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7165U - 擴散片及背光模組 - Google Patents

擴散片及背光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7165U
TWM617165U TW110200750U TW110200750U TWM617165U TW M617165 U TWM617165 U TW M617165U TW 110200750 U TW110200750 U TW 110200750U TW 110200750 U TW110200750 U TW 110200750U TW M617165 U TWM617165 U TW M61716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diffusion sheet
light
pillars
emitt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0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良闊
林彥豪
楊文彬
Original Assignee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7/464,71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20113591A1/en
Publication of TWM617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7165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出一種擴散片,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並包括多個第一稜鏡柱及多個第二稜鏡柱。多個第一稜鏡柱配置於第一表面,每一第一稜鏡柱具有第一頂角,第一頂角的角度範圍為60°~90°。多個第二稜鏡柱配置於第二表面,每一第二稜鏡柱具有第二頂角,第二頂角的角度範圍為60°~90°。這些第一稜鏡柱沿著第一方向排列,這些第二稜鏡柱沿著第二方向排列,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本創作另提供一種背光模組。本創作提出的擴散片及背光模組具有提升亮度均勻度的功效。

Description

擴散片及背光模組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擴散片以及使用此擴散片的背光模組。
一般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背光模組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高輝度以及高均勻度的照明光源。
背光模組可分為側入式背光模組與直下式背光模組。在目前的直下式背光模組中,隨著模組薄型化以及Mini LED的發展,Mini LED與其他光學組件之間的間隙(即光學距離(OD))亦逐漸縮小,甚至可以為零。然而,縮小的間隙在顯示畫面上卻更容易發生各區域的亮度不一致的情況,而產生暗區、亮區的問題,即俗稱的Mura現象。
現有的解決方式是在擴散板上添增點狀結構,例如習知的錐狀內凹結構或是網點結構,但其改善效果有限,並且使用網點結構時,還容易造成亮度下降以及對位偏移等情況。
本「先前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瞭解本創作內容,因此在「先前技術」中所揭露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此外,在「先前技術」中所揭露的內容並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創作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代表在本創作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曉或認知。
本創作提供一種擴散片,能提升亮度均勻度。
本創作提供一種背光模組,能提升亮度均勻度。
本創作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創作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創作一實施例所提供的擴散片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並包括多個第一稜鏡柱及多個第二稜鏡柱。多個第一稜鏡柱配置於第一表面,每一第一稜鏡柱具有第一頂角,第一頂角的角度範圍為60°~90°。多個第二稜鏡柱配置於第二表面,每一第二稜鏡柱具有第二頂角,第二頂角的角度範圍為60°~90°。這些第一稜鏡柱沿著第一方向排列,這些第二稜鏡柱沿著第二方向排列,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表面為矩形,第一方向與第一表面的長邊之間的夾角角度為0°~30°。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每一第一稜鏡柱在平行於第一方向上的截面與每一第二稜鏡柱在平行於第二方向上的截面相同。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多個第一稜鏡柱在垂直於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的高度為10~100μm,多個第二稜鏡柱在垂直於第二表面的方向上的高度為10~100μm,第一頂角至相鄰的另一第一頂角之間的距離為11.5~200μm,第二頂角至相鄰的另一第二頂角之間的距離為11.5~200μm。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擴散片的霧度為小於1%。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任兩相鄰的多個第一稜鏡柱之間不具有間距,任兩相鄰的多個第二稜鏡柱之間不具有間距。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創作一實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組包括基板、多個發光元件及上述之擴散片。基板具有承載面。多個發光元件配置於承載面上,且這些發光元件呈陣列排列。擴散片配置於基板旁且面對這些發光元件。