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9304U - 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 - Google Patents

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9304U
TWM639304U TW111212246U TW111212246U TWM639304U TW M639304 U TWM639304 U TW M639304U TW 111212246 U TW111212246 U TW 111212246U TW 111212246 U TW111212246 U TW 111212246U TW M639304 U TWM639304 U TW M63930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wheel cutting
wheel
gear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2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秋逢
Original Assignee
陽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陽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陽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12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9304U/zh
Publication of TWM639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930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Shea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為一種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尤其涉及PCB加工技術領域,包括有安裝座、兩套輪切組件、傳動機構和驅動單元,則兩套輪切組件一上一下地安裝在安裝座,而每套輪切組件包括有軸套、轉軸和輪切刀,並於軸套為圓筒狀並轉動連接在安裝座,再於軸套設置有偏心軸孔,且偏心軸孔的軸線平行於軸套的軸線且該兩條軸線間隔一定距離,又於轉軸轉動連接在偏心軸孔,則輪切刀固定連接在轉軸,在安裝座與軸套之間設置有用於使軸套繞其自身的軸線旋轉的旋轉調節機構,而至少一套輪切組件的轉軸上套設有用於調節轉軸相對於安裝座在前後方向上的位置的前後調節機構,則對覆銅板進行裁切時只需準備一對輪刀,無需經常更換,致使加工成本降低,以降低對生產的影響。

Description

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涉及覆銅板加工技術領域。
按,在目前的覆銅板生產的過程中,覆銅板疊合壓制好後,需要進行裁切,而現有的機台多採用閘刀的方式進行裁切,少量的生產過程會使用到輪切,且輪切即採用兩個相互錯開的輪切刀,並於兩個輪切刀之間形成剪切間隙,則該覆銅板經過剪切間隙時受到剪切力以被剪切,以達到對覆銅板進行裁切的目的。
但是,現有技術中的輪切裝置存在有以下問題,當剪切不同厚度的覆銅板時,出於工藝的需求,需要改變剪切間隙的大小,而現有技術中的輪切裝置未設置有調節機構,則兩個輪切刀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當需要剪切不同厚度的覆銅板時,為了能夠提高裁切品質,需要成對地更換輪切刀,這使得生產及加工成本提高,並且在更換時需要停機較長時間,進而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
是以,如何解決輪切裝置進行剪切不同厚度的覆銅板之問題與困擾,即為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創作人有鑑於上述之問題與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新型專利誕生。
本創作之第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包括有安裝座、兩套輪切組件、傳動機構和驅動單元,而兩套輪切組件一上一下地安裝在安裝座,並且每套輪切組件包括有軸套、轉軸和輪切刀,並於軸套為圓筒狀並轉動連接在安裝座,且軸套設置有偏心軸孔,則偏心軸孔的軸線平行於軸套的軸線且該兩條軸線間隔一定距離,再於轉軸轉動連接在偏心軸孔,又於輪切刀固定連接在轉軸,在安裝座與軸套之間設置有用於使軸套繞其自身的軸線旋轉的旋轉調節機構,而至少一套輪切組件的轉軸上套設有用於調節轉軸相對於安裝座在前後方向上的位置的前後調節機構,並於驅動單元通過傳動機構帶動兩套輪切組件的轉軸以相反的轉向同時轉動,並且兩套輪切組件的輪切刀相互錯開並形成剪切縫隙。
本創作之第二目的在於軸套的外周設置有環形齒條,並於安裝座轉動連接有調節齒輪,該環形齒條與調節齒輪嚙合。
本創作之第三目的在於安裝座設置有供軸套穿過的通孔,並於通孔的外側設置有環形容置槽,且該環形容置槽的外側設置有齒輪容置槽,再於軸套轉動連接在通孔,則該環形齒條位於環形容置槽,又於該調節齒輪位於齒輪容置槽。
