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4873U - 玻璃治具 - Google Patents

玻璃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4873U
TWM624873U TW110214126U TW110214126U TWM624873U TW M624873 U TWM624873 U TW M624873U TW 110214126 U TW110214126 U TW 110214126U TW 110214126 U TW110214126 U TW 110214126U TW M624873 U TWM624873 U TW M62487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elastic
elastic members
groove
gl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4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進昌
朱建興
張煜檀
洪德欽
Original Assignee
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4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4873U/zh
Priority to CN202220004947.XU priority patent/CN216404184U/zh
Publication of TWM624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487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揭露一種玻璃治具,其用以製造薄玻璃,玻璃治具包含兩模具及多個彈性構件。兩個模具分別包含成形凹槽及成形結構;多個彈性構件可活動地設置於其中一個模具,且多個彈性構件環繞成形凹槽或成形結構設置,設置有多個彈性構件的模具定義為第一模具,另一個模具定義為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包含多個容置槽,各個彈性構件的一部分設置於其中一個容置槽中,且各個彈性構件位於容置槽中的部分呈受壓而彈性變形的狀態,多個彈性構件的一端用以抵靠第二模具;各個彈性構件的一端能被受外力作用的第二模具推抵而向第一模具內的方向移動。

Description

玻璃治具
本創作涉及一種玻璃治具,特別是一種用於製造薄玻璃的玻璃治具。
現有常見的製造薄玻璃的程序是:第一步驟:將待成形薄玻璃設置於玻璃治具的下模具中;第二步驟:將上模具設置於下模具上,並使上模具抵靠於待成形薄玻璃的一側;第三步驟,加熱上模具及下模具,並施加外力於上模具,據以使上模具逐漸地向下模具的方向靠近,如此,融化的薄玻璃將受上模具擠壓而逐漸地形成有預定的外型。
然,利用上述的玻璃治具製作厚度小於0.4公釐(mm)的薄玻璃時,於第二步驟中,容易出現薄玻璃被上模具壓壞,而出現裂痕,甚至是直接破裂的問題,為此,導致無法進行第三步驟。
本創作公開一種玻璃治具,主要用以改善習知的玻璃治具,待成形薄玻璃設置於玻璃治具上後,在未進行加熱前,待成形薄玻璃容易因為無法承受上模具的抵壓而發生破裂的問題。
本創作的其中一實施例公開一種玻璃治具,其用以製造一薄玻璃,玻璃治具包含:兩模具及多個彈性構件。其中一個模具包含一成形凹槽,另一個模具包含對應於成形凹槽的一成形結構;多個彈性構件可活動地設置於其中一個模具,且多個彈性構件環繞成形凹槽或成形結構設置,設置有多個彈性構件的模具定義為一第一模具,另一個模具定義為一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包含多個容置槽,各個彈性構件的一部分設置於其中一個容置槽中,且各個彈性構件位於容置槽中的部分呈受壓而彈性變形的狀態,多個彈 性構件的一端用以抵靠第二模具;其中,各個彈性構件的一端能被受外力作用的第二模具推抵而向第一模具內的方向移動。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玻璃治具,通過多個彈性構件等設計,在兩模具未受外力作用而相對移動之前,多個彈性構件的一端將抵靠第二模具,而設置於成形凹槽中的待成形薄玻璃,將不會直接承受另一模具的重量,因此,待成成形的薄玻璃將不容易發生破裂的問題。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創作,而非對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00:玻璃治具
1:第一模具
11:成形凹槽
12:容置凹槽
12D:深度
13:容置槽
13A:壁面
131:第一區段
131D:內徑
132:第二區段
132D:內徑
14:限位通道
15:承載平台
2:第二模具
21:成形結構
21T:縱向厚度
22:導引結構
3、3A、3B、3C:彈性構件
3L:縱向長度
31:本體
32、32A、32B、32C:彈性臂
321:臂部
321D:外徑
322:抵靠部
322D:外徑
323:連接部
324:彎折結構
P1:待成形薄玻璃
P2:具有預定外型的薄玻璃
G:間隙
圖1為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立體圖。
