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7296U - 蓋體、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及附蓋體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蓋體、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及附蓋體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7296U
TWM637296U TW111206127U TW111206127U TWM637296U TW M637296 U TWM637296 U TW M637296U TW 111206127 U TW111206127 U TW 111206127U TW 111206127 U TW111206127 U TW 111206127U TW M637296 U TWM637296 U TW M63729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ntainer
mentioned
small
l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6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裕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Ky7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Ky7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Ky7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37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7296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36Closures with frangible parts adapted to be pierced, torn, or removed, to provide discharge open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7/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 B65D17/02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of curved cross-section, e.g. cans of circular or elliptical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7/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 B65D17/28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at lines or points of weakness
    • B65D17/34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pull or lift ta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7/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 B65D17/28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at lines or points of weakness
    • B65D17/401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at lines or points of weaknes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he line of weakness provided in an end wall
    • B65D17/4012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at lines or points of weaknes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he line of weakness provided in an end wall for opening partially by means of a tearing ta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or peripheral walls of curved or partially-curved cross-section made by winding or bending paper without folding along defined 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1/00Caps, e.g. crown caps or crown seals, i.e. members having parts arranged for engagement with the external periphery of a neck or wall defining a pouring opening or discharge aperture; Protective cap-like covers for closure members, e.g. decorative covers of metal foil or paper
    • B65D41/02Caps or cap-like covers without lines of weakness, tearing strips, tags, or like opening or removal devices
    • B65D41/04Threaded or like caps or cap-like covers secured by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02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0202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without integral tamper element
    • B65D43/0214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without integral tamper element secured only by friction or gravity
    • B65D43/0222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without integral tamper element secured only by friction or gravity only on the outside, or a part turn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mouth of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02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08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aving a peripheral flange fitting over the rim of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24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r co-operating with auxiliary devices for non-clos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3/00Sealing or packing elements; Sealings formed by liquid or plastics material
    • B65D53/08Flexible adhesive strips adapted to seal filling or discharging aper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B65D77/2024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the cover being welded or adhered to the container
    • B65D77/2028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 B65D77/2032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B65D77/2024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the cover being welded or adhered to the container
    • B65D77/2028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 B65D77/2032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 B65D77/2044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whereby a layer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fails, e.g. cohesive failure
    • B65D77/2048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whereby a layer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fails, e.g. cohesive failure whereby part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has been weakened, e.g. perforated or precut
    • B65D77/2056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whereby a layer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fails, e.g. cohesive failure whereby part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has been weakened, e.g. perforated or precut the cover being weakened
    • B65D77/206Means for opening the cover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a pull tab by peeling or tearing the cover from the container whereby a layer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fails, e.g. cohesive failure whereby part of the container or cover has been weakened, e.g. perforated or precut the cover being weakened so as to uncover one or more preformed openings made through some layers of the co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17/00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piercing or tearing of wall portions, e.g. preserving cans or tins
    • B65D2517/0001Details
    • B65D2517/001Action for opening container
    • B65D2517/0013Action for opening container pull-out tear panel, e.g. by means of a tear-ta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17/00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piercing or tearing of wall portions, e.g. preserving cans or tins
    • B65D2517/0001Details
    • B65D2517/0026Means for preventing loss of removable element
    • B65D2517/0028Means for preventing loss of removable element the element being part of the ta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17/00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piercing or tearing of wall portions, e.g. preserving cans or tins
    • B65D2517/0001Details
    • B65D2517/0026Means for preventing loss of removable element
    • B65D2517/0029Means for preventing loss of removable element the element being part of the pull-out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17/00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piercing or tearing of wall portions, e.g. preserving cans or tins
    • B65D2517/0001Details
    • B65D2517/0031Reclosable openings
    • B65D2517/0032Reclosable openings the tab reclosing the opening
    • B65D2517/0035Reclosable openings the tab reclosing the opening the tab and torn out panel together closing the opening, e.g. by sli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17/00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piercing or tearing of wall portions, e.g. preserving cans or tins
    • B65D2517/0001Details
    • B65D2517/0047Provided with additional elements other than for closing the opening
    • B65D2517/0052Prizes, tokens, badges or other information carrying devices
    • B65D2517/0053Prizes, tokens, badges or other information carrying devices forming part of, or connected to, the ta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17/00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piercing or tearing of wall portions, e.g. preserving cans or tins
    • B65D2517/0001Details
    • B65D2517/0058Other details of container end panel
    • B65D2517/0059General cross-sectional shape of container end panel
    • B65D2517/0061U-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17/00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piercing or tearing of wall portions, e.g. preserving cans or tins
    • B65D2517/0001Details
    • B65D2517/0058Other details of container end panel
    • B65D2517/008Materials of container end panel
    • B65D2517/0085Foil-like, e.g. paper or card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17/00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piercing or tearing of wall portions, e.g. preserving cans or tins
    • B65D2517/50Non-integral frangible members applied to, or inserted in, a preformed opening
    • B65D2517/5072Details of hand grip, tear- or lift-tab
