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0823U - 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 Google Patents

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0823U
TWM630823U TW111204609U TW111204609U TWM630823U TW M630823 U TWM630823 U TW M630823U TW 111204609 U TW111204609 U TW 111204609U TW 111204609 U TW111204609 U TW 111204609U TW M630823 U TWM630823 U TW M63082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ils
flange
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4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謝明諺
楊祥忠
申寶琳
Original Assignee
西北臺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西北臺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西北臺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4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0823U/zh
Publication of TWM630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082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 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其包含:一鐵芯,包含一第一凸緣、一第二凸緣及一中柱,該中柱具有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以及複數線圈,包含一第一線圈及一第二線圈,該複數線圈以該第一凸緣朝向該第二凸緣的方向,在該中柱設有複數層,第一層在該中柱的第一側面依序呈現出該至少一個第一線圈、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間距、該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及複數個第一線圈,第一層在該中柱的第二側面依序呈現出複數個第一線圈、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間距、該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及複數個第一線圈,第二層呈現出複數個第二線圈。藉由特定的繞線形式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有效降低模式轉換特性(Ssd/Sds),提高產品良率。

Description

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電感,且特別是有關於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一般的共模濾波器,其主要是於一鐵芯上繞設有一第一線圈與一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與第二線圈的末端,則分別連接於鐵芯的端電極上,其濾波的動作原理是利用當雜訊電流如共模電流經過該共模濾波器時,該共模電流會在第一線圈與第二線圈上產生同向的磁場,因而會增加該第一線圈與第二線圈的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而使該共模濾波器表現為高阻抗,也即可產生較高的共模阻抗(common mode impedance),俾可衰減該共模電流,進而可達到濾除共模雜訊的目的。
如中華民國專利號I713975的一種「降低差模訊號轉共模訊號的共模濾波器」,其包含一芯柱體,該芯柱體上依序設有一第一繞線區域、一第二繞線區域和一第三繞線區域,該芯柱體上兩端分別延伸設有一第一法蘭和一第二法蘭;一第一線圈,係於該第一繞線區域、第二繞線區域和第三繞線區域分別依序繞設固定m1匝之第一繞線部、m2匝之第二繞線部和m3匝之第三繞線部;一第二線圈,係於該第一繞線區域、第二繞線區域和第三繞線區域之相鄰該第一線圈分別依序繞設固定n1匝之第四繞線 部、n2匝之第五繞線部和n3匝之第六繞線部,該m1+m2+m3匝等於該n1+n2+n3匝;其中,該第二繞線區域之第五繞線部其中兩線匝之間設有一隔離區。
然而,現有的共模濾波器存在有共模訊號轉差模訊號的模式轉換特性(mode conversion characteristic,又稱Ssd/Sds)較高的問題,使產品的良率較低。
是故,如何將上述缺失問題加以改進,乃為本案創作人所欲解決之技術困難點之所在。
有鑑於習用所述,因此本創作在於解決及改善習用所存在之問題與缺失為目的。
為達成以上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其包含:一鐵芯,包含一第一凸緣、一第二凸緣及一中柱,該中柱具有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以及複數線圈,包含一第一線圈及一第二線圈,該複數線圈以該第一凸緣朝向該第二凸緣的方向,在該中柱設有複數層,第一層在該中柱的第一側面依序呈現出該至少一個第一線圈、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間距、該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及複數個第一線圈,第一層在該中柱的第二側面依序呈現出複數個第一線圈、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間距、該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及複數個第一線圈,第二層呈現出複數個第二線圈。
其中,該中柱的形狀為工字形。
其中,該鐵芯的第一凸緣、第二凸緣及中柱為一體成形。
其中,該間距為0或大於0。
本案藉由特定的繞線形式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有效降低模式轉換特性(Ssd/Sds),提高產品良率。
1:鐵芯
11:第一凸緣
12:第二凸緣
13:中柱
131:第一側面
132:第二側面
2:線圈
21:第一線圈
22:第二線圈
D:間距
〔圖1〕為本創作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之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員方便簡潔瞭解本創作之其他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能夠更為顯現,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其包含:一鐵芯1以及複數線圈2。
該鐵芯1包含一第一凸緣11、一第二凸緣12及一中柱13,該中柱13具有一第一側面131及一第二側面132。具體來說,該中柱13的形狀可為I字狀或工字狀。該鐵芯1的第一凸緣11、第二凸緣12及中柱13可為一體成形。該鐵芯1可為一錳鋅鐵芯(Mn-Zn Core)、一鎳鋅鐵芯(Ni-Zn Core)、一鐵粉芯(Iron Powder Core)、一鐵鎳鉬鐵芯(Molypermalloy Powder(MPP)Core)、一鐵矽鋁鐵芯(Sendust Core)或一鐵氧體鐵芯(Ferrite Core)。
該複數線圈2包含一第一線圈21及一第二線圈22,該複數線圈2以該第一凸緣11朝向該第二凸緣12的方向,在該中柱13設有複數層,第 一層在該中柱13的第一側面131依序呈現出該至少一個第一線圈21、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間距D、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及複數個第一線圈21,第一層在該中柱13的第二側面132依序呈現出複數個第一線圈21、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間距D、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及複數個第一線圈21,第二層呈現出複數個第二線圈22。
請參閱圖2所示,具體來說,該第一線圈21及該第二線圈22的繞線可為:第一層在該中柱13的第一側面131依序呈現出三個第一線圈21、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間距D、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及四個第一線圈21,第一層在該中柱13的第二側面132依序呈現出四個第一線圈21、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間距D、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及五個第一線圈21,第二層呈現出複數個第二線圈22。
請參閱圖3所示,具體來說,該第一線圈21及該第二線圈22的繞線亦可為:第一層在該中柱13的第一側面131依序呈現出二個第一線圈21、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間距D、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及三個第一線圈21,第一層在該中柱13的第二側面132依序呈現出三個第一線圈21、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間距D、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及四個第一線圈21,第二層呈現出複數個第二線圈22。
請參閱圖4所示,具體來說,該第一線圈21及該第二線圈22的繞線還可為:第一層在該中柱13的第一側面131依序呈現出一個第一線圈 21、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間距D、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及二個第一線圈21,第一層在該中柱13的第二側面132依序呈現出二個第一線圈21、該第一線圈21、該第二線圈22、間距D、該第二線圈22、該第一線圈21及三個第一線圈21,第二層呈現出複數個第二線圈22。
本案藉由特定的繞線形式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有效降低模式轉換特性(Ssd/Sds),提高產品良率。
以上所論述者,僅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內所作之等效的修飾、組合、置換或轉用等,皆應涵蓋於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鐵芯
11:第一凸緣
12:第二凸緣
13:中柱
2:線圈
21:第一線圈
22:第二線圈

