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2106U - 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 - Google Patents

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2106U
TWM612106U TW109216086U TW109216086U TWM612106U TW M612106 U TWM612106 U TW M612106U TW 109216086 U TW109216086 U TW 109216086U TW 109216086 U TW109216086 U TW 109216086U TW M612106 U TWM612106 U TW M61210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wall
lens
assembly structure
swimming goggles
mirr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6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志誠
Original Assignee
誠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誠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誠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6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2106U/zh
Priority to CN202120129509.1U priority patent/CN214436311U/zh
Publication of TWM612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2106U/zh
Priority to US17/349,108 priority patent/US20220176203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33/00Swimming equipment attachable to the head, e.g. swim caps or goggles
    • A63B33/002Swimming goggles
    • A63B33/004Swimming goggles comprising two separate lenses joined by a flexible brid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11/00Non-optical adjuncts; Attachment thereof
    • G02C11/08Anti-misting means, e.g. ventilating, heating; Wip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包含二鏡片、二擋牆、二裙體以及二框體。各個鏡片具有一近眼側與一近水側,而二擋牆分別凸設於相對應鏡片之近眼側,以將鏡片定義一可視區域與一連接區域。各個擋牆具有一輪廓,對應之裙體沿此輪廓設置。鏡片之連接區域係固定於對應之框體中。其中擋牆之輪廓係一曲線,具有較鏡片之一外圍輪廓更不複雜之一輪廓線。

Description

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具體而言,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可採用各式各樣之外型輪廓鏡片、並仍能維持面罩之造型順暢、簡單之鏡面組裝結構。
人們在從事浮潛、潛水、游泳或其他水上及水中運動時,多會配戴蛙鏡、潛水鏡或泳鏡以防止眼睛直接與水接觸。而為了符合不同的使用需求和風格設計,此類產品漸漸衍生出各種線條及外型,藉此符合所需的流體力學及特殊時尚設計外型,希望增加產品賣相。
在這些具有特殊設計的產品中,由於採用了造型較複雜的鏡片,譬如鏡片週緣多轉折、輪廓較不規則等,故當眼罩沿著鏡片的邊緣設置時,因較難沿著複雜鏡片的邊緣,與其緊密包覆結合,故製程之時間及難度均相對高出許多,也可能因此無法做出較為複雜外型的眼罩。在當需要使用更大尺寸鏡片之設計時,製作的難度將會更高。
另一方面,當使用者配戴此類泳鏡產品時,由於臉部溫度及濕氣較高,因此泳鏡鏡片內側常會起霧,故泳鏡在出廠前,工廠都會希望施以一層防霧劑於鏡片內側,使購買者在第一次買回泳鏡使用時不需自己加工塗上防霧劑,就可以直接使用而不會起霧,並且防霧效果可 以維持一段時間,也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信賴感。然而,前述造型複雜的鏡片會產生塗佈範圍不易界定,塗佈施工困難的問題,而尺寸較大的鏡片也會因為塗佈範圍過大而有浪費防霧劑的情況。
鑑於上述,提供一種可改善特殊造型及/或大尺寸鏡片於製作、組裝上之麻煩,並在製程中可以節省防霧劑用量及增加塗佈施工之方便性,乃為此業界亟待達成之目標。