    • B65D2517/5083Details of hand grip, tear- or lift-tab with means facilitating initial lifting of tape, e.g. lift or pull-tabs
    • B65D2517/5089Lift- or tear-tab formed as a separate piece from flexible tape of foil-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018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lid
    • B65D2543/00037Disc clos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018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lid
    • B65D2543/00046Drinking-through l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018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lid
    • B65D2543/00064Shape of the outer periphery
    • B65D2543/00074Shape of the outer periphery curved
    • B65D2543/00092Shape of the outer periphery curved circ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018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lid
    • B65D2543/00259Materials used
    • B65D2543/00268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444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 B65D2543/00481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on the inside or the outside of the container
    • B65D2543/0049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on the inside or the outside of the container on the inside, or a part turned to the inside of the mouth of the container
    • B65D2543/00527NO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43/00Lids or covers essentially for box-like containers
    • B65D2543/00009Details of 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43/00444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 B65D2543/00481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on the inside or the outside of the container
    • B65D2543/00537Contact between the container and the lid on the inside or the outside of the container on the outside, or a part turn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mouth of the contai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Opened By Tearing Frangible Portions (AREA)
  • Packag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能夠簡單且衛生地開閉蓋體上的飲用口的蓋體。蓋體以能夠開閉容器的口部的方式形成,並具有以在封蓋時覆蓋上述口部的方式形成的頂面部,頂面部具備小蓋片、和在拉起小蓋片時形成的開口部,在小蓋片的靠近前端處形成有與拉片構件的一端部接合的接合部,拉片構件具有形成在另一端部的捏持部。

Description

蓋體、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及附蓋體的容器
本創作涉及蓋體、容器與蓋體的組合、以及附蓋體的容器。
背景技術
以往,一直在廣泛實踐將食物容納在容器中並以蓋上蓋子的狀態進行提供。另外,近幾年,例如一直在便利商店中廣泛實踐以上述新方式提供咖啡等飲料。在像這樣容納於容器中的飲食(以下也稱為「內容物」)是如咖啡等那樣的飲料的情況下,購買者會將加蓋的狀態的容器拿在手裡並進行傾斜該容器以飲用內容物的動作。因此,通常在蓋體上形成有也被稱為飲用口的開口部,以在傾斜容器時使內容物向容器的外部流出。然而,若只是單純以開口方式形成有飲用口,則有灰塵等從飲用口進入容器中的隱憂,並無法說必然是衛生的。因此,常常構成為在使用前的狀態下不在蓋體上打開飲用口、而是當使用者飲用內容物時才開口形成飲用口。
作為這種蓋體,例如可以列舉下述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蓋體。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蓋體具備側壁和頂蓋部,並在頂蓋部形成有拉片(tab)。該蓋體構成為當使用者捏住拉片將其拉起時會打開鐘形或葫蘆形的孔而形成飲用口。另外,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飲料用杯蓋在頂面(頂蓋部)以開口方式形成有開口部(飲用口),並設有關閉或打開該開口部的小蓋。另外,在該小蓋上設有凸部,並構成為藉由使該小蓋的凸部與頂面部的凹部嵌合來維持小蓋 打開的狀態。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6/06975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062952號公報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及2所公開的蓋體存在如下問題:無法順利進行直接捏住拉片或小蓋以開口方式形成飲用口的動作、和將拉片插入拉片孔或使小蓋的凸部與頂面的凹部嵌合的動作,且非常難以進行以開口方式形成飲用口的動作。雖然該問題能夠藉由設計蓋體本身的構造和形狀來解決的可能性很大,但在該情況下還存在不得不使蓋體本身的構造和形狀複雜化的另一個問題。另外,由於上述蓋體在頂蓋部直接形成有拉片或作為捏持件的凸部,所以當使用者以開口方式形成飲用口時不得不直接接觸蓋體,在衛生方面也存在問題。另外,在這種以往的蓋體中,一旦以開口方式形成飲用口之後再次關閉飲用口時,需要用手指接觸拉片或小蓋來操作。因此,在關閉飲用口之後手指接觸的面會位於與飲料接觸的一側,仍然存在不衛生的問題。
本創作是鑒於這種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能夠簡單且衛生地開閉蓋體上的飲用口的蓋體、容器與蓋體的組合、以及附蓋體的容器。
本創作以如下所示的(1)至(16)為要旨。
(1)一種蓋體,其以能夠開閉容器的口部的方式形成,上述蓋體具有頂面部,該頂面部形成為當在安裝於上述容器上的狀態下上述容器被封蓋時覆蓋上述口部, 上述頂面部具備小蓋片、和在拉起上述小蓋片時形成的開口部,上述蓋體具備與上述小蓋片接合的拉片構件,在上述小蓋片形成有與上述拉片構件的一端部接合的接合部,上述拉片構件在該拉片構件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捏持部;(2)一種蓋體,其具有與容器的口部的周緣接合的接合區域,上述蓋體具有在相對於上述容器接合時覆蓋上述口部的形狀,具備小蓋片、與上述小蓋片接合的拉片構件、和在拉起上述小蓋片時形成的開口部,上述小蓋片設於上述接合區域的內側,上述拉片構件的一端部與上述小蓋片接合,在將上述一端部與上述靠近前端的部分之間的接合部分設為接合部的情況下,上述拉片構件在該拉片構件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捏持部;(3)在上述(1)上述的蓋體中,上述拉片構件具有形成在上述接合部與上述捏持部之間的保持片,並形成為當捏住上述捏持部將上述小蓋片開蓋時上述保持片從上述拉片構件突出,在上述頂面部形成有供突出的上述保持片插入的插入部,並構成為能夠將上述保持片插入至上述插入部來維持上述小蓋片打開的狀態;(4)在上述(2)上述的蓋體中,上述拉片構件具有形成在上述接合部與上述捏持部之間的保持片,並形成為當捏住上述捏持部將上述小蓋片開蓋時上述保持片從上述拉片構件突出,形成有供突出的上述保持片插入的插入部,並構成為能夠將上述保持片插入至上述插入部來維持上述小蓋片打開的狀態; (5)在上述(3)或(4)上述的蓋體中,上述捏持部以在上述保持片插入至上述插入部時立起的方式形成;(6)在上述(3)至(5)中任一項上述的蓋體中,上述保持片以從上述捏持部側朝向上述接合部側突出的方式形成;(7)在上述(3)至(6)中任一項上述的蓋體中,上述插入部具有供上述保持片插入的主部、和與上述主部交叉的輔助部;(8)在上述(3)至(7)中任一項上述的蓋體中,上述拉片構件在上述捏持部設有模仿人物表情的圖案;(9)在上述(8)上述的蓋體中,上述圖案在使上述保持片突出的前後發生立體變化;(10)在上述(2)上述的蓋體中,在相對於上述容器接合的狀態下具有露出面,上述小蓋片的外周緣的至少一部分沿著上述接合區域的內緣延伸,且形成於與相對於上述容器接合的狀態下的上述露出面與上述容器的內周面的延長面的交叉位置相比更靠外側;(11)在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上述的蓋體中,在上述小蓋片閉合的封蓋狀態下具有與上述小蓋片的外周端面相對的對置面,在從上述封蓋狀態打開小蓋片的情況下,上述外周端面的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對置面相互摩擦;(12)在上述(1)至(11)中任一項上述的蓋體中,在上述頂面部形成有窗部;(13)在上述(1)至(12)中任一項上述的蓋體中,上述頂面部具有該頂面部的至少一部分隆起的隆起部;(14)在上述(1)至(13)中任一項上述的蓋體中,由紙類材料形成; (15)一種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其具備具有口部的容器、和為了配置為覆蓋上述容器的上述口部而設置的上述(1)至(14)中任一項上述的蓋體;(16)一種附蓋體的容器,其具備具有口部的容器、和上述(1)至(14)中任一項上述的蓋體,容器的口部由蓋體覆蓋。
根據本創作,藉由捏住拉片構件的捏持片將其拉起,與拉片構件接合的小蓋片能夠很容易開口。另外,當在拉片構件上形成有保持片並在頂面部形成有插入部時,藉由在捏住拉片構件的捏持部將小蓋片拉起的狀態下將形成在拉片構件上的保持片插入至形成在頂面部的插入部,能夠維持小蓋片打開的狀態、即以開口方式形成開口部的狀態。因此,根據本創作的蓋體,能夠在使用者不直接接觸小蓋片的情況下實施使開口部開口的動作。進一步地,根據本創作,當在拉片構件上形成有保持片並在頂面部形成有插入部時,能夠順利進行保持小蓋片開口的狀態的動作,並能使小蓋片容易開閉。另外,根據本創作的蓋體,能夠在維持非常衛生的狀態的同時飲用內容物。另外,在再次關閉開口部的情況下,也能藉由操作拉片構件來閉合小蓋片直到成為開口部關閉的狀態為止,因此,能夠減少因熱氣等而常常附著於小蓋片上的附著物等或與使用者的手指接觸,並能減少使用者感到不舒服的情況。另外,由於像這樣僅藉由操作拉片構件就能開閉小蓋片,所以當使用者進行操作時也不會感到繁雜,而是能夠舒適地使用。
1:蓋體
2:頂蓋部
2a:頂面部
2a1:主體
2b:表面
2c:背面
3:側壁
3a:外壁
3b:上端
3c:下端
3d:階差
4:立起部
4a:內表面
4b:外表面
5:上部壁
5a:內表面
6:下部壁
6a:內表面
7:卡合部
8:下端部
9:翻折部
9a:相對面
10:下接合點
11:開口形成部
12:開口部
12a:一端側端部
13:小蓋片
13a:一端部
13b:另一端部
14:鉸鏈部
15:彎折線
16:切口線
17:點狀接合部
18:應力減輕部
21:拉片構件
21a:一端部
21b:另一端部
22:接合部
23:保持片(保持部)
23a:切口線
23b:前端
23c:折入線
24:捏持部
24a:顯示部
24b:圖案
26:插入部
26a:主部
26b:輔助部
26c:連續部
26d:插入輔助部
26e:插入部形成區域
27:引導顯示部
28:識別顯示部
29:彎折輔助部
31:彎折線
41:捲曲部
51:傾斜部
52:引導部
61:朝下立起部
70:露出面
71:外周端
72:周邊部
73:外周緣
73a:端面
74:鉸鏈連結部
75:前端緣部
76:側端緣部
77:對置面
78:接觸部
79:壓縮部
80:溝槽
81:半切部
82:突出部
83:捏持件
84:標籤
85:凹陷部
86:隆起部
86a:外周端
87:上側隆起部
88:狹縫
89:局部凹陷部
90:插入部
91:局部隆起部
101:容器
102:口部
103:緣部
104:側壁
105:空間部
106:內側壁
107:底面部
108:捲曲部
110:凸緣部
121:突出壁
150:附蓋體的容器
160:開口部附近的部分
200:顯示內容
201:窗部
202:隆起部
300:顯示部
301:彎折部
302:顯示窗
400:彎折部
401:保持承受部
F:力
M1:延長面
M2:面
PM1、PM2:位置
R:接合區域
RA:內緣
Rd:接合區域對應部
Rn:內側區域
X:虛線區域
a:箭頭
α、β:傾斜角
θ:角度
[圖1](a)、圖1(b)是表示本創作的蓋體的實施方式(第一實施方式)的外 觀立體圖。
[圖2]是表示打開小蓋片的動作的蓋體的外觀立體圖。
[圖3](a)、圖3(b)是表示開口部開口的狀態下的蓋體的外觀立體圖。
[圖4]是表示小蓋片閉合的狀態下的蓋體的俯視圖。
[圖5]是表示小蓋片打開的狀態下的蓋體的俯視圖。
[圖6](a)是圖1(a)中的A-A線段剖視圖,圖6(b)是圖6(a)的局部放大圖。
[圖7](a)、圖7(b)是用於說明拉片構件的結構及作用的說明圖。
[圖8](a)、圖8(b)、圖8(c)是用於說明打開小蓋片的動作的說明圖。
[圖9]是用於說明蓋體安裝在容器上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10]是用於說明將蓋體安裝到容器上時的作用效果的說明圖。
[圖11]是表示蓋體堆疊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12](a)至圖12(g)是用於說明小蓋片的其他方式的說明圖。
[圖13](a)、圖13(b)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蓋體的第一變形例的外觀立體圖及縱剖視圖。
[圖14](a)至圖14(e)是表示蓋體的其他方式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15](a)至圖15(d)是表示蓋體的其他方式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16](a)至圖16(e)是表示蓋體的其他方式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17](a)至圖17(e)是表示蓋體的其他方式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18](a)至圖18(d)是表示蓋體的其他方式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19]的(a)至圖19(e)是表示蓋體的其他方式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20](a)、圖20(b)是表示蓋體的其他方式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21]是表示蓋體的其他方式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22]是用於說明蓋體的插入部的其他方式的外觀立體圖。
[圖23](a)是用於說明蓋體的插入部的其他方式的外觀立體圖,圖23(b)是表示蓋體的其他方式的結構的外觀立體圖。
[圖24](a)是表示具有其他方式的拉片構件的蓋體的結構的俯視圖,圖24(b)是圖24(a)所示的蓋體的外觀立體圖。
[圖25](a)是表示具有其他方式的拉片構件的蓋體的結構的俯視圖,圖25(b)是圖25(a)所示的蓋體的外觀立體圖。
[圖26](a)是表示具有其他方式的拉片構件的蓋體的結構的俯視圖,圖26(b)是圖26(a)所示的蓋體的外觀立體圖。
[圖27]是表示具有其他方式的拉片構件的蓋體的結構的外觀立體圖。
[圖28](a)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28(b)是圖28(a)的B-B線段剖視圖。
[圖29]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0](a)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0(b)是圖30(a)的C-C線段剖視圖。
[圖31]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2]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33](a)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3(b)是圖33(a)D-D線段剖視圖。
[圖34](a)、圖34(b)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5]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36]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37](a)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4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7(b)是圖37(a)的E-E線段剖視圖。
[圖38]是表示附蓋體的容器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9]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40](a)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40(b)是將圖40(a)中用X表示的範圍放大之後的局部放大圖。
[圖41](a)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5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41(b)是圖41(a)的F-F線段剖視圖。
