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0999U -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 Google Patents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0999U
TWM640999U TW111214473U TW111214473U TWM640999U TW M640999 U TWM640999 U TW M640999U TW 111214473 U TW111214473 U TW 111214473U TW 111214473 U TW111214473 U TW 111214473U TW M640999 U TWM640999 U TW M64099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material
hole
fixing
piece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4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鈺喬
Original Assignee
國山石材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山石材企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國山石材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14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0999U/zh
Publication of TWM640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099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包含一連接件、一固定組件及一結合桿。連接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且用以結合建材板體,且包含兩嵌合片部及一結合凹部。嵌合片部朝向建材板體並朝向彼此或遠離彼此地傾斜延伸。兩嵌合片部的形狀與建材板體的兩嵌合槽的形狀相配合。結合凹部朝向建築物表面凹陷。固定組件用以固定於建築物表面,且具有一結合孔。結合桿設於連接件的結合凹部內,且穿設於固定組件的結合孔內。連接件藉由桿體形式的結合桿來結合於固定件,桿體的結構強度大幅高於片體,受力不容易彎折,故能足夠穩固地將建材板體固定於建築物表面。

Description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建築材料,尤指一種用於連接支撐建材板體,並用於將其固定於建築物表面的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請參考圖17,現有技術中的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包含一第一連接件91、一第二連接件92及一第三連接件93。第一連接件91具有一第一結合部911及兩第一嵌合片部912。第二連接件92具有一第二結合部921及兩第二嵌合片部922。第三連接件93具有一結合孔931。第一連接件91的兩第一嵌合片部912與第二連接件92的兩第二嵌合片部922用以結合於建材板體背面的嵌合槽(圖中未示)。第一連接件91的第一結合部911與第二連接件92的第二結合部921穿設結合於第三連接件93的結合孔931內,以實現第一連接件91、第二連接件92及第三連接件93的結合,藉此兩建材板體可以分別結合於第一連接件91與第二連接件92,再藉由第三連接件93固定至建築物表面。
然而,現有技術中的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具有下列缺點:
第一,第一連接件91與第二連接件92皆為片體彎摺形成,且其第一結合部911與第二結合部921皆僅為邊緣突出的片體,結構強度不佳,容易因為受力而彎折變形。這樣一來,由於現有技術的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僅透過第一結合部911與第二結合部921穿設結合於結合孔931來實現結合,故實際上無法有效且足夠穩固地將建材板體固定於建築物表面。
第二,因第一結合部911與第二結合部921兩者皆須穿設結合於結合孔931,因此在第一連接件91上必須形成有一退避段913,以使第一結合部911可以向後位移而在結合孔931內避開第二結合部921,從而實現兩者同時穿設於結合孔931內的結構。但這樣一來,第一連接件91與第二連接件92必將成為兩個構造相異的元件,並且第一連接件91必須進行額外的加工,不僅額外耗費時間與成本,且無法與第二連接件92同時大量製造。
有鑑於前述之現有技術的缺點及不足,本創作提供一種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連接件藉由桿體形式的結合桿來結合於固定件,桿體的結構強度大幅高於片體,受力不容易彎折,因此可以有效且足夠穩固地將建材板體固定於建築物表面。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用以結合於一建材板體,且用以固定於一建築物表面;該建材板體具有兩嵌合槽,該兩嵌合槽於該建材板體的邊緣上形成有兩開口;在垂直於該兩嵌合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上,該兩嵌合槽呈八字形;該建材板體朝向該建材板體連接組件的方向定義為一安裝方向;該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包含:一連接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該連接件用以結合該建材板體,且包含一本體部;兩嵌合片部,其形成於該本體部,且逆向該安裝方向並朝向彼此或遠離彼此地傾斜延伸;該兩嵌合片部的形狀與該兩嵌合槽的形狀相配合,而使該兩嵌合片部能通過該兩開口進入該兩嵌合槽; 一結合凹部,其形成於該本體部,且朝向該安裝方向凹陷;一固定組件,用以固定於該建築物表面,且具有一結合孔;一結合桿,其為一桿體,且設於該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內,且穿設於該固定組件的該結合孔內,藉此結合該連接件及該固定組件。