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3995U - 一種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種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3995U
TWM613995U TW110201929U TW110201929U TWM613995U TW M613995 U TWM613995 U TW M613995U TW 110201929 U TW110201929 U TW 110201929U TW 110201929 U TW110201929 U TW 110201929U TW M613995 U TWM613995 U TW M61399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ocket
insulating body
slot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1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紅強
許立軍
葉明明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東莞立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東莞立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東莞立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13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399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了一種連接器。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導電端子組和金屬殼。絕緣本體一端設有插口;導電端子組設於絕緣本體的另一端上;金屬殼包括依次連接的遮蓋部、卡接部和固接部,遮蓋部遮蓋於絕緣本體設有導電端子組的端部區域上,卡接部插裝於絕緣本體上且伸入插口,第一連接件插入插口後,卡接部與第一連接件卡接,固接部與第二連接件上接地焊盤焊接。

Description

一種連接器
本創作涉及連接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接器。
連接器是指將一個迴路上的兩個導體橋接起來,使得電流或者訊號可以從一個導體流向另一個導體的導體設備。隨著電子產品的集成化、小型化的發展,連接器也不斷向集成化、小型化方向發展。
在眾多類型的連接器中,Type-C接口的連接器在電子設備中具有廣泛的應用。Type-C接口的連接器主要包括母座和公頭,母座焊接在PCB板上,公頭可拆卸地與母座插接連接,進而用於實現一個迴路上的兩個導體橋接。但是其也存在較多問題,主要體現在:公頭反覆插接母頭後,容易出現鬆脫及不良的問題;同時,母座的鐵殼功能單一,主要起到屏蔽效果,因此零組件的集成化程度低;母座的鐵殼通常採用直插結構插接到PCB板上開設的插孔中再進行焊接,因此結構複雜,占用PCB板空間大。
本創作提出了一種連接器,其插接穩固,不易出現插接鬆脫及不良的問題,且零組件集成度高。
本創作採用以下技術手段:
一種連接器,包括:
絕緣本體,其一端開設有插口;
導電端子組,設置於所述絕緣本體的另一端上;
金屬殼,包括依次連接的遮蓋部、卡接部和固接部,所述遮蓋部遮蓋於所述絕緣本體設置有所述導電端子組的端部區域上,所述卡接部插裝於所述絕緣本體上且伸入到所述插口中,第一連接件插入所述插口後,所述卡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件卡接,所述固接部被配置為與第二連接件固定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端部區域包括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所述導電端子組布置於所述第一側面上,所述第二側面位於所述第一側面的上方,所述遮蓋部包括:
第一遮板,遮蓋於所述第一側面上;
第二遮板,與所述第一遮板連接,所述第二遮板遮蓋於所述第二側面上。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絕緣本體上還開設有與所述插口連通的卡接部插槽,所述卡接部通過所述卡接部插槽伸入到所述插口中。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
第一卡臂,與所述遮蓋部連接;
第二卡臂,與所述遮蓋部連接,所述第一卡臂和所述第二卡臂之間間隔形成有凹口,所述凹口的側壁上凸設有卡凸。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絕緣本體上還開設有固接部插槽,所述固接部的一端插裝於所述固接部插槽中,另一端伸出所述固接部插槽與第二連接件焊接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端子組包括多個導電端子,多個導電端子沿第一方向間隔布置於所述絕緣本體的背向所述插口的一端上。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絕緣本體上還開設有多個分別與所述插口連通的端子插槽,各所述導電端子對應插裝於各所述端子插槽中,且各所述導電端子的一端伸入所述插口並能夠與所述第一連接件上對應設置的端子觸點相抵接,所述導電端子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件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遮蓋部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卡接部,各所述卡接部分別連接所述固接部,所述導電端子組位於兩個所述固接部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連接器還包括:
接地件,其設置於所述絕緣本體上,所述接地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插口,第一連接件插入所述插口後,所述接地件伸入所述插口的一端抵靠於所述第一連接件的接地觸點上,所述接地件的另一端被配置為與所述第二連接件固定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絕緣本體上還開設有接地件插槽,所述接地件包括:
主體部,插裝於所述接地件插槽中;
抵接部,與所述主體部連接,所述抵接部伸入所述插口中且能夠抵緊於所述接地觸點上;
焊接部,與所述主體部連接,所述焊接部被配置為與所述接地盤焊接連接。
本創作的連接器的金屬殼不僅具有屏蔽以及對絕緣本體的固定效果;同時,金屬殼的卡接部能夠卡接第一連接件,使得第一連接件更為穩固的插接在插口中,不易出現插接鬆脫及不良,故連接器的金屬殼 具有集成度高的優點。
1:絕緣本體
11:插口
12:第二側面
13:卡接部插槽
14:固接部插槽
15:端子插槽
16:接地件插槽
17:第一側面
18:端部區域
100:第一連接件
101:卡位缺口
2:導電端子組
21:導電端子
200:第二連接件
3:金屬殼
31:遮蓋部
311:第一遮板
312:第二遮板
32:卡接部
321:第一卡臂
322:第二卡臂
323:卡凸
324:凹口
33:固接部
4:接地件
41:主體部
42:抵接部
43:焊接部
X:第一方向
〔圖1〕是本創作提供的連接有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的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隱去絕緣本體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創作提供的連接器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本創作提供的連接有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的連接器的開設插口的一側的正視圖。
〔圖6〕是沿圖5中線B-B截取的截面示意圖。
〔圖7〕是沿圖5中線C-C截取的截面示意圖。
下面結合圖式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創作的技術手段。
在本創作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固定」應作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創作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創作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 第二特徵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徵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在本實施例的描述中,術語「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圖式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和簡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創作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僅用於在描述上加以區分,並沒有特殊的含義。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連接器,圖中X表示第一方向。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1、導電端子組2和金屬殼3。絕緣本體1的一端開設有插口11(如圖5~6所示);導電端子組2設置於絕緣本體1的另一端上。其中,導電端子組2包括多個導電端子21,多個導電端子21沿第一方向X間隔布置於絕緣本體1的背向插口11的一端上。金屬殼3包括依次連接的遮蓋部31、卡接部32和固接部33,遮蓋部31遮蓋於絕緣本體1設置有導電端子組2的端部區域18上,卡接部32插裝於絕緣本體1上且伸入到插口11中,第一連接件100插入插口11後,卡接部32與第一連接件100卡接,固接部33被配置為與第二連接件200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固接部33與第二連接件200上的接地焊盤(圖中未標示)SMT貼片焊接連接。具體而言,遮蓋部31的沿第一方向X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一個卡接部32,各卡接部32分別連接有一個固接部33,導電端子組2位於兩個固接部33之間,金屬殼3的結構簡單,能夠穩定的固定在第二連接件200 上。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件100主要是指FFC排線或者FPC排線,第二連接件200則是指PCB電路板。其中,FPC排線就是可在一定程度內彎曲的連接線組,FFC排線又稱Flexible Flat Cable,中文譯文:柔性扁平排線。SMT是表面黏著技術(SMT為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 的縮寫),是電子組裝行業裡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它是一種將無引腳或短引線表面黏著元件(簡稱SMC/SMD,中文稱片狀元件)安裝在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過回流焊接或浸入焊接等方法加以焊接組裝的電路裝連技術。
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的金屬殼3不僅具有屏蔽以及將絕緣本體1固定在第二連接件200上的效果;同時,其與接地焊盤焊接實現接地,無需在第二連接件200上開孔,因此連接器對第二連接件200的占用空間小;此外,金屬殼3的卡接部32能夠卡接第一連接件100,使得第一連接件100更為穩固的插接在插口11中,不易出現插接鬆脫及不良,故連接器的金屬殼3具有集成度高的優點,其實現多功能集成於一體,有利於減少連接器製造過程中的零組件數量,簡化裝配步驟,降低成本。
而為了能夠遮蓋絕緣本體1設置有導電端子組2的端部區域18。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中,端部區域18包括第一側面17和第二側面12,導電端子組2布置於第一側面17上,第二側面12位於第一側面17的上方,遮蓋部31包括第一遮板311和第二遮板312。第一遮板311遮蓋於第一側面17上。第二遮板312與第一遮板311連接,第二遮板312遮蓋於第二側面12上,進而能夠遮蓋絕緣本體1設置有導電端子組2的端部區域18,其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能確保第一連接件100和第二連接件200之間電性連接訊號的穩定性。
