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4775U - 除塵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除塵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4775U
TWM624775U TW110212924U TW110212924U TWM624775U TW M624775 U TWM624775 U TW M624775U TW 110212924 U TW110212924 U TW 110212924U TW 110212924 U TW110212924 U TW 110212924U TW M624775 U TWM624775 U TW M6247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dust removal
removal device
ai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2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台昌
張惟評
Original Assignee
立百邑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立百邑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立百邑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12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4775U/zh
Publication of TWM624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477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種除塵裝置,包含有一本體、一噴氣單元及一集塵罩,該本體具有一入氣口及一排氣口。該噴氣單元連接在該入氣口上,並具有相互連接的至少一噴管及一噴嘴,該噴管具有一沿一縱向軸線延伸且連通於該入氣口的穿孔,及至少一橫向穿置過該穿孔的導流件,該噴嘴具有一與該穿孔同軸並連通的噴孔。該集塵罩設置在該本體的底部,並具有一環繞在該噴氣單元的外周並與該噴孔連通的集塵通道,且該集塵通道與該本體的排氣口相連通。藉此,將該導流件設置在該噴氣單元的一噴氣流道上,當氣流碰觸該導流件則會造成氣流加速作用,以提增除塵清潔效果。

Description

除塵裝置
本創作涉及一種除塵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製造容易且除塵效果極佳的除塵裝置。
台灣發明專利號第I737415號,為一種習知的筆型除塵裝置及其噴頭單元,該筆型除塵裝置運用在相機鏡頭模組的組裝過程,作為排除灰塵與雜絮。該噴頭單元包含有一基座及一吸氣罩。該基座界定一出氣口及一入氣口,並包括一沿一軸線方向延伸且末端界定至少一噴氣口的噴氣桿,該噴氣桿界定一連通該噴氣口與該入氣口的噴氣流道,供氣體由該入氣口經該噴氣流道而由該噴氣口朝該待清潔物噴出,該噴氣流道於鄰近該噴氣口處膨大形成一震盪腔室。該吸氣罩,圍繞該噴氣桿設置於該基座並界定一朝該待清潔物開口的集塵空間,該集塵空間連通該出氣口,供氣體由鄰近該待清潔物處經該集塵空間流至該出氣口。藉此,灰塵雜絮在被該噴氣口所噴出的氣流帶動揚起後,會隨著氣流而流至該出氣口被收集,故能避免灰塵雜絮重新落下時之汙染問題,進而提升除塵效果。
這種習知的除塵裝置,其宣稱可以藉由氣體在該震盪腔室中產生震盪效應,使得所噴出的氣體對於鏡頭(Lens)具有更佳的清潔效果,但實際上針對其噴頭具體結構而言,其外徑尺寸最大僅1~2mm的情況之下,要在其內孔中再次加工擴增出該震盪腔室,實非易事,因震盪腔室的尺寸僅略大於噴頭內孔約幾十μm,所以除了在製造加工上的困難度高之外, 也容易導致產品不良率之提升,而且,其震盪腔室即便可以產生震盪除塵作用,但尺寸微小的震盪腔室所能產生的效果亦相當有限,再加上此種除塵裝置並無法擴增使用,運用上較為單一,顯然這種一體式結構的除塵裝置有加以改進的必要。
