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1450U - 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 - Google Patents

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1450U
TWM651450U TW112208649U TW112208649U TWM651450U TW M651450 U TWM651450 U TW M651450U TW 112208649 U TW112208649 U TW 112208649U TW 112208649 U TW112208649 U TW 112208649U TW M651450 U TWM651450 U TW M65145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ing
seat cushion
shock
granules
fil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8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盈嬌
Original Assignee
宋盈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宋盈嬌 filed Critical 宋盈嬌
Priority to TW112208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51450U/zh
Publication of TWM651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145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一種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係包括一座墊底板;一外覆層;一緩震粒體容置空間,形成在該座墊底板和該外覆層之間。複數個緩震粒體係以彈性材料製成並充填容置在該緩震粒體容置空間中。該複數個緩震粒體係可容置在避震囊體中。藉由該複數個緩震粒體吸收該座墊所受到的壓力或震動力。

Description

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避震裝置,尤指一種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
自行車運動目前已相當普及,而各項附屬配備也廣為使用,且更加的專業化。傳統的自行車座墊結構設計中,為了要使使用者在騎自行車時不致承受太大的震動,故大部份在座墊底部設置避震或吸震裝置。
為了要達到避震或吸震的目的,業者以例如橡膠材料或塑化材料製成的吸震模塊安裝在座墊底部,作為吸震元件。雖然簡化了組件的組裝問題及習知彈簧元件夾傷手指的問題,但實際使用時,發現其吸震效果並不理想。
鑑於現有自行車座墊吸震結構之缺失,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避震效果的座墊,以期提供自行車使用者較佳的吸震效果的自行車座墊產品。
本創作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係包括一座墊底板;一外覆層;一緩震粒體容置空間,形成在該座墊底板和該外覆層之間。複數個緩震粒體係以彈性材料製成並充填容置在該緩震粒體容置空間中。藉由該複數個緩震粒體吸收該座墊所受到的壓力或震動力。
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中,該複數個緩震粒體係可容置在避震囊體中。藉由該避震囊體吸收該座墊所受到的壓力或震動力。
在效果方面,本創作提供一種具有良好避震效果的避震座墊。當座墊承受壓力或震動力時,由複數個緩震粒體吸收該壓力或震動力而達到彈性 的功能。
在本創作的複數個緩震粒體容置在避震囊體中的實施例中,避震囊體中的複數個緩震粒體因受避震囊體的形變而使相鄰的緩震粒體間產生接觸擠壓變形,而與避震囊體的壁體所產生的本身避震的功能同步達到附加緩衝的功能。
本創作所採用的具體技術,將藉由以下之實施例及附呈圖式作進一步之說明。
100、100a:座墊
1:座墊底板
11:承抵部
2:托持座
21:承架
3:避震囊體
30:外圍體
31:內部空間
32a:第一承壓面
32b:第二承壓面
34:緩震粒體容置空間
4:緩震粒體
5:座墊本體
6:外覆層
A1:坐骨承壓區
A2:坐骨承壓區
圖1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立體圖。
圖2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側視圖。
圖3顯示圖1中A-A斷面的剖視圖。
圖4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
請同時參閱圖1-2所示,其分別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後視立體圖、側視圖。如圖所示,本創作的座墊100包括一座墊底板1,其底部後端兩側分別形成一承抵部11。一托持座2配置在座墊底板1的底部,並對應於該承抵部11。
一承架21的前端結合在座墊底板1的一底部前端,而承架21的後端則結合於該托持座2。藉由承架21可將座墊100結合在自行車的立桿(未示)。座墊底板1的底部後端兩側的承抵部11和托持座2之間可結合一對避震體。
圖3顯示圖1中A-A斷面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座墊100包括一座墊本體5和一外覆層6。其中,座墊本體5係設置在座墊底板1上,而外覆層6係外覆在該座墊本體5的外表面。
一避震囊體3結合在該座墊本體5中並位在該外覆層6和座墊底板1 之間。較佳地,避震囊體3的設置位置係含蓋座墊100所定義的坐骨承壓區A1、A2(即對應於使用者臀部的坐骨)。且更較佳地,在座墊本體5中設置一對避震囊體3分別對應於坐骨承壓區A1、A2。
該避震囊體3包括一個以彈性材料所製成的外圍體30,並在外圍體30中形成一中空內部空間31。外圍體30的外表面相對兩端分別形成一第一承壓面32a抵頂於外覆層6與第二承壓面32b抵頂於座墊底板1。避震囊體3中的中空內部空間31中充填容置複數個緩震粒體4。
緩震粒體4係以彈性材料所製成。較佳地,緩震粒體4係以熱塑性彈性體(Thermoplastic elastomer,簡稱TPE)所製成,亦可以其它具有彈性的材料所製成。較佳地,緩震粒體4材料的硬度可以改變以達到不同的彈性。在製作成型時,緩震粒體4可以製成實心或空心的粒體結構。
當座墊100的乘座面承受一垂直方向的壓力或震動力時,該壓力通過外覆層6傳導至避震囊體3。避震囊體3的外圍體30因受到該壓力或震動力的壓縮而使避震囊體3的壁體產生形變,從而由該避震囊體3吸收該壓力或震動力而達到彈性避震的功能。同時,避震囊體3中的複數個緩震粒體4因受避震囊體3的形變而使相鄰的緩震粒體4間產生接觸擠壓變形,而與避震囊體3的壁體所產生的本身避震的功能同步達到附加緩衝的功能。
避震囊體3的中空內部空間31中可充填多數個緩震粒體4,也可以僅充填較少數量的緩震粒體4,可達到不同程度的彈性緩衝效果。再者,可以在避震囊體3的中空內部空間中充填不同顏色或不同大小的緩震粒體4,益增商業效果。
在實際應用時,本創作的避震囊體3除了應用於自行車的座墊之外,也可以應用在其它用應用領域(例如機車、電動自行車、電動車、汽車座墊...等)。
前述實施例中,避震囊體3是呈球狀、扁平球狀、圓柱狀、柱狀、扁平狀結構之一。
圖4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本實施例的座墊100a中,係在座墊100a的座墊底板1和外覆層6間形成一緩震粒體容置空間34,並在該緩震粒體容置空間34中充填容置複數個緩震粒體4。座墊底板1、外覆層6和該複數個緩震粒體4共同地提供良好的緩震效果予該座墊100a。
緩震粒體容置空間34所含蓋的區域可含蓋座墊100a所定義的坐骨承壓區A1、A2,亦可在對應於該坐骨承壓區A1、A2分別定義一對應的緩震粒體容置空間34。
當座墊100a的乘座面承受一垂直方向的壓力或震動力時,該壓力通過外覆層6傳導至複數個緩震粒體4,故可由該複數個緩震粒體4吸收該壓力或震動力而達到彈性避震的功能。
以上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創作之結構設計,而非用於限制本創作。任何熟於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本創作之結構設計及精神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唯這些改變仍屬本創作之精神及以下所界定之專利範圍中。因此本創作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00:座墊
1:座墊底板
11:承抵部
2:托持座
3:避震囊體
30:外圍體
31:內部空間
32a:第一承壓面
32b:第二承壓面
4:緩震粒體
5:座墊本體
6:外覆層
A1:坐骨承壓區
A2:坐骨承壓區

