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9452U - 馬達 - Google Patents

馬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9452U
TWM649452U TW112209923U TW112209923U TWM649452U TW M649452 U TWM649452 U TW M649452U TW 112209923 U TW112209923 U TW 112209923U TW 112209923 U TW112209923 U TW 112209923U TW M649452 U TWM649452 U TW M64945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erminal
motor
joint
joint structure
screw l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9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俊宏
黃敏玲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9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9452U/zh
Publication of TWM649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945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種馬達,適於與一驅動器結合使用。上述馬達包括:一馬達本體、蓋合於馬達本體的一端蓋,以及設置於馬達本體內的一編碼器。編碼器包括一訊號端子。訊號端子設置於端蓋,且訊號端子包括:一螺鎖基座、設置於螺鎖基座的一鎖合部、形成於鎖合部之外表面的至少一個第一接合構造,以及形成於鎖合部之外表面的一第二接合構造。每一第一接合構造為一卡扣凹槽。第二接合構造鄰接第一接合構造。編碼器透過訊號端子傳送回授訊號給驅動器。

Description

馬達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馬達,特別是關於適於與驅動器結合使用的馬達。
在適於與驅動器結合使用的馬達(例如:伺服馬達)中,馬達的編碼器可將回授訊號傳送至驅動器。驅動器可基於來自編碼器的回授訊號,計算出與馬達動作相關的指令值,並對馬達供給驅動電流,使馬達的動作遵循此指令值。因此,馬達需要包括一端子來連接驅動器。
然而,習知的馬達端子通常只有提供電源訊號的功能。因此,如何設置用於傳送回授訊號的訊號端子,且強化此訊號端子與連接驅動器的接頭之間的連接始成為一重要之課題。
本揭露提供一種馬達,適於與一驅動器結合使用。上述馬達包括:一馬達本體、蓋合於馬達本體的一端蓋,以及設置於馬達本體內的一編碼器。編碼器包括一訊號端子。訊號端子設置於端蓋,且訊號端子包括:一螺鎖基座、設置於螺鎖基座的一鎖合部、形成於鎖合部之外表面的至少一個第一接合構造,以及形成於鎖合部之外表面的一第二接合構造。每一第一接合構造為一卡扣凹槽。第二接合構造鄰接第一接合構造。編碼器透過訊號端子傳送回授訊號給驅動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包括三個該第一接合構造,等間隔地設置於鎖合部之外表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接合構造為螺紋構造,環繞整個鎖合部之外表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接合構造比第一接合構造更靠近螺鎖基座。
在一些實施例中,鎖合部包括:一上方部分以及一下方部分。第一接合構造設置於上方部分,且第二接合構造設置於下方部分。下方部分的外徑大於上方部分的外徑。
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更包括一第三接合構造,設置於上方部分。第三接合構造為螺紋構造,環繞鎖合部之外表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接合構造包括複數個卡扣凹槽,且上述卡扣凹槽與第一接合構造不同。第二接合構造的每一卡扣凹槽各自與第一接合構造的其中一者相連。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接合構造為旋轉式卡扣凹槽,環繞整個鎖合部之外表面。至少部分第二接合構造與第一接合構造相連。
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更包括十個接腳,設置於鎖合部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更包括一定位凹槽,設置於螺鎖基座上。
