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2510U - 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2510U
TWM612510U TW109214650U TW109214650U TWM612510U TW M612510 U TWM612510 U TW M612510U TW 109214650 U TW109214650 U TW 109214650U TW 109214650 U TW109214650 U TW 109214650U TW M612510 U TWM612510 U TW M61251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erminal
terminal group
cable
cable connector
buck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4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初 楊
唐輝
柯英豪
劉振興
李杭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安費諾電子裝配(廈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108379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0729594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092402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142286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安費諾電子裝配(廈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安費諾電子裝配(廈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12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251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揭露了一種線纜連接器,包括線端絕緣主體、設在線端絕緣主體內部的線端導電端子組、與線端導電端子組電連接的線纜以及安裝在線端絕緣主體上方的卡扣。線端絕緣主體包括主體部、自主體部向前延伸形成的插入部以及自主體部上表面向上及向前延伸形成的卡扣部。卡扣部的頂部開設有卡扣槽,卡扣安裝在卡扣槽內,插入部內開設有第一插接槽,線端導電端子組設於第一插接槽內,卡扣部延伸出主體部部分與插入部之間具有第一限位插槽。本創作進一步揭露了包含上述線纜連接器的連接器組件。本創作的線纜連接器插入板端連接器後,可以使得整個連接器組件的高度小於8mm,可以應用在伺服器散熱器底下,節省主板空間。

Description

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本創作涉及連接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隨著伺服器和交換機裡傳輸速度的越來越快,傳輸速度達到56Gbps和112Gbps,傳統用印刷電路板傳輸訊號的限制越來越大,因訊號在印刷電路板傳輸時衰減很大,會影響訊號完整性,所以需要採用連接器的方式來減小衰減。
目前使用的產品高度都比較高,不適合用在伺服器晶片的周邊。隨著客戶對主板空間的利用以及從節省成本的角度考慮,客戶也希望利用散熱器底下的主板空間,希望產品能放置在散熱器底下,以充分利用伺服器主板空間。
針對上述問題,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應用在伺服器散熱器底下的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以節省主板空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線纜連接器,包括線端絕緣主體、設在線端絕緣主體內部的線端導電端子組、與線端導電端子組電連接的線纜以及安裝在線端絕緣主體上方的卡扣。線端絕緣主體包括主體部、自主體部向前延伸形成的插入部以及自主體部上表面向上及向前延伸形成的卡扣部。卡扣部的頂部開設有卡扣槽,卡扣安裝在卡扣槽內。插入部內開設有第一插接槽,線端導電端子組設於第一插接槽內。卡扣部延伸出主體部的部分與插入部之間具有第一限位插槽。
較佳地,卡扣部向前超出插入部。
較佳地,插入部的下方具有自主體部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兩個導向定位柱,插入部與導向定位柱之間具有第二限位插槽。
較佳地,導向定位柱向前超出插入部。
較佳地,插入部的前端面在兩個導向定位柱之間向前延伸形成一限位塊。
較佳地,主體部的內部開設有空腔,空腔內固設有用於固定線端導電端子組末端的塑膠固定件,線端導電端子組向前伸入第一插接槽內。
較佳地,線端導電端子組包括第一導電端子組和第二導電端子組,第一導電端子組和第二導電端子組分別排佈於第一插接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處,線纜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線纜和第二線纜,第一線纜與第一導電端子組電連接,第二線纜與第二導電端子組電連接。
較佳地,第一導電端子組和第二導電端子組均包括沿著第一插接槽寬度方向排佈的複數個導電端子,導電端子包括端子主體部、自端子主體部前端彎折形成的接觸部以及自端子主體部後端向後延伸形成的焊接部,第一導電端子組和第二導電端子組的焊接部相互平行設置,第一導電端子組的焊接部和第二導電端子組的焊接部之間的間距為第一導電端子組的接觸部和第二導電端子組的接觸部之間最小間距的1~2.5倍。
一種實施方式中,第一線纜和第二線纜均由主體部的後端向後穿出。
