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4366U - 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及車用插座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及車用插座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4366U
TWM654366U TW112211257U TW112211257U TWM654366U TW M654366 U TWM654366 U TW M654366U TW 112211257 U TW112211257 U TW 112211257U TW 112211257 U TW112211257 U TW 112211257U TW M654366 U TWM654366 U TW M65436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plug
vehicle
main body
sock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1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明勇
李嘉祺
陳佳
蒙大德
Original Assignee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54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4366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及其配合之車用插座電連接器,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包括插頭模組及覆蓋於插頭模組的對接外殼。車用插座電連接器包括插座模組及覆蓋於插座模組的對接殼體。對接外殼具有主體、卡鉤結構及凸塊,對接殼體具有本體、扣槽結構及凹槽,主體插接於本體之插槽並使卡鉤結構扣接於扣槽結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間以密封套環相配合插接,密封套環封閉凸塊與凹槽間的縫隙,達到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及車用插座電連接器
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
電連接器於電器產品中為用於電源或訊號的傳導,電連接器廣泛地用於資訊產品的連接。電連接器的運用亦廣泛用於汽、機車之電路系統,以作為線路的連結。而為確保電連接器內部的接觸端子能夠穩固地定位與鎖定。
一般車用的插頭與插座電連接器包括相互對接的對接框體、及設置於對接框體內之同軸連接器。車用的插頭與插座電連接器對接後容易產生縫隙而有滲水問題。
有鑑於上述問題,依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包括插頭模組、對接外殼及密封套環。對接外殼覆蓋於插頭模組,對接外殼具有主體、卡鉤結構及凸塊,主體具有多個外側面、表面及端面,相對的兩個外側面位於主體的兩側,表面位於相對的兩個外側面之間,卡鉤結構自表面朝外延伸,端面位於主體的一端而連接於各外側面與表面,凸塊設置於端面而插頭模組前端外露於凸塊。密封套環結合於凸塊的外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凸塊的外部具有環凹部,密封套環套接於環凹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主體的至少兩個外側面具有卡掣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主體具有插接頭端及內凹部,插接頭端位於端面,內凹部位於插接頭端之側邊與外側面間,主體具有位於外側面的突出結構,內凹部位於突出結構的前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主體具有插接頭端及多個內凹部,插接頭端位於端面,各內凹部分別位於插接頭端之二側邊與各外側面間,主體具有位於外側面的突出結構,內凹部位於突出結構的前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插接頭端的第一總寬度,小於主體相對的兩個外側面間的第二總寬度。
本創作一實施例亦提供一種車用插座電連接器,包括插座模組及插座模組。對接殼體覆蓋於插座模組,對接殼體具有本體、位於本體之扣槽結構及位於本體之凹槽,本體具有插槽,扣槽結構連通於插槽,凹槽位於本體的插槽之內側。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接殼體包括位於插槽的至少兩個內側面之限位部。
本創作一實施例亦提供一種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包括插頭模組及對接外殼。對接外殼覆蓋於插頭模組,對接外殼具有主體、卡鉤結構及凸塊,主體具有多個外側面、表面及端面,相對的兩個外側面位於主體的兩側,表面位於相對的兩個外側面之間,卡鉤結構自表面朝外延伸,端面位於主體的一端而連接於各外側面與表面,凸塊設置於端面而插頭模組前端外露於凸塊。
本創作一實施例亦提供一種車用插座電連接器,包括插座模組、對接殼體及密封套環。對接殼體覆蓋於插座模組,對接殼體具有本體、位於本體之扣槽結構及位於本體之凹槽,本體具有插槽,扣槽結構連通於插槽,凹槽位於本體的插槽之內側。密封套環結合於凹槽的內部。
