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6659U - 傳動機構及鎖具 - Google Patents
傳動機構及鎖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16659U TWM616659U TW109211167U TW109211167U TWM616659U TW M616659 U TWM616659 U TW M616659U TW 109211167 U TW109211167 U TW 109211167U TW 109211167 U TW109211167 U TW 109211167U TW M616659 U TWM616659 U TW M61665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lock
- slot
-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5/00—Locks in which a sliding latch is used also as a locking bolt
- E05B55/12—Locks in which a sliding latch is used also as a locking bolt the bolt being secured by the operation of a hidden parallel member ; Automatic latch bolt deadlocking mechanisms, e.g. using a trigger or a feel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 E05B1/0038—Sliding handles, e.g. push butt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002—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locking the handle
- E05B13/004—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locking the handle by locking the spindle, follower, or the lik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1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 E05B13/105—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the handle being a pushbutt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1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 E05B13/106—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for 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g
- E05B13/108—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for 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g the lock coaxial with spindl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00—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 E05B3/06—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by means arranged in or on the rose or escutcheon
- E05B3/065—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by means arranged in or on the rose or escutcheon with spring biasing means for moving the handle over a substantial distance, e.g. to its horizontal posit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065—Operating modes; Transformable to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 E05B63/0069—Override systems, e.g. allowing opening from inside without the key, even when locked from outsi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 E05B1/003—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8—Mortise locks
- E05B63/10—Mortise locks requiring only two cylindrical holes in the w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0—Motors; Magnets; Springs; Weigh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7—Springs
- E05Y2201/474—Compression spr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38—Cams; Ramp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86—Rods, lin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32—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傳動機構,應用於一鎖具且用以控制鎖具於一解鎖狀態及一上鎖狀態間切換。鎖具包含一第一把手組及一第二把手組。第一把手組包含一第一套盤結構固定設置於一門板的一第一側,第一套盤結構包含一第一嵌合部。傳動機構包含一傳動件以及一活動件。傳動件以不沿著平行於一旋轉軸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與第一把手組連接且具有一抵靠部。活動件以可沿平行於旋轉軸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設置於傳動件上並包含一第一卡槽、一第二卡槽及一第二嵌合部。當傳動件受操作旋轉,抵靠部可於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間切換,使第二嵌合部與第一嵌合部彼此分離或嵌合。
Description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傳動機構及鎖具,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傳動件受操作旋轉時不會產生軸向位移的傳動機構及包含此傳動機構的鎖具。
請參照第1圖,其是繪示一習知鎖具1的分解示意圖,鎖具1定義一旋轉軸X且用以安裝於一門板(圖未示),鎖具1包含一第一把手組2、一第二把手組3以及傳動機構(未另標號),傳動機構包含一傳動件4、一活動件5、一傳動凸輪6以及一管狀連接件7,第一把手組2包含一第一套盤結構21固定設置於門板上,第一套盤結構21包含二對稱設置的第一嵌合部22(僅繪示其中一個)。傳動件4包含二抵靠部41。活動件5包含二第一底槽51、二第二底槽52、二第二嵌合部53及二第一卡合部54,且分別對稱設置,其中第一底槽51及第二底槽52的底部位於同一平面,亦即第一底槽51的底部及第二底槽52的底部於沿著旋轉軸X的方向不具有間隔距離。請同時參照第2圖及第3圖,第2圖是第1圖中鎖具1於解鎖狀態時傳動機構的示意圖,第3圖是第1圖中鎖具1於上鎖狀態時傳動機構的示意圖,為清楚顯示傳動件4的方向,第2圖及第3圖省略傳動機構的管狀連接件7。傳動凸輪6包含二滑行斜坡61(僅繪示其中一個)及二第二卡合部62(僅繪示其中一個),且分別對稱設置,第二卡合部62配置為由傳動凸輪6之周壁往內凹陷所形成的缺口並與對應第一卡合部54的形狀。當鎖具1處於解鎖狀態,活動件5的第二嵌合部53與第一套盤結構21的第一嵌合部22彼此分離(圖未示),此時,如第2圖所示,傳動件4的抵靠部41位於滑行斜坡61的一第一端61a,第一卡合部54與第二卡合部62彼此卡合。當鎖具1處於上鎖狀態,活動件5的第二嵌合部53與第一套盤結構21的第一嵌合部22彼此嵌合(圖未示),此時,如第3圖所示,傳動件4的抵靠部41位於滑行斜坡61的一第二端61b,第一卡合部54與第二卡合部62彼此分離。欲使鎖具1由解鎖狀態切換至上鎖狀態,可使傳動件4受操作沿著一第一方向D1(參見第2圖)旋轉,使傳動件4的抵靠部41沿著滑行斜坡61由第一端61a位移至第二端61b,相反地,欲使鎖具1由上鎖狀態切換至解鎖狀態,可使傳動件4受操作沿著一第二方向D2(參見第3圖)旋轉,使傳動件4的抵靠部41沿著滑行斜坡61由第二端61b位移至第一端61a。換句話說,當鎖具1於解鎖狀態及上鎖狀態間切換時,傳動件4的抵靠部41會沿著滑行斜坡61滑行,而使傳動件4以旋轉軸X為中心旋轉並沿著平行於旋轉軸X的方向位移(即軸向位移)。操作時,使用者需要花費較多力氣,方能使傳動件4產生軸向位移,在使用上較不順暢。