圖2至4分別為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不同構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待成形薄玻璃設置於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第一模具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待成形薄玻璃設置於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第一模具,且第二模具被多個彈性構件支撐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玻璃治具使待成形薄玻璃成形為具有預定外型的薄玻璃的示意圖。
圖8及圖9為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其中一實施例的彈性構件的不同視角示意圖。
圖10及圖11為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其中一實施例的彈性構件的不同視角示意圖。
圖12及圖13為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其中一實施例的彈性構件的不同視角示意圖。
於以下說明中,如有指出請參閱特定圖式或是如特定圖式所示,其僅是用以強調於後續說明中,所述及的相關內容大部份出現於該特定圖式中,但不限制該後續說明中僅可參考所述特定圖式。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7,圖1為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立體圖,圖2~4分別為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不同構件的分解示意圖,圖5為待成形薄玻璃設置於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第一模具的剖面示意圖,圖6為待成形薄玻璃設置於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第一模具,且第二模具被多個彈性構件支撐的剖面示意圖,圖7為本創作玻璃治具使待成形薄玻璃成形為具有預定外型的薄玻璃的示意圖。
本創作的玻璃治具100用以製造一薄玻璃,玻璃治具100包含:兩模具及四個彈性構件3。兩個模具分別定義為一第一模具1及一第二模具2,第一模具1包含一成形凹槽11,第二模具2包含對應於成形凹槽11的一成形結構21。關於成形凹槽11及成形結構21的外型及尺寸,不以圖中所示為限,其可依據需求變化。在不同的實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模具1包含成形結構21,而第二模具2包含成形凹槽11。
第一模具1還包含一容置凹槽12、四個容置槽13及四個限位通道14。容置凹槽12環繞成形凹槽11設置,容置凹槽12的尺寸大於成形凹槽11的尺寸,容置凹槽12的深度小於成形凹槽11的深度,而容置凹槽12與成形凹槽11之間形成有一承載平台15。容置凹槽12用以容置一待成形薄玻璃P1(如圖5所示),設置於容置凹槽12中的待成形薄玻璃P1是承靠於承載平台15。關於容置凹槽12及成形凹槽11的外型,不以圖中所示為限。在實際應用中,本創作的玻璃治具100例如可以用來製造智慧型手機的玻璃背蓋,而成形凹槽11則可以是接近矩形的外型。
四個容置槽13環繞成形凹槽11設置,各個容置槽13用以容置其中一個彈性構件3,各個彈性構件3的一部分是設置於容置槽13中,且各個彈性構件3能沿著一軸向方向(如圖5所示的Z軸方向),於容置槽13中相對於第一模具1活動,亦即,四個彈性構件3是環繞成形凹槽11設置,且各個彈性構件3是可活動地設置於第一模具1。關於第一模具1所包含的容置槽13的數量及其外型,皆可依據需求變化,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關於彈性構件3的數量及其設置於第一模具1的位置,皆不以圖中所示為限,在實際應用中,皆可依據需求加以變化。
四個限位通道14環繞成形凹槽11設置。第二模具2對應於四個限位通道14具有四個導引結構22,各個限位通道14用以容置其中一個導引結構22的一部分,而各個導引結構22的一部分能於相對應的限位通道14中移動。四個限位通道14與四個導引結構22能相互配合,據以使第一模具1及第二模具2受外力作用而相對靠近或遠離時,能大致沿著所述軸向方向(如圖5所示的Z軸方向)移動。關於限位通道14及導引結構22的數量及其設置位置,都不以圖中所示為限,皆可依據需求加以變化。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四個限位通道14也可以是設置於第二模具2,而四個導引結構22則是設置於第一模具1。需說明的是,在不同的實施例中,第一模具1及第二模具2也可以是不具有任何的限位通道14及任何的導引結構22。
如圖3至圖5,各個彈性構件3包含一本體31及兩個彈性臂32。本體31例如是圓柱狀結構,但不以此為限。兩個彈性臂32的一端與本體31相連接,且兩個彈性臂32是彼此間隔地設置,而兩個彈性臂32之間形成有一間隙G。各個彈性構件3所包含的彈性臂32的數量不以兩個為限,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各個彈性構件3也可以是包含有三個或四個以上的彈性臂32。
各個彈性臂32可以是包含有一臂部321及一抵靠部322,臂部321的一端與本體31相連接,臂部321的另一端與抵靠部322相連接,抵靠部 322用以抵靠形成容置槽13的壁面13A。於本實施例中,各個臂部321及各個抵靠部322是分別為半徑不同半圓柱結構,但各個臂部321及各個抵靠部322的外型不以圖中所示為限。