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任兩相鄰的多個發光元件之間的最短距離小於5mm,其中這些發光元件與擴散片之間的距離小於0.5mm。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陣列的列方向平行於第一方向,該陣列的行方向平行於第二方向。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反射片,配置於承載面上,且具有多個開孔,多個發光元件分別對應穿設於這些開孔。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波長轉換模組以及增亮模組,其中波長轉換模組與擴散片重疊配置,且波長轉換模組以及擴散片設置於基板與增亮模組之間。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光學膜片,光學膜片與擴散片重疊配置。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油墨塗層,其中油墨塗層設置於擴散片的表面。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光學膜片以及油墨塗層,其中光學膜片與擴散片重疊配置,油墨塗層設置於擴散片及光學膜片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油墨塗層包括多個油墨點,這些油墨點的分佈密度對應於多個發光元件的位置。
本創作實施例的背光模組中,由於擴散片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別配置有多個第一稜鏡柱及多個第二稜鏡柱,當多個發光元件所發出的 光線穿過擴散片時,會經過兩次的分光,並且由於多個第一稜鏡柱排列的第一方向與多個第二稜鏡柱排列的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使得兩次分光的方向不同,並且光線經過第二稜鏡柱的第一次分光後,其入射角度容易在第一稜鏡柱形成全反射,提升了分光的效果,因此可以達到均勻分光,進而改善發光元件對應於擴散片的正上方區域亮度過高,而任兩相鄰的發光元件之間對應於擴散片的正上方區域亮度過低的情形,提升了整體的亮度均勻度。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習知擴散片無結構的背光模組
2:習知擴散片具金字塔結構的背光模組
10、10a、10b、10c、10d、10e:背光模組
100:基板
110:承載面
200:發光元件
300、300a、300b:擴散片
301:長邊
310:第一表面
311:第一稜鏡柱
320:第二表面
321:第二稜鏡柱
400:反射片
410:開孔
500:波長轉換模組
510:波長轉換膜
520:濾光片
600:增亮模組
700、700a:光學膜片
800:油墨塗層
810a、810b:油墨點
C:列方向
D:寬度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H1、H2:高度
P1、P2、P3、P4:距離
R:行方向
α:夾角
θ 1:第一頂角
θ 2:第二頂角
θ 3:第一夾角
圖1為本創作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擴散片沿A-A’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擴散片的俯視示意圖。
圖4A為本創作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4B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習知技術的背光模組與本創作的背光模組的亮度均勻度比較結果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7A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7B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9A為本創作一實施例的多個油墨點配置於擴散片的示意圖。
圖9B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多個油墨點配置於擴散片的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有關本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
圖1為本創作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立體示意圖。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包括基板100、多個發光元件200及擴散片300。基板100具有承載面110。多個發光元件200配置於承載面110上,且這些發光元件200呈陣列排列,具體來說,背光模組10為直下式背光模組。擴散片300配置於基板100的承載面110旁且面對多個發光元件200。擴散片300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310及第二表面320,並包括多個第一稜鏡柱311及多個第二稜鏡柱321。在本實施例中,擴散片300的第二表面320例如是面對多個發光元件200,但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也可以是擴散片300的第一表面310面對多個發光元件200。多個第一稜鏡柱311配置於第一表面310,且沿著第一方向D1排列,並可選擇性地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多個第二稜鏡柱321配置於第二表面320,且沿著第二方向D2排列,並可選擇性地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實質上垂直。本創作的基板100及擴散片300的形狀例如分別是矩形,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基板100及擴散片300的形狀分別可以是多邊形。進一步來說,第一方向D1可平行於與第一表面310的短邊,第二方向D2可平行於第一表面310的長邊,但本創作不 以此為限。進一步來說,關於稜鏡柱的配置方式,第一稜鏡柱311及第二稜鏡柱321例如可以是於擴散片300的第一表面310及第二表面320上經壓印製程而形成,或者,也可以是在擴散片300的第一表面310及第二表面320上塗上光學膠(例如UV膠)後,以壓印製作出稜鏡柱後再固化成型以獲得第一稜鏡柱311及第二稜鏡柱321。
