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4898U -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4898U
TWM604898U TW109208792U TW109208792U TWM604898U TW M604898 U TWM604898 U TW M604898U TW 109208792 U TW109208792 U TW 109208792U TW 109208792 U TW109208792 U TW 109208792U TW M604898 U TWM604898 U TW M60489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optical film
light guide
ang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8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諭
劉冠彣
郭浩然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揚昕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揚昕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揚昕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04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489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光源、光學膜片、第一稜鏡片以及第二稜鏡片。光源設置於導光板的入光面。光學膜片設置於導光板的出光面,且包括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的基板與設置於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的複數個光學微結構。第一表面朝向導光板的出光面。這些光學微結構各自具有較遠離入光面的迎光面。迎光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具有小於40度且大於0度的第一角度。第一稜鏡片與第二稜鏡片重疊設置於基板的第二表面。第一稜鏡片的複數個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垂直於第二稜鏡片的複數個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一種採用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亦被提出。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模組與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
隨著液晶顯示器這類的非自發光顯示器的應用日益廣泛,背光模組的設計也需針對不同的用途而調整。為了提升光源的光能利用率,搭載光學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與反射片的背光模組已成為市場的主流之一。一般來說,此類背光模組都配置有兩片光學增亮膜(例如稜鏡的延伸方向相互正交的兩稜鏡片)的疊層架構,可將導光板在大角度出射的光束導向涵蓋正視角的特定角度範圍內,以提高背光模組於正視角附近的出光強度。
由於反射片會直接將所有角度入射的光束反射回導光板,因此部分的光束在出射導光板的出光面後,無法以適當的角度入射光學增亮膜而被光學增亮膜反射回導光板中,造成光能的損耗。另一方面,由於光源大都設置在導光板的一側,自導光板出射的光束的出射角大都會偏向遠離光源的一側。為了抑制出光角度範圍的偏移,在導光板與光學增亮膜之間設置擴散片是目前較常見的解決方法。然而,擴散片的設置會降低背光模組的集光性。因此,如何解決此類背光模組的出光角度範圍的偏移問題,又能同時提升背光模組的集光性是相關廠商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具有高度集光性的背光模組。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正視角附近的總出光量較高。
本新型創作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新型創作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背光模組。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光源、光學膜片、第一稜鏡片以及第二稜鏡片。導光板具有入光面以及連接入光面的出光面。光源設置於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側。光學膜片重疊設置於導光板的出光面,且包括基板與複數個光學微結構。基板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導光板的出光面。這些光學微結構設置於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各自具有較遠離入光面的迎光面。迎光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具有第一角度,第一角度小於40度且大於0度。第一稜鏡片與第二稜鏡片重疊設置於光學膜片,且位於基板的第二表面的一側。第一稜鏡片位於光學膜片與第二稜鏡片之間。第一稜鏡片與第二稜鏡片各自具有複數個稜鏡結構,且第一稜鏡片的這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垂直於第二稜鏡片的這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多個光學微結構各自還具有連接迎光面且較靠近入光面的背光面。背光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具有第二角度,且第二角度大於第一角度。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多個光學微結構各自還具有連接迎光面且較靠近入光面的背光面。背光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具有第二角度,且第二角度等於第一角度。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第一角度小於40度且大於9度。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第一角度小於9度且大於0度。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第一稜鏡片的多個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的入光面之間的夾角小於第二稜鏡片的多個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的入光面之間的夾角,且光學膜片的多個光學微結構的延伸方向平行於第一稜鏡片的這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第二稜鏡片的多個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的入光面之間的夾角小於第一稜鏡片的多個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的入光面之間的夾角,且光學膜片的多個光學微結構的延伸方向平行於第二稜鏡片的這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適於在垂直導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自第二稜鏡片遠離光學膜片的一側發出光束,且光束的光強度反比於第一角度。