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9328U - 自動接膜設備 - Google Patents

自動接膜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9328U
TWM609328U TW109212035U TW109212035U TWM609328U TW M609328 U TWM609328 U TW M609328U TW 109212035 U TW109212035 U TW 109212035U TW 109212035 U TW109212035 U TW 109212035U TW M609328 U TWM609328 U TW M60932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rotating plate
splicing
film splicing
shr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2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崇禎
徐聰裕
Original Assignee
禾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禾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禾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2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9328U/zh
Publication of TWM609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932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自動接膜設備包括第一接膜裝置、第二接膜裝置、移載裝置、第一供料裝置及第二供料裝置。第一接膜裝置包括第一接膜台、第一上轉板及第一下轉板。第二接膜裝置包括第二接膜台、第二上轉板及第二下轉板。移載裝置與第一接膜台或第二接膜台對應設置,且包括移載台、第三上轉板、第三下轉板及切割元件。第一供料裝置供應第一收縮膜至第一接膜裝置。第二供料裝置供應第二收縮膜至第二接膜裝置。

Description

自動接膜設備
本創作是關於自動接膜設備。
習知的接膜裝置須指派人力隨時留意膜料的存量,並仰賴經驗判斷是否需要更換膜料。此外,於膜料即將用盡前,必須先手動停止產線,再以人工更換新膜料,直到舊膜料與新膜料接合完畢後才可再重新啟動產線進行生產。再者,於更換膜料的過程中,需要仰賴人力自行裁切膜料及適當長度之膠帶,接著手動將新膜料的前端與舊膜料的尾端對齊,再以膠帶進行接合。
然而,在習知技術中,由於須隨時留意膜料的使用情況以防止產線停擺,因此會增加人力成本。其次,由於人工更換膜料的速度較慢,須停止產線以進行更換膜料的作業時間較長,故會造成莫大的營業損失。再者,由於仰賴手動對齊並貼合新舊膜料,故每一次新舊膜料的接合皆可能產生偏移,難以迅速且穩定地貼合兩卷膜料,且人工貼合的過程中更可能產生汙染膜料的問題。此外,在習知技術中,所欲進行接合之膜料為單層膜料,且難以將單層膜料的接合技術應用至雙層膜料上以進行接合,因此雙層膜料之接合技術尚須進一步開發或改良。綜上所述,使用習知的接膜裝置可能造成生產成本增加、產率下降、良率降低、膜料接合不確實、膜料汙損或難以接合雙層膜料等問題。
因此,亟須提出一種全新的自動接膜設備,以消除或緩和上述問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出一種自動接膜設備,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率、提高良率、使收縮膜確實接合或保持收縮膜清潔。
為達成上述目的,根據本創作的第一態樣,本創作的自動接膜設備,包括第一接膜裝置、第二接膜裝置、移載裝置、第一供料裝置及第二供料裝置。第一接膜裝置包括第一接膜台、第一上轉板及第一下轉板,其中第一接膜台具有第一接膜端;第一上轉板設置於第一接膜台的第一接膜端;第一下轉板設置於第一接膜台的第一接膜端,且第一上轉板與第一下轉板對應設置,因此第一上轉板及第一下轉板可旋轉而張開一角度(例如,0度~180度)。而第二接膜裝置包括第二接膜台、第二上轉板及第二下轉板,其中第二接膜台具有第二接膜端;第二上轉板設置於第二接膜台的第二接膜端;第二下轉板設置於第二接膜台的第二接膜端,其中第二上轉板與第二下轉板對應設置,相同地,第二上轉板及第二下轉板可旋轉而張開一角度(例如,0度~180度)。
其次,移載裝置與第一接膜台或第二接膜台對應設置,故移載裝置可接收來自第一接膜裝置或第二接膜裝置的收縮膜,在此,收縮膜的形式可為雙層膜料,但本創作不限於此,亦可為單層膜料或多層膜料,且移載裝置包括移載台、第三上轉板、第三下轉板及切割元件,其中移載台具有第三接膜端;第三上轉板設置於移載台的第三接膜端;第三下轉板設置於移載台的第三接膜端,其中第三上轉板與第三下轉板對應設置,是故第三上轉板及第三下轉板可 旋轉而張開一角度(例如,0度~180度);切割元件鄰近移載台的第三接膜端設置,且設置於第一接膜端與第三接膜端間或第二接膜端與第三接膜端間,而得以切割第一收縮膜或第二收縮膜,其中切割元件可為剪刀、刀片、鋸片或任何適合用於切割收縮膜的元件,但本創作不限於此。