[圖42]是表示附蓋體的容器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43]是表示附蓋體的容器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44]是表示附蓋體的容器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45](a)、圖45(b)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46](a)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6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46(b)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6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47]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48]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49](a)、圖49(b)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50](a)、圖50(b)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說明圖。
[圖51]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7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 俯視圖。
[圖52]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8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說明圖。
[圖53](a)是表示具有其他方式的拉片構件的蓋體的結構的俯視圖,圖53(b)是說明具有圖53(a)所示的拉片構件的蓋體的使用例的圖。
[圖54]是表示具有其他方式的拉片構件的蓋體的結構的俯視圖。
[圖55](a)是說明圖54所示的蓋體的使用例的俯視圖,圖55(b)是圖55(a)的H-H線段剖視圖。
[圖56]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蓋體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以下,基於附圖對本創作的蓋體進行詳細說明。此外,關於本創作的蓋體,列舉針對如咖啡杯那樣的各種裝飲料的容器(杯子)而使用的蓋體為例進行說明,但並不限定於裝飲料的容器的蓋體,也能作為容納除飲料以外的食品容器的蓋體而適用。另外,本創作的蓋體也能適用於能夠容納除食物以外的各種物品、例如螺栓或螺母等零件、或除上述零件以外的物品的容器。進一步地,關於本創作的蓋體,以下使用俯視時的形狀為圓形的蓋體的例子進行說明,但蓋體並不限定於俯視時的形狀為圓形,也能適用於橢圓形、矩形、三角形等多邊形、圓角矩形、圓角多邊形等除圓形以外的各種形狀的蓋體。
此外,在說明中,將能夠與容器嵌合的類型的蓋體作為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將不與容器嵌合的類型的蓋體作為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本說明書中,對於即使實施方式不同也具有實質上相同的特徵的結構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並省略對該結構的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6所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具備頂蓋部2和側壁3。側壁3以藉由將紙類材料的兩個端部接合而形成為筒狀或環狀的方式構成。該側壁3具有上部壁5和下部壁6。另外,側壁3從上端3b側朝向下端3c側形成為前端變細狀。
此外,在此「前端變細狀」是指側壁3的外壁3a的形狀從上端3b側朝向下端3c側使側壁3整體形成為前端變細狀。在該「前端變細狀」中,除了包括側壁3的外壁3a從上端3b側朝向下端3c側尺寸逐漸變小的形狀之外,還包括即使在側壁3的外壁3a的一部分具有局部尺寸變大的鼓出部或突出部等、或形成有這些鼓出部或突出部而側壁3的外壁3a也整體成為前端變細狀的形狀。在側壁3的外壁3a從上端3b側朝向下端3c側尺寸逐漸變小的形狀的情況下,除了該側壁3的外壁3a從上端3b側朝向下端3c側尺寸呈直線狀逐漸變小的形狀之外,也可以是尺寸呈曲線狀逐漸變小的形狀,還可以是在上端3b側與下端3c側之間形成有階差3d(參照圖6等)的形狀。另外,即使側壁3的一部分是未形成為前端變細狀的直筒狀形狀或環狀形狀,側壁3的外壁3a整體成為前端變細狀的形狀也包括在該「前端變細狀」內。即,此處的「前端變細狀」的概念是,只要側壁3的外壁3a的形狀為側壁3整體前端變細的形狀即可,即使是外壁3a的一部分形成為與前端變細狀不同的形狀的方式也包括在內。
頂蓋部2具有頂面部2a和立起部4。頂面部2a是形成在頂蓋部2的中央部分的作為頂蓋的主體部的部位,當如圖9所示封蓋容器101的口部102時,形成為能夠與形成在該口部102的周緣的緣部103的至少一部分接觸並覆蓋口部102的尺寸及形狀。頂面部2a具備具有開口部12的主體2a1、和小蓋片13。小蓋片13以能夠開閉的方式形成。在安裝於容器101上的狀態下,頂面部2a位於口部102的上側,並用主體2a1和小蓋片13覆蓋口部102。立起部4是形成在頂面部2a的周緣的部分,並以從頂面部2a的周緣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形成。頂面部2a和立起部4 也可以分開形成,但從製造效率和作為蓋體1的密閉性等觀點來看較佳為一體形成。當在頂蓋部2中將頂面部2a與立起部4一體形成時,能夠任意採用以往眾所周知的方法來形成,但從形成頂蓋部2的容易度的觀點來看,較佳為藉由彎折成形來形成頂面部2a和立起部4。即,立起部4較佳為彎折形成在頂面部2a的周緣。
頂蓋部2和側壁3藉由將頂蓋部2的立起部4的外表面4b與側壁3的上部壁5的內表面5a接合而被一體化。如圖9所示,在側壁3的下部壁6的內表面6a側形成有卡合部7,該卡合部7形成為能夠與在形成於容器101上的口部102設置的緣部103(在圖9中形成為捲曲形狀的捲曲部)卡合的形狀。卡合部7能夠形成為任意形狀,只要能夠與容器101的緣部103卡合即可。例如,既能設為如圖1所示的直線狀的前端變細狀,也可以藉由配合著緣部103的形狀使下部壁6鼓出而形成卡合部7。另外,也可以藉由在下部壁6的內表面6a側形成向內突出的突出部而形成卡合部7、或以將之前所說明的突出部設為卡合部7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這樣,在藉由在內表面6a側形成向內突出的突出部而形成卡合部7的情況下,既可以相對於內表面6a連續形成,也可以使形成有突出部的部分與未形成突出部的部分交替形成而斷斷續續地形成該突出部。另外,在斷斷續續地形成突出部的情況下,各個突出部的突出的尺寸或長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卡合部7也可以藉由將側壁3的下部壁6的內周面擠壓壓製而形成。尤其是在將卡合部7形成為環狀凹槽狀的情況等下,藉由擠壓壓製下部壁6的內周面,能夠縮小在將矩形或扇形的紙類材料的兩個端部接合而形成的側壁3的下部壁6上形成的卡合部7的接合部分處的階差,從而難以在蓋體1與容器101之間形成間隙,使得封蓋時的基於蓋體1的密閉性提高。
在本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側壁3以將上端3b側的弧的長度比下端3c側的弧的長度長的扇形的坯料(未圖示)的兩個端部接合而形成為筒狀或環狀的方式構成。因此,側壁3以如下方式形成:側面從上端3b側朝向下端3c側(朝 向容器101的口部102的方向)整體形成為前端變細狀(朝向圖6的箭頭a方向整體形成為傾斜狀),且卡合部7的下端側的內尺寸比卡合部7的上端側的內尺寸小。
在本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由於側壁3從上端3b側朝向下端3c側形成為前端變細的傾斜狀,所以如圖11所示將多個蓋體1堆疊後的堆疊性優異。即,關於本實施方式的蓋體1,藉由將多個蓋體1上下堆疊而能夠在較小的空間內進行保管或搬運,從而能夠謀求保管時或搬運時的成本降低。側壁3並不限定於外壁3a的側面整體形成為傾斜狀的情況,也可以僅側壁3的一部分、例如側壁3的上端3b側或下端3c側形成為傾斜狀。另外,也可以在側壁3的上端3b側和下端3c側形成為不同的傾斜角。進一步地,本實施方式的蓋體1也可以藉由用矩形的紙類材料將側壁3形成為環繞狀、即包圍頂蓋部2的頂面部2a的周圍的環狀或筒狀而構成為非傾斜狀的筒狀或環狀。進一步地,藉由用由紙類材料形成的倒扇形的坯料構成側壁3,也能設為與圖11等所示的情況相反的傾斜狀,但側壁3較佳為設為非傾斜狀、或如圖11等所示構成為傾斜成沿著容器101的側壁104的傾斜角那樣的前端變細狀。其中,由於側壁3形成為使外壁3a的側面從上端3b側朝向下端3c側傾斜成前端變細狀的環狀或筒狀,堆疊多個蓋體1的情況下的蓋體1的堆疊性提高。另外,藉由如上述那樣形成側壁3,能夠使將蓋體1與容器101嵌合來封蓋容器101的口部102的情況下的相對於容器101的封閉性、密閉性更優異。此外,從使蓋體1的堆疊性進一步提高的觀點來看,較佳為在側壁3的外表面形成階差3d。藉由在側壁3的外表面形成階差3d,也能大幅減少當堆疊時堆疊在上方的蓋體的下部壁6侵入由位於其下方的蓋體1的上部壁5包圍而成的空間內、且下部壁6的侵入受上部壁5的內表面限制的情況。因此,當堆疊多個蓋體1時,能夠在更小的空間內堆疊更多的蓋體1。這使得例如在將蓋體1容納於如集裝箱或包裝箱等那樣固定高度的箱子中的情況下能夠增加可堆疊的蓋體1的數量。因此,也能降低運輸蓋體1時等的物流成本。
蓋體1中的由形成側壁3的紙類材料形成的坯料的兩個端部的接合、和頂蓋部2的立起部4與側壁3的接合能夠藉由以往眾所周知的接合方法來進行。關於接合方法,例如可以列舉如通常的黏著劑、熱熔黏著劑、二液型黏著劑、熱封、超音波接合、高頻接合等那樣的方法,但從製造效率方面的觀點來看,較佳為用具有熱封性的材料構成頂蓋部2的立起部4及側壁3的接合面並藉由熱封進行接合。
圖9表示將蓋體1蓋在容器101上而將容器101的口部102密封的狀態,圖10表示將蓋體1蓋到容器101上的中途的狀態。本實施方式的蓋體1以使卡合部7與容器101的緣部103卡合的方式形成。本實施方式的蓋體1形成為當使卡合部7與容器101的緣部103卡合時下部壁6的下端部8不與容器101的側壁104接觸。蓋體1不僅能夠以高密閉性封蓋容器101,還由於下部壁6具有彈性而能夠很容易進行相對於容器101的拆卸。另外,蓋體1在安裝於容器101上時設為下部壁6的下端部8不與容器101的側壁104接觸的構造,由此,當從容器101上拆卸蓋體1時,藉由將手指等搭在下部壁6的下端部8等處將下部壁6拉起,容器101的口部102的緣部103與蓋體1的卡合部7的卡合解除。而且,藉由進一步將蓋體1向上方拉起,能夠更容易從容器101上拆卸蓋體1。
蓋體1具有在使紙類材料成為環繞狀、即環狀或筒狀而形成的側壁3的下部壁6上形成有與容器101的口部102卡合的卡合部7的結構。另外,設有卡合部7的側壁3的下部壁6在彈性上相較於將側壁3的下部壁6翻折而與頂蓋部2接合的情況更為優異。因此,即使將蓋體1的卡合部7的直徑設計成比容器101的緣部103的外徑小,也能使蓋體1與容器101可靠地卡合。另外,藉由像這樣將卡合部7的直徑設計成比容器101的緣部103的外徑小,即使是由於在容器101中所形成的空間部105內容納咖啡等液體產品、尤其是熱的液體產品等內容物而導致空間部105內的壓力增高的情況下,也沒有蓋體1容易脫落的隱憂,能夠在維持著 高密閉性的狀態下封蓋容器101,並能與側壁3以從上端側朝向下端側整體傾斜成前端變細狀的方式形成的情況互相配合而具有高密閉性地進行封蓋。
另外,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由於側壁3的下部壁6具有彈性,所以即使容器101的口部102的尺寸存在誤差,也能將容器101的口部102可靠地封閉而保持高密閉性。另外,由於使側壁3從上端3b側朝向下端3c側傾斜成前端變細狀,並將立起部4與該側壁3的上部壁5的內表面5a接合而使頂蓋部2與側壁3接合一體化,所以頂蓋部2的立起部4的外表面與側壁3的上部壁5的內表面之間的接合強度提高。尤其是,圖1等所示的蓋體1形成有將側壁3的上部壁5朝向立起部4的內表面4a側翻折而成的翻折部9,且立起部4的內表面4a和翻折部9的與該內表面4a相對的相對面9a接合。因此,上述的頂蓋部2與側壁3的接合強度進一步提高。因此,即使在對蓋體1施加了負載力時,蓋體1也難以發生扭曲等,也沒有卡合部7與容器101的緣部103的卡合解除的隱憂;即使是在容納有熱飲料等時密閉的容器101的內壓增高的情況下,蓋體1從容器101脫落的隱憂也極小。
通常,頂蓋部2的尺寸越大的蓋體1,頂蓋部2越容易因向蓋體1施加的負載而扭曲。但是,如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那樣,將側壁3形成為從上端3b側朝向下端3c側以前端變細的方式傾斜,在該側壁3的上部壁的內表面上接合呈擴開傾斜狀立起形成的立起部4,並進一步將該立起部4與翻折部9接合,藉由設為這種結構,即使在大型蓋體1的情況下,因對蓋體1施加的負載而導致蓋體1從容器101脫落的隱憂也會變小。蓋體1藉由使頂蓋部2的立起部4與側壁3的上部壁5的接合部分的下接合點10之間的尺寸(在圓形的頂蓋部2的情況下為下接合點10的直徑)比卡合部7的下端部8之間的尺寸(在圓形的頂蓋部2的情況下為卡合部7的下端部的內徑)形成得大,能夠保持可靠的封蓋狀態。本實施方式的蓋體1在頂蓋部2的上側形成有側壁3的上部壁5與頂蓋部2的立起部4的接合部作為突出壁121。該突出壁在容器101的內容物為咖啡等飲料的情況下能夠作為當喝飲 料時供使用者的嘴觸碰的部分即嘴觸碰部來利用,並且也能作為防止飲料溢出的防溢壁來利用。
容器101並不限定於如咖啡杯或泡麵的容器那樣的側壁104傾斜的形狀的容器,也可以是如堅果罐等那樣的圓筒狀容器。蓋體1能夠使用於紙容器、塑膠容器、發泡塑膠容器、金屬罐等各種容器,並不限於容納液體物的容器,也能用作乾燥食品等的收納容器或非食品容器等的蓋體。另外,蓋體1除了用於咖啡杯、泡麵、堅果罐等容器之外,還能用作湯、優格、冰淇淋、各種菜肴或便當的容器等的蓋體,但並不限於飲食用的容器,而是能夠用作所有容器的蓋體。
在側壁3從上端3b側向下端3c側形成為前端變細傾斜狀的本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蓋體1的側壁3的傾斜角α(參照圖9)和容器101的側壁104的傾斜角β(參照圖9)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不同的情況下,側壁3的傾斜角α既可以大於也可以小於容器101的側壁104的傾斜角β,但在傾斜角α小於傾斜角β的情況下(傾斜較大的情況下),蓋體1向容器101的嵌合力變得更高,密閉性進一步提高。為了提高蓋體1的密閉性,蓋體1的側壁3的傾斜角α相對於容器101的側壁104的傾斜角β的大小能夠根據容器101的尺寸(蓋體1的尺寸)等的差異而任意變更。另外,在如多邊形容器那樣的非圓形容器的情況下,藉由根據蓋體1所嵌入的容器部位的形狀差異來改變蓋體1的側壁3的傾斜角α,也能防止因容器部位的差異而使密閉性變化。
上述實施方式的蓋體1以使側壁3的上部壁5與頂蓋部2的立起部4成為相同高度的方式形成,但側壁3的上部壁5與頂蓋部2的立起部4並不限於形成為高度相等的情況,也可以是側壁3的上部壁5和頂蓋部2的立起部4中的任一方比另一方形成得短。
作為構成蓋體1的側壁3的紙類材料,除了將纖維原料的漿料抄取到網上並進行乾燥以及壓榨乾燥而抄造成片狀所得到的所謂的紙、藉由氣流對 開纖纖維原料(使用粉碎機粉碎由紙漿類纖維等構成的原料片材所得到的粉碎紙漿等)進行層壓並以粘合劑將層壓纖維體的纖維相互固定所得到的所謂的氣流成網片等、使植物纖維和其他纖維膠粘而製造的所謂的紙類以外,還可以列舉化學纖維紙、合成紙、耐水紙、銅版紙、替代紙、羊皮紙、羊毛紙、玻璃纖維紙、石頭紙、陶紙等、和將這些紙複數張層疊所得到的紙等。作為紙類材料,除了僅由紙漿構成以外,還可以包含非紙漿類的天然纖維、合成纖維、再生纖維等纖維,但較佳為包含50質量%以上的紙漿,更佳為包含70質量%以上,進一步更佳為包含80質量%以上,但尤其更佳為由100質量%的紙漿構成。紙類材料還能使用合成樹脂或天然樹脂的膜或無紡布、木箔等木質材料等、甚至與鋁箔等材料的複合材料,但在設為複合材料的情況下,作為複合材料整體較佳為含有50質量%以上的紙漿,尤其更佳為包含80質量%以上的紙漿。由於紙漿含有量越高,則紙類材料越容易生物降解,所以較佳。
作為紙漿,可以列舉木漿、非木漿、廢紙紙漿、合成紙漿等。更具體而言,可以列舉從以下適當選擇一種或多種來使用的紙漿:磨木漿(GP)、磨石磨木漿(SGP)、精磨木漿(RGP)、加壓式磨木漿(PGW)、熱磨機械漿(TMP)、化學熱磨機械漿(CTMP)、漂白化學熱磨機械漿(BCTMP)等機械漿(MP)、化學機械漿(CGP)、半化學漿(SCP)、闊葉漂白硫酸鹽木漿(LBKP)、針葉漂白硫酸鹽木漿(NBKP)等硫酸鹽漿(KP)、鹼性紙漿(AP)、亞硫酸鹽漿(SP)、溶解紙漿(DP)等化學漿(CP)、以尼龍、人造絲、聚酯、聚乙烯醇(PVA)等為原料的合成漿、渣漿(TP)、以木棉、亞麻、麻、黃麻、馬尼拉麻、苧麻等為原料的碎布漿、秸稈漿、西班牙草漿、甘蔗渣漿、竹漿、紅麻漿等莖稈漿、韌皮漿等輔助漿等。紙漿能夠使用赤松、庫頁冷杉、魚鱗雲杉、花旗松、鐵杉、雲杉等針葉木漿、山毛櫸、枹櫟、樺樹、桉樹、楊樹、榿木等闊葉木漿、針葉木漿與闊葉木漿的混合物等木漿、紅麻、甘蔗渣漿、竹漿、穀物漿、秸稈漿、蕉麻漿、 棉漿等非木漿、廢紙紙漿等。由於針葉木漿與闊葉木漿相比纖維長度較長,所以使用針葉木漿等纖維長度較長的紙漿的紙材料的纖維相互纏繞的程度提高,另外,將使用針葉木漿等的原料片材粉碎而得到的粉碎紙漿也由於與將由闊葉木漿構成的原料片材粉碎而得到的粉碎紙漿相比纖維長度較長,所以紙類材料的強度藉由纖維相互纏繞而提高。此外,作為要使用的紙漿,較佳為使用上述紙漿中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紙漿。
紙類材料較佳為具有耐水性,也可以使用耐水紙等預先被賦予了耐水性的材料、或使用至少在紙類材料的位於容器側的表面設有塗層的材料。塗層能夠藉由貼膜或塗覆塗層劑來設置。
作為形成塗層的樹脂,能夠使用例如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胺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氰基丙烯酸酯、環氧樹脂、聚丙烯酸樹脂、聚甲基丙烯酸樹脂、尼龍、聚碳酸酯;聚己內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羥基丁酸酯、聚乳酸、酯化澱粉等澱粉類樹脂、醋酸纖維素、聚乙烯丁二酸酯、聚乙烯醇、聚乙醇酸、殼聚糖/纖維素/澱粉、聚(羥基丁酸酯/羥基己酸酯)、聚(己內酯/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丁二酸酯)、聚(丁烯己二酸酯/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四亞甲基己二酸酯/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自然降解性樹脂或自然降解性樹脂混合物;自然降解性生質樹脂或自然降解性生質樹脂的混合物;氟樹脂、矽樹脂、紫外線固化樹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構成上述樹脂的單體的共聚物、天然樹脂、石蠟、明膠、賽璐玢、聚甲基戊烯等。塗層較佳為聚乳酸、聚己內酯、聚羥基鏈烷酸酯、澱粉類樹脂等自然降解性樹脂、自然降解性生質樹脂、天然樹脂等自然降解性樹脂或 由它們形成。
