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5080U - 光纖頭套 - Google Patents

光纖頭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5080U
TWM645080U TW112204926U TW112204926U TWM645080U TW M645080 U TWM645080 U TW M645080U TW 112204926 U TW112204926 U TW 112204926U TW 112204926 U TW112204926 U TW 112204926U TW M645080 U TWM645080 U TW M64508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intermediary
hole
sheath
c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4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簡志澄
簡佐翰
Original Assignee
簡志澄
簡佐翰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簡志澄, 簡佐翰 filed Critical 簡志澄
Priority to TW112204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5080U/zh
Publication of TWM645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508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光纖頭套,適用於一光纖纜線以及一定位件,且光纖頭套包括一本體以及一中介件。本體形成有一中介件容置部以及一光纖通孔,且光纖通孔用以使光纖纜線的一光纖穿設通過;中介件配置於中介件容置部且形成有一定位孔,且定位孔用以使定位件穿設通過。

Description

光纖頭套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光纖頭套,且特別是關於一種可防止定位孔因熱收縮產生孔徑改變或位置偏移的光纖頭套。
光纖纜線是一種廣泛使用於訊號高速傳輸之光通訊線材。一般而言,光纖纜線包括光纖以及被覆層,其中光纖包覆於被覆層內部,自光纖的一端所輸入的光訊號可經由光纖傳輸至另一端,在整個傳輸過程中相對於電纜傳輸具有極小的損耗率,因此經常作為長距離的訊號傳輸媒介使用。
當兩條不同的光纖經由光纖接頭彼此連接時,光纖之間的軸向移位、截面傾角差以及軸面間距將會造成訊號強度損失,其中又以軸向移位影響的程度最為嚴重。
在連接不同的光纖時,通常會使用具有多個光纖通孔的頭套分別(Ferrule)固持一條光纖,並使各光纖的一部份露出頭套,在這些頭套彼此完成初步對位後,可透過定位銷等定位件穿設於頭套,進而使光纖及頭套彼此連接及固定。然而,當機械轉換頭套(MT Ferrule)透過射出成型等方式冷卻時,原本供定位件穿設的定位孔,容易因為材料的熱收縮而產生孔徑改變或位置偏移等情形,對於需要極高精度的光纖而言,上述情形會導致定位件無法順利穿設於定位孔,或是頭套連接時發生軸向移位進而造成訊號強度的損失。
創作人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進而研發出一種可防止定位孔因熱收縮產生孔徑改變或位置偏移的光纖頭套,進而防止光纖連接時發生軸向移位,以期達到提高訊號傳輸效率以及減少訊號強度損失的效果。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光纖頭套,適用於一光纖纜線以及一定位件,且光纖頭套包括一本體以及一中介件。本體形成有一中介件容置部以及一光纖通孔,且光纖通孔用以使光纖纜線的一光纖穿設通過;中介件配置於中介件容置部且形成有一定位孔,且定位孔用以使定位件穿設通過。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本體的熱膨脹係數大於中介件的熱膨脹係數,或本體與中介件分別成形後彼此固設。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的本體還形成有一腔室且包括一護套承載部及一光纖固持部。護套承載部與光纖固持部配置於腔室內且彼此間具有一段差。光纖纜線還包括一護套,護套承載部適於承載護套,且光纖固持部適於固持光纖。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的光纖纜線沿一縱向延伸,中介件容置部為一貫孔,且貫孔沿縱向貫穿本體。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的本體還形成有一腔室,光纖纜線的至少一部份容置於腔室內,且貫孔與腔室在縱向上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份彼此重疊。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的本體形成有二中介件容置部。光纖頭套包括二中介件,這些中介件分別配置於這些中介件容置部中對應的其中一個,且這些中介件容置部相對於光纖通孔對稱配置。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的本體還形成有一開口。光纖纜線還包括一護套,光纖穿設於護套,且開口的尺寸及形狀對應於護套。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的本體還形成有一引導部,且引導部相鄰於開口配置。
在一實施型態中,上述定位孔的孔徑為0.70毫米。
