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3684U - 內視鏡的操作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內視鏡的操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3684U
TWM643684U TW112200208U TW112200208U TWM643684U TW M643684 U TWM643684 U TW M643684U TW 112200208 U TW112200208 U TW 112200208U TW 112200208 U TW112200208 U TW 112200208U TW M643684 U TWM643684 U TW M64368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tating element
operating device
turntable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0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凱强
李文樞
吳宗勲
張榕瑭
Original Assignee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0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3684U/zh
Publication of TWM643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368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包括一支架、一中心軸、一第一旋轉元件、一第一轉盤、一第二旋轉元件、以及一第二轉盤。中心軸固定於支架上。第一旋轉元件和第二旋轉元件圍繞中心軸且可相對於中心軸旋轉。第一轉盤圍繞中心軸且包括一穿孔和一第一驅動部,其中中心軸容置於穿孔中,且該第一驅動部連接第一旋轉元件以驅動第一旋轉元件旋轉。第二轉盤圍繞中心軸且包括一第二驅動部,其中第二驅動部容置於穿孔中並連接第二旋轉元件以驅動第二旋轉元件旋轉。

Description

內視鏡的操作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操作裝置。更具體地來說,本創作有關於一種內視鏡的操作裝置。
內視鏡泛指經各種管道進入人體,以觀察人體內部狀況的醫學儀器。舉例而言,內視鏡可包括膀胱鏡、胃鏡、大腸鏡、支氣管鏡、腹腔鏡等。
現有的內視鏡包含大量的內部零件以及複雜的連接關係,組裝和維修上並不容易。另外,由於各種流行病的擴散,醫學儀器(例如內視鏡)必須朝著一次性使用的拋棄式儀器發展以避免感染。目前內視鏡在製造上更需要較高的成本,因此並不適合應用於這種拋棄式儀器。因此,如何解決前述各項問題始成一重要之課題。
為了解決上述習知之問題點,本創作提供一種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包括一支架、一中心軸、一第一旋轉元件、一第一轉盤、一第二旋轉元件、以及一第二轉盤。中心軸固定於支架上。第一旋轉元件和第二旋轉元件圍繞中心軸且可相對於中心軸旋轉。第一轉盤圍繞中心軸且包括一穿孔和一第一驅動部,其中中心軸容置於穿孔中,且該第一驅動部連接第一旋轉元件以驅動第一旋轉元件旋轉。第二轉盤圍繞中心軸且包括一第二驅動部,其中第二驅動部容置於穿孔中並連接第二旋轉元件以驅動第二旋轉元件旋轉。
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一轉盤包括連接第一驅動部的一第一轉動部,第二轉盤包括連接第二驅動部的一第二轉動部,第一旋轉元件設置於第一轉動部和第二旋轉元件之間,且第一轉動部設置於第二轉動部和第一旋轉元件之間。
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操作裝置更包括一墊片,設置於第一轉動部和第二轉動部之間且接觸第一轉動部和第二轉動部。
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操作裝置更包括一扣環,且中心軸包括一內凹結構,其中第二轉盤設置於扣環和支架之間,且扣環接觸該第二轉盤並進入內凹結構中。
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中,前述操作裝置更包括一固定元件,設置於第一旋轉元件和第二旋轉元件之間,且第一旋轉元件和第二旋轉元件接觸固定元件。
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一旋轉元件包括複數個凸起,前述凸起接觸固定元件且具有同心圓結構。第一旋轉元件更包括一本體,前述凸起形成於本體面向固定元件的表面上,且第一轉盤連接本體背向固定元件的表面。
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二旋轉元件包括複數個凸起,前述凸起接觸固定元件且具有同心圓結構。第二旋轉元件更包括一本體,前述凸起形成於本體面向固定元件的表面上,且第二轉盤連接本體面向固定元件的表面。
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中,前述固定元件包括彼此相連的一平板部和一環狀部,平板部設置於該第一旋轉元件和第二旋轉元件之間,且第一旋轉元件圍繞環狀部。
以下說明本創作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然而,可輕易了解本創作提供許多合適的創作概念而可實施於廣泛的各種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實施例僅僅用於說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創作,並非用以侷限本創作的範圍。