發光元件200例如是次毫米發光二極體(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mini LED),但不以此為限。多個發光元件200所呈的陣列具有行方向R及列方向C。為方便說明,以圖1為例,橫向的為行方向R,縱向的為列方向C,行方向R上的發光元件200的數量是以5個示例,列方向C上的發光元件200的數量是以2個示例,但本創作並不特別限制發光元件200的數量。在本實施例中,陣列的列方向C例如是平行於第一方向D1,陣列的行方向R例如是平行於第二方向D2,但不以此為限。於另一實施例中,也可以是陣列的列方向C平行於第二方向D2,陣列的行方向R平行於第一方向D1。
圖3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擴散片的俯視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及圖3,於另一實施例中,擴散片300a的第一表面310及第二表面320為矩形,第二方向D2與第二表面320的長邊301之間的夾角α角度為0°~30°。由於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實質上垂直,因此第一方向D1與長邊301之間的夾角角度應為60°~90°(圖未示)。反之,例如也可以使第二方向D2與第二表面320的長邊301之間的夾角α角度為60°~90°,而第一方向D1與長邊301之間的夾角角度為0°~30°,本創作並不特別限制。此外,本實施例的陣列的行方向R例如不平行於第一方向D1也不平行於第二方向D2,列方向C例如亦不平行於第一方向D1也不平行於第二方向D2。以下,將以圖1及圖2詳細說明本實施例的擴散片300的多個第一稜鏡柱311及多個第二稜鏡柱321。
圖2為圖1的擴散片沿A-A’線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及圖2,本實施例的擴散片300的多個第一稜鏡柱311及多個第二稜鏡柱321例如為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所使用的稜鏡柱,其形狀為三角柱狀,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稜鏡柱311及第二稜鏡柱321例如是使用相同形狀的稜鏡柱,但不以此為限。具體而言,多個第一稜鏡柱311及多個第二稜鏡柱321的尺寸大小相同,每一第一稜鏡柱311在平行於第一方向D1上的截面與每一第二稜鏡柱321在平行於第二方向D2上的截面相同(如圖1的擴散片300邊緣所示)。
關於本創作的第一稜鏡柱311及第二稜鏡柱321的結構特徵,具體而言,每一第一稜鏡柱311具有第一頂角θ1,且角度範圍為60°~90°,較佳為70°。每一第二稜鏡柱321具有第二頂角θ2(即第二稜鏡柱321的兩個側面的夾角所定義),且角度範圍為60°~90°,以及任兩相鄰第二稜鏡柱321之間具有第一夾角θ3(第二頂角θ2與第一夾角θ3的角度相同),且第一夾角θ3角度範圍為60°~90°。每一第一稜鏡柱311在垂直於第一表面310的方向上的高度H1為10μm~100μm(如圖2所示)。每一第二稜鏡柱321在垂直於第二表面320的方向上的高度H2為10μm~100μm。每一第二稜鏡柱321在平行於第二方向D2上的寬度D為11.5μm~200μm。第一頂角θ1至相鄰的另一第一頂角θ1之間的距離P1為11.5μm~200μm。第二頂角θ2至相鄰的另一第二頂角θ2之間的距離P2為11.5μm~200μm。
此外,任兩相鄰的第一稜鏡柱311之間例如是不具有間距,即任兩相鄰的第一稜鏡柱311之間不具有平行於第一表面310的平坦面(或任兩相鄰的第一稜鏡柱311之間不會暴露出第一表面310),但不以此為限。於另一實施例中,任兩相鄰的第一稜鏡柱311之間也可以具有間距,即任兩相鄰的第一稜鏡柱311之間暴露出第一表面310,且任兩相鄰的第一稜鏡柱311 之間的間距(即暴露出第一表面310的寬度)小於第一稜鏡柱311在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同理,任兩相鄰的第二稜鏡柱321之間例如是不具有間距,但不以此為限。於另一實施例中,任兩相鄰的第二稜鏡柱321之間也可以具有小於第二稜鏡柱321在第二方向D2上的寬度的間距。
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中,由於擴散片300的第一表面310及第二表面320分別配置有多個第一稜鏡柱311及多個第二稜鏡柱321,當多個發光元件200所發出的光線穿過擴散片300時,會經過兩次的分光,並且由於多個第一稜鏡柱311排列的第一方向D1與多個第二稜鏡柱321排列的第二方向D2實質上垂直,使得兩次分光的方向不同,並且光線經過第二稜鏡柱321的第一次分光後,其入射角度容易在第一稜鏡柱311形成全反射,提升了分光的效果,因此可以達到均勻分光,進而改善發光元件200對應於擴散片300的正上方區域亮度過高,而任兩相鄰的發光元件200之間對應於擴散片300的正上方區域亮度過低的情形,提升了整體的亮度均勻度。
為達到上述功效,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還可以具有以下設計。圖4A為本創作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圖4b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4A,在本實施例中,任兩相鄰的多個發光元件200之間的最短距離P3例如是小於5mm,較佳為4mm。應注意的是,此處所指的最短距離P3是定義為在陣列的列方向C或行方向R上(請參考圖1)任兩相鄰的多個發光元件200之間的距離。此外,這些發光元件200與擴散片300之間的距離P4例如是小於0.5mm,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可以在降低這些發光元件200與擴散片300之間的距離P4的情況下提升整體的亮度均勻度,因此可以達成模組輕薄化,卻能降低Mura的現象。進一步來說,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第二稜鏡柱321在平行於第二方向D2上的截面為三角形且具有尖角的頂端(即第二頂角θ2),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 施例中,每一第二稜鏡柱321的頂端可為平面(請參考圖4B)或其他形狀,每一第二稜鏡柱321的頂端的平面的寬度例如可為1~5μm。特別說明的是,在第二稜鏡柱321的頂端為平面或其他形狀的實施例中,第二頂角θ2的角度可由第二稜鏡柱321的兩個側面的夾角(兩側面的延伸的夾角)所定義。
