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9442U - 植栽盆 - Google Patents

植栽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9442U
TWM619442U TW110206440U TW110206440U TWM619442U TW M619442 U TWM619442 U TW M619442U TW 110206440 U TW110206440 U TW 110206440U TW 110206440 U TW110206440 U TW 110206440U TW M619442 U TWM619442 U TW M61944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lanting
pot
space
wa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6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正中
Original Assignee
升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升三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升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6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9442U/zh
Priority to HUE21178988A priority patent/HUE061445T2/hu
Priority to EP21178988.8A priority patent/EP3932185B1/en
Priority to RS20230235A priority patent/RS64080B1/sr
Priority to PL21178988.8T priority patent/PL3932185T3/pl
Publication of TWM619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944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植栽盆,其包含有一盆體、一導水管和一分割板,其中,該盆體具有一盆底和一盆壁,該盆壁連接於該盆底周緣,共同圍繞出一植栽空間,該盆底具有一導水口,該導水管局部位於該植栽空間,並與該導水管相連通,該分割板設於該植栽空間並將該植栽空間區分為一第一空間和一第二空間,該分割板具有一板體、一吸水槽和一穿孔,該穿孔貫穿該板體之頂底兩面,該導水管設於該穿孔,該吸水槽自該板體之底面延伸而出且具有一切口,該切口連通該第一空間和該第二空間。

Description

植栽盆
本創作與植栽盆有關,特別是指一種能使澆水作業更加便利的植栽盆。
習知之植栽盆底部一般設置複數排水孔,以防植栽盆內部堆積水份,當多餘水份通過排水孔排出植栽盆時,很容易將盆內的植栽介質(如培養土)一併排出,影響植栽盆附近的衛生。因此,使用者在種植前一般會在植栽盆之底部鋪設不織布後再回填植栽介質,然而,此施作方式即麻煩且連接效果不佳。
為解決以上問題,台灣第I516200號發明專利案所揭露的植栽盆具有一個容槽、一個設於容槽底部之穿孔、一個設於穿孔之水位控制管體以及一個插設於容槽內之高滲水性陶瓷板,其將容槽分割成種植區和儲水區,使儲水區的水可滲透至種植區,而多餘的水則從水位控制管體排出。
然而在前述方案中,雖然高透水性的陶瓷板使儲水區的水份能夠滲透進種植區,使土壤保持濕潤,但因無法控制滲透陶瓷板的水量,導致植物根部長期浸潤在潮濕的土壤而有容易腐爛之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植栽盆,其能防止植栽介質於澆水過程中洩漏出植栽盆之外,更能使植物根部在吸收足夠水的同時,避免土壤過於潮濕而發霉,甚至因缺氧而導致爛根的問題。
為了達成上述主要目的,本創作之植栽盆包含有一盆體、一導水管和一分割板,其中,該盆體具有一盆底和一盆壁,該盆壁連接於該盆底周緣,共同圍繞出一植栽空間,該盆底具有一導水口,該導水管局部位於該植栽空間,並與該導水管相連通,該分割板設於該植栽空間並將該植栽空間區分為一第一空間和一第二空間,該分割板具有一板體、一吸水槽和一穿孔,該穿孔貫穿該板體之頂底兩面,該導水管穿過該穿孔,該吸水槽自該板體之底面延伸而出且具有一切口,該切口連通該第一空間和該第二空間。
