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2634U - 螺帽結構 - Google Patents

螺帽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2634U
TWM642634U TW112202530U TW112202530U TWM642634U TW M642634 U TWM642634 U TW M642634U TW 112202530 U TW112202530 U TW 112202530U TW 112202530 U TW112202530 U TW 112202530U TW M642634 U TWM642634 U TW M64263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engaging arm
hook
nut body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2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清榮
江浩霆
Original Assignee
詠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詠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詠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2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2634U/zh
Priority to CN202320702973.4U priority patent/CN220015766U/zh
Publication of TWM642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263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wel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種螺帽結構鎖固於電子裝置之外螺紋柱以將電子裝置固定於安裝標的上,電子裝置之傳輸線材與外螺紋柱穿過安裝標的之圓孔。螺帽結構包含第一及第二半螺帽體。第一半螺帽體具有第一半圓螺孔、形成有第一卡合臂的第一接合端部及形成有第一凹槽的第二接合端部。第二半螺帽體具有第二半圓螺孔、形成有第二凹槽的第三接合端部及形成有第二卡合臂的第四接合端部。第一卡合臂可拆卸地卡合於第二凹槽內且第二卡合臂可拆卸地卡合於第一凹槽內,使得第一及第二半圓螺孔形成鎖固螺孔以環設於傳輸線材上且螺接於外螺紋柱而將電子裝置固定於安裝標的上。

Description

螺帽結構
本創作關於一種螺帽結構,尤指一種具有可拆卸地接合之第一半螺帽體以及第二半螺帽體的螺帽結構。
一般來說,若是想要將具有傳輸線材的電子裝置固定在安裝標的上(如車輛頂部、設備頂部、建築頂部等),其常見固定方式係將螺帽結構鎖固於電子裝置之外螺紋柱上。在此固定方式中,使用者需要先將外螺紋柱與傳輸線材穿過位於安裝標的之頂部上的圓孔,接著再將螺帽結構從傳輸線材底部套入且沿著傳輸線材移動至可與外螺紋柱鎖固配合之位置,如此一來,在將螺帽結構鎖固於外螺紋柱上後,使用者即可完成將電子裝置固定在安裝標的之頂部上的鎖固操作。
然而,此固定方式在傳輸線材過長(如超過五公尺甚至更長)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穿線時間過長導致上述螺帽鎖固操作費時費工的問題,雖然可改用具有開槽之金屬螺帽來解決上述問題,但此方式又會出現金屬螺帽價格高且開槽加工成本增加的問題。
因此,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可拆卸地接合之第一半螺帽體以及第二半螺帽體的螺帽結構,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根據一實施例,本創作之螺帽結構鎖固於一電子裝置之一外螺紋柱以將該電子裝置固定於一安裝標的上,該電子裝置之一傳輸線材與該外螺紋柱穿過該安裝標的之一圓孔,該螺帽結構包含一第一半螺帽體以及一第二半螺帽體。該第一半螺帽體具有一第一接合端部、一第二接合端部,以及一第一半圓螺孔,該第一接合端部突出形成有一第一卡合臂,該第二接合端部凹陷形成有一第一凹槽。該第二半螺帽體具有一第三接合端部、一第四接合端部,以及一第二半圓螺孔,該第三接合端部對應該第一卡合臂之位置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凹槽,該第四接合端部對應該第一凹槽之位置突出形成有一第二卡合臂。