另一種實施方式中,第一導電端子組在與塑膠固定件連接的一端向下彎折形成第一連接部,第二導電端子組在與塑膠固定件連接的一端向下彎折形成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相互平行且前後錯開設置,第一線纜和第二線纜均由主體部的底部向下穿出。
較佳地,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的間距為0.3~1.5mm。
較佳地,進一步包括拉帶,且卡扣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一端向上彎折形成的彈性部以及自彈性部末端向上傾斜延伸形成的按壓部,固定部固定在卡扣槽內,拉帶的一端與按壓部連接。
較佳地,主體部的後端設有一後蓋,後蓋的上部開設有一拉帶孔,拉帶的一端穿過拉帶孔並與卡扣的按壓部連接。
較佳地,後蓋的上部向上延伸形成一突出部,拉帶孔設在突出部上並呈前後方向貫通突出部。
較佳地,後蓋包括上殼和下殼,上殼的底面的左右兩側分別向下延伸形成兩個第一卡接塊,下殼的頂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供第一卡接塊卡入的第一卡接孔,第一卡接孔的壁面上開設有第一卡孔,第一卡接塊的外表面相應的位置上設有用於與第一卡孔相卡接的第一卡凸。
較佳地,主體部的後端面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向後延伸形成兩個第二卡接塊,上殼的前端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供第二卡接塊卡入的第二卡接孔,第二卡接塊上開設有第二卡孔,第二卡接孔的內壁面相應的位置上設有用於與第二卡孔相卡接的第二卡凸。
本創作進一步揭露了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線纜連接器和板端連接器,線纜連接器為上述線纜連接器,線纜連接器用於與板端連接器插接。
較佳地,板端連接器包括板端絕緣主體、固設在板端絕緣主體內部的板端導電端子組以及套設在板端絕緣主體外側的外殼。板端絕緣主體的內部開設有第二插接槽,外殼的頂部彎折形成有卡槽,線纜連接器的插入部及卡扣部前端分別插入第二插接槽及卡槽中,板端絕緣主體的頂板插入第一限位插槽中。
較佳地,第二插接槽的內部設有用於插入第一插接槽內的絕緣插接板,板端導電端子組包括導電塑膠條、第三導電端子組和第四導電端子組。導電塑膠條嵌入式地安裝在絕緣插接板內部,第三導電端子組和第四導電端子組分別排佈於絕緣插接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處,第三導電端子組和第四導電端子組均由地線端子和訊號端子對依序交替排列而成,訊號端子對由兩個相互對稱的訊號端子組成,所有的地線端子均與導電塑膠條電連接。
較佳地,絕緣插接板的高度小於或等於第一插接槽的高度,絕緣插接板與板端絕緣主體的側壁之間具有供插入部的側壁插入的間隙。
較佳地,為了增強整個外殼的強度以及防止外殼側面輕易變形,外殼的兩側以及卡槽的兩側各設有兩根朝著遠離線纜連接器一側延伸的固定臂。
較佳地,外殼的兩側分別朝著線纜連接器的一側延伸並形成兩個用於對線纜連接器進行左右限位的L型限位板。
其中,外殼頂部在卡槽的前端形成有第一U型槽,線纜連接器的卡扣部後端容置於第一U型槽中。外殼底部的前端形成有第二U型槽,線纜連接器的主體部容置於第二U型槽中,線纜連接器完全插入外殼中。這種結構可以有效降低產品匹配後的總高度而且又可以提高產品的接觸可靠性。
較佳地,插入部的下方具有自主體部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兩個導向定位柱,外殼的底部彎折形成有兩個供導向定位柱插入的導向孔。插入部 的底部與導向定位柱的頂部之間具有第二限位插槽,板端絕緣主體的底板插入第二限位插槽中。
較佳地,外殼的側邊和底部分別設有鎖孔和彈片,板端絕緣主體的側邊和底部分別設有用於與鎖孔和彈片卡接配合的卡塊和彈片槽。
本創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創作提供了一款傳輸速度可達56Gbps和112Gbps的產品,滿足客戶對產品訊號完整性的要求,線纜連接器可以完全插入板端連接器中,使得連接器組件的整體高度小於8mm,可以應用在伺服器散熱器底下,節省主板空間;2、設置導向定位柱和導向孔可以對線纜連接器進行導向,同時可以防止產品受力扭轉歪斜,提高產品的可靠性;3、線端導電端子組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的間距設置為0.3~1.5mm,便於焊接兩排線纜以及提高產品的訊號完整性;4、外殼頂部在卡槽的前端形成第一U型槽,卡扣部後端容置於第一U型槽中,外殼底部的前端形成有第二U型槽,線纜連接器的主體部容置於第二U型槽中,這種結構可以有效降低產品匹配後的總高度而且又可以提高產品的接觸可靠性。
1:線端絕緣主體
101:第一限位插槽
102:第二限位插槽
11:主體部
110:空腔
111:後蓋
112:拉帶孔
113:上殼
1131:突出部
1132:第一卡接塊
1133:第一卡凸
1134:第二卡接孔
1135:第二卡凸
1136:注膠孔
114:下殼
1141:第一卡接孔
1142:第一卡孔
1143:凸塊
1144:第三卡凸
115:插槽
116:第三卡孔
117:第二卡接塊
118:第二卡孔
12:插入部
120:第一插接槽
121:限位塊
13:卡扣部
130:卡扣槽
14:導向定位柱
20:導電端子
201:地線端子
202:訊號端子
203:焊接部
204:端子主體部
205:接觸部
21:第一導電端子組
22:第二導電端子組
221:第一連接部
222:第二連接部
23:塑膠固定件
231:第一塑膠固定件
232:第二塑膠固定件
233:卡塊
234:第一定位柱
235:第二定位柱
3:線纜
31:第一線纜
32:第二線纜
4:內模
5:卡扣
51:固定部
52:彈性部
521:卡凸
53:按壓部
6:拉帶
7:板端絕緣主體
701:卡塊
702:彈片槽
71:第二插接槽
72:絕緣插接板
8:板端導電端子組
801:地線端子
802:訊號端子
81:導電塑膠條
82:第三導電端子組
83:第四導電端子組
9:金屬外殼
90:第一U型槽
900:第二U型槽
901:鎖孔
902:彈片
91:卡槽
92:導向孔
93:卡孔
94:固定臂
95:L型限位板
H,H’,h:間距
A,B:寬度
a,b:間隙
