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2250U - 磁性元件 - Google Patents

磁性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2250U
TWM612250U TW110200430U TW110200430U TWM612250U TW M612250 U TWM612250 U TW M612250U TW 110200430 U TW110200430 U TW 110200430U TW 110200430 U TW110200430 U TW 110200430U TW M612250 U TWM612250 U TW M61225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element
coil
winding
winding coil
hollow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0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越
顏錞靖
童槐培
張治良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0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2250U/zh
Publication of TWM612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225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磁性元件,包括一繞線架、一鐵芯組件以及一線圈組件。繞線架包括一基底以及一中空筒部,並且中空筒部由基底延伸而出。鐵芯組件包含一上部件、一下部件以及一柱體。上部件、繞線架以及下部件沿著一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並且柱體沿著第一方向穿過中空筒部。線圈組件纏繞於中空筒部上。線圈組件之一第一部分係抵接上部件,並且線圈組件的一第二部分係抵接基底。

Description

磁性元件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磁性元件。更具體地來說,本揭露有關於一種具有增加繞線空間的結構的磁性元件。
磁性元件(例如變壓器)是電子產品中不可或缺的零組件之一,而變壓器的主要作用是轉換電子電路中的驅動電壓,如可將市電電壓降低的電源變壓器,又如在筆記型電腦所使用的外接式電源供應器(AC Adapter)模組中,可將工作電壓昇/降壓的變壓器等等,故變壓器之規格種類相當繁雜,很少有固定的規格,大都因應不同的需求而訂製變壓器。
一般來說,變壓器具有一繞線架,並且繞線架具有一中心筒部、一頂部以及一底部,使得線圈可以纏繞於中心筒部上並且位於頂部以及底部之間。然而,現有的繞線架的設計限制了線圈的繞線空間,降低了變壓器的轉換效率。
因此,如何設計出可增加繞線空間以及轉換效率的磁性元件,便是現今值得探討與解決之課題。
有鑑於此,本揭露提出一種磁性元件,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磁性元件,包括一繞線架、一鐵芯組件以及一線圈組件。繞線架包括一基底以及一中空筒部,並且中空筒部由基底延伸而出。鐵芯組件包含一上部件、一下部件以及一柱體。上部件、繞線架以及下部件沿著一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並且柱體沿著第一方向穿過中空筒部。線圈組件纏繞於中空筒部上。線圈組件之一第一部分係抵接上部件,並且線圈組件的一第二部分係抵接基底。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第一方向垂直於基底,並且中空筒部沿著第一方向由基底延伸而抵接上部件之一底面。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當沿著垂直於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觀察時,線圈組件完全纏繞且遮蔽中空筒部,且線圈組件之第一部分係抵接上部件之底面。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線圈組件包含一第一繞線線圈以及一第二繞線線圈,第一繞線線圈位於中空筒部以及第二繞線線圈之間,中空筒部之一末端形成有一凸緣,並且凸緣之寬度大於或等於第一繞線線圈之繞線的寬度。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凸緣沿著中空筒部之徑向方向延伸,徑向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並且第一繞線線圈抵接凸緣。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第二繞線線圈抵接上部件,並且當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第二繞線線圈不重疊於中空筒部之凸緣。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凸緣抵接於上部件之一底面,且第二繞線線圈抵接上部件之底面。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當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中空筒部以及柱體具有圓形或橢圓形結構。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基底之一側設置有複數電性連接端子,配置以電性連接於線圈組件。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磁性元件更包含一絕緣件,設置於線圈組件或上部件之一底面上。
本揭露提供一種磁性元件,可作為一變壓器,其包含上部件、繞線架以及下部件。本揭露之繞線架的中空筒部上的凸緣是最小化甚至可以取消,因此基於本揭露的繞線架的設計,可以增加了第一繞線線圈與第二繞線線圈的繞線空間,另外可以使得基底與下部件之間的公差最小化,進而使繞線空間最大化,增加了磁性元件作為變壓器的轉換效率。