作為自然降解性樹脂,可以列舉天然樹脂、自然降解性塑膠或生質塑膠等。作為自然降解性塑膠和生質塑膠,可以列舉例如聚己內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羥基丁酸酯、聚乳酸、酯化澱粉等澱粉類樹脂、醋酸纖維素、聚乙烯丁二酸酯、聚乙烯醇、聚乙醇酸、殼聚糖/纖維素/澱粉、聚(羥基丁酸酯/羥基己酸酯)、聚(己內酯/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丁二酸酯)、聚(丁烯己二酸酯/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四亞甲基己二酸酯/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自然降解性樹脂或自然降解性樹脂混合物。
另外,自然降解性樹脂也可以含有例如硬脂醯胺、脂肪酸酯、脂肪酸金屬鹽、脂肪酸、油脂、甘油脂肪酸酯等潤滑劑;磷酸三苯酯、鄰苯二甲酸酐、鄰苯二甲酸三丁酯、乙酸酐等穩定劑;二氧化鈦、高嶺土、雲母、膨潤土、矽藻土、氧化鎂、矽砂鋁、碳酸鈣、氫氧化鈣、貝殼粉等無機材料;高級脂肪酸醯胺、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甘油脂肪酸酯等表面活性劑;檸檬酸、碳酸氫鈉、丁烷等發泡劑;防靜電劑、熱熔黏著劑等其他材料等、日本生物塑膠協會的准許名單(positive list)內所記載的添加劑。
另外,「自然降解性」是指在空中、土中、水中的任一個中藉由微生物、紫外線、氣候變化等而被分解以能夠減少環境負荷的性質。另外,蓋體並不受安裝該蓋體的容器的內容物限定,能夠適用於對可裝入所有種類的內容物的容器進行封閉的蓋體。
蓋體1的頂蓋部2能夠由與側壁3相同的紙類材料構成,但除了紙類材料以外還能由膜或片材構成。若由膜或片材構成頂蓋部2,則由於與頂蓋部2由紙類材料構成的情況相比彎曲性更高,所以蓋體1更容易嵌入容器101。另外,若由透明的膜或片材構成,則在安裝到容器101上時能夠很容易目視確認容器 101內的收納物。作為膜或片材,能夠使用例如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胺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烴類樹脂、聚乙烯醇、丙烯酸類樹脂即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賽璐玢、尼龍、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甲基戊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乳酸、聚己內酯、聚羥基鏈烷酸酯、澱粉類樹脂、或它們的複合體等,但較佳為聚醋酸乙烯酯、聚乳酸、聚己內酯、聚羥基鏈烷酸酯、澱粉類樹脂等具有生物降解性的材料。另外,也能使用藉由蒸鍍等在紙等上形成鋁層而得到的材料、或進一步在紙等的表面設置鋁層並在其一面或兩面設有聚乙烯、聚丙烯等的疊層或塗層的層疊體。在由膜或片材構成頂蓋部2的情況下,若在使用PET等難以熱封的材質的情況下對與側壁3接合的面塗覆例如聚乙烯、聚丙烯(OPP、CPP等),則能夠很容易進行基於熱封的接合。
蓋體1在由紙類材料構成頂蓋部2的情況下、在由膜或片材構成頂蓋部2的情況下、和在頂蓋部2的與容器101的口部接觸的一側由具有熱封性的材料構成的情況下,既可以藉由熱封將頂蓋部2與容器101的緣部103接合,也可以在使用時一邊解除密封一邊從容器101上拆卸蓋體1。這樣,直到使用容器101的內容物為止都能隔絕外部空氣。在由膜或片材構成頂蓋部2的情況下,若使用具有耐透氣性或耐透濕性的材質,則相對於外部空氣的隔絕性提高而較佳。
在由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封蓋容器101的情況下,首先,如圖10所示,將蓋體1的一端側的卡合部7嵌入容器101的緣部103,其次,朝向蓋體1的相反側將卡合部7逐漸嵌進緣部103,使頂蓋部2翹起,並將蓋體1的另一端側的卡合部7嵌入容器101的緣部103,由此,能夠將蓋體1嵌入容器101而如圖9所示封蓋。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的整體具有撓性,且側壁3的下部壁6在壁厚方向上具有彈性,因此,即使在下部壁6的下端部的內尺寸比容器101的口部的外尺寸小的情況下,也能將蓋體1嵌入容器101,並能使容器口部(緣部103)與蓋體1的下部 壁內表面及頂蓋下表面側緊密接觸而具有高密閉性且可靠地封蓋容器101。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並不限於具有捲曲部的容器,能夠嵌入容器口部來維持高密閉性。
接著,對頂蓋部2中的開口形成部11等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1等所示,開口形成部11具有開口部12及小蓋片13。如圖1所示,開口部12適合形成在頂面部2a的主體2a1的內部。另外,小蓋片13適合開閉自如地形成在主體2a1的開口部12。在該情況下,小蓋片13及開口部12以成為如圖1及圖4所示小蓋片13關閉開口部12的狀態、和如圖3及圖5所示小蓋片13打開而使開口部12開口的狀態的方式形成。構成開口形成部11的開口部12以將頂蓋部2的內外連通並貫穿於頂蓋部2的表面2b與背面2c之間的方式形成。該開口部12用於例如在蓋體1安裝於容器101上的情況下以開口方式形成處於容器101的空間部105內的內容物(例如飲料或食物等)的出入口。如圖1等所示,開口形成部11在頂蓋部2中設於從頂蓋部2的中央部偏移到朝向外側的方向上的既定位置後的位置。另外,形成在頂蓋部2的小蓋片13以如下方式形成:位於從頂蓋部2的中央部朝向外側離開既定距離後的位置的一端部13a成為自由端,與一端部13a相比位置更靠近中央的另一端部13b成為固定端。此外,在小蓋片13中,也將一端部13a稱為位於頂面部2a的靠近中央處的基端部,並將另一端部13b稱為位於頂面部2a的緣部側的前端部。另外,還將成為該自由端的一端部13a稱為前端,並將該前端與另一端部13b(鉸鏈部14)之間與另一端部13b相比更接近前端即一端部13a的位置稱為「靠近前端的位置」或「靠近前端處」。
在另一端部13b形成有鉸鏈部14,小蓋片13以能夠經由該鉸鏈部14進行開閉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說,開口形成部11構成為一端部13a以小蓋片13的另一端部13b上的鉸鏈部14為支點轉動、並相對於頂蓋部2進行打開動作或閉合動作。另外,開口形成部11在小蓋片13打開時以開口方式形成開口部12。此外, 當小蓋片13進行開閉動作時,較佳為在鉸鏈部14形成有彎折線15(參照圖12(g))。該彎折線15也可以形成在頂蓋部2的表面2b側及/或背面2c側。這樣,藉由將彎折線15形成在鉸鏈部14,能夠很容易以該彎折線15為基準來進行小蓋片13的開閉動作,並且,由於小蓋片13的另一端部13b在形成有彎折線15的部位彎折,所以在以鉸鏈部14彎折時、即在小蓋片13打開時容易彎折,且能整齊地彎折。換言之,藉由形成彎折線15,能夠防止除了形成有該彎折線15的部位以外的地點成為支點並使小蓋片13彎折的情況。此外,該彎折線15例如能夠藉由衝壓成型而擠壓成線狀。即,藉由利用衝壓成型機等對形成彎折線15的既定部位進行線狀衝壓而能夠形成彎折線15。由於小蓋片13僅在像這樣形成了彎折線15的特定地點彎折,所以能夠大幅減少該小蓋片13的彎折位置的偏差。此外,關於彎折線15的形成,能夠適當選擇以往已知的任意方法來使用。
開口形成部11形成為若在容器101上安裝有蓋體1的狀態下打開小蓋片13,則能夠藉由開口部12視覺辨認容器101的空間部105。此外,形成有該開口部12的部位最好形成在當處於容器101上安裝有蓋體1的狀態時開口部12的一端側端部12a(與小蓋片13的一端部同側的端部)位於與容器101的內側壁106相比更外側的地點。
開口形成部11在形成有鉸鏈部14的部位形成有彎折線15,在除了形成有鉸鏈部14的部位以外的部位形成有切口線16,並設有形成在該切口線16與切口線16之間的點狀接合部17。該點狀接合部17用於將小蓋片13接合在頂面部2a上並維持開口部12關閉的狀態。藉由像這樣形成開口形成部11,構成為能夠在使用前的狀態下藉由點狀接合部17的存在來維持小蓋片13閉合的狀態,並且在被後述的拉片構件21拉拽或被拉片構件21拉起時,點狀接合部17會切斷,從而使該點狀接合部17處的接合解除。
另外,開口形成部11除了如前述那樣由切口線16和點狀接合部17 形成以外還可以形成為半切部,該半切部形成有能夠整體上沿著小蓋片13的形狀(換言之為整體上沿著開口部12的形狀)切斷的線。在形成為半切部的情況下,沒有如上所述的切口線16和點狀接合部17,而是沿著小蓋片13(或開口部12)的形狀整體上形成有切口。該半切部中的切口的深度形成為比頂蓋部2的整體壁厚薄、且不會如切口線16那樣將頂蓋部2的表面2b與背面2c之間貫穿。此外,當使用這些切口線16及點狀接合部17和半切部時,在這些蓋體1中除了代替切口線16及點狀接合部17而形成半切部的情況以外,還可以分別使用切口線16及點狀接合部17和半切部。
如圖1等所示,就小蓋片13而言,在形成有鉸鏈部14的另一端部13b形成有應力減輕部18,其用於使相對於在拉起小蓋片13時施加的力而產生的應力減輕。在圖1等所示的例子中,該應力減輕部18形成為,在形成有鉸鏈部14的部位中,朝向與形成有小蓋片13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切口線16彼此之間的距離增加的方向上彎曲形成。該應力減輕部18形成為切口線16的另一端部側的端部成為從形成有鉸鏈部14的徑向上的位置偏離的位置、即與該徑向上的位置相比更朝向徑向外側的位置。藉由在應力減輕部18中將切口線16的另一端側的端部的位置設為上述位置,能夠藉由形成與鉸鏈部14鄰接的位置上的切口線16來降低對該位置施加的應力的大小。此外,為了像這樣減小在該位置上產生的應力的大小,並非在與形成有鉸鏈部14的部位相同的部位形成切口線16的另一端側的位置,而是只要形成為切口線的另一端側端部的位置位於與形成有鉸鏈部14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即可。這樣,藉由形成應力減輕部18,能夠在打開了小蓋片13時降低對切口線16的另一端側端部側施加的應力,還能消除在打開小蓋片13的同時頂蓋部2發生破裂或破損的不良情況。
此外,如圖6所示,切口線16既可以從頂蓋部2的表面2b與背面2c垂直地切入形成,也可以從頂蓋部2的表面2b朝向背面2c以具有既定角度的方式 切入形成。在如圖6所示從頂蓋部2的表面2b朝向背面2c垂直地形成了切口的情況下,能夠沿著該切口線16比較容易地打開小蓋片13。另外,在以具有既定角度的方式切入形成了切口線16的情況下,形成在頂蓋部2側的呈斜面狀形成的切口面與形成在小蓋片13側的呈斜面狀形成的切口面相互抵接在一起。因此,即使在試圖拉起小蓋片13時、或在用蓋體1封蓋了容器101的情況下,因空間部105內的蒸汽壓的變化等而被從頂蓋部2的背面2c側朝向表面2b側推壓時,小蓋片13側的切口面與頂蓋部2側的切口面也會相互抵接在一起,能夠使小蓋片13難以打開。因此,若像這樣形成蓋片,則能夠更有效地防止小蓋片13突然打開。此外,當在頂蓋部2側和小蓋片13側相互形成斜面狀的切口面時,頂蓋部2側的切口面較佳為表面側的切口面端部與背面2c側的切口面端部相比更靠近中央而形成的斜面。另外,除此以外,小蓋片13側的切口面較佳為形成為背面2c側的切口面的端部與表面2b側的切口的端部相比更靠近徑向方向外側。
開口形成部11能夠任意選擇例如使用湯姆遜模具進行沖裁加工的方法或與該方法相當的以往眾所周知的方法來形成。另外,為了利用上述方法形成開口形成部11,在進行沖裁加工時所用的沖裁刀片的厚度較佳為1.0mm以下。更具體而言,更佳為0.7mm以下,並進一步更佳為0.4mm以下。在沖裁刀片的厚度為0.4mm以下的情況下,雖然會形成切口線16,但由於切斷後的紙材料的特性而難以形成因該切口線16導致的間隙。因此,能夠大幅減少從該切口線16的洩漏。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開口部12的形狀形成為與小蓋片13的形狀對應的形狀,但開口部12的形狀並不限定於這種形狀,也可以形成為與小蓋片13的形狀不同的形狀,但在該情況下,例如當在開口部12與小蓋片13之間形成間隙時,最好使灰塵等不會從該間隙侵入容器101的內部。因此,從蓋體1的成型容易度或將如灰塵等那樣的異物混入的隱憂消除的觀點來看,開口部12的形狀較佳為形成為與小蓋片13的形狀相同的形狀。
開口部12是以能夠作為飲用口發揮功能的方式形成的開口,該飲用口例如在如本實施方式那樣裝飲料的容器的蓋體1的情況下能夠在使用者飲用容器101內的飲料時使容器101內的飲料向容器101外流出。另外,開口部12也可以作為能夠將如吸管那樣的物體向容器101的空間部105插入的插入口而發揮功能。
如圖1等所示,在小蓋片13上安裝有拉片構件21。該拉片構件21在一端部21a形成有在小蓋片13的靠近前端的位置處與該小蓋片13接合的接合部22。即,在小蓋片13的靠近前端處接合有與拉片構件21的一端部21a接合的接合部22。該接合部22是用於藉由超音波接合、熱封、基於黏著劑的接合等各種方法與小蓋片13接合的部位。作為接合部22處的接合方法,在上述方法中,從接合容易度或接合強度等觀點來看較佳為藉由超音波接合來進行。相對於該小蓋片13安裝有拉片構件21的一端部21a側的部位安裝在從小蓋片13的中央部偏離的位置,並進一步安裝於在該小蓋片13上遠離頂蓋部2的中央部的位置,更進一步安裝在離該頂蓋部2的中央部最遠的位置。即,拉片構件21在小蓋片13上安裝於離一端部13a側近的位置、即小蓋片13的靠近前端的位置。換言之,在小蓋片13上,拉片構件21以與頂蓋部2的一端側接合的方式形成。尤其是,小蓋片13及拉片構件21接合的接合部22較佳為在小蓋片13上形成於遠離鉸鏈部14的一端部13a側。
這樣,在小蓋片13上,只要拉片構件21被接合在遠離鉸鏈部14的靠近前端的位置上,就能夠擴大到相對於鉸鏈部14(支點)的施力點為止的距離。由此,當提起拉片構件21等時,會經由拉片構件21對小蓋片13施力,從而能夠解除點狀接合部17或半切部處的接合,並使小蓋片13更容易開閉。
拉片構件21具有安裝在小蓋片13上的一端部21a、和與該一端部21a相對的另一端部21b。另外,該拉片構件21具有拉片主體和保持部23,並較佳 為以保持部23能夠從拉片主體突出的方式形成。另外,在該情況下,保持部23較佳為形成在拉片構件21的一端部21a與另一端部21b之間的位置,並藉由在拉片構件21(更具體為拉片主體)上刻上切口線23a而形成為爪狀。此外,該保持部23雖然形成在一端部21a與另一端部21b之間的位置,但較佳為形成在拉片構件21上接近另一端部21b的位置、換言之為形成有後述的捏持部24的位置或接近該捏持部24的位置。該保持部23以如下方式形成:在處於圖1及圖4所示的狀態時,成為相對於拉片構件21(拉片主體)形成有切口線23a的狀態,但在由形成於頂蓋部2的插入部26保持時、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為爪狀的保持部23插入至作為插入部26而形成在頂面部2a的切口線時,成為形成為從拉片構件21(拉片主體)朝向頂蓋部2的表面2b突出的爪狀的狀態。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該保持部23的形狀以使前端23b為三角形且成為前端有圓角但整體尖銳的狀態的方式形成,但該保持部23的形狀並不限定於三角形。例如,保持部23的形狀能夠任意採用半圓形、四邊形等多邊形、橢圓形等以往眾所周知的形狀來使用。即,保持部23可以是任何形狀,只要能夠插入至插入部26、且能夠在插入至插入部26的狀態時維持小蓋片13打開的狀態、換言之為開口部12開口的狀態即可。形成為這種形狀的保持部23有時被稱為保持片。由於保持片是與保持部實質上相同的概念,所以以下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記載保持部和保持片。
如上所述,該保持片23如圖2和圖3等所示以當捏住後述的捏持部24將小蓋片13開蓋時從該拉片構件21的拉片主體突出的方式形成。該保持片23的形成方向較佳為以從拉片構件21的形成有捏持部24的一側朝向形成有接合部22的一側突出的方式形成。藉由像這樣形成保持片23,能夠使保持片23在插入至插入部26時難以從插入部26脫落,並能更可靠地維持小蓋片13開蓋的狀態、即開口部12以開口方式形成的狀態。另外,為了使保持片23容易突出,也可以在拉片構件21上形成折入線23c。藉由形成這種折入線23c,能夠更容易將保持片23插入 至插入部26,並能很容易地獲得上述效果。另外,插入部26以在保持部23插入之前容器101內的內容物不會洩漏和溢出的方式形成,並藉由將保持部23插入而貫穿形成。
另外,如圖1及圖3等所示,拉片構件21在另一端部21b側的位置上形成有捏持部24。捏持部24以與在一端部21a形成有接合部22的部位相比寬度更寬的方式形成,並形成為當使用者利用拉片構件21使小蓋片13開口時更容易捏住拉片構件21,且在拉起小蓋片13開口時更容易拉拽、在使開口的小蓋片13進一步閉合時更容易按壓。在本實施方式中,捏持部24整體形成為描繪有曲線的形狀,但捏持部24的形狀並不限定於描繪有曲線的形狀,也可以採用任意形狀,只要是使用者容易捏住且容易操作拉片構件21的形狀即可。另外,在捏持部24形成有顯示部24a。該顯示部24a也可以任意形成,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記載有文字「OPEN」。藉由形成該顯示部24a,若是本實施方式,則能夠告知使用者拉片構件21是具有什麼功能的構件。此外,顯示部24a上顯示的文字並不限定於上述例子,也可以標注其他文字。另外,顯示部24a的尺寸和所標注的文字的字體或顏色等也可以任意採用。
另外,在捏持部24設有模仿人物表情的圖案24b。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a)所示,該圖案24b由沿著形成有保持部23的切口線23a描繪的圖案、和在與該切口線23a的基端部接近的位置描繪的圖案構成。這樣,若將沿著切口線23a描繪的圖案作為人的嘴、並將在與切口線23a的基端部接近的位置描繪的圖案作為人的眼睛,則會形成一個好像人在微笑一樣的設計圖案。此外,為了明確表達該圖案,在圖1(b)中省略了切口線23a的記載。另外,如圖3所示,在保持部23插入至插入部26而使小蓋片13成為開口狀態的情況下,沿著切口線23a描繪的圖案保持原樣,在與切口線23a的基端部接近的位置描繪的圖案由於捏持部24立起而形成一個給人以與之前所說明的設計圖案不同的印象的圖案。即,該圖案 24b以在使保持片23突出的前後成為不同的表情圖案的方式形成。在該情況下,圖案24b在使保持片23突出的前後發生立體變化,成為使保持片23突出之前的圖案所示的表情與使保持片23突出之後的圖案所示的表情不同的圖案。藉由形成這種圖案24b,能夠緩和使用者的情緒並使其感到溫暖。通常,這種蓋體1大多什麼都不印刷就使用、或者實施內容物的商標或製造商等的印刷等來使用,但藉由設有這種圖案24b,在常常處於無機質狀態的蓋體1中也能挑起使用者的玩樂心情、或使情緒緩和而產生溫暖的感覺,並獲得很高的治癒效果。此外,上述圖案24b的形態只不過是一個例示,也可以任意採用除上述以外的圖案來適當使用,還可以不在捏持部24形成圖案24b。另外,在之前的說明中,列舉模仿人物表情的圖案作為圖案24b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所使用的圖案24b並不限定於模仿人物表情,例如也可以將店鋪或品牌的標誌或商品名稱等用作圖案24a,還可以僅將捏持部24染成既定顏色。
另外,捏持部24較佳為以在保持片23插入至插入部26時立起的方式形成。藉由像這樣形成捏持部24,不僅能夠獲得上述圖案24b的視覺效果,還能在將保持片23插入至插入部26時大幅降低該插入動作的複雜度以便容易插入。另外,在將所插入的保持片23從該插入部26拔出時,使用者也能很容易捏住拉片構件21,從而能夠使操作性提高。
此外,也可以根據需要而使用之前所列舉的黏著劑等將另一端部21b黏著在頂面部2a。由此,能夠防止拉片構件21在使用前破損。