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光學膜片的第二表面較靠近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部分設有擴散結構層,且擴散結構層不重疊於多個光學微結構。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光學膜片的第一表面較靠近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部分設有擴散結構層,且擴散結構層不重疊於多個光學微結構。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光學膜片的第二表面較靠近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部分設有遮光層,且遮光層不重疊於多個光學微結構。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光學膜片的第一表面較靠近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部分設有遮光層,且遮光層不重疊於多個光學微結構。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光學膜片的第二表面較靠近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部分設有留白區,且留白區不重疊於多個光學微結構。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第一稜鏡片的多個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第二稜鏡片的多個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且不垂直於導光板的入光面。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括背光模組與顯示面板。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光源、光學膜片、第一稜鏡片以及第二稜鏡片。導光板具有入光面以及連接入光面的出光面。光源設置於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一側。光學膜片重疊設置於導光板的出光面,且包括基板與複數個光學微結構。基板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導光板的出光面。這些光學微結構設置於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各自具有較遠離入光面的迎光面。迎光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具有第一角度,第一角度小於40度且大於0度。第一稜鏡片與第二稜鏡片重疊設置於光學膜片,且位於基板的第二表面的一側。第一稜鏡片位於光學膜片與第二稜鏡片之間。第一稜鏡片與第二稜鏡片各自具有複數個稜鏡結構,且第一稜鏡片的這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垂直於第二稜鏡片的這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顯示面板重疊設置於導光板的出光面,且位於第二稜鏡片遠離導光板的一側。
基於上述,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中,導光板與第一稜鏡片之間設有光學膜片,且光學膜片遠離導光板的一側設有多個光學微結構。透過這些光學微結構的設置,可使來自導光板的光束以適當的角度入射第一稜鏡片,以避免光束被第一稜鏡片反射回導光板中,有助於提升背光模組的整體出光效率。另一方面,這些光學微結構各自具有遠離導光板的入光面的迎光面,此迎光面與光學膜片的基板的表面之間的第一角度小於40度且大於0度。據此,可增加正視角附近的總出光量,有助於提升背光模組的集光性。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新型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新型創作。
圖1是本新型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側視示意圖。圖3是圖1的背光模組的第一角度對輝度值的曲線圖。圖4是圖1的背光模組的第一角度對輝度增益值的曲線圖。
請參照圖1及圖2,顯示裝置10包括背光模組100與顯示面板200。顯示面板200重疊設置於背光模組100。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200例如是液晶顯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電泳顯示(electrophoretic display,EPD)面板、或其他非自發光型顯示面板,且來自背光模組100的光束LB在通過顯示面板200後轉變成影像光束並傳遞至使用者的眼睛以形成顯示畫面。
背光模組100包括導光板110、光源120與光學膜片130。導光板110具有入光面110a與出光面110b,且入光面110a與出光面110b相連接。光源120設置在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的一側。光學膜片130重疊設置於導光板110的出光面110b。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0為側入式背光模組。需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源120的數量係以五個為例進行示範性地說明,並不代表本新型創作以圖式揭示內容為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光源120的配置數量可根據背光模組的光學設計而調整。
光學膜片130包括基板131與複數個光學微結構132。基板131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131a與第二表面131b,其中第一表面131a朝向導光板110,且這些光學微結構132設置在基板131的第二表面131b上。亦即,這些光學微結構132是位於基板131遠離導光板110的一側。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這些光學微結構132是沿著方向Y排列且在方向X上延伸。更具體地說,本實施例的光學微結構132的延伸方向可選擇性地平行於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但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光學膜片的光學微結構也可相交於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
