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07028339A1 - Procede et systeme de gestion d'un flux de service par une station distante relais - Google Patents

Procede et systeme de gestion d'un flux de service par une station distante relai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07028339A1
WO2007028339A1 PCT/CN2006/002325 CN2006002325W WO2007028339A1 WO 2007028339 A1 WO2007028339 A1 WO 2007028339A1 CN 2006002325 W CN2006002325 W CN 2006002325W WO 2007028339 A1 WO2007028339 A1 WO 200702833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id
mss
connection
flow
targ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06/0023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Ruobin Zheng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WO200702833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07028339A1/zh
Priority to US12/045,3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080170535A1/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Description

基于中转站对业务流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转站对业务流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背景
IEEE 802.16为宽带无线接入标准, 其主要有两个版本: 802.16标准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版本
"802.16-2004" , 和 802.16标准的宽带移动无线接入版本 "802.16e" 。 802.16协议基于如图 1的分 层模型, 其定义了 802.16的物理层 (PHY) 和数据链路层 (MAC) , 其中数据链路层又分为服务特 定汇聚子层 (SS/MSSCS或简写为 CS) 、 MAC公共部分子层 (MAC CPS) 和加密子层 (SS/MSS) 。
在 SS/MSSCS子层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 从高一级的协议层接收协议数据报文 (PDU) ;
• 将高层的 PDU进行分类;
• 净荷头压缩或解压缩 (PHS) ;
• 形成 CS 层的 PDU;
• 将 CS PDU传递给下一层的功能实体 (也就是 MAC CPS) ;
· 从对端的对等实体接收 CS PDU。
在 CPS层完成如下功能:
• MAC PDU的生成;
• 业务流管理;
• 带宽分配调度管理;
·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自动重传) 控制;
• 分片和重组等。
其中, 在 CPS层对业务流进行的管理分为两部分: SFID/CID ASS/MSSignment (SFID/CID分配, 或称为流分配) 和 SFID/CID Mapping (SFID/CID映射, 或称为连接映射) 。
所述流分配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 为业务流分配 SFID/CID标识, 将业务流与相关的属性关联。 其中所述相关的属性包括: Direction方向、 CID标识、授权 QoS参数(Provisioned QoS Parameters )、 接纳 QoS参数 (Admitted QoS Parameters) 、 活动 QoS参数 (Active QoS Parameters) 、 分类规则 (ClaSS MSSifier rule) 、 净荷头压缩规则 (PHS rale) 和自动重传配置 (ARQ configuration) 等。
所述连接映射主要包括: 在流被激活时, 将一个以 SFID标识的流映射到一个以 CID标识的特定 连接。 连接建立后, CID只在特定的小区覆盖范围内临时有效, CID可以动态改变。
IEEE 802.16为宽带无线接入标准的两个版本中, 802.16-2004仅定义了两种网元, BS和 SS/MSS;
802.16e也仅定义了两种网元, BS和 SS/MSS。
为了扩大 BS的覆盖范围, 目前 802.16 Multihop Relay SG (802.16多跳中转研究组)提出了 WiMAX 中转站 (RS) 的 f既念,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基于中转站对业务流进行管理的功能架 构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中转站对业务流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通过本发明,能够使 SFID 及流的相关属性(如 QoS绑定)在 BS统一管理, RS仅须实现连接重映射功能, 从而能够有效减小 RS 的复杂度; 而且, 在切换过程中无需流状态的迁移, 因而能够有效地减小切换时延; 另外, SFID在 切换过程中保持不变, 能够保证特定流的服务连续性 (Service Continuity) 。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中转站对业务流进行管理的方法, 包括:
A、 在中转站 RS中建立 RS与 SS MSS间的连接和 BS与 RS间的连接的映射关系;
B、 根据所述建立映射关系转换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 并根据转换后的连接标识实现 BS与
SSMSS间流报文交互。
下述方法的技术方案为可选技术方案。
所述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包括: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BS建立由 BS到 RS的连接 (310^!«与预定值的对应关系,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 CIDRSSSMSS与预定值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预定值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RS-SS/MSS与基站 BS到中转站 RS的连接标识 CIDBS_RS的映射关系。
所述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具体包括:
当 SSMSS接入到 BS时, BS所在的网络基于 802.16标准, 对所述 SSMSS接入的流报文进行流标 识 SFID/连接标识 CID的分配, 并建立所述分配的 SFID与所述 CIDBSSS/MSS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通过 BS建立由 BS到 RS的连接 CIDBS_RS, 并根据所述分 配的 SFID, 建立所述 CIDBS_RS与所述分配的 SFID的新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所述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 CIDRSSS/MSS, 并根 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B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BS-RS, 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RSSS/MSS 与基站 BS到中转站 RS的连接标识 CIDBSJIS的映射关系。
所述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还包括:
当 SS/MSS接入到 BS时, BS所在的网络基于 802.16标准, 对所述 SSMSS接入的流报文进行流标 识 SFID/连接标识 CID的分配, 并建立所述分配的 SFID与所述 CIDSS/MSS.BS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通过 BS建立由 RS到 BS的连接 CIDRS.BS, 并根据所述分 配的 SFID, 建立所述 CIDRS.BS与所述分配的 SFID的新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 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所述 RS建立由 SS/MSS到 RS的连接 CIDSS/MSSRS, 并根 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RS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_BS, 建立由 SSMS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SS/MSS-RS 与 RS中转站到基站 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的映射关系。
所述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还包括:
当所述 SS/MSS从 RS切换到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的过程中, 所述 RS建立由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 CIDRS-TB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B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BW s, 建立由 RS到 Target RS的连 接标识 CIDRS— ^5与88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BS.RS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MSS从 RS切换到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的过程中 ,所述 Target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 连接 GIDTBs - SS MS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RSTBS,建立由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 ^^—^/!^与!^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RS.TRS的映射关系。
所述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还包括:
当所述 SS MSS从 RS切换到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的过程中, 所述 RS建立由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 CIDTBS-R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RS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_bs, 建立由 Target RS到的 RS连 接标识 CIDTBS- ^与!^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_BS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MSS从 RS切换到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的过程中,所述 Target RS建立由 SS/MSS到 RS的 连接 CIDSS/MSSTB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TBS-RS, 建立由 SS/MSSSl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SS/MSS-TRS与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TBSRS的映射关系。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包括:
当 SS/MSS完成从 BS切换到 RS后, 所述 BS将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处理后, 通过 BS到 RS的连接发 送给 RS;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BSJIS, 在所述 CIDbs_rs与 CIDRSSS/MSS 的映射关系中查找并获取到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RSSS/MS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BS^S转换为 CIDRSSSMSS后,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RS到 SS/MSS的连接发送给 SS/MSS。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还包括:
当所述 SS/MSS接收到所述流报文后, 通过 SS/MSS到: RS的连接回应流报文给 RS;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SS/MSS-RS,在所述 CIDRS.BS与 CIDSS/MSS-RS 的映射关系中查找并获取到 RS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SS/MSS-RS转换为 CIDRS-BS后, 通过 RS到 BS的连接将所述流报文发送给 BS。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还包括: '
所述 BS通过 BS到 RS的连接回应确认消息报文给 RS;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BS-RS, 在所述 CIDBS-RS与 CIDRSSS/MSS 的映射关系中査找并获取到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RS-SS/MS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BS-RS转换为 CIDRS-SS/MSS后,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RS到 SS/MSS的连接发送给 SS/MSS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包括:
当 SS/MSS完成从 BS切换到 RS后, 所述 BS将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处理后, 通过 BS到 RS的连接发 送给 RS;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BS-RS,在所述 CIDBS_R CIDRSTRS的映 射关系中査找并获取到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RS-TO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BS.RS转换为 CIDRS-TRS后, 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发送给 Target RSo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还包括:
所述 Target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RSTRS, 在所述 CIDRSTR^ CIDTRS.SS/MSS的映射关系中查找并获取到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 TRS-SS MSS :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RSTRS转换为 CIDTRS-SSMSS后,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Target RS到 SS MSS的连 接发送给 SS/MSS。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还包括 - 当所述 SS/MSS接收到所述流报文后, 通过 SS/MSS到 Target RS的连接回应流报文给 Target RS; 所述 Target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SSMSS_TRS, 在所述 CIDTRS- ^与
CIDSS/MSS.TR^ 映射关系中査找并获取到 Target RS至 l]RS的连接标识 CIDTRS-R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SS/MSS.TRS转换为 CIDTRS-!^后, 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发 送给对应的 RS。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还包括 -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 TRSRS, 在所述 < 10^-¾与( 10 TRSRS 的映射关系中查找并获取到 RS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 TRS-RS转换为 CIDRS— ^后, 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RS到 BS的连接发送给对应 的 BS。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中转站对业务流进行管理的系统, 包括: 基站 BS、用户站 SS MSS和中转 站 RS, RS分别与 SS/MSS和 BS连接;
在 RS中建立 RS与 SS/MSS间的连接和 BS与 RS间的连接的映射关系;所述 RS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转 换其接收到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并发送转换后的流报文,从而实现 BS与 SS MSS间流报文的交互。
下述系统的技术方案为可选技术方案。
所述 BS包括: MAC层和 PHY层;
当 SS/MSS发送的流报文进入 BS的 MAC层时, 所述 BS对所述流报文进行 MAC层发送处理, 对所 述流报文添加 MAC帧头后, 传送给 BS的 PHY层;
所述 PHY层将接收到的流报文传送给对端的 RS。
所述 MAC层包括: 汇聚子层 CS、 MAC共同部分子层 MAC CPS和加密子层 SS;
当 SS/MSS发送的流报文进入 BS的 MAC层时, 所述 CS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分类, 并将流报文映 射到对应的 BS与 RS间的连接标识 CIDBS.R^^代表的连接, 经净荷包头压缩处理后, 传送给 BS的 MAC CPS子层;
所述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 MAC CPS子层和加密子层 SS处理对所述流报文添加 MAC 帧头后, 传送给 BS的 PHY层进行处理。
所述 RS包括: PHY层和 MAC层;
所述 RS通过 PHY层接收流报文后, 传送给 MAC层; 所述 MAC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得到处理后的流报文; 将 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 RS与 SS MSS间的连接标识, 然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 RS 的 PHY层;
所述 PHY层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对端的 SS MSS。
所述 MAC层包括: 汇聚子层 CS、 MAC共同部分子层 MAC CPS、加密子层 SS和连接重映射单元; 所述连接重映射单元设置在 CS子层;
所述 MAC层接收到流报文后, 通过上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并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传送给 CS子层的连接重映射单元;
所述连接重映射单元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 R.S与 SS/MSS间的连接标识,然 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下行的 MAC CPS子层;
所述下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处理后, 传送给 RS的 PHY层进行接收处理。
所述所述 MAC层包括: MAC共同部分子层 MAC CPS、 加密子层 SS和连接重映射单元; 所述连接重映射单元设置在 MAC CPS子层;
所述 MAC层接收到流报文后, 通过上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并将处理后的流报文传送给本子层的连接重映射单元;
所述连接重映射单元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 RS与 SS/MSS间的连接标识,然 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下行的 MAC CPS子层;
所述下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处理后, 传送给 RS的 PHY层进行接收处理。
目标 RS通过中间 RS分别与 SS/MSS和 BS连接;
中间 RS对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得到处理后的流报文; 将 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其与下一个 RS间的连接标识, 并发送转换后流报文, 直至 流报文传送给对应的目标 RS;
所述目标 RS对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然后进行接收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流报文; 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目标 RS与 SS/MSS间的连接标识,然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 给对应的 SS/MSS。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首先在中转站 RS中建立 RS与 SSMSS间的连接 和 BS与 RS间的连接的映射关系; 然后根据所述建立映射关系转换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 并根据转换 后的连接标识实现 BS与 SS/MSS间流报文交互。 通过本发明, 能够使 SFID及流的相关属性 (如 QoS 绑定)在 BS统一管理, 在 RS中仅实现连接重映射功能, 从而能够有效减小 RS的复杂度; 而且, 在切 换过程中无需流状态的迁移, 因而能够有效地减小切换时延; 另外, SFID在切换过程中保持不变, 能够保证特定流的服务连续性 (Service Continuity) 。
另外, 本发明用层 2 (如 802.16 MAC)连接重映射, 解决了多跳中转问题, 从而无需引进复杂 的层 3 (如 IP) 路由技术, 简化了 WiMAX中转网络的复杂度。