本創作的除塵裝置,是將一噴氣單元分段設置為一噴管及一噴嘴,兩者並構成一貫通的噴氣通道,該噴管橫向設置有至少一導流件,讓噴氣通道內的氣流在碰觸該導流件時能產生附壁作用來達成加速作用,藉以提增除塵清潔效果。
本創作的除塵裝置,也由於噴管及噴嘴為分段設置,且噴管上的導流件能直接由外部加工組配,製造上較為簡易,且有利於堆疊增設組裝。
因此,本創作所提出之一種除塵裝置,包含有:一本體,具有一入氣口及一排氣口;一噴氣單元,連接在該入氣口上,並具有相互連接的至少一噴管及一噴嘴,該噴管具有一沿一縱向軸線延伸且連通於該入氣口的穿孔,及至少一橫向穿置過該穿孔的導流件,該噴嘴具有一與該穿孔同軸並連通的噴孔;及一集塵罩,設置在該本體的底部,並具有一環繞在該噴氣單元的外周並與該噴孔連通的集塵通道,且該集塵通道與該本體的排氣口相連通。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本體包含由一吸氣罩及一鏤空的層板所組成,該層板具有沿該縱向軸線貫穿的排氣口、一自該排氣口的一孔壁朝該縱向軸線方向延伸的肋台,及設置在該肋台上的該入氣口。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層板的排氣口呈C 型且環繞在該肋台的周側。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入氣口呈倒L型,並具有一自該層板的一外側面朝向該縱向軸線延伸的水平段,及一同軸於該縱向軸線的垂直段。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入氣口是沿該縱向軸線貫穿該肋台,且位於該排氣口的中心。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更包含一供泵入外部氣流的入氣接頭,該入氣接頭連接於該本體的入氣口。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氣單元更包含一外覆層,該外覆層是包覆在該噴管和該噴嘴的外周側。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嘴更具有一穿越在該噴孔中間的導流件。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嘴的噴孔具有一孔徑和該噴管的穿孔孔徑一致的寬徑段,及一形成於該寬徑段末端的窄徑段。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氣單元的噴管具有一位於頂端的組裝部及一位於底端的結合部,該噴管的組裝部嵌設於該入氣口上,而該噴嘴的頂端設有一嵌設於該噴管的結合部的組裝部。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氣單元更具有至少一連接在該噴管和該噴嘴之間的延伸噴管,該延伸噴管具有一與該噴管的穿孔及該噴嘴的噴孔相連通的延伸穿孔、一位於頂端的組裝部及一位於底端的結合部,該延伸噴管其組裝部可嵌設於該噴管的結合部上,其結合部則嵌結於該噴嘴的組裝部。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延伸噴管更具有一穿越在該延伸穿孔中間的導流件。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管的穿孔和該噴嘴的噴孔連通形成一平滑連續的噴氣通道。
依照上述本創作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管的穿孔孔徑大於該導流件的直徑,且該導流件的外周面為圓弧面。
據上,本創作的除塵裝置,藉由該導流件設置在該噴氣單元的噴氣通道中間,具有加速流體流動的效果之外,更利用多段組合的噴管與噴嘴,讓該噴氣單元的製造更容易,且組裝上更簡便。而且,該導流件除可設置在噴管上,亦可設置在噴嘴上,並透過多數個導流件設置在噴氣通道上,構成氣流多段不斷增速的使用效果,以提高除塵清潔效益。
10:吸氣罩
101:吸氣通道
20:層板
21:排氣口
211:孔壁
22:肋台
23:入氣口
231:水平段
232:垂直段
233:上端
24:外側面
25:塞件
26:開孔
30:噴管
31:穿孔
32:側孔
33:導流件
331:導流件
332:導流件
333:導流件
334:導流件
34:組裝部
35:結合部
36:結合部
40:噴嘴
41:噴孔
411:寬徑段
412:窄徑段
413:縮徑段
42:組裝部
43:側孔
44:導流件
