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2569U - 插座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2569U
TWM622569U TW110211292U TW110211292U TWM622569U TW M622569 U TWM622569 U TW M622569U TW 110211292 U TW110211292 U TW 110211292U TW 110211292 U TW110211292 U TW 110211292U TW M622569 U TWM622569 U TW M62256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shell
shielding shell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1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淑芬
葉有財
Original Assignee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1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2569U/zh
Publication of TWM622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2569U/zh
Priority to CN202222312296.3U priority patent/CN219659064U/zh
Priority to CN202211060889.3A priority patent/CN115864052A/zh
Priority to US17/950,730 priority patent/US20230099327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01R13/6583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ductive resilient members between mating shield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種插座電連接器,包括屏蔽殼體、外殼、絕緣主體及多個插座端子;多個插座端子設置於絕緣主體,屏蔽殼體覆蓋於絕緣主體外,外殼覆蓋於屏蔽殼體。插座電連接器的屏蔽殼體為縮短長度供絕緣主體之舌片一端露出,外殼之多個彈片朝屏蔽殼體之各凹孔伸入;當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時,插頭電連接器的殼體會接觸到插座電連接器之外殼的各彈片,增加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的固持力量,減少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後,在傳輸訊號時產生的高頻干擾問題。

Description

插座電連接器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插座電連接器。
電連接器的傳輸介面規格相當多樣,例如HDMI或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簡稱USB),而USB逐漸為大眾所使用,並以USB2.0傳輸規格發展至現今為傳輸速度更快的USB3.0傳輸規格。
現有USB Type-C電連接器的外型、結構、端子接觸方式、端子數目、各端子的距離(Pitch)、各端子的分配(Pin 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電連接器截然不同。目前的USB Type-C插座電連接器包含有設置在膠芯上之多個平板端子,膠芯外部覆蓋有外鐵殼等結構,外鐵殼內側延伸有彈片,當Type-C插頭電連接器與Type-C插座電連接器對接時,Type-C插座電連接器的彈片接觸Type-C插頭電連接器的殼體。然而,外鐵殼若長度縮短則無較多的面積供彈片設置,當Type-C插頭電連接器與Type-C插座電連接器對接時,Type-C插座電連接器無彈片與Type-C插頭電連接器的殼體接觸而無法穩固定位。
依據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插座電連接器,包括屏蔽殼體、外殼、絕緣主體及多個插座端子。屏蔽殼體包含容置槽及連通容置槽之插接口,屏蔽殼體一側具有多個凹孔。外殼覆蓋於屏蔽殼體,外殼具有多個彈片,各彈片分別對應各凹孔,各彈片自外殼朝各凹孔延伸至容置槽。絕緣主體包含基座及舌片,舌片一端自基座一側朝外延伸,基座位於容置槽內,舌片一端露出於插接口外。多個插座端子設置於基座及舌片,多個插座端子一端位於舌片之上表面及舌片之下表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另一側具有多個突部,各突部位於屏蔽殼體內側面而朝容置槽突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各突部位於屏蔽殼體內側面而相鄰於插接口的定位部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具有多個接腳,外殼二側側壁具有多個凹部,各接腳分別自各凹部延伸至各凹部外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外殼具有多個限位孔,屏蔽殼體一側具有多個突塊,各突塊分別卡掣於各限位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具有多個擋塊,各擋塊位於屏蔽殼體內側面而朝容置槽突出,絕緣主體具有多個組裝部,各組裝部設置於基座,各擋塊分別位於各組裝部,各擋塊之側面突出於基座之側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二側具有多個固定孔,外殼二側側壁具有多個卡塊,各卡塊分別卡掣於各固定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一側具有對接槽,對接槽位於多個凹孔之間,外殼覆蓋於對接槽。
在一些實施例中,各彈片位於容置槽並朝插接口方式斜向延伸。
在一些實施例中,各插座端子一端露出於插接口外。
