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0558U - 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 - Google Patents

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0558U
TWM510558U TW104200799U TW104200799U TWM510558U TW M510558 U TWM510558 U TW M510558U TW 104200799 U TW104200799 U TW 104200799U TW 104200799 U TW104200799 U TW 104200799U TW M510558 U TWM510558 U TW M51055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shielding sheet
connector structure
item
tongu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0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Lin Duan
Wei Wan
fu-yi Xu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Connec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Connectek Inc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Connectek Inc
Publication of TWM510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0558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 【0001】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舌板以設置端子的連接器結構。
【0002】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式各樣的電子裝置充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而為了使得電子裝置可以達到訊號傳遞之效果,各式各樣的連接器也就成為必備的元件。例如,目前較常使用的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連接器,由於具有隨插即用的特性,已經非常廣泛的應用於電腦產品上來進行訊號傳遞。
【0003】
USB連接器的結構通常包括絕緣本體、端子及遮蔽殼體。絕緣本體通常以塑料製成,其包括舌板以設置端子。遮蔽殼體通常以金屬製成,其包覆於絕緣本體,即包覆了舌板及設置於其上的端子。遮蔽殼體與舌板形成對接空間以便接受對接USB連接器插入。遮蔽殼體具有複數接地腳以焊接於電路板,使USB連接器固定於電路板上,並使遮蔽殼體與電路板上的接地端連接。遮蔽殼體具有屏蔽效果,可以阻隔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以抑制EMI雜訊,並通過接地腳將EMI雜訊傳輸到電路板上的接地端以達到接地效果,進而確保電子裝置可靠性以及保護操作人員安全。遮蔽殼體的側壁上通常設置有複數個撕破式彈片,各撕破式彈片具有彈臂及設置於彈臂自由端的凸出部,以便在對接USB連接器插入USB連接器的對接空間時,藉由撕破式彈片之凸出部彈性夾持於對接USB連接器。
【0004】
然而,這種USB連接器之舌板由塑料製成,在對接USB連接器不當插拔下容易因為舌板強度不夠而損壞;此外,這種USB連接器之撕破式彈片直接設置於遮蔽殼體之側壁上,在對接USB連接器多次插拔後,撕破式彈片即會彈性疲乏,導致USB連接器提供的插拔力不穩定,使訊號傳輸不穩定或對接USB連接器會從USB連接器鬆脫掉落。
【0005】
本創作的目的在提出一種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可加強舌板結構而不易損壞,另可在對接連接器多次插拔後仍保持穩定之插拔力。
【0006】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提出一種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包括一絕緣本體、複數個端子、一遮蔽片以及一遮蔽殼體。該絕緣本體包括一舌板,該舌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複數個端子設置於該舌板,且各該端子與對接連接器端子接觸的一接觸部位於該舌板的該第一表面上。該遮蔽片設置於該舌板的該第二表面上,該遮蔽片上朝遠離該第二表面的方向設有一彈片或凸包。該遮蔽殼體包覆於該絕緣本體。
【0007】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該遮蔽片的後端朝遠離該第一表面的方向彎曲延伸形成一接地腳。
【0008】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該遮蔽片的前端朝遠離該第一表面的方向且向前傾斜延伸設有一過渡倒角。
【0009】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該遮蔽片與該舌板為一體成型。
【0010】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該舌板的該第二表面上設有供自動化設備抓取的一溝槽,該遮蔽片上設有與該溝槽對應的一破槽。
【0011】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該舌板的兩側面上各設有一第一固持部,該遮蔽片的兩側朝遠離該第一表面的方向彎曲各延伸形成一翼部,該翼部上設有與該第一固持部連接的一第二固持部。
【0012】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該舌板的該第二表面及該兩側面設有一容槽以容置該遮蔽片。
【0013】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該絕緣本體還包括一殼體,該殼體開設有一插孔以容置該舌板,該殼體具有四側壁,其中該至少兩側壁各設有一穿孔,該連接器結構還包括一彈片組,該彈片組具有沿該至少兩側壁形成的一彈臂,該彈臂向前延伸形成複數個凸出部,各該凸出部經由對應之該穿孔伸入該插孔。