鎖具1還可包含鎖閂裝置(圖未示),當組裝鎖具1時,通常先將鎖閂裝置安裝於門板上,並將第一把手組2與傳動機構組裝形成外側組合,將外側組合設置於門板的一側,並使管狀連接件7、傳動件4、螺孔柱8穿過鎖閂裝置上對應的孔洞後,再與第二把手組3對齊連接。然而,當鎖具1的外側組合處於上鎖狀態時(參見第3圖),傳動凸輪6與管狀連接件7可單側轉動90度,倘若使用者在組裝時,不慎將傳動凸輪6與管狀連接件7轉動90度後再穿入鎖閂裝置(圖未示),會使第一卡合部54與第二卡合部62的位置不對應而導致組裝錯誤,使鎖具1無法發揮正常功能。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傳動機構及鎖具,以解決上述問題。
依據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傳動機構,應用於一鎖具且用以控制鎖具於一解鎖狀態及一上鎖狀態間切換。鎖具定義一旋轉軸且用以安裝於一門板,門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鎖具包含一第一把手組及一第二把手組,第一把手組設置於門板的第一側,第二把手組設置於門板的第二側,第一把手組包含一第一套盤結構固定設置於門板的第一側,第一套盤結構包含一第一嵌合部。傳動機構包含一傳動件以及一活動件。傳動件以不沿著平行於旋轉軸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與第一把手組連接,傳動件具有一抵靠部。活動件以可沿平行於旋轉軸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設置於傳動件上,活動件包含一第一卡槽、一第二卡槽以及一第二嵌合部。第一卡槽形成於活動件的一側,第二卡槽形成於活動件的該側,第二嵌合部用以對應第一嵌合部。當傳動件受操作旋轉,抵靠部可於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間切換。當抵靠部位於第一卡槽,第二嵌合部用以與第一嵌合部彼此分離,使鎖具處於解鎖狀態。當抵靠部位於第二卡槽,第二嵌合部用以與第一嵌合部彼此嵌合,使鎖具處於上鎖狀態。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活動件可更包含一導引面,導引面設置於第一卡槽的一側且位於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之間。活動件可更包含一止擋面,止擋面相對於導引面設置第一卡槽的另一側。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活動件的第一卡槽具有一第一底部,活動件的第二卡槽具有一第二底部,第一底部與第二底部於沿著平行旋轉軸的方向可具有一間隔距離。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第一嵌合部可由第一套盤結構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活動件可更包含一本體,第二嵌合部由本體朝垂直旋轉軸的方向往外延伸形成。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可更包含一第一彈性件抵接於活動件的另一側。當傳動件受操作旋轉,使抵靠部由第一卡槽切換至第二卡槽時,抵靠部推抵活動件沿著旋轉軸朝第一彈性件位移,使第二嵌合部嵌入第一嵌合部,並使第一彈性件蓄積彈力。當傳動件受操作旋轉,使抵靠部由第二卡槽切換至第一卡槽時,第一彈性件釋放彈力以推抵活動件沿著旋轉軸往遠離第一彈性件的方向位移,使第二嵌合部脫離第一嵌合部。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第一卡槽與第二卡槽之間具有一夾角,夾角可為90度。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可更包含一筒狀件以及一可動件。筒狀件設置於第二把手組中,筒狀件包含一導引軌道,導引軌道具有一解鎖端與一上鎖端。可動件以可沿著導引軌道活動的方式設置於筒狀件,可動件與傳動件同動連接。當筒狀件受操作沿著旋轉軸朝第一把手組的方向位移,可動件受導引軌道導引而由解鎖端位移至上鎖端並帶動傳動件旋轉,使鎖具由解鎖狀態切換至上鎖狀態。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可動件可包含一本體、一限位孔以及一導引部。限位孔形成於本體,傳動件穿設於限位孔中,導引部由本體朝垂直旋轉軸的方向往外延伸形成,導引部可活動地設置於導引軌道。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當可動件位於上鎖端,且筒狀件受操作朝一第一方向旋轉,可動件可受該導引軌道導引由上鎖端位移至解鎖端並帶動傳動件旋轉,而使鎖具由上鎖狀態切換至解鎖狀態。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當可動件位於上鎖端,且筒狀件受操作朝相反於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旋轉,可動件可受筒狀件帶動一同朝第二方向旋轉並帶動傳動件旋轉,而使鎖具由上鎖狀態切換至解鎖狀態。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可更包含一第二彈性件設置於筒狀件中且抵接於可動件的一側。當筒狀件受操作沿著旋轉軸朝第一把手組的方向位移,使可動件受導引軌道導引由解鎖端位移至上鎖端時,第二彈性件受可動件推抵而蓄積一彈力。當筒狀件受操作朝一第一方向旋轉時,第二彈性件釋放彈力而推抵可動件,使可動件由上鎖端位移至解鎖端。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活動件可更包含一第一卡合部,傳動機構可更包含一傳動凸輪以及一管狀連接件。傳動凸輪可包含一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對應第一卡合部。管狀連接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管狀連接件的第一端與傳動凸輪同動連接,管狀連接件的第二端與第二把手組的一第二握把同動連接。當抵靠部位於第一卡槽,第一卡合部與第二卡合部彼此卡合,且第一把手組的一第一握把可帶動傳動凸輪轉動。當抵靠部位於第二卡槽,第一卡合部與第二卡合部彼此分離,且第一把手組的第一握把無法帶動傳動凸輪轉動。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第一卡合部可為一缺口且形成於活動件之一周壁,第二卡合部可為一凸部且由傳動凸輪之一周壁沿著平行旋轉軸的方向往外延伸形成。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管狀連接件的橫截面為正多邊形,活動件包含複數個第一卡合部,傳動凸輪包含複數個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的數量及第二卡合部的數量對應正多邊形的邊數,且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呈等角度配置。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鎖具可更包含一鎖閂裝置,鎖閂裝置設置於第一把手組及第二把手組之間,管狀連接件用以驅動鎖閂裝置的一鎖舌伸縮。
依據前述的傳動機構,其中鎖具可更包含一第一管狀件以及一第二管狀件,第一管狀件與第一把手組的一第一握把同動連接,第二管狀件與第二把手組的一第二握把同動連接且獨立於第一管狀件。鎖具可更包含一鎖閂裝置,鎖閂裝置設置於第一把手組及第二把手組之間,第一管狀件及第二管狀件用以獨立驅動鎖閂裝置的一鎖舌伸縮。鎖閂裝置可更包含一第一傳動軸及一第二傳動軸,第一管狀件與第一傳動軸同動連接,第二管狀件與第二傳動軸同動連接,且第一傳動軸與第二傳動軸彼此獨立。
依據本創作之另一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鎖具,定義一旋轉軸且用以安裝於一門板,門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鎖具包含一第一把手組、一第二把手組以及一前述的傳動機構。第一把手組設置於門板的第一側,第一把手組包含第一套盤結構以及一鎖件,第一套盤結構固定設置於門板的第一側。第二把手組設置於門板的第二側。傳動件與鎖件同動連接,當鎖件受操作於一第一狀態及一第二狀態間切換,鎖件帶動傳動件旋轉,而使抵靠部在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間切換。
依據前述的鎖具,第一把手組可更包含第一握把,第一握把以可相對第一套盤結構旋轉的方式與第一套盤結構連接。當抵靠部位於第一卡槽,第一握把可相對第一套盤結構旋轉,當抵靠部位於第二卡槽,第一握把無法相對第一套盤結構旋轉。
依據前述的鎖具,第二把手組可更包含一第二握把,第二握把與傳動件連接。當鎖具位於上鎖狀態時,第二握把受操作旋轉帶動傳動件旋轉,而使鎖具由上鎖狀態切換至解鎖狀態。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的鎖具於上鎖狀態及解鎖狀態間切換時,傳動件不會產生軸向位移,有利於降低操作阻力,而可提升操作順暢度。此外,本創作的鎖具藉由改良傳動機構的結構,可避免組裝錯誤的情形發生。