該第一卡合臂可拆卸地卡合於該第二凹槽內且該第二卡合臂可拆卸地卡合於該第一凹槽內,使得該第一半圓螺孔與該第二半圓螺孔接合形成一鎖固螺孔以環設於該傳輸線材上且可螺接於該外螺紋柱而將該電子裝置固定於該安裝標的上。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創作之螺帽結構鎖固於一電子裝置之一外螺紋柱以將該電子裝置固定於一安裝標的上,該電子裝置之一傳輸線材與該外螺紋柱穿過該安裝標的之一圓孔,該螺帽結構包含一第一半螺帽體以及一第二半螺帽體。該第一半螺帽體具有一第一接合端部、一第二接合端部,以及一第一半圓螺孔,該第一接合端部突出形成有一第一卡合臂,該第二接合端部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卡合臂。該第二半螺帽體具有一第三接合端部、一第四接合端部,以及一第二半圓螺孔,該第三接合端部對應該第一卡合臂之位置凹陷形成有一第一凹槽,該第四接合端部對應該第二卡合臂之位置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凹槽。該第一卡合臂可拆卸地卡合於該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二卡合臂可拆卸地卡合於該第二凹槽內,使得該第一半圓螺孔與該第二半圓螺孔接合形成一鎖固螺孔以環設於該傳輸線材上且可螺接於該外螺紋柱而將該電子裝置固定於該安裝標的上。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採用螺帽結構具有以臂槽卡合方式互相對接之第一半螺帽體以及第二半螺帽體的設計,以允許使用者可在將第一半螺帽體以及第二半螺帽體對接後即可直接進行螺帽結構與電子裝置之外螺紋柱的鎖固操作,而無須進行將螺帽結構從傳輸線材底部套入的前置操作,進而可快速地完成將具有傳輸線材之電子裝置裝設在安裝標的上的鎖固操作。如此一來,本創作係可有效地解決在先前技術中所提到的因傳輸線材過長造成螺帽鎖固操作費時費工以及金屬螺帽價格高且開槽加工成本增加的問題,從而大幅地提昇螺帽結構的操作便利性以及降低螺帽結構的使用成本。
關於本創作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創作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第1圖,其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所提出之一螺帽結構10與一電子裝置12以及一安裝標的14之爆炸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螺帽結構10係可適用於鎖固在電子裝置12(如天線盒,但不受此限)之一外螺紋柱16上以將電子裝置12固定於安裝標的14上,其中安裝標的14(於第1圖中僅以虛線部分簡示之)係可為一般常見適合安裝有電子裝置之標的(例如車輛頂部、設備頂部、建築頂部等,但不以此為限)且具有一圓孔18以允許電子裝置12之一傳輸線材20與外螺紋柱16穿過,以便後續進行螺帽結構10與外螺紋柱16之鎖固操作。
以下係針對螺帽結構10之結構設計進行詳細之描述,請參閱第1圖以及第2圖,第2圖為第1圖之螺帽結構10於另一視角之爆炸示意圖,由第1圖以及第2圖可知,螺帽結構10包含一第一半螺帽體22以及一第二半螺帽體24,其中第一半螺帽體22以及第二半螺帽體24係可較佳地由塑膠材質所組成而具有結構彈性,以便使用者進行螺帽結構10之拆裝操作。第一半螺帽體22具有一第一接合端部26、一第二接合端部28,以及一第一半圓螺孔30,第一接合端部26突出形成有一第一卡合臂32,第二接合端部28凹陷形成有一第一凹槽34。第二半螺帽體24具有一第三接合端部36、一第四接合端部38,以及一第二半圓螺孔40,第三接合端部36對應第一卡合臂32之位置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凹槽42,第四接合端部38對應第一凹槽34之位置突出形成有一第二卡合臂44。
更進一步地,在此實施例中,為了提昇第一半螺帽體22與第二半螺帽體24之結構接合強度,如第2圖所示,第一卡合臂32可具有一第一卡勾端部33,第二凹槽42對應第一卡勾端部33之位置形成有一第一卡勾槽部43,藉此,第一卡合臂32與第二凹槽42係可透過第一卡勾端部33與第一卡勾槽部43之間的凹凸卡合而更加穩固地結合在一起。須注意的是,上述卡勾端部與卡勾槽部凹凸配合之設計亦可應用在第二卡合臂44與第一凹槽34之卡合上,也就是說,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卡合臂44可具有一第二卡勾端部45,第一凹槽34對應第二卡勾端部45之位置形成有一第二卡勾槽部35以與第二卡勾端部45凹凸卡合,使得第二卡合臂44與第一凹槽34可更加穩固地結合在一起。