另外,形成該拉片構件21的材料能夠藉由適當選擇並使用與形成頂蓋部2或側壁3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例如上述紙類材料或除此以外的上述材料而形成。此外,作為能夠形成拉片構件21的材料,也能使用例如木片、膜狀構件、金屬制構件等。但是,當使用這些構件時,需要能夠形成保持部23、以及能夠維持保持部23被保持在插入部26中的狀態。也就是說,拉片構件21只要以如下方式 形成就可以適當選擇並使用任意材料,即,使用者藉由捏住捏持部24進行操作而能夠拉起小蓋片13,並進一步將保持部23保持在插入部26中,除此以外,在保持部23以插入狀態被保持在插入部26中的期間內能夠維持開口部12開口的狀態。
接著,對於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說明開口形成部11的作用效果。首先,如圖8(a)所示,使用者在蓋體1中捏住拉片構件21的捏持部24,並將拉片構件21的另一端部21b提起。此時,如之前所說明的那樣,在另一端部21b與頂蓋部2接合的情況下,當使用者捏住拉片構件21的另一端部21b時,藉由將該拉片構件21從頂蓋部2的表面2b剝下而解除它們的接合,並捏住拉片構件21的另一端部21b上的捏持部24將其提起。其次,如圖8(b)所示,當使用者一邊捏住捏持部24一邊將拉片構件21向B方向拉拽時,藉由拉片構件21的一端部21a上的接合部22而被接合的小蓋片13以鉸鏈部14為基準朝向圖中C方向被提起。此時,接合部22形成在小蓋片13的一部分上,更具體而言,接合部22形成在小蓋片13的靠近前端部的部位,在小蓋片13和拉片構件21上的除接合部22以外的部位中,形成有這些小蓋片13與拉片構件21之間未接合的非接合部。這樣,由於拉片構件21被接合在與小蓋片13的一端部13a側接近的位置,所以在以鉸鏈部14為支點並以接合部22為施力點來考慮的情況下,透過由使用者經由接合部22所施加的B方向上的力,使小蓋片13朝向C方向轉動並被提起的力容易發揮作用。此外,若此時在形成有鉸鏈部14的部位形成有彎折線15,則小蓋片13更容易朝向C方向被提起。而且,若使用者進一步向B方向拉拽拉片構件21,則小蓋片13以另一端部13b為中心繼續向C方向轉動,從而以開口方式形成開口部12。此外,使用者此時也可以一邊捏住捏持部24一邊以使保持部23朝向頂蓋部2的表面2b側突出的方式彎折拉片構件21的另一端部21b,還可以在到達插入部26附近之前不彎折另一端部21b,而是在將要將保持部23向插入部26插入以使保持部23被保持之前彎折拉片構件21的另一端部21b而形成該保持部23。接著,如圖8(c)所示,使用者將保 持部23插入至插入部26。藉由像這樣將保持部23插入至插入部26,拉片構件21的位置及小蓋片13開口的位置被物理性固定。即,例如若要使用具有粘接性的密封件來維持小蓋片13打開的狀態,則尤其在內容物是飲料或熱物時,小蓋片13的背面側即使有密封件也大多會立刻剝落。因此,即使試圖用具有粘接性的密封件來固定小蓋片13,粘接力也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逐漸變弱,會發生任一密封件剝落而小蓋片13試圖返回到關閉開口部12的原來位置的現象。小蓋片13的這種動作若發生在例如使用者為了喝飲料而使頂蓋部2的表面2b向臉靠近時,則由於小蓋片13會與使用者的鼻子或臉接觸,所以存在給使用者帶來不適感的隱憂。然而,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由於藉由利用插入部26使保持部23得到保持而物理性地固定拉片構件21,所以能夠可靠地抑制小蓋片13隨著時間的經過而試圖返回到原來位置的動作,並能繼續維持開口部12開口的狀態。因此,即使在使用者試圖使處於容器101的空間部105內的內容物入口的情況下,小蓋片13也不會與臉接觸,而是能夠舒適地使用。
另外,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由於使用者對保持部23進行操作來拉起小蓋片13,所以能夠在不與小蓋片13的背面側接觸的情況下對小蓋片13進行操作以使開口部12開口或關閉開口部12。因此,由於使用者的手指也不會與例如附著在小蓋片13的背面的內容物接觸,所以很衛生,且也能在使開口部12開口時舒適地進行操作。
進一步地,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藉由對因插入至插入部26而被保持的狀態下的保持片23進行操作,能夠使小蓋片13也向由該小蓋片13關閉開口部12的方向動作。因此,藉由對保持片23進行操作,也能簡單地進行小蓋片13的複數次開閉動作,即使在沒有在短時間內喝完容器101內的內容物、例如飲料的情況等下,也能簡單地閉合小蓋片13、並繼續維持小蓋片13閉合的狀態。另外,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由於使用紙類材料來形成,所以能夠提 供一種也可針對環境問題進行考慮的蓋體1。
此外,在像這樣將小蓋片13開蓋的情況下,圖8(c)所示的小蓋片13開蓋的角度θ較佳為超過90°,更佳為100°以上,並進一步更佳為120°以上。另外,更佳為140°以上,最佳為178°以上或180°。藉由將小蓋片13開蓋到這種角度,能夠在使用者試圖飲用內容物時防止小蓋片13碰到使用者的鼻子,從而能夠大幅減少使用者感到不適的情況。
圖12(a)至(f)所示的是開口形成部11的例子。此外,圖12(d)的形態是之前所說明的形成在蓋體1上的開口形成部11的例子,但在此也進行了記載。此外,具體而言,該開口形成部11與小蓋片13的形狀相同,且在小蓋片13打開的情況下開口部12也成為相同的形狀。在此,雖然對開口形成部11的形狀進行說明,但也包括小蓋片13及開口部12來進行說明。首先,該開口形成部11並不限定於之前所說明的形狀,例如也可以如後述的變形例所示是任意選擇的形狀。例如,圖12(a)所示的開口形成部11在合計三處形成有點狀接合部17,即,該三處為,在該開口形成部11的成為一端部13a側的一端部側有一處,而且在從一端部側到達成為另一端部13b側的另一端部側的中途,在左右分別各有一處。另外,在成為另一端部13b側的另一端部側,形成開口形成部11的切口線16以從另一端部側朝向一端部側描繪圓弧的方式形成。另外,在本變形例中,在切口線16的另一端部13b側形成有應力減輕部18。該應力減輕部18形成為圓弧狀,切口線16的另一端部13b側端部與開口形成部11的另一端部13b側端部相比位於上方。另外,該應力減輕部18以與開口形成部11相比位於外側的方式形成。藉由像這樣形成應力減輕部18,在為了使開口部12開口而使小蓋片13移動時等,能夠防止因對該小蓋片13等施加的力而導致的頂蓋部2的破損等。
圖12(b)所示的開口形成部11是與上述圖12(a)中的形狀相同的形狀。而且,在圖12(b)所示的開口形成部11中,是除了切口線16以外在基 端部側還形成有彎折線15的形態,另外,圖12(c)所示的是除了切口線16以外在小蓋片13的前端部側還形成有彎折線31的形態。像這樣形成的彎折線15及彎折線31是為了在開口形成部11即小蓋片13從平放狀態(即封堵著開口部12的狀態)成為立起狀態(即打開著開口部12的狀態)時對作為該開口形成部11的小蓋片13的另一端部13b側端部彎折的位置進行特定而形成的。這樣,藉由使彎折線15形成在開口形成部11的基端部側,能夠有效抑制作為開口形成部11的小蓋片13變成立起狀態時的立起方式或立起時的偏差等。另外,彎折線31藉由形成在開口形成部11的一端部13a側端部而能夠對形成有該開口形成部11的頂蓋部2的彎折部位進行特定。因此,當開口形成部11從平放狀態移動到立起狀態時,能夠減輕對開口形成部11的一端部13a側端部的影響。
在圖12(d)所示的開口形成部11中,與上述圖12(a)中的形狀相比,在一端部13a側的寬度尺寸比另一端部13b側的寬度尺寸大的這點上不同。藉由像這樣形成開口形成部11,不僅能夠獲得上述效果,例如在容器101內的內容物存在冰等那樣的固體的情況下,當供使用者利用時,還能可靠地防止該冰等那樣的固體突然跳入使用者的嘴裡的隱憂。
在圖12(e)所示的開口形成部11中,具有與圖12(d)中的形狀相反的寬度尺寸。即,該開口形成部11在另一端部13b側的寬度尺寸比一端部13a側的寬度尺寸大的這點上不同。藉由像這樣形成開口形成部11,也是不僅能夠獲得上述效果,例如在容器101內的內容物存在冰等那樣的固體的情況下,當供使用者利用時,對於該冰等那樣的固體而言,在本例的開口形成部11中還能可靠地防止這種固體等突然跳入使用者的嘴裡的隱憂。
圖12(f)所示的開口形成部11是以應力減輕部18朝向內側的方式形成的形態。這樣,即使使應力減輕部18朝向內側,由於切口線16的端部位於與鉸鏈部14不同的位置,所以也能與上述同樣地防止頂蓋部2的破損等。
此外,點狀接合部17更較佳為至少形成在一端部13a側的端部即一端側端部的最前端部,能夠大幅降低如下隱憂:通常,當開口形成部11經由拉片構件21被施加使用者的力時,若在上述部位未形成點狀接合部17,則在被施加了使用者的力的地方會發生翹起,且容器101的內容物會從開口部12漏出。此外,在圖8(a)至圖8(c)所示的形態中,當形成作為開口形成部11的小蓋片13時,既可以藉由形成切口線16來形成,也可以藉由形成半切部來形成。另外,也可以藉由除這些以外的方式來形成作為開口形成部11的小蓋片13。
圖13、圖22及圖23所示的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的變形例。在這些圖所示的變形例中,插入部26的結構與之前所說明的結構不同。首先,關於圖13所示的蓋體1的插入部26,該插入部26由主部26a和輔助部26b構成。主部26a是供保持片23插入的部位,輔助部26b以與主部26a交叉的方式形成。藉由像這樣形成插入部26,如圖13(b)所示,在將保持片23插入至插入部26時,由於形成有輔助部26b,所以主部26a能夠很容易隨著保持片23的動作而沿上下方向動作。因此,能夠很容易將保持片23插入至插入部26。此外,較佳為,該輔助部26b在相對於主部26a從設有拉片構件21的部位離開的位置處,以與該主部26a交叉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圖22所示的蓋體1中,插入部26由主部26a及輔助部26b形成的這點與之前所說明的變形例相同。除此以外,在本變形例的蓋體1的插入部26中,主部26a與輔助部26b連續形成,輔助部26b的一端側的端部成為與主部26a連續的連續部26c。另外,在輔助部26b中,位於成為連續部26c的一端側的端部的相反側的、另一端側的端部作為插入輔助部26d而形成。該插入輔助部26d是為了在將保持片23插入至插入部26時使由插入部26的主部26a和輔助部26b包圍的部位(以下也稱為「插入部形成區域26e」)更容易隨著保持片23的插入動作變形而形成的。該插入輔助部26d較佳為形成為與輔助部26b從一端側的端部朝向 另一端側的端部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作為插入輔助部26d的形狀,如圖22所示,較佳為以輔助部26b的另一端側的端部朝著插入部形成區域26e向內側描繪曲線之方式形成。當像這樣形成插入輔助部26d時,能夠使插入部26的形成為插入部形成區域26e的部位更容易隨著保持片23的插入動作變形,並能更順利地進行保持片23的插入動作。而且,能夠將處於被插入至插入部26的狀態下的保持片23維持在該保持片23的背面側,換言之,維持於在使用拉片構件21之前的狀態下與頂面部2a相對的面側與插入部26抵接的狀態。因此,能夠更容易物理性地維持保持片23被插入至插入部26的狀態,還能減少因突然的撞擊等而導致保持片23從插入部26脫落的不良情況。另一方面,在使用者捏住捏持部24試圖將保持片23從插入部26拔出的情況下也能順利拔出,因此,也能大幅提高使用者進行將保持片23插入至插入部26的動作或將保持片23從插入部26拔出的動作時的操作性。
該插入輔助部26d也可以是如圖23(a)所示的那種形態。圖23(a)所示的是蓋體1的插入部26的另一個變形例。在該例中,插入部26的插入輔助部26d以朝向遠離插入部形成區域26e的方向、換言之是朝向與插入部形成區域26e為相反側的區域的方式描繪曲線來形成。插入輔助部26d也可以像這樣形成。
圖23(b)所示的是蓋體1的其他變形例。該變形例的蓋體1在插入部26與頂面部2a的緣部2d之間形成有引導顯示部27。該引導顯示部27用於藉由將插入部26的位置告知使用者來引導保持片23的插入位置。該引導顯示部27能夠使用以往眾所周知的方法任意形成。例如,該引導顯示部27既可以藉由因在頂面部2a進行壓花而在該頂面部2a的表面2c上形成凹凸來形成,也可以藉由在頂面部2a的表面2c上實施印刷來形成。另外,也可以藉由除這些以外的方法來形成。藉由形成該引導顯示部27,例如在使用者進行捏住拉片構件21的捏持部24將小蓋片13拉起以使開口部12開口的動作的情況下,告知供保持片23插入的插入部 26的位置並進行引導,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使用者對拉片構件21的操作性。在如本例這樣當形成插入部26時藉由切口線來形成的情況下,使用者有時會因為不清楚該切口線的位置而感到困惑。在那種情況下,藉由形成本例中的引導顯示部27,能夠將插入部26的位置告知使用者,並能提高上述操作性。此外,在圖23(b)中,作為引導顯示部27的例子而使用了以箭頭表示插入部26的位置那樣的形狀,但引導顯示部27只要能夠向使用者引導插入部26的位置即可,其形狀或結構並不限定於該方式,也可以任意採用各種方式。
接著,使用圖24至圖27對拉片構件21的其他變形例進行說明。這些例子所示的拉片構件21形成有作為顯示部的識別顯示部28。該識別顯示部28用於在將蓋體1相對於容器101封蓋使用的情況下容易識別被裝入該容器101中的內容物(例如飲料)的種類。該識別顯示部28形成為從拉片構件21的拉片主體向寬度方向、換言之是與使用者對拉片構件21進行操作時該拉片構件21的移動方向交叉的方向、更具體為與拉片構件21的移動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或突出。該識別顯示部28在圖24所示的例子中分別在寬度方向的兩端各形成有兩個,合計形成有四個,並分別進行表示「Orange(柳橙汁)」、「Cola(可樂)」、「Latte(拿鐵)」、「Tea(茶)」這些內容物的種類的顯示。另外,如圖所示,對形成有這些識別顯示部28的部位進行既定的著色。在該情況下,例如當表示柳橙汁的「Orange」的識別顯示部的顏色為橙色、「Cola」的識別顯示部28的顏色為茶色、「Latte」的識別顯示部28的顏色為淺茶色、「Tea」的識別顯示部28的顏色為淺紅色或綠色時,藉由塗上與內容物的顏色相應的顏色而能夠很容易一眼識別。在該情況下,當對識別顯示部28進行既定的著色時,根據所應用的顏色,若識別顯示部28上的文字標注為黑字則有時難以看清。在這種情況下,將識別顯示部28上的文字標注替換成白色、或使用其他可讀性較高的顏色來標注即可。另外,若像這樣分別改變識別顯示部28的顏色,則能夠很容易使拉片構件21給看到蓋體1的人 一種整體鮮明的印象。因此,與該例中的如拉片構件21那樣模仿人物表情的圖案24b的作用互相結合,能夠更容易給將該蓋體1拿在手裡的人一種視覺上也很好的印象。
如圖24(b)所示,該識別顯示部28以能夠相對於拉片主體彎折的方式構成。在該情況下,藉由在要彎折的部位形成切口等來作為彎折輔助部而能夠更容易彎折。當像這樣彎折識別顯示部28時,使用者能夠藉由識別顯示部28一眼就辨別出由該蓋體1封蓋的容器的內容物是什麼。例如,如圖24(b)所示,在拉片構件21的識別顯示部28中的「Orange」的識別顯示部28折疊的情況下,使用者能夠一眼就辨別出該容器101中裝有柳橙汁,能夠簡單地防止拿錯等。另外,由於該識別顯示部28對於提供飲料等這一方的人來說僅藉由彎折與內容物相符的識別顯示部28就能告知其容器101的內容物,所以能夠防止提供者這一方拿錯,並且在向顧客提供商品時也能很容易一邊進行內容物的確認一邊進行提供,因此,飲料等的提供也能順利進行。
此外,在該識別顯示部28中,在之前的說明中使用根據各個識別顯示部28進行不同著色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既可以用相同的顏色對所有識別顯示部28進行著色,或者也可以不對識別顯示部28進行著色。另外,在識別顯示部28中標記的內容物種類也並不限定於之前所說明的那些,還可以適當使用其他內容物種類。另外,在圖24所示的例子中使用形成有四個識別顯示部28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識別顯示部28的形成數量並不限定於四個,也可以多於或少於四個。另外,在圖24(b)中使用僅識別顯示部28中的「Orange」的識別顯示部28彎折的例子進行說明,但構成為除「Orange」以外的其他識別顯示部28也能彎折,這是毋庸贅言的。
圖25所示的是拉片構件21的識別顯示部28的其他例子。圖25所示的識別顯示部28形成為,形成有彎折輔助部29的位置與圖24所示的位置相比位 於拉片主體的內側。當像這樣形成時,即使在形成有識別顯示部28的情況下,也是不僅能夠獲得與之前的說明相同的作用效果,還能縮小拉片構件21的尺寸。另外,在圖26所示的識別顯示部28的其他例子中,藉由在拉片主體上形成切口而形成有識別顯示部28。也就是說,這是以識別顯示部28的外緣也成為拉片主體的外緣的方式形成的例子。這樣,能夠在不改變之前所說明的拉片構件21的尺寸或形狀的情況下形成識別顯示部28。
另外,在使用這些圖24至圖26所說明的識別顯示部28中,也如圖27所示,也可以在識別顯示部28的背面側設置內容物的顯示。這樣,藉由在識別顯示部28的表面28a側和背面28b側均設置內容物的顯示,當如上所述將與相符的內容物對應的識別顯示部28彎折時,也能藉由查看繪製在表面28a或背面28b上的任一標注而很容易進行內容物的識別。因此,當提供飲料等的人或被提供的使用者等辨別內容物時能夠更容易且簡單地辨別。此外,識別顯示部28的背面28b側的標注既可以與表面28a側的標注的方法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之前所說明的標注有「Orange」的識別顯示部28的情況下,既可以在表面28a側進行橙色的著色並用白字標注為「Orange」、而背面28b側則是相對於未著色的紙的底色用黑字標注為「Orange」,或者背面28b側的「Orange」的標注也可以藉由表面28a的著色所用的橙色來進行。這樣,在識別顯示部28中,不僅能夠很容易識別在表面28a和背面28b中的哪個面上顯示,還能進一步簡單地識別內容物的種類。另外,在識別顯示部28中,由於在表面28a和背面28b上均使用相同的顏色進行著色或文字標注,所以使用者看一眼就能確認在哪個容器內裝有哪種內容物。這樣,當在拉片構件21上形成識別顯示部28時,能夠如之前所說明的那樣藉由彎折識別顯示部28來特定容器101的內容物是什麼,並能防止商品拿錯等且在知道內容物是什麼之後進行飲食,因此,也能給人一種安全感。此外,在之前的說明中說明了該識別顯示部28構成為能夠藉由向相對於拉片主體交叉的方向彎折來進行 內容物的特定,但識別顯示部28較佳為彎折前的狀態與彎折後的狀態形成的角接近180°。另外,在像這樣彎折的情況下,更佳為以能夠維持彎折狀態的方式構成。當像這樣形成時,藉由識別顯示部28能夠使容器101的內容物的特定更容易、並更有安全感地進行飲食。
另外,拉片構件21的識別顯示部28並不限定於之前所說明的結構。例如,如圖53所示,在進行「LATTE」等那樣的表示內容物的種類的顯示的情況下,也可以在拉片主體上形成有進行這種顯示的顯示部300,且顯示部300的外周部分的既定部位形成為以能夠彎折的方式形成的彎折部301。在像這樣由顯示部300及彎折部301形成識別顯示部28的情況下,當容器101的內容物例如是拿鐵時,將與顯示部300的顯示為「LATTE」的部位對應的彎折部301朝向拉片主體彎折。此時,如圖53(b)所示,當將彎折部301彎折到大致180°時會形成顯示窗302,使得即使將彎折部301彎折而顯示部300也能視覺辨認。藉由像這樣形成識別顯示部28,能夠在視覺上確認顯示窗302所顯示的是容器101的內容物。這樣,藉由形成識別顯示部28,對於使用者和提供者而言能夠很容易確認內容物是什麼,並能給人一種安全感。此外,識別顯示部28對內容物的識別方法並不限定於上述方法。例如,也可以將之前所說明的彎折部301等撕掉等來告知容器101的內容物,只要使用者和提供者能夠很容易確認內容物的識別即可,其方式也可以是除上述方法以外的方式。