【0014】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該殼體鄰近於該插孔之一端還具有一唇邊,該唇邊的厚度大於該遮蔽殼體的厚度。
【0015】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該遮蔽殼體還具有複數個接觸彈片以接觸該彈臂。
【0016】
上述一個實施例中描述的技術手段可應用於上述另一個實施例中,以得到一個新的實施例,只要這些技術手段不相互矛盾。
【0017】
本創作藉由在連接器結構之舌板上設置遮蔽片,可加強舌板結構而不易損壞,且遮蔽片上設有彈片或凸包可加強連接器結構提供的插拔力,此外,遮蔽片具有屏蔽效果,可以阻隔EMI,並通過彈片或凸包將EMI雜訊傳輸到對接連接器的接地端和/或通過接地腳將EMI雜訊傳輸到連接器結構所焊接到的電路板的接地端,使連接器結構防EMI的效果更佳,並保護操作人員更加安全。本創作還可藉由採用殼體及彈片組,可在對接連接器多次插拔後仍保持穩定之插拔力,並利用殼體之唇邊厚度大於遮蔽殼體厚度,使連接器結構由前向其對接空間觀看時僅會看到唇邊,不會直接看到遮蔽殼體,可有效美化連接器結構之外觀及精緻度。
【0018】
為讓本創作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0031】
1、1’‧‧‧舌板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13‧‧‧側面
14‧‧‧容槽
15、15’‧‧‧第一固持部
16‧‧‧端子槽
17‧‧‧溝槽
2‧‧‧端子
21‧‧‧第一端子
211‧‧‧接觸部
212‧‧‧固定部
213‧‧‧焊接部
22‧‧‧第二端子
221‧‧‧接觸部
222‧‧‧固定部
223‧‧‧焊接部
3‧‧‧遮蔽片
31‧‧‧連料式彈片
31’‧‧‧圓形凸包
32‧‧‧翼部
33、33’‧‧‧第二固持部
34‧‧‧接地腳
35‧‧‧過渡倒角
36‧‧‧破槽
4‧‧‧遮蔽殼體
41‧‧‧插孔
42‧‧‧接地腳
43‧‧‧第二固接部
44‧‧‧接觸彈片
5‧‧‧殼體
51‧‧‧插孔
52‧‧‧穿孔
53‧‧‧容槽
54‧‧‧第一固接部
55‧‧‧唇邊
6‧‧‧彈片組
61‧‧‧彈臂
62‧‧‧凸出部
7‧‧‧對接空間
【0019】
圖1及圖2為根據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結構之不同視角的立體圖;
圖3及圖4為根據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結構之不同視角的分解圖;以及
圖5為根據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連接器結構之分解圖。
【0020】
在以下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號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此外,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的,而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
【0021】
圖1及圖2為根據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結構之不同視角的立體圖,圖3及圖4為根據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結構之不同視角的分解圖。請同時參見圖1至圖4,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結構以USB 3.0連接器作為示例,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例如連接器結構還可以是USB 2.0連接器、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連接器、或其它具有舌板以設置端子的連接器。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結構包括絕緣本體,絕緣本體包括舌板1,此外,連接器結構還包括複數個端子2、遮蔽片3以及遮蔽殼體4。一般而言,絕緣本體以塑料製成,故舌板1以塑料製成,而端子2、遮蔽片3以及遮蔽殼體4以金屬製成而具有屏蔽效果,可以阻隔EMI以抑制EMI雜訊。
【0022】
舌板1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在本實施例中,舌板1的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分別是其下表面及上表面,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例如舌板在連接器結構的位置由如圖1所示的上方改成下方時,舌板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則變成分別是其上表面及下表面。舌板1的第二表面12及兩側面13設有容槽14以容置遮蔽片3。舌板1的兩側面13各設有兩第一固持部15以使遮蔽片3固定於舌板1上。舌板1的第一表面11設有複數個端子槽16以容置部分端子2。
【0023】
複數個端子2設置於舌板1。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端子2包括複數個第一端子21及複數個第二端子22,其中,各第一端子21具有與對接連接器端子接觸的接觸部211、固定於舌板1的固定部212、以及焊接固定於電路板的焊接部213,各第二端子22具有與對接連接器端子接觸的接觸部221、固定於舌板1的固定部222、以及焊接固定於電路板的焊接部223。第一端子21以射出成型方式設置於舌板1,即第一端子21與舌板1一體成型,而第二端子22以插入方式設置於舌板1的端子槽16,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例如第一端子也可以採用插入方式設置於舌板內的端子槽。第一端子21及第二端子22設置於舌板1後,第一端子21的接觸部211及第二端子22的接觸部221位於舌板1的第一表面11上。
【0024】