除非另外定義,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用語)具有與此篇揭露所屬之一般技藝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義。能理解的是這些用語,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用語,應被解讀成具有一與相關技術及本創作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應該以一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方式解讀,除非在此特別定義。
首先請參閱第1圖,本創作一實施例的內視鏡P可包括一操作裝置10、一連接裝置20、一蛇骨結構30、以及一鏡頭裝置40。連接裝置20可包括複數條鋼索21,且可於操作裝置10和蛇骨結構30之間連接兩者。操作裝置10可通過拉動連接裝置20的鋼索21來驅使蛇骨結構30產生彎曲。鏡頭裝置40設置於蛇骨結構30上,因此當蛇骨結構30被驅動而產生彎曲時,鏡頭裝置40將隨之移動以取得不同位置的影像。
第2圖和第3圖係分別表示前述操作裝置10的示意圖和爆炸圖,且第4圖係表示第2圖中沿著A-A方向的剖視圖。請參閱第2圖至第4圖,前述操作裝置10主要包括一支架100、一中心軸200、一第一旋轉元件300、一固定元件400、一第二旋轉元件500、一第一轉盤600、一第二轉盤700、一墊片800、以及一扣環900。前述各元件的結構和連接關係將於以下說明。
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支架100可具有一基座110和至少一延伸部120,延伸部120連接基座110且朝向遠離基座110的方向延伸。中心軸200的一端部201可藉由鎖固元件F(例如螺絲或鉚釘)固定於支架100的基座110上,且中心軸200在鄰近於另一端部202處可具有一內凹結構210。換言之,內凹結構210可形成在中心軸200未與支架100連結的端部202。
固定元件400可固定於支架100的延伸部120上。由於支架100的延伸部120是朝向遠離基座110的方向延伸,因此當固定元件400固定於延伸部120之後,固定元件400和支架100的基座110之間可形成一空間S。操作裝置10的第二旋轉元件500可設置於此空間S中並圍繞中心軸200。
如第4圖至第5B圖所示,第二旋轉元件500包括一本體510、複數個凸起520、複數個驅動塊530、以及至少一繞線部540。本體510大致具有一盤狀結構,且包括面朝固定元件400的表面511和背向固定元件400的表面512。凸起520和驅動塊530形成於本體510的表面511上。凸起520可具有同心圓結構,且當第二旋轉元件500設置在固定元件400和支架100之間時,凸起520可接觸固定元件400。驅動塊530鄰接中心軸200,且相鄰的驅動塊530之間可形成驅動槽550。繞線部540則形成於本體510的表面512上,內視鏡P的連接裝置20中的部分鋼索21可纏繞於繞線部540。因此,當第二旋轉元件500相對於中心軸200旋轉時,第二旋轉元件500可拉動鋼索21來驅使蛇骨結構30相對於一軸向(例如X軸)產生彎曲。
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固定元件400可包括一平板部410和一環狀部420,平板部410設置於第一旋轉元件300和第二旋轉元件500之間,環狀部420連接平板部410且圍繞中心軸200。固定元件400和支架100可為內視鏡P的外殼的一部份,但並不限定於此。於一些實施例中,固定元件400和支架100可為一體成型的。
如第4圖和第6A、6B圖所示,第一旋轉元件300接觸固定元件400的平板部410且圍繞固定元件400的環狀部420。第一旋轉元件300可相對於固定元件400及中心軸200旋轉。詳細而言,第一旋轉元件300包括一本體310、複數個凸起320、至少一驅動槽330、以及至少一繞線部340。本體310大致具有一盤狀結構, 且包括面朝固定元件400的表面311和背向固定元件400的表面312。凸起320形成於本體310的表面311上,繞線部340和驅動槽330則形成於本體310的表面312上。凸起320可具有同心圓結構,且當第一旋轉元件300設置在固定元件400上時,凸起320可接觸固定元件400。內視鏡P的連接裝置20中的部分鋼索21可纏繞於繞線部340。因此,當第一旋轉元件300相對於中心軸200旋轉時,第一旋轉元件300可拉動鋼索21來驅使蛇骨結構30相對於一軸向(例如Y軸)產生彎曲。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旋轉元件300和第二旋轉元件500可分別驅使蛇骨結構30相對於不同軸向產生彎曲。
請一併參閱第2圖至第4圖以及第7圖,第一轉盤600可包括一穿孔610、一第一轉動部620、以及一第一驅動部630。第一穿孔610貫穿第一轉動部620,且中心軸200可容置於此穿孔610中。使用者可推動第一轉動部620來使第一轉盤600旋轉,因此,第一轉動部620可具有讓使用者易於操作的外型。舉例而言,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轉動部620可大致具有一五角星形,但並不限定於此。第一驅動部630連接第一轉動部620,且可進入第一旋轉元件300的驅動槽330中。如此一來,當使用者推動第一轉動部620使第一轉盤600旋轉時,第一轉盤600將可帶動第一旋轉元件300相對於中心軸200旋轉,進而可拉動與第一旋轉元件300連接的鋼索21,使得蛇骨結構30產生彎曲。
另外,需特別說明的是,由於第一旋轉元件300是以具有同心圓結構的凸起320來接觸固定元件400,因此可減少第一旋轉元件300旋轉時第一旋轉元件300和固定元件400之間的摩擦阻力,使用者可平順地推動第一轉盤600。於本實施例中,固定元件400可由金屬構成,因此可進一步地減少第一旋轉元件300旋轉時第一旋轉元件300和固定元件400之間的摩擦阻力。
請一併參閱第2圖至第4圖以及第8圖,第二轉盤700可包括一第二轉動部710和一第二驅動部720。第二轉動部710圍繞中心軸200,使用者可推動第二轉動部710來使第一轉盤600旋轉,因此,第二轉動部710可具有讓使用者易於操作的外型。舉例而言,於本實施例中,第二轉動部710可大致具有一六角星形,但並不限定於此。第二驅動部720連接第二轉動部710,且可延伸穿過第一旋轉元件300的穿孔610並進入第二旋轉元件500的驅動槽550中。如此一來,當使用者推動第二轉動部710使第二轉盤700旋轉時,第二轉盤700將可帶動第二旋轉元件500相對於中心軸200旋轉,進而可拉動與第二旋轉元件500連接的鋼索21,使得蛇骨結構30產生彎曲。
