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8793U -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 Google Patents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8793U
TWM618793U TW109213630U TW109213630U TWM618793U TW M618793 U TWM618793 U TW M618793U TW 109213630 U TW109213630 U TW 109213630U TW 109213630 U TW109213630 U TW 109213630U TW M618793 U TWM618793 U TW M61879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composit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structure
fabric
pattern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3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芮祥瑩
Original Assignee
台北智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北智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北智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3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8793U/zh
Publication of TWM618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8793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是在熱塑性3D立體、或2D平面的織物複合材結構上,結合一圖樣層而形成。該圖樣層係以一般染色技術、印刷技術,或其他適宜的轉印技術等印製方法,選擇性地將各式不同的花樣、文字、色彩或其組合印製於另一織物上所形成。其中構成該圖樣層的織物主體,可以選擇性地為一具高透氣性的2D針織網布。將該圖樣層以熱黏合法結合至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上,即形成本案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又利用此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可製成各式醫療、運動或個人日常用護具、護墊等支承固定物件。

Description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尤其是提供一種可製成醫療、運動或個人日常用護具、護墊等支承固定物件的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
一般醫療護具、運動用品中所使用具有耐衝擊性的矯形支撐物或墊體,通常是利用堅硬材質的鑄型材料為主體。然而,此等堅硬材質的鑄型材料並未能具有所需的柔軟度以及舒適性,故而無法滿足一般使用者之需求。若採用市面上具有柔軟度與舒適性的材料來形成支撐物或墊體,則無法兼顧機械強度以及耐衝擊性。再者,大部分具柔軟性的護墊支撐產品,例如由聚氨酯發泡體(polyurethane foam)等構成的墊體,通常會伴隨有缺乏透氣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具有耐衝擊性的支撐墊體為了具有較佳的透氣性,通常會採取對硬材質墊體進行沖孔的處理作業,以便達到所需的透氣效果。然而,依沖孔密度的不同,將會導致不同的效果。譬如當孔洞密度低時,恐會造成透氣性不足的現象,然而當孔洞密度高時,又恐會產生 機械強度不足的狀況。
具形狀記憶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係屬於智慧型材料的一種,具有可藉由如熱、光、電場、磁場等的外界刺激,從一變形的暫態(暫時形狀)回到其永久狀態(初始形狀)之能力的材料,故已廣泛地應用於電子電路元件、熱感應元件、生物醫學領域等範疇。有關含有該等具形狀記憶能力之高分子聚合物的熱可塑織物複合材料、結構、墊體、護具,以及熱可塑織物複合材繃帶(thermoshapable fabric composite bandage),已被相繼開發完成,例如揭露於台灣發明專利公告第I646982號-「形狀記憶立體織物複合材料」、發明公告第I648160號-「立體織物複合材料的製造方法、塗佈機以及使用該方法得到之複合材料」、新型專利公告第M577021號-「墊體複合材結構、墊體及護具」、台灣發明專利申請案第109116737號-「熱塑性薄型2D網布複合材結構及其相關產品與製造方法」,以及新型專利申請案第109206227號-「熱塑性薄型2D網布複合材結構及其相關產品」等文獻中,其皆參引合併於本文。
然而,對於追求美學外觀與時尚感的現代人而言,當穿載這類織物複合材結構所製成的醫療、運動或個人日常用護具、護墊或其他支承物品時,簡單而枯燥的外表毫無美學可言。此外,現代人十分注重個人隱私,由上述織物複合材結構所製成的個人醫療護具,如護腕、護足或護頸等,都因為其簡單而無裝飾性花紋或圖樣的外表,容易曝露出穿載者患有 腕部扭傷或頸部扭傷等問題。因此,如上述病症或不適恰為穿載者原本不欲告人的隱私,由於配戴該等護具或支撐固定物件,無意間此私密症狀即表露無遺,此不啻造成穿戴者心理層面上的莫大壓力與排斥感。