遮蔽片3設置於舌板1的第二表面12上。遮蔽片3上朝遠離第二表面12的方向(或向上)設有兩連料式彈片31,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例如可以改成撕破式彈片、圓形凸包、長條形凸包等。遮蔽片3的兩側朝遠離第一表面11的方向(或向下)彎曲各延伸形成翼部32,翼部32上設有兩第二固持部33以與舌板1的第一固持部15連接,使遮蔽片3固定於舌板1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固持部33為刺破式卡點,而對應的第一固持部15為凹槽,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例如,第二固持部可以改為撕破式卡點;又例如,第二固持部可以改為穿孔而對應的第一固持部則改為凸點。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遮蔽片3的後端朝遠離第一表面11的方向(或向下)彎曲延伸形成兩接地腳34以焊接於電路板,遮蔽片3的前端朝遠離第一表面11的方向(或向下)且向前傾斜延伸設有過渡倒角35以引導對接連接器插入,防止對接連接器插入時插翻遮蔽片3。
【0025】
在舌板1上設置遮蔽片3,可加強舌板1結構,在對接連接器不當插拔下較不易損壞。遮蔽片3具有屏蔽效果,可以阻隔EMI以抑制EMI雜訊,並通過連料式彈片31將EMI雜訊傳輸到對接連接器的接地端,且通過接地腳34將EMI雜訊傳輸到連接器結構所焊接到的電路板的接地端,可快速將EMI雜訊傳輸到地排除掉,使連接器結構防EMI的效果更佳,並保護操作人員更加安全。此外,連料式彈片31還可以加強連接器結構提供的插拔力。
【0026】
遮蔽殼體4開設有插孔41以容置絕緣本體而包覆於絕緣本體,即包覆了舌板1、設置於舌板1的端子2以及遮蔽片3。遮蔽殼體4的兩側壁各設有兩接地腳42以焊接於電路板,使連接器結構固定於電路板上,並使遮蔽殼體4與電路板上的接地端連接。遮蔽殼體4具有屏蔽效果,可以阻隔EMI以抑制EMI雜訊,並通過接地腳42將EMI雜訊傳輸到電路板上的接地端排除掉,使連接器結構具有防EMI的效果,並保護操作人員安全。
【0027】
在本實施例中,絕緣本體還包括殼體5,且連接器結構還包括彈片組6。殼體5開設有插孔51以容置舌板1,殼體5及舌板1形成對接空間7以便接受對接連接器插入。殼體5具有四側壁,其中至少兩側壁各設有穿孔52。彈片組6具有沿殼體5的至少兩側壁形成的彈臂61,彈臂61向前延伸形成複數個凸出部62,各凸出部62經由對應之穿孔52伸入插孔51。在本實施例中,殼體5四側壁中的下側壁設有兩穿孔52,四側壁中的左右兩側壁各設有穿孔52,因此,彈片組6的彈臂61是沿殼體5的下側壁及左右兩側壁對應形成而呈ㄇ形,且彈臂61向前延伸形成對應於穿孔52的四凸出部62。但本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例如,可以僅在殼體的左右兩側壁(或上下兩側壁)設有穿孔,彈片組的彈臂沿殼體的左右兩側壁(或上下兩側壁)對應形成且為了連接成一體再於上側壁或下側壁形成而呈ㄇ形;又例如,可以在殼體的四側壁都設有穿孔;再例如,不論殼體的穿孔如何設置,彈片組的彈臂都沿殼體的四側壁形成而呈口形。當對接連接器欲連接本創作連接器而插入對接空間7時,即可藉由彈片組6之凸出部62彈性夾持對接連接器,使對接連接器端子穩定連接於本創作連接器之端子2。並且,在本創作連接器進行多次插拔後,彈片組6還可以保持一定之彈性,因此本創作連接器結構具有插拔力穩定之優勢。
【0028】
此外,殼體5具有容槽53以容置彈片組6的彈臂61。殼體5具有第一固接部54,而遮蔽殼體4具有第二固接部43以與殼體5的第一固接部54連接,使遮蔽殼體4固定於殼體5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接部54為凹槽,而對應的第二固接部43為刺破式卡點,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例如,第一固接部可改為凸點,而對應的第二固接部可改為穿孔。殼體5鄰近於插孔51之一端具有唇邊55,唇邊55的厚度大於遮蔽殼體4的厚度,唇邊55可以完全遮住遮蔽殼體4,使得連接器結構由前向其對接空間7觀看時僅會看到塑料製成的唇邊55,不會直接看到金屬製成的遮蔽殼體4,可有效美化連接器結構之外觀及精緻度。另外,遮蔽殼體4具有複數個接觸彈片44以接觸彈臂61,使遮蔽殼體4通過接觸彈片44、彈臂61及凸出部62將EMI雜訊傳輸到對接連接器的接地端排除掉,提供防EMI的效果,並保護操作人員安全。
【0029】
圖5為根據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連接器結構之分解圖。請參見圖5,本創作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之連接器結構相比,差異在於舌板及遮蔽片。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連接器結構之舌板1’與遮蔽片3’為一體成型,舌板1’與遮蔽片3’接觸配合得更好,強度更好,還節省兩者組裝的成本。舌板1’的第二表面12上設有供自動化設備抓取的溝槽17,遮蔽片3’上設有與溝槽17對應的破槽36。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遮蔽片3’上朝遠離第二表面12的方向(或向上)改設有兩圓形凸包31’,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例如可以改成連料式彈片、撕破式彈片、長條形凸包等。遮蔽片3’的第二固持部33’為穿孔,舌板1’的第一固持部15’為凸點,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0030】
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舌板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13‧‧‧側面
14‧‧‧容槽
15‧‧‧第一固持部
16‧‧‧端子槽
2‧‧‧端子
21‧‧‧第一端子
211‧‧‧接觸部
212‧‧‧固定部
213‧‧‧焊接部
22‧‧‧第二端子
221‧‧‧接觸部
222‧‧‧固定部
223‧‧‧焊接部
3‧‧‧遮蔽片
31‧‧‧連料式彈片
32‧‧‧翼部
33‧‧‧第二固持部
34‧‧‧接地腳
35‧‧‧過渡倒角
4‧‧‧遮蔽殼體
41‧‧‧插孔
42‧‧‧接地腳
43‧‧‧第二固接部
44‧‧‧接觸彈片
5‧‧‧殼體
51‧‧‧插孔
52‧‧‧穿孔
53‧‧‧容槽
54‧‧‧第一固接部
55‧‧‧唇邊
6‧‧‧彈片組
61‧‧‧彈臂
62‧‧‧凸出部

Claims (10)

  1. 【第1項】