再者,第一供料裝置供應第一收縮膜至第一接膜裝置。第二供料裝置供應第二收縮膜至第二接膜裝置。當由第一收縮膜供料時,第二收縮膜則處於待命接膜的狀態,待第一收縮膜僅剩餘預定長度時,將使第二收縮膜接合至第一收縮膜,而改由第二收縮膜供料,反之亦然,其中自動接膜方法將於下文中說明。
於本創作的自動接膜設備中,將第一收縮膜與第二收縮膜接合的手段並無特殊限制,例如,可使用膠帶、膠體、熔接或其他膜料接合方式進行第一收縮膜與第二收縮膜的接合。
於本創作的自動接膜設備中,第一接膜裝置可更包括第一上吸附元件及第一下吸附元件,第一上吸附元件可設置於第一上轉板上,第一下吸附元件可設置於第一下轉板上,其中第一上吸附元件與第一下吸附元件相鄰移載台的第三接膜端設置,但本創作不限於此。此外,第一上吸附元件及第一下吸附元件可分別吸附膠帶,膠帶的黏著面的反側係吸附於第一上轉板及第一下轉板的表面上,但本創作不限於此。
於本創作的自動接膜設備中,第一接膜裝置可更包括第一滾輪,設置於第一接膜台的第一進膜端,且第一進膜端與第一接膜端相對,但本創作不限於此。其次,第一收縮膜可通過第一接膜台與第一滾輪之間,藉由第一滾輪以保持第一收縮膜的穩定供應,但本創作不限於此。
於本創作的自動接膜設備中,第二接膜裝置可更包括第二上吸附元件及第二下吸附元件,第二上吸附元件可設置於第二上轉板上,第二下吸附元件可設置於第二下轉板上,其中第二上吸附元件與第二下吸附元件鄰近移載台的第三接膜端設置,但本創作不限於此。此外,第二上吸附元件及第二下吸附元件可分別吸附膠帶,膠帶的黏著面的反側係吸附於第二上轉板及第二下轉板的表面上,但本創作不限於此。
於本創作的自動接膜設備中,第二接膜裝置可更包括第二滾輪,設置於第二接膜台的第二進膜端,且第二進膜端與第二接膜端相對,但本創作不限於此。其次,第二收縮膜可通過第二接膜台與第二滾輪之間,藉由第二滾輪以保持第二收縮膜的穩定供應,但本創作不限於此。
於本創作的自動接膜設備中,第一接膜裝置與第二接膜裝置可為相鄰設置,但本創作不限於此。舉例來說,第一接膜裝置與第二接膜裝置可為上下堆疊方式設置或是併排設置。
於本創作之自動接膜設備中,移載裝置可更包括導輪,以使第一收縮膜或第二收縮膜可沿輸送方向移動,但本創作不限於此。
於本創作的自動接膜設備中,切割元件可設置於第三上轉板上,以切割第一收縮膜或第二收縮膜,但本創作不限於此。
於本創作之自動接膜設備中,可更包括移動元件,與移載裝置樞接,且使移載裝置可朝向或遠離第一接膜裝置或第二接膜裝置移動,因而使移載裝置可對應至第一接膜裝置或第二接膜裝置,而接收來自第一接膜裝置的第一收縮膜或來自第二接膜裝置的第二收縮膜,但本創作不限於此。
於本創作之自動接膜設備中,可更包括電動機,與導輪連接,用以驅動導輪,其中電動機可為直流電動機、交流電動機或任何適合的型式的電動機,但本創作不限於此。
根據本創作的第二態樣,本創作更提供一種自動接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提供如前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
步驟S2:設置第一收縮膜於第一供料裝置上,並供應第一收縮膜至第一接膜裝置及移載裝置,且第一收縮膜於第一接膜台及移載台上傳輸。
步驟S3:設置第二收縮膜於第二供料裝置上,並供應第二收縮膜至第二接膜裝置的第二接膜台,第二收縮膜的一端係對應第二接膜端設置,第二收縮膜係剪切後形成第一膜層及第二膜層,第一膜層設於第二上轉板上,而第二膜層設於第一下轉板上,且第二上轉板與第二下轉板的表面分別朝向移載台的第三接膜端,故第二接膜裝置此時已處於待命接膜狀態,而可隨時進行接膜。
步驟S4:當第一收縮膜於第一供料裝置上剩餘預定長度時,第三上轉板與第三下轉板表面相對並以切割元件切割第一收縮膜。
步驟S5:移動移載裝置,使移載台與第二接膜台對應設置。
步驟S6:翻轉第二上轉板與第二下轉板,使第二上轉板與第二下轉板表面相對,以將第二上轉板上的第一膜層及第二下轉板上的第二膜層與第一收縮膜接合。
於本創作的自動接膜方法中,第二收縮膜的第一膜層與第二膜層可透過任何手段與第一收縮膜接合;舉例來說,可透過膠帶、膠體、熔接或其他膜料接合方式與第一收縮膜結合。
於本創作的自動接膜方法中,第二上轉板上的第一膜層與第二下轉板上的第二膜層可分別透過膠帶與第一收縮膜接合。相同地,第一上轉板上的第一膜層與第一下轉板上的第二膜層亦可分別透過膠帶與第二收縮膜接合。
下文將配合圖式並詳細說明,使本創作的其他目的、優點及新穎特徵更明顯。
1:第一接膜裝置
2:第二接膜裝置
3:移載裝置
4:移動元件
5:第一供料裝置
6:第二供料裝置
7:第一收縮膜
7a:第一膜層
7b:第二膜層
8:第二收縮膜
8a:第一膜層
8b:第二膜層
9:支架
10:電動機
11:第一接膜台
11a:第一接膜端
11b:第一進膜端
12:側板
13:第一上轉板
14:第一下轉板
15:第一滾輪
21:第二接膜台
21a:第二接膜端
21b:第二進膜端
22:側板
23:第二上轉板
24:第二下轉板
25:第二滾輪
31:移載台
31a:第三接膜端
31b:第三出膜端
32:導輪
33:第三上轉板
34:第三下轉板
35:切割元件
36:前側板
37:後側板
38:滾輪
91:軌道
100:自動接膜設備
111:第一側
112:第二側
131:第一上吸附元件
132:膠帶
141:第一下吸附元件
142:膠帶
211:第一側
212:第二側
231:第二上吸附元件
232:膠帶
241:第二下吸附元件
242:膠帶
311:第一側
312:第二側
C:切割方向
D:輸送方向
F:長軸方向