事實上,任何蛙鏡、潛水鏡或泳鏡類產品,其鏡片與使用者眼睛的距離都不會太大,因此,眼睛透過鏡片向外觀看的視野,都不會需要佔據鏡片的全部範圍,也就是說,鏡片會存在一個物理上的可視區域,已足夠提供使用者充足的有效視野,而這可視區域,則成為發想本創作的來源。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適用於各種輪廓之鏡片,無論是外型大於常態泳鏡或週緣輪廓較多轉折之鏡片,均可以維持以簡單的工序和較短的工時,即可裝設所需外型的眼罩。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亦在於提供一種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使在加工施作防霧劑於鏡片內側時,可以在鏡片所需的適當範圍內,即趨近於上述的可視區域內塗佈即足,不但塗佈效率提升,也避免防霧劑的浪費。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的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包含:二鏡片、二裙體以及二框體,其中各裙體與其相對應之框體可相互 組合、亦可為一體成形。各鏡片均具有一近眼側與一近水側,而近眼側凸設有一擋牆,以將鏡片定義出一可視區域與一連接區域。擋牆具有一例如蛋形、橢圓形等具有簡單曲線的輪廓。各裙體則沿所對應之擋牆之輪廓,以局部包覆或全部包覆擋牆之形態,設置於擋牆上,而各裙體並可選擇全部包覆、局部包覆或不包覆鏡片之連接區域等方式設置。鏡片之連接區域係組裝固定於對應之框體中,或與對應之框體一體包射成形。
本創作藉由擋牆的設置,可使裙體沿著適當大小及簡單輪廓的擋牆設置,此將使得眼罩的施工有所依循,不需隨著複雜的鏡片外型輪廓為之,對於各式各樣外形的眼罩,其製作及組裝效率均獲得有效控制,也可以因此將所節省下來的時間成本,用於其他方面之研發。此外,藉由擋牆之設置,亦可界定出適當而合理的防霧劑塗佈區域,也避免防霧劑浪費。
為讓上述目的、技術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係以較佳之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
1:泳鏡
2:鏡面組裝結構
20:第一鏡片
20’:鏡片
201:第一近眼側
201’:近眼側
203:第一近水側
205:第一可視區域
205’:可視區域
207:第一連接區域
207’:連接區域
21:第二鏡片
211:第二近眼側
213:第二近水側
215:第二可視區域
217:第二連接區域
22:第一擋牆
22’:第一擋牆
221:缺口
23:第二擋牆
24:第一防霧層
26:第一裙體
261:第一包覆部
263:第一貼合部
27:第二裙體
271:第二包覆部
273:第二貼合部
28:第一框體
281:第一卡扣
29:第二框體
291:第二卡扣
3:彈性帶
H:高度
W:寬度
圖1為本創作鏡面組裝結構組裝於泳鏡之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之立體分解圖;圖3為沿圖2之A-A’線段所得之剖面示意圖,其顯示出第一鏡片、第一擋牆及第一防霧層之相對關係;圖4為圖3之局部放大圖; 圖5A為顯示鏡片、擋牆、裙體及防霧層之第一種相對關係的剖面示意圖;圖5B為顯示鏡片、擋牆、裙體及防霧層之第二種相對關係的剖面示意圖;圖5C為顯示鏡片、擋牆、裙體及防霧層之第三種相對關係的剖面示意圖;以及圖6為本創作之擋牆以另一種實施態樣設置於鏡片之立體示意圖。
請參考圖1、圖2及圖3,其分別為本創作鏡面組裝結構2組裝於泳鏡1之立體示意圖、立體分解示意圖及局部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泳鏡1適可配戴於一使用者之一臉部,並具有一鏡面組裝結構2及一彈性帶3。
於此實施例中,泳鏡1之鏡面組裝結構2包含一第一鏡片20、一第二鏡片21、一第一擋牆22、一第二擋牆23、一第一防霧層24、一第二防霧層(圖未繪示)、一第一裙體26、一第二裙體27、一第一框體28以及一第二框體29。
請參考圖2,第一鏡片20具有一第一近眼側201與一第一近水側203;第二鏡片21具有一第二近眼側211與一第二近水側213。當使用者配戴泳鏡1時,第一鏡片20之第一近眼側201及第二鏡片21之第二近眼側211鄰近使用者之臉部,並分別對應至使用者之右眼與左眼;第一鏡 片20之第一近水側203及第二鏡片21之第二近水側213則遠離使用者之臉部,並於水中使用時,第一近水側203及第二近水側213直接與水接觸。
第一擋牆22凸設於第一鏡片20之第一近眼側201,並於第一鏡片20上定義一第一可視區域205與一第一連接區域207,第一連接區域207係位於第一可視區域205之外圍。第二擋牆23凸設於第二鏡片21之第二近眼側211,將第二鏡片21定義一第二可視區域215與一第二連接區域217,第二連接區域217係位於第二可視區域215之外圍。第一擋牆22具有一第一輪廓,第二擋牆23具有一第二輪廓,而此第一輪廓與第二輪廓均係連續封閉曲線,且分別具有較第一鏡片20與第二鏡片21之外圍輪廓更不複雜之輪廓線。更言之,該較不複雜之曲線代表擋牆輪廓線之曲率變化較鏡片外圍輪廓的曲率變化平緩,亦即如圖2所示之例。再舉例而言,第一鏡片20與第二鏡片21之外圍輪廓係具有倒角或圓角之四方形、或某部分具有不規則波浪狀輪廓線,而第一擋牆22之第一輪廓和第二擋牆23之第二輪廓則可為(但不限於)蛋形、橢圓形、圓形等簡單無太多彎曲或強烈曲率變化之曲線,相對地,第一鏡片20和第二鏡片21之外圍輪廓則可隨產品需求設計,有較多彎折或呈不規則週緣,而使第一連接區域207與第二連接區域217之形狀不受限。