墊片800設置於第一轉動部620和第二轉動部710之間並接觸兩者。於本實施例中,墊片800可具有金屬,以減少第一轉盤600及/或第二轉盤700旋轉時的摩擦阻力,且亦可避免第一轉盤600及/或第二轉盤700旋轉時產生碎屑。
扣環900可與第二轉盤700的第二轉動部710接觸且進入中心軸200的內凹結構210中。扣環900可用於限制第一旋轉元件300、第二旋轉元件500、第一轉盤600、第二轉盤700和墊片800在Z軸方向上的位置。於本實施例中,扣環900可具有彈性,因此其可提供一彈性力予第二轉盤700,使得第二轉盤700往朝向支架100的方向抵靠。如此一來,第一旋轉元件300、第二旋轉元件500、第一轉盤600、第二轉盤700和墊片800即可被夾設於扣環900和支架100之間。
本創作前述操作裝置10中不需要大量的固定零件和驅動零件,因此可組裝步驟和生產成本大幅降低,更可使得內視鏡P的尺寸得以減小。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一種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包括一支架、一中心軸、一第一旋轉元件、一第一轉盤、一第二旋轉元件、以及一第二轉盤。中心軸固定於支架上。第一旋轉元件和第二旋轉元件圍繞中心軸且可相對於中心軸旋轉。第一轉盤圍繞中心軸且包括一穿孔和一第一驅動部,其中中心軸容置於穿孔中,且該第一驅動部連接第一旋轉元件以驅動第一旋轉元件旋轉。第二轉盤圍繞中心軸且包括一第二驅動部,其中第二驅動部容置於穿孔中並連接第二旋轉元件以驅動第二旋轉元件旋轉。
雖然本創作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創作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創作使用。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數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此外,每個申請專利範圍建構成一獨立的實施例,且各種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之組合皆介於本創作之範圍內。
10:操作裝置 20:連接裝置 21:鋼索 30:蛇骨結構 40:鏡頭裝置 100:支架 110:基座 120:延伸部 200:中心軸 201:端部 202:端部 210:內凹結構 300:第一旋轉元件 310:本體 311:表面 312:表面 320:凸起 330:驅動槽 340:繞線部 400:固定元件 410:平板部 420:環狀部 500:第二旋轉元件 510:本體 511:表面 512:表面 520:凸起 530:驅動塊 540:繞線部 550:驅動槽 600:第一轉盤 610:穿孔 620:第一轉動部 630:第一驅動部 700:第二轉盤 710:第二轉動部 720:第二驅動部 800:墊片 900:扣環 F:鎖固元件 S:空間
根據以下的詳細說明並配合所附圖式可以更加理解本創作實施例。應注意的是,根據本產業的標準慣例,圖式中的各種部件並未必按照比例繪製。事實上,可能任意的放大或縮小各種部件的尺寸,以做清楚的說明。 第1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內視鏡的示意圖。 第2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的示意圖。 第3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的爆炸圖。 第4圖係表示第2圖中沿A-A方向的剖視圖。 第5A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第二旋轉元件的示意圖。 第5B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第二旋轉元件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第6A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第一旋轉元件的示意圖。 第6B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第一旋轉元件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第7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第一轉盤的示意圖。 第8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第二轉盤的示意圖。
10:操作裝置
100:支架
200:中心軸
300:第一旋轉元件
400:固定元件
500:第二旋轉元件
600:第一轉盤
700:第二轉盤
900:扣環

Claims (10)

  1. 一種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包括: 一支架; 一中心軸,固定於該支架上; 一第一旋轉元件,圍繞該中心軸且可相對於該中心軸旋轉; 一第一轉盤,圍繞該中心軸且包括一穿孔和一第一驅動部,其中該中心軸容置於該穿孔中,且該第一驅動部連接該第一旋轉元件以驅動該第一旋轉元件旋轉; 一第二旋轉元件,圍繞該中心軸且可相對於該中心軸旋轉;以及 一第二轉盤,圍繞該中心軸且包括一第二驅動部,其中該第二驅動部容置於該穿孔中並連接該第二旋轉元件以驅動該第二旋轉元件旋轉。
  2. 如請求項1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一轉盤包括連接該第一驅動部的一第一轉動部,該第二轉盤包括連接該第二驅動部的一第二轉動部,該第一旋轉元件設置於該第一轉動部和該第二旋轉元件之間,且該第一轉動部設置於該第二轉動部和該第一旋轉元件之間。