圖1為實施例一中線纜連接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零件分解圖。
圖3為線端絕緣主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一中線端導電端子組的安裝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二中線纜連接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三中線纜連接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實施例三中線端導電端子組的安裝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四中線纜連接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為實施例五中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實施例五中板端連接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9的零件分解圖。
圖12為實施例五中金屬外殼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3為線端導電端子組或板端導電端子組的導電端子排佈示意圖。
圖14為實施例六中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實施例七中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6為實施例八中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7為實施例九中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8為實施例九中金屬外殼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9為實施例十中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0為實施例十一中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1為實施例十二中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2為實施例十三中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3為實施例十三中上殼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4為實施例十三中下殼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5為實施例十三中下殼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6為實施例十三中主體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7為實施例十四中導電端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28為實施例十四中連接器組件的阻抗測量資料圖。
圖29為實施例十四中連接器組件的插入損耗測量資料圖。
圖30為實施例十四中連接器組件的高速對之間近端串擾的性能測量資料圖。
圖31為實施例十四中連接器組件的高速對之間遠端串擾的性能測量資料圖。
圖32為實施例十五中線纜連接器的剖視圖。
圖33為實施例十五中絕緣固定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創作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線纜連接器,包括線端絕緣主體1、線端導電端子組、線纜3、內模4和卡扣5。線端絕緣主體1包括主體部11、自主體部11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插入部12以及自主體部11的上表面向上及向前延伸形成的卡扣部13。卡扣部13延伸出主體部11部分與插入部12之間具有第一限位插槽101,卡扣部13的頂部開設有用於安裝卡扣5的卡扣槽130。插入部12的前端開設有第一插接槽120,線端導電端子組設於第一插接槽120內。
較佳地,卡扣部13向前超出插入部12。
較佳地,主體部11的前端面在插入部12的下方具有兩個向前延伸的導向定位柱14,插入部12的底部與導向定位柱14的頂部之間具有第二限位插槽102,導向定位柱14向前超出插入部12。
卡扣5包括固定部51、自固定部51一端向上彎折形成的彈性部52以及自彈性部52末端向上傾斜延伸形成的按壓部53,固定部51固定在卡扣槽130 內。主體部11的內部開設有空腔110,主體部11在空腔110的後端設有一後蓋111,後蓋111透過卡扣固定在主體部11上。
線端導電端子組包括第一導電端子組21、第二導電端子組22和塑膠固定件23,塑膠固定件23設置在空腔110內,塑膠固定件23可以分成上下兩個固定件,也可以是整體式固定件。第一導電端子組21和第二導電端子組22的同一端分別固定在塑膠固定件23上,另一端伸入第一插接槽120內並分別排佈於第一插接槽1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處。
第一導電端子組21在與塑膠固定件23連接的一端向下彎折形成第一連接部221,第二導電端子組22在與塑膠固定件23連接的一端向下彎折形成第二連接部222。第一連接部221和第二連接部222相互平行且前後錯開設置,較佳地,第一連接部221和第二連接部222之間的間距H為0.3~1.5mm。線纜3包括第一線纜31和第二線纜32,第一線纜31與第一連接部221焊接,第二線纜32與第二連接部222焊接。第一線纜31和第二線纜32均由主體部11的底部向下穿出。內模4設在空腔110內並將第一線纜31與第一連接部221焊點以及第二線纜32與第二連接部222焊點完全包覆。
如圖13所示,第一導電端子組21和第二端子22排均由地線端子201和訊號端子對依序交替排列而成,訊號端子對由兩個相互對稱的訊號端子202組成。