需另說明的是,第一鏡片20與第二鏡片21之外圍輪廓不一定要相同,而第一擋牆22之第一輪廓和第二擋牆23之第二輪廓亦不一定要相同。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擋牆22與第一鏡片20係透過射出成形而一體成形、第二擋牆23與第二鏡片21係透過射出成形而一體成形。然於其他實施態樣中,第一擋牆22、第一鏡片20和第二擋牆23、第二鏡片21亦可分別形成後,第一擋牆22與第二擋牆23再藉由膠黏或超音波分別 凸設於第一鏡片20之第一近眼側201與第二鏡片21之第二近眼側211,且第一擋牆22與第二擋牆23不一定要相同。此外,較佳地,第一擋牆22、第二擋牆23之高度H係為0.1至5公釐(mm),而第一擋牆22、第二擋牆23之寬度W係為0.3至5公釐(mm)。
請同時參考圖1、圖2及圖3,圖3為根據圖2之A-A’線段以示意本實施例第一鏡片20、第一擋牆22及第一防霧層24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第一防霧層24塗佈於鏡片之近眼側201,且位在第一擋牆22於第一鏡片20上所定義之第一可視區域205上。雖然目前技術大多將防霧劑以塗佈方式於鏡片上形成防霧層,但本創作並不限定防霧層之形成及設置之方式。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鏡片21、第二擋牆23及第二防霧層(圖未示出)之剖面結構亦相同,故不另贅述。
圖5A係顯示第一鏡片20、第一擋牆22、第一防霧層24及第一裙體26第一種相對關係之剖面示意圖,而本實施例之第二鏡片21、第二擋牆23、第二防霧層及第二裙體27亦具有相同結構,故不另繪示。詳細而言,第一裙體26沿著第一擋牆22之第一輪廓設置於第一擋牆22上,而第二裙體27沿著第二擋牆23之第二輪廓設置於第二擋牆23上。本實施例之第一裙體26具有一第一包覆部261與一第一貼合部263,第一包覆部261全部包覆了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及局部包覆了第一擋牆22(包含第一擋牆22之外側及上緣),並圍繞第一可視區域205;第二裙體27具有一第二包覆部271與一第二貼合部273,第二包覆部271全部包覆了第二鏡片21之第二連接區域217及局部包覆了第二擋牆23(包含第二擋牆23之外側及上緣),並圍繞第二可視區域215。第一貼合部263與第二貼合部273於使用者配戴時適可緊密貼合使用者臉部。由於第一擋 牆22、第二擋牆23分別在第一鏡片20、第二鏡片21上定義出了第一連接區域207與第二連接區域217,是故無論第一鏡片20、第二鏡片21之外圍輪廓有多複雜或是第一鏡片20、第二鏡片21之尺寸有多大,第一裙體26的第一包覆部261與第二裙體27的第二包覆部271均能以第一擋牆22和第二擋牆23的輪廓作為依據,並很容易即延伸出適當大小及順暢外型的第一貼合部263及第二貼合部273,符合使用者配戴於臉部的需求。
當將第一裙體26包覆於第一鏡片20時,可採用包射的方式;抑或,可先將第一裙體26成形後,再將兩者進行組裝。由於第一擋牆22間隔出塗佈了第一防霧層24的第一可視區域205,因此第一擋牆22外側的第一連接區域207不會沾染到防霧劑,不致影響第一裙體26之包射或組裝。同樣地,當將第二裙體27包覆於第二鏡片21時,可採用包射的方式;抑或,可先將第二裙體27成形後,再將兩者進行組裝。由於第二擋牆23間隔出塗佈了第二防霧層的第二可視區域215,因此第二擋牆23外側的第二連接區域217不會沾染到防霧劑,不致影響第二裙體27之包射或組裝。
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係固定於第一框體28中,第二鏡片21之第二連接區域217係固定於第二框體29中,而於本實施例中,如同前述,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係先全部包覆在第一裙體26之第一包覆部261中,然後再組裝固定於第一框體28(綜參圖1及2可知,故不再特別另圖繪製),第二鏡片21之第二連接區域217係先全部包覆在第二裙體27之第二包覆部271中,然後再組裝固定於第二框體29(綜參圖1及2可知,故不再特別另圖繪製)。於實際組裝時,第一框體28與第二框體29可採射出成形製作而成,且本實施例之第一框體28與第二框體 29為一體成形,相互連接。第一框體28之右側及第二框體29之左側分別具有一第一卡扣281與一第二卡扣291,適可與彈性帶3連接。需說明的是,本創作之彈性帶的形狀及結構並不限於本實施例所示之形式,因彈性帶並非本創作之重點,故於此不另贅述。
因此透過一體成形且相互連接的第一框體28與第二框體29,相對應於使用者配戴時的右左兩側。一體成形之第一鏡片20和第一擋牆22由第一裙體26包覆後,固定於第一框體28,適可配合使用者的右眼;而一體成形之第二鏡片21和第二擋牆23由第二裙體27包覆後,固定於第二框體29,適可配合使用者的左眼,藉此右左兩側的元件可分別依附固定,以分別適用於使用者的右左雙眼。除了第一框體28與第二框體29為一體成形且相互連接以外,於其他實施態樣中,第一裙體26與第二裙體27也可以一體成形,藉以符合不同的使用需求或外觀設計。