鑒於上述,本創作提供一種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是在原有的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上,結合具有一圖樣層所形成。該圖樣層係以一般染色技術、印刷技術,或其他適宜的轉印技術等印製方法,選擇性地將各式不同的花樣、文字、色彩或其組合印製於另一織物上所形成。其中構成該圖樣層的織物主體,可以選擇性地為一具高透氣性的2D針織網布。將該圖樣層以熱黏合法結合至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上,即形成本案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利用此一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可進一步製成各式提供支承固定用的醫療、運動或個人日常用護具或墊體等。
又根據本創作一實施態樣,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中的熱塑性複合材結構,可以是由3D(three dimensional)立體態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所構成。該熱塑性3D立體複合材結構是在一透氣性3D立體織物上,塗覆有具形狀記憶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所形成。其中該高分子聚合物可利用熱黏塗佈的方式,塗覆至該3D立體織物上。由於該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塑形溫度,即熔點(Melting temperature,即Tm 點)介於約攝氏60度至90度(60℃~90℃)之間,可在被加熱至或大於該塑形溫度時具有可重塑性,進而可藉以調整該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的幾何外形,而當其冷卻至室溫後即又硬化固定。此3D立體織物主要包括有一第一外層、一第二外層,以及一位在第一外層與第二外層間形成立體空間(spacer)的間隔物,其中該間隔物係可為單絲結構,該單絲結構可由至少一股單絲所構成,其設置於該第一外層與該第二外層之間,可藉此將該第一外層與二外層交纏結合成立體織物。
於另一實施樣態中,本案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中的熱塑性複合材結構,可以是由2D(two dimensional)平面態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所構成。該熱塑性2D平面織物複合材結構包括有一透氣性單片2D平面網布,以及具形狀記憶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且該高分子聚合物係塗覆至該透氣性單片2D平面網布上。該透氣性單片2D平面網布,包含有上、下二層,其在上層與下層間不具有間隔物形成的立體空間(spacer),但可選擇性地該上層與該下層之間增設複數單絲結構,利用單絲結構進一步將上、下層交纏結合在一起,藉以增加該透氣性單片網布的強度和韌性。同樣地利用該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的塑形溫度(即熔點Tm),使得該熱塑性2D平面複合材結構具有可重塑性。
本創作具形狀記憶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可選自由聚酯(polyester)、聚氨酯(polyurethane,PU)、聚醯胺 (polyamide)、聚醇(polyol)的至少一無規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s)或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s)所組成的群組中。在某些實施態樣中,此高分子聚合物(30)可包括聚己內酯(polycaprolactone,PCL)高分子聚合材料。在另一些實施態樣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塑形Tm點可大於約60℃,以確保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又於某些實施態樣中,高分子聚合物的Tm點可小於約90℃,故而可藉由微波爐或吹風機等裝置,利用低溫加熱的方式將聚合物的溫度提升至或大於塑形Tm點,使其得以讓使用者對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進行處理,以利重新塑形並達到重覆使用之目的。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高分子聚合物包括鏈糾纏(chain entangled)的聚合物材料,以增強其機械性能及耐衝擊性。
本案選用的圖樣層需具有一定的特性,使其得以在歷經印製處理以及加熱塑形成各式醫療、運動或個人日常用護具或墊體等支承固定物件等過程中,保有一定的鮮明度與牢固性。本案所選用作為圖樣層的織物可為2D針織網布,可利用染色技術、印刷技術或適宜的轉印技術等印製方法,將各式花樣、文字、色彩或其組合印製至該網布上。依本案所形成的圖樣層具有高透性氣、耐熱性,以及一定的色牢度(color fastness)。且該圖樣層耐熱溫度介於攝氏100度至140度之間(100℃~140℃),且加熱加熱10分鐘以上不會變形或熔化,較佳者為加熱15分鐘以上不會變形或熔化。如此當以熱黏合法將圖樣層黏合至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上,並經加熱形塑成所需 醫療、運動或個人日常用護具、護墊等支承固定物件時,圖樣層不會因高溫加熱而變形或熔化。形成該圖樣層之織物的材質可為一聚酯(polyester)、一尼龍(nylon)、一棉(cotton)或其混合物。再者,該圖樣層可具有4級以上之色牢度,如此在使用或加工過程中,可承受因外部因素(如加熱、擠壓、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唾液浸漬、水漬、汗漬等等)的作用所導致的褪色程度,使其仍保有一度的鮮明度與固著性。