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用以結合於兩建材板體,且用以固定於一建築物表面;各該建材板體具有兩嵌合槽,該兩嵌合槽於該建材板體的邊緣上形成有兩開口;在垂直於該兩嵌合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上,該兩嵌合槽呈八字形;該兩建材板體朝向該建材板體連接組件的方向定義為一安裝方向;該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包含:兩連接件,各該連接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該兩連接件分別用以結合該兩建材板體,且各該連接件包含一本體部;兩嵌合片部,其形成於該本體部,且逆向該安裝方向並朝向彼此或遠離彼此地傾斜延伸;各該連接件的該兩嵌合片部的形狀與相對應的該建材板體的該兩嵌合槽的形狀相配合,而使該兩嵌合片部能通過該兩開口進入該兩嵌合槽;一結合凹部,其形成於該本體部,且朝向該安裝方向凹陷;一固定組件,其用以固定於該建築物表面,且具有一結合孔;該結合孔位於該兩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之間;一結合桿,其為一桿體,且設於該兩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內,且穿設於該固定組件的該結合孔內,藉此結合該兩連接件及該固定組件。
本創作的優點在於,在連接件上形成與建材板體的八字形嵌合槽形狀相對應的兩嵌合片部,且嵌合片部朝向彼此延伸形成爪形,藉此連接件 可以結合建材板體並且在逆安裝方向上扣住建材板體。藉由連接件形成朝向安裝方向凹陷的結合凹部,且結合桿穿設結合凹部與固定組件的結合孔,結合桿就能在逆安裝方向上支撐連接件。連接件藉由桿體形式的結合桿來結合於固定件,桿體的結構強度大幅高於片體,受力不容易彎折,因此可以有效且足夠穩固地將建材板體固定於建築物表面。
並且,在兩個連接件的實施例中,兩連接件不再需要同時穿設至一個孔內,因此沒有需要退避的問題,故兩個連接件可以為結構完全相同的元件,所以可以省去額外的加工成本,同時有利於大量製造。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固定組件包含一固定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且包含一固定板部,其用以固定於該建築物表面;一結合板部,其連接於該固定板部,且與該固定板部之間形成一夾角,且穿設於該兩連接件之間;該結合孔為圓孔,且形成於該結合板部上。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結合板部用以穿設於該兩建材板體之間。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固定組件包含一固定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且包含一固定板部,其用以固定於該建築物表面;一結合板部,其連接於該固定板部,且與該固定板部之間形成一夾角;該結合板部上形成有一第一連接孔;一結合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該結合孔為圓孔,且形成於該結合件上;該結合件上形成有一第二連接孔;該第一連接孔與該第二連接孔的其中一者為長孔,或該第一連接孔與該第二連接孔皆為長孔;一扣件組,其穿設該第一連接孔及該第二連接孔,且選擇性地固定該結合件與該固定件。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結合件用以穿設於該兩建材板體之間。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固定組件包含一固定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且包含一固定板部,其用以固定於該建築物表面;一結合板部,其連接於該固定板部,且與該固定板部之間形成一夾角;該結合板部上形成有一連接孔,該連接孔為長孔;該結合板部穿設於該兩連接件之間,且該連接孔位於該兩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之間;該結合桿穿設於該連接孔內;一結合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該結合孔為長孔,且形成於該結合件上;一扣件組,其穿設該第一連接孔及該結合孔,且選擇性地固定該結合件與該固定件。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結合板部用以穿設於該兩建材板體之間,且該結合件的邊緣用以抵靠於其中一該建材板體朝向該安裝方向的一面。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各該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包含兩側面;一底面,其連接於該兩側面之間,且為弧面。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各該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包含兩側面;一底面,其連接於該兩側面之間,且為平面。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至少其中一該連接件包含一抵靠板部,其設於該結合凹部內,且抵靠於該結合桿的一端。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抵靠板部為自該結合凹部上一體彎折成形。
