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5903U - 合金鍛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合金鍛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5903U
TWM625903U TW110213485U TW110213485U TWM625903U TW M625903 U TWM625903 U TW M625903U TW 110213485 U TW110213485 U TW 110213485U TW 110213485 U TW110213485 U TW 110213485U TW M625903 U TWM625903 U TW M62590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accommodating space
pressing block
alloy forging
for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3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謝馨毅
Original Assignee
創詰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創詰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創詰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3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5903U/zh
Publication of TWM625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590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之合金鍛造裝置至少包含:固定模、可動模以及複數脫模組件,複數脫模組件係環繞於該容置空間以及該沖頭之外側,該脫模組件具有一柱體以及套設於該柱體上之壓塊,且該壓塊與該固定模之間設有一彈性件,該彈性件提供常態推抵該壓塊於該柱體朝該可動模移動之作用力,且該壓塊末端形成一干涉部,而該干涉部於該容置空間之對應位置處形成一重疊區域,該可動模能相對於該固定模靠近遠離的方式進行移動進行合模時,該固定模、該可動模以及該干涉部可共同圍成一成型模穴用以成形一工件,進行開模後,工件可隨壓塊受彈性件之回復力而脫離容置空間,以完成脫模;本創作不需要頂出機構,利用固定模及可動模之開模動作,同時完成脫模,可達到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之目的。

Description

合金鍛造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可利用開模動作同時完成脫模,即可與高速往返之合、開模作動作時序搭配,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之合金鍛造裝置。
鍛造係指在鍛壓設備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一定幾何尺寸、形狀和質量的鍛件的加工方法。等溫鍛造係一種精密的鍛造方式,鍛造裝置通常由可動模具與固定模具合體後形成模穴,而作為讓金屬部品成型的空間,把金屬加熱後熔化的金屬熔湯注入該母模仁內填充(鑄造)或加壓凝固(鍛造)後,讓可動模具與固定模具分離後讓成型的金屬部品脫模。
上述之脫模方式大多是利用一頂出機構將成型的金屬部品頂出固定模具之模穴,其頂出機構一般係於固定模具另連結裝設一液壓或氣壓系統,而利用液壓或氣壓系統驅動一沖頭往上頂出金屬部品,使金屬部品取出脫離模穴;惟,該利用液壓或氣壓頂出方式於使用上仍具有如下之缺弊:
1、該液壓系統驅動沖頭往上頂出金屬部品之速度相當緩慢,其不僅無法與高速往返之合、開模作動作時序搭配,更大幅降低生產效率。
2、該固定模具之沖頭係另連結加裝供驅動頂出之液壓或氣壓系統,其不僅使鍛造模組的構造更加複雜,更大幅增加了鍛造模組之製作及維修成本。
3、由於固定模具之沖頭係與模穴密合,且該沖頭一般較為細長,因此,當液壓或氣壓系統驅動沖頭於模穴內頂出固定模具之沖頭時,較 難控制沖頭於模穴內作穩定的位移,而易於沖頭與模穴產生磨耗損壞現象,進而影響其使用壽命。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一種可利用開模動作同時完成脫模,即可與高速往返之合、開模作動作時序搭配,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之合金鍛造裝置,為其主要目的者。