另外, 本发明支持 MSS在 BS和 RS间及在不同 RS间的切换。 附图简要说明
图 1为 802.16协议分层模型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 BS和 RS功能架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 BS和 1½¾能架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多跳中转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中的单跳中转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对 DSC (动态流变更) 流管理消息进行管理的流程图。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转站对业务流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其核心是: 首先在中转站 RS中建 立 RS与 SS/MSS间的连接和 BS与 RS间的连接的映射关系; 然后根据所述建立映射关系转换流报文中 的连接标识,并根据转换后的连接标识实现 BS与 SS/MSS间流报文交互。所述流报文包括流消息报文 和流数据报文。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系统提供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 2所示, 所述系统包括: BS、 SS/MSS和 RS; 与 图 1的 802.16协议分层模型相对应, 所述 BS和所述 RS分别包括 MAC层和 PHY层; 其中所述 BS的 MAC 层包括 CS子层、 MAC CPS子层和 SS子层; 所述 RS的 MAC层包括 MAC CPS子层和 SS子层, 并可选的 包括 CS子层; 并在 MAC CPS子层设置连接重映射单元, 以支持 WiMAX中转能力。
当 SS/MSS发送的流报文进入 BS的 MAC层时, 所述 CS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分类, 并将其映射到 对应的 BS与 RS间的连接标识 CIDBS.RS所代表的连接上, 经净荷包头压缩处理后, 传送给 BS的 MAC CPS子层; 所述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 MAC CPS接收处理, 添加 MAC帧头后, 传送给 BS 的 PHY层进行处理; 所述 PHY层将接收到的流报文传送给对端的 RS。
所述 RS通过 PHY层接收流报文后, 传送给 MAC层; 所述 KiAC层接收到流报文后, 通过上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并将处理后的流报文传送给 本子层的连接重映射单元; 所述连接重映射单元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 RS与 SS/MSS间的连接标识, 然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下行的 MAC CPS子层; 所述下行的 MAC CPS子层 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处理后, 传送给 RS的 PHY层进行接收处理; 所述 PHY层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对端 的 SS/MSS。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系统提供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 3所示, 其与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 处在于, 所述 RS还包括 CS子层, 并将第一实施例中设置在 MAC CPS子层的连接重映射单元, 设置 在 RS中的 CS子层, 以支持 WiMAX中转能力。
当 RS通过 PHY层接收流报文后,传送给 MAC层;所述 MAC层接收到流报文后,通过上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并将处理后的流报文传送给 CS子 层的连接重映射单元;所述连接重映射单元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 RS与 SS/MSS 间的连接标识,然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下行的 MAC CPS子层; 所述下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 报文进行处理后,传送给 RS的 PHY层进行接收处理;所述 PHY层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对端的 SS/MSS。
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包括一个 RS的情况,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多个 RS, 也就是说, 在 BS和 RS之 间包括至少一个 RS, 属于多跳 RS中转系统。为了描述方便, 将与 MSS/SS相连接的 RS称为 Target RS, 其余 RS仍称为 RS。 下面给出了包括一个 RS和 Target RS的实施例, 即针对本发明所述的系统提供的 第三实施例, 其余情况, 与其实施过程类似, 不再详细描述。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系统提供的第三实施例, 如图 4所示, 其与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第二实施例的 不同之处在于, 此实施例中包括 BS、 SS/MSS、 中间 RS和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 BS与 Target RS之间 通过中间 RS连接, 中间 RS即图 4中的 Serving RS . (服务 RS) 。
当 SS MSS发送的流报文进入 BS的 MAC层时, 所述 CS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分类, 并将其映射到 对应的 BS与 RS间的连接标识 CIDBS.RS所代表的连接上, 经净荷包头压缩处理后, 传送给 BS的 MAC CPS子层; 所述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 MAC CPS接收处理, 添加 MAC帧头后, 传送给 BS 的 PHY层进行处理; 所述 PHY层将接收到的流报文传送给对端的 RS。
所述 RS对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得到处理后的流报文; 将 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 RS与 Target RS间的连接标识, 然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对 应的 Target RS;
所述 Target RS对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得到 理后的流报 文;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 RS与 SS MSS间的连接标识,然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 给对应的 SS MSS。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提供的第四实施例,结合图 5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以 BS与 SS/MSS 间交互的 WiMAX DSC流管理消息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 5中, BS既为 Anchor BS (锚点 BS) , 也为 Serving BS (月艮务 BS), RS为 Target RS (目的 RS), BS和 SS/MSS间为 One hop Relay (单跳中转) 。 当 SS/MSS申请建立一条新流时, SFID由 BS分配。 在 SS/MSS不移动情况下, SS/MSS到 BS的 CID由 Serving BS进行分配。 在 SS/MSS移动情况下, SS/MSS 至!] Target RS的 CID由 Target RS进行分配。 当 SSMSS从 BS切换到 RS时, 到 SS/MSS的流或 Session会话 并不中断, 即 SFID分配后将保持不变, SFID由 BS管理; 由于 SS/MSS所处的小区已发生变化, 连接 将动态变化, 例如图中到 SS/MSS的连接, 由与 BS的连接 CID1将变为与 RS的连接 CID2, 实现连接重 映射功能。 CID3为 BS与 RS间的连接。
通过 RS实现 BS与 SS/MSS间流报文交互的过程如下:
首先, 中转站 RS根据接收的流报文中携带的流标识 SFID和用户站 SSMSS与基站 BS间的连接标 识 CIDSS/MSS-BS、 BS与 RS间的连接标识 CIDB^RS的映射关系, 建立 RS与 SS/MSS间的连接禾 UBS与 RS间 的连接的映射关系。 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 1 : 当 SS/MSS接入到 BS时, BS所在的网络基于 802.16标准对所述 SS/MSS接入的流报文进行 流标识 SFID/连接标识 CID的分配, 并建立所述分配的 SFID与所述 CIDBS.SS/MSS的映射关系; 同时, 建 立反方向的 CIDSS/MSS.BS与所述分配的 SFID的映射关系。
步骤 2: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通过 BS建立由 BS到 RS的连接 CIDBS-RS, 并根据 所述分配的 SFID, 建立所述 CIDBS-RS与所述分配的 SFED的新的映射关系, 同时, 建立反方向的由 RS '到 BS的连接 CIDRS.B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 建立所述 CIDRS-BS与所述分配的 SFID的新的映射关 系, 并将其保存到 BS的 SFID/CID映射表中;
步骤 3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所述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 CIDRSSS/MS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B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BS.RS, 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RS— ss/MSS与基站 BS到中转站 RS的连接标识 CIDBS.RS的映射关系, 同时, 建立反方向的由 SS/MSS到 RS的 连接 CIDSS/MSS-R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RS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 建立由 SS/MSS到 RS 的连接标识 CIDSS/MSS R^RS中转站到基站 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的映射关系,并将其保存到 RS中的 CID重映射表中。
当上述步骤完成之后, 本发明能够根据所述建立映射关系转换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 并根据转 换后的连接标识实现 BS与 SS/MSS间流报文交互。 具体过程如图 6所示, 包括:
步骤 1 : BS根据接收到的 SS/MSS发送的流报文, 产生 DSC-REQ消息后, 发往 RS。
DSC-REQ消息应该包含: SS MSS的 Primary Management CID (SS/MSS的主管理 CID) 。
步骤 2: RS以接收到的 DSC-REQ消旱通用 MAC头中的连接标识 CID, 即入 CID=0x3沩索弓 i , 搜 索 CID重映射表, 得到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 (即出 CID=0x8b) 。