A:建材板體
A1:嵌合槽
A2:開口
B:建築物表面
D1:安裝方向
10:連接件
11:本體部
12:嵌合片部
13:結合凹部
131:側面
132:底面
20:固定組件
201:結合孔
21:固定件
211:固定板部
212:結合板部
30:結合桿
20A:固定組件
201A:結合孔
202A:第一連接孔
203A:第二連接孔
21A:固定件
211A:固定板部
212A:結合板部
22A:結合件
23A:扣件組
10B:連接件
13B:結合凹部
20B:固定組件
201B:結合孔
204B:連接孔
21B:固定件
211B:固定板部
212B:結合板部
22B:結合件
23B:扣件組
30B:結合桿
10C:連接件
13C:結合凹部
14C:抵靠板部
30C:結合桿
10D:連接件
14D:抵靠板部
30D:結合桿
91:第一連接件
911:第一結合部
912:第一嵌合片部
913:退避段
92:第二連接件
921:第二結合部
922:第二嵌合片部
93:第三連接件
931:結合孔
圖1係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元件分解圖。
圖3係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連接件與建材板體的分解圖。
圖4係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連接件的端視圖。
圖5係本創作的連接件在其他實施例中的端視圖。
圖6係本創作的連接件在另一其他實施例中的端視圖。
圖7係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側視剖面圖。
圖8係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9係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元件分解圖。
圖10係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側視剖面圖。
圖11係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12係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元件分解圖。
圖13係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側視剖面圖。
圖14係本創作的第四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15係本創作的第四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側視剖面圖。
圖16係本創作的第五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側視剖面圖。
圖17係現有技術的建材板體連接組件的元件分解圖。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考圖1、圖3及圖7,本創作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係用以結合於兩建材板體A,且用以固定於一建築物表面B。其中,建築物表面B可以是建築物的內外牆面,也可以是天花板。各建材板體A具有兩嵌合槽A1,兩嵌合槽A1於建材板體A的邊緣上形成有兩開口A2。在垂直於兩嵌合槽A1的延伸方向的 截面上,兩嵌合槽A1呈八字形。兩建材板體A朝向建材板體連接組件的方向(即朝向建築物表面B的方向)定義為一安裝方向D1。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包含兩連接件10、一固定組件20及一結合桿30。
請參考圖1至圖4,各連接件10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兩連接件10分別用以結合兩建材板體A,且各連接件10包含一本體部11、兩嵌合片部12及一結合凹部13。兩嵌合片部12形成於本體部11,且逆向安裝方向D1並朝向彼此地傾斜延伸。各連接件10的兩嵌合片部12的形狀與相對應的建材板體A的兩嵌合槽A1的形狀相配合,而使兩嵌合片部12能通過兩開口A2進入兩嵌合槽A1。結合凹部13形成於本體部11,且朝向安裝方向D1凹陷。具體來說,將片體的兩端向前彎折(逆向安裝方向D1,遠離建築物表面B朝向建材板體A)形成八字形的兩爪,即兩嵌合片部12,而將片體的中央處向後彎折(朝向安裝方向D1,朝向建築物表面B遠離建材板體A)且於面向建材板體A的一面形成凹槽,即結合凹部13。
此外,在第一實施例中兩嵌合片部12是朝向彼此地傾斜延伸,即內八字形的兩爪;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請參考圖5,兩嵌合片部12也可以是遠離彼此地傾斜延伸,即外八字形的兩爪,用以配合外八字形嵌合槽的建材板體。
並且,在第一實施例中結合凹部13是一矩形凹槽,即結合凹部13包含兩側面131及一底面132,底面132連接於兩側面131之間,且為平面。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請參考圖6,結合凹部13也可以是一U字形凹槽,即底面132為弧面。
請參考圖1至圖4及圖7,固定組件20用以固定於建築物表面B,且具有一結合孔201。結合孔201位於兩連接件10的結合凹部13之間。
具體來說,在第一實施例中,固定組件20包含一固定件21。固定件21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且包含一固定板部211及一結合板部212。固定板部211用以固定於建築物表面B,且具體來說固定板部211上形成有一長孔,可以藉由螺絲等元件固定於建築物表面B,但固定方式不以長孔及螺絲為限。結合板部212連接於固定板部211,且與固定板部211之間形成一夾角;具體來說,固定件21為一L形片體,即結合板部212與固定板部211之間的夾角為90度,但不以此為限。在第一實施例中,結合孔201為圓孔,且形成於結合板部212上;並且,結合板部212形成有結合孔201的區段穿設於兩連接件10之間,以使結合孔201位於兩連接件10的結合凹部13之間。此外,結合板部212用以穿設於兩建材板體A之間,但不以此為限。