  3. 如請求項2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其中該操作裝置更包括一墊片,設置於該第一轉動部和該第二轉動部之間且接觸該第一轉動部和該第二轉動部。
  4. 如請求項1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其中該操作裝置更包括一扣環,且該中心軸包括一內凹結構,其中該第二轉盤設置於該扣環和該支架之間,且該扣環接觸該第二轉盤並進入該內凹結構中。
  5. 如請求項1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其中該操作裝置更包括一固定元件,設置於該第一旋轉元件和該第二旋轉元件之間,且該第一旋轉元件和該第二旋轉元件接觸該固定元件。
  6. 如請求項5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一旋轉元件包括複數個凸起,該些凸起接觸該固定元件且具有同心圓結構。
  7. 如請求項6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一旋轉元件更包括一本體,該些凸起形成於該本體面向該固定元件的表面上,且該第一轉盤連接該本體背向該固定元件的表面。
  8. 如請求項5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二旋轉元件包括複數個凸起,該些凸起接觸該固定元件且具有同心圓結構。
  9. 如請求項8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其中該第二旋轉元件更包括一本體,該些凸起形成於該本體面向該固定元件的表面上,且該第二轉盤連接該本體面向該固定元件的表面。
  10. 如請求項5之內視鏡的操作裝置,其中該固定元件包括彼此相連的一平板部和一環狀部,該平板部設置於該第一旋轉元件和該第二旋轉元件之間,且該第一旋轉元件圍繞該環狀部。
TW112200208U 2023-01-07 2023-01-07 內視鏡的操作裝置 TWM643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0208U TWM643684U (zh) 2023-01-07 2023-01-07 內視鏡的操作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0208U TWM643684U (zh) 2023-01-07 2023-01-07 內視鏡的操作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3684U true TWM643684U (zh) 2023-07-11

Family

ID=88148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0208U TWM643684U (zh) 2023-01-07 2023-01-07 內視鏡的操作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36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7574A (zh) * 2023-08-25 2023-12-0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主动可弯导引鞘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7574A (zh) * 2023-08-25 2023-12-0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主动可弯导引鞘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8167B2 (en) Bending operation apparatus for endoscope
US7828725B2 (en) Bent state holding mechanism of an endoscope
TWM643684U (zh) 內視鏡的操作裝置
US6408889B1 (en) Bendable tub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794392B2 (en) Bent state holding mechanism of an endoscope
US7846089B2 (en) Bendable portion control mechanism of an endoscope
CN104873161B (zh) 内窥镜
US8444552B2 (en) Endoscope
Abdelshehid et al. Comparison of flexible ureteroscopes: deflection, irrigant flow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JP5021381B2 (ja) 内視鏡
TW202335618A (zh) 可控彎曲管及其內視鏡裝置
WO2023226536A1 (zh) 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JP5876198B1 (ja) 内視鏡
JP2015107226A (ja) コイルパイプ位置固定部材、マニピュレータ、およびコイルパイプ位置固定方法
JP5980483B2 (ja) 医療器具
JP2007061218A (ja) 内視鏡
JP2000254095A (ja) 内視鏡の湾曲部構造
JPWO2018079061A1 (ja) 内視鏡
JP6230766B1 (ja) 挿入機器、装着具及び駆動力伝達ユニット
CN113545740B (zh) 一种强度高的腹腔镜尖头把手
JP2016168220A (ja) 内視鏡のアングル操作装置
JP2000316800A (ja) 内視鏡の湾曲部構造
CN218738877U (zh) 一种软式内窥镜及其柔性器械蛇骨
JP2010220800A (ja) 内視鏡のアングル操作装置
JP3307219B2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