将 DSC-REQ消息中的 CID由入 CID =0x3f$专换为出 CID=0x8b, 发往 SSMSS。
步骤 3 : SS/MSS回应 DSC-RSP消息, 消息发往 RS。
DSC- RSP消息应该包含: SS/MSS的 Primary Management CID;
步骤 4: RS以接收到的 DSC- RSP消息通用 MAC头中的连接标识 CID, 即入 CID为索弓 |, 搜索 CID 重映射表, 得到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 即出 CID。将 DSC-RSP消息中的 CID由入 CID转换为出 CID, 发往 BS。
步骤 5: 锚点 BS回应 DSC- ACK消息, 消息发往 RS。
DSC- ACK消息应该包含: SS MSS的 Primary Management CID (SS/MSS的主管理 CID) ; 步骤 6: RS以接收到的 DSC-ACK消息通用 MAC头中的连接标识 CID, 即入 CID=0x3f为索弓 |, 搜 索 CID重映射表, 得到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 即出 CID=0x8b。
将 DSC- ACK消息中的 CID由入 00= 0x3f$|换为出 CID = 0x8b, 发往 SS/MSS。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提供的第五实施例,结合图 4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以 BS与 SS/MSS 间交互的 WiMAX DSC流管理消息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 4中, BS为 Anchor BS (银点 BS) ,BS和 SS/MSS间为 Multi- hop Relay (多跳中转)。 当 SS/MSS 申请建立一条新的流时, SFDD由 BS所在的网络基于 802.16标准分配。 在 SS/MSS不移动情况下, CID 由 Serving BS所在的网络基于 802.16标准进行分配。在 SS/MSS移动情况下, CID由 Target RS所在的网 络基于 802.16标准进行分配。 当 SS/MSS从 Serving RS切换到 Target RS时, 到 SS/MSS的流 (Session) 并不中断, 即 SFID分配后将保持不变, SFID由 BS管理; 由于 SS/MSS所处的小区已发生变化, 连接 将动态变化,例如图中到 SS/MSS的连接, 由与 Serving RS的连接 CID1将变为与 Target RS的连接 CID2, 实现连接重映射功能。 CID3为 BS与 Serving RS间的连接, CID5为 Serving RS与 Target RS间的连接。
通过 RS实现 BS与 SS/MSS间流报文交互的过程如下:
首先, 中转站 RS根据 BS所在的网络基于 802.16标准对所述 SS/MSS接入的流报文分配的流标识 SFID、 RS分配的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RS- SSMSS、 BS分配的 B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BS s, 建立 RS与 SS/MSS间的连接和 BS与 RS间的连接的映射关系。 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 1 : 当 SS/MSS接入到 BS时, BS所在的网络基于 802.16标准对所述 SS/MSS接入的流报文进行 流标识 SFID/连接标识 CID的分配,
Figure imgf000011_0001
同时, 建 立反方向的 CIDBS.SS/MSS与所述分配的 SFID的映射关系。
步骤 2: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通过 BS建立由 BS到 RS的连接 CIDB S, 并根据 所述分配的 SFID, 建立所述 CIDERS与所述分配的 SFID的新的映射关系, 同时, 建立反方向的由 RS 到 BS的连接 CIDRS-B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 建立所述 CIDRSJ3S与所述分配的 SFID的新的映射关 系, 并将其保存到 BS的 SFID/CID映射表中;
步骤 3: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所述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 CIDRSSS/MS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B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BS-RS, 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RS― ssMss与基站 BS到中转站 RS的连接标识 CIDBS.R^ 映射关系, 同时, 建立反方向的由 SS MSS到 RS的 连接 CIDSS/MSS-R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RSS!j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 建立由 SS MSS到 RS 的连接标识 ( ^^^-^与!^中转站到基站 BS的连接标识 CIDRSJ3S的映射关系 ,并将其保存到 RS中的 CID重映射表中。
步骤 4:当所述 SS/MSS从 RS切换到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的过程中,所述 RS建立由 RS到 Target RS 的连接 CIDRS-TBS,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B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RS,建立由 RS到 Target RS 的连接标识 CIDRS TBS与 B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B RS的映射关系, 同时, 建立反方向的由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 CIDTBS- R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RS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 S, 建立由 Target RS 到的 RS连接标识 010^-1^与1 8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的映射关系,并将其保存到 RS中的 CID重映 射表中;
步骤 5: 当所述 SS/MSS从 RS切换到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的过程中, 所述 Target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 CID TBS- ss/Ms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RSTBS, 建立由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TRS-SS/MSS与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RS.TRS的映射关 系,同时,建立反方向的由 SS/MSS到 RS的连接 CIDSS/MSS-TBS,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Target RS 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TBS-RS , 建立由 SS/MS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SS/MSS-TRS与 Target RS到 RS的 连接标识 CIDTBS-RS的映射关系, 并将其保存到 Target RS中的 CIt)重映射表中。
当上述步骤完成之后, 本发明能够根据所述建立映射关系转换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 并根据转 换后的连接标识实现 BS与 SS/MSS间流报文交互。 具体过程包括: ' 步骤 1 : 当 SS/MSS完成从 BS切换到 RS后, 所述 BS将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处理后, 通过 BS到 RS 的连接发送给 RS;
步骤 2: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BS.RS, 在所述 CIDBS.R^CIDRS -TRs的映射关系中査找并获取到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RS-TRS
步骤 3: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BS.RS转换为 CIDRS-TRS后,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 发送给 Target RS。 步骤 4: 所述 Target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RSTRS, 在所述 CIDRSTRS与 CIDTRS-SS/MSS的映射关系中査找并获取到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 TRS-SS MSS;
步骤 5 :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RSTRS转换为 CID TRS- SS/MSS后, 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接发送给 SS/MSS。
步骤 6:当所述 SS/MSS接收到所述流报文后 ,通过 SS/MSS到 Target RS的连接回应流报文给 Target
RS; ,
步骤 7:所述 Target RS接收所述流报文,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 SS/MSS.TRS,在所述 CIDTRS 一!^与。!。^/^^^的映射关系中查找并获取到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TRS - RS;
步骤 8: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SS/MSS_TRS转换为 CIDTRSRS后, 通过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将所述流 报文发送给对应的 RS。
步骤 9 :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TRS-RS, 在所述 CIDRS— ^与
Figure imgf000012_0001
步骤 10: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TRS-RS转换为 01¾3^后 ,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RS到 BS的连接发送 给对应的 BS。
下面针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提供的第四实施例, 结合图 2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包括: 步骤 1 : 建立 SFID/CID映射表。
当 SS/MSS接入到 BS时, BS或 SS/MSS发起流建立操作, BS所在的网络基于 802.16标准对所述 SSMSS接入的流报文进行流标识 SFID/连接标识 CID的分配, 如分配 SFID=0x7426, CID=0x54, 然 后在流激活时进行 SFID/CID映射, 建立所述分配的 SFID与所述 CIDBS^S/MSS的映射关系,如指定 SFID =0x7426对应 CID=0x54。 最后将此映射关系保存到如表一所示的 SFID/CID映射表中。
Figure imgf000012_0003
Figure imgf000012_0002