另外,如第2圖所示,在實際應用中,本創作可至少擇一地採用第一凹槽34為沿第一半螺帽體22之一軸向A呈上寬下窄之喇叭狀凹槽的設計以及第一凹槽34沿軸向A形成有一弧形曲面S的設計(其皆可應用在第二凹槽42上,相關描述係可根據第2圖類推,於此不再贅述),藉以引導第二卡合臂44能夠更順利地卡入第一凹槽34內,從而提升螺帽結構10之組裝便利性。
透過上述設計,當使用者想要進行電子裝置12之鎖固操作時,使用者僅須將如第2圖所示之第一半螺帽體22以及第二半螺帽體24放置於傳輸線材20之兩側且將第一半螺帽體22以及第二半螺帽體24彼此扭轉對接,以使第一卡合臂32以及第二卡合臂44分別可拆卸地卡合於第二凹槽42以及第一凹槽34內(如第3圖所示),藉此,第一半圓螺孔30與第二半圓螺孔40係可接合形成一鎖固螺孔11以環設於傳輸線材20上(如第1圖所示)。接下來,在將螺帽結構10沿著傳輸線材20以鎖固於穿過圓孔18之外螺紋柱16上後,此時由於第一半螺帽體22以及第二半螺帽體24之結構卡合對接方向(即軸向A)係與螺帽結構10之旋轉鎖固方向不同,因此,電子裝置12係可透過螺帽結構10鎖緊於外螺紋柱16上之方式穩固地裝設於安裝標的14上。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採用螺帽結構具有以臂槽卡合方式互相對接之第一半螺帽體以及第二半螺帽體的設計,以允許使用者可在將第一半螺帽體以及第二半螺帽體對接後即可直接進行螺帽結構與電子裝置之外螺紋柱的鎖固操作,而無須進行將螺帽結構從傳輸線材底部套入的前置操作,進而可快速地完成將具有傳輸線材之電子裝置裝設在安裝標的上的鎖固操作。如此一來,本創作係可有效地解決在先前技術中所提到的因傳輸線材過長造成螺帽鎖固操作費時費工以及金屬螺帽價格高且開槽加工成本增加的問題,從而大幅地提昇螺帽結構的操作便利性以及降低螺帽結構的使用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本創作所採用的螺帽凹槽設計係可不限於上述實施例,舉例來說,在另一實施例中,本創作係可改採用第一凹槽34可沿第一半螺帽體22之軸向A貫通形成之設計以取代如第2圖所示之盲孔槽設計,以允許使用者僅須透過將半螺帽體上之卡合臂與凹槽彼此對準卡合之方式即可完成螺帽對接操作(即不限於上述將第一半螺帽體22以及第二半螺帽體24扭轉對接之方式),從而提昇螺帽結構在卡合對接上的操作彈性。
除此之外,本創作所採用的卡合臂與凹槽對接設計係可不限於上述實施例,舉例來說,請參閱第4圖,其為根據本創作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一螺帽結構100之組裝示意圖,由第4圖可知,螺帽結構100包含一第一半螺帽體102以及一第二半螺帽體104,其中第一半螺帽體102以及第二半螺帽體104係可較佳地由塑膠材質所組成而具有結構彈性,以便使用者進行螺帽結構100之拆裝操作。第一半螺帽體102具有一第一接合端部106、一第二接合端部108,以及一第一半圓螺孔110,第一接合端部106突出形成有一第一卡合臂112,第二接合端部108突出形成有一第二卡合臂114。第二半螺帽體104具有一第三接合端部116、一第四接合端部118,以及一第二半圓螺孔120,第三接合端部116對應第一卡合臂112之位置凹陷形成有一第一凹槽122,第四接合端部118對應第二卡合臂114之位置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凹槽124。透過上述設計,使用者即可將第一半螺帽體102以及第二半螺帽體104彼此對接,以使第一卡合臂112以及第二卡合臂114分別可拆卸地卡合於第一凹槽122以及第二凹槽124內且使第一半圓螺孔110與第二半圓螺孔120接合形成一鎖固螺孔101以便後續鎖固操作,從而完成螺帽結構100之組裝操作。
相似地,在此實施例中,為了提昇第一半螺帽體102與第二半螺帽體104之結構接合強度,如第4圖所示,第一卡合臂112以及第二卡合臂114可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勾端部113以及一第二卡勾端部115,且第一凹槽122以及第二凹槽124可分別形成有一第一卡勾槽部123以及一第二卡勾槽部125,藉此,第一卡合臂112與第一凹槽122係可透過第一卡勾端部113與第一卡勾槽部123之間的凹凸卡合而更加穩固地結合在一起,且第二卡合臂114與第二凹槽124係可透過第二卡勾端部115與第二卡勾槽部125之間的凹凸卡合而更加穩固地結合在一起。至於針對此實施例之其他相關描述(如喇叭狀凹槽設計、凹槽弧面設計、凹槽貫通設計等),其係可參照上述實施例類推,於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10、100:螺帽結構 11、101:鎖固螺孔 12:電子裝置 14:安裝標的 16:外螺紋柱 18:圓孔 20:傳輸線材 22、102:第一半螺帽體 24、104:第二半螺帽體 26、106:第一接合端部 28、108:第二接合端部 30、110:第一半圓螺孔 32、112:第一卡合臂 33、113:第一卡勾端部 34、122:第一凹槽 35、125:第二卡勾槽部 36、116:第三接合端部 38、118:第四接合端部 40、120:第二半圓螺孔 42、124:第二凹槽 43、123:第一卡勾槽部 44、114:第二卡合臂 45、115:第二卡勾端部 A:軸向 S:弧形曲面