由於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的分光效果已藉由配置於擴散片300的多個第一稜鏡柱311及多個第二稜鏡柱321達成,因此擴散片300的霧度例如可以是小於1%。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擴散片300例如是不具有擴散粒子,即擴散片300為同一材質所組成,且稜鏡柱表面不具有微結構,但不以此為限。
圖5為習知技術的背光模組與本創作的背光模組的亮度均勻度比較結果示意圖。請參考圖5,實驗是以LightTools光學軟體模擬習知技術的背光模組與本創作的背光模組10的亮度均勻度,圖中的亮暗對比越明顯,則表示亮度均勻度越低。圖5中可看出,上圖的習知擴散片無結構的背光模組1的亮度分佈具有最明顯的亮暗對比,其次為中間圖的習知擴散片具金字塔結構的背光模組2的亮度分佈具有較不明顯的亮暗對比,最後是下圖的本創作的背光模組10的亮度分佈具有最不明顯的亮暗對比。因此,反過來說,下圖的本創作的背光模組10相較於習知的背光模組,具有較高的亮度均勻度。
由實驗結果的數據來看,本創作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在亮度均勻度上高於習知技術的背光模組,並且配置有多個第一稜鏡柱311及多個第二稜鏡柱321的擴散片300相較於習知擴散片具金字塔結構的背光模組,其亮度均勻度至少提升45%。
圖6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6,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a與上述的背光模組10結構及優點相似,差異僅在於 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a還包括反射片400,配置於承載面110上。反射片400例如具有多個開孔410,且多個發光元件200分別對應穿設於這些開孔410。反射片400適於將發光元件200所發出的光線以及自擴散片300反射的光線再反射至擴散片300,因此能進一步提升背光模組10a的亮度。
圖7A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圖7B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先參考圖7A,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b與圖1的背光模組10結構及優點相似,以下僅針對其結構的主要差異處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b例如還包括波長轉換模組500以及增亮模組600。波長轉換模組500例如與擴散片300重疊配置,且波長轉換模組500以及擴散片300設置於基板100與增亮模組60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擴散片300例如配置於基板100與波長轉換模組500之間,但不以此為限。於另一實施例中,擴散片300也可以是配置於增亮模組600與波長轉換模組500之間。具體而言,波長轉換模組500例如包括波長轉換膜510及濾光片520,但不以此為限。濾光片520配置於波長轉換膜510與基板100之間,且例如適於使藍光穿過並反射其他色光,本實施例的發光元件200例如是提供藍光。波長轉換膜510例如適於將藍光轉換為其他波長的光線,但也可以依據設計需求不同選用不同的波長轉換材料。在其他實施例中,擴散片300例如也可以是配置於波長轉換膜510與濾光片520之間,即當波長轉換模組500包括複數個膜片時,擴散片300也可以是配置於其中任兩相鄰的膜片之間。
進一步而言,增亮模組600例如包括兩稜鏡片及增亮膜(圖未示),但不以此為限。兩稜鏡片的稜鏡柱的排列方向例如為互相垂直。在背光模組10b中,增亮模組600配置於面對多個發光元件200的基板100的一側,並且相較於波長轉換模組500及擴散片300,增亮模組600位於最外側。
特別說明的是,圖7A中主要是呈現背光模組10b中不同膜片的重疊配置方式,因此省略擴散片300上的多個第一稜鏡柱及多個第二稜鏡柱,並非表示圖7A的擴散片300不具有稜鏡柱。以下除非特別說明,否則皆適用於此處所描述的情況。
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b例如還包括光學膜片700,與擴散片300重疊配置。光學膜片700例如為具有霧度的擴散板(霧度例如為50%以上)或透明的塑膠片,但不以此為限。本實施例的光學膜片700配置於波長轉換模組500與增亮模組600之間。然而,本創作並不特別限制擴散片300、波長轉換模組500、光學膜片700在基板100與增亮模組600之間的層疊配置方式。舉例而言,也可以是擴散片300配置於波長轉換模組500與增亮模組600之間,光學膜片700配置於波長轉換模組500與基板100之間;也可以是擴散片300配置於基板100與波長轉換模組500之間,光學膜片700配置於擴散片300與波長轉換模組500之間;也可以是擴散片300配置於基板100與波長轉換模組500之間,光學膜片700配置於擴散片300與基板100之間。
請參考圖7B,此外,當波長轉換模組500包括波長轉換膜510及濾光片520,且濾光片520配置於波長轉換膜510與基板100之間時,擴散片300、波長轉換膜510、濾光片520、光學膜片700在基板100與增亮模組600之間的層疊配置方式例如是擴散片300配置於基板100與濾光片520之間,光學膜片700配置於波長轉換膜510與濾光片520之間,但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也可以是擴散片300配置於波長轉換膜510與濾光片520之間,光學膜片700配置於基板100與濾光片520之間;也可以是擴散片300配置於波長轉換膜510與濾光片520之間,光學膜片700配置於波長轉換膜510與增亮模組600之間;也可以是擴散片300配置於波長轉換膜510與增亮模組600之間,光學膜片700配置於波長轉換膜510與濾光片520之間;也可以是擴散片300配置 於波長轉換膜510與濾光片520之間,光學膜片700配置於擴散片300與波長轉換膜510之間;也可以是擴散片300配置於波長轉換膜510與濾光片520之間,光學膜片700配置於擴散片300與濾光片520之間等。依據波長轉換模組500所包括的膜片數量的不同,還可以具有更多的配置方式。