步骤 2: 动态更新 SFID/CID映射表。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首先通过 BS建立由 BS到 RS的连接 CIDBS.RS, 如 BS分配 CID3 =0x3f, 然后根据步骤 1中所述分配的 SFID, 建立所述 CIDBSRS与所述分配的 SFID的新的映射关 系, 如将 BS分配 CID3 =0x3i对应原来的流 SFID=0x7426; 最后, BS对 SFID/CID映射表进行动态更 新, 如 SFID=0x7426由对应 CID=0x54, 更新为对应, CID =0x3 f, SFID保持不变。 更新后的映射表如 表二所示:
序号 SFID CID QoS
1 0x7426 0x3f (即 CID3 ) rt-polling
2 0x7729 0x18 BE
3 表二
步骤 3 : 建立 CID重映射表。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所述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 CIDRS -SS MSS ' 如 RS 分配 CID2 =0x8b,并根据步骤 1中所述分配的 SFID和步骤 2中 CIDBS-RS , 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标 识 CIDRSSS/MSS与基站 BS到中转站 RS的连接标识 CIDBS_RS的映射关系, 也就是, 将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 CID2和 BS到 RS的连接 CID3=0x3f进行中转对接, 建立如表三所示的 CID重映射表。
Figure imgf000013_0001
表二
经过上述步骤后,在 RS中建立了入 CID与出 CID的对应关系。当所述 RS接收到 SS/MSS或 BS传送 的流报文时, 能够基于所述建立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流报文的 CID进行转换, 并根据转换后的 CID将 所述流报文发送出去。 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步骤 4: BS的 CS SAP和 CS子层对下行流报^:进行处理。
IP包、 层 2数据帧或信令消息, 由 BS的 CS SAP进入 BS的 CS子层后, 首先按 802.16分类规则进行 流分类, 然后根据分类后得到的流报文查找 SFID/CID映射表, 确定所述流报文对应的连接, 如 SFID 为 0x7426的流对应 CID为 0x3f的连接 CID3, 最后经净荷包头压缩处理 (PHS为可选) 后, 传给 BS的 MAC CPS子层的 MAC SAPo
步骤 5: BS的 MAC CPS和 SS/MSS对下行流报文进行处理。
BS的 ^( 。?3子层将^€3011按(:10排队, 然后 MAC SDU经 QoS调度出队, 作级联、 分段或 打包 ( Concatenation、 Fragmentation或 Packing) 处理, 添加子头 (subheader), 净荷进行加密, 添加 MAC帧头 (帧头的 CID域填 0x3f) , 生成 MAC PDU, 传给 BS PHY层的 PHY SAP。
步骤 6: BS PHY层的 PHY SAP负责将 MAC PDU传给对端 RS PHY层的 PHY SAP。
步骤 7: RS的 MAC CPS子层和 SS/MSS子层对上行流报文进行处理。
RS的 MAC CPS子层和 SS/MSS子层先对 MAC PDU去 MAC帧头, 对净荷进行解密后, 再进行接 收处理, 如解级联、 解分段或解打包等, 得到 MAC SDU消息。
步骤 8: RS的 MAC CPS子层和 SS/MSS子层对上行流报文的 CID进行重映射。
得到 MAC SDU消息后, RS的 MAC CPS子层和 SS/MSS子层以接收到的 802.16MAC帧头中的连接 标识 CID, 即入 CID=0x3沩索弓 I, 搜索 CID重映射表(如表三所示) , 得到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 即出 CID=0x8b。 对含有 CID的消息 (Message) , 需要做 CID转换的中转处理, 将消息中的 CID由入 CID=0x3f转 换为出 CID=0x8b。
步骤 9: RS的 MAC CPS子层和 SS/MSS子层对下行流报文进行处理。
将接收到的 MAC SDU按出 CID = 0x8b排队, 经 QoS调度出队, 作级联、 分段或打包 ( Concatenation > Fragmentation或 Packing) 处理', 添加子头 (subheader), 净荷进行加密, 添加 MAC 帧头 (帧头的 CID域填 0x8b) , 生成 MAC PDU流报文, 传给 RS PHY层的 PHY SAP。
步骤 10: RS PHY层的 PHY SAP负责将 MAC PDU流报文传给对端 SS/MSS PHY层的 PHY SAP进 行处理。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提供的第四实施例, 结合图 3进行详细描述, 其与结合图 2描述的过程的 不同之处在于: ·
步骤 8: RS的 MAC SS/MSSCS子层对流报文的 CID进行重映射。
RS的 MAC SS/MSSCS子层以接收到的 802.16MAC帧头中的连接标识 CID, 即入 CID=0x3f为索 弓 I, 搜索 CID重映射表, 如表三所示, 得到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 即出 CID=0x8b。
其余步骤与第四实施例的描述雷同, 不再详细描述。
-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提供的第五实施例, 结合图 4所示的原理图, 以及如图 2所示的系统功能 架构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
在图 2的系统功能架构下,当 SS/MSS接入 BS、 SS/MSS从 BS切换到第一个 RS (图中的 Serving RS) 时, 第一个 RS对流报文的中转流程与第四实施例雷同,不再详细描述, 以下仅考虑 SS MSS从 Serving RS切换到 Target RS的情况。 在切换前, 在 BS中已存在 SFID/CID映射表如表四所示, 在 Serving RS中 已存在 CID重映射表如表五所示。
Figure imgf000014_0001
表四
Figure imgf000014_0002
结合图 4所示的原理图, RS对流报文的中转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 1: 动态更新 Serving RS中的 CID重映射表。
当 SSMSS从 Serving RS切换到 Target RS时, 切换过程中, Serving RS建立由 Serving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 CID5, 如 BS分配的 CID5=0xd2, 来对应原来的流, 如 SFID=0x7426, Serving RS对流报文 的 CID重映射表进行动态更新, 如由 ACID = 0x3D?寸应出 CID3 = 0x8b更新为对应出 CID5 = 0xd2, 如 表六所示。
Figure imgf000015_0001
表六
在 Target RS中建立流报文的 CID重映射表。
当 SSMSS从从 Serving RS切换到 Target RS的切换过程中, Target RS建立由 Target RS到 SS MSS 的连接 CID4, 如 TargetRS分配 CID4=0xl l, 并根据原来的流 SFID和 Serving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 CID5,如 CID5=0xd2, 建立由 Serving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与基站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接标 识的映射关系, 进行中转对接, 建立如表七所示的 CID重映射表。
Figure imgf000015_0002
当 SS/MSS完成从 Serving RS切换到 Target RS后, BS的 SS/MSSCS对下行流报文进行处理, 即执 行步骤 3:
IP包、 层 2数据帧或信令消息等流报文, 由 CS SAP进入 BS的 SS/MSSCS子层, 按 802.16分类规则 进行流分类, 然后根据分类后得到的流报文査 ¾SFID/CID映射表, 确定所述流报文对应的连接, 如 SFID为 0x7426的流对应 CID为 0x3f的连接 CID3, 最后经净荷包头压縮处理 (PHS可选) 后, 传给 BS 的 MAC CPS子层的 MAC SAP。
步骤 4: BS的 MAC CPS和 SS/MSS子层对流报文进行处理。
BS的 ^< 0?8子层将^0 3011按( 10排队, 然后 MAC SDU经 QoS调度出队, 作级联、 分段或 打包 (Concatenation, Fragmentation或 Packing) 处理, 添加子头 (subheader) , 净荷进行加密, 添 加 MAC帧头(帧头的 CID域填 0x3f),最后生成 MAC PDU消息流,并将其传给 BS PHY层的 PHY SAP。
步骤 5: BS的 PHY层的 PHY SAP负责将 MAC PDU消息流传给对端 RS的 PHY层的 PHY SAP。 步骤 6: Serving RS的 MAC CPS和 SS MSS子层对上行流报文进行接收处理。
Serving RS的 MAC CPS和 SS/MSS子层首先对 MAC PDU去 MAC帧头, 然后对净荷进行解密后, 再进行接收处理, 如解级联、 解分段或解打包等, 得到 MAC SDU流报文。
步骤 7: Serving RS的 MAC CPS和 SS/MSS子层对流报文的 CID进行重映射。
Serving RS的 MAC CPS和 SS/MSS子层以接收到的 802.16MAC帧头中的连接标识 CID (即入 CID =0x3f)为索引, 搜索 Serving RS的 CID重映射表, 得到 Serving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 即出 对含有 CID的消息(Message), 需要做 CID的转换的中转处理, 也就是说, 将消息中的 CID由入 CID=0x3fi专换为出 CID=0xd2。
步骤 8: Serving RS的 MAC CPS和 SS/MSS子层对下行流报文进行发送处理。
Serving RS的 MAC CPS和 SS MSS子层将接收到的 MAC SDU流报文按 出 CID=0xd2排队, 经 QoS调度出队, 作级联、 分段或打包 (Concatenation Fragmentation或 Packing) 处理后, 添加子头 (subheader), 净荷进行加密, 添加 MAC帧头 (帧头的 CID域填 0xd2) , 生成 MAC PDU流报文, 传给 RS PHY层的 PHY SAPo
步骤 9: Serving RS的 PHY层的 PHY SAP负责将 MAC PDU传给对端 Target RS的 PHY层的 PHY
SAP子层。
步骤 10: Target RS的 MAC CPS和 SS/MSS子层对上行流报文进行接收处理。
Target RS的 MAC CPS和 SS MSS子层首先对 MAC PDU流报文去 MAC帧头, 对净荷进行解密后, 再进行接收处理, 如解级联、 解分段或解打包等, 得到 MAC SDU流报文。
步骤 11 : Target RS MAC CPS+SS MSS数据面 CID重映射
以接收到的 802.16MAC帧头中的连接标识 CID (即入 CID=0xd2)为索引,搜索 Target RS的 CID 重映射表, 得到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 (即出 CID=0xl l ) 。
对含有 CID的消息 (Message) , 需要做 CID转换的中转处理, 将消息中的 CID由入 CID==0xd2 转换为出 CID =0x11。
步骤 12: Target RS的 MAC CPS和 SS/MSS子层对下行流报文进行发送处理。
将接收到的 MAC SDU流报文按出 CID =0x11排队, 经 QoS调度出队后, 作级联、 分段或打包 ( Concatenation、 Fragmentation或 Packing) 处理, 然后添加子头 (subheader) , 对净荷进行加密, 并添加 MAC帧头(帧头的 CID域填 0x11 ),生成 MAC PDU流报文,传给 Target RS的 PHY层的 PHY SAP。
步骤 13: Target RS的 PHY层的 PHY SAP负责将 MAC PDU传给对端 SS/MSS PHY层的 PHY SAP进 行处理。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提供的第五实施例, 结合图 4所示的原理图, 以及如图 3所示的系统功能 架构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 其与结合图 2所描述的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7和步骤 11 , 修改如下: 步骤 7: Serving RS的 MAC SS/MSSCS子层对流报文的 CID进行重映射。