圖14至圖21所示的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的頂蓋部2及側壁3的其他例子。此外,在此所示的只不過是例示,當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結構的頂蓋部2及側壁3。此外,為了便於說明,圖14至圖17省略了拉片構件21的記載。
圖14所示的蓋體1是頂蓋部2的立起部4與側壁3的上端成為一個面的形態。在該情況下,如圖14(a)所示,不僅可以是立起部4與側壁3的上端成為一個面的形態,如圖14(b)所示,也可以將立起部4向內側折入而使立起部 4的成為上端的彎曲部分的高度位置與側壁3的上端的位置成為一個面。另外,如圖14(c)所示,也可以形成為使立起部4的彎曲部分的高度位置與側壁3的上端的位置成為一個面、並同時使立起部4的翻折部不到達頂蓋部2。進一步地,如圖14(d)、(e)所示,也可以使將側壁3向外側翻折而得到的翻折部分的上端位置與立起部4的上端位置一致而成為一個面。
圖15所示的是在蓋體1的上端部形成有作為伸出部的捲曲部41的例子。該捲曲部41的形狀既可以如圖15所示形成為捲曲狀,也可以是將形成為捲曲狀的形狀壓潰而成為凸緣狀的形狀。此處的伸出部是包含與側壁3相比朝向外側伸出的形狀的概念。在圖15(a)中,是立起部4與側壁3形成為一個面且在側壁3上形成有捲曲部41的例子。另外,圖15(b)是在側壁3上形成有捲曲部41的這方面與圖15(a)相同、但立起部4形成得比側壁3低的例子。圖15(c)所示的是在側壁3上形成有捲曲部41且立起部4突出得比側壁3的上端位置高的例子。進一步地,圖15(d)所示的是立起部4的上端部分位於側壁3的上端之上、且與側壁3相比向外側伸出而形成捲曲部41的例子。這樣也能形成捲曲部41。
此外,若形成捲曲部41,則不僅能夠增加側壁3和頂蓋部2的強度,還能提高隔熱作用。例如,在飲用熱飲料時等,由於形成有該捲曲部41而能夠難以使嘴唇感受到不舒服的熱度、或能改善嘴的觸感。
圖16所示的是立起部4與側壁3相比向上方突出的形態。例如,在圖16(a)中,立起部4與側壁3相比向上方突出,在圖16(b)及圖16(c)中,立起部4向內側翻折形成,其翻折端部的位置與側壁3的上端相比向上突出。在圖16(d)及圖16(e)中,側壁3向外側翻折形成,與其翻折端部的位置相比立起部4的上端的位置向上突出。
圖17所示的是與圖16相反地使立起部4的上端形成在比側壁3的上端低的位置的形態。在圖17(a)中,側壁3的上端的位置處於比立起部4的上 端高的位置,在圖17(b)及圖17(c)中,是立起部4向內側翻折形成且與其翻折部分的上端位置相比側壁3的上端位置位於上方的例子。另外,在圖17(d)及圖17(e)中,是側壁3向外側翻折形成且其翻折部分的高度位置與立起部4的上端位置相比處於上方的例子。
圖18(a)及圖18(b)所示的是在頂蓋部2形成有傾斜部51的例子。這樣,若在頂蓋部2形成有傾斜部51,則例如在喝完飲料等後從容器101或安裝於容器101上的蓋體1傾斜的狀態返回到頂蓋部2成為水平的狀態時,殘留在立起部4的內表面上的飲料容易沿傾斜部51傳遞回開口部12。藉由像這樣形成傾斜部51,飲料難以殘留在頂蓋部2的表面2b等。此外,在像這樣將傾斜部51形成於頂蓋部2的情況下,開口部12的位置既可以如圖18(a)所示形成在避開傾斜部51的位置,也可以如圖18(b)所示以在傾斜部51的一部分形成有開口部12的方式形成。另外,側壁3的形狀也是既可以如圖18(a)所示呈直線狀形成,也可以如圖18(b)所示以使下部壁6鼓出的方式形成。圖18(c)所示的是此前所說明的蓋體1,且是在下部壁6的下端部形成有引導部52的例子。該引導部52用於在向容器101上進行安裝時容易使蓋體1安裝在容器101上。藉由形成該引導部52,能夠相對於容器101更順利地進行安裝。
圖19所示的是此前所說明的蓋體1,且是形成在下部壁6上的卡合部7的形態的其他例子。該圖19(a)所示的是此前所說明的蓋體1的形態,以卡合部7不向外鼓出而是呈直線狀成為前端變細錐狀的方式形成。另外,圖19(b)至(e)所示的結構是卡合部7的形狀與在圖19(a)中所說明的形狀相同地呈直線狀形成為前端變細錐狀、且在此基礎上不形成立起部4而是具有將頂蓋部2的周緣部朝下立起所形成的朝下立起部61。也可以是這種形態的蓋體1。
圖20所示的是以如下方式形成的蓋體1的例子,即,具有頂蓋部2的頂面部2a的周緣朝下立起而形成的朝下立起部61,以包圍該朝下立起部61的 周圍的方式形成側壁3,且該朝下立起部61與側壁3接合。圖20(a)的蓋體1是卡合部7形成為直線狀的前端變細錐狀,圖20(b)的蓋體1是卡合部7向外鼓出的形態。卡合部7的結構並不限定於該形態,也可以適當使用之前所說明的結構等。此外,圖20(a)所示的形態的蓋體1在圖21中示出。
(第二實施方式)
接著,對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進行說明。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沿著容器101的口部102的緣部103接合來使用。蓋體1形成為在與容器101的口部102接合的狀態下覆蓋口部102的形狀。如圖28(a)、圖28(b)、圖29、圖30(a)和圖30(b)等所示,蓋體1具有與容器101的口部102的緣部103接合的接合區域R及與該接合區域R對應的部分(以下將與該接合區域R對應的部分稱為「接合區域對應部Rd」)。另外,當俯視蓋體1時(以上下方向為視線方向),蓋體1在蓋體1的露出面70中的與接合區域R的內側對應的區域(以下有時簡稱為接合區域R的內側的區域、或內側區域Rn)內設有小蓋片13。關於其他結構,也可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地形成。因此,在蓋體1中,當拉起小蓋片13時會形成開口部12。另外,在蓋體1中,拉片構件21與小蓋片13接合。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的小蓋片13、開口部12及拉片構件21與第一實施方式的設於頂蓋部2的小蓋片13、開口部12及拉片構件21相同地形成。在蓋體1中,也由小蓋片13和開口部12形成開口形成部11。圖28(a)、圖28(b)和圖29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的一個實施例的圖。
(接合區域)
接合區域R是以與容器101的口部102相應的形狀沿著口部102形成為環狀的區域。接合區域R的寬度W(沿著內外方向的寬度)通常是與口部102的緣部103的寬度相同或比其寬度窄的寬度。但是,這並不禁止接合區域R的寬度W比口部102的緣部103的寬度寬。另外,接合區域R既可以與蓋體1的外周端71相比形成在內側,也可以如圖39所示形成到蓋體1的外周端71為止。圖39是表示第二實施 方式的蓋體1的其他實施例之一的俯視圖。除非另有限定,否則相對於接合區域R的位置被定為相對於蓋體1中的形成接合區域R的部分的位置,例如在稱為接合區域R的內側(外側)的情況下,除非另有限定,否則表示相對於蓋體1中的形成接合區域R的部分位於內側(外側)。
(小蓋片)
在蓋體1上設有小蓋片13。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小蓋片13與包含接合區域R的周邊部72連結。當俯視蓋體1時,周邊部72由形成蓋體1的露出面70的部分中的除小蓋片13以外的部分構成。如圖30(a)和圖30(b)所示,在蓋體1中,與第一實施方式所示的情況相同,跟相對於小蓋片13在接合部22接合的拉片構件21的動作聯動而形成小蓋片13被提起的狀態。小蓋片13將周邊部72與小蓋片13之間的連結部分作為鉸鏈部14,並隨著以連結部分為支承軸將小蓋片13提起而使開口部12露出。當俯視蓋體1時,小蓋片13設於接合區域R的內側。圖30(a)和圖30(b)是用於說明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藉由設為小蓋片13被提起的狀態而使開口部12露出的狀態的圖。以下,將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中的、成為小蓋片13被提起時的支承軸的連結部分(鉸鏈部14)稱為鉸鏈連結部74。
小蓋片13的形狀和結構並沒有特別限定。如圖28(a)和圖28(b)所示,小蓋片13的形狀和結構也可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一例所示的各種形狀和結構相同。另外,如圖29等所示,小蓋片13的形狀較佳為具有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的至少一部分沿著接合區域R的內側端延伸的輪廓形狀。在圖29的例子的情況下,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中的前端緣部75的形狀是沿著接合區域R的內側端的形狀。另外,此時,前端緣部75的形狀容易變成沿著口部102的緣部103的內側端的形狀。這種小蓋片13的形狀也可以適用於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的小蓋片13。以下,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的說明中,除非另有說明,否則以使用圖29所示的小蓋片13的情況為例繼續說明。此外,在圖29所示的小蓋片13的例子中,外周緣 73由前端緣部75、鉸鏈連結部74、和連接前端緣部75與鉸鏈連結部74的側端緣部76構成。
在圖30所示的例子中,當俯視蓋體1時,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中的前端緣部75較佳為如圖32所示形成在位置PM1與位置PM2之間。圖32是說明前端緣部75的位置的圖。位置PM1是在將蓋體1與容器101接合的狀態下容器101的側壁104的內周面的延長面M1與蓋體1的露出面70交叉的交叉位置。位置PM2是從接合區域R的內側端的位置沿著蓋體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面M2與蓋體1的露出面70交叉的交叉位置。但是,這並不禁止小蓋片13中的前端緣部75從位置PM1與位置PM2之間脫離。例如,並不禁止前端緣部75形成在與位置PM2相比稍微靠近蓋體1的中央側的位置。
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在除鉸鏈連結部74以外的部分既可以形成有相對於周邊部72處於切斷狀態的切斷部,也可以形成有處於局部接合狀態的脆弱部。如圖29的例子所示,切斷部能夠藉由沿著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的邊界設有切口線16來形成。如圖28的例子所示,脆弱部能夠藉由在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的邊界處設置將長度較短的切口線16和點狀接合部17交替排列的結構(穿孔結構)或形成半切結構來形成。半切結構例如能夠使用圖40(a)和圖40(b)如後述那樣表示在蓋體1的厚度方向上切入至既定深度的結構。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即使在藉由將小蓋片13立起而使開口部12露出之後,也能設為用小蓋片13覆蓋開口部12的狀態。在小蓋片13立起的狀態下,開口部12成為露出狀態。將該狀態稱為開蓋狀態。將開口部12由小蓋片13覆蓋的狀態稱為封蓋狀態。
在蓋體1中,如圖35所示,當處於封蓋狀態時,周邊部72的端面能夠與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的端面73a(外周端面)相對。此時,周邊部72的端面中的與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的端面73a相對的部分成為對置面77。在第二實施 方式的蓋體1中,較佳為外周緣73的端面73a與對置面77接觸而形成接觸部78。在蓋體1由紙類材料形成的情況下,這種蓋體1例如能夠藉由在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的邊界處形成切口線16來形成。當形成切口線16時,形成蓋體1的紙類材料在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的邊界處被壓縮並同時被切斷。另外,此時,紙類材料容易成為在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的邊界附近被拉長的狀態。因此,在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的端面73a與對置面77以面對面的方式配置的狀態(即封蓋狀態)下,端面73a與對置面77在切口線16上接觸而形成接觸部78,且在接觸部78容易產生使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相互推擠的力F。而且,在從這種封蓋狀態打開小蓋片13的情況下,外周緣73的端面73a的至少一部分與對置面77相互摩擦。因此,在蓋體1中,當處於封蓋狀態時,能夠形成由小蓋片13牢固覆蓋開口部12的狀態,並能降低液體從容器101的內部穿過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之間漏出的隱憂。但是,在蓋體1中,由於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被切口線16斷開,所以能夠確保透氣性,並能使蒸汽從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之間穿過。
此外,在蓋體1由紙類材料形成的情況下,如圖35的例子所示,較佳為在小蓋片13的端面73a的位置及對置面77的附近形成有構成蓋體1的為紙類材料的壓縮部79。在圖35的例子中,小蓋片13的端面73a的附近位置的壓縮部79以朝向端面73a壓縮率逐漸變高且厚度逐漸變小的方式構成。另外,對置面77的附近位置的壓縮部79以朝向對置面77壓縮率逐漸變高且厚度逐漸變小的方式構成。在該情況下,即使端面73a與對置面77以某種程度的強力接觸時,也難以在接觸部78發生變形或彎曲,並能牢固地維持接觸部78的結構。
進一步地,在蓋體1中,當處於封蓋狀態時,從形成由小蓋片13牢固覆蓋開口部12的狀態的觀點來看,小蓋片13和周邊部72也可以如圖36所示那樣形成。在圖36中,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的形狀被設為局部形成有波狀結構的形狀,開口部12的周緣(周邊部72中的形成對置面77的部分)的形狀被設為與小 蓋片13的外周緣73的形狀一致的形狀。在小蓋片13和周邊部72形成為這種形狀的情況下,接觸部78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波狀結構、即接觸部78的面積變大,更容易維持由小蓋片13牢固覆蓋開口部12的狀態。
(拉片構件)
如圖28、圖29和圖30等所示,拉片構件21也可以與設於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上的拉片構件相同地構成。關於拉片構件21,利用拉片構件21的一端21a與小蓋片13的靠近前端的部分(接近一端部13a的位置)接合。
在圖30(a)和圖30(b)的例子中,拉片構件21具有形成在接合部22與捏持部24之間的保持片23,並形成為當捏住捏持部24將小蓋片13開蓋時保持片23從拉片構件21突出。而且,在周邊部72形成有供突出的保持片23插入的插入部26。進一步地,構成為能夠將保持片23插入至上述插入部26來維持上述小蓋片打開的狀態。此外,插入部26也可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地具有主部26a和輔助部26b。
另外,在圖28和圖29的例子中,拉片構件21在封蓋狀態下設為拉片構件21的至少一部分重疊在小蓋片13的正上方。在像這樣形成的情況下,即使是封蓋狀態,藉由以使拉片構件21相對於蓋體1大致平行的方式將拉片構件21的位置保持水平、並同時使拉片構件21移動來解除小蓋片13的立起,也很容易在形成有小蓋片13的端面73a與對置面77的接觸部78的狀態下使小蓋片13的動作靜止。
另外,在圖28等的例子中,拉片構件21以捏持部24與接合部22相比位於蓋體1的中心側的方式配置,但拉片構件21的配置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為,以使從蓋體1的中心到接合部22的距離與從蓋體1的中心到捏持部24的距離相同的方式配置,如圖47所示,拉片構件21還可以以使接合部22與捏持部24相比位於蓋體1的中心側的方式配置。當俯視蓋體1時,從將拉片構件21收納在蓋體1 的露出面70內的觀點來看,如圖28等的例子所示,拉片構件21較佳為以使捏持部24與接合部22相比位於蓋體1的中心側的方式配置。
根據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1相同地能夠獲得一種可將與飲用口對應的開口部設為簡單且衛生地打開的狀態的蓋體。
對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的變形例進行說明。
(變形例1)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如圖33(a)和圖33(b)所示,當俯視蓋體1時,也可以在露出面70上且是在與接合區域R的內側對應的區域(簡稱為接合區域R的內側)內形成有溝槽80(變形例1)。圖33(a)和圖33(b)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的蓋體1的一個實施例的圖。
(溝槽)
在變形例1中,溝槽80較佳為以在接合區域R的內側沿著接合區域R的內緣RA延伸的方式形成。溝槽80的深度並不特別限定,但較佳為構成為隨著從相對於小蓋片13遠的位置向小蓋片13靠近而逐漸變深。另外,如圖33(a)的例子所示,溝槽80較佳為也形成在小蓋片13上。
在圖33(a)的例子中,溝槽80沿著接合區域R的內緣RA形成為C字形,但也可以形成為環狀。
即使在形成有溝槽80的情況下,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中的除鉸鏈連結部74以外的部分(前端緣部75、側端緣部76)也可以如圖33(b)所示形成有切口線16,還可以如圖40(a)和圖40(b)所示是作為脆弱部的一例的半切部81。圖40(a)和圖40(b)是表示形成有溝槽80的情況下的蓋體1的實施例之一的圖。圖40(b)是圖40(a)的虛線區域X的局部放大圖。該例所示的半切部81是從蓋體1的露出面70側將形成蓋體1的構件切入到既定深度而形成的部分。即,半切部81是將形成蓋體1的構件切入到未貫穿的程度的部分,且是具有上述半切 結構的部分。但是,這並不限定半切部81的結構。此外,在圖40(a)和圖40(b)所示的例子的情況下,即在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中的除鉸鏈連結部74以外的部分是作為脆弱部的半切部81的情況下,即使溝槽80處於其深度加深後的狀態且溝槽80橫跨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的邊界而形成,也難以在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的邊界和溝槽80交叉的位置產生間隙。
溝槽80的形成數量在圖33(a)的例子中是一個,但也可以呈同心狀形成有多個溝槽80。在溝槽80的形成數量為多個的情況下,對於口部102的直徑不同的多種容器101,能夠使用一種蓋體1覆蓋多種容器101的口部102。
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的蓋體1,在相對於容納有液體的容器101的口部102接合有蓋體1的情況下,即使液體從容器101內部漏出到蓋體1的露出面70上,也能在液體溢出到蓋體1的外側之前使液體向下流入溝槽80。另外,在溝槽80以朝向小蓋片13變深的方式形成的情況下,能夠使流入溝槽80的液體朝向小蓋片13的位置向下流。而且,藉由拉起小蓋片13而使開口部12露出,能夠使液體從開口部12滴落到容器內。