進一步而言,背光模組100還包括第一稜鏡片140與第二稜鏡片150。第一稜鏡片140位於光學膜片130與第二稜鏡片150之間,第二稜鏡片150位於第一稜鏡片140與顯示面板200之間。第一稜鏡片140與第二稜鏡片150各自具有複數個稜鏡結構。舉例來說,第一稜鏡片140具有基板141與多個稜鏡結構142,且這些稜鏡結構142設置於基板141背離光學膜片130的一側表面141s上。相似地,第二稜鏡片150具有基板151與多個稜鏡結構152,且這些稜鏡結構152設置於基板151背離光學膜片130(或第一稜鏡片140)的一側表面151s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稜鏡片140的這些稜鏡結構142是沿著方向X排列且在方向Y上延伸,第二稜鏡片150的這些稜鏡結構152是沿著方向Y排列且在方向X上延伸。更具體地說,第一稜鏡片140的稜鏡結構142的延伸方向垂直於第二稜鏡片150的稜鏡結構152的延伸方向。更具體地說,第一稜鏡片140的稜鏡結構142的延伸方向與第二稜鏡片150的稜鏡結構152的延伸方向是分別以垂直於與平行於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的方式進行設置,但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兩稜鏡片的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也可不平行且不垂直於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
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稜鏡片150的稜鏡結構152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之間的夾角(例如0度)小於第一稜鏡片140的稜鏡結構142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之間的夾角(例如90度),且光學膜片130的光學微結構132的延伸方向平行於第二稜鏡片150的稜鏡結構152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說,光學膜片130的光學微結構132的延伸方向是平行於兩稜鏡片中其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之間的夾角較小的一者。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實施例的光學膜片130的光學微結構132的延伸方向是平行於第二稜鏡片150的稜鏡結構152的延伸方向,因此背光模組100在方向X上的集光性相較於其在方向Y上的集光性來得更高些。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膜片130的基板131、第一稜鏡片140的基板141與第二稜鏡片150的基板151的材質可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與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光學膜片130的光學微結構132、第一稜鏡片140的稜鏡結構142與第二稜鏡片150的稜鏡結構152的材質可包括紫外光硬化膠材(UV glue)、或其他適合的高分子聚合物。
進一步而言,光學膜片130的光學微結構132具有較遠離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的迎光面132a以及連接迎光面132a且較靠近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的背光面132b。迎光面132a與基板131的第二表面131b之間具有第一角度θ1,背光面132b與基板131的第二表面131b之間具有第二角度θ2,且第一角度θ1不同於第二角度θ2。也就是說,光學膜片130的光學微結構132的橫截面輪廓為不等邊三角形。值得注意的是,透過光學微結構132的第二角度θ2大於第一角度θ1,可增加光學微結構132的迎光面132a的表面積。然而,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根據其他未示出的實施例,光學微結構的背光面與基板的第二表面之間的第二角度也可等於迎光面與基板的第二表面之間的第一角度。另一方面,透過此迎光面132a與第二表面131b之間的第一角度θ1小於40度並大於0度,可使來自導光板110的光束能以適當的角度(例如49度)入射第一稜鏡片140,以避免光束被第一稜鏡片140反射回導光板110中,有助於提升背光模組100的集光性。
特別一提的是,光學膜片130的光學微結構132的迎光面132a與基板131的第二表面131b之間的第一角度θ1的最佳值(即達到背光模組100的最大出光輝度值的角度值)會隨著稜鏡片的稜鏡結構的折射率而改變。舉例來說,圖3示出在稜鏡結構(例如稜鏡結構142與稜鏡結構152)具有四種不同折射率的情況下,背光模組100的整體輝度值對第一角度θ1的變化曲線,其中曲線C1、曲線C2、曲線C3以及曲線C4分別對應的稜鏡結構的折射率為1.51、1.53、1.56以及1.59。由圖3可知,光學微結構132的迎光面132a的第一角度θ1的最佳值會隨著稜鏡片的稜鏡結構的折射率增加而減少。亦即,光學微結構132的迎光面132a的第一角度θ1的最佳值會反比於稜鏡片的稜鏡結構的折射率。
舉例來說,在一實施例中,當稜鏡片的稜鏡結構具有較高的折射率(例如折射率大於1.66)時,為了讓背光模組的出光輝度值最大化,光學微結構132的迎光面132a的第一角度θ1小於9度大於0度。在另一實施例中,當稜鏡片的稜鏡結構的折射率介於1.5至1.6之間時,為了讓背光模組的出光輝度值最大化,光學微結構132的迎光面132a的第一角度θ1小於40度大於9度。
從另一觀點來說,當稜鏡片的稜鏡結構的折射率固定時,光學膜片130所產生的輝度增益值(brightness gain)會隨著光學微結構132的迎光面132a的第一角度θ1的縮減而增加。如圖4所示,當稜鏡片的稜鏡結構的折射率為1.66時,光學膜片130所產生的輝度增益值明顯反比於光學微結構132的迎光面132a的第一角度θ1,且第一角度θ1小於7度時,可取得較佳的輝度增益值。需說明的是,此處的輝度增益值為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0(具有光學膜片130)於特定視角範圍(例如±10度的範圍)內的整體輝度值與一比較例的背光模組(以下擴散片取代光學膜片130)於特定視角範圍內的整體輝度值的比值。
請參照圖2,具體而言,背光模組100適於在垂直導光板110的出光面110b的方向(例如方向Z)上自第二稜鏡片150遠離光學膜片130的一側發出光束LB,且此光束LB的光強度反比於光學微結構132的迎光面132a的第一角度θ1。換句話說,光學膜片130的光學微結構132的迎光面132a的設置可抑制從導光板110出射的光束LB的出光角度範圍的偏移。
背光模組100還可包括反射片160,設置於導光板110的底面110c的一側,且此底面110c連接入光面110a並與出光面110b相對。在本實施例中,反射片160例如是銀反射片或白反射片,且用以將自導光板110的底面110c出射的光束反射回導光板110中,以提升光源120的光能利用率。值得一提的是,藉由在導光板110的出光面110b與第一稜鏡片140之間設置上述的光學膜片130,可使來自導光板110的光束以適當的角度(例如49度)入射第一稜鏡片140,以避免光束被第一稜鏡片140反射回導光板中。換句話說,可有效提升背光模組100的整體出光效率。
以下將列舉另一些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揭露,其中相同的構件將標示相同的符號,並且省略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省略部分請參考前述實施例,以下不再贅述。