承上所述,本案所選用作為圖樣層的織物可為2D針織網布,可利用染色技術、印刷技術或適宜的轉印技術等印製方法,將各式花樣、文字、色彩或其組合印製至該網布上。舉例來說,適用於本案織物的印製方法,可包含但不限制為網版印刷、膠印、直噴印刷、冷轉印、熱轉印、熱昇華等。
相較於平版、凸版、凹版印刷等,需利用平、凸、凹版的圓型滾筒印版沾取油墨後壓印在承印物上,限制了只能印刷薄膜或薄片材料(如紙張、紙板、塑膠膜、金屬片),網版印刷則不受材料的限制,更能適用於織物布料類等承印物,如本案2D針織網布織物。網版印刷的特色在於油墨種類多、套色印刷多、功能油墨多,電子印刷功能性油墨最多等。膠印亦屬廣泛使用於織物布料等的印刷方式,原理是藉由橡皮布將帶有墨色的圖像,轉移到承印物品上,其特色在於較不受布料顏色的限制。直噴印刷不同於傳統印刷,屬於一種數位印刷技術,亦適用於紡織品織物類的印製。直噴印刷具環保與節省成 本等優點,由於無需製版且較省油墨,因此能有效降低印刷過程所產生的汙染。其中UV直噴印刷在噴染同時即透過紫外線快速乾燥染料,油墨消耗量少,印好後就能直接進行其他加工,製程簡易且迅速。
可使用於本案的轉印技術包含但不限制為冷轉印、熱轉印與熱昇華等。冷轉印需使用冷轉印紙,主要是利用印表機(如噴墨印表機)將圖像、文字以鏡象方式列印至冷轉印紙上,接著再轉移到承印物,如本案的2D針織網布織物。冷轉印製作速度快,無需事先高溫噴塗塗層(即轉印所需溫度較低),印製成品色彩亮麗,且可客製化等為其主要特色。熱轉印與昇華二者皆是利用高溫、加壓原理,將轉印紙上的圖樣轉印至一承印物,如本案的2D針織網布織物。熱轉印技術操作簡易,製作過程速迅,且可依個人喜好而客製化圖樣。熱轉印無需經傳統製版等繁瑣過程,且所使用的熱轉印紙取得容易,材質選擇性也多。其中熱昇華與一般熱轉印技術的差異,僅在於熱昇華多了「墨水從固態到氣態」這個步驟。熱昇華利用了加熱至特定溫度後會產生熱昇現象的熱昇華墨水,墨水染料會由固態昇華為氣態,而當溫度下降時,墨水染料又還原成固態,藉此墨水染料可以滲入該織物的表面,進而達到轉印的目的。
本創作另一實施態樣係有關一種醫療、運動或個人日常用護具、護墊等支承固定物件,係由上述具圖樣之熱塑 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加熱形塑而成。本案該等支承固定物件,其不僅具備原有的可重塑性外,因著圖樣層所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亦同時增進所形成之護具、墊體等整體的時尚美感,進一步有效提升使用者的穿戴意願。舉例而言,該圖樣層所呈現之視覺圖樣可選擇為卡通,以吸引年齡較小的穿戴者,或者選擇比較適合中/老年紀穿著之花樣或色系。另外藉由該圖樣層所營造出之視覺美感,不僅可增加穿戴之意願,亦可減緩穿戴者心理上所承受旁人異樣眼光之壓力。
10:具圖樣之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
11:具圖樣之熱塑性2D平面織物複合材結構
20: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
20a:第一外層
20b:第二外層
22:網孔
24:單絲結構
30:圖樣層
31:2D針織網布
32:網孔
34:圖樣
40:熱塑性2D平面織物複合材結構
40a:上層
40b:下層
42:網孔
44:單絲結構
50:高分子聚合物
60:孔隙
101:手腕固定物
102:腳踝固定物
圖1係依照本創作一實施態樣所形成的具圖樣之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的立體分解視圖。
圖2係本創作一實施態樣所使用的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的橫斷面視圖,其中位於第一與第二外層的中間部分,是由單絲結構所形成具孔隙的立體空間。
圖3係於圖2中的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上,黏合一圖樣層的橫斷面視圖。
圖4係本創作一實施態樣所使用的的熱塑性2D平面織物複合材結構的橫斷面視圖,其中於上、下層間,具有與其呈平行狀設置的單絲結構。
圖5係於圖4中的熱塑性2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上,黏合一圖樣層的橫斷面視圖。
圖6係依據本創作一實施態樣,利用本案具圖樣之 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所製成的手腕固定物(手腕固定副木),該手腕固定物外層印有具美感之圖樣。
圖7係根據本創作一實施態樣,利用本案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所製成的腳踝固定物(腳踝固定副木),該腳踝固定物外層印有具美感之圖樣。