50:外覆層
60:堆疊噴管
61:穿孔
62:組裝部
63:結合部
70:延伸噴管
71:延伸穿孔
72:組裝部
73:結合部
100:本體
200:噴氣單元
300:集塵罩
301:噴氣通道
400:入氣接頭
500:入氣接頭
L:縱向軸線
〔圖1〕是本創作除塵裝置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該第一實施例的除塵裝置的剖視圖。
〔圖3〕是一放大圖,是說明氣流沿著一導流件周邊流動的示意圖。
〔圖4〕是一噴氣單元的分解立體圖,說明為本創作除塵裝置的第二較佳實施例。
〔圖5〕是該第二實施例的除塵裝置的剖視圖。
〔圖6〕是一噴氣單元的分解立體圖,說明為本創作除塵裝置的第三較佳實施例。
〔圖7〕是類似於〔圖2〕的剖視圖,為本創作除塵裝置的第四較佳實施例。
參照〔圖1〕及〔圖2〕,本創作之除塵裝置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本體100、一噴氣單元200,及一集塵罩300,該除塵裝置用來 清潔一除塵工件,如相機鏡頭、面板等。
該本體100,包含由一吸氣罩10及一鏤空的層板20,兩者是在四邊角各以一鎖接元件(圖未示)作疊接鎖固。
該吸氣罩10,截面呈倒T型,並具有一沿著一縱向軸線L貫穿的吸氣通道101。
該層板20具有一沿該縱向軸線L貫穿的排氣口21、一自該排氣口21的一孔壁211朝該縱向軸線L方向延伸的肋台22,及一設置在該肋台22上的入氣口23。本實施例中,該層板20的排氣口21設成C型且環繞在該肋台22的周側,而該入氣口23呈倒L型,並具有一自該層板20的一外側面24朝向該縱向軸線L延伸的水平段231,及一同軸於該縱向軸線L的垂直段232,為了加工上的便利性,該垂直段232是延伸貫穿該肋台22的底、頂端,使用時再配合一塞件25堵設在該垂直段232的一上端233,促使該入氣口23構成L型的通道。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的排氣口21是以設置成單一個來說明,當然也可以是設置成複數個並排的排氣口,並呈圍繞在該入氣口23周側,這樣也能達到正常排氣的作用,只是將排氣口21設置成單一個的C型,能夠使得排氣通道更寬廣,令排氣效果更為顯著。其次,該層板20可設有多數個設置於外周側並與該排氣口21連通的開孔26,此些開孔26的作用,可為外接壓力計,或擴增更多組數除塵裝置的併接使用,圖未揭示。
該噴氣單元200,連接在該入氣口23上,並具有相互連接的至少一噴管30及一噴嘴40。
該噴管30,具有一沿該縱向軸線L延伸且連通於該入氣口23的穿孔31、至少一橫向貫穿該穿孔31的側孔32,及至少一自該側孔32穿入並橫向穿置過該穿孔31的導流件33。而且,該穿孔31孔徑大於該導流件33的直徑,而該導流件33的外周面為圓弧面,本實施例中,該導流 件33是一圓柱體為較佳,有助於氣流之快速地沿流(以下將進一步說明)。
該噴嘴40,具有一與該穿孔31同軸並連通的噴孔41,且該噴孔41具有一孔徑和該噴管30的穿孔31孔徑一致的寬徑段411、一形成於該寬徑段411末端的窄徑段412,及一位於上述兩者之間的縮徑段413,藉此收束結構,具有加快氣流流速的作用。而該噴管30的穿孔31和該噴嘴40的噴孔41連通形成一平滑連續的噴氣通道301,有助於氣流加速與順暢的流動。
此外,為了組裝的便利性及結合牢實,該噴管30更具有一位於頂端的組裝部34及一位於底端的結合部35,而該噴嘴40的頂端設有一對應於該噴管30之結合部35的組裝部42,該組裝部42是與該結合部35呈形狀互補的圓柱與圓凹槽。組裝時,先將該噴嘴40的組裝部42嵌設於該噴管30的結合部35上,再將該噴管30的組裝部34以氣密元件(圖未示)嵌設於該層板20之入氣口23的垂直段232,即可將噴氣單元200結合於該層板20上。至於,本實施例中,該結合部35雖以凸部結構為之,該組裝部42雖以凹部結構為之,當然也可將凹凸結構互換,或是採用一般的鳩尾嵌合結構、內外螺紋螺鎖配合等方式,亦屬於等效作法,此不再多加說明。
進一步,該噴氣單元200更包含一外覆層50,該外覆層50是包覆在該噴管30和該噴嘴40的外周側,使兼具有固定和美觀作用。本實施例中,該外覆層50是利用銲接或膠黏方式固定在該噴管30和該噴嘴40的外周側,較佳者是以銲接為之。
該集塵罩300,其形狀與該吸氣罩10呈反向對稱並設置在該本體100的層板20底部,該集塵罩300具有一環繞在該噴氣單元200的外周並與該噴孔41連通的集塵通道301,該集塵通道301與該本體100的排氣口21相連通。