圖5是本新型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1與圖1的顯示裝置10的差異僅在於:稜鏡片的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以及光學膜片的光學微結構的延伸方向的配置關係不同。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組100A的第一稜鏡片140A的稜鏡結構142A的延伸方向可選擇性地平行於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第二稜鏡片150A的稜鏡結構152A的延伸方向可選擇性地垂直於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但不以此為限。也就是說,第一稜鏡片140A的稜鏡結構142A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之間的夾角小於第二稜鏡片150A的稜鏡結構152A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之間的夾角。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實施例的光學膜片130的光學微結構132的延伸方向是平行於第一稜鏡片140A的稜鏡結構142A的延伸方向,因此背光模組100A在方向Y上的集光性相較於其在方向X上的集光性來得更高些。
圖6是本新型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7是圖6的背光模組的俯視示意圖。請參照圖6及圖7,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2與圖1的顯示裝置10的差異僅在於:稜鏡片的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以及光學膜片的光學微結構的延伸方向的配置關係不同。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組100B的第一稜鏡片140B的稜鏡結構142B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且不垂直於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第二稜鏡片150B的稜鏡結構152B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且不垂直於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亦即,兩稜鏡片的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都相交於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稜鏡片140B的稜鏡結構142B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之間的夾角小於第二稜鏡片150B的稜鏡結構152B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之間的夾角。
特別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光學膜片130A的光學微結構132A的延伸方向是平行於兩稜鏡片中其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之間的夾角較小的一者,例如:光學膜片130A的光學微結構132的延伸方向是平行於第一稜鏡片140B的稜鏡結構142B的延伸方向。據此,背光模組100B在垂直於第一稜鏡片140B的稜鏡結構142B的延伸方向上的集光性相較於背光模組100B在平行於第一稜鏡片140B的稜鏡結構142B的延伸方向上的集光性來得更高些。
圖8是本新型創作的第四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9是圖8的顯示裝置的側視示意圖。請參照圖8及圖9,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3與圖1的顯示裝置10的差異僅在於:光學膜片的組成不同。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組100C的光學膜片130B還可包括擴散結構層133。擴散結構層133是設置在光學膜片130B的第二表面131b較靠近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的部分,且在基板131的第二表面131b的法線方向(例如方向Z)上不重疊於光學微結構132。然而,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根據其他未示出的實施例,擴散結構層133是設置在光學膜片130B的第一表面131a較靠近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的部分,且在基板131的第二表面131b的法線方向(例如方向Z)上不重疊於光學微結構132。
特別說明的是,由於多個光源120是設置在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的一側,容易在導光板110的出光面110b較鄰近入光面110a的部分形成交替排列的多個亮區與暗區,亦即,熱點(hot spot)現象。透過在光學膜片130B較靠近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的一側設置擴散結構層133,可有效抑制上述的熱點現象。然而,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根據其他未示出的實施例,背光模組的光學膜片在上述擴散結構層133的設置處也可以遮光層或留白區來替代,且此遮光層或留白區用以遮蔽上述亮度不均勻的現象(即熱點現象)。特別說明的是,上述留白區是指在光學膜片130B的第一表面131a(或第二表面131b)較靠近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a的部分不設有任何的光學微結構與光學功能層。
圖10是本新型創作的第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0,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4與圖1的顯示裝置10的差異僅在於:光學膜片的光學微結構的設置方式不同。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組100D的光學膜片130C的多個光學微結構132C可分散地排列於基板131的第二表面131b上。舉例來說,這些光學微結構132C可分別在方向X與方向Y上排成多列與多行(亦即,這些光學微結構132C可陣列排列於基板131上),而這些光學微結構132C的延伸方向大致上仍平行於第二稜鏡片150的稜鏡結構152的延伸方向。由於光學微結構132C的迎光面132a與背光面132b的配置方式相似於圖1的光學微結構132,因此詳細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的相關段落,於此便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中,導光板與第一稜鏡片之間設有光學膜片,且光學膜片遠離導光板的一側設有多個光學微結構。透過這些光學微結構的設置,可使來自導光板的光束以適當的角度入射第一稜鏡片,以避免光束被第一稜鏡片反射回導光板中,有助於提升背光模組的整體出光效率。另一方面,這些光學微結構各自具有遠離導光板的入光面的迎光面,此迎光面與光學膜片的基板的表面之間的第一角度小於40度且大於0度。據此,可增加正視角附近的總出光量,有助於提升背光模組的集光性。