本創作之第四目的在於安裝座連接有供軸套穿過的蓋板,並於蓋板覆蓋環形容置槽和齒輪容置槽並形成容置腔,且該環形齒條和調 節齒輪均位於容置腔內。
本創作之第五目的在於該蓋板設置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調節桿,並於該調節桿轉動連接在該蓋板,且該調節桿的位於容置腔內的一端與調節齒輪固定連接,則該調節桿的位於容置腔外的一端設置有螺栓頭。
本創作之第六目的在於驅動單元通過聯軸器與第一套輪切組件的轉軸傳動連接,而第一套輪切組件的轉軸上套設有主動齒輪,並於第二套輪切組件的轉軸上套設有從動齒輪,在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依次連接有第一傳動齒輪和第二傳動齒輪,還包括有第一擺臂和第二擺臂,而該第一傳動齒輪轉動連接在第一擺臂的第一端,並於該第一擺臂的第二端連接在安裝座,又於該第二傳動齒輪轉動連接在第二擺臂的第一端,且第二擺臂的第二端連接在第二套輪切組件的轉軸,則在第二擺臂與安裝座之間設置有使主動齒輪、第一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依次保持嚙合的抵頂機構。
本創作之第七目的在於抵頂機構包括有擺臂抵頂螺釘,並於擺臂抵頂螺釘螺接在安裝座,且該擺臂抵頂螺釘抵頂第二擺臂。
本創作之第八目的在於第一套輪切組件包括有一個第一軸螺母,並於第一軸螺母螺接在第一套輪切組件的轉軸的後端,在前後方向上,該第一軸螺母位於主動齒輪與聯軸器之間。
本創作之第九目的在於第二套輪切組件包括有兩個第二軸螺母,並於該兩個第二軸螺母分別螺接在第二套輪切組件的轉軸的前端和後端,在前後方向上,軸套、從動齒輪均位於兩個第二軸螺母之間。
本創作之第十目的在於安裝座螺接有前後抵頂螺釘,並且該前後抵頂螺釘能夠沿前後方向抵頂第二套輪切組件的轉軸。
1:安裝座
11:通孔
12:環形容置槽
13:齒輪容置槽
14:蓋板
15:前後抵頂螺釘
2:輪切組件
21:軸套
211:偏心軸孔
212:環形齒條
213:調節齒輪
214:調節桿
215:螺栓頭
22:轉軸
23:輪切刀
24:聯軸器
31:主動齒輪
32:從動齒輪
33:第一傳動齒輪
331:第一擺臂
34:第二傳動齒輪
341:第二擺臂
35:擺臂抵頂螺釘
4:驅動單元
51:第一軸螺母
52:第二軸螺母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的立體外觀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去除了部分外殼後的側視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去除了部分外殼後的立體分解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兩個軸套的平面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第3圖的A部分之局部放大圖。
〔第6圖〕係為本創作之傳動機構及兩套輪切組件的立體外觀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與功效,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實施之方法等,茲繪圖就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而在本創作中,除另有明確規定和限定,當出現術語如“設置在”、“相連”、“連接”時,這些術語應作廣義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可拆卸連接或一體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或通過一個或多個中間媒介相連,則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的術語在本創作中的具體含義,而對於本創作中所出現的方向詞,是為了能更好地對特徵的特點及特徵間的關係進行說明,應當理解的是,當本創作的擺 放方向發生改變時,特徵的特點及特徵間的關係的方向也對應發生改變,因此方向詞不構成對特徵的特點及特徵間的關係在空間內的絕對限定作用,僅起到相對限定作用。
請參閱第1、2、3、4、5、6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的立體外觀圖、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去除了部分外殼後的側視圖、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去除了部分外殼後的立體分解圖、兩個軸套的平面圖、局部放大圖及傳動機構及兩套輪切組件的立體外觀圖,由圖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創作提供了一種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包括有安裝座1、兩套輪切組件2、傳動機構和驅動單元4,則兩套輪切組件2一上一下的安裝在安裝座1。
承上述,該驅動單元4通過傳動機構帶動兩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以相反的轉向同時轉動,而兩套輪切組件2的輪切刀23相互錯開並形成剪切縫隙,當覆銅板送到剪切縫隙時,覆銅板邊被輪切刀23之刀緣所剪切;則驅動單元4係可為馬達等。