以下的揭露內容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範例,並敘述各個構件以及排列方式的特定範例,以實施本揭露的不同特徵。例如,若本說明書敘述了第一特徵形成於第二特徵「之上」或「上方」,即表示可包括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亦可包括有附加特徵形成於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而使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未直接接觸的實施例。除此之外,在本揭露的不同範例中,可能使用重複的符號或字母。
實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對性的空間相關用語,例如:「之下」、「之上」等用語是為了便於描述圖式中元件或特徵與其他元件或特徵之間的關係。除了在圖式中繪示的方位外,這些空間相關用語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裝置之不同方位。裝置可被轉向不同方位(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則在此使用的空間相關用語亦可依此相同解釋。
首先請參照第1圖,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一些實施例,馬達100的立體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馬達100可適於與一驅動器(圖未示)結合使用。如第1圖所示,馬達100主要包括一馬達本體110、一端蓋120以及一編碼器130。端蓋120蓋合於馬達本體110,例如:蓋合馬達本體110的其中一側面。編碼器130設置於馬達本體110內,並包括一訊號端子200。編碼器130透過訊號端子200做為接頭(例如:公接頭),配合附加的接頭(例如:母接頭)及線材,以將編碼器130連接至上述驅動器,藉此傳輸用於驅動馬達100的訊號。進一步地,編碼器130亦可透過訊號端子200傳送回授訊號給驅動器。
接下來,請一併參照第1圖、第2A圖至第2C圖來說明訊號端子200的構造。第2A圖至第2C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一實施例,連接於馬達100之訊號端子200的立體圖、前視圖以及側視圖。
在一些實施例中,編碼器130的訊號端子200可設置於馬達100的端蓋120,例如:訊號端子200可突出於端蓋120,並設置於端蓋120的外表面,以便與外部線材連接。訊號端子200主要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接合構造210、一第二接合構造220、一鎖合部250、一螺鎖基座270以及複數個接腳290。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200可透過螺鎖基座270而固定在端蓋120上。舉例來說,螺鎖基座270可包括複數個(例如:四個)螺鎖孔271,可透過螺鎖孔271將螺鎖基座270用螺栓固定在端蓋120上。
當訊號端子200與另一接頭連接時,可透過鎖合部250來固定上述接頭。在一些實施例中,鎖合部250可設置於螺鎖基座270,例如:鎖合部250可從螺鎖基座270向外突出,位於螺鎖基座270的中央。鎖合部250的位置、形狀及尺寸可配合對應的接頭,不限於本揭露所呈現的形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200的第一接合構造210可形成於鎖合部250之外表面。在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200可包括三個第一接合構造210,沿著鎖合部250的圓周等間隔地設置於鎖合部250之外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第一接合構造210為一卡扣凹槽,以便另一接頭可在插入此凹槽後,沿中心軸旋轉,將接頭的接合件卡進此凹槽中,達成固定的效果。
訊號端子200的第二接合構造220亦可形成於鎖合部250之外表面,鄰接第一接合構造210。在第2A圖至第2C圖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第二接合構造220為螺紋構造,環繞整個鎖合部250之外表面。相較於中斷的螺紋構造,完整環繞的螺紋構造有助於固定所連接的接頭,強化螺紋的咬合,避免產生鬆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接合構造220比第一接合構造210更靠近螺鎖基座270。具體而言,參照第2C圖,鎖合部250可包括一上方部分251以及一下方部分252。下方部分252比上方部分251更靠近螺鎖基座270。在第2A圖至第2C圖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第一接合構造210設置於上方部分251,且第二接合構造220設置於下方部分252。進一步地,上方部分251可具有一外徑D1,且下方部分252可具有一外徑D2。如第2C圖所示,外徑D2大於外徑D1。
上方部分251與下方部分252具有不同的外徑D1及外徑D2有助於提升訊號端子200的兼容性,可對應且適用於不同尺寸的接頭。此外,將第一接合構造210與第二接合構造220設計成不同的接合構造亦有助於提升訊號端子200的兼容性,可對應且適用於不同類型的接頭。