Serving RS的 MAC SS/MSSCS子层以接收到的 802.16MAC帧头中的连接标识 CID, 即入 CID= 0x3f为索引, 搜索 Serving RS的 CID重映射表, 得到 Serving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 即出 CID 步骤 11: Target RS的 MAC SS/MSSCS子层对流报文的 CID进行重映射。
Target RS的 MAC SS/MSSCS子层以接收到的 802.16MAC帧头中的连接标识 CID, 即入 CID = 0xd2为索引, 搜索 Target RS的 CID重映射表, 得到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 即出 CID= 0x11 o 由上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看出, 其存在如下有益效果:
1、 流分配管理功能仅在 BS实现, RS不作流分配管理功能, 仅须实现连接重映射功能; BS负责 对 DSA ( 动态流增加)、 DSC (动态流变更) 、 DSD (动态流删除增加)和 DSX-RVD (动态流消息 收讫)这一系列 802.16 MAC层流管理消息的处理和流管理状态机的维护, RS只作消息中转。 有效减 小了 RS的复杂度。
. 2、 用层 2连接重映射, 解决多跳中转问题, 无需引进复杂的层 3路由技术, 简化了 WiMAX中转 网络的复杂度。
3、 支持 SS/MSS在 BS和 RS间及在不同 RS间的切换。
4、 SFID及流的相关属性(如 QoS绑定)在 BS统一管理, 在切换过程中无需流状态的迁移, 减小 了切换时延。
5、 SFID在切换过程中保持不变, 保证了特定流的服务连续性 (Service Continuity) 。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中转站对业务流进行管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在中转站 RS中建立 RS与用户站 /移动用户站 SS/MSS间的连接和基站 BS与 RS间的连接的映射关 系;
根据所述建立映射关系转换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 并根据转换后的连接标识实现 BS与 SS/MSS 间流报文交互。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包括:
在所述 SS 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BS建立由 BS到 RS的连接 ( ^^与预定值的对应关系,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 CIDRS-SS/MSS与预定值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预定值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RS- SS/MSS与基站 BS到中转站 RS的连接标识
CIDBS.RS的映射关系。
3、 裉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具体包括:
当 SS/MSS接入到 BS时, BS所在的网络基于 802.16标准, 对所述 SS/MSS接入的流报文进行流标 识 SFID/连接标识 CID的分配, 并建立所述分配的 SFID与所述 CIDBS_SS/MSS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 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通过 BS建立由 BS到 RS的连接 CIDBS.RS, 并根据所述分 配的 SFID , 建立所述 CIDBS.RS与所述分配的 SFID的新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所述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连接 CIDRSSS/MSS, 并根 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B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BS.RS, 建立由 RS到 SS MSS的连接标识 CIDRSSS/MSS 与基站 BS到中转站 RS的连接标识 CIDBS_RS的映射关系。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还包括- 当 SS/MSS接入到 BS时, BS所在的网络基于 802.16标准, 对所述 SS/MSS接入的流报文进行流标 识 SFID/连接标识 CID的分配, 并建立所述分配的 SFID与所述 CIDSS/MSS ^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通过 BS建立由 RS到 BS的连接 CIDKSBS, 并根据所述分 配的 SFID, 建立所述 CIDRSJ3S与所述分配的 SFID的新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MSS从 BS切换到 RS的过程中, 所述 RS建立由 SS/MSS到 RS的连接 CIDSS/MSS- RS, 并根 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RS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 S, 建立由 SS/MS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SS/MSSRS 与 RS中转站到基站 B S的连接标识 CIDRS.BS的映射关系。
5、 根据权利要求 3或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逢立映射关系的过程还包括: 当所述 SS/MSS从 RS切换到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的过程中, 所述 RS建立由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 CIDRS-TB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B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bs_rs, 建立由 RS到 Target RS的连 接标识 CIDRS- TBS与 B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BS.RS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MSS从 RS切换到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的过程中,所述 Target RS建立由 RS到 SS/MSS的 连接 GIDTB - SS MSS,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RSTBS,建立由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TRSSS/MSS与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RS.TRS的映射关系。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还包括- 当所述 SS/MSS从 RS切换到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的过程中, 所述 RS建立由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 CIDTBS-R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RS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 建立由 Target RS到的 RS连 接标识 CIDTBS— ^与!^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的映射关系;
在所述 SS MSS从 RS切换到目标中转站 Target RS的过程中,所述 Target RS建立由 SS/MSS到 RS的 连接 CIDSS/MSS-TBS, 并根据所述分配的 SFID和所述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TBSRS, 建立由 SS/MS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SS/MSSTRS与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TBS- RS的映射关系。
7、 根据权利要求 3或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包括:
当 SS/MSS完成从 BS切换到 RS后, 所述 BS将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处理后, 通过 BS到 RS的连接发 送给 RS;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B^RS , 在所述 CIDBS 115与< 10113SS/MSS 的映射关系中査找并获取到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RS -SS MS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BSRS转换为 CIDRS-SS/MSS后,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RS到 SSMSS的连接发送给 SS/MSS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还包括:
当所述 SS MSS接收到所述流报文后, 通过 SS MSS到 RS的连接回应流报文给 RS ;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SSMSS_RS,在所述 CIDRSB^CIDSS/MSS.RS 的映射关系中査找并获取到 RS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SSMSS.RS转换为 CIDRS后, 通过 RS到 BS的连接将所述流报文发送给 BS。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还包括:
所述 BS通过 BS到 RS的连接回应确认消息报文给 RS;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
Figure imgf000019_0001
在所述 CIDBS 与 CIDRS-SS/MSS 的映射关系中査找并获取到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RS -SS/MS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B RS转换为 CIDRSSS/MSS后,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RS到 SS/MSS的连接发送给 SS MSS。
10、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包括:
当 SS/MSS完成从 BS切换到 RS后, 所述 BS将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处理后, 通过 BS到 RS的连接发 送给 RS;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BS_RS,在所述 CIDBS-RS与 C1DRS-TRS的映 射关系中査找并获取到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标识 CIDRS-TR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BS 转换为 CIDRSTRS后, 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RS到 Target RS的连接发送给