由上述可知,該分割板將該盆體之植栽空間分割成位於其上側之第一空間和位於其下側之第二空間,種植於第一空間的植物之根部可垂直地通過該吸水槽之切口吸取儲存於第二空間的液體(水或培養液),該分割板將植栽盆內之植栽介質和液體區分開,藉以避免土壤過於潮濕而發霉,甚致缺氧而導致爛根,以及植栽介質外漏等問題。
較佳地,該分割板具有一開口,該吸水槽自該開口之周緣朝遠離該板體的方向延伸而出,該切口間隔地貫穿該吸水槽之內、外表面。
較佳地,該盆壁具有一後端壁、一環形周壁及二相對之銜接壁,各該銜接壁連接在該後端壁與該環形周壁之間;該盆底之底面具有一定位凹槽,該定位凹槽自其中一該銜接壁延伸至另外一該銜接壁,該盆壁之頂緣往上延伸出二相對之定位凸部,該等定位凸部位於該後端壁與該等銜接壁的交界處且對應於該定位凹槽的二端。
較佳地,該植栽盆更包含複數凸肋,各該凸肋分別間隔設置且位於該盆壁和該盆底之交界處,該分割板抵靠於該等凸肋上。
較佳地,該銜接壁包含一直伸段和一橫伸段,該直伸段之一端連接該後端壁之一端,該橫伸段之一端連接該環形周壁之一端,該直伸段之另一端與該橫伸段之另一端相互連接。
較佳地,該後端壁之底端具有一斜面。
較佳地,該盆底具有一排水口、一錐形導引部和一擋牆,該擋牆位於該植栽空間且環設於排水口周緣,該錐形導引部設於該擋牆之相對側,該錐形導引部自該排水口周緣往遠離該盆底的方向延伸而出,該錐形導引部之尖端設有一導水孔;該分割板凸設一第一隆起部,該第一隆起部套設於該擋牆。
較佳地,該盆底具有一導水管連接部,該導水管連接部包含一連通該植栽空間之導水口以及一鄰設於該導水口之卡接部,該盆底之頂面往上延伸出一對應於該導水口之圍牆;該分割板之穿孔周緣環設一第二隆起部,該第二隆起部套設於該圍牆。
較佳地,該擋牆的高度高於該圍牆的高度。
較佳地,該導水管係一伸縮導水管,包含相互連通的一上管件和一下管件,該上管件相對該下管件上下位移,該下管件具有一與該卡接部相對應之環槽。
較佳地,該導水管的下管件具有一固定管身、一檔止部以及一連接部,該檔止部與該連接部分別位於該固定管身之兩側,該導水管的上管件具有一可動管身、一定位部以及一錐狀部,該定位部與該錐狀部分別位於該可動管身之兩側,該可動管身能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上下位移地設置於該固定管身,且該定位部抵止於該檔止部。
較佳地,該下管件之連接部包括二連通該環槽且彼此相對之缺口。
有關本創作所提供對於植栽盆的詳細構造、特點、組裝或使用方式,將於後續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創作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瞭解,該等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本創作所列舉的特定實施例,僅係用於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
申請人首先在此說明,於整篇說明書中,包括以下介紹的實施例以及申請專利範圍的請求項中,有關方向性的名詞皆以圖式中的方向為基準。其次,在以下將要介紹之實施例以及圖式中,相同之元件標號,代表相同或近似之元件或其結構特徵。
請參閱圖1至圖3,本創作之植栽盆1包含有一盆底10、一盆壁20、一分割板30和一導水管40。盆壁20一體地連接於盆底10之周緣,使得兩者共同圍繞出一個用來儲存液體(如水或培養液)之植栽空間50,分割板30設於植栽空間50,並將植栽空間50區隔成一第一空間51和一第二空間52,其中,第一空間51位於分割板30上方的部位,用來容納植栽介質,第二空間52位於分割板30下方的部位,用來儲存水或培養液。
盆壁20,具有一後端壁21、一環形周壁22及二相對之銜接壁23,其中,後端壁21之外周面底端設有一斜面211,當將植栽盆1安裝於一支架(圖中未示)時,斜面211可避免後端壁21與支架之一下樑之間產生干涉,二銜接壁23分別連接於後端壁21和環形周壁22之間。
更明確地說,銜接壁23包括一直伸段231與一橫伸段232,直伸段231之一端一體地連接後端壁21之一端,橫伸段232之一端一體地連接環形周壁22之一端,直伸段231之另一端與橫伸段232之另一端則是一體地相互連接,此外,盆壁20更包含二個呈間隔設置且彼此相對之定位凸部24,用以卡接於支架之上樑,二定位凸部24位於後端壁21與二個銜接壁23的交界處,更進一步來說,各個定位凸部24自盆壁20之頂緣往上延伸而出,具有一第一定位段241與一第二定位段242,第一、第二定位段241、242相互連接,第一定位段241位於後端壁21之頂緣,第二定位段242位於銜接壁23之直伸段231的頂緣。