各個容置槽13的最大徑向寬度(即第二區段132的內徑132D)小於各個彈性構件3的最大徑向寬度(即兩個抵靠部322的區段的外徑322D),而設置於各個容置槽13中的各個彈性臂32是呈現為受壓而彈性變形的狀態。如圖5所示,在實際應用中,各個容置槽13可以是具有一第一區段131及一第二區段132,第一區段131的內徑131D小於第二區段132的內徑132D,各個彈性構件3的一部分設置於第一區段131,各個彈性構件3的抵靠部322位於第二區段132。具體來說,各個彈性構件3的兩臂部321的一部分是對應位於第一區段131,而各個彈性構件3的兩個抵靠部322則是對應設置於第二區段132,且各個彈性構件3的於兩個臂部321的區段的外徑321D可以是大於或等於第一區段131的內徑131D,各個彈性構件3於兩個抵靠部322的區段的外徑322D,則是大於第二區段132的內徑,而各個抵靠部322將是被形成容置槽13的壁面13A推抵而沿一徑向方向(如圖5所示的Y軸方向)彈性變形。
依上所述,如圖5所示,各個彈性構件3在未受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將因各個臂部321彈性變形,而各個抵靠部322緊密地抵靠於形成容置槽13的壁面13A的緣故,固定地設置於容置槽13中。也就是說,相關人員或是設備,將各個彈性構件3的抵靠部322設置於容置槽13後,各個彈性構件3將彈性變形並固定設置容置槽13中。
如圖5所示,相關設備或人員欲將待成形薄玻璃P1製作為預定外型時,相關設備或人員可以是先將第二模具2由第一模具1上移除,以使第一模具1的成形凹槽11露出,藉此,相關設備或人員即可將待成形薄玻璃P1設置於成形凹槽11中。
如圖1、圖5及圖6所示,在相關設備或人員將待成形薄玻璃P1設置於成形凹槽11後,相關設備或人員將可以把第二模具2設置於第一模具1的一側,此時,第二模具2的各個導引結構22的一部分將是對應位於第一模具1的其中一個限位通道14中,且各個彈性構件3突出於第一模具1的部分的縱向長度3L與容置凹槽12的深度12D的總和,不小於成形結構21的縱向厚度21T,而四個彈性構件3將共同支撐第二模具2,以使成形結構21不抵壓設置於承載平台15上的待成形薄玻璃P1,藉此,待成形薄玻璃P1不會承載第二模具2的重量,而待成形薄玻璃P1將不容易發生破裂的問題。
如圖1、圖6及圖7所示,當第二模具2設置第一模具1的一側,且多個彈性構件3共同支撐第二模具2時,相關設備將會使第一模具1及第二模具2的溫度上升至預定溫度,以使待成形薄玻璃P1的溫度逐漸地到達塑形軟化點,而後,相關設備將會使第一模具1與第二模具2相互靠近,據以使成形結構21擠壓已軟化的待成形薄玻璃P1,最後,待成形薄玻璃P1將被成形結構21及成形凹槽11塑形為具有預定外型的薄玻璃P2。
在相關設備施加外力於第二模具2相反於第一模具1的一側,而使第二模具2逐漸地向第一模具1的方向靠近的過程中,各個彈性構件3將被受外力作用的第二模具2推抵,而逐漸地向第一模具1內的方向移動,最終,各個彈性構件3相反於第一模具1的一端將內縮於第一模具1內。
如圖7所示,在實際應用中,當相關設備使第二模具2抵壓於第一模具1的一側,而待成形薄玻璃P1受成形結構21及成形凹槽11塑形為預定外型後,第一模具1及第二模具2將被置放於相關的冷卻空間,直到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及已被塑形為具有預定外型的薄玻璃P2都冷卻至室溫後,第一模具1及第二模具2才會被分開。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各個彈性構件3的臂部321是徑向地彈性變形,因此,在相關設備不再施加外力於第二模具2,且第一模具1及第二模 具2在冷卻的過程中,各個彈性構件3不會沿軸向方向(如圖5所示的Z軸方向)移動,為此,將可以確保被塑形為預定外型的薄玻璃在冷卻過程中,不會發生因為第二模具2相對於第一模具1移動而發生變形的問題。
依上所述,本創作的玻璃治具100通過多個彈性構件3的設計,可以讓薄玻璃在被加熱前,無須承載其中一個模具的重量,而薄玻璃不容易發生在加熱塑形前,被模具壓破或壓壞等問題。
請參閱圖8及圖9,其顯示為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彈性構件的其中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彈性構件3A與前述實施例的彈性構件最大差異在於:彈性構件3A的各個彈性臂32A還包含兩個連接部323,各個抵靠部322通過一個連接部323與其中一個臂部321相連接,亦即,各個抵靠部322除了通過連接部323與臂部321相連接的部分以外,其餘部分都未與臂部321相連接。各個抵靠部322為弧狀結構。也就是說,抵靠部322的任一個位置受外力作用時,抵靠部322基本上都會是通過連接部323傳遞作用力至臂部321的末端,而使臂部321彈性變形。
請參閱圖10及圖11,其顯示為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彈性構件的其中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各個彈性構件3B的各個彈性臂32B還包含兩個彎折結構324,各個抵靠部322通過一個彎折結構324與其中一個臂部321相連接,且各個抵靠部322能受壓而相對於彎折結構324彈性變形。各個彎折結構324例如是類似於Z字型,各個抵靠部322的外型可以矩形結構,各個彎折結構324的一端與臂部321的末端相連接,各個彎折結構324的另一端則是與抵靠部322的一端相連接,而各個彎折結構324的另一端折是與彎折結構324間隔地設置。當抵靠部322受外力作用時,抵靠部322將會對於彎折結構324彈性變形,且作用於抵靠部322的作用力也會通過彎折結構324傳遞至臂部321的末端,而臂部321亦將彈性變形。