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磁性元件可作為一電感,並且繞線架之基底僅單一側設置有複數電性連接端子,可電性連接於線圈組件或外部電路板。
為了讓本揭露之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做詳細說明。其中,實施例中的各元件之配置係為說明之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且實施例中圖式標號之部分重複,係為了簡化說明,並非意指不同實施例之間的關聯性。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揭露。
此外,實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對性的用語,例如「較低」或「底部」及「較高」或「頂部」,以描述圖示的一個元件對於另一元件的相對關係。能理解的是,如果將圖示的裝置翻轉使其上下顛倒,則所敘述在「較低」側的元件將會成為在「較高」側的元件。
在此,「約」、「大約」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值或範圍的20%之內,較佳是10%之內,且更佳是5%之內。在此給定的數量為大約的數量,意即在沒有特定說明的情況下,仍可隱含「約」、「大約」之含義。
請參考第1圖至第3圖,第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一磁性元件100之立體示意圖,第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之爆炸圖,並且第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之沿著第1圖中之線段A-A之剖面示意圖。
於此實施例中,磁性元件100可作為一變壓器,包含一繞線架104以及一鐵芯組件108。於此實施例中,繞線架(BOBBIN)104是提供線圈纏繞之一架體,其可為塑膠材質製成,例如電木材質,但不限於此。繞線架104包括一基底1041以及一中空筒部1043,其中,中空筒部1043是由基底1041延伸而出。
鐵芯組件108包含一上部件109、一下部件110以及一柱體111,上部件109、繞線架104以及下部件110是沿著一第一方向AX1依序排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方向AX1是垂直於基底1041,並且如第3圖所示,中空筒部1043是沿著第一方向AX1由基底1041延伸並且抵接上部件109。
於此實施例中,柱體111是沿著第一方向AX1穿過中空筒部1043。具體而言,柱體111由一凸出部1111以及另一凸出部1112所構成,並且凸出部1111以及凸出部1112是分別形成於上部件109與下部件110上,且凸出部1111是由上部件109之一底面1091凸伸而出。
如第3圖所示,上部件109的凸出部1111插入中空筒部1043,並且下部件110的凸出部1112插入中空筒部1043後與凸出部1111構成一柱狀鐵芯(柱體111)。
再者,磁性元件100更包含一線圈組件102,纏繞於中空筒部1043上。如第3圖所示,線圈組件102之一第一部分1021係抵接上部件109之底面1091,並且線圈組件102的一第二部分1022係抵接基底1041。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沿著垂直於第一方向AX1之一第二方向AX2(X軸)觀察時,線圈組件102完全纏繞且遮蔽中空筒部1043。
於此實施例中,線圈組件102可包含一第一繞線線圈103以及一第二繞線線圈105。第一繞線線圈103是纏繞於中空筒部1043上,而第二繞線線圈105是纏繞於第一繞線線圈103上。意即,如第3圖所示,第一繞線線圈103位於中空筒部1043以及第二繞線線圈105之間。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繞線線圈103可作為變壓器的一次側,而第二繞線線圈105可作為二次側,但不限於此。如第3圖所示,上部件109、下部件110以及繞線架104組合後可構成一繞線空間AS,並且第一繞線線圈103與第二繞線線圈105是完整地填滿繞線空間AS。
具體而言,由於中空筒部1043的頂端與上部件109之間沒有形成類似基底1041的結構,即中空筒部1043是沿著第一方向AX1由基底1041延伸並且抵接上部件109之底面1091,因此增加了第一繞線線圈103與第二繞線線圈105的繞線空間,進而增加了磁性元件100作為變壓器的轉換效率。
另外,基於本揭露的繞線架104的設計,可以使得基底1041與下部件110在Z軸方向上的公差最小化,例如下部件110可直接抵接基底1041,進而使繞線空間AS最大化,增加線圈組件102的繞線空間。
在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磁性元件100可更包含一絕緣件(圖中未表示),設置於線圈組件102上。舉例來說,絕緣件可為第一繞線線圈103之繞線上最外側的一絕緣層。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絕緣件可為一絕緣膠帶,設置於上部件109之一底面1091上。
另外,如第2圖所示,繞線架104於Y軸上的一側(第一側104S1)設置有複數個凹槽1044,可配置以容置第一繞線線圈103及/或第二繞線線圈105的引出線。繞線架104於Y軸上的另一側(第二側104S2)設置有複數個電性連接端子1046,可配置以電性連接於一外部電路板或線圈組件102。
接著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A之部分爆炸圖。此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A與前述實施例相似,差異在於,上部件109為平板狀結構,蓋合於下部件110上,並且柱體111是形成於下部件110上並且直接穿過中空筒部1043。
基於此實施例的結構設計,可以增加組裝時的穩定性,例如可使線圈組件102纏繞於中空筒部1043時更方便且更不容易脫離中空筒部1043。
請參考第5圖與第6圖,第5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一磁性元件100B的爆炸圖,並且第6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B的剖面圖。此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B與前述實施例相似,包含繞線架104、上部件109以及下部件110,沿著第一方向AX1依序排列。