圖1顯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自動接膜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圖2(A)~圖2(C)顯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移載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3(A)~圖3(B)顯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接膜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4(A)~圖4(C)顯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接膜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5~圖10顯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自動接膜設備的作動側視圖。
以下提供本創作的不同實施例。這些實施例是用於說明本創作的技術內容,而非用於限制本創作的權利範圍。一實施例的一特徵可透過合適的修飾、置換、組合、分離以應用於其他實施例。
應注意的是,在本文中,除了特別指明者之外,「第一」、「第二」等序數,只是用於區別具有相同名稱的多個元件,並不表示它們之間存在位階、層級、執行順序或製程順序。一「第一」元件與一「第二」元件可能一起出現在同一構件中,或分別出現在不同構件中。序數較大的一元件的存在不必然表示序數較小的另一元件的存在。
此外,在本文中,所謂的「上」、「下」或「之間」等用語,只是用於描述多個元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並在解釋上可推廣成包括平移、旋轉或鏡射的情形。
此外,在本文中,除了特別指明者之外,「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上」或類似敘述不必然表示該元件接觸該另一元件。
此外,在本文中,「較佳」或「更佳」是用於描述可選的或附加的元件或特徵,亦即,這些元件或特徵並不是必要的,而可能加以省略。
自動接膜設備
圖1顯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自動接膜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自動接膜設備100,包括第一接膜裝置1、第二接膜裝置2、移載裝置3、移動元件4、第一供料裝置5、第二供料裝置6、第一收縮膜7、第二收縮膜8、支架9及電動機10。其中,第一接膜裝置1與第二接膜裝置2為堆疊設置;而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接膜裝置1與第二接膜裝置2可為併排設置。
此外,移動元件4設於支架9的軌道91上,且移動元件4與移載裝置3樞接,因此移動元件4沿支架9的軌道91的長軸方向F移動,並同時連動移載裝置 3,使移載裝置3可朝向或遠離第一接膜裝置1或第二接膜裝置2移動,因而使移載裝置3可以與第一接膜裝置1或第二接膜裝置2對應設置,以接收來自第一接膜裝置1的第一收縮膜7或來自第二接膜裝置2的第二收縮膜8,其中,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收縮膜7及第二收縮膜8分別為雙層膜料,但不限於此。
其次,移載裝置3更具有導輪32,導輪32與電動機10連接,故藉由電動機10可驅動導輪32旋轉,從而使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沿輸送方向D移動。在此,導輪32的旋轉方向可由輸送方向D來決定。
再者,第一供料裝置5供應第一收縮膜7至第一接膜裝置1,而第二供料裝置6供應第二收縮膜8至第二接膜裝置2,其中第一供料裝置5與第二供料裝置6為併排設置;而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供料裝置5與第二供料裝置6可為堆疊設置。
於本實施例中,自動接膜設備100包括兩個接膜裝置(分別為第一接膜裝置1與第二接膜裝置2)及兩個供料裝置(分別為第一供料裝置5與第二供料裝置6)。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自動接膜設備100可包括三個以上的接膜裝置及三個以上的供料裝置,只要接膜裝置與供料裝置的數目相對應即可。
圖2(A)~圖2(C)顯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移載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如圖2(A)所示(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為開啟狀態,兩者之夾角為180度),移載裝置3包括移載台31、導輪32、第三上轉板33、第三下轉板34、切割元件35、前側板36、後側板37及滾輪38。其中,移載台31具有第三接膜端31a、第三出膜端31b、第一側311及第二側312,且移載台31設置於兩前側板36及兩後側板37之間;此外,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在移載台31的第一側311 輸送,而第二側312為第一側311的反側。