Target RS。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还包括- 所述 Target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RS-TRS, 在所述 CIDRSTRS与 CIDTRS.SS/MSS的映射关系中查找并获取到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接标识 CID TRS-SS/MS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RSTRS转换为 CID TRS-SS/MSS后,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Target RS到 SS/MSS的连 接发送给 SS MSS。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还包括:
当所述 SS/MSS接收到所述流报文后, 通过 SS/MSS到 Target RS的连接回应流报文给 Target RS; 所述 Target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SS/MSS.TRS, 在所述
CIDSSMSS.TRS的映射关系中查找并获取到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标识 CIDTRS - R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SS/MSS.TRS转换为 CIDTRS— ^后, 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Target RS到 RS的连接发 送给对应的 RS。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报文交互的过程还包括:
所述 RS接收所述流报文, 并根据所述流报文中携带的 CID TRS-RS, 在所述 CIDRS-B^CID TRS-RS 的映射关系中査找并获取到 RS到 BS的连接标识 CIDRSBS;
将所述流报文中的 CID TRS- RS转换为 CIDRS-BS后, 将所述流报文通过 RS到 BS的连接发送给对应 的 BS。
14、 一种基于中转站对业务流进行管理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站 BS、 用户站 SS MSS 和中转站 RS, RS分别与 SS/MSS和 BS连接;
在 RS中建立 RS与 SS/MSS间的连接和 BS与 RS间的连接的映射关系;所述 RS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转 换其接收到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并发送转换后的流报文,从而实现 BS与 SS/MSS间流报文的交互。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BS包括: MAC层和 PHY层;
当 SSMSS发送的流报文进入 BS的 MAC层时, 所述 BS对所述流报文进行 MAC层发送处理, 对所 述流报文添加 MAC帧头后, 传送给 BS的 PHY层;
所述 PHY层将接收到的流报文传送给对端的 RS。
16、 根据权利耍求 15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AC层包括: 汇聚子层 CS、 MAC共同部 分子层 MAC CPS和加密子层 SS;
当 SS/MSS发送的流报文进入 BS的 MAC层时, 所述 CS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分类, 并将流报文映 射到对应的 BS与 RS间的连接标识 CIDBS.RS所代表的连接, 经净荷包头压缩处理后, 传送给 BS的 MAC CPS子层;
所述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 MAC CPS子层和加密子层 SS处理对所述流报文添加 MAC 帧头后, 传送给 BS的 PHY层进行处理。
17、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S包括: PHY层和 MAC层;
所述 RS通过 PHY层接收流报文后, 传送给 MAC层;
所述 MAC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得到处理后的流报文; 将 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 RS与 SS/MSS间的连接标识, 然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 RS 的 PHY层;
所述 PHY层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对端的 SS/MSS。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AC层包括: 汇聚子层 CS、 MAC共同部 分子层 MAC CPS、 加密子层 SS和连接重映射单元; 所述连接重映射单元设置在 cs子层;
所述 MAC层接收到流报文后, 通过上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并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传送给 CS子层的连接重映射单元;
所述连接重映射单元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 RS与 SS/MSS间的连接标识,然 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下行的 MAC CPS子层;
所述下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处理后, 传送给 RS的 PHY层进行接收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所述 MAC层包括: MAC共同部分子层 MAC CPS, 加密子层 SS和连接重映射单元;
所述连接重映射单元设置在 MAC CPS子层;
所述 MAC层接收到流报文后, 通过上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并将处理后的流报文传送给本子层的连接重映射单元;
所述连接重映射单元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 RS与 SS/MSS间的连接标识,然 后将所述流报文传送给下行的 MAC CPS子层;
所述下行的 MAC CPS子层对所述流报文进行处理后, 传送给 RS的 PHY层进行接收处理。
20、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目标 RS通过中间 RS分别与 SS/MSS和 BS连接; 中间 RS对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得到处理后的流报文; 将 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其与下一个 RS间的连接标识, 并发送转换后流报文, 直至 流报文传送给对应的目标 RS;
所述目标 RS对接收到的流报文进行去 MAC帧头处理, 然后进行接收处理, 得到处理后的流报 文 ·'将所述处理后的流报文中的连接标识转换为目标 RS与 SS/MSS间的连接标识,然后将所述流报 文传送给对应的 SS/MSS。
PCT/CN2006/002325 2005-09-09 2006-09-08 Procede et systeme de gestion d'un flux de service par une station distante relais WO2007028339A1 (fr)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045,398 US20080170535A1 (en) 2005-09-09 2008-03-1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ervice flow based on relay s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99800.4 2005-09-09
CN2005100998004A CN1929440B (zh) 2005-09-09 2005-09-09 基于中转站对业务流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2/045,398 Continuation US20080170535A1 (en) 2005-09-09 2008-03-1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ervice flow based on relay st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28339A1 true WO2007028339A1 (fr) 2007-03-15

Family

ID=3783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06/002325 WO2007028339A1 (fr) 2005-09-09 2006-09-08 Procede et systeme de gestion d'un flux de service par une station distante relai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70535A1 (zh)
CN (1) CN1929440B (zh)
WO (1) WO20070283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1978B2 (en) 2006-09-28 2015-11-17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intra-cell-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841B (zh) * 2006-09-20 2011-09-07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中继网络中建立移动终端与基站间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US20080112343A1 (en) * 2006-11-13 2008-05-15 Fujitsu Limited Treatment of secondary management data as user data in an ieee 802.16 system scheduler
CN101257705B (zh) * 2007-03-02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台入网方法、无线通信系统、移动中继站及基站
FR2916595A1 (fr) * 2007-05-24 2008-11-28 Thomson Licensing Sas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paquets de donnees
CN104754658B (zh) * 2007-07-13 2019-08-27 苹果公司 多跳无线通信环境中的服务质量控制
CN101409927A (zh) * 2007-10-11 2009-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获取基站信息的方法、系统、基站和接入设备
US8542650B2 (en) * 2008-07-28 2013-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current data and signaling methodology for WiMAX handover
TWI385976B (zh) * 2009-01-19 2013-02-1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允入控制器及其方法與其多躍式無線骨幹網路系統