本創作之合金鍛造裝置,至少包含:一固定模,具有一容置空間;一可動模,能夠在該容置空間之開閉方向上相對於該固定模靠近遠離的方式進行移動進行合模,且該可動模具有一可伸入於該容置空間之沖頭;以及複數脫模組件,係位於該固定模上且環繞於該容置空間之外側,該脫模組件具有一柱體以及套設於該柱體上之壓塊,且該壓塊與該固定模之間設有一彈性件,該彈性件提供常態推抵該壓塊於該柱體朝該可動模移動之作用力,且該壓塊末端形成一干涉部,而該干涉部於該容置空間之對應位置處形成一重疊區域。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固定模具有複數第一凹槽,以供容置該脫模組件,該可動模具有複數第二凹槽,且該複數第一凹槽分別相對於該複數第二凹槽。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彈性件係套設於該柱體外,且該彈性件之二端係分別壓抵於該第二凹槽以及該壓塊之間。
本創作提供另一種合金鍛造裝置,其至少包含:一固定模,具有一容置空間;一可動模,能夠在該容置空間之開閉方向上相對於該固定模靠近遠離的方式進行移動進行合模,且該可動模具有一可伸入於該容置空間之沖頭;以及複數脫模組件,係位於該可動模上且環繞於該沖頭之外側,該脫模組件具有一柱體以及套設於該柱體上之壓塊,且該壓塊與該可動模之間設有一彈性件,該彈性件提供常態推抵該壓塊於該柱體朝該固定模移動 之作用力,且該壓塊末端形成一干涉部,而該干涉部於該容置空間之對應位置處形成一重疊區域。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可動模具有複數第二凹槽,以供容置該脫模組件,該固定模具有複數第一凹槽,且該複數第一凹槽分別相對於該複數第二凹槽。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彈性件二端係分別壓抵於該第二凹槽以及該壓塊之間。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柱體上設有一限制件且相對位於該壓塊一側,用以限制該壓塊之位置。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可動模之該沖頭相對於該干涉部係設有讓位部。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該容置空間具有一第一成型部以及環設於該第一成型部之第二成型部,且該第一成型部凹入於該固定模之深度係大於該第二成型部凹入於該固定模之深度,該重疊區域係位於該第二成型部。
a:拔模角
10:固定模
11:容置空間
111:第一成型部
112:第二成型部
113:重疊區域
12:工作平台
13:第一凹槽
20:可動模
21:沖頭
22:讓位部
23:第二凹槽
30:脫模組件
31:柱體
32:壓塊
33:彈性件
34:干涉部
35:限制件
40:金屬胚料
40’:工件
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中合金鍛造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所示為本創作中合金鍛造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第3圖所示為本創作中合金鍛造裝置第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4圖所示為本創作中合金鍛造裝置第一實施例進行合模的結構示意圖。
第5圖所示為本創作中合金鍛造裝置第一實施例進行開模的結構示意圖。
第6圖所示為本創作中合金鍛造裝置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中合金鍛造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創作之合金鍛造裝置1至少包含:一固定模10、一可動模20以及複數脫模組件30;其中:該固定模10具有一容置空間11;如圖所示之第一實施例中,該固定模10係設於一工作平台12上,該固定模10之上表面係向內凹入形成一容置空間11,該容置空間11係對應不同欲成型之工件外型所設置,在欲成型薄型殼體工件的具體實施方案中,同時參閱第2圖所示,該容置空間11具有一第一成型部111以及環設於該第一成型部111之第二成型部112,且該第一成型部111凹入於該固定模10之深度係大於該第二成型部112凹入於該固定模10之深度。在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第一成型部111之邊側係具有一拔模角a,其拔模角a之角度可以為3度至7度之間,可讓成型後的工件更容易脫模,但該拔模角a之角度亦可具有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角度。
該可動模20能夠在該容置空間11之開閉方向上相對於該固定模10靠近遠離的方式進行移動進行合模,且該可動模20具有一可伸入於該容置空間11之沖頭21。雖然本說明書說明且圖式繪示固定模10在可動模20之下方,固定模10及可動模20之相對位置亦可視實際需求改變。
複數脫模組件30係位於該固定模10上且環繞於該容置空間11之外側,該脫模組件30具有一柱體31以及套設於該柱體31上之壓塊 32,且該壓塊32與該固定模10之間設有一彈性件33,該彈性件33提供常態推抵該壓塊32於該柱體31朝該可動模20移動之作用力,且該壓塊32末端形成一干涉部34;在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干涉部34係一體位於該壓塊32末端,而該干涉部34於該容置空間11之對應位置處形成一重疊區域113,該重疊區域113係位於該第二成型部112,且該可動模20之沖頭21相對於該干涉部34係設有讓位部22。