如〔圖2〕及〔圖3〕所示,在進行除塵作業時,是在該吸氣罩10外接有一真空泵浦(圖未示),而本體100旁側的氣壓源則配合一入氣接頭400鎖接在該層板20之入氣口23的水平段231外側端,如此,當加壓氣流自該入氣接頭400泵入,氣流經由該層板20的入氣口23流至該噴氣單元200,並通過該噴管30的穿孔31而沖擊該導流件33,利用附壁作用(Coanda Effect,或稱寬德效應)的原理,會使得流體離開原來流動方向,並改由隨著凸出物體表面流動,同時將使周圍流體快速逸入,進而形成一股加速噴流的效應(如〔圖3〕中所繪示),亦即,在穿孔31內的氣流會沿著該導流件33圓滑的周面向前加速流動,緊接著,氣流再流向該噴嘴40的噴孔41,進入該寬徑段411之後,通過縮小孔徑的該縮徑段413形成二次加速的作用,使得通過該噴孔41之窄徑段412的氣流創造出多段增速的噴氣效果,因此,本創作藉此設置使得通過該噴氣單元200的氣流獲得多段增速流動,以加速噴除塵工件上的粉塵,最後,藉著來自於該吸氣罩10一端的負壓吸力,則將揚起的粉塵隨著氣流沿著該集塵罩300的集塵通道301、該層板20的排氣口21及該吸氣罩10的吸氣通道101,朝向該縱向軸線L向外排放出,以達到除塵與清潔的使用功效。
本創作之除塵裝置的第二和第三較佳實施例,其等皆包含一本體100、一噴氣單元200,及一集塵罩300,參照〔圖1〕及〔圖2〕,上述構件皆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詳細結構請參上述內容,至於差異之處茲如下述。
參照〔圖4〕及〔圖5〕,本創作該第二實施例的特點在於,該噴嘴40更具有一橫向貫穿該噴孔41的側孔43,及至少一自該側孔43穿入並橫向穿置過該噴孔41的導流件44。本實施例中,該導流件44是穿設在該噴孔41的寬徑段411為較佳,當然也可設置在窄徑段上,圖未揭示。本實施例中,該噴氣單元200由上往下依序設置導流件33、44,皆是沿垂 直正交於該縱向軸線L而穿設在該噴氣通道301上,且二者呈同方向設置,藉此,氣流流經該噴氣通道301上會形成兩段逐漸增速的使用效果,使除塵清潔效能倍增。
參照〔圖6〕,本創作該第三實施例的特點在於,在該噴管30上設置有二個相間隔的導流件33、331,而該噴嘴40設置有與該第二實施例相同的該側孔43及該導流件44。本實施例中,該噴氣單元200由上往下依序設置導流件33、331及44,皆是沿垂直正交於該縱向軸線L而穿設在該噴氣通道301上,且三者呈不同方向交錯設置,因此,藉由更多數量且以不同方位交錯設置的導流件33、331、44,氣流會形成多段(三段)逐步增速的使用效果,以倍增除塵清潔效能。
參照〔圖1〕及〔圖7〕,本創作之除塵裝置的第四較佳實施例,其等皆包含一本體100、一噴氣單元200,及一集塵罩300,上述構件皆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詳細結構請參上述內容,至於差異之處茲如下述。
本創作該第四實施例的特點在於,該入氣管500是沿著該縱向軸線L裝設在該入氣口23之垂直段231的上端233,而將該塞件25自該層板20的外周側24塞入於該該入氣口23的水平段232一側,致使該除塵裝置的吸氣方位同軸於該縱向軸線L。
該第四實施例中,因應於設備所需,故將該集塵罩300設置成加長長度的型態。而該噴氣單元200除具有該噴管30及該噴嘴40之外,更具有連接在該噴管30和該噴嘴40之間的至少一堆疊噴管60及至少一延伸噴管70,以及多數個沿垂直正交於該縱向軸線L而穿設在該噴氣通道301上的導流件33、331、332、333、334、44,其中,該導流件33是橫向穿置在該噴管30中段,該導流件331是橫向穿置在該堆疊噴管60中段,各該導流件332、333、334是分別橫向穿置在各該延伸噴管70上,該導流件44 則是橫向穿置在該噴嘴40中段。
該堆疊噴管60,截面呈十字型,其具有一與該噴管30的穿孔31及該噴嘴40的噴孔41相連通的穿孔61、一位於頂端的組裝部62及一位於底端的結合部63。該延伸噴管70具有一與該噴管30的穿孔31及該噴嘴40的噴孔41相連通的延伸穿孔71、一位於頂端的組裝部72及一位於底端的結合部73。組裝時,透過凹凸嵌接的結合方式,先將該堆疊噴管60組裝在該噴管30底部,再將三個延伸噴管70向下依序疊組,並將該噴嘴40組裝在最末端的延伸噴管70底部,最後再將對應長度的該外覆層50套結在該噴管30、該堆疊噴管60、前述延伸噴管70及該噴嘴40外周側即可。