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1、12、13、14:顯示裝置 100、100A、100B、100C、100D:背光模組 110:導光板 110a:入光面 110b:出光面 110c:底面 120:光源 130、130A、130B、130C:光學膜片 131、141、151:基板 131a:第一表面 131b:第二表面 132、132A、132C:光學微結構 132a:迎光面 132b:背光面 133:擴散結構層 140、140A、140B:第一稜鏡片 141s、151s:表面 142、142A、142B、152、152A、152B:稜鏡結構 150、150A、150B:第二稜鏡片 160:反射片 200:顯示面板 LB:光束 X、Y、Z:方向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圖1是本新型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3是圖1的背光模組的第一角度對輝度值的曲線圖。 圖4是圖1的背光模組的第一角度對輝度增益值的曲線圖。 圖5是本新型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6是本新型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7是圖6的背光模組的俯視示意圖。 圖8是本新型創作的第四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9是圖8的顯示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10是本新型創作的第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10:顯示裝置
100:背光模組
110:導光板
110a:入光面
110b:出光面
110c:底面
120:光源
130:光學膜片
131、141、151:基板
131a:第一表面
131b:第二表面
132:光學微結構
132a:迎光面
132b:背光面
140:第一稜鏡片
141s、151s:表面
142、152:稜鏡結構
150:第二稜鏡片
160:反射片
200:顯示面板
LB:光束
X、Y、Z:方向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Claims (15)

  1.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一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以及連接該入光面的一出光面; 一光源,設置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的一側; 一光學膜片,重疊設置於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該光學膜片包括: 一基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朝向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以及 複數個光學微結構,設置於該基板的該第二表面上,該些光學微結構各自具有較遠離該入光面的一迎光面,該迎光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一角度;以及 一第一稜鏡片與一第二稜鏡片,重疊設置於該光學膜片,且位於該基板的該第二表面的一側,該第一稜鏡片位於該光學膜片與該第二稜鏡片之間,該第一稜鏡片與該第二稜鏡片各自具有複數個稜鏡結構,且該第一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垂直於該第二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其中該第一角度小於40度且大於0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些光學微結構各自還具有連接該迎光面且較靠近該入光面的一背光面,該背光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二角度,且該第二角度大於該第一角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些光學微結構各自還具有連接該迎光面且較靠近該入光面的一背光面,該背光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二角度,且該第二角度等於該第一角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角度小於40度且大於9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角度小於9度且大於0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之間的夾角小於該第二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之間的夾角,且該光學膜片的該些光學微結構的延伸方向平行於該第一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之間的夾角小於該第一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之間的夾角,且該光學膜片的該些光學微結構的延伸方向平行於該第二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適於在垂直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的方向上自該第二稜鏡片遠離該光學膜片的一側發出一光束,其中該光束的光強度反比於該第一角度。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光學膜片的該第二表面較靠近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的一部分設有一擴散結構層,且該擴散結構層不重疊於該些光學微結構。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光學膜片的該第一表面較靠近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的一部分設有一擴散結構層,且該擴散結構層不重疊於該些光學微結構。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光學膜片的該第二表面較靠近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的一部分設有一遮光層,且該遮光層不重疊於該些光學微結構。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光學膜片的該第一表面較靠近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的一部分設有一遮光層,且該遮光層不重疊於該些光學微結構。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光學膜片的該第二表面較靠近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的一部分設有一留白區,且該留白區不重疊於該些光學微結構。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二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且不垂直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