綜上所述,依據一些實施例,插座電連接器的屏蔽殼體為縮短長度供舌片一端露出於插接口外,外殼覆蓋於屏蔽殼體,以外殼的多個彈片朝屏蔽殼體的各凹孔延伸至容置槽內。當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時,插頭電連接器的殼體會接觸到插座電連接器之外殼的各彈片,增加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的固持力量,減少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後,在傳輸訊號時產生的高頻干擾問題。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參照圖1,為插座電連接器100之外觀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插座電連接器100為USB(Type-C)的連接介面規格,但非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插座電連接器100可為HDMI的連接介面規格。插座電連接器100包含有屏蔽殼體1、外殼2、絕緣主體3及插座端子4。
參照圖2,為插座電連接器100之正面分解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1包含容置槽11及連通容置槽11之插接口12,屏蔽殼體1一側具有多個凹孔13。
參照圖1至圖3,圖3為插座電連接器100之背面分解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外殼2覆蓋於屏蔽殼體1,外殼2具有多個彈片23,各彈片23分別對應各凹孔13,各彈片23自外殼2朝各凹孔13延伸至容置槽11。絕緣主體3包含基座31及舌片32,舌片32一端自基座31一側朝外延伸,基座31位於容置槽11內,舌片32一端露出於插接口12外。
多個插座端子4設置於基座31及舌片32,多個插座端子4一端位於舌片32之上表面32a及舌片32之下表面32b(如圖6所示)。
當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100時,插頭電連接器的殼體會接觸到插座電連接器100之外殼2的各彈片23,增加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100的固持力量,外殼2經由屏蔽殼體1連接電路板進行傳導與接地,減少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100後,在傳輸訊號時產生的高頻干擾問題。
參照圖3至圖4,圖4為端子模組之分解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絕緣主體3為一扁長型板體,可為多件式相組裝而成或者是單一件塑膠座一體成型,在此,以多件式相組成的絕緣主體3作說明,絕緣主體3包括三件式膠芯,三件式膠芯組成基座31及舌片32。
參照圖2至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插座端子4以雙排型式設置於絕緣主體3,多個插座端子4包括多個高速訊號端子41、多個低速訊號端子42、多個電源端子43及多個接地端子44,各接地端子44分別位於各電源端子43二側,各低速訊號端子42位於各電源端子43之間,多個高速訊號端子41分別位於相鄰之各電源端子43與各接地端子44之間。各插座端子4一端露出於屏蔽殼體1的插接口12外。多個插座端子4包括多個接觸段45,各接觸段45分別設置在舌片32之二面,
參照圖2至圖4,插座電連接器100包含接地片5,接地片5位於絕緣主體3且介於雙排之多個插座端子4之間(如圖6所示),接地片5二側包含突出於舌片32兩側之扣鉤結構,扣鉤結構提供插頭電連接器接觸,插頭電連接器之兩側的卡鉤會分別扣住各扣鉤結構,可避免插頭電連接器之兩側的卡鉤摩擦到舌片32之兩側而造成舌片32的磨損。在一些實施例中,接地片5設置在舌片32上,提升舌片32的強度與屏蔽效果。當多個接觸段45在傳輸訊號時,可藉由接地片5的隔離,改善串音訊號干擾的問題,同時,亦可利用接地片5位於舌片32而提升舌片32本身的結構強度。
參閱圖2至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排的多個插座端子4與一第一絕緣體3a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下排的多個插座端子4與一第二絕緣體3b嵌入成型,接地片5組裝在第二絕緣體3b上,再將第一絕緣體3a與第二絕緣體3b相結合。
參閱圖2至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插座端子4包含連接段46及焊接段47,各連接段46分別設置於第一絕緣體、第二絕緣體,各接觸段45自各連接段46一側延伸而位於舌片32之二面,各焊接段47分別自各連接段46另一側延伸而穿出於第一絕緣體、第二絕緣體後側(如圖6所示),各焊接段47分別為水平接腳。
參閱圖2至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圖4所示上排多個插座端子由左側至右側的排列依序為接地端子44(Gnd)、第一對高速訊號端子41(TX1+-,差動訊號端子,用以傳輸高速訊號)、電源端子43(Power/VBUS)、功能偵測端子(CC1,用以偵測正反插的功能與辨認CABLE的功能)、一對低速訊號端子42(D+-,差動訊號端子,用以傳輸低速訊號)、擴充端子(SBU1,可增加定義成其它用途使用)、電源端子(Power/VBUS)、第二對高速訊號端子41(RX2+-,差動訊號端子,用以傳輸高速訊號)及接地端子44(Gnd)。在此,為組成上排的十二支插座端子而符合傳輸USB3.0訊號。
參閱圖2至圖4,在一些實施例中,圖4所示下排多個插座端子4由右側至左側的排列依序為接地端子44(Gnd)、第一對高速訊號端子41(TX2+-,差動訊號端子,用以傳輸高速訊號)、電源端子43(Power/VBUS)、功能偵測端子(CC2,用以偵測正反插的功能與辨認CABLE的功能)、一對低速訊號端子42(D+-,差動訊號端子,用以傳輸低速訊號)、擴充端子(SBU2,可增加定義成其它用途使用)、電源端子43(Power/VBUS)、第二對高速訊號端子41(RX1+-,差動訊號端子,用以傳輸高速訊號)及接地端子44(Gnd)。在此,為組成下排的十二支插座端子而符合傳輸USB3.0訊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插頭電連接器的端子與插座電連接器100之插座端子4在傳輸訊號時,可藉由接地片5隔離雙排之多個插座端子4之間,改善串音訊號干擾的問題。以接地片5之接腳接連接電路板進行傳導與接地,接地片5位於舌片32而提升舌片32本身的結構強度。