如第6圖所示,第一繞線線圈103是位於中空筒部1043以及第二繞線線圈105之間,並且中空筒部1043之一末端形成有一凸緣1045。
具體而言,凸緣1045是沿著中空筒部1043之徑向方向延伸,所述徑向方向是垂直於第一方向AX1(Z軸),並且如第6圖所示,凸緣1045是抵接於上部件109之底面1091,且第二繞線線圈105亦是抵接於上部件109之底面1091。
當線圈組件102纏繞於中空筒部1043時,第一繞線線圈103是抵接凸緣1045,並且凸緣1045之寬度WF是大於或等於第一繞線線圈103之繞線的寬度W1。
再者,第二繞線線圈105是纏繞於第一繞線線圈103外並且抵接上部件109。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繞線線圈103與第二繞線線圈105是完整地填滿上部件109、下部件110以及繞線架104所構成的繞線空間AS。意即,第二繞線線圈105可以有更大的匝數,因此磁性元件100B的轉換效率可以提升。
請同時參考第6圖與第7圖,第7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B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如第7圖所示,當沿著第一方向AX1(Z軸)觀察時,第一繞線線圈103重疊於中空筒部1043之凸緣1045,而第二繞線線圈105不重疊中空筒部1043之凸緣1045。
另外,如第7圖所示,當沿著第一方向AX1觀察時,中空筒部1043以及柱體111具有圓形結構。然而,中空筒部1043以及柱體111的形狀不限於圓形,在本揭露的其他實施例中,中空筒部1043以及柱體111也可具有橢圓形結構或是其他形狀。
請參考第8圖,第8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C之爆炸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磁性元件100C具有上部件109、下部件110以及繞線架104。於此實施例中,磁性元件100C可作為一電感。
其中,繞線架104之基底1041僅單一側(第二側104S2)設置有複數電性連接端子1046,可電性連接於線圈組件102或外部電路板。而基底1041的另一側(第一側104S1)沒有設置凹槽或電性連接端子1046。於其他實施例中,繞線架104之基底1041可於兩側均設置有複數電性連接端子。
本揭露提供一種磁性元件,可作為一變壓器,其包含上部件109、繞線架104以及下部件110。本揭露之繞線架104的中空筒部1043上的凸緣1045是最小化甚至可以取消,因此基於本揭露的繞線架104的設計,可以增加第一繞線線圈103與第二繞線線圈105的繞線空間,另外可以使得基底1041與下部件110之間的公差最小化,進而使繞線空間AS最大化,增加了磁性元件100作為變壓器的轉換效率。
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磁性元件可作為一電感,並且繞線架104之基底1041僅單一側設置有複數電性連接端子1046,可電性連接於線圈組件102或外部電路板。或者於其他實施例中,繞線架104之基底1041可於兩側均設置有複數電性連接端子。
雖然本揭露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揭露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揭露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揭露使用。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揭露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100:磁性元件 100A:磁性元件 100B:磁性元件 100C:磁性元件 102:線圈組件 1021:第一部分 1022:第二部分 103:第一繞線線圈 104:繞線架 1041:基底 1043:中空筒部 1044:凹槽 1045:凸緣 1046:電性連接端子 104S1:第一側 104S2:第二側 105:第二繞線線圈 108:鐵芯組件 109:上部件 1091:底面 110:下部件 111:柱體 1111:凸出部 1112:凸出部 AS:繞線空間 AX2:第二方向 X:X軸 Y:Y軸 Z:Z軸
本揭露可藉由之後的詳細說明並配合圖示而得到清楚的了解。要強調的是,按照業界的標準做法,各種特徵並沒有按比例繪製,並且僅用於說明之目的。事實上,為了能夠清楚的說明,因此各種特徵的尺寸可能會任意地放大或者縮小。 第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一磁性元件100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之爆炸圖。 第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之沿著第1圖中之線段A-A之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A之部分爆炸圖。 第5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一磁性元件100B的爆炸圖。 第6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B的剖面圖。 第7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B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 第8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磁性元件100C之爆炸圖。
104:繞線架
1041:基底
1043:中空筒部
1044:凹槽
1046:電性連接端子
104S1:第一側
104S2:第二側
108:鐵芯組件
109:上部件
110:下部件
111:柱體
1111:凸出部
1112:凸出部
AX1:第一方向
X:X軸
Y:Y軸
Z:Z軸