綜上,依據一些實施例提供密封套環使用,密封套環封閉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凸塊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之凹槽間的縫隙,達到防水效果。在一些實施例,具有卡掣部的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與具有限位部的車用插座電連接器來相配合插接,相插接的插頭模組與插座模組為相容USB協會通訊協定,便於導入可攜式設備。在一些實施例,卡掣部與限位部可依不同設備選用不同的款式,防止誤插而造成設備損壞。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參照圖1與圖2,圖1為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未插接前之外觀示意圖,圖2為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未插接前之側視剖面示意圖。為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的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的傳輸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簡稱USB)。在一些實施例中,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為符合USB Type-C連接介面規格。
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包括插頭模組1與對接外殼2。對接外殼2覆蓋於插頭模組1,對接外殼2具有主體21、卡鉤結構22及凸塊23。主體21具有多個外側面211、表面212及端面213(如圖6A、圖6B所示),相對的兩個外側面211位於主體21的兩側,表面212位於相對的兩個外側面211之間,卡鉤結構22自表面212朝外延伸,端面213位於主體21的一端而連接於各外側面211與表面212,凸塊23設置於端面213而插頭模組1前端外露於凸塊23。密封套環9’結合於凸塊23的外部。
參照圖1、圖2,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包括插座模組3與對接殼體4。對接殼體4覆蓋於插座模組3,對接殼體4具有本體41、位於本體41之扣槽結構42及位於本體41之凹槽43,本體41具有插槽41a,扣槽結構42連通於插槽41a,凹槽43位於本體41的插槽41a之內側。
參照圖3、圖4,圖3為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插接後之外觀示意圖,圖4為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插接後之側視剖面示意圖。當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由如圖1的X軸方向、Z軸方向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插接後,密封套環9’緊密接觸凹槽43的內壁面,密封套環9’封閉凸塊23與凹槽43間的縫隙,達到防水效果。
參照圖3、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凸塊23的外部具有環凹部231,密封套環9’以組裝方式套接於環凹部231固定(如圖1所示),非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凸塊23與密封套環9’可以是加工成型方式結合在一塊。
參照圖5,圖5為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未插接前之外觀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密封套環9”結合於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的凹槽43的內部(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未設置如圖1所示的密封套環9’)。當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插接後,密封套環9”緊密接觸凸塊23的外壁面,密封套環9”封閉凸塊23與凹槽43間的縫隙,達到防水效果。
參照圖3、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欲將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插接於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先將外露於對接外殼2的插頭模組1一端對準插入對接殼體4的插槽41a內,使插頭模組1與插座模組3電性連接。同時,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的卡鉤結構22由如圖1的Y軸方向彈性的卡掣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的扣槽結構42。欲將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相分離時,將卡鉤結構22進行按壓,使卡鉤結構22脫離扣槽結構42,即可拆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
參照圖2與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插頭模組1為USB Type-C連接介面規格,插頭模組1具有Type-C插頭電連接器的結構,插座模組3為USB Type-C連接介面規格,插座模組3具有Type-C插座電連接器的結構。
