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4621U - 車用光源切換裝置 - Google Patents

車用光源切換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4621U
TWM654621U TW113200402U TW113200402U TWM654621U TW M654621 U TWM654621 U TW M654621U TW 113200402 U TW113200402 U TW 113200402U TW 113200402 U TW113200402 U TW 113200402U TW M654621 U TWM654621 U TW M65462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vehicle
switching device
light
le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3200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家祥
雷漢晨
Original Assignee
雷家祥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雷家祥 filed Critical 雷家祥
Publication of TWM654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4621U/zh

Links

Abstract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其包含一燈具、一驅動器、一感測模組及一處理單元,所述燈具至少包含有一複合式透鏡及複數個光源,且所述感測模組至少包含有一三軸陀螺儀以及一角度感測器;於車輛轉向側傾時,藉由所述感測模組感測所述車輛側傾角度值,獲得一側傾角度訊號,所述處理單元接受所述側傾角度訊號後,產生一控制訊號至所述驅動器以控制所述複數個光源的開啟及關閉,進而照亮預定的範圍以解決車輛轉向時光源範圍不足之問題。

Description

車用光源切換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車用光源切換裝置,特別係關於一種於車輛轉向側傾時,可補足因轉向所導致光源照射範圍不足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
現今各式機動車輛上,皆會裝設有大燈、小燈、尾燈、方向燈、煞車燈等各類燈具,可用於提醒其他駕駛者或路人注意來車位置或行車方向,並可同時提供駕駛者於光線昏暗時,照射路況以確保行車視野,以提高行車安全。
然而,傳統車燈之照明方式僅可朝前方固定方向照射,於車輛在夜間行駛過程中,僅能提供駕駛人照明車輛前方的視野,於車輛轉向或行駛於燈光昏暗的道路時,車燈所照射的位置往往會與行進方向有很多的落差,經常在轉彎處形成照明的盲點,導致夜間行駛時危險性大幅增加。
綜觀前所述,為改良傳統車燈之缺陷,需開發出一種可於車輛轉向側傾時,補足照明盲點之車用光源裝置,以改善車輛轉向時光源照射範圍不足之問題。
有鑑於上述傳統車燈之缺陷,本創作之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傳統車燈的缺陷之處,在創作人憑藉著多年來的專業設計、加工及製造經驗,在經過努力不懈的研發及實驗後,終於研發出一種車用光源切換裝置,以有效解決車輛轉向時光源照射範圍不足之問題。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車用光源切換裝置,所述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包含一燈具、一驅動器、一感測模組及一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車用光源切換裝置組裝於一車輛上,所述燈具設置於所述車輛之頭燈總成處,並與所述驅動器電性連接,而所述處理單元分別與所述驅動器以及所述感測模組電性連接;所述燈具至少包含有一複合式透鏡及複數個光源,且所述感測模組至少包含有一三軸陀螺儀以及一角度感測器。
所述燈具之具體結構包含:所述複合式透鏡、一透鏡支架、一遠近燈切換構件、一固定支架、一第一光源板、一第二光源板、一反射件、一散熱底座、一散熱上蓋,以及一散射風扇。
其中,所述複合式透鏡係由一第一透鏡以及複數個第二透鏡所組成,所述第一透鏡設置於所述複合式透鏡下方,而所述複數個第二透鏡則設置於所述複合式透鏡上方;具體來說,所述複合式透鏡整體為所述第一透鏡,並於其上方設置所述複數個第二透鏡,即所述複數個第二透鏡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內以形成所述複合式透鏡。
所述複合式透鏡係藉由所述透鏡支架固定卡合於所述散熱底座以及所述散熱上蓋兩者之前方,所述遠近燈切換構件係藉由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設置於所述散熱底座內側之容置空間,而所述第一光源板也固定設置於所述散熱底座內側之容置空間,並位於所述固定支架上方,且所述第一光源板上設置 有一第一光源;所述反射件設置於所述散熱上蓋內側之容置空間,且其內側為一反射面,而所述第二光源板則設置於所述散熱上蓋內側之前方,且所述第二光源板上對應所述複合式透鏡上方之所述複數個第二透鏡設置有複數個第二光源;以及所述散射風扇設置於所述散熱底座下方且位於所述複合式透鏡之另一側;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即為所述複數個光源。
較佳地,所述複數個第二透鏡至少為兩個,而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也因此至少為兩個,以利於車輛轉向時提供左側或右側之照明。