Claims (10)

  1. 一種磁性元件,包括: 一繞線架,包括一基底以及一中空筒部,其中該中空筒部由該基底延伸而出; 一鐵芯組件,包含一上部件、一下部件以及一柱體,其中該上部件、該繞線架以及該下部件沿著一第一方向依序排列,並且該柱體沿著該第一方向穿過該中空筒部;以及 一線圈組件,纏繞於該中空筒部上; 其中,該線圈組件之一第一部分係抵接該上部件,並且該線圈組件的一第二部分係抵接該基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性元件,其中該第一方向垂直於該基底,並且該中空筒部沿著該第一方向由該基底延伸而抵接該上部件之一底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磁性元件,其中當沿著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觀察時,該線圈組件完全纏繞且遮蔽該中空筒部,且該線圈組件之第一部分係抵接該上部件之該底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性元件,其中該線圈組件包含一第一繞線線圈以及一第二繞線線圈,該第一繞線線圈位於該中空筒部以及該第二繞線線圈之間,該中空筒部之一末端形成有一凸緣,並且該凸緣之寬度大於或等於該第一繞線線圈之繞線的寬度。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磁性元件,其中該凸緣沿著該中空筒部之徑向方向延伸,該徑向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並且該第一繞線線圈抵接該凸緣。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磁性元件,其中該第二繞線線圈抵接該上部件,並且當沿著該第一方向觀察時,該第二繞線線圈不重疊於該中空筒部之凸緣。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磁性元件,其中該凸緣抵接於該上部件之一底面,且該第二繞線線圈抵接該上部件之該底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性元件,其中當沿著該第一方向觀察時,該中空筒部以及該柱體具有圓形或橢圓形結構。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性元件,其中該基底之一側設置有複數電性連接端子,配置以電性連接於該線圈組件。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性元件,其中該磁性元件更包含一絕緣件,設置於該線圈組件或該上部件之一底面上。
TW110200430U 2021-01-14 2021-01-14 磁性元件 TWM612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430U TWM612250U (zh) 2021-01-14 2021-01-14 磁性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430U TWM612250U (zh) 2021-01-14 2021-01-14 磁性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2250U true TWM612250U (zh) 2021-05-21

Family

ID=77037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0430U TWM612250U (zh) 2021-01-14 2021-01-14 磁性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2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2573B2 (en) Coil device
KR101686975B1 (ko) 코일 부품
EP0025605A1 (en) Inductance device
EP0741395A1 (en) Post-mountable planar magnet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TW201351453A (zh) 扁平線圈平面變壓器及方法
US7091815B2 (en) Electrical device, transformer, and indu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device
JPH07245217A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及び該素子用コイル
CN105931815B (zh) 平面变压器
KR101187489B1 (ko) 멀티 트랜스포머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TW201530575A (zh) 絶緣平面化電感性裝置及其製造與使用方法
TWM612250U (zh) 磁性元件
CN214043282U (zh) 磁性元件
CN113628851A (zh) 绕组组件及磁性元件
JPH10340819A (ja) コイル及び薄型変成器
TWM556915U (zh) 電感元件
JPH07335449A (ja) コイル部品
EP1178502B1 (en) Improved high voltage transformer
CN114937549B (zh) 一种共模电感
CN114244073B (zh) 扩电压环形变压器及其与谐振变换器的磁集成结构和方法
JP2004056053A (ja) 変圧器の捲線方法
US20230005658A1 (en) Coupled Inductor
US20210225579A1 (en) Structure of Magnetic Inductive Coil Module
KR20160124622A (ko) 코일 부품
KR200322468Y1 (ko) 트랜스
KR100538399B1 (ko) 트랜스 제조방법 및 그 트랜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