參照圖5至圖7,圖5為插座電連接器100之前視示意圖,圖6為圖5中標示A-A之剖面示意圖,圖7為圖5中標示B-B之剖面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1為一中空殼體,屏蔽殼體1覆蓋於絕緣主體3,絕緣主體3之基座31設置於容置槽11內。屏蔽殼體1一端形成有位於舌片32外圍位置處的插接口12。在一些實施例中,外殼2的各彈片23位於容置槽11並朝插接口12方式斜向延伸,或各彈片23朝遠離插接口12方式斜向延伸,或各彈片23朝容置槽11垂直而非斜向延伸的方式。
參照圖2與圖6,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1另一側具有多個突部14(圓形突出結構),各突部14位於屏蔽殼體1的內側面而朝容置槽11突出,當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100時,插頭電連接器的殼體會接觸到插座電連接器100之屏蔽殼體1的各突部14,增加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100的固持力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各突部14位於屏蔽殼體1的內側面而相鄰於插接口12的定位部121設置,非以此為限,各突部14亦可位於屏蔽殼體1的內側面而遠離於插接口12的任何位置設置。
參照圖2與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1具有多個接腳15,各接腳15自屏蔽殼體1的兩側朝外延伸,外殼2的二側側壁具有多個凹部25,各接腳15的寬度小於各凹部25的寬度,各接腳15分別自各凹部25延伸至各凹部25的外部,各接腳15焊接於電路板。
參照圖2與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外殼2為一ㄇ字型外觀的覆蓋件,外殼2具有多個限位孔26,屏蔽殼體1一側具有多個突塊16,各突塊16分別卡掣於各限位孔26,增加外殼2與屏蔽殼體1彼此間的固定效果。
參照圖6與圖7,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1具有多個擋塊17,各擋塊17位於屏蔽殼體1的內側面而朝容置槽11突出,絕緣主體3具有多個組裝部37,各組裝部37設置於基座31,各擋塊17分別位於各組裝部37,各擋塊17之側面17a突出於基座31之側面31a。當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100時,插頭電連接器的殼體前端會接觸到各擋塊17之側面17a,藉由各擋塊17的止擋,避免插頭電連接器的殼體前端接觸到基座31之側面31a,防止插頭電連接器的殼體前端碰撞到基座31而使基座31損壞的問題發生。
參照圖2與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1二側具有多個固定孔18,外殼2二側側壁具有多個卡塊28,各卡塊28分別卡掣於各固定孔18,增加外殼2與屏蔽殼體1彼此間的固定效果。
參照圖2與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1一側具有對接槽19,屏蔽殼體1為一平面板件經由對折彎曲,使屏蔽殼體1二端鳩尾形狀的凹槽與凸塊對接,對接後的鳩尾形狀的凹槽與凸塊間形成對接槽,對接槽位於多個凹孔13之間,外殼2覆蓋於對接槽19。當屏蔽殼體1一側若被插頭電連接器推開時,藉由外殼2覆蓋於屏蔽殼體1一側,防止屏蔽殼體1一側的對接槽19被打開。
參照圖1、圖6及圖7,在一些實施例中,屏蔽殼體1的長度可縮短至供舌片32露出,舌片32露出於插接口12外。
綜上所述,依據一些實施例,插座電連接器的屏蔽殼體為縮短長度供舌片一端露出於插接口外,外殼覆蓋於屏蔽殼體,以外殼的多個彈片朝屏蔽殼體的各凹孔延伸至容置槽內。當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時,插頭電連接器的殼體會接觸到插座電連接器之外殼的各彈片,增加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的固持力量,減少插頭電連接器插接於插座電連接器後,在傳輸訊號時產生的高頻干擾問題。
透過上述之詳細說明,即可充分顯示本創作之目的及功效上均具有實施之進步性,極具產業之利用性價值,且為目前市面上前所未見之新新型,完全符合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唯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用以限定本創作所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於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謹請 貴審查委員明鑑,並祈惠准,是所至禱。
100:插座電連接器 1:屏蔽殼體 11:容置槽 12:插接口 121:定位部 13:凹孔 14:突部 15:接腳 16:突塊 17:擋塊 17a:側面 18:固定孔 19:對接槽 2:外殼 23:彈片 25:凹部 26:限位孔 28:卡塊 3:絕緣主體 3a:第一絕緣體 3b:第二絕緣體 31:基座 31a:側面 32:舌片 32a:上表面 32b:下表面 37:組裝部 4:插座端子 41:高速訊號端子 42:低速訊號端子 43:電源端子 44:接地端子 45:接觸段 46:連接段 47:焊接段 5:接地片
圖1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插座電連接器之外觀示意圖; 圖2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插座電連接器之正面分解示意圖; 圖3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插座電連接器之背面分解示意圖; 圖4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端子模組之分解示意圖; 圖5繪示依據一些實施例,插座電連接器之前視示意圖; 圖6繪示圖5中標示A-A之剖面示意圖;及 圖7繪示圖5中標示B-B之剖面示意圖。
100:插座電連接器
1:屏蔽殼體
11:容置槽
12:插接口
121:定位部
13:凹孔
14:突部
15:接腳
16:突塊
17:擋塊
18:固定孔
19:對接槽
2:外殼
23:彈片
25:凹部
26:限位孔
28:卡塊
3:絕緣主體
31:基座
31a:側面
32:舌片
32a:上表面
37:組裝部
4:插座端子

Claims (10)