進一步地,為了使得卡接部32能夠插裝於絕緣本體1 上,且能夠卡接第一連接件100。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中,絕緣本體1上還開設有與插口11連通的卡接部插槽13,且卡接部32通過卡接部插槽13伸入到插口11中,進而能夠卡接第一連接件100。
具體而言,如圖4~6所示,卡接部32包括第一卡臂321和第二卡臂322。第一卡臂321和第二卡臂322分別固定連接於遮蓋部31的端部。第一卡臂321和第二卡臂322之間間隔形成有凹口324,凹口324的側壁上凸設有卡凸323,設有卡凸323的凹口324伸入到插口11內部,卡凸323能夠卡接於第一連接件100的卡位缺口101中,即當第一連接件100插入插口11後,第一連接件100的卡位缺口101對應的插入到插口11內布置有卡接部32的位置處,卡接部32能夠通過凹口324中的卡凸323卡住第一連接件100,使得第一連接件100穩定的插接在插口11中。
進一步地,如圖3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絕緣本體1上還開設有固接部插槽14,固接部33的一端插裝於固接部插槽14中,固接部33的另一端伸出固接部插槽14與第二連接件200上的接地焊盤焊接連接。本實施例中,固接部33的伸出固接部插槽14的一端的底部直接被SMT貼片焊接在接地焊盤上,由於第二連接件200上不再開孔,因此對第二連接件200的結構改動小,固接部33無需穿孔而伸出到第二連接件200的另一面,占用空間少。
進一步地,如圖3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連接器還包括接地件4。接地件4設置於絕緣本體1上,且接地件4的一端伸入插口11,第一連接件100插入插口11後,接地件4伸入插口11的一端抵靠於第一連接件100的接地觸點(圖中未示出)上,接地件4的另一端被配置為與第二連接件200固定連接,本實施例為與第二連接件200上的接地盤(圖中未示出)焊接連接。接地件4使得第一連接件100能夠接地處理, 具體接地路徑為:第一連接件100的接地觸點連接接地件4,接地件4連接第二連接件200,第二連接件200連接地面,進而接地。
具體而言,如圖5和圖7所示,絕緣本體1上還開設有接地件插槽16,接地件4包括主體部41、抵接部42和焊接部43。主體部41插裝於接地件插槽16中;抵接部42與主體部41連接,抵接部42伸入插口11中且能夠抵緊於第一連接件100的接地觸點上;焊接部43與主體部41連接,焊接部43與第二連接件200的接地盤焊接連接,進而實現電性導通接地。本實施例的接地件4為接地銅片,具有彈性。抵接部42抵靠在接地觸點上,抵接部42具有彈性抵緊支撐作用,進而能夠使得第一連接件100在插口11中插接更加穩定可靠。
而對於導電端子21在絕緣本體1上的插裝固定以及與第一連接件100的連接。具體而言,如圖3和圖7所示,絕緣本體1上還開設有多個分別與插口11連通的端子插槽15,各導電端子21一對一地插裝於各端子插槽15中,且各導電端子21的一端伸入插口11並能夠與第一連接件100上對應設置的端子觸點(圖中未示出)相抵接,進而實現電性連接,導電端子21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接件200焊接連接。
以上內容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本創作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創作的限制。
本創作要求在2020年12月15日提交中國專利局、申請號為202023019086.2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以上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創作中。
12:第二側面
13:卡接部插槽
14:固接部插槽
15:端子插槽
17:第一側面
18:端部區域
21:導電端子
31:遮蓋部
311:第一遮板
312:第二遮板
32:卡接部
33:固接部
4:接地件
41:主體部
42:抵接部
43:焊接部
X:第一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連接器,其特徵係其包括:
    絕緣本體(1),其一端開設有插口(11);
    導電端子組(2),設置於該絕緣本體(1)的另一端上;
    金屬殼(3),包括依次連接的遮蓋部(31)、卡接部(32)和固接部(33),該遮蓋部(31)遮蓋於該絕緣本體(1)設置有該導電端子組(2)的端部區域(18)上,該卡接部(32)插裝於該絕緣本體(1)上且伸入到該插口(11)中,第一連接件(100)插入該插口(11)後,該卡接部(32)與該第一連接件(100)卡接,該固接部(33)被配置為與第二連接件(200)固定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端部區域(18)包括第一側面(17)和第二側面(12),該導電端子組(2)布置於該第一側面(17)上,該第二側面(12)位於該第一側面(17)的上方,該遮蓋部(31)包括:
    第一遮板(311),遮蓋於該第一側面(17)上;
    第二遮板(312),與該第一遮板(311)連接,該第二遮板(312)遮蓋於該第二側面(12)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1)上還開設有與該插口(11)連通的卡接部插槽(13),該卡接部(32)通過該卡接部插槽(13)伸入到該插口(11)中。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卡接部(32)包括:
    第一卡臂(321),與該遮蓋部(31)連接;