較佳地,地線端子201的寬度A大於或等於訊號端子202的寬度B,地線端子201和訊號端子202之間的間隙a大於或等於兩個訊號端子202之間的間隙b。
實施例二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在於:線纜連接器進一步包括拉帶6,後蓋111的上部開設有一拉帶孔112,拉帶6的一端穿過拉帶孔112並與卡扣5的按壓部53連接。本實施例的其餘部分結構均與實施例一相同。
實施例三
如圖6、圖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在於:第一導電端子組21和第二導電端子組22在與塑膠固定件23連接的一端沒有彎折形成連接部。第一線纜31與第一導電端子組21靠近塑膠固定件23的一側焊接在一起,第二線纜32與第二導電端子組22靠近塑膠固定件23的一側焊接在一起,第一線纜31和第二線纜32均由後蓋111向後穿出。本實施例的其餘部分結構均與實施例一相同。
實施例四
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三的區別僅在於:線纜連接器進一步包括拉帶6,後蓋111的上部開設有一拉帶孔112,拉帶6的一端穿過拉帶孔112並與卡扣5的按壓部53連接。本實施例的其餘部分結構均與實施例三相同。
實施例五
如圖9至圖12所示,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線纜連接器和板端連接器,線纜連接器為實施例一中的線纜連接器。
板端連接器包括板端絕緣主體7、固設在板端絕緣主體7內部的板端導電端子組8以及套設在板端絕緣主體7外側的金屬外殼9,板端絕緣主體7的材質為塑膠。金屬外殼9的側邊和底部分別設有鎖孔901和彈片902,板端絕緣主體7的側邊和底部分別設有用於與鎖孔901和彈片902卡接配合的卡塊701和彈片槽702。
板端絕緣主體7的內部開設有與插入部12形狀相匹配的的第一插接槽120,插入部12插入第一插接槽120中,板端絕緣主體7的頂臂插入卡扣部13 與插入部12之間的第一限位插槽101內。金屬外殼9的頂部彎折形成有卡槽91,金屬外殼9的底部彎折形成有兩個供導向定位柱14插入的導向孔92。卡扣5在彈性部52的頂部設有兩個卡凸521,金屬外殼9在卡槽91的頂部開設有兩個用於與兩個卡凸521相卡接的卡孔93。金屬外殼9的兩側以及卡槽91的兩側各設有兩根朝著遠離線纜連接器一側延伸的固定臂94。
板端導電端子組8包括導電塑膠條81、第三導電端子組82和第四導電端子組83。板端絕緣主體7在第一插接槽120的內部設有絕緣插接板72,導電塑膠條81嵌入式地安裝在絕緣插接板72的內部,第三導電端子組82和第四導電端子組83分別排佈於絕緣插接板7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處。絕緣插接板72的高度小於或等於第一插接槽120的高度,絕緣插接板72與板端絕緣主體7的側壁之間具有供插入部12側壁插入的間隙。板端導電端子組8插入第一插接槽120中並使得第一導電端子組21、第二導電端子組22分別與第三導電端子組82、第四導電端子組83接觸連接。
如圖13所示,第三導電端子組82和第四導電端子組83均由地線端子801和訊號端子對依序交替排列而成,訊號端子對由兩個相互對稱的訊號端子802組成,所有的地線端子801均與導電塑膠條81電連接。
較佳地,地線端子801的寬度A大於或等於訊號端子802的寬度B,地線端子801和訊號端子802之間的間隙a大於或等於兩個訊號端子802之間的間隙b。
卡扣部13前端的底部與插入部12的頂部之間的間距大於或等於板端絕緣主體7頂板的厚度,使得插入部12插入第一插接槽120時,板端絕緣主體7的頂板能夠插入到卡扣部13與插入部12之間形成的間隙內。插入部12的底部與導向定位柱14的頂部之間的第二限位插槽102的高度大於或等於板端絕緣主體7底板的厚度,使得插入部12插入第一插接槽120時,板端絕緣主體7的底板能 夠插入到插入部12與導向定位柱14之間形成的第二限位插槽102內。絕緣插接板72與板端絕緣主體7的側壁之間的間距大於或等於插入部12側壁的厚度,使得插入部12的兩邊側壁能夠插入到絕緣插接板72與板端絕緣主體7形成的兩個側邊間隙內。
本創作的工作原理為:組裝連接器組件:將線端連接器組裝完成後,對好位置,並將線端連接器的插入部12、卡扣部13和兩個導向定位柱14分別插入板端連接器的第一插接槽120、卡槽91和兩個導向孔92中,兩個導向定位柱14能夠對整個線端連接器的插接進行導向並防止產品受力扭轉、歪斜。與此同時,板端連接器上的絕緣插接板72插入到線端連接器插入部12的第一插接槽120中,第三導電端子組與第一導電端子組接觸導通,第四導電端子組和第二導電端子組接觸導通。線端連接器頂部的兩個卡凸521卡入板端連接器的兩個卡孔93中實現固定。
解鎖連接器組件:按壓卡扣5的按壓部53使得其向下運動,彈性部52跟隨按壓部53向下運動,彈性部52頂部的兩個卡凸521從金屬外殼9的兩個卡孔93中脫離,拉動線纜連接器使線纜連接器從板端連接器中脫離,解鎖完成。
實施例六
如圖14所示,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線纜連接器和板端連接器,線纜連接器為實施例二中的線纜連接器。並且,本實施例板端連接器的結構與實施例五相同。
在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解鎖時拉動拉帶6,拉帶6拉動卡扣5的按壓部53向下運動,彈性部52跟隨按壓部53向下運動,彈性部52頂部的兩個卡凸521從金屬外殼9的兩個卡孔93中脫離,繼續拉動拉帶6,將線端連接器從板端連接器中脫離,解鎖完成。
實施例七
如圖15所示,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線纜連接器和板端連接器,線纜連接器為實施例三中的線纜連接器。並且,本實施例板端連接器的結構與實施例五相同。
在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解鎖時,按壓卡扣5的按壓部53使得其向下運動,彈性部52跟隨按壓部53向下運動,彈性部52頂部的兩個卡凸521從金屬外殼9的兩個卡孔93中脫離,拉動線纜連接器使線纜連接器從板端連接器中脫離,解鎖完成。
實施例八
如圖16所示,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線纜連接器和板端連接器,線纜連接器為實施例四中的線纜連接器。並且,本實施例板端連接器的結構與實施例五相同。