本實施例中,配合該堆疊噴管60其組裝部62和結合部63的凸型結構設置,則將該噴管30的結合部36設成凹型,而將該延伸噴管70的組裝部72設成凹型,並將其結合部73設成凸型,惟上述凹凸配合結構,只是本創作其中一種實施方式而已,當然也可將凹凸結構互換,或是採用一般的鳩尾嵌合結構、內外螺紋螺鎖配合等方式,其功用相同,不再多加說明。
因此,該第四實施例的除塵裝置,利用該堆疊噴管60和該延伸噴管70的設置,即可依照該噴氣單元200的需求長度而任意增減使用數量於該噴管30和該噴嘴40之間,組裝容易且可依需求而擴展使用,透過多段噴管的疊組,將使噴氣通道301的氣流產生多段增速的效果,而且,如將各個導流件以交錯方位依序設置,氣流增速的使用效果更佳。
綜上,再將本創作除塵裝置的使用功效及優點歸納如下:
一、本創作藉由該導流件設置在該噴氣單元的噴氣通道中間,具有加速氣流流動的效果之外,更利用多段組合的噴管與噴嘴,讓該噴氣單元的製造更容易,且組裝上更簡便。
二、本創作的導流件除可設置在噴管上,亦可設置在噴嘴上, 以及更透過多段噴管的堆疊組合,讓該噴氣單元的噴氣通道上形成有多數個導流件,致使該噴氣通道的氣流碰觸到一個導流件便形成一段增速,當設置有多數個導流件將構成氣流多段持續增速的使用效果,有助於除塵清潔的使用效益。
三、利用該外覆罩固定在該噴管和該噴嘴的外周側,一來具有確保各組件結合的固定效果,二來更兼具有美觀效果。
四、由於該層板的入氣口設置有水平段及垂直段,所以,因應於使用環境或設備的組裝需求,可任意選擇該入氣接頭的較佳裝載位置,以符合所需。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數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吸氣罩
20:層板
21:排氣口
22:肋台
23:入氣口
231:水平段
232:垂直段
233:上端
24:外側面
25:塞件
30:噴管
31:穿孔
33:導流件
34:組裝部
35:結合部
40:噴嘴
41:噴孔
411:寬徑段
412:窄徑段
413:縮徑段
42:組裝部
50:外覆層
100:本體
101:吸氣通道
200:噴氣單元
300:集塵罩
301:噴氣通道
400:入氣接頭
L:縱向軸線

Claims (14)

  1. 一種除塵裝置,包含有:一本體,具有一入氣口及一排氣口;一噴氣單元,連接在該入氣口上,並具有相互連接的至少一噴管及一噴嘴,該噴管具有一沿一縱向軸線延伸且連通於該入氣口的穿孔,及至少一橫向穿置過該穿孔的導流件,該噴嘴具有一與該穿孔同軸並連通的噴孔;及一集塵罩,設置在該本體的底部,並具有一環繞在該噴氣單元的外周並與該噴孔連通的集塵通道,且該集塵通道與該本體的排氣口相連通。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本體包含由一吸氣罩及一鏤空的層板所組成,該層板具有沿該縱向軸線貫穿的排氣口、一自該排氣口的一孔壁朝該縱向軸線方向延伸的肋台,及設置在該肋台上的該入氣口。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層板的排氣口呈C型且環繞在該肋台的周側。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入氣口呈倒L型,並具有一自該層板的一外側面朝向該縱向軸線延伸的水平段,及一同軸於該縱向軸線的垂直段。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入氣口是沿該縱向軸線貫穿該肋台,且位於該排氣口的中心。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更包含一供泵入外部氣流的入氣接頭,該入氣接頭連接於該本體的入氣口。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氣單元更包含一外覆層,該外覆層是包覆在該噴管和該噴嘴的外周側。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嘴更具有一穿越在該噴孔中間的導流件。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嘴的噴孔具有一孔徑和該噴管的穿孔孔徑一致的寬徑段,及一形成於該寬徑段末端的窄徑段。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氣單元的噴管具有一位於頂端的組裝部及一位於底端的結合部,該噴管的組裝部嵌設於該入氣口上,而該噴嘴的頂端設有一嵌設於該噴管的結合部的組裝部。