在一實施型態中,上述中介件的側投影包括圓管的一部份、圓錐的一部份或一階梯狀結構。
藉此,本新型創作的光纖頭套的中介件配置於中介件容置部,且定位孔形成於中介件上,因此當本體冷卻成型時,定位孔不會因為本體材料的熱收縮產生孔徑改變或位置偏移等情形,進而防止光纖連接時發生軸向移位,並達到提高訊號傳輸效率以及減少訊號強度損失的效果。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技術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如下。
1:光纖頭套
100:本體
110:前端部
120:後端部
122:本體固持部
124:引導部
126:開口
130:護套承載部
140:光纖固持部
142:光纖槽
160:中介件容置部
170:光纖通孔
180:腔室
190:注膠口
200:中介件
260:定位孔
2:光纖纜線
22:被覆層
24:光纖
24a:光纖外被
24b:光纖芯部
26:護套
26a:第一部份
26b:第二部份
26c:穿孔
3:定位件
X-X:剖面
圖1為本新型創作的光纖頭套的一實施例應用於一光纖纜線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光纖頭套及光纖纜線的元件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本體的後視示意圖。
圖4為圖3的本體沿X-X剖面的剖視示意圖。
圖5為圖2中的護套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圖2中的中介件的後視示意圖。
圖7為一光纖纜線及一定位件與本新型創作的光纖頭套的一實施例結合時的剖視示意圖。
有關本新型創作之前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型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呈現。以下實施例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所使用的方向用語乃是便於說明,而非對本新型創作加以限制。此外,在下列的實施型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採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並適當地省略重複說明。
請參考圖1及圖2,其中圖1為本新型創作的光纖頭套(Ferrule)的一實施例應用於一光纖纜線的立體示意圖,而圖2為圖1的光纖頭套及光纖纜線的元件分解示意圖。本實施例的光纖頭套1適用於一光纖纜線2且包括一本體100以及一中介件200,其中本體100形成有一中介件容置部160以及一光纖通孔170,中介件200適於配置於中介件容置部160,且光纖通孔170用以使光纖纜線2的光纖24穿設通過。
如圖2所示,光纖纜線2例如是沿一縱向延伸的12×1的多芯光纖且包括一被覆層22以及複數條光纖24,這些光纖24包覆於被覆層22內,但在其它可能的實施例中,光纖纜線2也可以是僅包括一條光纖24的單芯光纖,且依據實際需要可不具備被覆層22,本新型創作對此不加以限制。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光纖頭套1可包括二個中介件200,而本體100形成有二個中介件容置部160以及複數個光纖通孔170,且這些中介件容置部160相對於光纖通孔170對稱配置。換言之,中介件容置部160的數量對應於中介件200的數量,光纖通孔170的數量對應於光纖24的數量。藉此,中介件200可分別配置於這些中介件容置部160中對應的其中一個,且光纖24亦可分別配置於這些光纖通孔170中對應的其中一個,以利於連接不同的光纖纜線2。
詳細而言,過往當連接兩條不同的光纖纜線2時,需先對光纖纜線2進行剪切,並將光纖24穿設於具有光纖通孔的頭套,之後再將固持有光纖24的頭套安裝在用於連接光纖纜線2的連接器上,透過連接器將每一條光纖24對位後完成連接工序。當進行光纖24的對位時,需要將例如定位銷等定位件3(可參考圖7)穿設於頭套及連接器的定位孔中,以確保頭套與頭套之間沒有軸向位移。然而,當機械轉換頭套(MT Ferrule)等透過射出成型製成的頭套冷卻時,形成於頭套上的定位孔容易因為材料的熱收縮,而產生孔徑改變或位置偏移等情形,導致定位件3無法順利穿設於定位孔,或是頭套連接時發生軸向移位進而造成訊號強度的損失。為此,本實施例的光纖頭套1的中介件200配置於中介件容置部160,且用以使定位件3穿設通過的定位孔260形成於中介件200上,因此當本體100成型時,定位孔260不會因為本體100材料的熱收縮產生孔徑改變或位置偏移等情形,進而防止光纖24連接時發生軸向移位,並達到提高訊號傳輸效率以及減少訊號強度損失的效果。
更進一步而言,使定位孔260不受本體100材料的熱收縮產生孔徑改變或位置偏移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選用熱膨脹係數小於本體100的材料作為中介件200的材料。在本實施例中,本體100的材質例如是樹脂,而中介件200的材質例如是耐高溫及具有較低熱膨脹係數的材料。藉此,在製作光纖頭套1時,可將中介件200配置於製作本體100的模具內部對應於中介件容置部160的位置,並透過射出成型形成本體100。當光纖頭套1冷卻後,由於本體100的熱膨脹係數大於中介件200的熱膨脹係數,可有效抑制定位孔260受到本體100材料收縮的影響而改變孔徑或位置,達到維持尺寸精度的效果。
又或者,在製作光纖頭套1時,可將本體100與中介件200分別成形後再加以組裝並使彼此固設,在這種情況下,本體100的熱膨脹係數不必然大於中介件200的熱膨脹係數,且固設的方法可為嵌合、螺合、黏合或鎖固等方式,本新型創作對此不加以限定。