有關本創作的前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例圖的較佳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呈現。值得一提的是,以下實施例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例圖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於說明,而非對本創作加以限制。此外,在下列各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採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
本創作中,「獨立」是指二元件在作動上彼此獨立,例如,當其中一個元件受操作旋轉,另一元件不會一同旋轉。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4圖至第8圖,本創作提供一種傳動機構(未另標號),應用於一鎖具10且用以控制鎖具10於一解鎖狀態及一上鎖狀態間切換。鎖具10定義一旋轉軸X且用以安裝於一門板(圖未示),門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鎖具10包含一第一把手組100及一第二把手組200,第一把手組100設置於門板的第一側,第二把手組200設置於門板的第二側。第一把手組100包含一第一套盤結構140固定設置於門板的第一側。
配合參照第12圖及第13圖,第一套盤結構140包含第一嵌合部144,在此第一嵌合部144的數量例示為二且對稱設置。傳動機構包含一傳動件400以及一活動件160。傳動件400以不沿著平行於旋轉軸X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與第一把手組100連接,傳動件400具有抵靠部420,在此抵靠部420的數量例示為二且對稱設置。活動件160以可沿平行於旋轉軸X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設置於傳動件400上。
配合參照第9圖至第11圖,活動件160包含第一卡槽166、第二卡槽167以及第二嵌合部162,在此第一卡槽166、第二卡槽167以及第二嵌合部162的數量皆例示為二且皆對稱設置。第一卡槽166及第二卡槽167形成於活動件160的一側165,第二嵌合部162用以對應第一嵌合部144。當傳動件400受操作旋轉,抵靠部420可於第一卡槽166及第二卡槽167間切換。如第12圖所示,當抵靠部420位於第一卡槽166,第二嵌合部162用以與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分離,使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如第13圖所示,當抵靠部420位於第二卡槽167,第二嵌合部162用以與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嵌合,使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
藉由上述配置,本創作的傳動機構控制鎖具10於解鎖狀態及上鎖狀態間切換時,是藉由活動件160沿平行於旋轉軸X的方向位移,以使第二嵌合部162及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分離或嵌合,傳動件400僅以旋轉軸X為中心旋轉,但不沿著平行旋轉軸X的方向位移(以下稱為軸向位移),可降低操作阻力,而可提升操作順暢度。
詳細來說,如第9圖及第10圖所示,活動件160可更包含導引面168及止擋面169,在此導引面168及止擋面169的數量皆例示為二。導引面168設置於第一卡槽166的一側且位於第一卡槽166及第二卡槽167之間,止擋面169相對於導引面168設置於第一卡槽166的另一側,導引面168用以導引抵靠部420通過導引面168由第一卡槽166位移第二卡槽167或由第二卡槽167位移至第一卡槽166,止擋面169用以止擋抵靠部420通過止擋面169由第一卡槽166位移第二卡槽167或由第二卡槽167位移至第一卡槽166。藉此,於第9圖中,抵靠部420僅可沿著逆時針的方向由第一卡槽166位移第二卡槽167,且僅可沿著順時針的方向由第二卡槽167位移至第一卡槽166。如第10圖所示,第一卡槽166與第二卡槽167之間具有一夾角A1,夾角A1可大於0度且小於或等於90度,在本實施方式中,夾角A1為90度。
配合參照第11圖,活動件160的第一卡槽166具有一第一底部166a,活動件160的第二卡槽167具有一第二底部167a,第一底部166a與第二底部167a於沿著平行旋轉軸X的方向具有一間隔距離d1。藉此,當傳動件400受操作旋轉,由於傳動件400不產生軸向位移,活動件160受傳動件400推抵而產生軸向位移,且活動件160的位移行程實質上為d1。
配合參照第12圖,第一嵌合部144由第一套盤結構140的一表面凹陷形成,活動件160更包含一本體161,第二嵌合部162由本體161朝垂直旋轉軸X的方向往外延伸形成。
配合參照第5、6、12及13圖,傳動機構可更包含一第一彈性件150抵接於活動件160的另一側164,當傳動件400受操作旋轉,使抵靠部420由第一卡槽166切換至第二卡槽167時(由第12圖的狀態切換至第13圖),抵靠部420推抵活動件160沿著旋轉軸X朝第一彈性件150位移,使第二嵌合部162嵌入第一嵌合部144,並使第一彈性件150蓄積彈力,此時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當傳動件400受操作旋轉,使抵靠部420由第二卡槽167切換至第一卡槽166時(由第13圖的狀態切換至第12圖),第一彈性件150釋放彈力以推抵活動件160沿著旋轉軸X往遠離第一彈性件150的方向位移,使第二嵌合部162脫離第一嵌合部144,此時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
配合參照第5、6、12及13圖,傳動機構可更包含一筒狀件220以及一可動件240,設置於第二把手組200中,筒狀件220包含導引軌道223,在此導引軌道223的數量例示為二(僅繪示其中一個)且對稱設置,導引軌道223具有一解鎖端224與一上鎖端225。可動件240以可沿著導引軌道223活動的方式設置於筒狀件220,可動件240與傳動件400同動連接。如第5圖所示,可動件240包含一本體243、一限位孔241以及導引部242,導引部242的數量例示為二且分別對應二導引軌道223,在本實施例中,導引部242為朝垂直旋轉軸X的方向往外延伸的突耳結構。限位孔241形成於本體243,傳動件400穿設於限位孔241中,在此限位孔241及傳動件400的橫截面皆配置為矩形,而使二者可一同旋轉。導引部242由本體243朝垂直旋轉軸X的方向往外延伸形成,導引部242可活動地設置於導引軌道223。傳動機構可更包含一第二彈性件230,設置於筒狀件220中且抵接於可動件240的一側。
如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當筒狀件220受操作沿著旋轉軸X朝第一把手組100的方向位移,可動件240受導引軌道223導引而由解鎖端224位移至上鎖端225(由第12圖的狀態切換至第13圖),並帶動傳動件400旋轉,使鎖具10由該解鎖狀態切換至該上鎖狀態,此時第二彈性230件受可動件240推抵而蓄積一彈力。
如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當可動件240位於上鎖端225(如第13圖所示),且筒狀件220受操作朝一第一方向D1旋轉,此時,第二彈性件230釋放彈力而推抵可動件240,可動件240受導引軌道223導引由上鎖端225位移至解鎖端224並帶動傳動件400旋轉,而使鎖具10由上鎖狀態切換至解鎖狀態。當可動件240位於上鎖端225(如第13圖所示),且筒狀件220受操作朝相反於第一方向D1的一第二方向D2旋轉,導引軌道223的上鎖端225推抵可動件240的導引部242,使可動件240受筒狀件220帶動一同朝第二方向D2旋轉,並帶動傳動件400一同朝第二方向D2旋轉,而使鎖具10由上鎖狀態切換至解鎖狀態。換句話說,當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時,筒狀件220受操作朝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旋轉,皆可帶動傳動件400旋轉,而使鎖具10由上鎖狀態切換至解鎖狀態。
更詳細來說,在本實施例中,如第4圖至第8圖所示,鎖具10更包含一鎖閂裝置300,鎖閂裝置300設置於第一把手組100及第二把手組200之間,鎖閂裝置300包含一鎖舌340、一第一傳動軸310及一第二傳動軸320,第一傳動軸310及第二傳動軸320彼此獨立,當第一傳動軸310受操作旋轉,可驅動鎖舌340伸縮,當第二傳動軸320受操作旋轉,可驅動鎖舌340伸縮。