第1圖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所提出之螺帽結構與電子裝置以及安裝標的之爆炸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之螺帽結構於另一視角之爆炸示意圖。 第3圖為第2圖之螺帽結構的組裝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創作另一實施例所提出之螺帽結構的組裝示意圖。
10:螺帽結構
22:第一半螺帽體
24:第二半螺帽體
26:第一接合端部
28:第二接合端部
30:第一半圓螺孔
32:第一卡合臂
33:第一卡勾端部
34:第一凹槽
35:第二卡勾槽部
36:第三接合端部
38:第四接合端部
40:第二半圓螺孔
42:第二凹槽
43:第一卡勾槽部
44:第二卡合臂
45:第二卡勾端部
A:軸向
S:弧形曲面

Claims (14)

  1. 一種螺帽結構,其鎖固於一電子裝置之一外螺紋柱以將該電子裝置固定於一安裝標的上,該電子裝置之一傳輸線材與該外螺紋柱穿過該安裝標的之一圓孔,該螺帽結構包含: 一第一半螺帽體,其具有一第一接合端部、一第二接合端部,以及一第一半圓螺孔,該第一接合端部突出形成有一第一卡合臂,該第二接合端部凹陷形成有一第一凹槽;以及 一第二半螺帽體,其具有一第三接合端部、一第四接合端部,以及一第二半圓螺孔,該第三接合端部對應該第一卡合臂之位置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凹槽,該第四接合端部對應該第一凹槽之位置突出形成有一第二卡合臂; 其中該第一卡合臂可拆卸地卡合於該第二凹槽內且該第二卡合臂可拆卸地卡合於該第一凹槽內,使得該第一半圓螺孔與該第二半圓螺孔接合形成一鎖固螺孔以環設於該傳輸線材上且可螺接於該外螺紋柱而將該電子裝置固定於該安裝標的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一卡合臂具有一第一卡勾端部,該第二凹槽對應該第一卡勾端部之位置形成有一第一卡勾槽部以與該第一卡勾端部凹凸卡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二卡合臂具有一第二卡勾端部,該第一凹槽對應該第二卡勾端部之位置形成有一第二卡勾槽部以與該第二卡勾端部凹凸卡合。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一凹槽係為沿該第一半螺帽體之一軸向呈上寬下窄之一喇叭狀凹槽。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一凹槽沿該第一半螺帽體之一軸向貫通形成。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一凹槽沿該第一半螺帽體之一軸向形成有一弧形曲面,以引導該第二卡合臂卡入該第一凹槽內。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一半螺帽體以及該第二半螺帽體係由塑膠材質所組成。
  8. 一種螺帽結構,其鎖固於一電子裝置之一外螺紋柱以將該電子裝置固定於一安裝標的上,該電子裝置之一傳輸線材與該外螺紋柱穿過該安裝標的之一圓孔,該螺帽結構包含: 一第一半螺帽體,其具有一第一接合端部、一第二接合端部,以及一第一半圓螺孔,該第一接合端部突出形成有一第一卡合臂,該第二接合端部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卡合臂;以及 一第二半螺帽體,其具有一第三接合端部、一第四接合端部,以及一第二半圓螺孔,該第三接合端部對應該第一卡合臂之位置凹陷形成有一第一凹槽,該第四接合端部對應該第二卡合臂之位置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凹槽; 其中該第一卡合臂可拆卸地卡合於該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二卡合臂可拆卸地卡合於該第二凹槽內,使得該第一半圓螺孔與該第二半圓螺孔接合形成一鎖固螺孔以環設於該傳輸線材上且可螺接於該外螺紋柱而將該電子裝置固定於該安裝標的上。