請一併參考圖2至圖4,其中圖3為圖2中的本體的後視示意圖,而圖4為圖3的本體沿X-X剖面的剖視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本體100可包括一前端部110以及一後端部120,中介件容置部160及光纖通孔170形成於前端部110用以與另一頭套連接的接面上,而後端部120可包括一本體固持部122,其中本體固持部122例如是位於兩個凸肋間的平面,有助於使用者或儀器提取本體100。另一方面,中介件容置部160例如是一貫孔,其中貫孔的內徑略大於中介件200的外徑或與中介件200的外徑實質相等,且貫孔沿縱向貫穿本體100。透過這樣的配置,當光纖頭套1置入連接用的連接器時,使用者可自前端部110將定位件3置入定位孔260,使連接工序更為便利。
除此之外,如圖3所示,本體100還可形成有一腔室180,其中光纖纜線2的至少一部份容置於腔室180內,且為了同時容置定位件3並符合定位件3的位置及大小規格,中介件容置部160所形成的貫孔與腔室180在縱向上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份彼此重疊。換言之,從本體100的後方來看,貫孔的一部份進入腔室180的內部。
請一併參考圖3至圖5,其中圖5為圖2中的護套的立體示意圖。詳細而言,本實施例的本體100在後端部120上還形成有一開口126,且光纖24適於透過開口126插入腔室180並穿設於光纖通孔170。另一方面,如圖5所示,光纖纜線2還可包括一護套26,其中護套26例如是由橡膠製成且包括一第一部份26a以 及一第二部份26b,其中第一部份26a的厚度大於第二部份26b的厚度,但本新型創作並不以此為限。此外,護套26形成有一穿孔26c,穿孔26c沿縱向貫穿第一部份26a及第二部份26b,且大小及尺寸例如對應於被覆層22,而開口126的尺寸及形狀對應於護套26的第一部份26a。藉此,當使用者欲連接光纖頭套1及光纖纜線2時,可將被覆層22及光纖24穿設於護套26的穿孔26c內,並將第一部份26a嵌設於開口126,從而使光纖頭套1及光纖纜線2暫時固定,而當使用者確定光纖頭套1及光纖纜線2的相對位置後,可經由本體100的注膠口190(如圖2所示)灌入固定光纖纜線2用的黏合劑(例如是AB膠),使光纖纜線2相對於本體100完全固定。
如圖3及圖4所示,在一可能的實施例中,本體100還形成有一引導部124,其中引導部124可為一斜面,數量例如是兩個且相鄰於開口126配置。藉此,當使用者欲將護套26嵌設於開口126時,可藉由引導部124的引導使第一部份26a傾斜地滑入開口126內,從而提高組裝效率。
除此之外,在一可能的實施例中,本體100還包括一護套承載部130以及一光纖固持部140,護套承載部130與光纖固持部140配置於腔室180內且彼此間具有一段差,其中段差的高度例如是第一部份26a的下表面與穿孔26c間的距離,但本新型創作對此不加以限制。當光纖纜線2經由開口126插入腔室180時,護套承載部130適於承載第一部份26a的下表面的前端,而光纖固持部140適於固持光纖24。透過這樣的配置,本體100可藉由護套承載部130及開口126分別固持護套26的前端及後端,可防止護套26的前後端產生擺盪,同時光纖固持部140與光纖通孔170共同固持光纖24,使得光纖頭套1與光纖纜線2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
具體而言,光纖固持部140上可形成有複數個光纖槽142,這些光纖槽142的數量對應於光纖24的數量,且光纖槽142的孔徑設計為略大於光纖通孔170的孔徑,藉此可與光纖通孔170分別固持剝被前後的光纖24。
請參考圖6,圖6為圖2中的中介件的後視示意圖。如圖所示,中介件200例如是一圓管狀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的長度例如與本體100在縱向上的長度相等,但在其它可能的實施例中,中介件200可以是具有固定孔徑的圓錐,又或者是側面的外徑上具有段差,亦即中介件200的側投影可包括圓管的一部份、圓錐的一部份或階梯狀結構,且長度亦可小於本體100在縱向上的長度,本新型創作對此不加以限定。另一方面,形成於中介件200上的定位孔260的孔徑例如是0.70毫米,以符合市面上光纖頭套所使用的定位銷的外徑規格,但也可以是對應上述圓錐狀或階梯狀中介件200形狀及大小的特殊貫孔,本新型創作對此不加以限定。
請參考圖7,圖7為一光纖纜線及一定位件與本新型創作的光纖頭套的一實施例結合時的剖視示意圖。詳細而言,光纖24可包括一光纖外被24a以及一光纖芯部24b,其中光纖芯部24b包覆於光纖外被24a內。當使用者欲連接不同的光纖纜線2時,可如上文所述將帶有護套26的光纖24透過開口126插入腔室180內,並透過護套承載部130及開口126固持護套26。同時,具有光纖外被24a的光纖24及已剝除光纖外被24a的光纖芯部24b可分別穿設於光纖槽142及光纖通孔170,使光纖24在受到固持的狀態下穿設通過光纖通孔170。之後,在透過注膠等工序固定光纖頭套1及光纖纜線2後,可將光纖頭套1組設於連接器(未繪示)中,由前端部110將定位件3插入中介件200的定位孔260中,並藉由定位件3穿設於不同的連接器,達到確實連接及定位相異光纖纜線2的功效。
本新型創作已以較佳實施形態揭露於上文之中,然熟習本項技術者理應理解,上述實施形態僅用於說明本新型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新型創作之範圍。舉凡與上述實施形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視為涵蓋於本新型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新型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光纖頭套
100:本體
110:前端部
120:後端部
160:中介件容置部
170:光纖通孔
190:注膠口
200:中介件
260:定位孔
2:光纖纜線
22:被覆層
24:光纖
26:護套