  1. 一種插座電連接器,包括: 一屏蔽殼體,包含一容置槽及連通該容置槽之一插接口,該屏蔽殼體一側具有多個凹孔; 一外殼,該外殼覆蓋於該屏蔽殼體,該外殼具有多個彈片,各該彈片分別對應各該凹孔,各該彈片自該外殼朝各該凹孔延伸至該容置槽; 一絕緣主體,該絕緣主體包含一基座及一舌片,該舌片一端自該基座一側朝外延伸,該基座位於該容置槽內,該舌片一端露出於該插接口外;及 多個插座端子,該些插座端子設置於該基座及該舌片,該些插座端子一端位於該舌片之一上表面及該舌片之一下表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屏蔽殼體另一側具有多個突部,各該突部位於該屏蔽殼體內側面而朝該容置槽突出。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插座電連接器,其中各該突部位於該屏蔽殼體內側面而相鄰於該插接口的一定位部設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屏蔽殼體具有多個接腳,該外殼二側側壁具有多個凹部,各該接腳分別自各該凹部延伸至各該凹部外部。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外殼具有多個限位孔,該屏蔽殼體一側具有多個突塊,各該突塊分別卡掣於各該限位孔。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屏蔽殼體具有多個擋塊,各該擋塊位於該屏蔽殼體內側面而朝該容置槽突出,該絕緣主體具有多個組裝部,各該組裝部設置於該基座,各該擋塊分別位於各該組裝部,各該擋塊之一側面突出於該基座之一側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屏蔽殼體二側具有多個固定孔,該外殼二側側壁具有多個卡塊,各該卡塊分別卡掣於各該固定孔。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插座電連接器,其中該屏蔽殼體一側具有一對接槽,該對接槽位於該些凹孔之間,該外殼覆蓋於該對接槽。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插座電連接器,其中各該彈片位於該容置槽並朝該插接口方式斜向延伸。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插座電連接器,其中各該插座端子一端露出於該插接口外。
TW110211292U 2021-09-24 2021-09-24 插座電連接器 TWM622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1292U TWM622569U (zh) 2021-09-24 2021-09-24 插座電連接器
CN202222312296.3U CN219659064U (zh) 2021-09-24 2022-09-01 插座电连接器
CN202211060889.3A CN115864052A (zh) 2021-09-24 2022-09-01 插座电连接器
US17/950,730 US20230099327A1 (en) 2021-09-24 2022-09-22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1292U TWM622569U (zh) 2021-09-24 2021-09-24 插座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2569U true TWM622569U (zh) 2022-01-21

Family

ID=8078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1292U TWM622569U (zh) 2021-09-24 2021-09-24 插座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9327A1 (zh)
CN (2) CN115864052A (zh)
TW (1) TWM62256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99327A1 (en) 2023-03-30
CN115864052A (zh) 2023-03-28
CN219659064U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1529B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I504082B (zh)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614955B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I609530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I593194B (zh) 屏蔽接地之插座電連接器
TWI606651B (zh) Plug connector
TWI573350B (zh)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563095U (zh) 插頭電連接器
TWI578629B (zh) 插頭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座連接器
TWI711235B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44723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32678U (zh) 直立型插座電連接器
TWM595902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06393U (zh) 插頭電連接器
TWM494421U (zh) 插座電連接器及插頭電連接器
TWM537741U (zh) 插頭電連接器
TWM555077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605838U (zh) 插頭電連接器
TW201330384A (zh) 電連接器
TWM541137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95903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53509U (zh) 插頭電連接器
TWM561339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69510U (zh)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93802U (zh) 插座電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