結合桿30為一桿體,且設於兩連接件10的結合凹部13內,且穿設於固定組件20的結合孔201內,藉此結合兩連接件10及固定組件20。具體來說,兩連接件10的結合凹部13以及結合孔201位於同一軸線上,而結合桿30依序穿設其中一連接件10的結合凹部13、貫穿結合孔201、穿設另一連接件10的結合凹部13,藉此兩連接件10的結合凹部13便能在逆向安裝方向D1上勾住結合桿30,進而防止建材板體A遠離建築物表面B。此外,在結合桿30與結合凹部13以及結合孔201可以進行填膠,進一步達到固定的功效;但不以此為限,也可以採用結合桿30與結合凹部13以及結合孔201相互緊迫配合的結構達到固定與防止脫落的目的。
此外,在第一實施例中,本創作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係用於將建材板體A固定於牆壁上,並且是兩個連接件10上下排列直立使用,用於連接上下相鄰的兩個建材板體A。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即便是用於將建材板體A固定於牆壁上,兩個連接件10也可以是左右排列橫置使用,用於連接左右相鄰的兩個建材板體A。
請參考圖8至圖10,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基本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差別在於,在第二實施例中,固定組件20A包含一固定件21A、一結合件22A及一扣件組23A。
固定件21A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且包含一固定板部211A及一結合板部212A。固定板部211A用以固定於建築物表面B。結合板部212A連接於固定板部211A,且與固定板部211A之間形成一夾角。結合板部212A上形成有一第一連接孔202A。結合件22A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結合孔201A為圓孔,且形成於結合件22A上。結合件22A上形成有一第二連接孔203A。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孔202A與第二連接孔203A皆為長孔;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連接孔202A與第二連接孔203A的其中一者為長孔。扣件組23A穿設第一連接孔202A及第二連接孔203A,且選擇性地固定結合件22A與固定件21A。扣件組23A可以是螺桿與螺帽的組合,也可以是其他能選擇性固定與鬆開的組件。藉此,可以透過第一連接孔202A與第二連接孔203A,鬆開扣件組23A相對移動結合件22A與結合板部212A,實現建材板體A與建築物表面B之間的距離調整,並於調整至適當距離後旋緊扣件組23A以達到定位作用。此外,在第二實施例中,結合件22A用以穿設於兩建材板體A之間,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圖11至圖13,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基本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差別在於,在第三實施例中,固定組件20B包含一固定件21B、一結合件22B及一扣件組23B。
固定件21B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且包含一固定板部211B及一結合板部212B。固定板部211B用以固定於建築物表面B。結合板部212B連接於固定板部211B,且與固定板部211B之間形成一夾角。結合板部212B上形成有一連接孔204B,連接孔204B為長孔。結合板部212B穿設於兩連接件10B之間,且連接孔204B位於兩連接件10B的結合凹部13B之間。結合桿30B穿設於連接孔 204B內。結合件22B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結合孔201B為長孔,且形成於結合件22B上。扣件組23B穿設連接孔204B及結合孔201B,且選擇性地固定結合件22B與固定件21B。此外,結合板部212B用以穿設於兩建材板體A之間,且結合件22B的邊緣用以抵靠於其中一建材板體A朝向安裝方向D1的一面。藉此,第三實施例同樣也能達到實現建材板體A與建築物表面B之間的距離調整,並於調整至適當距離後旋緊扣件組23B以達到定位作用。
再者,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皆為一組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對應使用於兩建材板體A的態樣;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只有一個連接件10並僅對應使用於一個建材板體A。
並且,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皆為直立使用,即固定組件20的結合孔201的軸心鉛直設置,而兩連接件10分別設於結合孔201的上下兩側,且結合桿30鉛直穿設,用以同時將上下兩相鄰的建材板體A固定於建築物表面B;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是橫放使用,即固定組件20的結合孔201的軸心水平設置,而兩連接件10分別設於結合孔201的左右兩側,且結合桿30水平穿設,用以同時將左右兩相鄰的建材板體A固定於建築物表面B。