參照圖1至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的卡鉤結構22具有彈臂221、位於彈臂221的頂部之鉤部222及位於彈臂221的末端之按壓部223。當使用者按壓按壓部223時,帶動彈臂221擺動,使鉤部222脫離扣槽結構42。當鉤部222扣接於扣槽結構42,避免受震動或外力而鬆脫。在一些實施例中,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的扣槽結構42具有多個不同長寬的插接槽孔,插接槽孔的形狀對應彈臂221及鉤部222的形狀,方便彈臂221導引對接插接槽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的主體21的寬度為12.15mm(或為11.15mm至13.15mm之間),主體21的寬度為特別加大設計,以覆蓋Type-C連接介面的插頭模組1。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的本體41亦加寬設計,提供主體21插接在本體41之插槽41a來連接。
參照圖1,主體21的至少兩個外側面211具有卡掣部24。對接殼體4包括位於插槽41a的至少兩個內側面411之限位部44。各卡掣部24與各限位部44為相對應的凸塊與凹槽,(各卡掣部24可為凹槽,各限位部44可為凸塊;或各卡掣部24可為凸塊,各限位部44可為凹槽),但非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各凸塊與各凹槽的形狀可為矩形、梯形、半圓形或三角形,各凸塊與各凹槽的長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參照圖1,在一些實施例中,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的主體21具有多個弧凸部25(如圖6A及圖6B所示),各弧凸部25位於外側面211及表面212。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的對接殼體4包括位於插槽41a的內側面411之多個弧凹部45(如圖1所示)。各弧凹部45分別與各弧凸部25相卡掣,各弧凹部45的圓心與各弧凸部25的圓心為不同的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的主體21的相對的兩個外側面211上的各卡掣部24為不對稱設置(如圖8C、圖8D所示)。不對稱設置:位於主體21的兩外側面211的各卡掣部24的數量不同(如圖8A及圖8B所示),各卡掣部24設置在相同的軸線以及不同的軸線上,或各卡掣部24設置在不同的軸線。
參照圖1,在一些實施例中,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的主體21的相對的兩個外側面211上的各卡掣部24為對稱設置(如圖8G所示),位於主體21的兩外側面211的各卡掣部24的數量相同(如圖7A所示),且位於相同的軸線(或不同的軸線)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的主體21上無卡掣部24,因此,主體21的寬度縮小,使對接外殼2的主體21不會碰撞到對接殼體4的插槽41a內的限位部44,使對接外殼2的主體21可插接到各款對接殼體4的插槽41a內,使插頭模組1與插座模組3電性連接,達到車用插頭電連接器100的通用於各式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
參照圖1、圖2與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車用插座電連接器200更包括遮蔽殼體5,覆蓋於對接殼體4的兩側與後方。遮蔽殼體5有效防止插頭模組1與插座模組3的端子傳輸訊號時產生的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簡稱EMI)、射頻干擾(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簡稱RFI)向外部洩露的問題。
參照圖6A、圖6B與圖7A,圖6A為對接外殼2之上方視角的外觀示意圖,圖6B為對接外殼2之下方視角的外觀示意圖,圖7A為對接外殼2之前視示意圖,主體21的相對兩側具有內凹部21b的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主體21具有插接頭端21a及多個內凹部21b,各內凹部21b分別位於插接頭端21a之二側邊與各外側面211間的轉角處。主體21具有位於外側面211的突出結構26,內凹部21b位於突出結構26的前端。在一些實施例中,插接頭端21a的第一總寬度W1’小於主體21相對的兩個外側面211間的第二總寬度W2。
參照圖6C,圖6C為對接外殼2之俯視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各內凹部21b為垂直狀(或傾斜狀)的缺角結構分別位於插接頭端21a之二側邊與各外側面211間的轉角處。
藉由插接頭端21a側邊的內凹部21b設置,使插接頭端21a的第一總寬度W1’縮小。當對接外殼2與對接殼體4插接時,因插接頭端21a的第一總寬度W1’小於插槽41a開口的寬度,插接頭端21a容易對準插入插槽41a開口,提供方便對位插接的效果。之後,因插接頭端21a在插槽41a開口內,使用者再推動插接頭端21a與對接殼體4相插接,即將對接外殼2插入插槽41a的同時使卡掣部24與限位部44相結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內凹部21b的深度L(如圖6C所示)為0.6毫米至1.4毫米間,為 0.8毫米、1毫米或1.2毫米。第一總寬度W1’為10.5毫米至11.3毫米間,為10.7毫米、10.9毫米或11.1毫米。第二總寬度W2為11.7毫米至12.5毫米間,為11.9毫米、12.1毫米或12.3毫米。
參照圖7B,圖7B為對接外殼2之前視示意圖,主體21的相對兩側之一具有內凹部21b的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主體21具有插接頭端21a及內凹部21b,內凹部21b位於插接頭端21a之一側邊(如圖8E在右側邊,如圖8F在左側邊,或如圖7B在右側邊與下方)與對應的外側面211間的轉角處。主體21具有位於外側面211的突出結構26,內凹部21b位於突出結構26的前端。在一些實施例中,插接頭端21a的第一總寬度W1’’小於主體21相對的兩個外側面211間的第二總寬度W2。