該每套輪切組件2包括有軸套21、轉軸22和輪切刀23,而軸套21為圓筒狀並轉動連接在安裝座1,並於軸套21設置有偏心軸孔211,且偏心軸孔211的軸線平行於軸套21的軸線且該兩條軸線間隔一定距離,再於轉軸22轉動連接在偏心軸孔211,且該輪切刀23固定連接在轉軸22,則在安裝座1與軸套21之間設置有用於使軸套21繞其自身的軸線旋轉的旋轉調節機構。
當需要調節兩個輪切刀23在豎向上的間距時,同時轉動兩個軸套21,並且轉動的方式為其中一個是順時針轉動,則另一個是逆時針 轉動,也即兩個軸套21以對稱的方式轉動(該對稱所依據的對稱面為垂直與兩個軸套21的中心的連線的中垂面),請參閱第5圖所示,當位於上方的軸套21逆時針旋轉30°時,位於下方的軸套21應該順時針旋轉30°,這樣,在完成旋轉後,該兩個軸套21的中心的連線仍然是豎向的,能確保兩個輪切刀23的正常切割功能,同時,由於偏心軸孔211的軸線與軸套21的軸線間隔一定距離,當軸套21旋轉後,該偏心軸孔211的軸線的豎向位置將改變,並且轉軸22的豎向位置跟隨變化,也即調節了轉軸22在豎向方向上的位置,則兩個軸套21以對稱的方式同時轉動後,該兩個輪切刀23在豎向方向上的間距即發生改變。
而至少一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上套設有用於調節轉軸22相對於安裝座1在前後方向上的位置的前後調節機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僅在一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上套設有前後調節機構,當然,該兩套滑動輪切組件2的轉軸22上均套設有前後調節機構也是可以的,均應同理包含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內。
基於上述的結構設置,本創作所提供的一種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兩套輪切組件2以一上一下的方式連接在安裝座1,且轉軸22是通過具有偏心軸孔211的軸套21進行安裝,當面對不同的覆銅板時,轉動軸套21,在偏心軸孔211的作用下,該兩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發生相對移動以實現調節兩個輪切刀23在豎向上的相對位置,透過前後調節機構調節兩轉軸22在前後方向上的相對位置以實現調節兩個輪切刀23在前後方向上的相對位置,基於上述的調節便能改變剪切縫隙的大小,適用於不同的覆銅板,而使用該種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對覆銅板進行裁切時 只需準備一對輪刀,無需經常更換,致使加工成本降低,且調節簡單快捷,以降低對生產的影響。
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為了方便對軸套21進行旋轉,並於軸套21的外周設置有環形齒條212,再於安裝座1轉動連接有調節齒輪213,並且環形齒條212與調節齒輪213嚙合,而透過旋轉調節齒輪213在嚙合傳動的作用下,即可旋轉軸套21,而安裝座1設置有供軸套21穿過的通孔11,並於該通孔11的外側設置有環形容置槽12,且環形容置槽12的外側設置有齒輪容置槽13,再於軸套21轉動連接在通孔11,又於該環形齒條212位於環形容置槽12,則該調節齒輪213位於齒輪容置槽13,而安裝座1連接有供軸套21穿過的蓋板14,並於蓋板14覆蓋環形容置槽12和齒輪容置槽13並形成容置腔,且該環形齒條212和調節齒輪213均位於容置腔內,則基於上述的結構,該環形齒條212和調節齒輪213均不外露,避免雜物進入影響嚙合。
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蓋板14設置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調節桿214,並於該調節桿214轉動連接在蓋板14,再於該調節桿214的位於容置腔內的一端與調節齒輪213固定連接,且該調節桿214的位於容置腔外的一端設置有螺栓頭215,則基於上述的結構,擰動螺栓頭215即可實現轉動軸套21,以形成操作方便之作用。
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驅動單元4通過聯軸器24與第一套輪切組件2(附圖中所示的位於下方的一套)的轉軸22傳動連接,並於第一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上套設有主動齒輪31,再於第二套輪切組件2(附圖中所示的位於上方的一套)的轉軸22上套設有從動齒輪32,則在主 動齒輪31與從動齒輪32之間依次連接有第一傳動齒輪33和第二傳動齒輪34,還包括有第一擺臂331和第二擺臂341,而該第一傳動齒輪33轉動連接在第一擺臂331的第一端,並於該第一擺臂331的第二端連接在安裝座1,再於該第二傳動齒輪34轉動連接在第二擺臂341的第一端,且該第二擺臂341的第二端連接在第二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則基於上述的結構,該驅動單元4轉動帶動第一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轉動,透過齒輪的傳動使第二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同步轉動,且由於期間經過兩個齒輪的傳動,因此兩條轉軸22的轉動方向相反。