在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解鎖時拉動拉帶6,拉帶6拉動卡扣5的按壓部53向下運動,彈性部52跟隨按壓部53向下運動,彈性部52頂部的兩個卡凸521從金屬外殼9的兩個卡孔93中脫離,繼續拉動拉帶6,將線端連接器從板端連接器中脫離,解鎖完成。
實施例九
如圖17及圖18所示,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線纜連接器和板端連接器,線纜連接器為實施例一中的線纜連接器。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五的區別僅在於:金屬外殼9的兩側分別朝著線纜連接器的一側延伸並形成兩個用於對線纜連接器進行左右限位的L型限位板95。金屬外殼9頂部在卡槽91的前端形成有第一U型槽90,線纜連接器的卡扣部13後端容置於第一U型槽90中,金屬外殼9底部的前端形成有第二U型槽900,線纜連接器的主體部11容置於第二U型槽900中。本實施例其餘部分結構均與實施例五相同。
本實施例中,金屬外殼9前面和後面的高度低於金屬外殼9的側面,這種結構可以有效降低產品匹配後的總高度而且又可以提高產品的接觸可靠性,防止線纜連接器左右搖晃。
實施例十
如圖19所示,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線纜連接器和板端連接器,線纜連接器為實施例二中的線纜連接器。並且,本實施例的板端連接器結構與實施例九相同。
實施例十一
如圖20所示,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線纜連接器和板端連接器,線纜連接器為實施例三中的線纜連接器。並且,本實施例的板端連接器結構與實施例九相同。
實施例十二
如圖21所示,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線纜連接器和板端連接器,線纜連接器為實施例四中的線纜連接器。並且,本實施例的板端連接器結構與實施例九相同。
實施例十三
如圖22至圖26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插入部12的前端面在兩個導向定位柱14之間向前延伸形成一限位塊121。
後蓋111的上部向上延伸形成一突出部1131,拉帶孔112設在突出部1131上並呈前後方向貫通突出部1131。
後蓋111包括上殼113和下殼114,上殼113的底面的左右兩側分別向下延伸形成兩個第一卡接塊1132,下殼114的頂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供第一卡接塊1132卡入的第一卡接孔1141,第一卡接孔1141的壁面上開設有第一卡 孔1142,第一卡接塊1132的外表面相應的位置上設有用於與第一卡孔1142相卡接的第一卡凸1133。上殼113的側壁上開設有用於注塑內模4的注膠孔1136。
主體部11的後端面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向後延伸形成兩個第二卡接塊117,上殼113的前端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供第二卡接塊117卡入的第二卡接孔1134,第二卡接塊117上開設有第二卡孔118,第二卡接孔1134的內壁面相應的位置上設有用於與第二卡孔118卡接的第二卡凸1135。
下殼114的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凸塊1143,主體部11的後端面下部開設有與凸塊1143形狀相適配的插槽115。插槽115的底部開設有一至複數個第三卡孔116,凸塊1143的底部相應的位置上開設有一至複數個用於與第三卡孔116相卡接的第三卡凸1144。
實施例十四
如圖2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在於:第一導電端子組21和第二導電端子組22均包括沿著第一插接槽120寬度方向排佈的複數個導電端子20,導電端子20包括端子主體部204、自端子主體部204前端彎折形成的接觸部205以及自端子主體部204後端向後延伸形成的焊接部203,第一導電端子組21和第二導電端子組22的焊接部203相互平行設置,第一導電端子組21的焊接部203和第二導電端子組22的焊接部203之間的間距H’為第一導電端子組21的接觸部205和第二導電端子組22的接觸部205之間最小間距h的1~2.5倍。
本實施例進一步涉及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上述的線纜連接器和板端連接器。
本實施例中,板端連接器的舌片厚度為2mm,第一導電端子組21的接觸部205和第二導電端子組22的接觸部205之間最小間距h為1.4~2mm。上述數值只是為了說明板端連接器的舌片的厚度與h之間的關係,舌片的厚度也可以是其他任意數值。
圖28至圖31所示為連接器組件的性能測試資料圖,經測試發現,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在阻抗、插入損耗、近端串擾和遠端串擾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實施例十五
圖32和圖33顯示實施例十五。如圖32和圖33所示,塑膠固定件23包括用於固定第一導電端子組21的第一塑膠固定件231和用於固定第二導電端子組22的第二塑膠固定件232,第一塑膠固定件231和第二塑膠固定件232的兩側面上分別設有卡塊233,卡塊233與第二卡孔118相卡接。
第一塑膠固定件231的底部設有第一定位柱234和第一定位孔(未示出),第二塑膠固定件232的頂部相應位置上設有第二定位柱235和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柱234、第二定位柱235分別插入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中。
