用于处理所接收的前一跳中继站的帧中的下 行子帧,
其中, 所述中继站下行子帧处理装置包括前一跳中继站下行中继子帧域 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前一跳中继站下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所述前一跳中继站 发送到所述中继站的下行中继信息。
55. 一种多跳无线接入网络的中继站, 包括:
接收装置, 用于接收来自后一跳中继站的帧; 中继站上行子帧处理装置, 用于处理所接收的后一跳中继站的帧中的上 行子帧,
其中, 所述中继站上行子帧处理装置包括后一跳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处理装置, 用于提取后一跳中继站上行中继子帧域, 获取所述后一跳中继站 发送到所述中继站的上行中继信息。
56. —种多跳无线数据接入网絡, 在基站域中具有中继站和用户站, 其 中,所述基站和中继站分别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21的帧构造设备以及根据权利 要求 31的帧处理设备。
57. 根据权利要求 56的多跳无线数据接入网络, 其中, 当所述基站与 所述中继站工作在不同的频率时, 所述中继站在设置所述下行中继子帧和所 述上行中继子帧期间, 需将自身的工作频率切换至基站的工作频率。
58. 根据权利要求 56的多跳无线数据接入网络, 其中, 所述基站事先 将帧头广播给基站域中的所有中继站, 作为所述基站和所述中继站所构造的 帧的帧头。
PCT/CN2007/001417 2006-04-29 2007-04-27 Frame constructing and frame processing method of multi-hop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WO2007128218A1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98,892 US8774218B2 (en) 2006-04-29 2007-04-27 Frame constructing and frame processing methods, device and system in multi-hop access network
KR1020087026366A KR101386951B1 (ko) 2006-04-29 2007-04-27 멀티-홉 액세스 네트워크의 프레임 구성 및 프레임 처리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EP07720990.6A EP2017974A4 (en) 2006-04-29 2007-04-27 FRAMEWORK CONSTRUCTION AND FRAME PROCESSING METHOD OF A MULTI-LEAP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262635A CN101064555B (zh) 2006-04-29 2006-04-29 多跳接入网络的帧构造、帧处理方法及设备和系统
CN200610026263.5 2006-04-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128218A1 true WO2007128218A1 (en) 2007-11-15