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200可透過接腳290與上述附加的接頭(例如:母接頭)電性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200可包括十個接腳290,設置於鎖合部250內,穿過鎖合部250而與馬達本體110內的編碼器130連接,如第2C圖所示。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200的螺鎖基座270可包括一定位凹槽275,設置於螺鎖基座270朝外的表面。如第2B圖所示,定位凹槽275可為三角形的凹槽,具有指示方向的功能,協助使用者在將接頭接合至訊號端子200的過程中,易於分辨接頭的正確方向,以利接合。然而,定位凹槽275的形狀、尺寸以及設置位置不限於本揭露所呈現的形式。
接下來,參照第1圖、第3A圖至第3C圖來說明另一型態的訊號端子,即,訊號端子300。第3A圖至第3C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二實施例,連接於馬達100之訊號端子300的立體圖、前視圖以及側視圖。
類似於訊號端子200,訊號端子300可設置於馬達100的端蓋120。訊號端子300主要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接合構造310、一第二接合構造320、一第三接合構造330、一鎖合部350、一螺鎖基座370以及複數個接腳390。其中,訊號端子300的第一接合構造310、第二接合構造320、鎖合部350、螺鎖基座370(包括螺鎖孔371及定位凹槽375)及接腳390的設置型態皆與訊號端子200的第一接合構造210、第二接合構造220、鎖合部250、螺鎖基座270(包括螺鎖孔271及定位凹槽275)及接腳290相似,在此不再重複敘述。
訊號端子300與訊號端子200最顯著的差異在於,訊號端子300更包括第三接合構造330。如第3A圖及第3C圖所示,第三接合構造330設置於鎖合部350的上方部分351,與第一接合構造310所在的位置相似。在第3A圖至第3C圖呈現的實施例中,第三接合構造330為螺紋構造,環繞鎖合部350之外表面。然而,相較於環繞整個鎖合部350之外表面的第二接合構造320,第三接合構造330的螺紋被第一接合構造310的卡扣凹槽隔開,並沒有形成完整的圓周。如第3C圖所示,第三接合構造330的外徑(相當於上方部分351的外徑D1)與第二接合構造320的外徑(相當於下方部分352的外徑D2)不同。
也就是說,訊號端子300即為在訊號端子200的鎖合部250的上方部分251進一步加上一組螺紋構造(即,第三接合構造330)。如此一來,有助於進一步提升訊號端子300的兼容性,可對應且適用於不同尺寸或類型的接頭。
接下來,參照第1圖、第4A圖至第4C圖來說明另一型態的訊號端子,即,訊號端子400。第4A圖至第4C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三實施例,連接於馬達100之訊號端子400的立體圖、前視圖以及側視圖。
類似於訊號端子200,訊號端子400可設置於馬達100的端蓋120。訊號端子400主要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接合構造410、一第二接合構造420、一鎖合部450、一螺鎖基座470(包括螺鎖孔471及定位凹槽475)以及複數個接腳490。其中,訊號端子400的第一接合構造410、螺鎖基座470及接腳490的設置型態皆與訊號端子200的第一接合構造210、螺鎖基座270(包括螺鎖孔271及定位凹槽275)及接腳290相似,在此不再重複敘述。
訊號端子400與訊號端子200最顯著的差異在於,第二接合構造420包括複數個卡扣凹槽,且此些卡扣凹槽與第一接合構造410不同。如第4A圖及第4C圖所示,第二接合構造420可為長型凹槽,且第二接合構造420的每一凹槽各自與第一接合構造410的其中一者相連。舉例來說,第二接合構造420的凹槽可連接至第一接合構造410的凹槽末端,且兩凹槽連通,使得另一接頭可在插入第一接合構造410後,沿中心軸旋轉,將接頭的接合件進一步卡進第二接合構造420中,達成固定的效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訊號端子400的鎖合部450僅具有單一外徑D1,使得第一接合構造410與第二接合構造420形成於相同的圓周面上。
應注意的是,第二接合構造420之卡扣凹槽的形狀可視實際應用及設計需求而定,不限於本揭露所呈現的型態。將第二接合構造420與第一接合構造410相連通亦有助於提升訊號端子400的兼容性,可對應且適用於不同類型的接頭。
接下來,參照第1圖、第5A圖至第5C圖來說明另一型態的訊號端子,即,訊號端子500。第5A圖至第5C圖分別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四實施例,連接於馬達100之訊號端子500的立體圖、前視圖以及側視圖。
類似於訊號端子200,訊號端子500可設置於馬達100的端蓋120。訊號端子500主要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接合構造510、一第二接合構造520、一鎖合部550、一螺鎖基座570(包括螺鎖孔571及定位凹槽575)以及複數個接腳590。其中,訊號端子500的第一接合構造510、螺鎖基座570及接腳590的設置型態皆與訊號端子200的第一接合構造210、螺鎖基座270(包括螺鎖孔271及定位凹槽275)及接腳290相似,在此不再重複敘述。