儘管已結合較佳的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說明了本創作,但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脫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限定的本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本創作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創作的保護範圍。
1:線端絕緣主體
3:線纜
5:卡扣
11:主體部
12:插入部
13:卡扣部

Claims (25)

  1. 一種線纜連接器,包括一線端絕緣主體、設在該線端絕緣主體內部的一線端導電端子組、與該線端導電端子組電連接的一線纜以及安裝在該線端絕緣主體上方的一卡扣,其中該線端絕緣主體包括一主體部、自該主體部向前延伸形成的一插入部以及自該主體部上表面向上及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卡扣部,該卡扣部的頂部開設有一卡扣槽,該卡扣安裝在該卡扣槽內,該插入部內開設有一第一插接槽,該線端導電端子組設於該第一插接槽內,該卡扣部延伸出該主體部的部分與該插入部之間具有一第一限位插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卡扣部向前超出該插入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插入部的下方具有自該主體部的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二導向定位柱,該插入部與該導向定位柱之間具有一第二限位插槽。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導向定位柱向前超出該插入部。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插入部的前端面在兩個該導向定位柱之間向前延伸形成一限位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主體部的內部開設有一空腔,該空腔內固設有用於固定該線端導電端子組末端的一塑膠固定件,該線端導電端子組向前伸入該第一插接槽內。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線端導電端子組包括一第一導電端子組和一第二導電端子組,該第一導電端子組和 該第二導電端子組分別排佈於該第一插接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處,該線纜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一第一線纜和一第二線纜,該第一線纜與該第一導電端子組電連接,該第二線纜與該第二導電端子組電連接。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導電端子組和該第二導電端子組均包括沿著該第一插接槽寬度方向排佈的複數個導電端子,該複數個導電端子包括一端子主體部、自該端子主體部前端彎折形成的一接觸部以及自該端子主體部後端向後延伸形成的一焊接部,該第一導電端子組和該第二導電端子組的該焊接部相互平行設置,該第一導電端子組的該焊接部和該第二導電端子組的該焊接部之間的間距為該第一導電端子組的該接觸部和該第二導電端子組的該接觸部之間最小間距的1~2.5倍。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線纜和該第二線纜均由該主體部的後端向後穿出。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導電端子組在與該塑膠固定件連接的一端向下彎折形成一第一連接部,該第二導電端子組在與該塑膠固定件連接的一端向下彎折形成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和該第二連接部相互平行且前後錯開設置,該第一線纜和該第二線纜均由該主體部的底部向下穿出。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連接部和該第二連接部之間的間距為0.3~1.5mm。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一拉帶,該卡扣包括一固定部、自該固定部一端向上彎折形成的一彈性部以 及自該彈性部末端向上傾斜延伸形成的一按壓部,該拉帶的一端與該按壓部連接。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主體部的後端設有一後蓋,該後蓋的上部開設有一拉帶孔,該拉帶的一端穿過該拉帶孔並與該卡扣的該按壓部連接。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後蓋的上部向上延伸形成一突出部,該拉帶孔設在該突出部上並呈前後方向貫通該突出部。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後蓋包括一上殼和一下殼,該上殼的底面的左右兩側分別向下延伸形成二第一卡接塊,該下殼的頂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供該第一卡接塊卡入的一第一卡接孔,該第一卡接孔的壁面上開設有一第一卡孔,該第一卡接塊的外表面相應的位置上設有用於與該第一卡孔相卡接的一第一卡凸。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線纜連接器,其中該主體部的後端面上部的左右兩側分別向後延伸形成二第二卡接塊,該上殼的前端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供該第二卡接塊卡入的一第二卡接孔,該第二卡接塊上開設有一第二卡孔,該第二卡接孔的內壁面相應的位置上設有用於與該第二卡孔相卡接的一第二卡凸。