圖8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8,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c與圖7A的背光模組10b結構及優點相似,差異僅在於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c例如還包括油墨塗層800,設置於擴散片300b的表面。本實施例是以設置於擴散片300b的第二表面320(例如為靠近基板100的表面)為例,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油墨塗層800也可以是設置於擴散片300b的第一表面310,或者同時設置於擴散片300b的第一表面310以及第二表面320。由於第一稜鏡柱及第二稜鏡柱(圖未示)的高度僅為10μm~100μm,因此並不影響油墨塗層800的設置。油墨塗層800例如為白色油墨,但不以此為限。油墨塗層800適於吸收或反射部分由發光元件200所發出的光線(另一部分光線例如可為擴散透射),以改善發光元件200對應於擴散片300b的正上方區域亮度過高,因此,圖8中的油墨塗層800的密集區的數量例如是對應於多個發光元件200的數量,且例如是對應於多個發光元件200的位置設置,但多個發光元件200的數量僅為示例。
具體而言,油墨塗層800例如包括多個油墨點。圖9A為本創作一實施例的多個油墨點配置於擴散片的示意圖。圖9B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多個油墨點配置於擴散片的示意圖。請先參考圖1、圖8及圖9A,這些油墨點810a的分佈密度例如是對應於多個發光元件200的位置,越接近發光元件200對應於擴散片300b的正上方區域則油墨點810a的數量越多(即油墨塗層800的密集區)。由於多個發光元件200是呈陣列排列,因此多個油墨點810a 的設置如圖9A所示,依據多個發光元件200的排列方式不同,多個油墨點810a也可改變設置的方式。
請參考圖1、圖8及圖9B,於另一實施例中,多個油墨點810b也可以是越接近發光元件200對應於擴散片300b的正上方區域,則各油墨點810b的面積越大。
請再參考圖8,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c中,擴散片300b、波長轉換膜510、濾光片520、光學膜片700在基板100與增亮模組600之間的層疊配置方式例如是與背光模組10b中所敘述的相同,因此不再重複說明。此外,依據設計需求不同,背光模組10c也可以不包括光學膜片700。
圖10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0,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d與圖7A的背光模組10b結構及優點相似,以下僅針對其結構的主要差異處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d例如還包括光學膜片700a及油墨塗層800,油墨塗層800設置於光學膜片700a的表面,例如是光學膜片700a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圖10中是以設置於光學膜片700a的下表面示例。此外,油墨塗層800的設置方式與背光模組10c中設置於擴散片300b的設置方式相同,於此不再重述。而擴散片300、波長轉換膜510、濾光片520、光學膜片700a在基板100與增亮模組600之間的層疊配置方式也例如是與背光模組10b中所敘述的相同。
圖11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1,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e與圖7A的背光模組10b結構及優點相似,以下僅針對其結構的主要差異處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e例如還包括光學膜片700a及油墨塗層800,油墨塗層800例如設置於光學膜片700a的表面,例如是光學膜片700a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圖11中是以設置於光學膜片700a的下表面示例。以及,油墨塗層800還設置於擴散片300b 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本實施例是以設置於擴散片300b的下表面為例。依據背光模組10c、10d、10e可知,在背光模組包括光學膜片700及油墨塗層800的情況下,油墨塗層800例如是設置於擴散片300(即設置有油墨塗層800的擴散片300b)及光學膜片700(即設置有油墨塗層800的光學膜片700a)的至少其中之一,但不以此為限。
此外,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e的油墨塗層800的設置方式與背光模組10c中設置於擴散片300b的設置方式相同,於此不再重述。而擴散片300、波長轉換膜510、濾光片520、光學膜片700a在基板100與增亮模組600之間的層疊配置方式也例如是與背光模組10b中所敘述的相同。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的背光模組中,由於擴散片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別配置有多個第一稜鏡柱及多個第二稜鏡柱,當多個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穿過擴散片時,會經過兩次的分光,並且由於多個第一稜鏡柱排列的第一方向與多個第二稜鏡柱排列的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使得兩次分光的方向不同,並且光線經過第二稜鏡柱的第一次分光後,其入射角度容易在第一稜鏡柱形成全反射,提升了分光的效果,因此可以達到均勻分光,進而改善發光元件對應於擴散片的正上方區域亮度過高,而任兩相鄰的發光元件之間對應於擴散片的正上方區域亮度過低的情形,提升了整體的亮度均勻度。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創作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創作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之權利範圍。此外,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 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10:背光模組
100:基板
110:承載面
200:發光元件
300:擴散片