第一把手組100可更包含一第一握把110、一鎖件120、一第一軸管130,一第一復位件170、一第一帶動件180以及一第一管狀件190。鎖件120以可與第一握把110一同旋轉的方式設置於第一握把110中。第一握把110以卡合的方式設置於第一軸管130的一端,使第一握把110與第一軸管130同動連接。第一握把110靠近內側的一端插入第一軸管130與第一套盤結構140之間(見第7圖),使第一握把110以可相對第一套盤結構140旋轉的方式與第一套盤結構140連接。第一軸管130的另一端具有四卡鉤131對應卡入第一帶動件180的四個卡鉤槽185,使第一軸管130與第一帶動件180同動連接。第一復位件170用以提供彈力使第一帶動件180於旋轉後復位。第一管狀件190的一端穿設於第一帶動件180的中心孔184,第一管狀件190及中心孔184的橫截面配置為方形,使第一管狀件190與第一帶動件180同動連接,第一管狀件190的另一端穿設於第一傳動軸310的第一傳動孔311,第一管狀件190及第一傳動孔311的橫截面配置為方形,使第一管狀件190與第一傳動軸310同動連接。此外,活動件160的二第二嵌合部162分別由第一軸管130的二限位溝135(見第5圖)突伸而出,使活動件160無法相對第一軸管130旋轉而與第一軸管130同動連接。藉由上述配置,第一握把110、鎖件120、第一軸管130、活動件160、第一帶動件180、第一管狀件190及第一傳動軸310同動連接,亦即可一同旋轉。再者,傳動件400與鎖件120同動連接,當鎖件120受操作於一第一狀態及一第二狀態間切換(例如上鎖狀態及解鎖狀態),鎖件120帶動傳動件400旋轉,而使抵靠部420在第一卡槽166及第二卡槽167間切換。詳細來說,鎖件120可包含一外筒123及一鎖芯124,鎖芯124可受操作相對於外筒123旋轉而使鎖件120於上鎖狀態及解鎖狀態間切換,其中傳動件400可以卡合的方式與鎖芯124連接,當鎖芯124受操作相對於外筒123旋轉,可帶動傳動件400一同旋轉。
第二把手組200可更包含一第二握把210、一第二軸管250、一第二套盤結構260、一第二復位件270、一第二帶動件280以及一第二管狀件290。第二握把210以卡合的方式設置於第二軸管250的一端,使第二握把210與第二軸管250同動連接。第二握把210靠近內側的一端插入第二軸管250與第二套盤結構260之間(見第7圖),使第二握把210以可相對第二套盤結構260旋轉的方式與第二套盤結構260連接。第二軸管250的另一端具有四卡鉤251對應卡入第二帶動件280的四個卡鉤槽285,使第二軸管250與第二帶動件280同動連接。第二復位件270用以提供彈力使第二帶動件280於旋轉後復位。第二管狀件290的一端穿設於第二帶動件280的中心孔284,第二管狀件290及中心孔284的橫截面配置為方形,使第二管狀件290與第二帶動件280同動連接,第二管狀件290的另一端穿設於第二傳動軸320的第二傳動孔321,第二管狀件290及第二傳動孔321的橫截面配置為方形,使第二管狀件290與第二傳動軸320同動連接。藉此,第二握把210、第二軸管250、第二帶動件280、第二管狀件290及第二傳動軸320同動連接,亦即可一同旋轉。此外,傳動機構的筒狀件220以可與第二握把210一同旋轉的方式設置於第二握把210中,筒狀件220可更包含一按鈕226,按鈕226通過第二握把210的貫孔211曝露於外。
在此實施例中,中心孔184、第一管狀件190及第一傳動孔311的橫截面配置為方形,使第一帶動件180、第一管狀件190及第一傳動軸310可同動連接,中心孔284、第二管狀件290及第二傳動孔321的橫截面配置為方形,使第二帶動件280、第二管狀件290及第二傳動軸320同動連接,然而,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中心孔184、第一管狀件190、第一傳動孔311、中心孔284、第二管狀件290及第二傳動孔321的橫截面可配置為其他非圓形的形狀,例如半圓形、三角形或五角形,亦可達到相同功效。
第一管狀件190及第二管狀件290用以獨立驅動鎖閂裝置300的一鎖舌340伸縮。如第7圖及第8圖所示,第一管狀件190及第二管狀件290彼此獨立,亦即第一管狀件190轉動時,第二管狀件290不會一同旋轉,反之亦然。第一傳動軸310及第二傳動軸320彼此獨立,亦即第一傳動軸310轉動時,第二傳動軸320不會一同旋轉,反之亦然。關於第一轉動軸310及第二轉動軸320如何驅動鎖舌340作動為習用,在此不予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如第7圖及第8圖所示,傳動件400的第一端410及抵靠部420分別受鎖件120的容置槽121的底部及第一管狀件190抵頂,而使傳動件400無法軸向位移。
藉由上述配置,當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如第12圖所示,抵靠部420位於第一卡槽166,第二嵌合部162與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分離,由於第二嵌合部162並未嵌入第一嵌合部144,活動件160可相對第一套盤結構140旋轉,基於活動件160與第一握把110為同動連接,此時第一握把110亦可相對第一套盤結構140旋轉。當下壓第一握把110,亦即使第一握把110朝第一方向D1旋轉,可帶動第一帶動件180及第一管狀件190一同朝第一方向D1旋轉,進而帶動第一傳動軸310朝第一方向D1旋轉而驅動鎖舌340內縮開門,當鬆開第一握把110,第一復位件170提供彈力使第一帶動件180朝第二方向D2旋轉復位,可帶動第一握把110及第一管狀件190一同朝第二方向D2旋轉,進而帶動第一傳動軸310朝第二方向D2旋轉而驅動鎖舌340外伸至原本的位置。配合參照第5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復位件170是配合第一套盤結構140的第一限位柱145、第二限位柱146以及第一帶動件180的限位槽181使第一帶動件180復位。詳細來說,當下壓第一握把110,亦即使第一握把110朝第一方向D1旋轉,第一帶動件180受帶動一同朝第一方向D1旋轉,第一復位件170的第一腳171受第一限位柱145的阻擋而無法旋轉,第一復位件170的第二腳172受限位槽181的一端183推抵而隨著第一帶動件180逆時針旋轉,進而使第一復位件170蓄積彈力,當鬆開第一握把110,第一復位件170釋放彈力,第一復位件170的第二腳172推抵限位槽181的一端183,而使第一帶動件180朝第二方向D2旋轉,回復至旋轉前的位置。當下壓第二握把210時,可驅動鎖舌340內縮開門,當鬆開第二握把210可驅動鎖舌340外伸至原本的位置,其作動原理與第一握把110相同,在此不重複贅述。
當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如第13圖所示,抵靠部420位於第二卡槽167,第二嵌合部162與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嵌合,由於第二嵌合部162嵌入第一嵌合部144,活動件160無法相對第一套盤結構140旋轉,基於活動件160與第一握把110為同動連接,此時第一握把110亦無法相對第一套盤結構140旋轉,因而無法驅動鎖舌340內縮而開門。
當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可利用以下方式切換至上鎖狀態。第一種方式是使用鑰匙(圖未示)插入鎖件120的鎖孔122(參見第6圖),使鎖芯124相對於外筒123朝第一方向D1旋轉,可帶動傳動件400朝第一方向D1旋轉,而使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如第13圖所示。第二種方式是透過按壓按鈕226,如第12圖所示,使筒狀件220受操作沿著旋轉軸X朝第一把手組100的方向位移,可動件240的導引部242受導引軌道223導引而由解鎖端224位移至上鎖端225並帶動傳動件400朝第一方向D1旋轉,而使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
當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可利用以下方式切換至解鎖狀態。第一種方式是使用鑰匙(圖未示)插入鎖件120的鎖孔122(參見第6圖),使鎖芯124相對於外筒123朝第二方向D2旋轉,可帶動傳動件400朝第二方向D2旋轉,而使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如第12圖所示。第二種方式是透過下壓第二握把210(亦即使第二握把210朝第一方向D1旋轉),可帶動筒狀件220一同朝第一方向D1旋轉,第二彈性件230釋放彈力,可動件240的導引部242受第二彈性件230推抵及導引軌道223的導引而由上鎖端225位移至解鎖端224,並帶動傳動件400朝第二方向D2旋轉,而使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第三種方式是透過上提第二握把210,亦即使第二握把210朝第二方向D2旋轉,可帶動筒狀件220一同朝第二方向D2旋轉,導引軌道223的上鎖端225推抵可動件240的導引部242,使可動件240與筒狀件220一同朝第二方向D2旋轉,並帶動傳動件400一同朝第二方向D2旋轉,而使抵靠部420由第二卡槽167位移至第一卡槽166,第二嵌合部162與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分離,之後下壓第二握把210使其回復原位,亦即使第二握把210朝第一方向D1旋轉,可帶動筒狀件220一同朝第一方向D1旋轉,此時,可動件240受導引軌道223導引由上鎖端225位移至解鎖端224,如第12圖所示。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鎖具10可藉由鑰匙、下壓第二握把210或上提第二握把210進行解鎖。