Claims (10)

  1. 一種光纖頭套,適用於一光纖纜線以及一定位件,該光纖頭套包括:一本體,形成有一中介件容置部以及一光纖通孔,且該光纖通孔用以使該光纖纜線的一光纖穿設通過;以及一中介件,配置於該中介件容置部且形成有一定位孔,且該定位孔用以使該定位件穿設通過。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頭套,其中該本體的熱膨脹係數大於該中介件的熱膨脹係數,或該本體與該中介件分別成形後彼此固設。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頭套,其中該本體還形成有一腔室且包括一護套承載部及一光纖固持部,該護套承載部與該光纖固持部配置於該腔室內且彼此間具有一段差,該光纖纜線還包括一護套,該護套承載部適於承載該護套,且該光纖固持部適於固持該光纖。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頭套,其中該光纖纜線沿一縱向延伸,該中介件容置部為一貫孔,且該貫孔沿該縱向貫穿該本體。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光纖頭套,其中該本體還形成有一腔室,該光纖纜線的至少一部份容置於該腔室內,且該貫孔與該腔室在該縱向上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份彼此重疊。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頭套,其中該本體形成有二中介件容置部,該光纖頭套包括二中介件,該些中介件分別配置於該些中 介件容置部中對應的其中一個,且該些中介件容置部相對於該光纖通孔對稱配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頭套,其中該本體還形成有一開口,該光纖纜線還包括一護套,該光纖穿設於該護套,且該開口的尺寸及形狀對應於該護套。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光纖頭套,其中該本體還形成有一引導部,且該引導部相鄰於該開口配置。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頭套,其中該定位孔的孔徑為0.70毫米。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頭套,其中該中介件的側投影包括圓管的一部份、圓錐的一部份或一階梯狀結構。
TW112204926U 2023-05-18 2023-05-18 光纖頭套 TWM645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4926U TWM645080U (zh) 2023-05-18 2023-05-18 光纖頭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4926U TWM645080U (zh) 2023-05-18 2023-05-18 光纖頭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5080U true TWM645080U (zh) 2023-08-11

Family

ID=88560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4926U TWM645080U (zh) 2023-05-18 2023-05-18 光纖頭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5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8177B2 (ja)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ための単心コネクタ
KR100937284B1 (ko) 광 커넥터 페룰, 광 커넥터, 광 부품 및 광 배선 시스템
JP5759183B2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RU2591232C2 (ru) Оптоволокон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US9632258B2 (en) Optical connector ferrule
JP2009230105A (ja) 光ファイバ付き光フェルール
TWI791710B (zh) 光連接器及光連接構造
JP7040464B2 (ja) 光ファイバ保持部品、光コネクタ、及び光結合構造
JP4933691B2 (ja) マルチファイバ型フェルール、マルチファイバ型コネクタ及びその予備組立て方法
JP2019066771A5 (zh)
JP5747086B2 (ja) 帯状光ファイバーコネクター
JP7115182B2 (ja) 光コネクタ用フェルール、スリーブ及びフェルール部材製造方法
TWM645080U (zh) 光纖頭套
WO2018105152A1 (ja) コネクタ付光ファイバコード
JP4053368B2 (ja) 光コネクタ用ブーツおよび光コネクタ
WO2022039008A1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40178013A1 (en) Flutes for ferrule to fiber bonding
JP6586796B2 (ja) コネクタ用ブーツ、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付き光ファイバ心線
US20120106896A1 (en) Cable assembly for optical termination
TWM637535U (zh) 多芯光纖頭套
TW202414010A (zh) 多芯光纖頭套
JP7388368B2 (ja) フェルール及び光コネクタ
CN210666107U (zh) 套圈以及光纤连接器
WO2024029270A1 (ja) 光コネクタ、フェルール、及び光結合構造
JP6924468B2 (ja) フェルール、光ファイバ付きフェルール、及びフェルール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