其次,導輪32設置於移載台31的第三出膜端31b,且由電動機10(如圖1所示)驅動以使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可沿輸送方向D移動。再者,滾輪38設置於移載台31上,且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可通過滾輪38與移載台31間,以維持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的穩定供應。此外,第三上轉板33設置於移載台31的第三接膜端31a且樞接於兩後側板37,而第三下轉板34設置於移載台31的第三接膜端31a且樞接於兩後側板37,其中第三上轉板33與第三下轉板34對應設置,因此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可旋轉而張開一預定角度。於圖2(A)中,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張開180度;但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的張開角度並不限於此,只要不影響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的移動即可。另外,切割元件35設置於第三上轉板33上,而得以切割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於另一實施例中,切割元件35可設置於第三下轉板34上。
如圖2(B)所示(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為關閉狀態,兩者之夾角為0度),藉由旋轉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可使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變為關閉狀態,以夾住且固定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從而有利於切割元件35切割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
如圖2(C)所示(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為關閉狀態,且切割元件35作動),切割元件35可沿垂直於輸送方向D的切割方向C移動,以切割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
圖3(A)~圖3(B)顯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接膜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如圖3(A)所示(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或第二上轉板23及第二下轉板24為開啟狀態,兩者之夾角為180度),第一接膜裝置1包括第一接膜台11、側板12、第一上轉板13、第一下轉板14及第一滾輪15。其中,第一接膜台11具有第一接膜端11a、第一進膜端11b、第一側111及第二側112,且第一接膜台11設置於兩側板12之間。第一上轉板13設置於第一接膜台11的第一接膜端11a且樞接於兩側板12,並於第一上轉板13上設置有第一上吸附元件131;而第一下轉板14設置於第一接膜台11的第一接膜端11a且樞接於兩側板12,並於第一下轉板14上設置有第一下吸附元件141;此外,第一上轉板13與第一下轉板14對應設置,且分別設置在其上的第一上吸附元件131及第一下吸附元件141亦為對應設置,因而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可旋轉而張開一預定角度。於圖3(A)中,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張開180度;但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的張開角度並不限於此,只要不影響後續收縮膜的接合即可。第一滾輪15設置於第一接膜台11的第一進膜端11b,其中第一收縮膜7可通過第一接膜台11與第一滾輪15之間,並在第一接膜台11的第一側111上輸送,而第二側112為第一側111的反側,從而藉由第一滾輪15以保持第一收縮膜7的穩定供應(如圖4(B)所示)。
另外,第二接膜裝置2包括第二接膜台21、側板22、第二上轉板23、第二下轉板24及第二滾輪25。其中,第二接膜台21具有第二接膜端21a、第二進膜端21b、第一側211及第二側212,且第二接膜台21設置於兩側板22之間。第二上轉板23設置於第二接膜台21的第二接膜端21a且樞接於兩側板22,並於第二上轉板23上設置有第二上吸附元件231;而第二下轉板24設置於第二接膜台21的第二接膜端21a且樞接於兩側板22,並於第二下轉板24上設置有第二下吸附元件 241;此外,第二上轉板23與第二下轉板24對應設置,且分別設置在其上的第二上吸附元件231及第二下吸附元件241也為對應設置,故同理第二上轉板23及第二下轉板24也可旋轉而張開一預定角度。於圖3(A)中,第二上轉板23與第二下轉板24張開180度;但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二上轉板23與第二下轉板24的張開角度並不限於此,只要不影響後續收縮膜的接合即可。第二滾輪25設置於第二接膜台21的第二進膜端21b,其中第二收縮膜8可通過第二接膜台21與第二滾輪25之間,並在第二接膜台21的第一側211上輸送,而第二側212為第一側的反側,從而藉由第二滾輪25以保持第二收縮膜8的穩定供應(如圖4(B)所示)。