本實施例的鎖具10,於上鎖狀態及解鎖狀態間切換時,傳動件400不會產生軸向位移,有利於降低操作阻力,而可提升操作順暢度。此外,本實施例的鎖具10藉由改良傳動機構的結構,例如,傳動機構不具有傳動凸輪,可避免如習知鎖具1之組裝錯誤的情形。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14圖至第16圖,本創作提供另一種傳動機構(未另標號),應用於一鎖具10’且用以控制鎖具10’於一解鎖狀態及一上鎖狀態間切換。鎖具10’定義一旋轉軸X且用以安裝於一門板(圖未示),門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鎖具10’包含一第一把手組100’及一第二把手組200’,第一把手組100’設置於門板的第一側,第二把手組200’設置於門板的第二側。第一把手組100’包含一第一套盤結構140’固定設置於門板的第一側。
配合參照第18圖及第20圖,第一套盤結構140’包含第一嵌合部144’,在此第一嵌合部144’的數量例示為二且對稱設置。傳動機構包含一傳動件400’以及一活動件160’。傳動件400’以不沿著平行於旋轉軸X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與第一把手組100’連接,傳動件400’具有抵靠部420’,在此抵靠部420’的數量例示為二且對稱設置。活動件160’以可沿平行於旋轉軸X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設置於傳動件400’上。
配合參照第17圖,活動件160’包含第一卡槽166’、第二卡槽167’以及第二嵌合部162’,在此第一卡槽166’、第二卡槽167’以及第二嵌合部162’的數量皆例示為二且皆對稱設置。第二嵌合部162’用以對應第一嵌合部144’。當傳動件400’受操作旋轉,抵靠部420’可於第一卡槽166’及第二卡槽167’間切換。當抵靠部420’位於第一卡槽166’,如第18圖所示,第二嵌合部162’用以與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分離,使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當抵靠部420’位於第二卡槽167’,如第20圖所示,第二嵌合部162’用以與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嵌合,使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
藉由上述配置,本創作的傳動機構控制鎖具10’於解鎖狀態及上鎖狀態間切換時,是藉由活動件160’沿平行於旋轉軸X的方向位移,以使第二嵌合部162’及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分離或嵌合,傳動件400’僅以旋轉軸X為中心旋轉,但不沿著平行旋轉軸X的方向位移(以下稱為軸向位移),可降低操作阻力,而可提升操作順暢度。
如第17圖所示,活動件160’具有相對的二側164’、165’,第一卡槽166’及第二卡槽167’形成於活動件160’的一側165’,第一卡槽166’具有一第一底部166a’,第二卡槽167’具有一第二底部167a’,第一底部166a’與第二底部167a’於沿著平行旋轉軸X的方向可具有一間隔距離(未另標號),活動件160’可更包含導引面168’及止擋面169’。關於活動件160’的其他細節可參考第一實施例的活動件160,在此不重複敘述。
如第15圖及第16圖所示,傳動機構更包含一第一彈性件150’、一傳動凸輪600’、一管狀連接件700’、一筒狀件220’、一可動件240’以及一第二彈性件230’,同時參照第18圖及第20圖,筒狀件220’包含導引軌道223’,導引軌道223’具有一解鎖端224’與一上鎖端225’,筒狀件220’可更包含一按鈕226’,按鈕226’通過第二握把210’的貫孔211’(見第15圖)曝露於外。可動件240’包含一本體243’、一限位孔241’以及導引部242’,關於可動件240’的其他細節可參考第一實施例的可動件240。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於下文中說明。
如第17圖所示,活動件160’更包含第一卡合部161a’,第一卡合部161a’的數量例示為四,第一卡合部161a’為一缺口且形成活動件160’之一周壁,具體來說,第一卡合部161a’為由本體161’的之周壁往內凹陷所形成的缺口。
如第15圖及第19圖所示,傳動凸輪600’包含一本體610’、第二卡合部620’、一中心孔630’、一第一階部640’及一第二階部650’,在此第二卡合部620’的數量例示為四且對應活動件160’的第一卡合部161a’,第二卡合部620’為一凸部且由傳動凸輪600’之一周壁沿著平行旋轉軸X的方向往外延伸形成,更具體來說,第二卡合部620’為由本體610’之周壁沿著平行旋轉軸X的方向往第一握把110’延伸所形成的凸部。第二階部650’由本體610’沿著平行旋轉軸X的方向往第二握把210’延伸形成,第一階部640’由第二階部650’沿著平行旋轉軸X的方向往第二握把210’延伸形成,第二階部650’用於供第一帶動件180’的中心孔184’套設,且階面660’用於承靠第一帶動件180’朝向第一握把110’的表面。如第15圖所示,第二階部650’及第一帶動件180’的中心孔184’的橫截面為圓形,藉此,第一帶動件180’可相對於傳動凸輪600’旋轉。
如第15圖所示,管狀連接件700’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710’及一第二端720’,管狀連接件700’的第一端710’與傳動凸輪600’同動連接,管狀連接件700’的第二端720’與第二把手組200’的第二握把210’同動連接。詳細來說,管狀連接件700’的第一端710’穿設於傳動凸輪600’的中心孔630’,管狀連接件700’及中心孔630’的橫截面配置為方形,使管狀連接件700’及傳動凸輪600’不會相對旋轉而同動連接,管狀連接件700’的第二端720’穿設於第二帶動件280’的中心孔284’,管狀連接件700’及中心孔284’的橫截面配置為方形,使管狀連接件700’及第二帶動件280’不會相對旋轉而同動連接,而第二帶動件280’與第二握把210’同動連接(可參考第一實施例的說明),因此,管狀連接件700’與第二握把210’同動連接。
鎖閂裝置300’設置於第一把手組100’及第二把手組200’之間,鎖閂裝置300’包含一鎖舌340’及一傳動軸350’,傳動軸350’沿著旋轉軸X的方向貫穿鎖閂裝置300’而由鎖閂裝置300’的二側突出。管狀連接件700’用以驅動鎖閂裝置300’的鎖舌340’伸縮。詳細來說,管狀連接件700’穿設於傳動軸350’的傳動孔351’,管狀連接件700’及傳動孔351’的橫截面配置為方形,使管狀連接件700’與傳動軸350’同動連接。當管狀連接件700’受操作旋轉,可帶動傳動軸350’一同旋轉而驅動鎖舌340’伸縮。關於轉動軸350’如何驅動鎖舌340’伸縮為習用,在此不予贅述。
在此實施例中,中心孔284’、管狀連接件700’及傳動孔351’的橫截面配置為方形,使第二帶動件280’、管狀連接件700’及傳動軸350’可同動連接,然而,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中心孔284’、管狀連接件700’及傳動孔351’的橫截面可配置為其他非圓形的形狀,例如半圓形、三角形或五角形,亦可達到相同功效。
在本實施例中,傳動件400’的第一端410’及抵靠部420’可分別受鎖件120’的容置槽121’的底部及管狀連接件700’的第一端710’抵頂,而使傳動件400’無法軸向位移。
另外,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握把110’、鎖件120’、第一軸管130’、活動件160’、第一帶動件180’同動連接,亦即可一同旋轉,其中第一軸管130’具有四卡鉤131’對應卡入第一帶動件180’的四個卡鉤槽185’,使第一軸管130’與第一帶動件180’同動連接,活動件160’的二第二嵌合部162’分別由第一軸管130’的二限位溝135’(見第15圖)突伸而出,使活動件160’無法相對第一軸管130’旋轉而與第一軸管130’同動連接。傳動件400’與鎖件120’同動連接,當鎖芯124’受操作相對於外筒123’旋轉,可帶動傳動件400’一同旋轉。第二把手組200’包含一第二握把210’、一第二軸管250’、一第二套盤結構260’、一第二復位件270’、一第二帶動件280’,第二握把210’、筒狀件220’、第二軸管250’、第二帶動件280’、管狀連接件700’及傳動軸350’同動連接,其中第二軸管250’具有四卡鉤251’對應卡入第二帶動件280’的四個卡鉤槽285’,使第二軸管250’與第二帶動件280’同動連接,亦即可一同旋轉,其他細節可參考第一實施例的相關說明。
請參照第17圖至第19圖,其中第18圖是第15圖中第一套盤結構140’及傳動機構於解鎖狀態的示意圖,為了顯示傳動件400’的方向而將管狀連接件700’省略。當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抵靠部420’位於第一卡槽166’,第二嵌合部162’與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分離,而活動件160’的第一卡合部161a’與傳動凸輪600’的第二卡合部620’彼此卡合,由於第二嵌合部162’並未嵌入第一嵌合部144’,活動件160’可相對第一套盤結構140’旋轉,基於活動件160’與第一握把110’為同動連接,此時第一握把110’亦可相對第一套盤結構140’旋轉,此外,基於活動件160’的第一卡合部161a’與傳動凸輪600’的第二卡合部620’彼此卡合,第一握把110’與傳動凸輪600’此時為同動連接。當下壓第一握把110’,亦即使第一握把110’朝第一方向D1旋轉,可帶動第一帶動件180’、活動件160’、傳動凸輪600’及管狀連接件700’一同朝第一方向D1旋轉,進而帶動傳動軸350’朝第一方向D1旋轉而驅動鎖舌340’內縮開門,當鬆開第一握把110’,第一復位件170’提供彈力使第一帶動件180’朝第二方向D2旋轉復位,可帶動第一握把110’、活動件160’、傳動凸輪600’及管狀連接件700’一同朝第二方向D2旋轉,進而帶動傳動軸350’朝第二方向D2旋轉而驅動鎖舌340’外伸至原本的位置,如第15圖所示,第一復位件170’是通過第一腳171’、第二腳172’配合第一套盤結構140’的第一限位柱145’、第二限位柱146’以及第一帶動件180’之限位槽181’的一端183’使第一帶動件180’復位,細節請參照第一實施例的相關說明,在此不重複贅述。當下壓第二握把210’時,可驅動鎖舌340’內縮開門,當鬆開第二握把210’可驅動鎖舌340’外伸至原本的位置,其作動原理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握把110、第二握把210相同,在此不重複贅述。