須特別說明的是,本創作並不限定第一裙體26如何沿著第一擋牆22之第一輪廓設置於第一擋牆22上、第二裙體27如何沿著第二擋牆23之第二輪廓設置於第二擋牆23上、不限定第一裙體26如何包覆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第二裙體27如何包覆第二鏡片21之第二連接區域217、亦不限定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如何組裝固定於第一框體28、第二鏡片21之第二連接區域217如何組裝固定於第二框體29、亦不限定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是否與第一框體28包射成形、第二鏡片21之第二連接區域217是否與第二框體29包射成形。舉例而言,如圖5A、圖5B及圖5C所示,以第一鏡片20、第一擋牆22、第一防霧層24及第一裙體26為例,本創作之第一裙體26之第一包覆部261於包覆第一擋牆22時,可與第一擋牆22以不同方式接觸,包含但不限於圖5A所示 之第一包覆部261僅包覆至第一擋牆22之外側、完全包覆了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並圍繞第一鏡片20之第一可視區域205;圖5B所示之第一包覆部261同時全部包覆第一擋牆22之內外側、完全包覆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並圍繞可視區域215;圖5C所示之第一包覆部261沿第一擋牆22之內側設置、完全不包覆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並圍繞第一可視區域205(此態樣中,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便是組裝固定於第一框體28中或與第一框體28包射成形),諸如此類之實施態樣。亦即,第一裙體26可沿第一擋牆22之第一輪廓,以局部或全部包覆第一擋牆22之形態設置於第一擋牆22上,譬如第一裙體26之第一包覆部261包覆於第一擋牆22之外側或沿第一擋牆22之內側設置;第二裙體27可沿第二擋牆23之第二輪廓,以局部或全部包覆第二擋牆23之形態設置於第二擋牆23上,譬如第二裙體27之第二包覆部271包覆於第二擋牆23之外側或沿第二擋牆23之內側設置。而第一裙體26與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第二裙體27與第二鏡片21之第二連接區域217可以全部包覆、局部包覆或不包覆之形態結合。此外,前述實施例係將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組裝固定於第一框體28、第二鏡片21之第二連接區域217組裝固定於第二框體29,但於其他實施態樣中,第一鏡片20之第一連接區域207亦可與第一框體28包射成形、第二鏡片21之第二連接區域217亦可與第二框體29包射成形。
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鏡面組裝結構亦應用於泳鏡,其元件結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故重複之處不另贅述。與前一實施例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鏡面組裝結構之擋牆的輪廓為不連續曲線。如圖6所示,其係以鏡面組裝結構一側的鏡片20’及擋牆22’作為說明。於此實施 例中,擋牆22’凸設於鏡片20’之近眼側201’,同樣於鏡片20’上定義一可視區域205’與一連接區域207’,連接區域207’係位於可視區域205’之外圍。擋牆22’所具有之輪廓為不連續曲線,且具有較鏡片20’之外圍輪廓更不複雜之輪廓線。於此實施例中,如圖所示,擋牆22’所具有之輪廓為具有一缺口221之不連續曲線,而於本實施例之其他實施態樣中,擋牆22’之輪廓可為(但不限於)具有一個或多個缺口的蛋形、橢圓形、圓形等簡單無太多彎曲或強烈曲率變化之曲線。
綜合上述,具有本創作鏡面組裝結構之泳鏡,無論是採用造型簡略或週緣多轉折之複雜造形鏡片,眼罩(亦即本創作所定義之裙體)均可自大小適當且輪廓簡略之擋牆延伸形成,使得眼罩同樣能具有設計上所需之大小和外形,提升製程效率,並能配合使用者所需、舒適地配戴於使用者之頭部,不受各種外型輪廓鏡片之影響。另一方面,藉由擋牆之設置,可在鏡片上定義出使用者的可視區域,故在防霧劑塗佈的流程和材料使用,便可更為簡便精準且節約用量。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創作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創作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創作所主張之範圍,本創作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泳鏡
2:鏡面組裝結構
20:第一鏡片
201:第一近眼側
203:第一近水側
205:第一可視區域
207:第一連接區域
21:第二鏡片
211:第二近眼側
213:第二近水側
215:第二可視區域
217:第二連接區域
22:第一擋牆
23:第二擋牆
26:第一裙體
261:第一包覆部
263:第一貼合部
27:第二裙體
271:第二包覆部
273:第二貼合部
28:第一框體
281:第一卡扣
29:第二框體
291:第二卡扣
3:彈性帶

Claims (18)