  15.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背光模組,包括: 一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以及連接該入光面的一出光面; 一光源,設置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的一側; 一光學膜片,重疊設置於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該光學膜片包括: 一基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朝向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以及 複數個光學微結構,設置於該基板的該第二表面上,該些光學微結構各自具有較遠離該入光面的一迎光面,該迎光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一角度;以及 一第一稜鏡片與一第二稜鏡片,重疊設置於該光學膜片,且位於該基板的該第二表面的一側,該第一稜鏡片位於該光學膜片與該第二稜鏡片之間,該第一稜鏡片與該第二稜鏡片各自具有複數個稜鏡結構,且該第一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垂直於該第二稜鏡片的該些稜鏡結構的延伸方向,其中該第一角度小於40度且大於0度;以及 一顯示面板,重疊設置於該導光板的該出光面,且位於該第二稜鏡片遠離該導光板的一側。
TW109208792U 2020-06-11 2020-07-10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M6048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7051.3 2020-06-11
CN202021067051.3U CN212229385U (zh) 2020-06-11 2020-06-11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4898U true TWM604898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930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8792U TWM604898U (zh) 2020-06-11 2020-07-10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9385U (zh)
TW (1) TWM6048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73162A1 (en) * 2021-05-20 2022-11-24 Coretr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module
CN115421224A (zh) * 2021-05-12 2022-12-02 微采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5559B (zh) 2021-09-06 2022-12-13 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集光型导光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02802A1 (zh) * 2021-12-09 2023-06-15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19601B (zh) * 2022-01-06 2022-04-05 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集光型导光组件及其背光模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1224A (zh) * 2021-05-12 2022-12-02 微采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
US20220373162A1 (en) * 2021-05-20 2022-11-24 Coretr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module
US11681087B2 (en) * 2021-05-20 2023-06-20 Coretr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module including penetrating light selection la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9385U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04898U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699596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20110141765A1 (en) Planar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optical film
US20080158912A1 (en) Light guide plate
TW201734602A (zh)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WO2011065052A1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US20100046200A1 (en) Prism sheet and backlight module
US20140125920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201109739A (e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TW201915982A (zh) 拼接顯示裝置
US11828974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M616691U (zh) 背光模組
WO2013149412A1 (zh) 窄边框背光模组
US2011015752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11458928A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201218442Y (zh) 一种背光模块及包含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16748370U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215986821U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KR20090114078A (ko) 측면 조광형 백라이트 장치
CN217332919U (zh) 具有光学膜片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TWI785850B (zh) 集光型導光板及顯示裝置
JP3215902U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KR100793092B1 (ko) 광학 필름,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70020589A (ko) 측면부 반사 패턴을 갖는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0164774A (ja) バックライト用レンズ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