請參照第17圖、第20圖及第21圖,其中第20圖是第15圖中第一套盤結構140’及傳動機構於上鎖狀態的示意圖,為了顯示傳動件400’的方向而將管狀連接件700’省略。當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抵靠部420’位於第二卡槽167’,第二嵌合部162’與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嵌合,而活動件160’的第一卡合部161a’與傳動凸輪600’的第二卡合部620’彼此分離,由於第二嵌合部162’嵌入第一嵌合部144’,活動件160’無法相對第一套盤結構140’旋轉,基於活動件160’與第一握把110’為同動連接,此時第一握把110’亦無法相對第一套盤結構140’旋轉,因而無法驅動鎖舌340’內縮而開門。此外,於上鎖狀態下,基於活動件160’的第一卡合部161a’與傳動凸輪600’的第二卡合部620’彼此分離,第一握把110’與傳動凸輪600’及管狀連接件700’保持獨立關係,藉此,雖然第一握把110’無法相對第一套盤結構140’旋轉,此時,第二握把210’是處於可相對於第二套盤結構260’旋轉的狀態,因此傳動凸輪600’及管狀連接件700’可受第二握把210’帶動旋轉。
當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可利用以下方式切換至上鎖狀態。第一種方式是使用鑰匙(圖未示)插入鎖件120’的鎖孔122’ (參見第16圖),使鎖芯124’相對於外筒123’朝第一方向D1旋轉,可帶動傳動件400’朝第一方向D1旋轉,而使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如第20圖所示。第二種方式是透過按壓按鈕226’,如第18圖所示,使筒狀件220’受操作沿著旋轉軸X朝第一把手組100’的方向位移,使可動件240’ 的導引部242’受導引軌道223’導引而由解鎖端224’位移至上鎖端225’並帶動傳動件400’朝第一方向D1旋轉,而使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
當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可利用以下方式切換至解鎖狀態。第一種方式是使用鑰匙(圖未示)插入鎖件120’的鎖孔122’(參見第16圖),使鎖芯124’相對於外筒123’朝第二方向D2旋轉,可帶動傳動件400’朝第二方向D2旋轉,而使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如第18圖所示。第二種方式是透過下壓第二握把210’,亦即使第二握把210’朝第一方向D1旋轉,可帶動筒狀件220’一同朝第一方向D1旋轉,第二彈性件230’釋放彈力,可動件240’的導引部242’受第二彈性件230’推抵及導引軌道223’的導引而由上鎖端225’位移至解鎖端224’,並帶動傳動件400’朝第二方向D2旋轉,而使鎖具10’處於解鎖狀態。第三種方式是透過上提第二握把210’,亦即使第二握把210’朝第二方向D2旋轉,可帶動筒狀件220’一同朝第二方向D2’旋轉,導引軌道223’的上鎖端225’推抵可動件240’的導引部242’,使可動件240’與筒狀件220’一同朝第二方向D2旋轉並帶動傳動件400’一同朝第二方向D2旋轉,而使抵靠部420’由第二卡槽167’位移至第一卡槽166’,第二嵌合部162’與第一嵌合部144’彼此分離,且活動件160’的第一卡合部161a’與傳動凸輪600’的第二卡合部620’彼此卡合,之後下壓第二握把210’使其回復原位,亦即使第二握把210’朝第一方向D1旋轉,可帶動筒狀件220’一同朝第一方向D1’旋轉,此時,可動件240’受導引軌道223’導引由上鎖端225’位移至解鎖端224’,如第18圖所示。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鎖具10’可藉由鑰匙、下壓第二握把210’或上提第二握把210’進行解鎖。
此外,如第15圖、第16圖、第19圖、第21圖所示,管狀連接件700’的橫截面為正多邊形,活動件160’包含複數個第一卡合部161a’,傳動凸輪600’包含複數個第二卡合部620’,第一卡合部161a’的數量及第二卡合部620’的數量對應正多邊形的邊數,且第一卡合部161a’及第二卡合部620’呈等角度配置。具體來說,管狀連接件700’的橫截面為正四邊形,第一卡合部161a’的數量為四個,第二卡合部620’的數量為四個,四個第一卡合部161a’呈等角度配置,亦即二相鄰第一卡合部161a’與旋轉軸X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為90度,四個第二卡合部620’呈等角度配置,亦即二相鄰第二卡合部620’與旋轉軸X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為90度。當組裝鎖具10’時,通常先將鎖閂裝置300’安裝於門板上,並將第一把手組100’與傳動機構組的第一彈性件150’、活動件160’、傳動凸輪600’、管狀連接件700’及傳動件400’組裝形成外側組合,將外側組合設置於門板的第一側,並使管狀連接件700’及傳動件400’穿過傳動孔351’以及螺孔柱142’、143’穿過鎖閂裝置300’上對應的孔洞後,再與第二把手組200’對齊連接。倘若在將外側組合與鎖閂裝置300’進行組合前,使外側組合處於上鎖狀態,如第21圖所示,由於此時第二卡合部620’與第一卡合部161a’彼此分離,傳動凸輪600’及管狀連接件700’可相對於活動件160’呈360度空轉狀態,又由第一卡合部161a’的數量及第二卡合部620’的數量與管狀連接件700’的橫截面的邊數對應,管狀連接件700’不論以任何方向穿入傳動孔351’皆可使一第二卡合部620’對應一第一卡合部161a’,而不會導致組裝錯誤。在其他實施例中,管狀連接件700’的橫截面可為其他正多邊形,例如可為正三角形,而第一卡合部161a’的數量及第二卡合部620’的數量可相應調整成三個且呈等角度配置,亦可達到相同的功效。
關於鎖具10’中未提及的元件,可參考鎖具10中具有相同名稱之元件,關於鎖具10’的其他細節,在不產生矛盾的情況下,亦可參考鎖具10的相關敘述,在此不重複敘述。
由上述內容可知,本實施例的鎖具10’,於上鎖狀態及解鎖狀態間切換時,傳動件400’不會產生軸向位移,有利於降低操作阻力,而可提升操作順暢度。此外,本實施例的鎖具10’藉由改良傳動機構的結構,例如傳動凸輪600’不具備滑行斜坡、管狀連接件700’的橫截面為正多邊形,第一卡合部161a’的數量及第二卡合部620’的數量對應正多邊形的邊數,且第一卡合部161a’及第二卡合部620’呈等角度配置等,可避免如習知鎖具1之組裝錯誤的情形。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的鎖具於上鎖狀態及解鎖狀態間切換時,傳動件不會產生軸向位移,有利於降低操作阻力,而可提升操作順暢度。此外,本創作的鎖具藉由改良傳動機構的結構,可避免組裝錯誤的情形發生。
1:鎖具
2:第一把手組
3:第二把手組
4:傳動件
5:活動件
6:傳動凸輪
7:管狀連接件
8:螺孔柱
21:第一套盤結構
22:第一嵌合部
41:抵靠部
51:第一底槽
52:第二底槽
53:第二嵌合部
54:第一卡合部
61:滑行斜坡
61a:第一端
61b:第二端
62:第二卡合部
10,10’:鎖具
100,100’:第一把手組
110,110’:第一握把
120,120’:鎖件
121,121’:容置槽
122,122’:鎖孔
123,123’:外筒
124,124’:鎖芯
130,130’:第一軸管
131,131’:卡鉤
135,135’:限位溝
140,140’:第一套盤結構
142’,143’:螺孔柱
144,144’:第一嵌合部
145,145’:第一限位柱
146,146’:第二限位柱
150,150’:第一彈性件
160,160’:活動件
161,161’:本體
161a’:第一卡合部
162,162’:第二嵌合部
164,164’,165,165’:側
166,166’:第一卡槽
166a,166a’:第一底部
167,167’:第二卡槽
167a,167a’:第二底部
168,168’:導引面
169,169’:止擋面
170,170’:第一復位件
171,171’:第一腳
172,172’:第二腳
180,180’:第一帶動件
181,181’:限位槽
183,183’:端
184,184’:中心孔
185,185’:卡鉤槽
190:第一管狀件
200,200’:第二把手組
210,210’:第二握把
211,211’:貫孔
220,220’:筒狀件
223,223’:導引軌道
224,224’:解鎖端
225,225’:上鎖端
226,226’:按鈕