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一卡合臂具有一第一卡勾端部,該第一凹槽對應該第一卡勾端部之位置形成有一第一卡勾槽部以與該第一卡勾端部凹凸卡合。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二卡合臂具有一第二卡勾端部,該第二凹槽對應該第二卡勾端部之位置形成有一第二卡勾槽部以與該第二卡勾端部凹凸卡合。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一凹槽係為沿該第一半螺帽體之一軸向呈上寬下窄之一喇叭狀凹槽。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一凹槽沿該第一半螺帽體之一軸向貫通形成。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一凹槽沿該第一半螺帽體之一軸向形成有一弧形曲面,以引導該第一卡合臂卡入該第一凹槽內。
  14. 如請求項8所述之螺帽結構,其中該第一半螺帽體以及該第二半螺帽體係由塑膠材質所組成。
TW112202530U 2023-03-21 2023-03-21 螺帽結構 TWM642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2530U TWM642634U (zh) 2023-03-21 2023-03-21 螺帽結構
CN202320702973.4U CN220015766U (zh) 2023-03-21 2023-04-03 螺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2530U TWM642634U (zh) 2023-03-21 2023-03-21 螺帽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2634U true TWM642634U (zh) 2023-06-11

Family

ID=8780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2530U TWM642634U (zh) 2023-03-21 2023-03-21 螺帽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5766U (zh)
TW (1) TWM64263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5766U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43432A (en) Snap in cable connector
JPH09159061A (ja) スタッド係合装置
US8106297B1 (en) Grounded conduit bushing
US20020118536A1 (en) Structure multi-cut type lamp pipe connector componentry
US7658418B1 (en) Swivel connector for nonmetallic electrical conduit
WO2016026162A1 (zh) 螺纹紧固组件
KR200474526Y1 (ko) 가요전선관 연결구
TWM642634U (zh) 螺帽結構
US20140097614A1 (en) Joint fastening structure
JP5208034B2 (ja) 端子台
JP6374212B2 (ja) ケーブルクランプ
JP3191790U (ja) 引込電線引留具
KR200447851Y1 (ko) 전선 결선구
US10520170B2 (en) Brackets for lighting fixture systems
CN220368223U (zh) 一种旋扣式互锁结构
CN113767533A (zh) 连接器一体电线管
JP2003168517A (ja) ケーブル固定構造
JP5714639B2 (ja) リングスクリュー補強金具
JP2012139040A (ja) フランジ付きハウジング
JP3224221U (ja) 管体固定構造
JP2001224121A (ja) クリート
KR20090018351A (ko) 전선 연결용 커넥터
JP6843532B2 (ja) エントランスキャップ
RU2670950C9 (ru) Резьбов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деталей
JP7316874B2 (ja) 照明器具取付装置及び照明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