盆底10,具有一個貫穿頂底二面之排水口11,盆底10自排水口11之周緣一體地往下延伸出一如圖4所示之錐形導引部13,錐形導引部13之尖端經由排水口11凸出於盆底10之底面且具有一個連通植栽空間50之導水孔15,用以集中流出植栽空間50之液體(水或培養液)。再如圖3所示,盆底10之頂面沿著錐形導引部13之周緣往上延伸出一個擋牆12,此外,盆底10之頂面更具有一個用來供導水管40組裝之導水管連接部17,使導水管40能將液體注入植栽空間50內。導水管連接部17具有一貫穿盆底10之頂底二面的導水口171、一鄰設於導水口171之卡接部172以及一對應於導水口171之圍牆173,其中,導水口171連通植栽空間50,圍牆173自盆底10之頂面往上延伸,擋牆12的高度高於圍牆173的高度,當水或培養液的水位高於圍牆173和擋牆12之高度時,多餘的水或培養液將通過導水口171和排水口11排出植栽空間50,進一步來說,另一情況會是當導水口171堵塞而無法將水或培養液排出或流向下一植栽盆(圖中未示)時,多餘的水或培養液將會經由過排水口11而排出植栽空間50。
本創作之植栽盆1更具有複數凸肋60,以等間隔排列方式設置於盆壁20之內周面底端與盆底10之頂面的交界處,用來供分割板30組裝之外,亦有增加整體結構強度之功能。此外,盆底10更包含一定位凹槽18,用以卡接於支架之下樑,定位凹槽18位於盆底10底面後端,且鄰設於斜面211,定位凹槽18自其中之銜接壁23的直伸段231延伸至另一側銜接壁23之直伸段231,定位凹槽18的兩相對端分別對應於盆壁20之二定位凸部24。
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導水管40是以可伸縮之導水管40作為舉例,包含一上管件42和一下管件44,用來將水或培養液輸送至植栽空間50。詳而言之,上管件42相對下管件44上下位移,上管件42之上半部位位於植栽空間50外,下管件44之下半部位位於植栽空間50,上管件42具有一可動管身421、一定位部422和一錐狀部423,定位部422和錐狀部423分別位於可動管身421兩側,下管件44具有一固定管身441、一檔止部442和一連接部443,檔止部442和連接部443分別位於固定管身441兩側,其中,連接部443包括一與導水管連接部17之卡接部172對應設置的環槽444以及一連通環槽444之缺口445,當將可動管身421銜接於固定管身441時,可動管身421能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上下位移,當處於第一位置時,可動管身421穿設於固定管身441內,當處於第二位置時,可動管身421遠離固定管身441,此時,定位部422和檔止部442之間相互嵌卡,避免上管件42脫離下管件44,而下管件44之環槽444則嵌卡於盆底10之卡接部172來產生定位效果,並透過缺口445產生徑向收縮,使導水管40能輕易地組裝於導水管連接部17,且連通導水口171。
請參閱圖4至圖6,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分割板30具有一板體31,一穿孔32貫穿板體31之頂底兩面,用以讓位於植栽空間50的下管件44穿設後,嵌卡於盆底10之導水管連接部17。此外,板體31更包含三個貫穿板體31之開口33(在本實施例中以三個為例,但不以此為限),板體31的底面自各該開口33之周緣一體地往下延伸出一吸水槽34,吸水槽34概呈截頭圓錐體形狀突出於板體31之底面,藉以增加與第二空間52之液體的接觸面積,複數切口35間隔且垂直地貫穿吸水槽34之內、外表面,並連通第一空間51和第二空間52。分割板30頂面凸設一第一隆起部36和一第二隆起部37,第一隆起部36的構形和位置與擋牆12的構形和位置相對應,第二隆起部37環設於分割板30之穿孔32周緣,其構形和位置與圍牆173的構形和位置相對應,將分割板30設置於凸肋60上,並以第一隆起部36套設於擋牆12且遮蓋排水口11,第二隆起部37套設於圍牆173且遮蓋導水口171,即可將分割板30組裝於植栽空間50。
由上述可知,本創作的分割板30具有特殊的結構,使其能夠快速地組裝於植栽空間50,將植栽空間50上下區隔成第一空間51和第二空間52,並透過吸水槽34之切口35,使位於第一空間51之植物的根部無需長期被浸濕亦能有效地吸收位於第二空間52的水和培養液,藉以避免植栽介質堵塞導水口171和排水口11的同時,解決植栽介質外漏而弄髒周圍環境。