訊號端子500與訊號端子200最顯著的差異在於,第二接合構造520為旋轉式卡扣凹槽,環繞整個鎖合部550之外表面。如第5C圖所示,至少部分第二接合構造520與第一接合構造510相連,例如:相連通。舉例來說,第二接合構造520的旋轉式卡扣凹槽可包括上下兩條大致平行的凹槽,較靠近第一接合構造510的上凹槽沿著圓周的寬度皆相同,而較靠近螺鎖基座570的下凹槽沿著圓周的寬度有所變化。其中,上凹槽可與下凹槽相連通,且上凹槽可與第一接合構造510相連通。藉此,在另一接頭插入第一接合構造510後,可延伸至第二接合構造520的凹槽中,沿中心軸旋轉,將接頭的接合件滑動進第二接合構造520中,並透過第二接合構造520凹槽寬度的變化來卡合上述接合件。在一些實施例中,與訊號端子400的鎖合部450類似,訊號端子500的鎖合部550僅具有單一外徑D1,使得第一接合構造510與第二接合構造520形成於相同的圓周面上。
應注意的是,第二接合構造520之旋轉式卡扣凹槽的形狀可視實際應用及設計需求而定,不限於本揭露所呈現的型態。將第二接合構造520與第一接合構造510相連通亦有助於提升訊號端子500的兼容性,可對應且適用於不同類型的接頭。
綜上所述,本揭露提供多種不同型態的訊號端子,除了提升訊號端子的兼容性,更可強化訊號端子與另一接頭(例如:母接頭)之間的接合強度,避免訊號端子受到使用過程中震動的影響,造成鬆脫等問題。此外,本揭露所提供的馬達可透過上述訊號端子傳送回授訊號給外部的驅動器,達到利用驅動器來控制馬達的效果。
雖然本創作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創作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創作使用。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100:馬達 110:馬達本體 120:端蓋 130:編碼器 200:訊號端子 210:第一接合構造 220:第二接合構造 250:鎖合部 251:上方部分 252:下方部分 270:螺鎖基座 271:螺鎖孔 275:定位凹槽 290:接腳 300:訊號端子 310:第一接合構造 320:第二接合構造 330:第三接合構造 350:鎖合部 351:上方部分 352:下方部分 370:螺鎖基座 371:螺鎖孔 375:定位凹槽 390:接腳 400:訊號端子 410:第一接合構造 420:第二接合構造 450:鎖合部 470:螺鎖基座 471:螺鎖孔 475:定位凹槽 490:接腳 500:訊號端子 510:第一接合構造 520:第二接合構造 550:鎖合部 570:螺鎖基座 571:螺鎖孔 575:定位凹槽 590:接腳 D1,D2:外徑
當閱讀所附圖式時,從以下的詳細描述能最佳理解本揭露之各方面。應注意的為,根據本產業中的標準作業方式,各種特徵並不一定按照比例繪製。事實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縮小各種特徵之尺寸,以做清楚的說明。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一些實施例,馬達的立體示意圖。 第2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一實施例,連接於馬達之訊號端子的立體圖。 第2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一實施例,訊號端子的前視圖。 第2C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一實施例,訊號端子的側視圖。 第3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二實施例,連接於馬達之訊號端子的立體圖。 第3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二實施例,訊號端子的前視圖。 第3C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二實施例,訊號端子的側視圖。 第4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三實施例,連接於馬達之訊號端子的立體圖。 第4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三實施例,訊號端子的前視圖。 第4C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三實施例,訊號端子的側視圖。 第5A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四實施例,連接於馬達之訊號端子的立體圖。 第5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四實施例,訊號端子的前視圖。 第5C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之第四實施例,訊號端子的側視圖。
100:馬達
110:馬達本體
120:端蓋
130:編碼器
200:訊號端子