如圖3(B)所示(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或第二上轉板23及第二下轉板24為關閉狀態,兩者之夾角為0度),藉由旋轉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或是第二上轉板23及第二下轉板24,可使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或是第二上轉板23及第二下轉板24變為關閉狀態,進而有利於將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進行接合,而自動接膜方法將於下文詳細說明。
圖4(A)~圖4(C)顯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接膜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如圖4(A)所示,第一上吸附元件131及第一下吸附元件141可分別吸附膠帶132、142,膠帶132、142的黏著面的反側係吸附於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的表面上,亦即膠帶132、142分別吸附於第一上吸附元件131及第一下吸附元件141上。相同地,第二上吸附元件231及第二下吸附元件241可分別吸附膠帶232、242,膠帶232、242的黏著面的反側係吸附於第二上轉板23及第二下轉板24的表面上,亦即膠帶232、242分別吸附於第二上吸附元件231及第二下吸附元件241上。
如圖4(B)所示,第一收縮膜7通過第一上轉板13與第一下轉板14之間且設置於第一接膜台11的第一側111上,而第一收縮膜7穿過並突出於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相同地,第二收縮膜8通過第二上轉板23與第二下轉板24之間且設置於第二接膜台21的第一側211上,而第二收縮膜8穿過並突出於第二上轉板23及第二下轉板24。
如圖4(C)所示,由於收縮膜為壓扁的圓筒狀塑膠膜,故剪切後的第一收縮膜7具有第一膜層7a及第二膜層7b(即第一收縮膜7為雙層膜料),其中第一收縮膜7的第一膜層7a吸附於第一上吸附元件131(如圖4(A)所示)上,而第一收縮膜7的第二膜層7b吸附於第一下吸附元件141(如圖4(A)所示)上,且膠帶132、142未完全被第一收縮膜7的第一膜層7a或第二膜層7b覆蓋。相同地,剪切後的第二收縮膜8具有第一膜層8a及第二膜層8b(即第二收縮膜8為雙層膜料),其中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膜層8a吸附於第二上吸附元件231(如圖4(A)所示)上,而第二收縮膜8的第二膜層8b吸附於第二下吸附元件241(如圖4(A)所示)上,且膠帶232、242未完全被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膜層8a及第二膜層8b覆蓋。因此可藉由膠帶132、142、232、242未被覆蓋的部分接合至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使第一收縮膜7與第二收縮膜8彼此連接。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收縮膜7的第一膜層7a及第二膜層7b與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膜層8a及第二膜層8b是透過膠帶132、142、232、242來與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進行接合;然而,本創作並不限於此。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收縮膜7的第一膜層7a及第二膜層7b或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膜層8a及第二膜層8b可透過其他手段進行接合。例如,可透過膠體、熔接或其他膜料接合方式進行接合。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如圖4(A)至圖4(C)所示,第一上吸附元件131、第一下吸附元件141、第二上吸附元件231及第二下吸附元件241可分別透過吸氣流、靜電或其他方式將第一收縮膜7的第一膜層7a及第二膜層7b與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膜層8a及第二膜層8b分別吸附於其上。此外,第一上吸附元件131、第一下吸附元件141、第二上吸附元件231及第二下吸附元件241也可分別透過吸氣流、靜電或其他方式將膠帶132、142、232、242分別吸附於其上。
自動接膜方法
圖5~圖10顯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自動接膜設備的作動側視圖。