請參考圖14至圖15,本創作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基本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差別在於,在第四實施例中,其中一個連接件10C包含一抵靠板部14C。抵靠板部14C設於結合凹部13C內,且抵靠於結合桿30C的一端。在第四實施例中兩個連接件10C為上下排列直立使用,因此在位於下方的連接件10C上形成抵靠板部14C,作為結合桿30C底端的支撐板,可以便於組裝或上膠。此外,在第四實施例中,抵靠板部14C為自結合凹部13C上一體彎折成形,具體來說,抵靠板部14C是透過在結合凹部13C切割形成有類似於C字形的切口並且彎折所切割出的片體來形成的,但不以此為限,抵靠板部14C也可以是原本獨立於連接件10C的片體透過黏合或其他方式設於結合凹部13C內。請參考圖16,本 創作的第五實施例的結構基本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差別在於,在第五實施例中,兩個連接件10D皆包含有抵靠板部14D,並且兩個連接件10D的抵靠板部14D分別抵靠於結合桿30D的兩端,藉此可以在兩個方向上皆限制結合桿30D的移動。此外,在第五實施例中,本創作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係用於將建材板體A固定於天花板,且兩個連接件10D為橫向排列橫置使用,以連接橫向相鄰的兩建材板體A。
本創作的優點在於,在連接件10上形成與建材板體A的八字形嵌合槽A1形狀相對應的兩嵌合片部12,且嵌合片部12朝向彼此延伸形成爪形,藉此連接件10可以結合建材板體A並且在逆安裝方向D1上扣住建材板體A。藉由連接件10形成朝向安裝方向D1凹陷的結合凹部13,且結合桿30穿設結合凹部13與固定組件20的結合孔201,結合桿30就能在逆安裝方向D1上支撐連接件10。連接件10藉由桿體形式的結合桿30來結合於固定件21,桿體的結構強度大幅高於片體,受力不容易彎折,因此可以有效且足夠穩固地將建材板體A固定於建築物表面B。
並且,在兩個連接件10的實施例中,兩連接件10不再需要同時穿設至一個孔內,因此沒有需要退避的問題,故兩個連接件10可以為結構完全相同的元件,所以可以省去額外的加工成本,同時有利於大量製造。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連接件
11:本體部
12:嵌合片部
13:結合凹部
20:固定組件
201:結合孔
21:固定件
211:固定板部
212:結合板部
30:結合桿

Claims (12)

  1. 一種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用以結合於一建材板體,且用以固定於一建築物表面;該建材板體具有兩嵌合槽,該兩嵌合槽於該建材板體的邊緣上形成有兩開口;在垂直於該兩嵌合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上,該兩嵌合槽呈八字形;該建材板體朝向該建材板體連接組件的方向定義為一安裝方向;該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包含一連接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該連接件用以結合該建材板體,且包含一本體部;兩嵌合片部,其形成於該本體部,且逆向該安裝方向並朝向彼此或遠離彼此地傾斜延伸;該兩嵌合片部的形狀與該兩嵌合槽的形狀相配合,而使該兩嵌合片部能通過該兩開口進入該兩嵌合槽;一結合凹部,其形成於該本體部,且朝向該安裝方向凹陷;一固定組件,其用以固定於該建築物表面,且具有一結合孔;一結合桿,其為一桿體,且設於該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內,且穿設於該固定組件的該結合孔內,藉此結合該連接件及該固定組件。
  2. 一種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用以結合於兩建材板體,且用以固定於一建築物表面;各該建材板體具有兩嵌合槽,該兩嵌合槽於該建材板體的邊緣上形成有兩開口;在垂直於該兩嵌合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上,該兩嵌合槽呈八字形;該兩建材板體朝向該建材板體連接組件的方向定義為一安裝方向;該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包含兩連接件,各該連接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該兩連接件分別用以結合該兩建材板體,且各該連接件包含一本體部; 兩嵌合片部,其形成於該本體部,且逆向該安裝方向並朝向彼此或遠離彼此地傾斜延伸;各該連接件的該兩嵌合片部的形狀與相對應的該建材板體的該兩嵌合槽的形狀相配合,而使該兩嵌合片部能通過該兩開口進入該兩嵌合槽;一結合凹部,其形成於該本體部,且朝向該安裝方向凹陷;一固定組件,其用以固定於該建築物表面,且具有一結合孔;該結合孔位於該兩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之間;一結合桿,其為一桿體,且設於該兩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內,且穿設於該固定組件的該結合孔內,藉此結合該兩連接件及該固定組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固定組件包含一固定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且包含一固定板部,其用以固定於該建築物表面;一結合板部,其連接於該固定板部,且與該固定板部之間形成一夾角,且穿設於該兩連接件之間;該結合孔為圓孔,且形成於該結合板部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結合板部用以穿設於該兩建材板體之間。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固定組件包含一固定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且包含一固定板部,其用以固定於該建築物表面;一結合板部,其連接於該固定板部,且與該固定板部之間形成一夾角;該結合板部上形成有一第一連接孔;一結合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該結合孔為圓孔,且形成於該結合件上;該結合件上形成有一第二連接孔;該第一連接孔與該第二連接孔的其中一者為長孔,或該第一連接孔與該第二連接孔皆為長孔; 一扣件組,其穿設該第一連接孔及該第二連接孔,且選擇性地固定該結合件與該固定件。