在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固定模10具有複數第一凹槽13,以供容置該脫模組件30,該可動模20具有複數第二凹槽23,且該複數第一凹槽13分別相對於該複數第二凹槽23,亦即複數第一凹槽13分別與複數第二凹槽23位於上下軸向的相對位置處,該柱體31係容置於該第一凹槽13,該彈性件33係套設於該柱體31外,且該該彈性件33二端係分別壓抵於該第一凹槽13底部以及該壓塊32底部之間,且該柱體31上設有一限制件35且相對位於該壓塊32一側,用以限制該壓塊32之位置,以防止該壓塊32脫離該柱體31。在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壓塊32具有一套孔以供套入於該柱體31,而該限制件35係為面積大於該套孔之結構體,以防止該壓塊32脫離該柱體31,而該彈性件33可以為彈簧。
使用時,先提供一金屬胚料40,該金屬胚料40可以為鋁合金、鎂鋁合金或鎂鋰合金等材質製成,如第3圖所示,將該金屬胚料40放置於該固定模10之容置空間11上。進行合模,如第4圖所示,驅動該可動模20該容置空間11之開閉方向上相對於該固定模10靠近的方式移動進行合模,同時壓抵壓塊32,且沖頭21對金屬胚料40進行擠壓,讓金屬胚料充填於該容置空間11內。如第4圖之合模狀態時,部分柱體31係伸入於該第二凹槽23,而壓塊32受該可動模20之壓抵而抵置於該固定模10上,此時彈性件33呈現壓縮狀態,讓該固定模10之容置空間11、該可動模20之沖頭21以及該干涉部34可共同圍成一成型模穴用以成形一工件40’;其中,部分沖頭21對第 一成型部111的金屬胚料進行擠壓,部分沖頭21對第一成型部111的金屬胚料進行擠壓,而壓塊32之干涉部34穿過讓位部22對第二成型部112之重疊區域處的金屬胚料進行擠壓,以成形對應出該成型模穴形狀之一工件40’。
進行開模及脫模,驅動該可動模20離開該固定模10,該彈性件33之回復力帶動該壓塊32朝該可動模20移動,如第5圖所示,因干涉部34與部分工件40’接觸,故壓塊32移動之同時可帶動該工件40’脫離該容置空間11,完成脫模。
本創作不需要頂出機構,利用壓塊取代部分沖頭對金屬胚料進行擠壓,再利用固定模與可動模之開模動作,讓壓塊自動賦歸時,即可同時帶動工件完成脫模工序,可與高速往返之合、開模作動作時序搭配,以達到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之目的。
如第6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別在於,第二實施例中複數脫模組件30係位於該可動模20上且環繞於該沖頭21之外側,該柱體31係容置於該第二凹槽23,而該彈性件33二端係分別壓抵於該可動模20之第二凹槽23以及該壓塊32之間,該彈性件33提供常態推抵該壓塊32於該柱體31朝該固定模10移動之作用力,且該柱體31上設有一限制件35且相對位於該壓塊32一側,用以限制該壓塊32之位置,以防止該壓塊32脫離該柱體31。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一較佳可行之合金鍛造裝置,爰依法提呈新型專利之申請;本創作之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之人士仍可能基於本創作之揭示而作各種不背離本案創作精神之替換及修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創作之替換及修飾,並為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固定模
11:容置空間
111:第一成型部
112:第二成型部
13:第一凹槽
20:可動模
21:沖頭
22:讓位部
23:第二凹槽
31:柱體
32:壓塊
33:彈性件
34:干涉部
40’:工件

Claims (9)

  1. 一種合金鍛造裝置,至少包含: 一固定模,具有一容置空間; 一可動模,能夠在該容置空間之開閉方向上相對於該固定模靠近遠離的方式移動進行合模,且該可動模具有一可伸入於該容置空間之沖頭;以及 複數脫模組件,係位於該固定模上且環繞於該容置空間之外側,該脫模組件具有一柱體以及套設於該柱體上之壓塊,且該壓塊與該固定模之間設有一彈性件,該彈性件提供常態推抵該壓塊於該柱體朝該可動模移動之作用力,且該壓塊末端形成一干涉部,而該干涉部於該容置空間之對應位置處形成一重疊區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合金鍛造裝置,其中,該固定模具有複數第一凹槽,以供容置該脫模組件,該可動模具有複數第二凹槽,且該複數第一凹槽分別相對於該複數第二凹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合金鍛造裝置,其中,該彈性件係套設於該柱體外,且該彈性件之二端係分別壓抵於該第二凹槽以及該壓塊之間。