230,230’:第二彈性件
240,240’:可動件
241,241’:限位孔
242,242’:導引部
243,243’:本體
250,250’:第二軸管
251,251’:卡鉤
260,260’:第二套盤結構
270,270’:第二復位件
280,280’:第二帶動件
284,284’:中心孔
285,285’:卡鉤槽
290:第二管狀件
300,300’:鎖閂裝置
310:第一傳動軸
311:第一傳動孔
320:第二傳動軸
321:第二傳動孔
340,340’:鎖舌
350’:傳動軸
351’:傳動孔
400,400’:傳動件
410,410’:第一端
420,420’:抵靠部
600’:傳動凸輪
610’:本體
620’:第二卡合部
630’:中心孔
640’:第一階部
650’:第二階部
660’:階面
700’:管狀連接件
710’:第一端
720’:第二端
A1:夾角
d1:間隔距離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X:旋轉軸
第1圖是繪示一習知鎖具的分解示意圖。
第2圖是第1圖中鎖具於解鎖狀態時傳動機構的示意圖。
第3圖是第1圖中鎖具於上鎖狀態時傳動機構的示意圖。
第4圖是依據本創作一第一實施例的鎖具的立體示意圖。
第5圖是第4圖中鎖具的分解示意圖。
第6圖是第4圖中鎖具的另一分解示意圖。
第7圖是第4圖中鎖具的剖視示意圖。
第8圖是第4圖中鎖具的另一剖視示意圖。
第9圖是第5圖中活動件的立體示意圖。
第10圖是第5圖中活動件的平面示意圖。
第11圖是第10圖中活動件沿著割面線C-C的剖視示意圖。
第12圖是第5圖中第一套盤結構及傳動機構於解鎖狀態的示意圖。
第13圖是第5圖中第一套盤結構及傳動機構於上鎖狀態的示意圖。
第14圖是依據本創作一第二實施例的鎖具的立體示意圖。
第15圖是第14圖中鎖具的分解示意圖。
第16圖是第14圖中鎖具的另一分解示意圖。
第17圖是第15圖中活動件的立體示意圖。
第18圖是第15圖中第一套盤結構及傳動機構於解鎖狀態的示意圖。
第19圖是第18圖中傳動件、活動件及傳動凸輪於解鎖狀態的示意圖。
第20圖是第15圖中第一套盤結構及傳動機構於上鎖狀態的示意圖。
第21圖是第20圖中傳動件、活動件及傳動凸輪於解鎖狀態的示意圖。
140:第一套盤結構
144:第一嵌合部
145:第一限位柱
146:第二限位柱
150:第一彈性件
160:活動件
161:本體
162:第二嵌合部
164,165:側
220:筒狀件
223:導引軌道
224:解鎖端
225:上鎖端
226:按鈕
230:第二彈性件
240:可動件
242:導引部
400:傳動件
420:抵靠部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X:旋轉軸
Claims (22)
- 一種傳動機構,應用於一鎖具且用以控制該鎖具於一解鎖狀態及一上鎖狀態間切換,該鎖具定義一旋轉軸且用以安裝於一門板,該門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鎖具包含一第一把手組及一第二把手組,該第一把手組設置於該門板的該第一側,該第二把手組設置於該門板的該第二側,該第一把手組包含一第一套盤結構固定設置於該門板的該第一側,該第一套盤結構包含一第一嵌合部,該傳動機構包含: 一傳動件,以不沿著平行於該旋轉軸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與該第一把手組連接,該傳動件具有一抵靠部;以及 一活動件,以可沿平行於該旋轉軸的方向位移的方式設置於該傳動件上,該活動件包含: 一第一卡槽,形成於該活動件的一側; 一第二卡槽,形成於該活動件的該側;以及 一第二嵌合部,用以對應該第一嵌合部; 其中當該傳動件受操作旋轉,該抵靠部可於該第一卡槽及該第二卡槽間切換; 其中當該抵靠部位於該第一卡槽,該第二嵌合部用以與該第一嵌合部彼此分離,使該鎖具處於該解鎖狀態; 其中當該抵靠部位於該第二卡槽,該第二嵌合部用以與該第一嵌合部彼此嵌合,使該鎖具處於該上鎖狀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活動件更包含: 一導引面,設置於該第一卡槽的一側且位於該第一卡槽及該第二卡槽之間。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活動件更包含: 一止擋面,相對於該導引面設置於該第一卡槽的另一側。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活動件的該第一卡槽具有一第一底部,該活動件的該第二卡槽具有一第二底部,該第一底部與該第二底部於沿著平行該旋轉軸的方向具有一間隔距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第一嵌合部由該第一套盤結構的一表面凹陷形成,該活動件更包含一本體,該第二嵌合部由該本體朝垂直該旋轉軸的方向往外延伸形成。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機構,更包含: 一第一彈性件,抵接於該活動件的另一側; 其中當該傳動件受操作旋轉,使該抵靠部由該第一卡槽切換至該第二卡槽時,該抵靠部推抵該活動件沿著該旋轉軸朝該第一彈性件位移,使該第二嵌合部嵌入該第一嵌合部,並使該第一彈性件蓄積彈力; 其中當該傳動件受操作旋轉,使該抵靠部由該第二卡槽切換至該第一卡槽時,該第一彈性件釋放彈力以推抵該活動件沿著該旋轉軸往遠離該第一彈性件的方向位移,使該第二嵌合部脫離該第一嵌合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第一卡槽與該第二卡槽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為90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機構,更包含: 一筒狀件,設置於該第二把手組中,該筒狀件包含一導引軌道,該導引軌道具有一解鎖端與一上鎖端;以及 一可動件,以可沿著該導引軌道活動的方式設置於該筒狀件,該可動件與該傳動件同動連接; 其中當該筒狀件受操作沿著該旋轉軸朝該第一把手組的方向位移,該可動件受該導引軌道導引而由該解鎖端位移至該上鎖端並帶動該傳動件旋轉,使該鎖具由該解鎖狀態切換至該上鎖狀態。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可動件包含: 一本體; 一限位孔,形成於該本體,該傳動件穿設於該限位孔中;以及 一導引部,由該本體朝垂直該旋轉軸的方向往外延伸形成,該導引部可活動地設置於該導引軌道。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當該可動件位於該上鎖端,且該筒狀件受操作朝一第一方向旋轉,該可動件受該導引軌道導引由該上鎖端位移至該解鎖端並帶動該傳動件旋轉,而使該鎖具由該上鎖狀態切換至該解鎖狀態。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當該可動件位於該上鎖端,且該筒狀件受操作朝相反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旋轉,該可動件受該筒狀件帶動一同朝該第二方向旋轉並帶動該傳動件旋轉,而使該鎖具由該上鎖狀態切換至該解鎖狀態。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傳動機構,更包含: 一第二彈性件,設置於該筒狀件中且抵接於該可動件的一側; 其中當該筒狀件受操作沿著該旋轉軸朝該第一把手組的方向位移,使該可動件受該導引軌道導引由該解鎖端位移至該上鎖端時,該第二彈性件受該可動件推抵而蓄積一彈力; 其中當該筒狀件受操作朝一第一方向旋轉時,該第二彈性件釋放該彈力而推抵該可動件,使該可動件由該上鎖端位移至該解鎖端。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活動件更包含一第一卡合部,該傳動機構更包含: 一傳動凸輪,包含一第二卡合部,對應該第一卡合部;以及 一管狀連接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管狀連接件的該第一端與該傳動凸輪同動連接,該管狀連接件的該第二端與該第二把手組的一第二握把同動連接; 其中當該抵靠部位於該第一卡槽,該第一卡合部與該第二卡合部彼此卡合,且該第一把手組的一第一握把可帶動該傳動凸輪轉動; 其中當該抵靠部位於該第二卡槽,該第一卡合部與該第二卡合部彼此分離,且該第一把手組的該第一握把無法帶動該傳動凸輪轉動。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第一卡合部為一缺口且形成於該活動件之一周壁,該第二卡合部為一凸部且由該傳動凸輪之一周壁沿著平行該旋轉軸的方向往外延伸形成。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管狀連接件的橫截面為正多邊形,該活動件包含複數個第一卡合部,該傳動凸輪包含複數個第二卡合部,該些第一卡合部的數量及該些第二卡合部的數量對應該正多邊形的邊數,且該些第一卡合部及該些第二卡合部呈等角度配置。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鎖具更包含一鎖閂裝置,該鎖閂裝置設置於該第一把手組及該第二把手組之間,該管狀連接件用以驅動該鎖閂裝置的一鎖舌伸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鎖具更包含: 一第一管狀件,與該第一把手組的一第一握把同動連接;以及 一第二管狀件,與該第二把手組的一第二握把同動連接且獨立於該第一管狀件。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鎖具更包含一鎖閂裝置,該鎖閂裝置設置於該第一把手組及該第二把手組之間,該第一管狀件及該第二管狀件用以獨立驅動該鎖閂裝置的一鎖舌伸縮。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傳動機構,其中該鎖閂裝置更包含一第一傳動軸及一第二傳動軸,該第一管狀件與該第一傳動軸同動連接,該第二管狀件與該第二傳動軸同動連接,且該第一傳動軸與該第二傳動軸彼此獨立。