  17. 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一線纜連接器和一板端連接器,其中該線纜連接器為請求項1項至請求項16中的任意一項所述之線纜連接器,該線纜連接器用於與該板端連接器插接。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連接器組件,其中該板端連接器包括一板端絕緣主體、固設在該板端絕緣主體內部的一板端導電端子 組以及套設在該板端絕緣主體外側的一外殼,該板端絕緣主體的內部開設有一第二插接槽,該外殼的頂部彎折形成有一卡槽,該線纜連接器的該插入部、該卡扣部前端分別插入該第二插接槽及該卡槽中,該板端絕緣主體的頂板插入該第一限位插槽中。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連接器組件,其中該第二插接槽的內部設有用於插入該第一插接槽內的一絕緣插接板,該板端導電端子組包括一導電塑膠條、一第三導電端子組和一第四導電端子組,該導電塑膠條嵌入式地安裝在該絕緣插接板內部,該第三導電端子組和該第四導電端子組分別排佈於該絕緣插接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處,該第三導電端子組和該第四導電端子組均由一地線端子和一訊號端子對依序交替排列而成,該訊號端子對由兩個相互對稱的訊號端子組成,所有的該地線端子均與該導電塑膠條電連接。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連接器組件,其中該絕緣插接板的高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一插接槽的高度,該絕緣插接板與該板端絕緣主體的側壁之間具有供該插入部的側壁插入的間隙。
  21.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連接器組件,其中該外殼的兩側以及該卡槽的兩側各設有兩根朝著遠離該線纜連接器一側延伸的一固定臂。
  22.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連接器組件,其中該外殼的兩側分別朝著該線纜連接器的一側延伸並形成兩個用於對該線纜連接器進行左右限位的一L型限位板。
  23.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連接器組件,其中該外殼頂部在該卡槽 的前端形成有一第一U型槽,該線纜連接器的該卡扣部後端容置於該第一U型槽中,該外殼底部的前端形成有一第二U型槽,該線纜連接器的該主體部容置於該第二U型槽中,該線纜連接器完全插入該外殼中。
  24.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連接器組件,其中該插入部的下方具有自該主體部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兩個該導向定位柱,該外殼的底部彎折形成有兩個供該導向定位柱插入的一導向孔,該插入部的底部與該導向定位柱的頂部之間具有一第二限位插槽,該板端絕緣主體的底板插入該第二限位插槽中。
  25. 如請求項18至請求項2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之連接器組件,其中該外殼的側邊和底部分別設有一鎖孔和一彈片,該板端絕緣主體的側邊和底部分別設有用於與該鎖孔和該彈片卡接配合的一卡塊和一彈片槽。
TW109214650U 2019-11-07 2020-11-05 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TWM61251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3793.7A CN110729594A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1911083793.7 2019-11-07
CN202010924023.7 2020-09-04
CN202010924023.7A CN114142286A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2510U true TWM612510U (zh) 2021-06-01

Family

ID=770208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4650U TWM612510U (zh) 2019-11-07 2020-11-05 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TW109138716A TWI751774B (zh) 2019-11-07 2020-11-05 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8716A TWI751774B (zh) 2019-11-07 2020-11-05 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2) TWM61251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5886B (zh) * 2021-08-30 2024-02-20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线缆连接器、其生产工艺及组件
CN113851869B (zh) * 2021-09-18 2023-04-28 东莞市思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3191A1 (en) * 2001-03-30 2002-11-21 Ho I-Tse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assembly structure and pull-out resistance
CN2726161Y (zh) * 2004-04-22 2005-09-14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US7083459B1 (en) * 2005-04-20 2006-08-01 Bizlink Technology, Inc. Latching connector assembly
JP4818833B2 (ja) * 2006-06-30 2011-11-16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平形柔軟ケーブルのハーネス