上述本創作技術內容及其特點與功效,在下文參照附圖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中,當可清楚顯露。應瞭解,下文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如「上」、「下」、「左」、「右」、「前」、「後」及類似用語,僅便於描述圖式中某一(些)元件或特徵與另一(些)元件或特徵間的相對關係,該等空間相關用詞非用以將某一(些)元件或特徵,特定侷限於其相對另一(些)元件或特徵之上方或下方的位置,其涵蓋包括元件或特徵的不同方向。所附圖式僅提供作為參考與說明之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又,如「A層(或元件)設置於B層(或元件)上」的描述,並不限定A層係直接黏覆並接觸B層的態樣,即在A與B層之間夾入其他黏附性或其他功能性層體,亦屬本創作範圍之內。所屬技術具有通常知識者在閱讀下述實施方式詳細說明後,當知在不偏離本創作範圍下可完成許多修改或添加,它們均包含在本創作範圍內。
於本說明書所載的「約」、「大約」、「實質上」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數值或範圍的20%內,較佳為10%內,更佳者為5% 內,或3%以內,或2%以內,或1%以內,或0.5%以內。在此給定的數值為大約的數值,亦即在沒有特定說明的情況下,可隱含「約」、「大約」、「實質上」之含義。
請參照圖1,其係根據本創作一實施態樣所形成的具圖樣之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10的立體分解圖。本案具圖樣之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10如圖所示,主要包含一圖樣層30以及一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20。其中該圖樣層30可利用熱黏合法結合至該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20上。其中該圖樣層30係利用一般染色技術、印刷技術,或其他適宜的轉印技術等印製方法,選擇性地將各式不同的花樣、文字、色彩或其組合所構成的圖樣34,印製於另一織物(即第二織物)上而形成。其中該圖樣層30的織物主體,可以是具複數網孔32的高透氣性2D針織網布31。
適用於本案的印刷技術,可選擇性地為一網版印刷、膠印與直噴印刷,其中直噴印刷可為一UV直噴印刷。另外,可使用於本創作的轉印技術則包含但不限制為冷轉印、熱轉印與熱昇華等。利用適宜的印刷技術與轉印技術特,將圖樣34印製於本案的2D針織網布31上。
本案選用的圖樣層30需具有一定的特性,使其得以在歷經印製處理以及加熱塑形成各式醫療、運動或個人日常用護具或支承固定物件等過程中,仍維持一定的鮮明度與牢固性。可利用染色技術、印刷技術或適宜的轉印技術等印製方 法,將圖樣34例如各式花樣、文字、色彩或其組合等,印製至該2D針織網布31上。使用於本案圖樣層30中的織物,係由具複數網孔32的2D針織網布31所構成,故具有高度的透性氣。
圖樣層30亦具有所需的耐熱性,其耐熱溫度約介於攝氏100度至140度之間(100℃~140℃),且加熱10分鐘以上不至變形或熔化,較佳者加熱15分鐘以上不會熔化。如此當以熱黏合法將圖樣層30黏合至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上,並經加熱形塑成所需護具、護墊等支承固定物件時,圖樣層30不會因高溫加熱而變形或熔損。
再者,形成該圖樣層30之織物的材質,可以是一聚酯(polyester)、一尼龍(nylon)、一棉(cotton)或其混合物。再者,該圖樣層30可具有4級以上之色牢度,如此在穿戴者使用或加工過程中,可承受因外部因素(如加熱、擠壓、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唾液浸漬、水漬、汗漬等等)的作用,導致印製其上的圖樣34產生褪色或脫落等現象,故仍得以保持原有的鮮明度與完整外觀。
配合參閱圖2,依據本創作一實施態樣,所使用的織物複合材結構可為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20。如圖面所示,該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20,其是在一具複數網孔22的透氣性3D立體織物(即第一織物)上,塗覆有一具形狀記憶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50而形成。其中該高分子聚合物50可利用熱黏塗佈的方式,塗覆至該3D立體織物上。該3D立體 織物包括有第一外層20a、第二外層20b,以及一位在該第一、第二層(即X、Y平面)間,且與該X、Y平面垂直之Z軸方向上不等高度的紗線,形成3D立體空間(spacer)及機械支撐的間隔物24。又,該間隔物24可為至少由一股單絲所構成的單絲結構24,設置於該第一外層20a與該第二外層20b之間,其間並形成有複數孔隙60。可藉由該單絲結構24,將該第一外層20a與二外層20b交纏結合成該3D立體織物。
參閱圖3,其是於圖2中的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20上,結合設置有一圖樣層30之剖面示意圖。可利用熱黏合法,將圖樣層30結合至該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20上,形成本創作具圖樣之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10。
又,參閱圖4,依據本創作另一實施態樣,本案所使用的織物複合材結構可為熱塑性2D平面織物複合材結構40。如圖所示,該熱塑性2D平面織物複合材結構40是在一透氣性2D平面織物(即第一織物)上,塗覆有一具形狀記憶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50所形成。其中該高分子聚合物50可利用熱黏塗佈的方式,塗覆至該2D平面織物上。該透氣性2D平面織物,包含有上層40a、下層40b,以及複數個網孔42,該上層40a與該下層40b相互結合而構成2D平面織物(如單片網布),而該等複數網孔42係貫通該上層40a及該下層40b,以達透氣之效用。另外可選擇性地於該上層40a與該下層40b之間,增設複數單絲結構44,該單絲結構44是由至少一股單絲所構成,藉此進一步 將上、下層40a、40b交纏結合在一起,以便增加該透氣性單片網布之強度和韌性,進而有效提升熱塑性2D平面織物複合材結構40之機械性質。另外,於其他實施例中,亦可選擇不增設該單絲結構44。