    一種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包括:
      一絕緣本體,包括一舌板,該舌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複數個端子,設置於該舌板,且各該端子與對接連接器端子接觸的一接觸部位於該舌板的該第一表面上;
      一遮蔽片,設置於該舌板的該第二表面上,該遮蔽片上朝遠離該第二表面的方向設有一彈片或凸包;以及
      一遮蔽殼體,包覆於該絕緣本體。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其中,該遮蔽片的後端朝遠離該第一表面的方向彎曲延伸形成一接地腳。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其中,該遮蔽片的前端朝遠離該第一表面的方向且向前傾斜延伸設有一過渡倒角。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其中,該遮蔽片與該舌板為一體成型。
  5.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其中,該舌板的該第二表面上設有供自動化設備抓取的一溝槽,該遮蔽片上設有與該溝槽對應的一破槽。
  6. 【第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其中,該舌板的兩側面上各設有一第一固持部,該遮蔽片的兩側朝遠離該第一表面的方向彎曲各延伸形成一翼部,該翼部上設有與該第一固持部連接的一第二固持部。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其中,該舌板的該第二表面及該兩側面設有一容槽以容置該遮蔽片。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其中,該絕緣本體還包括一殼體,該殼體開設有一插孔以容置該舌板,該殼體具有四側壁,其中該至少兩側壁各設有一穿孔,該連接器結構還包括一彈片組,該彈片組具有沿該至少兩側壁形成的一彈臂,該彈臂向前延伸形成複數個凸出部,各該凸出部經由對應之該穿孔伸入該插孔。
  9. 【第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其中,該殼體鄰近於該插孔之一端還具有一唇邊,該唇邊的厚度大於該遮蔽殼體的厚度。
  10. 【第10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其中,該遮蔽殼體還具有複數個接觸彈片以接觸該彈臂。
TW104200799U 2014-10-07 2015-01-16 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 TWM51055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2971.9U CN204179378U (zh) 2014-10-07 2014-10-07 具遮蔽片之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0558U true TWM510558U (zh) 2015-10-11

Family

ID=52568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0799U TWM510558U (zh) 2014-10-07 2015-01-16 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79378U (zh)
TW (1) TWM5105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9886B (zh) * 2021-10-19 2022-10-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9886B (zh) * 2021-10-19 2022-10-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79378U (zh)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1424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TWI581530B (zh) 插座電連接器
CN104505642B (zh) 插头电连接器
TWI451645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M514136U (zh) 插座連接器
TWI625009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201547112A (zh) 插座連接器
TWI382606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456012U (zh) 連接器結構
CN112531402A (zh) 插头电连接器
TWM450094U (zh) 插頭連接器、電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TWM519842U (zh) 可接受插頭連接器正反向插接的插座連接器
TWM508144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13476U (zh) 插座電連接器
CN106532325B (zh) 插头连接器及电子总成
TWM510558U (zh) 具遮蔽片之連接器結構
TWM493797U (zh) 多合一插座連接器
TWM491283U (zh) 具有遮蔽殼體的電連接器
TW201611432A (zh) 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
TWM499692U (zh) 電連接器之結構改良
TWI523347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52487U (zh) 插座連接器
TWM537754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16251U (zh) 電連接器
TWM513496U (zh) 連接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