參照圖7B,在一些實施例中,主體21的一側外側面211具有突出結構26(有卡掣部24)即對應具有內凹部21b,主體21的另一側外側面211無突出結構26(無卡掣部24)並對應無內凹部21b。
綜上,本案依據一些實施例提供密封套環使用,密封套環封閉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凸塊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之凹槽間的縫隙,達到防水效果。在一些實施例,具有卡掣部的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與具有限位部的車用插座電連接器來相配合插接,相插接的插頭模組與插座模組為相容USB協會通訊協定,便於導入可攜式設備。在一些實施例,卡掣部與限位部可依不同設備選用不同的款式,防止誤插而造成設備損壞。
透過上述之詳細說明,即可充分顯示本創作之目的及功效上均具有實施之進步性,極具產業之利用性價值,完全符合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唯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用以限定本創作所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於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謹請 貴審查委員明鑑,並祈惠准,是所至禱。
100:車用插頭電連接器 200:車用插座電連接器 1:插頭模組 2:對接外殼 21:主體 21a:插接頭端 21b:內凹部 211:外側面 212:表面 213:端面 22:卡鉤結構 221:彈臂 222:鉤部 223:按壓部 23:凸塊 231:環凹部 24:卡掣部 25:弧凸部 26:突出結構 3:插座模組 4:對接殼體 41:本體 41a:插槽 411:內側面 42:扣槽結構 43:凹槽 44:限位部 45:弧凹部 5:遮蔽殼體 9’,9”:密封套環 W1’, W1’’:第一總寬度 W2:第二總寬度 L:深度
圖1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未插接前之外觀示意圖,密封套環結合於凸塊的外部。 圖2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未插接前之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3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插接後之外觀示意圖。 圖4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插接後之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5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與車用插座電連接器未插接前之外觀示意圖,密封套環結合於凹槽的內部。 圖6A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對接外殼之上方視角的外觀示意圖。 圖6B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對接外殼之下方視角的外觀示意圖。 圖6C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對接外殼之俯視示意圖。 圖7A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對接外殼之前視示意圖,主體的相對兩側具有內凹部的狀態。 圖7B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對接外殼之前視示意圖,主體的相對兩側之一具有內凹部的狀態。 圖8A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前視示意圖,表示對接外殼的卡掣部的樣式一,具有內凹部的狀態。 圖8B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前視示意圖,表示對接外殼的卡掣部的樣式二,具有內凹部的狀態。 圖8C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前視示意圖,表示對接外殼的卡掣部的樣式三,具有內凹部的狀態。 圖8D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前視示意圖,表示對接外殼的卡掣部的樣式四,具有內凹部的狀態。 圖8E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前視示意圖,表示對接外殼的卡掣部的樣式五,具有內凹部的狀態。 圖8F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前視示意圖,表示對接外殼的卡掣部的樣式六,具有內凹部的狀態。 圖8G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前視示意圖,表示對接外殼的卡掣部的樣式七,具有內凹部的狀態。
100:車用插頭電連接器
200:車用插座電連接器
1:插頭模組
2:對接外殼
21:主體
211:外側面
212:表面
213:端面
22:卡鉤結構
221:彈臂
222:鉤部
223:按壓部
23:凸塊
231:環凹部
24:卡掣部
25:弧凸部
26:突出結構
3:插座模組
4:對接殼體
41:本體
41a:插槽
411:內側面
42:扣槽結構
43:凹槽
44:限位部
45:弧凹部
5:遮蔽殼體
9’:密封套環

Claims (10)