Claims (4)

  1. 一種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其包含:一鐵芯,包含一第一凸緣、一第二凸緣及一中柱,該中柱具有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以及複數線圈,包含一第一線圈及一第二線圈,該複數線圈以該第一凸緣朝向該第二凸緣的方向,在該中柱設有複數層,第一層在該中柱的第一側面依序呈現出該至少一個第一線圈、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間距、該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及複數個第一線圈,第一層在該中柱的第二側面依序呈現出複數個第一線圈、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間距、該第二線圈、該第一線圈及複數個第一線圈,第二層呈現出複數個第二線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其中該中柱的形狀為工字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其中該鐵芯的第一凸緣、第二凸緣及中柱為一體成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其中該間距為0或大於0。
TW111204609U 2022-05-05 2022-05-05 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TWM630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4609U TWM630823U (zh) 2022-05-05 2022-05-05 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4609U TWM630823U (zh) 2022-05-05 2022-05-05 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0823U true TWM630823U (zh) 2022-08-11

Family

ID=83783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4609U TWM630823U (zh) 2022-05-05 2022-05-05 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0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6973B2 (en) Common mode filter
JP5825249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TWI643216B (zh) 積體電感
TW201901712A (zh) 電感裝置
TWI694475B (zh) 電感裝置
CN109411212B (zh) 共模线圈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6116134U (zh) 一种闭环双路电感器
JP5425153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および調整方法
EP3420568A1 (en) Pcb transformer
TW201933386A (zh) 變壓器結構
JP2024045784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6333321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TWM630823U (zh) 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JP2006100465A (ja) コイ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タ回路
TWI835128B (zh) 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US20210175006A1 (en) Asymmetric spiral inductor
TW202345182A (zh) 可改善共模轉差模抑制比的電感
JPS639918A (ja) 無線妨害阻止リアクトル
JP6583472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TWI713975B (zh) 降低差模訊號轉共模訊號的共模濾波器
TWM612770U (zh) 電感構造
US20230402225A1 (en) Transformer of enhance common-mode rejection ratio
JPH07240319A (ja) ノーマルモード・コモンモード兼用チョークコイル
JP5996008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TWI803230B (zh) 電感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