  1. 一種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包含:一第一鏡片,具有一第一近眼側與一第一近水側;一第二鏡片,具有一第二近眼側與一第二近水側;一第一擋牆,凸設於該第一鏡片之該第一近眼側,將該第一鏡片定義一第一可視區域與一第一連接區域,該第一擋牆具有一第一輪廓;一第二擋牆,凸設於該第二鏡片之該第二近眼側,將該第二鏡片定義一第二可視區域與一第二連接區域,該第二擋牆具有一第二輪廓;一第一裙體,沿該第一輪廓設置於該第一擋牆上;一第二裙體,沿該第二輪廓設置於該第二擋牆上;一第一框體,該第一鏡片之該第一連接區域係固定於該第一框體中;以及一第二框體,該第二鏡片之該第二連接區域係固定於該第二框體中,其中該第一鏡片之該第一近眼側及該第二鏡片之該第二近眼側鄰近一使用者之一臉部,並分別對應至該使用者之一右眼與一左眼。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擋牆之該第一輪廓係一連續封閉曲線,具有較該第一鏡片之一外圍輪廓更不複雜之一輪廓線,該第二擋牆之該第二輪廓係一連續封閉曲線,具有較該第二鏡片之一外圍輪廓更不複雜之一輪廓線。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裙體具有一第一包覆部與一第一貼合部,該第一包覆部包覆該第一擋牆之至少一局部並圍繞該第一可視區域,該第一貼合部適可緊密貼合一使用 者之一臉部,該第二裙體具有一第二包覆部與一第二貼合部,該第二包覆部包覆該第二擋牆之至少一局部並圍繞該第二可視區域,該第二貼合部適可緊密貼合該使用者之該臉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第一擋牆係藉由一體成形、膠黏或超音波凸設於該第一鏡片之該第一近眼側,該第二擋牆係藉由一體成形、膠黏或超音波凸設於該第二鏡片之該第二近眼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更包含一第一防霧層與一第二防霧層,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可視區域與該第二可視區域。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擋牆之一高度係為0.1至5公釐(mm),且第二擋牆之一高度係為0.1至5公釐(mm)。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擋牆之一寬度係為0.3至5公釐(mm),且該第二擋牆之一寬度係為0.3至5公釐(mm)。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框體與該第二框體係為一體成形。
  9. 如請求項3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包覆部包覆於該第一擋牆之外側,該第二包覆部包覆於該第二擋牆之外側。
  10. 如請求項3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包覆部沿該第一擋牆之內側設置,該第二包覆部沿該第二擋牆之內側設置。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擋牆之該第一輪廓係一不連續曲線,具有較該第一鏡片之一外圍輪廓更不複雜之一輪廓線,該第二擋牆之該第二輪廓係一不連續曲線,具有較該第二鏡片之一外圍輪廓更不複雜之一輪廓線。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裙體具有一第一包覆部與一第一貼合部,該第一包覆部包覆該第一擋牆之至少一局部並圍繞該第一可視區域,該第一貼合部適可緊密貼合一使用者之一臉部,該第二裙體具有一第二包覆部與一第二貼合部,該第二包覆部包覆該第二擋牆之至少一局部並圍繞該第二可視區域,該第二貼合部適可緊密貼合該使用者之該臉部。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第一擋牆係藉由一體成形、膠黏或超音波凸設於該第一鏡片之該第一近眼側,該第二擋牆係藉由一體成形、膠黏或超音波凸設於該第二鏡片之該第二近眼側。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更包含一第一防霧層與一第二防霧層,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可視區域與該第二可視區域。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擋牆之一高度係為0.1至5公釐(mm),且第二擋牆之一高度係為0.1至5公釐(mm),該第一擋牆之一寬度係為0.3至5公釐(mm),且該第二擋牆之一寬度係為0.3至5公釐(mm)。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框體與該第二框體係為一體成形。
  17.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包覆部包覆於該第一擋牆之外側,該第二包覆部包覆於該第二擋牆之外側。
  18.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包覆部沿該第一擋牆之內側設置,該第二包覆部沿該第二擋牆之內側設置。