Claims (7)

  1. 一種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包括: 一座墊底板; 一外覆層; 一緩震粒體容置空間,形成在該座墊底板和該外覆層之間; 複數個緩震粒體,係以彈性材料製成並充填容置在該緩震粒體容置空間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其中該緩震粒體容置空間的位置係至少含蓋該座墊所定義的坐骨承壓區。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其中該複數個緩震粒體係容置在一避震囊體中,該避震囊體包括一以彈性材料製成的外圍體,並在該外圍體中定義一內部空間以容置在該避震囊體, 該外圍體的外表面相對兩端分別形成一第一承壓面扺頂於該外覆層與一第二承壓面扺頂於該座墊底板。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其中該外圍體係呈球狀、扁平球狀、圓柱狀、柱狀、扁平狀結構之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其中該複數個緩震粒體係以熱塑性彈性體所製成。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其中該複數個緩震粒體係實心、空心的粒體結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其中該座墊底板和該外覆層之間係一座墊本體。
TW112208649U 2023-08-15 2023-08-15 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 TWM651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8649U TWM651450U (zh) 2023-08-15 2023-08-15 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8649U TWM651450U (zh) 2023-08-15 2023-08-15 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1450U true TWM651450U (zh) 2024-02-11

Family

ID=90823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8649U TWM651450U (zh) 2023-08-15 2023-08-15 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51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7908B (en) Improved bicycle seat
DK2708455T3 (en) bicycle saddle
US7717505B2 (en) Saddle having a cushion sandwiched between a pad and a base
US5020852A (en) Bicycle seat
JP3217442U (ja) バイオゲル構造物を組み入れたバイクサドル
TWI263606B (en) Cycle saddle assembly
US7513568B2 (en) Bicycle saddle assembly
US20050212337A1 (en) Bicycle saddle with a molded cushioning pad assembly
EP3450288A1 (en) Memory saddle with double elastic foam assembly for vibration absorption
US6390548B1 (en) Bicycle seat with inflatable interior
TWM528929U (zh) 自行車座墊的複合吸振結構
TWM651450U (zh) 充填有緩震粒體的座墊
US20190291801A1 (en) Light-weight and high-elastic vibration absorption assembly for bike saddle
US3047285A (en) Semi-isothermal pneumatatic support
CN220924365U (zh) 充填有缓震粒体的避震囊体和结合该避震囊体的座垫
US20060006706A1 (en) Bicycle saddle having pneumatic cushions
CN210191027U (zh) 轮子支架、脚轮及箱包
CN107826011B (zh) 一种高舒适性缓冲减震座椅
EP1531118B1 (en) Bicycle saddle
CN218317040U (zh) 一种减震助力自行车
CN207311679U (zh) 具有双发泡吸振结构的记忆座垫
CN208069883U (zh) 轻量高弹性的自行车座垫吸振结构
CN213473371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自行车车座
CN209426953U (zh) 一种具有车身缓冲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JP3081903U (ja) 自転車サド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