- 一種鎖具,定義一旋轉軸且用以安裝於一門板,該門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鎖具包含: 一第一把手組,設置於該門板的該第一側,該第一把手組包含: 一第一套盤結構固定設置於該門板的該第一側;以及 一鎖件; 一第二把手組,設置於該門板的該第二側;以及 一如請求項1至19任一項所述之傳動機構; 其中該傳動件與該鎖件同動連接,當該鎖件受操作於一第一狀態及一第二狀態間切換,該鎖件帶動該傳動件旋轉,而使該抵靠部在該第一卡槽及該第二卡槽間切換。
- 如請求項20所述之鎖具,其中該第一把手組更包含: 一第一握把,以可相對該第一套盤結構旋轉的方式與該第一套盤結構連接,其中當該抵靠部位於該第一卡槽,該第一握把可相對該第一套盤結構旋轉,當該抵靠部位於該第二卡槽,該第一握把無法相對該第一套盤結構旋轉。
- 如請求項20所述之鎖具,其中該第二把手組更包含: 一第二握把,與該傳動件連接,當該鎖具位於該上鎖狀態時,該第二握把受操作旋轉並帶動該傳動件旋轉,而使該鎖具由該上鎖狀態切換至該解鎖狀態。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11167U TWM616659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傳動機構及鎖具 |
CN202022048880.3U CN213869318U (zh) | 2020-08-27 | 2020-09-17 | 传动机构及锁具 |
US17/113,118 US11686122B2 (en) | 2020-08-27 | 2020-12-07 |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lock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11167U TWM616659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傳動機構及鎖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16659U true TWM616659U (zh) | 2021-09-11 |
Family
ID=7704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11167U TWM616659U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傳動機構及鎖具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86122B2 (zh) |
CN (1) | CN213869318U (zh) |
TW (1) | TWM616659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965410S1 (en) * | 2021-07-09 | 2022-10-04 | Jiangmen Pengjiang MTT Gloria Trading Co., Ltd. | Fingerprint loc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88296A (en) * | 1995-06-16 | 1998-08-04 | Tong-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 Lock set with improved spindle construction |
US5784909A (en) * | 1997-04-22 | 1998-07-28 | Taiwan Fu Hsing Industry Co., Ltd. | Control mechanism for tubular locks |
US6807833B1 (en) * | 2003-11-18 | 2004-10-26 |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 Unlocking device for a lever handle door lock |
US20050223763A1 (en) * | 2004-04-08 | 2005-10-13 | Lan-Shi Huang | Returning device for lock |
US20060156770A1 (en) * | 2004-04-08 | 2006-07-20 |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 Restraining plate cooperating with a locking/unlocking control bar for use in a door lock mechanism |
US20060086162A1 (en) * | 2004-10-26 | 2006-04-27 |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 Adapter structure for a removable lock core assembly |
US8256253B2 (en) * | 2010-07-22 | 2012-09-04 | Tong 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 Cylindrical lock |
TWM418958U (en) * | 2011-06-02 | 2011-12-21 | Tong Lung Metal Ind Co Ltd | Pushbutton mechanism of lock |
US8479544B2 (en) * | 2011-12-12 | 2013-07-09 | Eversafety Precision Industry (Tianjin) Co., Ltd. | Auto-unlock assembly for a tubular lock |
-
2020
- 2020-08-27 TW TW109211167U patent/TWM616659U/zh unknown
- 2020-09-17 CN CN202022048880.3U patent/CN213869318U/zh active Active
- 2020-12-07 US US17/113,118 patent/US11686122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064990A1 (en) | 2022-03-03 |
US11686122B2 (en) | 2023-06-27 |
CN213869318U (zh) | 2021-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207151U (ja) | 係止保持装置 | |
US7530245B2 (en) | Door lock | |
TWM521101U (zh) | 鎖閂的閉鎖結構 | |
TWM616659U (zh) | 傳動機構及鎖具 | |
KR20190139200A (ko) | 개선형 락-텅 구동장치를 갖는 스마트 잠금장치 | |
CN216110130U (zh) | 锁具 | |
CA3128623C (en) |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lock | |
JPH01203705A (ja) | 板状体の組立具 | |
JP6745568B2 (ja) | 安全スイッチ | |
JP7274715B2 (ja) | 収納家具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連結具 | |
JP5524732B2 (ja) | レバーハンドル錠 | |
JPH0629384Y2 (ja) | ハンドル | |
JP5094521B2 (ja) | 可変コード型シリンダ錠 | |
KR102722954B1 (ko) | 도어락의 잠금장치 | |
JP4588399B2 (ja) | 防犯サムターン | |
JPH0666055A (ja) | ボタン錠 | |
CN221171423U (zh) | 连接组件、锁定机构及led显示装置 | |
JPH0630371U (ja) | ドア用レバーハンドル装置 | |
US20130118218A1 (en) | Lock assembly having outer and inner lock units | |
JP4080185B2 (ja) | 施解錠装置 | |
TWI592558B (zh) | Electronic control latch | |
JPH068210Y2 (ja) | 門扉の把手のクリツク装置 | |
CN117418745A (zh) | 一种机械密码锁、柜子及自动化设备 | |
KR101968274B1 (ko) | 모티스의 레버 핸들 조립체 | |
TWM607970U (zh) | 單向棘輪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