圖5則為圖4中的熱塑性2D平面織物複合材結構40,結合有一圖樣層30的剖示圖。可利用熱黏合法將圖樣層30結合至熱塑性2D平面織物複合材結構40上,形成本創作具圖樣之熱塑性2D平面織物複合材結構11。
本案所採用具形狀記憶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50屬於智慧型材料的一種,具有可藉由如熱、光、電場、磁場等的外界刺激,從一變形的暫態(暫時形狀)回到其永久狀態(初始形狀)之能力的材料,故已廣泛地應用於電子電路元件、熱感應元件、生物醫學領域等範疇。由於高分子聚合物50具有塑形溫度(即熔點Tm),故可使塗覆有該高分子聚合物50的織物複合材結構,其被加熱至或大於該塑形溫度時具有可重塑性,可藉此調整該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之幾何外形,而當冷卻至室溫後,隨即又硬化固定。
該高分子聚合物50係可選自由聚酯(polyester)、聚氨酯(polyurethane,PU)、聚醯胺(polyamide)、聚醇(polyol)的至少一無規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s)或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s)所組成的群組中,其塑形溫度(Tm點)可介於約攝氏60度至80度(60℃~80℃)之間。如此,使用者便可利 用居家中可輕易取得之加熱工具(例如:吹風機或蒸氣式熨斗等),依其需求條件對內含有該高分子聚合物的護具、護墊等支承固定物件作局部加熱塑形,令該護具、護墊等支承固定物件更貼合於穿戴者之身形或欲支撐固定之部位,如此不僅可確實發揮其功效以減緩或矯正穿戴者身體各部分的病症,亦可進一步提升該護具、護墊等支承固定物件的穩固支撐力。
利用本創作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10、11,可製成醫療、運動或日常用的各式護具、護墊等支承固定物件。例如圖6所示者為一個人護理用的手腕固定物101(手腕固定副木),該手腕固定物101外側具有富含美感之圖樣34。又如圖7中顯示者則為另一腳踝固定物102(腳踝固定副木),該腳踝固定物102外側亦具有另一富含時尚美感之圖樣34。應理解的是,利用本創作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10、11所製成的護具或護墊等支承固定物件,並不限於手腕固定副木或腳踝固定副木,其可為任何支撐固定用副木或固定繃帶或支撐背架等支承固定物件,本案僅繪示出上述二種護具做為代表性示範例。
本創作揭露的實施例及其優點承如上述,惟應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與範圍,當可對本創作做進一步之變更、替換與修飾。又,本創作所揭示之具體實施例,包含複數個共同描述且彼此間可協同提供一系列效益之特色。除權利請求項另有聲明 外,本創作並不只侷限在那些包含所有該等特色、或提供全部所述效益的實施例。再者,以單數來指稱所請求元件的任何參照,如「一」、「此」、或「該」,亦不應視為將此元件限制為單數。以上內文所述者,僅為揭示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之實施範圍,即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者,皆為本新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具圖樣之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
20:熱塑性3D立體織物複合材結構
22:網孔
30:圖樣層
31:2D針織網布
32:網孔
34:圖樣

Claims (13)

  1. 一種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包括:一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是在第一織物上塗覆一具形狀記憶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所形成;以及一圖樣層,係結合至該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上,其是在第二織物上印製有一圖樣而形成。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中該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中的該第一織物可為2D平面網布或3D立體織物,而塗覆該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可為一熱黏塗佈法。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中該圖樣層是以一熱黏合法結合至該熱塑性織物複合材料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中該圖樣層係藉由一染色技術、一印刷技術,或一轉印技術等之印製方法,將各式不同的花樣、文字、色彩或其組合等所構成的圖樣,印製於該第二織物上所形成。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中該印刷技術可包含網版印刷、膠印與直噴印刷。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中該轉印技術可包含冷轉印、熱轉印與熱昇華。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中該直噴印刷為UV直噴印刷。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中構成該圖樣層的該第二織物,其材質可選擇一聚酯 (polyester)、一尼龍(nylon)、一棉(cotton)及其混合物之其中一種。