  1. 一種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包括:一插頭模組;一對接外殼,覆蓋於該插頭模組,該對接外殼具有一主體、一卡鉤結構及一凸塊,該主體具有多個外側面、一表面及一端面,相對的兩個該外側面位於該主體的兩側,該表面位於相對的兩個該外側面之間,該卡鉤結構自該表面朝外延伸,該端面位於該主體的一端而連接於各該外側面與該表面,該凸塊設置於該端面而該插頭模組前端外露於該凸塊;以及一密封套環,結合於該凸塊的外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其中該凸塊的外部具有一環凹部,該密封套環套接於該環凹部。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其中該主體的至少兩個該外側面具有一卡掣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其中該主體具有一插接頭端及一內凹部,該插接頭端位於該端面,該內凹部位於該插接頭端之側邊與該外側面間,該主體具有位於該外側面的一突出結構,該內凹部位於該突出結構的前端。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其中該主體具有一插接頭端及多個內凹部,該插接頭端位於該端面,各該內凹部分別位於該插接頭端之二側邊與各該外側面間,該主體具有位於該外側面的一突出結構,該內凹部位於該突出結構的前端。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其中該插接頭端 的一第一總寬度,小於該主體相對的兩個該外側面間的一第二總寬度。
  7. 一種車用插座電連接器,用以插接一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該車用插座電連接器包括:一插座模組;以及一對接殼體,覆蓋於該插座模組,該對接殼體具有一本體、位於該本體之一扣槽結構及位於該本體之一凹槽,該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一密封套環封閉該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一凸塊與該車用插座電連接器之該凹槽間的縫隙,該凹槽與該凸塊相對應,該本體具有一插槽,該扣槽結構連通於該插槽,該凹槽位於該本體的該插槽之內側。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車用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對接殼體包括位於該插槽的至少兩個內側面之一限位部。
  9. 一種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包括:一插頭模組;以及一對接外殼,覆蓋於該插頭模組,該對接外殼具有一主體、一卡鉤結構及一凸塊,該主體具有多個外側面、一表面及一端面,相對的兩個該外側面位於該主體的兩側,該表面位於相對的兩個該外側面之間,該卡鉤結構自該表面朝外延伸,該端面位於該主體的一端而連接於各該外側面與該表面,該凸塊設置於該端面而該插頭模組前端外露於該凸塊。
  10. 一種車用插座電連接器,用以插接一車用插頭電連接器,該車用插座電連接器包括:一插座模組;一對接殼體,覆蓋於該插座模組,該對接殼體具有一本體、位於該本 體之一扣槽結構及位於該本體之一凹槽,該本體具有一插槽,該扣槽結構連通於該插槽,該凹槽位於該本體的該插槽之內側;以及一密封套環,結合於該凹槽的內部,該密封套環封閉該車用插頭電連接器之一凸塊與該車用插座電連接器之該凹槽間的縫隙,該凹槽與該凸塊相對應。
TW112211257U 2023-06-06 2023-10-18 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及車用插座電連接器 TWM6543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48040 2023-06-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4366U true TWM654366U (zh) 2024-04-2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3194B (zh) 屏蔽接地之插座電連接器
TWM508812U (zh) 具有雙向插接功能的插頭連接器
TWM537329U (zh) 可於插接時防止端子翹曲之插座電連接器
CN212659758U (zh) 插头电连接器
TWM564837U (zh)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654366U (zh) 車用插頭電連接器及車用插座電連接器
TWM552197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55078U (zh) 插座電連接器
CN220291189U (zh) 车用插头电连接器及车用插座电连接器
TWI706608B (zh) 電連接器(二)
CN220692432U (zh) 车用插头电连接器及车用插座电连接器
TWM536797U (zh) 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TWM511136U (zh) 可正反插拔之電連接器
TWM499666U (zh) 電連接器之結構改良
TWM556951U (zh) 具有防塵及防潑水功能的電連接器
TWM486881U (zh) 電連接器及其電氣裝置
TW201421832A (zh) 多應用型式之電連接器裝置
TWM542279U (zh) 線對板之電連接器模組
TWI747125B (zh) 電連接器之端子結構
TWM631975U (zh) 電連接器
TWM651652U (zh) 鐵殼雙側鎖夾式連接器結構
TWM622569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646652U (zh) 線對板插座連接器
TWM651648U (zh) 鐵殼雙面鎖夾式連接器結構
TWM510558U (zh) 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