  4. 一種合金鍛造裝置,至少包含: 一固定模,具有一容置空間; 一可動模,能夠在該容置空間之開閉方向上相對於該固定模靠近遠離的方式進行移動進行合模,且該可動模具有一可伸入於該容置空間之沖頭;以及 複數脫模組件,係位於該可動模上且環繞於該沖頭之外側,該脫模組件具有一柱體以及套設於該柱體上之壓塊,且該壓塊與該可動模之間設有一彈性件,該彈性件提供常態推抵該壓塊於該柱體朝該固定模移動之作用力,且該壓塊末端形成一干涉部,而該干涉部於該容置空間之對應位置處形成一重疊區域。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合金鍛造裝置,其中,該可動模具有複數第二凹槽,以供容置該脫模組件,該固定模具有複數第一凹槽,且該複數第一凹槽分別相對於該複數第二凹槽。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合金鍛造裝置,其中,該彈性件係套設於該柱體外,且該彈性件之二端係分別壓抵於該第二凹槽以及該壓塊之間。
  7.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所述之合金鍛造裝置,其中,該柱體上設有一限制件且相對位於該壓塊一側,用以限制該壓塊之位置。
  8.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所述之合金鍛造裝置,其中,該可動模之該沖頭相對於該干涉部係設有讓位部。
  9.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所述之合金鍛造裝置,其中,該容置空間具有一第一成型部以及環設於該第一成型部之第二成型部,且該第一成型部凹入於該固定模之深度係大於該第二成型部凹入於該固定模之深度,該重疊區域係位於該第二成型部。
TW110213485U 2021-11-15 2021-11-15 合金鍛造裝置 TWM625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3485U TWM625903U (zh) 2021-11-15 2021-11-15 合金鍛造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3485U TWM625903U (zh) 2021-11-15 2021-11-15 合金鍛造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5903U true TWM625903U (zh) 2022-04-21

Family

ID=82198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3485U TWM625903U (zh) 2021-11-15 2021-11-15 合金鍛造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5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2129B (zh) 液态模锻装置及其增压机构
US20150020566A1 (en) Forg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piston blank,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piston blank by means of said forging device
CN1139027A (zh) 齿轮状零件的塑性加工方法
TWM625903U (zh) 合金鍛造裝置
CN104550829A (zh) 遥控飞机斜齿轮模具
CN1132708C (zh) 非直壁内腔零件缩径成形模具
CN103551851B (zh) 一种底部带凸起结构的金属板材零件复合成形方法及模具
CN202411308U (zh) 一种分离式闭塞锻造装置
CN109848395B (zh) 间接液态模锻装置及其锁模机构
CN208164222U (zh) 一种汽车用无绞牙脱模结构
CN210412358U (zh) 一种模具分模结构
CN209664111U (zh) 锻造铝合金汽车轮冲孔扩口模具
CN108724342B (zh) 一种复合模具结构
CN106001273A (zh) 一种料斗的涨口模具
CN206104697U (zh) 焊接电极帽制造用冲压模具
CN218798994U (zh) 一种压铸模具定模结构
CN219338442U (zh) 一种玩具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03390146U (zh) 伞齿轮镦制模具
CN107471558A (zh) 一种球形产品注塑成型模具及方法
JP2756539B2 (ja) 閉塞鍛造成形装置
CN219401951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精准型冲压模具
CN212147319U (zh) 多模组注塑模具
CN109513758B (zh) 一种增量挤压成形的方法
CN218519086U (zh) 圆形外壳注塑模具
JP3109553B2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