310:第一表面
311:第一稜鏡柱
320:第二表面
321:第二稜鏡柱
C:列方向
D:寬度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H2:高度
P2:距離
R:行方向
θ 1:第一頂角
θ 2:第二頂角
θ 3:第一夾角

Claims (15)

  1. 一種擴散片,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並包括:多個第一稜鏡柱,配置於該第一表面,每一該些第一稜鏡柱具有一第一頂角,該第一頂角的角度範圍為60°~90°;以及多個第二稜鏡柱,配置於該第二表面,每一該些第二稜鏡柱具有一第二頂角,該第二頂角的角度範圍為60°~90°,其中該些第一稜鏡柱沿著一第一方向排列,該些第二稜鏡柱沿著一第二方向排列,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散片,其中該第一表面為一矩形,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一表面的一長邊之間的夾角角度為0°~30°。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散片,其中每一該些第一稜鏡柱在平行於該第一方向上的截面與每一該些第二稜鏡柱在平行於該第二方向上的截面相同。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散片,其中該些第一稜鏡柱在垂直於該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的高度為10μm~100μm,該些第二稜鏡柱在垂直於該第二表面的方向上的高度為10μm~100μm,該第一頂角至相鄰的另一該第一頂角之間的距離為11.5μm~200μm,該第二頂角至相鄰的另一該第二頂角之間的距離為11.5μm~200μm。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散片,其中該擴散片的霧度為小於1%。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擴散片,其中任兩相鄰的該些第一稜鏡柱之間不具有間距,任兩相鄰的該些第二稜鏡柱之間不具有間距。
  7.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承載面; 多個發光元件,配置於該承載面上,且該些發光元件呈一陣列排列;以及一擴散片,配置於該基板旁且面對該些發光元件,該擴散片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並包括:多個第一稜鏡柱,配置於該第一表面,每一該些第一稜鏡柱具有一第一頂角,該第一頂角的角度範圍為60°~90°;以及多個第二稜鏡柱,配置於該第二表面,每一該些第二稜鏡柱具有一第二頂角,該第二頂角的角度範圍為60°~90°,其中該些第一稜鏡柱沿著一第一方向排列,該些第二稜鏡柱沿著一第二方向排列,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任兩相鄰的該些發光元件之間的最短距離小於5mm,其中該些發光元件與該擴散片之間的距離小於0.5mm。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陣列的一列方向平行於該第一方向,該陣列的一行方向平行於該第二方向。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反射片,配置於該承載面上,且具有多個開孔,該些發光元件分別對應穿設於該些開孔。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一波長轉換模組以及一增亮模組,其中該波長轉換模組與該擴散片重疊配置,且該波長轉換模組以及該擴散片設置於該基板與該增亮模組之間。
  12. 如請求項7或11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光學膜片,該光學膜片與該擴散片重疊配置。
  13. 如請求項7或11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一油墨塗層,其中該油墨塗層設置於該擴散片的一表面。
  14. 如請求項7或11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光學膜片以及一油墨塗層,其中該光學膜片與該擴散片重疊配置,該油墨塗層設置於該擴散片及該光學膜片的至少其中之一。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油墨塗層包括多個油墨點,該些油墨點的分佈密度對應於該些發光元件的位置。
TW110200750U 2020-10-12 2021-01-21 擴散片及背光模組 TWM617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464,712 US20220113591A1 (en) 2020-10-12 2021-09-02 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3792.7U CN213069418U (zh) 2020-10-12 2020-10-12 扩散片及背光模块
CN202022253792.7 2020-10-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7165U true TWM617165U (zh) 2021-09-21

Family

ID=75561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0750U TWM617165U (zh) 2020-10-12 2021-01-21 擴散片及背光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13591A1 (zh)
CN (1) CN213069418U (zh)
TW (1) TWM6171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2894B (zh) * 2021-07-16 2022-01-11 暘旭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傾斜結構之光學膜片的背光模組