承上述,由於兩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均可上下運動,為了避免兩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上下運動後齒輪脫離嚙合,為此設置抵頂機構,而抵頂機構包括有擺臂抵頂螺釘35,並於該擺臂抵頂螺釘35螺接在安裝座1,再於該擺臂抵頂螺釘35抵頂第二擺臂341,且當兩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上下運動後,透過調節擺臂抵頂螺釘35抵頂並限制第二擺臂341的角度,能夠確保齒輪間保持嚙合。
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套輪切組件2包括有一個第一軸螺母51,並於該第一軸螺母51螺接在第一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的後端,在前後方向上,則該第一軸螺母51位於主動齒輪31與聯軸器24之間,由於第一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與驅動單元4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24連接,因此該轉軸22已經與驅動單元4的輸出軸的間接連接而使其中一個方向被抵頂定位了,設置一個第一軸螺母51以對該轉軸22進行二次定位,並且第一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未設置前後調節機構,當然,在其他傳動方式中,只要使第一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不是與驅動單元4的輸出軸直接固定 連接,而是以前後可調的方式傳動連接的話,就可以在第一套滑動輪切組件2的轉軸22設置兩個第一軸螺母51,同時調節兩個第一軸螺母51以調節該轉軸22在前後方向上的位置。
在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套輪切組件2包括有兩個第二軸螺母52,並於該兩個第二軸螺母52分別螺接在第二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的前端和後端,在前後方向上,該軸套21、從動齒輪32均位於兩個第二軸螺母52之間基於上述結構設置,也即第二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設置了前後調節機構,同時調節兩個第二軸螺母52即可調節該轉軸22在前後方向上的位置,則安裝座1螺接有前後抵頂螺釘15,前後抵頂螺釘15能夠沿前後方向抵頂第二套滑輪切組件2的轉軸22,而當調節第二套輪切組件2的轉軸22的前後位置時,先鬆開兩個第二軸螺母52,之後使用前後抵頂螺釘15抵頂該轉軸22至合適的位置並保持抵頂,之後先擰緊前方的第二軸螺母52,再擰緊後方的第二軸螺母52,即可實現對轉軸22在前後位置上的重新鎖定,降低調節難度,如沒有該前後抵頂螺釘15的抵頂的話,在擰第二軸螺母52時,轉軸22將前後移動,難以定位,以此形成調節難度高。
在不衝突的情況下,上述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創作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創作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創作,為符合 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創作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安裝座
2:輪切組件
4:驅動單元

Claims (10)

  1. 一種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係包括有安裝座、兩套輪切組件、傳動機構和驅動單元,其中:
    該兩套輪切組件一上一下的安裝在該安裝座,該每套輪切組件包括有軸套、轉軸和輪切刀,該軸套為圓筒狀並轉動連接在該安裝座,該軸套設置有偏心軸孔,該偏心軸孔的軸線平行於該軸套的軸線且該兩條軸線間隔一定距離,該轉軸轉動連接在該偏心軸孔,該輪切刀固定連接在該轉軸,在該安裝座與該軸套之間設置有用於使該軸套繞其自身的軸線旋轉的旋轉調節機構,並且該至少一套輪切組件的該轉軸上套設有用於調節該轉軸相對於該安裝座在前後方向上的位置的前後調節機構;
    該驅動單元通過傳動機構帶動該兩套輪切組件的該轉軸以相反的轉向同時轉動,該兩套輪切組件的該輪切刀相互錯開並形成剪切縫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中該軸套的外周設置有環形齒條,該安裝座轉動連接有調節齒輪,該環形齒條與該調節齒輪嚙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中該安裝座設置有供該軸套穿過的通孔,該通孔的外側設置有環形容置槽,該環形容置槽的外側設置有齒輪容置槽,該軸套轉動連接在該通孔,該環形齒條位於該環形容置槽,該調節齒輪位於該齒輪容置槽。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中該安裝座連接有供該軸套穿過的蓋板,該蓋板覆蓋該環形容置槽和該齒輪容 置槽並形成容置腔,該環形齒條和該調節齒輪均位於容置腔內。