1:植栽盆 10:盆底 11:排水口 12:擋牆 13:錐形導引部 15:導水孔 17:導水管連接部 171:導水口 172:卡接部 173:圍牆 18:定位凹槽 20:盆壁 21:後端壁 211:斜面 22:環形周壁 23:銜接壁 231:直伸段 232:橫伸段 24:定位凸部 241:第一定位段 242:第二定位段 30:分割板 31:板體 32:穿孔 33:開口 34:吸水槽 35:切口 36:第一隆起部 37:第二隆起部 40:導水管 42:上管件 421:可動管身 422:定位部 423:錐狀部 44:下管件 441:固定管身 442:檔止部 443:連接部 444:環槽 445:缺口 50:植栽空間 51:第一空間 52:第二空間 60:凸肋
圖1為本創作之植栽盆的俯視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之植栽盆的側面剖視圖。 圖3為本創作之植栽盆的另一角度俯視立體圖。 圖4為本創作之植栽盆的底視立體圖。 圖5為本創作之植栽盆的分割板之底視立體圖。 圖6為本創作之植栽盆的分解立體圖。
1:植栽盆
10:盆底
20:盆壁
30:分割板
40:導水管
42:上管件
44:下管件
50:植栽空間

Claims (12)

  1. 一種植栽盆,包含有: 一盆體,具有一盆底和一盆壁,該盆壁連接於該盆底周緣且共同圍繞出一植栽空間,該盆底設有一導水口; 一導水管,組設於該盆體的盆底並局部位於該植栽空間,且該導水管與該導水口相連通;以及 一分割板,設於該植栽空間並將該植栽空間區分為一第一空間和一第二空間,該分割板具有一板體、一吸水槽和一穿孔,該穿孔貫穿該板體之頂底兩面,該導水管穿過該穿孔,該吸水槽自該板體之底面延伸而出且具有一切口,該切口連通該第一空間和該第二空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分割板具有一開口,該吸水槽自該開口之周緣朝遠離該板體的方向延伸而出,該切口間隔地貫穿該吸水槽之內、外表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盆壁具有一後端壁、一環形周壁及二相對之銜接壁,各該銜接壁連接在該後端壁與該環形周壁之間;該盆底之底面具有一定位凹槽,該定位凹槽自其中一該銜接壁延伸至另外一該銜接壁,該盆壁之頂緣往上延伸出二相對之定位凸部,該等定位凸部位於該後端壁與該等銜接壁的交界處且對應於該定位凹槽的二端。
  4. 如請求項1或3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植栽盆更包含複數凸肋,各該凸肋分別間隔設置且位於該盆壁和該盆底之交界處,該分割板抵靠於該等凸肋上。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銜接壁包含一直伸段和一橫伸段,該直伸段之一端連接該後端壁之一端,該橫伸段之一端連接該環形周壁之一端,該直伸段之另一端與該橫伸段之另一端相互連接。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後端壁之底端具有一斜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盆底具有一排水口、一錐形導引部和一擋牆,該擋牆位於該植栽空間且環設於排水口周緣,該錐形導引部設於該擋牆之相對側,該錐形導引部自該排水口周緣往遠離該盆底的方向延伸而出,該錐形導引部之尖端設有一導水孔;該分割板凸設一第一隆起部,該第一隆起部套設於該擋牆。
  8. 如請求項1或7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盆底具有一導水管連接部,該導水管連接部包含連通該植栽空間之該導水口以及一鄰設於該導水口之卡接部,該盆底之頂面往上延伸出一對應於該導水口之圍牆;該分割板之穿孔周緣環設一第二隆起部,該第二隆起部套設於該圍牆。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擋牆的高度高於該圍牆的高度。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導水管為可伸縮的導水管,該導水管包含相互連通的一上管件和一下管件,該上管件相對該下管件上下位移,該下管件具有一與該卡接部相對應之環槽。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導水管的下管件具有一固定管身、一檔止部以及一連接部,該檔止部與該連接部分別位於該固定管身之兩側,該導水管的上管件具有一可動管身、一定位部以及一錐狀部,該定位部與該錐狀部分別位於該可動管身之兩側,該可動管身能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上下位移地設置於該固定管身,且該定位部抵止於該檔止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植栽盆,其中,該下管件之連接部包括二連通該環槽且彼此相對之缺口。