TW109216086U 2020-12-04 2020-12-04 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 TWM612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6086U TWM612106U (zh) 2020-12-04 2020-12-04 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
CN202120129509.1U CN214436311U (zh) 2020-12-04 2021-01-18 泳镜的镜面组装结构
US17/349,108 US20220176203A1 (en) 2020-12-04 2021-06-16 Lens assembly structure of swimming goggl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6086U TWM612106U (zh) 2020-12-04 2020-12-04 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2106U true TWM612106U (zh) 2021-05-21

Family

ID=77037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6086U TWM612106U (zh) 2020-12-04 2020-12-04 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76203A1 (zh)
CN (1) CN214436311U (zh)
TW (1) TWM612106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8181B2 (ja) * 1997-02-12 2002-07-29 株式会社タバタ スイミングゴーグル
KR200209812Y1 (ko) * 1997-04-23 2001-02-01 박수안 물안경 구조
ATE268195T1 (de) * 1997-10-16 2004-06-15 Herman Chiang Gesichtsauflagepolster für schwimmbrille
US6092243A (en) * 1998-11-24 2000-07-25 Wu; Ching-Ying Sports goggles with changeable lenses and improved wearing comfort
KR100407861B1 (ko) * 2002-02-02 2003-12-03 이범규 패킹 이탈방지형 물안경
JP4103035B2 (ja) * 2002-09-13 2008-06-18 山本光学株式会社 保護メガネ
US20170203159A1 (en) * 2016-01-20 2017-07-20 Klaus Schuwerk Diving and swimming gogg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76203A1 (en) 2022-06-09
CN214436311U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3488B (zh) 泳鏡
JP3605804B2 (ja) 風避け眼鏡、眼鏡用風防及び眼鏡における風避け方法
US20190216648A1 (en) Sleep mask apparatus
US4051557A (en) Eye protectors
US20040169814A1 (en) Novel eyewear
US1025124A (en) Eye-protector.
US2568316A (en) Swim goggles
TWM612106U (zh) 泳鏡之鏡面組裝結構
US3484156A (en) Welding goggles with removable protective lens cover
US20070017007A1 (en) Device for covering the eyes
CN209828144U (zh) 泳镜
JP2022054333A (ja) 水中マスク
JP4109129B2 (ja) サングラス用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KR102561242B1 (ko) 콧등 입김차단용 마스크
CN213666126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且方便拆卸的防护眼镜
KR102297698B1 (ko) 김서림 방지 패드
JP2019202750A (ja) ゴーグルマ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46236B (zh) 護目鏡鏡框上的軟質墊體結構
JP3233333U (ja) 眼鏡フロント部の隙間ガード及び隙間ガードを取付けた眼鏡
KR20220104084A (ko) 김서림 방지 마스크
CN203647989U (zh) 泳镜
TWM552108U (zh) 防霧鏡片及護目鏡裝置
TWM637944U (zh) 口罩
TW201730710A (zh) 頭戴式電子裝置及頭戴式電子裝置軟墊
JP2004267451A (ja) スイミングゴーグ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