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4115U - 液冷式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冷式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4115U
TWM654115U TW112213915U TW112213915U TWM654115U TW M654115 U TWM654115 U TW M654115U TW 112213915 U TW112213915 U TW 112213915U TW 112213915 U TW112213915 U TW 112213915U TW M654115 U TWM654115 U TW M65411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module
module
cooling
liquid
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3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生和
張慎日
王昭仁
Original Assignee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54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4115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液冷式裝置,包括一第一冷卻模組、一第二冷卻模組以及一第一分流模塊。第一冷卻模組包括一第一冷卻模塊,其中,該第一冷卻模塊內形成有一第一流體通道,該第一冷卻模塊上並形成有一第一流入埠以及一第一流出埠。第二冷卻模組包括一第二冷卻模塊,其中,該第二冷卻模塊內形成有一第二流體通道,該第二冷卻模塊上並形成有一第二流入埠以及一第二流出埠。第一分流模塊連通該第一流入埠以及該第二流入埠,第一分流模塊並連通該第一流出埠以及該第二流出埠。

Description

液冷式裝置
本創作之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液冷式裝置,特別係有關於一種結構較為簡單之液冷式裝置。
在習知之液體冷卻系統中,基於冷卻系統的水路及散熱需求,冷卻液體需要以分流接管的方式來實現冷卻系統正常運作。一般而言,外接三通管是常見的採用方案,透過外接三通管連接兩個冷卻模組,可增加液體流向來達成冷卻系統的水路正常循環。然而,採用三通管會需要較大的安裝空間,對設備維修及管路替換也極不便利,不利於車廠對車用電子產品縮小體積的需求。
本創作之實施例係為了欲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而提供之一種液冷式裝置,包括一第一冷卻模組、一第二冷卻模組以及一第一分流模塊。第一冷卻模組包括一第一冷卻模塊,其中,該第一冷卻模塊內形成有一第一流體通道,該第一冷卻模塊上並形成有一第一流入埠以及一第一流出埠,該第一流入埠以及該第一流出埠連通該第一流體通道。第二冷卻模組包括一第二冷卻模塊,其中,該第二冷卻模塊內形成有一第二流體通道,該第二冷卻模塊上並形成有一第二流入埠以及一第二流出埠,該第二流入埠以及該第二流出埠連通該第二流體通道。第一分流模塊包括一第一側面以及一第二側面,其中,一第一分流通孔以及一第二分流通孔形成於該第一側面,一第三分流通孔以及一第四分流通孔形成於該第二側面,該第一分流通孔對應連接該第一流入埠,該第二分流通孔對應連接該第一流出埠,該第三分流通孔對應連接該第二流入埠,該第四分流通孔對應連接該第二流出埠。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分流通孔於該第一分流模塊內連通該第三分流通孔,該第二分流通孔於該第一分流模塊內連通該第四分流通孔。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側面相反於該第二側面。
在一實施例中,該液冷式裝置更包括一防水墊圈,其中,一環狀溝槽形成於該第一側面並環繞該第一分流通孔,該防水墊圈設於該環狀溝槽之內並抵接該第一冷卻模塊。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冷卻模塊包括一第一接合平面,該第一流入埠以及該第一流出埠形成於該第一接合平面,該第一側面為平面,該第一接合平面抵接該第一側面。
在一實施例中,該液冷式裝置更包括一第一電路板、一第一熱源、一第二電路板、一第二熱源以及一第三熱源,該第一熱源設於該第一電路板,該第二熱源設於該第二電路板之一側,該第三熱源設於該第二電路板之另一側,該第一熱源熱連接該第一冷卻模塊,該第二熱源熱連接該第一冷卻模塊,該第三熱源熱連接該第二冷卻模塊。
在一實施例中,該液冷式裝置更包括一第一進水接頭以及一第一出水接頭,該第一進水接頭連通該第一分流通孔以及該第三分流通孔,該第一出水接頭連通該第二分流通孔以及該第四分流通孔。