TW110206440U 2020-06-29 2021-06-03 植栽盆 TWM619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440U TWM619442U (zh) 2021-06-03 2021-06-03 植栽盆
HUE21178988A HUE061445T2 (hu) 2020-06-29 2021-06-11 Növénycserép
EP21178988.8A EP3932185B1 (en) 2020-06-29 2021-06-11 Plant pot
RS20230235A RS64080B1 (sr) 2020-06-29 2021-06-11 Saksija za cveće
PL21178988.8T PL3932185T3 (pl) 2020-06-29 2021-06-11 Doniczk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440U TWM619442U (zh) 2021-06-03 2021-06-03 植栽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9442U true TWM619442U (zh) 2021-11-11

Family

ID=79908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6440U TWM619442U (zh) 2020-06-29 2021-06-03 植栽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9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1441B2 (en) Insertable plant watering device and reservoir with inlet pipe
EP3332631B1 (en) Planting system for optimization of plant growth
JP6057288B2 (ja) 植栽装置
AU2020220136B2 (en) Planting System for Optimization of Plant Growth
KR101343379B1 (ko) 화분
US20180132433A1 (en) Planting system for optimization of plant growth
TWM619442U (zh) 植栽盆
US20230063060A1 (en) Self-Watering Pot Bas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reof
EP3932185B1 (en) Plant pot
US11197436B2 (en) Internal wicking collection reservoir for plant containers
TWI785827B (zh) 控根盆
KR20170001235U (ko) 공기 통로가 있는 액비 공급용 화분 받침과 이중화분
TW202202039A (zh) 種植盆、配合該種植盆使用之供水盆、及包含該種植盆和該供水盆之植栽結構
TWM582295U (zh) Planting pot and planting container using the same
KR20160109298A (ko) 딸기 모종용 포트
US11246268B2 (en) Potted plant tray
US20160235016A1 (en) Soft plant pot
KR102495250B1 (ko) 조립식 화분
KR200457473Y1 (ko) 화분
TWM528588U (zh) 淋根式植栽盆
JP5340325B2 (ja) 緑化装置
TWM603265U (zh) 植栽盆
JP2009089691A (ja) 栽培容器および緑化システム
KR20240070432A (ko) 이중 구조를 갖는 수경 포트
KR200486793Y1 (ko) 농작물 재배용 베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