(突出部)
在蓋體1中,較佳為,與溝槽80的形成位置對應的位置且是與溝槽80的形成面(露出面70)為相反側的位置成為突出部82。在該情況下,如圖43所示,突出部82較佳為形成在與容器101的口部102的緣部103的內表面側接觸的位置。另外,突出部82的高度較佳為確保相對於容器101的口部102的緣部103難以產生蓋體1的露出面70的面方向上的偏移的程度的高度。這種突出部82能夠藉由對蓋體1進行壓花加工來實現。藉由壓花加工,在蓋體1的露出面70側形成有溝槽80,並在與溝槽80的形成位置對應的相反側的位置形成有與溝槽80的深度對應的高度的突出部82。而且,藉由將溝槽80沿著容器101的口部102的緣部103的內側形成,如圖43所示,能夠沿著容器101的口部102的緣部103的內端、且以與容器101的口 部102的緣部103的內表面側接觸的方式形成突出部82。此外,圖43是表示將蓋體1配置在容器101上的一例的剖視圖。
藉由形成有這種突出部82,當以覆蓋容器101的口部102的方式配置蓋體1時,很容易進行蓋體1相對於容器101的定位。
(變形例2)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如圖31所示,也可以從蓋體1的外周緣73朝向外側形成有捏持件83(拉片)和標籤84(變形例1)。捏持件83較佳為形成在離小蓋片13的開口開始端(一端部13a)較遠的位置。捏持件83的形狀和尺寸適合形成為能夠由使用者用手指尖捏住的形狀和尺寸。藉由像這樣形成有捏持件83,能夠降低當抓住蓋體1時手會接觸開口部12的隱憂,並能抑制因手接觸開口部12而對開口部12造成的污染。此外,在圖31的例子中,當俯視蓋體1時,捏持件83形成在周邊部72,且形成在外周緣73的位置中的包括離一端部13a最遠的位置在內的部分。
在捏持件83上,能夠施加表示蓋體1或容器101的尺寸的文字(例如圖48所示的「L」等文字)等任意顯示內容200。對捏持件83施加的顯示內容等並不限於印刷的情況,也可以顯示為藉由因壓花加工形成凹凸而能夠視覺辨認的文字、或藉由在捏持件83上剪裁與文字(例如L)對應的形狀而能夠視覺辨認的文字等。另外,對於捏持件83而言,也可以代替上述顯示等或在顯示等的基礎上對該捏持件83局部或整體實施壓花加工或剪裁加工等。藉由對捏持件83實施這種加工,當使用者捏住捏持件83將蓋體1拿到手裡時,使用者能夠很容易拿起蓋體1。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對藉由文字等顯示蓋體1或容器101的尺寸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顯示蓋體1或容器101的尺寸的方式並不限定於上述例子。例如,也能根據蓋體1或容器101的尺寸來變更捏持件83的形狀或捏持件83的顏色,並藉由視覺辨認其形狀或顏色來識別蓋體1或容器101的尺寸。例如,在藉由變更捏持件83的形狀來進 行識別的情況下,除了之前所說明的捏持件83的形狀以外,例如也可以如圖49(a)或圖49(b)所示變更捏持件83的形狀,還能設為除這些以外的形狀來進行識別。另外,還能藉由除這些以外的方法來識別蓋體1或容器101的尺寸。進一步地,以上與識別蓋體1或容器101的尺寸的例子有關,但識別對象並不限定於這種蓋體1或容器101的尺寸,也可以列舉其他作為識別對象。
標籤84並不限定其形狀或尺寸,但對於使用者來說適合設為能夠識別的形狀或尺寸。在圖31的例子中,在蓋體1的外周緣73且是在捏持件83的附近形成有複數個標籤84。例如也可以以如下方式使用標籤84。即,在複數個標籤84上分別記載有單獨的商品名稱,並將記載有與容器101的內容物對應的商品名稱的標籤84彎折。由此,即使在容器101被黏著於蓋體1之後,也能藉由識別所彎折的標籤84來識別容納在容器101內部的商品的內容。
另外,在圖54及圖55的例子中,在蓋體1的外周緣73上形成有複數個標籤84。這複數個標籤84構成為能夠沿著蓋體1的外周緣73彎折。在外周緣73與標籤84的邊界處較佳為形成有用於使標籤84容易彎折的彎折部400。該彎折部400只要能夠使標籤84容易彎折就可以是任何結構,例如也可以在外周緣73與標籤84的邊界處形成穿孔線、或形成比構成蓋體1的材料的厚度小的切口、或形成折入線、又或將這些形式複合形成。另外,只要能夠使標籤84容易彎折即可,也可以是除上述以外的結構。在蓋體1上,能夠在與形成有標籤84的部位對應的部位記載例如「COLA」、「LATTE」、「TEA」、「OTHER」這些單獨的商品名稱。這些單獨的商品名稱並不限定於上述那些,也可以是其他標注。另外,這些單獨的商品名稱較佳為至少一部分相較於外周緣73顯示在內側,並較佳為單獨的商品名稱全部相較於外周緣73顯示在內側。藉由像這樣顯示,能夠更明確地視覺辨認商品名稱。圖55(a)所示的是表示本例中的蓋體1的使用例的俯視圖。該例是內容物為可樂的情況下的使用例。在該情況下,將標籤84中的、與顯示有對應於 可樂的「COLA」的部位對應的標籤84彎折。在圖55(b)中示出了該標籤84彎折後的狀態。標籤84的彎折方向並不限於如圖55(b)所示那樣向上,也可以向下。這樣,當彎折與內容物對應的標籤84時,由於並不彎折其他標籤84,所以能夠明確地視覺辨認與標籤84彎折的部位對應的標注就是內容物,店鋪的店員或購買者等也能簡單地知道內容物是什麼,從而能夠放心進行飲食。此外,在該例中使用彎折標籤84的方式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藉由撕掉等方式將標籤84拆下來。在該情況下,為了使標籤84容易撕掉,也較佳為在與上述彎折部400對應的部位形成上述穿孔線等。即使在像這樣撕掉了標籤84的情況下,也能很容易明確對應的內容物是什麼。此外,即使是除了將標籤84彎折或撕掉以外的形態,但只要能夠明確識別內容物,則也可以是其他結構。另外,標籤84也可以附加既定的顏色等來進行著色,還可以任意選擇並適當使用實施壓花加工等以往眾所周知的方法。
此外,標籤84在圖31的例子中形成於蓋體1的周邊部72,但也可以形成在拉片構件21上。例如,如圖45(a)所示,也可以在拉片構件21的周圍形成有複數個標籤84。另外,在形成有捏持件83的情況下,如圖45(b)所示,也可以與插入部26一起或代替插入部26形成在捏持件83上。插入部90也可以形成為與插入部26相同的結構。在圖45(b)中,代替插入部26而形成有插入部90。插入部90具有與插入部26相同的功能。但在該情況下,拉片構件21或小蓋片13(開口部12)的尺寸適合設為在小蓋片13被提起的狀態下將拉片構件21的保持片23插入至插入部90的尺寸。另外,也可以藉由將保持片23掛在蓋體1的外周緣73的位置來卡定拉片構件21。在該情況下,對於蓋體1而言也可以省略插入部26。
如圖45(b)所示,在捏持件83上形成有插入部90的情況下,尤其當小蓋片13的輪廓由半切線形成時,在由接合區域R包圍的區域內,將頂面部2的表面與背面之間連通的部位不再存在。因此,在將蓋體1密封於容器101之後且是在使用者打開小蓋片13之前,能夠使容器101內成為完全密封的狀態,並能 防止異物從外部混入、或在使用者隨身攜帶容器101而導致該容器101晃動時內容物漏出到容器101的外部。另外,在像這樣捏持件83上形成有插入部90的情況下,能夠使小蓋片13的尺寸甚至開口部12的尺寸大型化。這樣,若能使開口部12及小蓋片13大型化,則當使用者飲用內容物時能夠更容易飲用,並能大幅提高從開口部12向容器101的內部裝入作為內容物的飲料等時的容易度。
此外,在圖45(b)中說明了形成設於捏持件83上的插入部90並插入保持片23以卡定拉片構件21的形態,但如圖50(a)所示,也可以將保持片23鉤掛在蓋體1的外周緣73上以卡定拉片構件21。另外,如圖50(b)所示,當小蓋片13再次封閉時,也可以構成為能夠將保持片23鉤掛在靠近該小蓋片13的一側的外周緣73上以維持小蓋片13再次封閉的狀態。此外,當再次封閉的小蓋片13再次打開時,只要將外周緣73與小蓋片13的鉤掛解除即可。另外,如圖56所示,也可以代替插入部而形成以從外周緣73延伸的方式形成的保持承受部401。在像這樣形成有保持承受部401的情況下,在該保持承受部401上鉤掛保持部23等以保持小蓋片13打開的狀態,並在小蓋片13再次封閉時將保持部23從保持承受部401拆下來,從而將小蓋片13再次封閉即可。此外,在該情況下,保持承受部401只要能夠對保持部23進行保持即可,形狀和尺寸並不受限定,也可以任意選擇。
此外,在該例中,藉由將形成在拉片構件21上的保持片23鉤掛到外周緣73上,能夠維持小蓋片13打開的狀態及小蓋片13再次封閉的狀態,但用於維持小蓋片13打開的狀態及再次封閉的狀態的結構並不限定於上述情況,也可以任意選擇並使用其他方式的結構。例如,也可以代替拉片構件21而使用密封構件,從而能夠藉由粘接作用來維持小蓋片13打開的狀態或再次封閉的狀態,還能使用其他構件維持小蓋片13的上述狀態。
(變形例3)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如圖34(a)和圖34(b)所示,也可以以在封 蓋狀態下拉片構件21整體與小蓋片13重疊的方式將小蓋片13形成為大尺寸(變形例3)。但是,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中,小蓋片13形成在接合區域R的內側,且比蓋體1的尺寸小。圖34(a)和圖34(b)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的蓋體1的一個實施例的圖。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在開蓋狀態下,也可以在小蓋片的外周緣中的鉸鏈連結部被切斷。在該情況下,如圖34(a)所示,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中的鉸鏈連結部74較佳為與脆弱部相同的結構。在圖34(a)中,脆弱部成為切口線16與點狀接合部17的重複結構(穿孔結構)。此外,在圖34(a)的例子中,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中的除鉸鏈連結部74以外的部分成為切口線16。
另外,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也可以如圖34(b)所示省略鉸鏈連結部74。在圖34(b)的例子中,小蓋片13的外周緣73成為脆弱部。脆弱部與圖34(a)相同地成為切口線16與點狀接合部17的重複結構(穿孔結構)。
在這種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中,當在封蓋狀態下利用拉片構件21將小蓋片13提起時,小蓋片13與周邊部72分離。另外,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中,如圖34所示,也可以省略保持片23和插入部26。但在本創作中,從獲得使小蓋片13保持在周邊部72上的效果的觀點來看,較佳為存在保持片23和插入部26。
(變形例4)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代替在接合區域R的內側形成有溝槽80的情況,如圖37(a)和圖37(b)所示,也可以形成有相對於與接合區域R對應的部分使接合區域R的內側的區域整體凹陷而得到的凹陷部85(變形例4)。圖37(a)和圖37(b)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4的蓋體1的一個實施例的圖。
在蓋體1中,較佳為使與凹陷部85的形成面(露出面70)為相反面一側的位置成為隆起部86。在該情況下,隆起部86的外周端86a較佳為形成為 與容器101的口部102的緣部103的內表面側接觸。另外,隆起部86的高度較佳為確保相對於容器101的口部102難以發生偏移的程度的高度。這種隆起部86能夠藉由對蓋體1實施壓花加工來實現。藉由壓花加工而在蓋體1的露出面70側形成凹陷部85,並在與凹陷部85的形成位置對應的相反面一側的位置形成高度與凹陷部85的深度對應的隆起部86。而且,藉由以使凹陷部85的輪廓形狀成為沿著容器101的口部102的形狀的方式形成凹陷部85,如圖44所示,能夠將隆起部86形成為與容器101的口部102的緣部103的內表面側接觸。此外,圖44是表示蓋體1配置在容器101上的一例的剖視圖。
藉由形成有這種隆起部86,當以覆蓋容器101的口部102的方式配置蓋體1時,很容易進行蓋體相對於容器101的定位。
(變形例5)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如圖41(a)和圖41(b)所示,也可以在接合區域R的內側形成有上側隆起部87(變形例5)。圖41(a)和圖41(b)是表示變形例5的蓋體1的一個實施例的圖。上側隆起部87較佳為形成在避開小蓋片13的區域。在該情況下,即使在容器101內容納有液體、且液體漏出到了蓋體1的露出面70上,也容易流向相對於上側隆起部87形成在下游側的小蓋片13側,由此藉由打開小蓋片13使開口部12露出而容易使漏出的液體返回到容器101內。另外,也可以在上側隆起部87上形成有貫穿蓋體1的狹縫88。狹縫88形成為能夠從外部插入吸管等棒狀體的程度的尺寸。藉由形成有狹縫88,能夠用吸管等將容器內的液體吸出。在圖41(a)的例子中,狹縫88作為在構成蓋體1的構件上形成有十字狀切口的結構部而形成,但狹縫88的結構並不限定於此。
(變形例6)
在圖44的例子中,凹陷部使接合區域R的內側的區域整體凹陷,但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中,如圖46(a)和圖46(b)所示,也可以形成有使接合區域R的 內側的區域局部凹陷而得到的局部凹陷部89(變形例6)。圖46(a)是用於說明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6的蓋體1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46(b)是示意性表示圖46(a)的G-G線段剖面的狀態的剖視圖。局部凹陷部89形成在開口部12的外側且形成在內側區域Rn。在該例中,局部凹陷部89具有以形成朝向開口部12向下傾斜的傾斜面的方式凹陷的形狀。另外,在該例中,在蓋體1的露出面的相反面一側以與形成有局部凹陷部89的部分對應的形狀形成有局部隆起部91。藉由形成有局部隆起部91,容易進行將蓋體1配置到容器101的口部102時的定位。
如圖46所示,在以避開開口部12的位置的方式將局部凹陷部89形成在開口部12的外側的情況下,當進行了用於形成局部凹陷部89的衝壓工程等時,由於難以對開口部12附近的部分160施加按壓力,所以沒有開口形成部11的周緣的點狀接合部17被切斷而開口部12開口的隱憂。
(變形例7)
如圖51所示,蓋體1也可以在接合區域R的內側形成有窗部201。藉由形成窗部201,在將蓋體1與容器101接合並密封時,能夠視覺辨認容器101的內容物,並能簡單確認內容物是什麼以提供安全感。此外,作為窗部201所用的膜材料,可以列舉使用合成樹脂或生物降解性樹脂等作為原料的膜材料。作為合成/天然的樹脂,可以列舉例如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等烯烴類樹脂、聚苯乙烯(PS)等苯乙烯類樹脂、聚丙烯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類樹脂、聚氯乙烯(PVC)或聚醋酸乙烯酯等乙烯基樹脂、聚醯胺類樹脂、聚醯亞胺類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類樹脂、氟類樹脂、聚碳酸酯類樹脂(PC)、聚醚醚酮(PEEK)或聚醚碸(PES)等聚醚類樹脂等。
作為生物降解性樹脂,可以列舉例如:聚羥基鏈烷酸酯(PHA)或PHA類共聚物等微生物生產類生物降解性樹脂;醋酸纖維素等纖維素衍生物或以玉米澱粉等澱粉為主原料的澱粉類樹脂等天然產物類生物降解性樹脂;聚乳酸(PLA)、 聚乳酸/聚己內酯共聚物、聚乳酸/聚醚共聚物等乳酸類樹脂、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酯(PBSA)、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酸乙二醇酯(PETS)等丁二酸類樹脂、聚己內酯、聚乙烯醇(PVA)等化學合成類生物降解性樹脂等,其他還有聚乙醇酸(PGA)、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生物降解性聚烯烴(產品名:Biorecover、產品名:Cra Drop等)。
其中,較佳為選用環境污染問題少的生物降解性樹脂。另外,在容器內收納產品為液體等的情況下,較佳為選用耐水性、耐油性等優異的材料。
(變形例8)
如圖52所示,蓋體1也可以使接合區域R的內側隆起。藉由形成像這樣隆起的隆起部202,能夠在容器101中增加容納內容物的空間,例如在內容物為咖啡等液體的情況下,即使在該液體上放置有例如奶油狀物質等時,也能大大減少與蓋體1的背面的接觸。此外,該隆起部202的高度也可以任意確定。
此外,關於本創作的蓋體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各形態,也可以分別適用於第一實施方式的形態。例如,關於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7和8中所說明的窗部和隆起部的結構,能夠適用於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另外,關於除窗部和隆起部以外的結構,也可以適當適用於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
(適用例)
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能夠如圖38所示用於附蓋體的容器150。圖38是表示使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1與具有口部102的容器101的口部102的緣部103接合的實施例的剖視圖。蓋體1與容器101的接合方法並不特別限定,能夠適當使用壓接或熱封等接合方法。
容器101具有:主體,其具有隨著趨向上方而直徑變大的筒狀的側壁104、和底面部107,並在內部形成有空間部105;和在主體的上端(側壁104的上端)開口的口部102。雖未圖示,但容器101的口部102形成為圓形。但是, 此處所示的容器101是一個例子,並不限定容器101的結構。例如,也可以將容器的口部形成為矩形。容器只要能夠用蓋體覆蓋口部即可。另外,收納在容器內部的物品並不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例示液體狀物品、固體狀物品或它們的組合等。
在圖38所示的容器中,在口部102的緣部103形成有藉由將形成容器主體的構件向外捲繞而得到的捲曲部108,但容器101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在口部102的緣部103露出側壁104的端面,如圖42所示,還可以在口部102的緣部103形成有朝向容器101的口部102的外側延伸的凸緣部110。在圖42的例子中,容器101與蓋體1在凸緣部110處接合。
另外,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也可以與具有口部的容器組合。
只要不損害新型創作之效果,則第二實施方式的說明中所示的內容也可以適用於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適用例也可以適用於第一實施方式的蓋體。此外,只要不損害新型創作之效果,則第一實施方式的說明中所示的內容也可以適用於第二實施方式的蓋體。
如此前所說明的那樣,本創作的蓋體1能夠適用於很多這種形態的蓋體1。另外,也能適用於除上述以外的形態的蓋體1。以上,對本創作的蓋體進行了詳細說明,但上述內容只不過是本創作的蓋體的示例,並不限定於此。因此,也可以在不脫離本創作的趣旨的範圍內適當變更。另外,關於上述蓋體的結構,既可以獨立使用各個例子的蓋體的結構,也可以將各個例子的蓋體的結構適當組合應用。