在一實施例中,該液冷式裝置更包括一第三冷卻模組以及一第二分流模塊。第三冷卻模組包括一第三冷卻模塊,其中,該第三冷卻模塊內形成有一第三流體通道,該第三冷卻模塊上並形成有一第三流入埠以及一第三流出埠,該第三流入埠以及該第三流出埠連通該第三流體通道。第二分流模塊包括一第一分流通道以及一第二分流通道,該第一分流通道連通該第二流入埠以及該第三流入埠,該第二分流通道連通該第二流出埠以及該第三流出埠。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分流模塊被夾設於該第二冷卻模塊與該第三冷卻模塊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分流模塊為一體成形的塊狀結構。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採用分流模塊連通兩個以上的冷卻模組,相較於習知技術,不但可以縮短製造時間,也可以降低管路成本。分流模塊容易更換,維修便利,也有利於車廠對車用電子產品縮小體積的需求。
第1圖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液冷式裝置的組合圖。第2A圖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液冷式裝置的爆炸圖。搭配參照第1、2A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液冷式裝置D1包括一第一冷卻模組1、一第二冷卻模組2以及一第一分流模塊4。一工作流體於該第一冷卻模組1、該第二冷卻模組2以及該第一分流模塊4之內流動,以輸送熱量。在一實施例中,該工作流體可以包含水或其他冷卻液體。
第3圖係顯示創作實施例之第一冷卻模組的細部結構。搭配參照第1、2A、3圖,第一冷卻模組1包括一第一冷卻模塊11,其中,該第一冷卻模塊11內形成有一第一流體通道113,該第一冷卻模塊11上並形成有一第一流入埠111以及一第一流出埠112,該第一流入埠111以及該第一流出埠112連通該第一流體通道113。
第4圖係顯示創作實施例之第二冷卻模組的細部結構。搭配參照第1、2A、4圖,第二冷卻模組2包括一第二冷卻模塊21,其中,該第二冷卻模塊21內形成有一第二流體通道213,該第二冷卻模塊21上並形成有一第二流入埠211以及一第二流出埠212,該第二流入埠211以及該第二流出埠212連通該第二流體通道213。
搭配參照第1、2A、3、4圖,第一分流模塊4包括一第一側面401以及一第二側面402,其中,一第一分流通孔411以及一第二分流通孔412形成於該第一側面401,一第三分流通孔421以及一第四分流通孔422形成於該第二側面402,該第一分流通孔411對應連接該第一流入埠111,該第二分流通孔412對應連接該第一流出埠112,該第三分流通孔421對應連接該第二流入埠211,該第四分流通孔422對應連接該第二流出埠212。
搭配參照第3、4圖,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分流通孔411於該第一分流模塊4內連通該第三分流通孔421,該第二分流通孔412於該第一分流模塊4內連通該第四分流通孔422。
搭配參照第3、4圖,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側面401相反於該第二側面402。
搭配參照第3、4圖,在一實施例中,該液冷式裝置更包括一防水墊圈45,其中,一環狀溝槽431形成於該第一側面401並環繞該第一分流通孔411,該防水墊圈45設於該環狀溝槽431之內並抵接該第一冷卻模塊1。藉此,該防水墊圈45可提供防水效果。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二分流通孔412、第三分流通孔421以及第四分流通孔422周圍亦可以設有環狀溝槽及防水墊圈,上述揭露並未限制本創作。
搭配參照第3、4圖,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冷卻模塊11包括一第一接合平面114,該第一流入埠111以及該第一流出埠112形成於該第一接合平面114,該第一側面401為平面,該第一接合平面114抵接該第一側面401。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接合平面114可透過膠和或焊接等方式連接該第一側面401,以進一步提供防水效果,上述揭露並未限制本創作。
搭配參照第3、4圖,在一實施例中,該液冷式裝置更包括一第一進水接頭441以及一第一出水接頭442,該第一進水接頭441連通該第一分流通孔411以及該第三分流通孔421,該第一出水接頭442連通該第二分流通孔412以及該第四分流通孔422。
搭配參照第3、4圖,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分流模塊4為一體成形的塊狀結構。該第一進水接頭441以及該第一出水接頭442以鎖附或卡合等方式連接該第一分流模塊4。上述揭露並未限制本創作,例如,該第一進水接頭441以及該第一出水接頭442亦可能以一體成形設於該第一分流模塊4之上。