較佳地,為了提高光源強度並使燈具更為省電,所述第一光源及/或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可為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
較佳地,所述第一光源與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係為各自獨立開啟及關閉,且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中任一者也為各自獨立開啟及關閉。
當車輛於夜間或光線昏暗下直線行駛時,啟動所述車用光源切換裝置以開啟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發出之光線藉由所述反射件內側的所述反射面,將其光線反射至所述複合式透鏡下方之所述第一透鏡,此時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為關閉狀態,且所述遠近燈切換構件上的擋板遮住其部份光線,藉此提供前方道路近距離之照明;當欲提供前方道路遠距離之照明時,所述處理單元發出一控制訊號至所述驅動器,以控制所述遠近燈切換構件上的擋板下移,使所述第一光源發出之光線可完整反射至所述第一透鏡,藉此提供前方道路遠距離之照明。
此外,當車輛於夜間或光線昏暗下轉向側傾時,藉由所述感測模組中的所述三軸陀螺儀及所述角度感測器以感測所述車輛側傾角度值,獲得一側傾角度訊號,將所述側傾角度訊號傳送至所述處理單元後,所述處理單元依 據所述側傾角度訊號,發出一控制訊號至所述驅動器,以控制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的開啟及關閉,使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發出之光線,照亮因轉向側傾時所述第一光源無法涵蓋之部份,進而彌補轉向時光源照射範圍不足。
以下,藉由具體實施例配合所附的圖式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創作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1:車用光源切換裝置
2:燈具
3:驅動器
4:處理單元
5:感測模組
6:傾斜角度訊號
7:控制訊號
201:複合式透鏡
202:第一透鏡
203:第二透鏡
204:透鏡支架
205:遠近燈切換構件
206:固定支架
207:第一光源板
208:第二光源板
209:第一光源
210:第二光源
211:反射件
212:反射面
213:散熱底座
214:散熱上蓋
215:散射風扇
以下搭配圖式,對於本創作進行進一步說明: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中,各組件的電性連接方塊示意圖;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的燈具示意圖;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的燈具側視圖;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的燈具仰視圖;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的燈具組件分解圖;第6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利用第一光源發出之光線的光源分布圖;第7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於左轉側傾時,第一光源發出之光線的光源分布圖;第8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於左轉側傾時,第一光源發出之光線輔以第二光源發出之光線的光源分布圖。
為利貴審查委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更為顯而易見,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者通常理解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創作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如此定義。
請參照第1圖,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中,各組件的電性連接方塊示意圖。所述車用光源切換裝置1包含一燈具2、一驅動器3、一感測模組5及一處理單元4;其中,所述車用光源切換裝置1組裝於一車輛上,所述燈具2設置於所述車輛之頭燈總成處,並與所述驅動器3電性連接,而所述處理單元4分別與所述驅動器3以及所述感測模組5電性連接;所述燈具2至少包含有一複合式透鏡201及複數個光源(即第一光源209與複數個第二光源210,其燈具2之詳細結構請參考下文所述內容),且所述感測模組5至少包含有一三軸陀螺儀以及一角度感測器(圖中未示出)。
再請一併參照第2圖至第5圖,其依序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的燈具示意圖、其側視圖、仰視圖以及燈具組件分解圖。
所述燈具2之具體結構包含:所述複合式透鏡201、一透鏡支架204、一遠近燈切換構件205、一固定支架206、一第一光源板207、一第二光源板208、一反射件211、一散熱底座213、一散熱上蓋214,以及一散射風扇215。