    第二卡臂(322),與該遮蓋部(31)連接,該第一卡臂(321)和該第二卡臂(322)之間間隔形成有凹口(324),該凹口(324)的側壁上凸設有卡凸(323)。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1)上還開設有固接部插槽(14),該固接部(33)的一端插裝於該固接部插槽(14)中,另一端伸出該固接部插槽(14)與第二連接件(200)上的接地焊盤焊接連接。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導電端子組(2)包括多個導電端子(21),多個導電端子(21)沿第一方向(X)間隔布置於該絕緣本體(1)的背向該插口(11)的一端上。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1)上還開設有多個分別與該插口(11)連通的端子插槽(15),各該導電端子(21)對應插裝於各該端子插槽(15)中,且各該導電端子(21)的一端伸入該插口(11)並能夠與該第一連接件(100)上對應設置的端子觸點相抵接,該導電端子(21)的另一端與該第二連接件(200)連接。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遮蓋部(31)的沿該第一方向(X)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卡接部(32),各該卡接部(32)分別連接該固接部(33),該導電端子組(2)位於兩個該固接部(33)之間。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
    接地件(4),其設置於該絕緣本體(1)上,該接地件(4)的一端伸入該插口(11),第一連接件(100)插入該插口(11)後,該接地件(4)伸入該插口(11)的一端抵靠於該第一連接件(100)的接地觸點上,該接地件(4)的另一端被配置為與該第二連接件(200)固定連接。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1)上還開設有接地件插槽(16),該接地件(4)包括:
    主體部(41),插裝於該接地件插槽(16)中;
    抵接部(42),與該主體部(41)連接,該抵接部(42)伸入該插口(11) 中且能夠抵緊於該接地觸點上;
    焊接部(43),與該主體部(41)連接,該焊接部(43)被配置為與該接地盤焊接連接。
TW110201929U 2020-12-15 2021-02-22 一種連接器 TWM6139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9086.2 2020-12-15
CN202023019086.2U CN213636352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3995U true TWM613995U (zh) 2021-07-01

Family

ID=76639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1929U TWM613995U (zh) 2020-12-15 2021-02-22 一種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6352U (zh)
TW (1) TWM61399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11466A1 (de) 2022-10-28 2024-05-08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bindungsanordnung, Batteriemodul mit einer solche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6352U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7184B (zh) 电连接器
US636471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r assembly
TWM477690U (zh) 低剖面背板連接器
US6176743B1 (en) Electrical adapter
JP2004207248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20110136380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6533610B1 (en) Low-profile RF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396690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JP200812387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647858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ductive terminals that are provided with a dielectric coating
TWI416806B (zh)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體
TWM613995U (zh) 一種連接器
US2003023251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93916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necting with cables
CN109687188B (zh) 一种fpc/ffc连接器
US669906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5649969B2 (ja) プラグ装置、プラグコネクタおよび該プラグ装置製造方法
US2003010472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necting one or more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JP2011233425A (ja) コネクタ
CN21098500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M505082U (zh) 連接器組合
JP2004178960A (ja) コネクタ
US6146172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22007011A1 (zh) 一种多极基板电连接器
US6793538B2 (en) Slim modular 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