上述說明的本創作包括以下技術思想。
(1)一種蓋體,其以能夠開閉容器的口部的方式形成,上述蓋體的特徵在於,具備以在封蓋時覆蓋上述口部的方式形成的頂面部,上述頂面部具有小蓋片、和在拉起上述小蓋片時形成的開口部, 在上述小蓋片形成有與拉片構件的一端部接合的接合部,上述接合部形成在上述小蓋片的一部分上,上述拉片構件具有形成在另一端部的捏持部、和形成在上述接合部與上述捏持部之間的保持片,在上述頂面部形成有供上述保持片插入的插入部,上述保持片以在被插入至上述插入部時從上述拉片構件突出的方式形成,並形成為能夠插入至上述插入部來維持上述小蓋片打開的狀態。
(2)在上述(1)所述的蓋體中,上述頂面部具有緣部,上述小蓋片具有位於上述頂面部的靠近中央處的基端部、和位於上述緣部側的前端部,上述接合部形成在靠近上述前端部的位置。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蓋體中,在上述小蓋片與上述拉片構件之間形成有非接合部。
(4)在上述(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非接合部所形成的位置與上述接合部所形成的位置相比位於上述頂面部的靠近中央處。
(5)在上述(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拉片構件在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另一端部側端部形成有彎折部。
(6)在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拉片構件在上述接合部與上述捏持部之間具有主體部,上述保持片形成在上述主體部,並以從上述主體部突出的方式形成。
(7)在上述(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捏持部以在上述保持片從上述主體部突出時相對於上述主體部立起的 方式形成。
(8)在上述(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保持片以從上述捏持部側向上述接合部側突出的方式形成。
(9)在上述(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插入部具有供上述保持片插入的主部、和與上述主部交叉的輔助部。
(10)在上述(9)所述的蓋體中,上述主部和上述輔助部連續形成,上述輔助部形成為,與上述主部連續的連續部為相反側的端部的方向為不同方向。
(11)在上述(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拉片構件在上述捏持部設有模仿人物表情的圖案。
(12)在上述(11)所述的蓋體中,上述圖案是在使上述保持片突出的前後成為不同表情的圖案。
(13)在上述(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拉片構件具有用於進行既定顯示的顯示部。
(14)在上述(13)所述的蓋體中,上述顯示部具有表示上述容器中容納的內容物的種類的顯示。
(15)在上述(13)至(14)所述的蓋體中,上述顯示部形成在上述主體部,並以能夠相對於上述主體部彎折的方式形成。
(16)在上述(13)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顯示部具有表面和背面,上述顯示設於上述表面及背面。
(17)在上述(13)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 上述顯示部在相對於上述主體部的彎折部位形成有彎折輔助部。
(A1)一種蓋體,其以能夠開閉容器的口部的方式形成,上述蓋體具有頂面部,該頂面部形成為,當在安裝於上述容器上的狀態下上述容器被封蓋時覆蓋上述口部,上述頂面部具備小蓋片、和在拉起上述小蓋片時形成的開口部,上述蓋體具備與上述小蓋片接合的拉片構件,在上述小蓋片形成有與上述拉片構件的一端部接合的接合部,上述拉片構件在該拉片構件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捏持部。
(A2)一種蓋體,其具有與容器的口部的周緣接合的接合區域,上述蓋體具有在相對於上述容器接合時覆蓋上述口部的形狀,具備小蓋片、與上述小蓋片接合的拉片構件、和在拉起上述小蓋片時形成的開口部,上述小蓋片設於上述接合區域的內側,上述拉片構件的一端部與上述小蓋片接合,在將上述一端部與靠近上述前端的部分的接合部分設為接合部的情況下,上述拉片構件在該拉片構件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捏持部。
(A3)在上述(A1)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拉片構件具有形成在上述接合部與上述捏持部之間的保持片,並形成為當捏住上述捏持部將上述小蓋片開蓋時上述保持片從上述拉片構件突出,在上述頂面部形成有供突出的上述保持片插入的插入部,並構成為能夠將上述保持片插入至上述插入部來維持上述小蓋片打開的狀態。
(A4)在上述(A2)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拉片構件具有形成在上述接合部與上述捏持部之間的保持片,並形成 為當捏住上述捏持部將上述小蓋片開蓋時上述保持片從上述拉片構件突出,形成有供突出的上述保持片插入的插入部,並構成為能夠將上述保持片插入至上述插入部來維持上述小蓋片打開的狀態。
(A5)在上述(A3)或(A4)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捏持部以在上述保持片插入至上述插入部時立起的方式形成。
(A6)在上述(A3)至(A5)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保持片以從上述捏持部側朝向上述接合部側突出的方式形成。
(A7)在上述(A3)至(A6)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插入部具有供上述保持片插入的主部、和與上述主部交叉的輔助部。
(A8)在上述(A3)至(A7)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拉片構件在上述捏持部設有模仿人物表情的圖案。
(A9)在上述(A8)所述的蓋體中,上述圖案在使上述保持片突出的前後發生立體變化。
(A10)在上述(A2)所述的蓋體中,在相對於上述容器接合的狀態下具有露出面,上述小蓋片的外周緣的至少一部分沿著上述接合區域的內緣延伸,且形成於與相對於上述容器接合的狀態下的上述露出面與上述容器的內周面的延長面的交叉位置相比更靠外側。
(A11)在上述(A1)至(A10)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在上述小蓋片閉合的封蓋狀態下具有與上述小蓋片的外周端面相對的對置面,在從上述封蓋狀態打開小蓋片的情況下,上述外周端面的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對置面相互摩擦。
(A12)在上述(A1)至(A11)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在上述頂面部形成有窗部。
(A13)在上述(A1)至(A12)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上述頂面部具有該頂面部的至少一部分隆起的隆起部。
(A14)在上述(A1)至(A13)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中,由紙類材料形成。
(A15)一種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其具備具有口部的容器、和為了配置為覆蓋上述容器的上述口部而設置的上述(A1)至(A14)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
(A16)一種附蓋體的容器,其具備具有口部的容器、和上述(A1)至(A14)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容器的口部由蓋體覆蓋。
1:蓋體
2:頂蓋部
2a:頂面部
2a1:主體
2b:表面
3:側壁
3a:外壁
3b:上端
3c:下端
3d:階差
5:上部壁
6:下部壁
11:開口形成部
12:開口部
13:小蓋片
16:切口線
17:點狀接合部
18:應力減輕部
21:拉片構件
21a:一端部
21b:另一端部
22:接合部
23:保持片(保持部)
23a:切口線
23b:前端
24:捏持部
24a:顯示部
24b:圖案
26:插入部
121:突出壁

Claims (16)

  1. 一種蓋體,其以能夠開閉容器的口部的方式形成,且上述蓋體具有頂面部,該頂面部形成為當在安裝於上述容器上的狀態下上述容器被封蓋時覆蓋上述口部,上述頂面部具備小蓋片、和在拉起上述小蓋片時形成的開口部,上述蓋體具備與上述小蓋片接合的拉片構件,在上述小蓋片形成有與上述拉片構件的一端部接合的接合部,上述拉片構件在該拉片構件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捏持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蓋體,其中,上述拉片構件具有形成在上述接合部與上述捏持部之間的保持片,並形成為當捏住上述捏持部將上述小蓋片開蓋時上述保持片從上述拉片構件突出,在上述頂面部形成有供突出的上述保持片插入的插入部,並構成為能夠將上述保持片插入至上述插入部來維持上述小蓋片打開的狀態。
  3. 一種蓋體,其具有與容器的口部的周緣接合的接合區域,且上述蓋體具有在相對於上述容器接合時覆蓋上述口部的形狀,具備小蓋片、與上述小蓋片接合的拉片構件、和在拉起上述小蓋片時形成的開口部,上述小蓋片設於上述接合區域的內側,上述拉片構件的一端部與上述小蓋片接合,在將上述一端部與靠近前端的部分之間的接合部分設為接合部的情況下,上述拉片構件在該拉片構件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捏持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蓋體,其中,上述拉片構件具有形成在上述接合部與上述捏持部之間的保持片,並形成 為當捏住上述捏持部將上述小蓋片開蓋時上述保持片從上述拉片構件突出,形成有供突出的上述保持片插入的插入部,並構成為能夠將上述保持片插入至上述插入部來維持上述小蓋片打開的狀態。
  5. 如請求項2或4所述的蓋體,其中,上述捏持部以在上述保持片插入至上述插入部時立起的方式形成。
  6. 如請求項2或4所述的蓋體,其中,上述保持片以從上述捏持部側朝向上述接合部側突出的方式形成。
  7. 如請求項2或4所述的蓋體,其中,上述插入部具有供上述保持片插入的主部、和與上述主部交叉的輔助部。
  8. 如請求項2或4所述的蓋體,其中,上述拉片構件在上述捏持部設有模仿人物表情的圖案。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蓋體,其中,上述圖案在使上述保持片突出的前後發生立體變化。
  10. 如請求項3所述的蓋體,其中,在相對於上述容器接合的狀態下具有露出面,上述小蓋片的外周緣的至少一部分沿著上述接合區域的內緣延伸,且形成於與相對於上述容器接合的狀態下的上述露出面與上述容器的內周面的延長面的交叉位置相比更靠外側。
  11.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其中,在上述小蓋片閉合的封蓋狀態下具有與上述小蓋片的外周端面相對的對置面,在從上述封蓋狀態打開上述小蓋片的情況下,上述外周端面的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對置面相互摩擦。
  12.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其中,在上述頂面部形成有窗部。
  13.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其中,上述頂面部具有該頂面部的至少一部分隆起的隆起部。
  14.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其中,上述蓋體由紙類材料形成。
  15. 一種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其具備具有口部的容器、和為了配置為覆蓋上述容器的上述口部而設置的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
  16. 一種附蓋體的容器,其具備具有口部的容器、和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蓋體,且上述容器的上述口部由上述蓋體覆蓋。
TW111206127U 2021-06-15 2022-06-10 蓋體、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及附蓋體的容器 TWM6372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9797 2021-06-15
JP2021-099797 2021-06-15
JP2021-132093 2021-08-13
JP2021132093 2021-08-13
JP2021-183765 2021-11-10
JP2021183765 2021-11-10
JP2022-000005 2022-01-01
JP2022000005 2022-01-01
JP2022-018335 2022-02-08
JP2022018335 2022-02-08
US202263344399P 2022-05-20 2022-05-20
US63/344,399 2022-05-20
JP2022083460 2022-05-21
JP2022-083460 2022-05-21
JP2022-088116 2022-05-30
JP2022088116 2022-05-30
JP2022089977 2022-06-01
JP2022-089977 2022-06-01
JP2022093354A JP7162391B1 (ja) 2021-06-15 2022-06-08 蓋体、容器と蓋体の組み合わせ、及び蓋体付き容器
JP2022-093354 2022-06-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7296U true TWM637296U (zh) 2023-02-11

Family

ID=838060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1576A TW202300413A (zh) 2021-06-15 2022-06-10 蓋體、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及附蓋體的容器
TW111206127U TWM637296U (zh) 2021-06-15 2022-06-10 蓋體、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及附蓋體的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1576A TW202300413A (zh) 2021-06-15 2022-06-10 蓋體、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及附蓋體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EP (1) EP4328148A1 (zh)
JP (3) JP7162391B1 (zh)
KR (1) KR20240021739A (zh)
CN (2) CN219340040U (zh)
AU (1) AU2022292326A1 (zh)
BR (1) BR112023025635A2 (zh)
CA (1) CA3215999A1 (zh)
CO (1) CO2023017296A2 (zh)
TW (2) TW202300413A (zh)
WO (1) WO20222650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3641A (en) * 1981-03-31 1982-10-07 Toyo Seikan Kaisha Ltd Vessel cover, which is made of plastic and easily unsealed
JP2575770B2 (ja) * 1988-01-18 1997-01-29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易開封性密封容器
JP2008062952A (ja) 2006-09-06 2008-03-21 Ko Kodama 飲料用カップ蓋
EP2888178B1 (en) * 2012-08-22 2017-12-27 PTM Packaging Tools Machinery PTE. Ltd. Paper-based container lids
WO2016069755A1 (en) 2014-10-29 2016-05-06 Westrock Mwv, Llc Paperboard cup lid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KR102452221B1 (ko) * 2018-11-16 2022-10-07 기쿠오 야마다 종이제 뚜껑 및 종이제 뚜껑의 제조방법
WO2020166715A1 (ja) 2019-02-15 2020-08-20 山田菊夫 紙製の蓋
US20220258932A1 (en) 2019-07-30 2022-08-18 Kikuo Yamada L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2292326A1 (en) 2024-01-25
JP2022191177A (ja) 2022-12-27
TW202300413A (zh) 2023-01-01
KR20240021739A (ko) 2024-02-19
CO2023017296A2 (es) 2024-01-25
JP2024022669A (ja) 2024-02-16
JP7450191B2 (ja) 2024-03-15
EP4328148A1 (en) 2024-02-28
CN219340040U (zh) 2023-07-14
BR112023025635A2 (pt) 2024-02-27
CN115477068A (zh) 2022-12-16
JP7162391B1 (ja) 2022-10-28
CA3215999A1 (en) 2022-12-22
JP2022191215A (ja) 2022-12-27
WO2022265027A1 (ja) 2022-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2285B1 (ja) 蓋体
JP6895601B2 (ja) 紙製の蓋及び紙製の蓋の製造方法
WO2021020511A1 (ja) 蓋体
JPWO2016158553A1 (ja) ストロー内蔵式容器
TWM624621U (zh) 蓋體
TWM637296U (zh) 蓋體、容器與蓋體的組合、及附蓋體的容器
TWI834021B (zh) 蓋體
WO2023228998A1 (ja) 蓋体、蓋体付き容器、蓋体と容器の組み合わせ、及び蓋体の製造方法
BR112022013610B1 (pt) Tampa
JP2022068069A (ja) 蓋体
JP2014065525A (ja) 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