TWI818440B (zh) * 2022-02-17 2023-10-11 奇象光學有限公司 光學膜片與光源模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5764A1 (zh) * 2021-12-21 2023-06-29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光学膜片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960111B2 (en) 2021-12-21 2024-04-16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for a display having an optical film with first and second prism structures disposed on opposing optical surfaces thereof, or backlight for a display having an optical film set with first and second prism structures disposed on opposing optical fil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89538B2 (en) * 2006-11-15 2010-09-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ack-lit displays with high illumination uniformity
TWI573123B (zh) * 2015-11-27 2017-03-0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其驅動方法以及具有此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
CN107544176B (zh) * 2016-06-27 2020-10-0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022840B2 (en) * 2017-03-03 2021-06-01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direct-lit backlight unit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2894B (zh) * 2021-07-16 2022-01-11 暘旭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傾斜結構之光學膜片的背光模組
US11347103B1 (en) 2021-07-16 2022-05-31 Sunrise Op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TWI818440B (zh) * 2022-02-17 2023-10-11 奇象光學有限公司 光學膜片與光源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13591A1 (en) 2022-04-14
CN213069418U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17165U (zh) 擴散片及背光模組
US8388207B2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I397743B (zh) 稜鏡片及背光模組
TW201734602A (zh)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JP5199830B2 (ja) 表示装置
JP5127851B2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WO2011065052A1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102266737B1 (ko) 렌즈, 렌즈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장치, 및 발광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백 라이트 유닛
TW200921211A (en) LCD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with partition wa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753565B2 (en) Prism sheet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 same
WO2022000746A1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模组
TWM604898U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101178506A (zh) 背光模块
US8009362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enhancement film of the display device
US20090073723A1 (en) Prism sheet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I524121B (zh) 背光模組及其光學板結構
TW201017241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ight quide plate thereof
KR100869288B1 (ko) 밝기 불균일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광학부재
US20160252667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71848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M602646U (zh) 導光板及光源模組
JP5184240B2 (ja) 表示装置
JP5138493B2 (ja) 表示装置
TWM605300U (zh) 導光板及光源模組
TWM617194U (zh) 光學複合膜及光源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