請參閱圖12及圖13,其顯示為本創作的玻璃治具的彈性構件的其中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彈性構件3C包含一本體31及四個彈性臂32C。本體31為柱狀結構,本體31例如是圓柱狀結構,但本體31的外型不以此為限。各個彈性臂32C的一端與本體31相連接,各個彈性臂32C為弧形結構,各個彈性臂32C的部分區段能受壓而沿一徑向方向(如圖5所示的Y軸方向)彈性變形,各個本體31能沿一軸向方向(如圖5所示的Z軸方向)於相對應的容置槽13中移動。在實際應用中,本實施例的彈性構件3C所包含的彈性臂32C的數量,不以四個為限,各個彈性臂32C的弧度也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玻璃治具通過多個彈性構件的設計,當待成形薄玻璃設置於其中一個模具的承載平台時,多個彈性構件將會支撐另一個模具,而使另一個模具不會抵壓待成形薄玻璃,藉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待成形薄玻璃,在模具加熱之前,發生被另一模具壓破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1:第一模具
11:成形凹槽
12:容置凹槽
12D:深度
13:容置槽
13A:壁面
131:第一區段
132:第二區段
15:承載平台
2:第二模具
21:成形結構
21T:縱向厚度
3:彈性構件
3L:縱向長度
31:本體
32:彈性臂
321:臂部
322:抵靠部
P1:待成形薄玻璃
G:間隙

Claims (10)

  1. 一種玻璃治具,其用以製造一薄玻璃,所述玻璃治具包含: 兩模具,其中一個所述模具包含一成形凹槽,另一個所述模具包含對應於所述成形凹槽的一成形結構; 多個彈性構件,多個所述彈性構件可活動地設置於其中一個所述模具,且多個所述彈性構件環繞所述成形凹槽或所述成形結構設置,設置有多個所述彈性構件的所述模具定義為一第一模具,另一個所述模具定義為一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包含多個容置槽,各個所述彈性構件的一部分設置於其中一個所述容置槽中,且各個所述彈性構件位於所述容置槽中的部分呈受壓而彈性變形的狀態,多個所述彈性構件的一端用以抵靠所述第二模具;其中,各個所述彈性構件的一端能被受外力作用的所述第二模具推抵而向所述第一模具內的方向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玻璃治具,其中,形成有所述成形凹槽的所述模具還包含一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環繞所述成形凹槽設置,所述容置凹槽的尺寸大於所述成形凹槽的尺寸,所述容置凹槽的深度小於所述成形凹槽的深度,而所述容置凹槽與所述成形凹槽之間形成有一承載平台,所述容置凹槽用以容置一待成形薄玻璃,設置於所述容置凹槽中的所述待成形薄玻璃是承靠於所述承載平台。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玻璃治具,其中,各個所述彈性構件突出於所述第一模具的部分的縱向長度與所述容置凹槽的深度的總和,不小於所述成形結構的縱向厚度,而多個所述彈性構件能支撐所述第二模具,以使所述成形結構不抵壓設置於所述承載平台上的所述待成形薄玻璃。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玻璃治具,其中,各個所述彈性構件包含一本體及至少兩個彈性臂,所述本體與兩個所述彈性臂相連接,且兩個所述彈性臂是間隔地設置;各個所述容置槽的最大徑向寬度小於各個所述彈性構件的最大徑向寬度,而設置於各個所述容置槽中的各個所述彈性臂呈受壓而彈性變形的狀態;多個所述彈性構件的所述本體突出於所述第一模具的部分,用以共同抵靠所述第二模具。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玻璃治具,其中,各個所述彈性構件能沿一軸向方向於相對應的所述容置槽中移動,而各個所述彈性臂能沿一徑向方向彈性變形。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玻璃治具,其中,各個所述彈性構件的各個所述彈性臂包含一臂部及一抵靠部,所述臂部的一端與所述本體相連接,所述臂部的另一端與所述抵靠部相連接,所述抵靠部用以抵靠形成所述容置槽的側壁;各個所述容置槽具有一第一區段及一第二區段,所述第一區段的內徑小於所述第二區段的內徑,各個所述彈性構件的一部分設置於所述第一區段,各個所述彈性構件的所述抵靠部位於所述第二區段。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玻璃治具,其中,各個所述彈性構件還包含兩個連接部,各個所述抵靠部通過一個所述連接部與其中一個所述臂部相連接,各個所述抵靠部為弧狀結構。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玻璃治具,其中,各個所述彈性構件還包含兩個彎折結構,各個所述抵靠部通過一個所述彎折結構與其中一個所述臂部相連接,且各個所述抵靠部能受壓而相對於所述彎折結構彈性變形。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玻璃治具,其中,其中一個所述模具包含多個導引結構,另一個所述模具包含多個限位通道,各個所述限位通道用以容置其中一個所述導引結構的一部分,而各個所述導引結構的一部分能於相對應的所述限位通道中移動。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玻璃治具,其中,各個所述彈性構件包含一本體及多個彈性臂,所述本體為柱狀結構,各個所述彈性臂的一端與所述本體相連接,各個所述彈性臂為弧形結構,各個所述彈性臂的部分區段能受壓而沿一徑向方向彈性變形,各個所述本體能沿一軸向方向於相對應的所述容置槽中移動。