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氣單元更具有至少一連接在該噴管和該噴嘴之間的延伸噴管,該延伸噴管具有一與該噴管的穿孔及該噴嘴的噴孔相連通的延伸穿孔、一位於頂端的組裝部及一位於底端的結合部,該延伸噴管其組裝部可嵌設於該噴管的結合部上,其結合部則嵌結於該噴嘴的組裝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延伸噴管更具有一穿越在該延伸穿孔中間的導流件。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管的穿孔和該噴嘴的噴孔連通形成一平滑連續的噴氣通道。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中,該噴管的穿孔孔徑大於該導流件的直徑,且該導流件的外周面為圓弧面。
TW110212924U 2021-11-03 2021-11-03 除塵裝置 TWM624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2924U TWM624775U (zh) 2021-11-03 2021-11-03 除塵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2924U TWM624775U (zh) 2021-11-03 2021-11-03 除塵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4775U true TWM624775U (zh) 2022-03-21

Family

ID=81748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2924U TWM624775U (zh) 2021-11-03 2021-11-03 除塵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47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3842B (zh) * 2021-11-03 2023-02-21 立百邑有限公司 除塵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3842B (zh) * 2021-11-03 2023-02-21 立百邑有限公司 除塵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4972B (zh) 空氣集塵裝置
CN103206415B (zh) 气流喷射装置
JP3216393U (ja) 回転エアーノズル構造
TWM624775U (zh) 除塵裝置
TWM623718U (zh) 氣體導流裝置
US20120318891A1 (en) Siphon nozzle for air blow gun
TWI793842B (zh) 除塵裝置
CN108890125B (zh) 一种激光头除尘装置、激光器
CN104941359B (zh) 一种除尘喷雾机
CN207546863U (zh) 一种超音速雾化器
CN100491746C (zh) 气体喷射式负压吸气装置
RU2005108634A (ru) Распылитель жидкости
JPH0419400A (ja) 送風装置
CN105041730A (zh) 一种无叶风扇
TWI791308B (zh) 氣體導流裝置
CN2896509Y (zh) 离子枪消音装置
KR102096778B1 (ko) 전후방 다중 공기분출부를 갖는 날개없는 선풍기
CN217989669U (zh) 吹气头及气枪
CN206682055U (zh) 环缝引射器
TW201707793A (zh) 噴嘴
WO2024036942A1 (zh) 真空发生器及具有其的负压吸尘装置
CN202937524U (zh) 带双角度喷管的无叶风扇
TWM628318U (zh) 除塵裝置
TWI785995B (zh) 噴頭裝置
JP6883339B2 (ja) エジェ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