250:鎖合部
270:螺鎖基座

Claims (10)

  1. 一種馬達,適於與一驅動器結合使用,該馬達包括: 一馬達本體; 一端蓋,蓋合於該馬達本體;以及 一編碼器,設置於該馬達本體內,並包括一訊號端子; 其中該訊號端子設置於該端蓋,且該訊號端子包括: 一螺鎖基座; 一鎖合部,設置於該螺鎖基座; 至少一個第一接合構造,形成於該鎖合部之外表面,其中每一該些第一接合構造為一卡扣凹槽;以及 一第二接合構造,形成於該鎖合部之外表面,鄰接該些第一接合構造; 其中該編碼器透過該訊號端子傳送回授訊號給該驅動器。
  2. 如請求項1之馬達,其中該訊號端子包括三個該第一接合構造,等間隔地設置於該鎖合部之外表面。
  3. 如請求項1之馬達,其中該第二接合構造為螺紋構造,環繞整個該鎖合部之外表面。
  4. 如請求項3之馬達,其中該第二接合構造比該些第一接合構造更靠近該螺鎖基座。
  5. 如請求項1之馬達,其中該鎖合部包括: 一上方部分,其中該些第一接合構造設置於該上方部分;以及 一下方部分,其中該第二接合構造設置於該下方部分; 其中該下方部分的外徑大於該上方部分的外徑。
  6. 如請求項5之馬達,其中該訊號端子更包括一第三接合構造,設置於該上方部分; 其中該第三接合構造為螺紋構造,環繞該鎖合部之外表面。
  7. 如請求項1之馬達,其中該第二接合構造包括複數個卡扣凹槽,且該些卡扣凹槽與該些第一接合構造不同; 其中該第二接合構造的每一該些卡扣凹槽各自與該些第一接合構造的其中一者相連。
  8. 如請求項1之馬達,其中該第二接合構造為旋轉式卡扣凹槽,環繞整個該鎖合部之外表面; 其中至少部分該第二接合構造與該些第一接合構造相連。
  9. 如請求項1之馬達,其中該訊號端子更包括十個接腳,設置於該鎖合部內。
  10. 如請求項1之馬達,其中該訊號端子更包括一定位凹槽,設置於該螺鎖基座上。
TW112209923U 2023-09-14 2023-09-14 馬達 TWM649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9923U TWM649452U (zh) 2023-09-14 2023-09-14 馬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9923U TWM649452U (zh) 2023-09-14 2023-09-14 馬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9452U true TWM649452U (zh) 2023-12-11

Family

ID=9004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9923U TWM649452U (zh) 2023-09-14 2023-09-14 馬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9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8203B (zh) 用以與同軸纜線端接之電氣連接器
KR101887538B1 (ko) 무성별 결합이 가능한 모듈 연결장치
JP6148409B2 (ja) プッシュロック電気コネクタ
US8858271B2 (en) Speaker interconnect
US7517234B2 (en) Microphone connector and microphone with the same
JP2011503783A (ja) 印刷回路基板に連結可能なコネクタ
US10424865B2 (en) Splic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6040838A (ja) 雌雄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TWM649452U (zh) 馬達
TW202103387A (zh) 連接器總成
US10483703B2 (en) Connector
US20230390948A1 (en) Robot arm joint, connector and robot arm
JP4943471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用ロックリング
CN220857788U (zh) 马达
US10792805B2 (en) Semi-hollow actuator module
TWI722513B (zh) 電連接器組合
JP2007012392A (ja) 三芯の電源プラグ
CN211126183U (zh) 一种高速数据连接器
TWI814108B (zh) 具複數個正反插連接器的控制盒
WO2023207335A1 (zh) 线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
CN110535273B (zh) 用于塑封电机的槽楔组件及塑封电机
JP7556918B2 (ja) 電子機器
US20240171032A1 (en) Motor
JP7285442B2 (ja) コネクタ、モータユニット、及び車両
JP4018040B2 (ja) 回転補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