TW110214126U 2021-11-29 2021-11-29 玻璃治具 TWM624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4126U TWM624873U (zh) 2021-11-29 2021-11-29 玻璃治具
CN202220004947.XU CN216404184U (zh) 2021-11-29 2022-01-04 玻璃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4126U TWM624873U (zh) 2021-11-29 2021-11-29 玻璃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4873U true TWM624873U (zh) 2022-03-21

Family

ID=81286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4126U TWM624873U (zh) 2021-11-29 2021-11-29 玻璃治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4184U (zh)
TW (1) TWM624873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4184U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53932A (ko) 박판 유리의 몰딩 방법 및 그 성형 거푸집
WO2013061480A1 (ja) ホット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ホットプレス成形による成形品、並びに、ホットプレス用金型
CN104093538A (zh) 透镜成形装置
KR20020003828A (ko) 성형 금형 및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TWM624873U (zh) 玻璃治具
JP4786387B2 (ja) 複合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成形用金型
CN108726851B (zh) 玻璃模造镜片的制造方法与用于制造玻璃模造镜片的套筒
TWI712564B (zh) 玻璃熱彎模具
CN114590989B (zh) 成型模具、制备玻璃壳体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US20070204655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glass element
JP2000095532A (ja) プレス成形光学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と光学素子プレス成形用型および光学素子プレス成形装置
JP2007302502A (ja) 光学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レンズ用のレンズ素材、並びにそのレンズ素材の製造方法
JP4773789B2 (ja) 成形用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52614B2 (ja) ガラスレンズの成形装置
JP4477518B2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2024074427A (ja) 成形装置、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3681782B2 (ja) ガラ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994104B (zh) 连接叉模具及连接叉制造工艺
JP2005162547A (ja) 光学素子成形型と光学素子製造装置及び光学素子製造方法
US20040050103A1 (en) Molding method of microlens array and molding apparatus of the same
CN118270970A (zh) 玻璃热弯成型模具
US10233108B2 (en) Optical element shaping mold set and optical elem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JPH05124824A (ja) 光学素子素材及び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
JP2616029B2 (ja) レンズの成形方法
JP3610085B2 (ja) ガラスレンズの成形装置および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