第2B圖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液冷式裝置的爆炸圖的另一視角。搭配參照第1、2A以及2B圖,在一實施例中,該液冷式裝置D1更包括一第一電路板61、一第一熱源611、一第二電路板62、一第二熱源621以及一第三熱源622,該第一熱源611設於該第一電路板61,該第二熱源621設於該第二電路板62之一側,該第三熱源622設於該第二電路板62之另一側,該第一熱源611熱連接該第一冷卻模塊11,該第二熱源熱621連接該第一冷卻模塊11,該第三熱源熱622連接該第二冷卻模塊21。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熱源可以為晶片或其他電子零件,上述揭露並未限制本創作。
第5圖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液冷式裝置的爆炸圖。參照第5圖,在此實施例中,該液冷式裝置D2更包括一第三冷卻模組3以及一第二分流模塊5。第三冷卻模組3包括一第三冷卻模塊31,其中,該第三冷卻模塊31內形成有一第三流體通道313,該第三冷卻模塊31上並形成有一第三流入埠311以及一第三流出埠312,該第三流入埠311以及該第三流出埠312連通該第三流體通道313。第二分流模塊5包括一第一分流通道51以及一第二分流通道52,該第一分流通道51連通該第二流入埠211以及該第三流入埠311,該第二分流通道52連通該第二流出埠212以及該第三流出埠312。
參照第5圖,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分流模塊5被夾設於該第二冷卻模塊21與該第三冷卻模塊31之間。
搭配參照第一、二實施例,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該第一分流通孔411、該第二分流通孔412、該第三分流通孔421以及該第四分流通孔422的尺寸可以適度調整,以達到均勻流場的效果。例如,在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中,該第一分流通孔411以及該第二分流通孔412的孔徑可能小於該第三分流通孔421以及該第四分流通孔422的孔徑。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採用分流模塊連通兩個以上的冷卻模組,相較於習知技術,不但可以縮短製造時間,也可以降低管路成本。分流模塊容易更換,維修便利,也有利於車廠對車用電子產品縮小體積的需求。
雖然本創作已以具體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仍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D1、D2:液冷式裝置 1:第一冷卻模組 11:第一冷卻模塊 111:第一流入埠 112:第一流出埠 113:第一流體通道 114:第一接合平面 2:第二冷卻模組 21:第二冷卻模塊 211:第二流入埠 212:第二流出埠 213:第二流體通道 3:第三冷卻模組 31:第三冷卻模塊 311:第三流入埠 312:第三流出埠 313:第三流體通道 4:第一分流模塊 401:第一側面 402:第二側面 411:第一分流通孔 412:第二分流通孔 421:第三分流通孔 422:第四分流通孔 431:環狀溝槽 441:第一進水接頭 442:第二進水接頭 45:防水墊圈 5:第二分流模塊 51:第一分流通道 52:第二分流通道 61:第一電路板 611:第一熱源 62:第二電路板 621:第二熱源 622:第三熱源
第1圖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液冷式裝置的組合圖。 第2A圖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液冷式裝置的爆炸圖。 第2B圖係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液冷式裝置的爆炸圖的另一視角。 第3圖係顯示創作實施例之第一冷卻模組的細部結構。 第4圖係顯示創作實施例之第二冷卻模組的細部結構。 第5圖係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液冷式裝置的爆炸圖。
D1:液冷式裝置
1:第一冷卻模組
2:第二冷卻模組
4:第一分流模塊

Claims (10)

  1. 一種液冷式裝置,包括: 一第一冷卻模組,包括一第一冷卻模塊,其中,該第一冷卻模塊內形成有一第一流體通道,該第一冷卻模塊上並形成有一第一流入埠以及一第一流出埠,該第一流入埠以及該第一流出埠連通該第一流體通道; 一第二冷卻模組,包括一第二冷卻模塊,其中,該第二冷卻模塊內形成有一第二流體通道,該第二冷卻模塊上並形成有一第二流入埠以及一第二流出埠,該第二流入埠以及該第二流出埠連通該第二流體通道;以及 一第一分流模塊,包括一第一側面以及一第二側面,其中,一第一分流通孔以及一第二分流通孔形成於該第一側面,一第三分流通孔以及一第四分流通孔形成於該第二側面,該第一分流通孔對應連接該第一流入埠,該第二分流通孔對應連接該第一流出埠,該第三分流通孔對應連接該第二流入埠,該第四分流通孔對應連接該第二流出埠。