Family

ID=38667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07/001417 WO2007128218A1 (en) 2006-04-29 2007-04-27 Frame constructing and frame processing method of multi-hop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74218B2 (zh)
EP (1) EP2017974A4 (zh)
KR (1) KR101386951B1 (zh)
CN (1) CN101064555B (zh)
WO (1) WO20071282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0233A1 (de) 2008-01-16 2009-07-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Weiterleitungsknoten und endgerät für ein fdd-kommunikationsnetzwerk und verfahren diese zu betreibe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377B (zh) * 2006-08-03 2011-12-07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基于IEEE 802.16j标准来分配帧结构以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1175306B (zh) * 2006-11-03 2010-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传输方法及上行传输方法
CN101237278A (zh) * 2007-01-30 2008-08-06 西门子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中继站及基站
US20090029645A1 (en) * 2007-07-25 2009-01-29 Teenay Wireless, Inc. Multi-Tier Backhaul Network System with Traffic Differentiation and Advanced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1257439B (zh) * 2008-01-25 2011-01-19 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网络中多跳中继时分双工自适应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577972B (zh) * 2008-05-08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设计方法
CN102084604B (zh) * 2008-07-01 2016-05-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网络中为移动终端调度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KR101498057B1 (ko) * 2008-08-22 2015-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릴레이 시스템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프리엠블 전송방법
WO2010072022A1 (zh) * 2008-12-22 2010-07-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频多跳中继网络中的帧结构、中继站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1873630B (zh) * 2009-04-24 2013-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KR101412051B1 (ko) 2009-04-24 2014-06-26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Tdd시스템 백홀링크 통신 방법, 기기 및 시스템
GB2469689A (en) 2009-04-24 2010-10-27 Nec Corp Relay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106136B (zh) * 2009-04-30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中继站及反馈信息传输方法
CN102006639B (zh) * 2009-09-03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和系统、中继装置以及基站
CN102143594B (zh) * 2010-01-28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US20110211595A1 (en) * 2010-02-16 2011-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an early decoding of signals in relay backhaul links
US9655138B2 (en) * 2010-04-01 2017-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s
CN102006650A (zh) * 2010-12-02 2011-04-06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无线稀疏路由的实现方法
CN103703708B (zh) * 2011-07-22 2016-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定子帧的方法
CN104080196A (zh) * 2013-03-28 2014-10-01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混合拓扑网络超短波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10062434B (zh) * 2018-09-25 2021-05-1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
CN111405462A (zh) * 2020-03-16 2020-07-10 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43343B (zh) * 2021-07-16 2022-10-25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组网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7542A (zh) * 1999-10-18 2002-10-30 西门子公司 保证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交换无线系统的无线基站运行方法
CN1442961A (zh) * 2002-03-01 2003-09-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多跳连接无线通信系统及源站,中继站,目的站和控制信号
CN1663197A (zh) * 2002-06-21 2005-08-31 西门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5759B4 (de) * 2001-09-17 2004-02-12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Datenübertragung
US8018893B2 (en) 2003-09-03 2011-09-13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s
KR20050107044A (ko) 2004-05-07 2005-11-11 (주)엔시테크 시분할 이중화 방식의 중계기에서 동기를 획득하는 방법
JP4494134B2 (ja) * 2004-09-01 2010-06-30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中継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7542439B2 (en) * 2005-09-09 2009-06-0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operative relay system associated with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CN1929334B (zh) * 2005-09-09 2010-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中继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070031173A (ko) * 2005-09-14 2007-03-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홉 릴레이 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서 다중 링크를 지원하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7466985B1 (en) * 2005-09-30 2008-12-1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Network element for implementing scheduled high-power PTP and low-power PTMP transmissions
KR100901374B1 (ko) * 2005-10-06 2009-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홉 릴레이 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서 셀 내 간섭 없이 다중링크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660035B2 (en) * 2005-11-10 2014-02-25 Apple, Inc. Wireless relay network 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control plane system and method
WO2008036784A2 (en) * 2006-09-19 2008-03-27 Zte (Usa) Inc. Frame structure for multi-hop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7542A (zh) * 1999-10-18 2002-10-30 西门子公司 保证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交换无线系统的无线基站运行方法
CN1442961A (zh) * 2002-03-01 2003-09-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多跳连接无线通信系统及源站,中继站,目的站和控制信号
CN1663197A (zh) * 2002-06-21 2005-08-31 西门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2017974A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0233A1 (de) 2008-01-16 2009-07-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Weiterleitungsknoten und endgerät für ein fdd-kommunikationsnetzwerk und verfahren diese zu betreiben
US20110110247A1 (en) * 2008-01-16 2011-05-12 Ruediger Halfmann Routing Node and Terminal for an FDD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17974A1 (en) 2009-01-21
EP2017974A4 (en) 2013-06-19
CN101064555A (zh) 2007-10-31
KR20080113266A (ko) 2008-12-29
US20090097434A1 (en) 2009-04-16
KR101386951B1 (ko) 2014-04-29
US8774218B2 (en) 2014-07-08
CN101064555B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128218A1 (en) Frame constructing and frame processing method of multi-hop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EP2071887B1 (en)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method, relay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JP6412872B2 (ja) ユーザ端末、方法及びプロセッサ
EP183049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relay service in a multi-hop relay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45587B2 (en) Relay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a coverage area of a base station in a radio network
US8116256B2 (en) Wireless data frame structure among nodes
JP4921492B2 (ja) 多重ホップ中継方式の広帯域無線アクセ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サービスを支援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Hoymann et al. Multihop communication in relay enhanced IEEE 802.16 networks
WO2007098704A1 (fr) Système de relais et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attribution de bande passante et de transmission
US200701099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relay
KR20090097962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액세스(ofdma) 모바일 멀티 홉 중계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JP519120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データ構造
AU20072038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nnection identifiers in a multi-hop relay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89908A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ging through relay station and supporting thereof
KR101430491B1 (ko) 중계기의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JP200952182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のリレーステーションを用いた通信方法
JP2009533943A (ja) マルチホップリレー方式の広帯域無線接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サービスを支援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0710939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within a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162212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을 통한 통신 방법 및 그를위한 프레임 구조
WO2011020211A1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基站、中继节点和系统
JP5257195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
JP486395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中継方法、基地局装置、中継局装置および無線中継プログラム
WO2012176633A1 (ja) 異種システム間交換機及び異種システム間交換方法
JP2010206551A (ja) マルチホップ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0772099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0772099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988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US

Ref document number: 10200870263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KR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