US7232329B1 (en) * 2006-07-05 2007-06-1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unitary latch
EP2115824B1 (en) * 2007-02-23 2017-08-09 FCI Asia Pte. Ltd. Cable clamp
CN201204326Y (zh) * 2008-04-08 2009-03-04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TWM350857U (en) * 2008-07-21 2009-0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7581978B1 (en) * 2008-08-06 2009-09-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atch
TWI377737B (en) * 2008-12-29 2012-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TWM370245U (en) * 2009-05-12 2009-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202150590U (zh) * 2011-08-18 2012-02-22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线缆插头连接器
CN203071263U (zh) * 2013-01-10 2013-07-17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5029109U (zh) * 2015-07-30 2016-02-10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9016312U (zh) * 2018-07-31 2019-06-21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TWM575201U (zh) * 2018-11-07 2019-03-01 貝爾威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lug connector combination and cable type terminal set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9707A (zh) 2021-05-16
TWI751774B (zh) 2022-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9971B2 (en) Robust,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490920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CN110729594A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6684595B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系统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US88341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mpact configuration
JP3987487B2 (ja) 高速メザニンコネクタ
US9287668B2 (en) I/O plug connector adapted for normal insertion and reverse insertion into I/O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two
US814725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th compact configuration
KR0118212Y1 (ko) 접지식 전기 커넥터
US20150255905A1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840661B (zh) 電連接器組合
CN210723480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0156669U (zh) 一种两侧解锁连接器组件
CN212571495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6913485B2 (en) Micro coaxial cable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contacts
US7435106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ntern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12968224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TWI751774B (zh) 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CN111883962A (zh)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连接器组合件
TWI801957B (zh) 電連接器
CN113193441B (zh) 一种屏蔽壳体及连接器
CN210182689U (zh) 一种正面解锁连接器组件
TWM514134U (zh) 電連接器組合及電氣設備
CN114142286A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