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結合件用以穿設於該兩建材板體之間。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固定組件包含一固定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且包含一固定板部,其用以固定於該建築物表面;一結合板部,其連接於該固定板部,且與該固定板部之間形成一夾角;該結合板部上形成有一連接孔,該連接孔為長孔;該結合板部穿設於該兩連接件之間,且該連接孔位於該兩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之間;該結合桿穿設於該連接孔內;一結合件,其係以一片體彎摺形成;該結合孔為長孔,且形成於該結合件上;一扣件組,其穿設該第一連接孔及該結合孔,且選擇性地固定該結合件與該固定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結合板部用以穿設於該兩建材板體之間,且該結合件的邊緣用以抵靠於其中一該建材板體朝向該安裝方向的一面。
  9. 如請求項2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各該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包含兩側面;一底面,其連接於該兩側面之間,且為弧面。
  10. 如請求項2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各該連接件的該結合凹部包含 兩側面;一底面,其連接於該兩側面之間,且為平面。
  11. 如請求項2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至少其中一該連接件包含一抵靠板部,其設於該結合凹部內,且抵靠於該結合桿的一端。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建材板體連接組件,其中該抵靠板部為自該結合凹部上一體彎折成形。
TW111214473U 2022-12-28 2022-12-28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TWM640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4473U TWM640999U (zh) 2022-12-28 2022-12-28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4473U TWM640999U (zh) 2022-12-28 2022-12-28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0999U true TWM640999U (zh) 2023-05-11

Family

ID=87382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4473U TWM640999U (zh) 2022-12-28 2022-12-28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09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761B (zh) * 2022-12-28 2023-09-11 國山石材企業有限公司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761B (zh) * 2022-12-28 2023-09-11 國山石材企業有限公司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38512B2 (ja) 下地金具および外壁施工構造
TWM640999U (zh)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TWI815761B (zh) 建材板體連接組件
KR20200008865A (ko) 무타공 프로파일 연결 장치
TWM601935U (zh) 太陽能板固定底座
JP5485829B2 (ja) 建築用支持具
TWM638377U (zh) 斜插式建材板體連接件
TWI710691B (zh) 鋼架連結座之改良
JP5173198B2 (ja) 板状部材及び組立体
US6146047A (en) Fastener and fastening structure
JP4179258B2 (ja) 壁面パネルのコーナー連結構造
JP5479666B2 (ja) 建築材の連結構造
US997980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latching portions
JPH0336344A (ja) 可動間仕切壁
CN212570211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711772B (zh) 可調整角度之樑柱組合結構
CN211229066U (zh) 一种装配式卫浴阴角墙体固定连接装置
TWM597992U (zh) 連接件及使用該連接件之架體
CN214144510U (zh) 一种土字型板材衔接型材
TWI701372B (zh) 可調整角度之樑柱組合結構
CN220620480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结构
TWM592624U (zh) 太陽能板之結合組件
TWI781875B (zh) 固定器
TWI771230B (zh) 建築框架結構
KR101826771B1 (ko) 판재 결합형 판상 마감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