其中,所述複合式透鏡201係由一第一透鏡202以及複數個第二透鏡203所組成,所述第一透鏡202設置於所述複合式透鏡201下方,而所述複數個第二透鏡203則設置於所述複合式透鏡201上方;具體來說,所述複合式透鏡201整體為所述第一透鏡202,並於其上方設置所述複數個第二透鏡203,即所述複數個第二透鏡203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202內以形成所述複合式透鏡201。
所述複合式透鏡201係藉由所述透鏡支架204固定卡合於所述散熱底座213以及所述散熱上蓋214兩者之前方,所述遠近燈切換構件205係藉由所述固定支架206固定設置於所述散熱底座213內側之容置空間,而所述第一光源板207也固定設置於所述散熱底座213內側之容置空間,並位於所述固定支架206上方,且所述第一光源板207上設置有一第一光源209;所述反射件211設置於所述散熱上蓋214內側之容置空間,且其內側為一反射面212,而所述第二光源板208則設置於所述散熱上蓋214內側之前方,且所述第二光源板208上對應所述複合式透鏡201上方之所述複數個第二透鏡203設置有複數個第二光源210;以及所述散射風扇215設置於所述散熱底座213下方且位於所述複合式透鏡201之另一側。
較佳地,所述複數個第二透鏡203至少為兩個,而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210也因此至少為兩個,以利於車輛轉向時提供左側或右側之照明。
較佳地,為了提高光源強度並使燈具更為省電,所述第一光源209及/或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210可為發光二極體(LED)。
較佳地,所述第一光源209與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210係為各自獨立開啟及關閉,且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210中任一者也為各自獨立開啟及關閉。
請參照第6圖,第6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利用第一光源發出之光線的光源分布圖。
當車輛於夜間或光線昏暗下直線行駛時,啟動所述車用光源切換裝置1以開啟所述第一光源209,所述第一光源209發出之光線藉由所述反射件211內側的所述反射面212,將其光線反射至所述複合式透鏡201下方之所述第一透鏡202,此時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210為關閉狀態,且所述遠近燈切換構件205上的擋板遮住其部份光線,藉此提供前方道路近距離之照明;當欲提供前方道路遠距離之照明時,所述處理單元4發出一控制訊號7至所述驅動器3,以控制所述遠近燈切換構件205上的擋板下移,使所述第一光源209發出之光線可完整反射至所述第一透鏡202,藉此提供前方道路遠距離之照明。由第6圖可看出,車輛於直線行駛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光源209發出之光線可平均的照射前方道路。
再請一併參照第7圖,第7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於左轉側傾時,第一光源發出之光線的光源分布圖。
由第7圖中可看出,當車輛左轉側傾時,所述第一光源209發出之光線相較於第6圖之車輛於直線行駛下的光線,其左側光線明顯減少,導致車輛轉向時光源範圍不足,容易造成視野不清或視野死角而造成危險。
為解決車輛轉向時光源範圍不足之問題,當車輛於夜間或光線昏暗下轉向側傾時,藉由所述感測模組5中的所述三軸陀螺儀及所述角度感測器以感測所述車輛側傾角度值,獲得一側傾角度訊號6,將所述側傾角度訊號6傳送至所述處理單元4後,所述處理單元4依據所述側傾角度訊號6,發出一控制訊號 7至所述驅動器3,以控制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210的開啟及關閉,使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210發出之光線,照亮因轉向側傾時所述第一光源209無法涵蓋之部份,進而彌補轉向時光源照射範圍不足。
再請一併參照第8圖,第8圖係為本創作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於左轉側傾時,第一光源發出之光線輔以第二光源發出之光線的光源分布圖。
由第8圖中可看出,當車輛左轉側傾時,藉由所述複數個第二光源210發出之光線,確實可照亮因左轉側傾時所述第一光源209無法涵蓋之部份,進而可彌補其光源照射不足之範圍,提升車輛於夜間或光線昏暗行駛轉向時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藉由本創作所提供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確實可改善車輛於夜間或光線昏暗行駛,其轉向時車燈光源照射範圍不足之問題,進一步提高夜間或光線昏暗時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者能夠自前述內容理解,本創作可藉由其他具體形式例式之而不改變本揭露內容之技術概念或本質特徵。就此而言,本文中揭露之例示性態樣係僅用於例示性說明之用,且不應解釋為限制本揭露內容之範疇。反之,本揭露內容係傾向於不僅涵蓋該等例示性態樣,亦涵蓋可包括於如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定義者之本創作內容之精神及範疇內的多種變更、修飾、均等物、及其他態樣。
2:燈具
201:複合式透鏡
202:第一透鏡
203:第二透鏡
204:透鏡支架
205:遠近燈切換構件
206:固定支架
207:第一光源板
208:第二光源板
209:第一光源
210:第二光源
211:反射件
212:反射面
213:散熱底座
214:散熱上蓋
215:散射風扇