  9. 如請求項1或4或8所述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中該第二織物可為一2D針織網布。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中該圖樣層的耐熱溫度約介於攝氏100℃~140℃之間。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其中該圖樣層具有一4級以上之色牢度。
  12. 一種由請求項1所述之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所製成的支承固定物件,該支承固定物件可為適用於醫療、運動或日常生活中的各式護具或護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支承固定物件,其可為個人護理用的支承固定物件,如四肢固定物、頸部固定物或固定繃帶等。
TW109213630U 2020-10-16 2020-10-16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TWM618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630U TWM618793U (zh) 2020-10-16 2020-10-16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630U TWM618793U (zh) 2020-10-16 2020-10-16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8793U true TWM618793U (zh) 2021-11-01

Family

ID=79907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3630U TWM618793U (zh) 2020-10-16 2020-10-16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87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6448B (zh) * 2020-10-16 2022-12-11 台北智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6448B (zh) * 2020-10-16 2022-12-11 台北智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2717B (zh) 具有保暖層的服裝及其製造方法
US7560399B2 (en) Multi-layer composite fabric garment
US20090260126A1 (en) Multi-layer composite fabric garment
US10701997B2 (en) Vented cooling garment
TWM618793U (zh)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CN108136816A (zh) 具有维度偏移件的贴花
US9427035B2 (en) Tattoo-revealing garment
TWI786448B (zh) 具圖樣之熱塑性織物複合材結構及其製成之相關護具
CN101298742A (zh) 形成有凹凸花纹的纤维类制品的制造方法
TW201713811A (zh) 含有組合的多孔織物和熱熔襯的複合材料織物及其製備方法
JP5706735B2 (ja) フィット性、滑り止め性に優れたシート材
TWI569960B (zh) 溫度調節布料
CN210026749U (zh) 一种用于服饰布料的热转移膜
CN217851410U (zh) 一种防紫外变色面料及瑜伽服
KR100892116B1 (ko) 기능성 3차 입체발포 전사지와 그의 제조방법.
CN217170352U (zh) 一种美丽绒刻字膜
CN216127881U (zh) 一种具有持久性除臭功能的轧花面料
KR100345161B1 (ko) 다기능성 보온 섬유 시이트
CN217446772U (zh) 一种护膝
JP3224497U6 (ja) プリントパターンを有する不織布ロール
US20160280001A1 (en) Unstitched seam produc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5019102B (zh) 温度调节布料
TWM379510U (en) Fabrics with three-dimensional embossing and printing
JP3224497U (ja) プリントパターンを有する不織布ロール
TWM268936U (en) Integrally formed bra cup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