  2. 如請求項1之液冷式裝置,其中,該第一分流通孔於該第一分流模塊內連通該第三分流通孔,該第二分流通孔於該第一分流模塊內連通該第四分流通孔。
  3. 如請求項2之液冷式裝置,其中,該第一側面相反於該第二側面。
  4. 如請求項3之液冷式裝置,其更包括一防水墊圈,其中,一環狀溝槽形成於該第一側面並環繞該第一分流通孔,該防水墊圈設於該環狀溝槽之內並抵接該第一冷卻模塊。
  5. 如請求項3之液冷式裝置,其中,該第一冷卻模塊包括一第一接合平面,該第一流入埠以及該第一流出埠形成於該第一接合平面,該第一側面為平面,該第一接合平面抵接該第一側面。
  6. 如請求項3之液冷式裝置,其更包括一第一電路板、一第一熱源、一第二電路板、一第二熱源以及一第三熱源,該第一熱源設於該第一電路板,該第二熱源設於該第二電路板之一側,該第三熱源設於該第二電路板之另一側,該第一熱源熱連接該第一冷卻模塊,該第二熱源熱連接該第一冷卻模塊,該第三熱源熱連接該第二冷卻模塊。
  7. 如請求項3之液冷式裝置,其更包括一第一進水接頭以及一第一出水接頭,該第一進水接頭連通該第一分流通孔以及該第三分流通孔,該第一出水接頭連通該第二分流通孔以及該第四分流通孔。
  8. 如請求項7之液冷式裝置,其更包括: 一第三冷卻模組,包括一第三冷卻模塊,其中,該第三冷卻模塊內形成有一第三流體通道,該第三冷卻模塊上並形成有一第三流入埠以及一第三流出埠,該第三流入埠以及該第三流出埠連通該第三流體通道;以及 一第二分流模塊,包括一第一分流通道以及一第二分流通道,該第一分流通道連通該第二流入埠以及該第三流入埠,該第二分流通道連通該第二流出埠以及該第三流出埠。
  9. 如請求項8之液冷式裝置,其中,該第二分流模塊被夾設於該第二冷卻模塊與該第三冷卻模塊之間。
  10. 如請求項3之液冷式裝置,其中,該第一分流模塊為一體成形的塊狀結構。
TW112213915U 2023-12-20 液冷式裝置 TWM654115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4115U true TWM654115U (zh) 2024-04-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2138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adapter module
US10897835B2 (en) Coupling assemblies for connecting fluid-carrying components
KR100677617B1 (ko) 히트싱크 어셈블리
US7440278B2 (en) Water-cooling heat dissipator
WO2017190676A1 (zh) 一种液冷散热机柜
JPH01111362A (ja) 半導体冷却装置
WO2016203884A1 (ja) パワー半導体モジュール、流路部材及びパワー半導体モジュール構造体
CN108733183B (zh)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TW201916547A (zh) 具水冷散熱功能之電子裝置及其水冷散熱模組與水冷排
WO2018014596A1 (zh) 一种散热器
US11280565B2 (en) Adapting device and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having the same
TWM607238U (zh) 組合式水冷模組扣具結構
TWM654115U (zh) 液冷式裝置
TWM635171U (zh) 冷卻板模組
JPH08172285A (ja) 冷却プレートおよび冷却装置
US7265976B1 (en) Microchannel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O2022193370A1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电容器和功率器件组件
CN217060919U (zh) 冷却板模块
TWI757821B (zh) 液冷導管
CN218350838U (zh) 液流式散热装置
TWI746344B (zh) 液冷裝置
CN218767800U (zh) 散热机构及光学引擎
CN116916632B (zh) 一种具有交错剪切流道的微通道冷板及其使用方法
TWM568409U (zh) 具液冷流道與腔體之水道板系統
TWI756868B (zh) 組合式水冷模組扣具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