Claims (9)

  1. 一種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其包含:一燈具;一驅動器;一感測模組;以及一處理單元,其中該車用光源切換裝置組裝於一車輛上,且該燈具設置於該車輛之頭燈總成處;該燈具與該驅動器電性連接,且至少包含有一複合式透鏡及複數個光源;該處理單元分別與該驅動器以及該感測模組電性連接;以及該感測模組至少包含有一三軸陀螺儀以及一角度感測器,於該車輛轉向側傾時,藉由該感測模組中的該三軸陀螺儀及該角度感測器以感測該車輛側傾角度值,獲得一側傾角度訊號,將該側傾角度訊號傳送至該處理單元後,該處理單元依據該側傾角度訊號,發出一控制訊號至該驅動器,以控制切換該複數個光源的開啟及關閉。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其中該燈具包含:該複合式透鏡、一透鏡支架、一遠近燈切換構件、一固定支架、一第一光源板、一第二光源板、一反射件、一散熱底座、一散熱上蓋,以及一散射風扇,其中該複合式透鏡係由一第一透鏡以及複數個第二透鏡所組成,該第一透鏡設置於該複合式透鏡下方,而該複數個第二透鏡則設置於該複合式透鏡上方; 該複合式透鏡係藉由該透鏡支架固定卡合於該散熱底座以及該散熱上蓋兩者之前方;該遠近燈切換構件係藉由該固定支架固定設置於該散熱底座內側之容置空間,而該第一光源板也固定設置於該散熱底座內側之容置空間,並位於該固定支架上方,且該第一光源板上設置有一第一光源;該反射件設置於該散熱上蓋內側之容置空間,且其內側為一反射面,而該第二光源板則設置於該散熱上蓋內側之前方,且該第二光源板上對應該複合式透鏡上方之該複數個第二透鏡設置有複數個第二光源;該散射風扇設置於該散熱底座下方且位於該複合式透鏡之另一側;以及該第一光源以及該複數個第二光源即為該複數個光源。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二透鏡至少為兩個。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光源至少為兩個。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其中該第一光源及/或該複數個第二光源為發光二極體(LED)。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其中該第一光源與該複數個第二光源係為各自獨立開啟及關閉。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光源中任一者係為各自獨立開啟及關閉。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其中當該車輛於夜間或光線昏暗下直線行駛時,啟動該車用光源切換裝置以開啟該第一光源,該第一光源發出之一光線藉由該反射件內側的該反射面,將該光線反射至該複合式透鏡下方之該第一透鏡,藉此提供前方道路之照明,且該複數個第二光源為關閉狀態。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車用光源切換裝置,其中當該車輛於夜間或光線昏暗下轉向側傾時,該感測模組中的該三軸陀螺儀及該角度感測器以感測該車輛側傾角度值,獲得該側傾角度訊號,將該側傾角度訊號傳送至該處理單元後,該處理單元依據該側傾角度訊號,發出該控制訊號至該驅動器,以控制該複數個第二光源的開啟及關閉,藉由該複數個第二光源發出之光線,照亮因轉向側傾時該第一光源無法涵蓋之部份。
TW113200402U 2024-01-11 車用光源切換裝置 TWM654621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4621U true TWM654621U (zh) 2024-04-2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2266B2 (en) Vehicular headlamp having shade element with reflective portions
US9506617B2 (en) Combination LED fog lamp and daytime running lamp
US20140063832A1 (en) Led lamp for car use
KR20130000203A (ko) 차량용 램프
TWM499337U (zh) 車用電子裝置
TWM654621U (zh) 車用光源切換裝置
JP4168890B2 (ja) 車両用灯具
WO2019124188A1 (ja) 車両用前照灯
TWI662227B (zh) 具有擴散輔助光型之遮光單元及其車燈
KR101807120B1 (ko) 차량용 헤드 램프
WO2020246333A1 (ja) 二輪車用灯具
US20100296296A1 (en) High contrast light pattern projection mechanism
WO2023167274A1 (ja) 自転車用灯火装置
TWI805473B (zh) 多光源照明模組及其汽車燈具
WO2020246334A1 (ja) 二輪車用灯具
TWI544172B (zh) 車燈控制裝置
CN103322485B (zh) 汽车灯具
TWI824297B (zh) 適路性照明頭燈
US11808422B2 (en) Smart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KR101922449B1 (ko) 상향등과 하향등 전환용 led가 설치된 전조등
CN202647572U (zh) 具警示作用的主动式转向头灯
JP2021089837A (ja) 車両用灯具
TWM507365U (zh) 四合一多功能燈具構造
KR20110046166A (ko) 차량용 헤드램프
TWI573953B (zh) Adaptive headlamp 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