KR101580153B1 (ko) * 2009-09-24 2016-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홉 중계 통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472100B1 (ko) * 2010-12-22 2014-12-1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장비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EP3720178A4 (en) 2018-02-13 2020-11-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QOS FLOW REMAPP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A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11957A1 (en) * 1992-11-12 1994-05-26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A method for improving radio coverage in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and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US5901342A (en) * 1994-05-19 1999-05-04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Establishment of a cal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255261A (zh) * 1997-03-03 2000-05-31 萨尔布研究及发展私人有限公司 增强型蜂窝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3467B (fi) * 1996-07-25 1999-06-3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olun laajentaminen aikajakoisessa solukkojärjestelmässä
DE60221905T2 (de) * 2002-06-07 2008-05-15 Nokia Corp. Verfahren zum senden von verbindungsorientierten oder verbindungslosen daten
JP4558739B2 (ja) * 2003-10-28 2010-10-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方法
KR100600673B1 (ko) * 2003-12-18 2006-07-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품질 정보 요청 및 보고방법, 그리고 그 장치
KR100800879B1 (ko) * 2004-03-05 2008-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분리형 매체 억세스 제어 프로토콜 구조와 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핸드 오버 방법과 그 시스템
US7260400B2 (en) * 2004-03-05 2007-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message in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166765B1 (ko) * 2004-05-07 2012-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IPv4 및 IPv6을 지원하기 위한 IP 주소 설정
KR100640479B1 (ko) * 2004-06-07 2006-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절차 최적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848291B2 (en) * 2004-11-05 2010-12-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managing network resources and mobility
US7305240B2 (en) * 2005-02-03 2007-12-0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network management software architectures for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s
US8554232B2 (en) * 2005-08-17 2013-10-08 App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11957A1 (en) * 1992-11-12 1994-05-26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A method for improving radio coverage in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and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US5901342A (en) * 1994-05-19 1999-05-04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Establishment of a cal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255261A (zh) * 1997-03-03 2000-05-31 萨尔布研究及发展私人有限公司 增强型蜂窝通信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1978B2 (en) 2006-09-28 2015-11-17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intra-cell-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9485792B2 (en) 2006-09-28 2016-11-01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intra-cell-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9686681B2 (en) 2006-09-28 2017-06-20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intra-cell-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9440A (zh) 2007-03-14
US20080170535A1 (en) 2008-07-17
CN1929440B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28339A1 (fr) Procede et systeme de gestion d&#39;un flux de service par une station distante relais
JP4188774B2 (ja) フレーム送受信システム、フレーム送信装置、フレーム受信装置、及びフレーム送受信方法
US10548024B2 (en) Cloud communication cen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 clou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27800B2 (ja) W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とサービス提供ネットワークとの間のゲートウェイ・ノードを使用する、w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を介したcdma/umtsサービスへのアクセス
JP444030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分離型媒体アクセス制御プロトコル構造と、これを用いたデータ送受信方法並びに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US8737984B2 (en) WiMAX intra-ASN service flow ID mobility
EP2800447B1 (en) Wireless station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user data with wireless station
WO2017201677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06017140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ffic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826364B (zh) 用于侧链路的协作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JP2013515421A (ja) リレーノードを使用した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伝送方法
WO2015032043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07073696A1 (fr) Procede, appareil et systeme pour acces sans fil
US2007001428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int-to-point emulat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3515420A (ja) リレーにおけるサービス品質の制御
JP2002271366A (ja)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パケット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送受信装置
WO2010121416A1 (zh) 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中继节点和系统
JPH11163947A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ルータ装置およ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ゲートウェイ制御方法
WO2014114101A1 (zh) 数据多流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23836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196656A1 (zh) 一种数据包分段方法、及装置
WO2011120358A1 (zh) 中继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15003393A1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KR20060013402A (ko)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0082948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067909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