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中該蓋板設置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調節桿,該調節桿轉動連接在該蓋板,該調節桿的位於容置腔內的一端與該調節齒輪固定連接,該調節桿的位於容置腔外的一端設置有螺栓頭。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中該驅動單元通過聯軸器與該第一套輪切組件的該轉軸傳動連接,該第一套輪切組件的該轉軸上套設有主動齒輪,該第二套輪切組件的該轉軸上套設有從動齒輪,在該主動齒輪與該從動齒輪之間依次連接有第一傳動齒輪和第二傳動齒輪;還包括有第一擺臂和第二擺臂;該第一傳動齒輪轉動連接在該第一擺臂的第一端,該第一擺臂的第二端連接在該安裝座;該第二傳動齒輪轉動連接在該第二擺臂的第一端,該第二擺臂的第二端連接在該第二套輪切組件的該轉軸;在該第二擺臂與該安裝座之間設置有使該主動齒輪、該第一傳動齒輪、該第二傳動齒輪和該從動齒輪依次保持嚙合的抵頂機構。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中該抵頂機構包括有擺臂抵頂螺釘,該擺臂抵頂螺釘螺接在該安裝座,該擺臂抵頂螺釘抵頂該第二擺臂。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中該第一套輪切組件包括有一個第一軸螺母,該第一軸螺母螺接在該第一套輪切組件的該轉軸的後端,在前後方向上,該第一軸螺母位於該主動齒輪與該聯軸器之間。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中該第二套輪切組件包括有兩個第二軸螺母,該兩個第二軸螺母分別螺接在該第二套輪切組件的該轉軸的前端和後端,在前後方向上,該軸套、該從動齒輪均位於兩個第二軸螺母之間。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其中該安裝座螺接有前後抵頂螺釘,該前後抵頂螺釘能夠沿前後方向抵頂該第二套輪切組件的該轉軸。
TW111212246U 2022-11-08 2022-11-08 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 TWM639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2246U TWM639304U (zh) 2022-11-08 2022-11-08 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2246U TWM639304U (zh) 2022-11-08 2022-11-08 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9304U true TWM639304U (zh) 2023-04-01

Family

ID=86943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2246U TWM639304U (zh) 2022-11-08 2022-11-08 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9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05947A1 (en) Spindle Unit, Table Unit, and Machine Tool
TWM639304U (zh) 偏心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
CN209774188U (zh) 一种圆棒机用切削机构
CN103358347A (zh) 横切机刀轴结构
CN201534325U (zh) 多功能电动手工具
CN117001369B (zh) 一种大行程的螺旋桨负角度加工动柱机
CN218016092U (zh) 一种基于偏心调节的覆铜板轮切装置
CN212527964U (zh) 一种分板机吸尘换向装置
TWM640827U (zh) 滑動調節的覆銅板輪切裝置
CN204955128U (zh) 桥式切石机的切割头装置
CN218311055U (zh) 一种铣刀
CN207239242U (zh) 双边铣专用机
CN115229252A (zh) 一种壳体切削装置
CN216738080U (zh) 一种双用玻璃切割刀盒
CN218016091U (zh) 一种基于滑动调节的覆铜板轮切装置
CN206412000U (zh) 一种高等学校教学用组合车削刀具模型
CN220006036U (zh) 一种新型可摇摆动力刀塔
CN217749368U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架结构
TW201924845A (zh) 同動打刀加工機的換刀驅動裝置
CN219768339U (zh) 一种保护膜的分切机构
CN206406084U (zh) 一种机械臂的旋转结构
CN219543423U (zh) 一种薄膜模切机刀架
CN217512976U (zh) 一种可调节切割刀角度的铝型材切割机
CN212351110U (zh) 一种数控摇臂铣床的组合刀具
CN214642307U (zh) 一种金属复合板表面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