如圖5所示(由第一收縮膜7進行供料的狀態),設置第一收縮膜7於第一供料裝置5上(如圖1所示),並供應第一收縮膜7至第一接膜裝置1及移載裝置3,且第一收縮膜7於第一接膜台11及移載台31上傳輸。於本實施例中,係由第一收縮膜7先進行供料;然而,本創作並不限於此。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可由第二收縮膜8先進行供料。
此外,由電動機10(如圖1所示)驅動導輪32旋轉,而使第一收縮膜7快速捲動以進行供料。因此,移載裝置3上的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為開啟狀態,而第一接膜裝置1的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亦為開啟狀態,以容許第一收縮膜7在快速捲動時的些微震動,保持第一收縮膜7的供料順暢,或防止第一收縮膜7的損壞。於本實施例中,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或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係張開180度;但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三上轉板33及第三下轉板34或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的張開角度並不限於此,只要不影響收縮膜的移動即可。
於此同時,如圖4(C)及圖5所示,第二接膜裝置2為預備接膜狀態,其隨時待命以準備進行接膜動作,因此,設置第二收縮膜8於第二供料裝置6(如圖1所示)上,並供應第二收縮膜8至第二接膜裝置2的第二接膜台21,第二收縮膜8的一端係對應第二接膜端21a設置(如圖4(B)所示),並使第二收縮膜8穿過並突出第二上轉板23與第二下轉板24之間(如圖4(B)所示)。此外,由於收縮膜為壓扁的圓筒狀塑膠膜,故藉由剪切第二收縮膜8的兩側可使其形成第一膜層8a及第二膜層8b,其中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膜層8a吸附於第二上吸附元件231(如圖4(A)所示)上,而第二收縮膜8的第二膜層8b吸附於第二下吸附元件241(如圖4(A)所示)上,第二上轉板23與第二下轉板24的表面分別朝向移載台31的第三接膜端31a(如圖1所示)。其次,由於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膜層8a及第二膜層8b僅部分黏貼於膠帶232、242上,故膠帶232、242未被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層膜8a及第二層膜8b所覆蓋之部分則可用於與第一收縮膜7接合。於本實施例中,係透過膠帶132、142、232、242使第一收縮膜7與第二收縮膜8進行接合;然而,本創作並不限於此。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收縮膜7與第二收縮膜8可透過其他手段進行接合。例如,可透過膠體、熔接或其他膜料接合方式進行接合。
如圖6所示(切割元件35切割第一收縮膜7的狀態),當第一收縮膜7於第一供料裝置5上剩餘一預定長度時(即代表第一收縮膜7即將使用完畢),此時電動機10(如圖1所示)為停止狀態,而準備進行接膜。在此,自動接膜設備可更包括一偵測單元(圖未示),用於偵測第一供料裝置5或第二供料裝置6上剩餘的第一收縮膜7或第二收縮膜8的量。其中,偵測單元的種類並無特殊限制,例如可為一光學偵測單元或其他偵測單元。於準備進行接膜時,移載裝置3上的第三上轉板33與第三下轉板34表面相對(即為關閉狀態),而第一接膜裝置 1的第一上轉板13及第一下轉板14亦為關閉狀態,故藉此將第一收縮膜7夾於第三上轉板33與第三下轉板34之間,亦同時夾於第一上轉板13與第一下轉板14之間,故可有效固定第一收縮膜7,再以切割元件35切割第一收縮膜7(如圖2(C)所示),以形成均勻且整齊的切割面。於本實施例中,切割元件35為刀片;然而,本創作並不限於此。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切割元件35可為剪刀、鋸片或任何適合用於切割收縮膜的元件。
如圖7所示(移動移載裝置3,使移載台31與第二接膜裝置2的第二接膜台21對應設置),於第一收縮膜7已由切割元件35切割完成後,先翻轉第三上轉板33,而第三下轉板34保持於原位,使第三下轉板34可支撐第一收縮膜7,以防止第一收縮膜7向下垂落。接著,移動移載裝置3,使移載台31與第二接膜裝置2的第二接膜台21對應設置。於本實施例中,第三上轉板33與第三下轉板34張開90度;然而,本創作並不限於此。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只要第三上轉板33與第三下轉板34的位置不影響收縮膜接合,或可支撐收縮膜即可。
如圖4(C)及圖8所示(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膜層8a接合至第一收縮膜7),翻轉第二上轉板23,以使固定於第二上轉板23的膠帶232貼合至第一收縮膜7,因而同時將貼合於膠帶232的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膜層8a與第一收縮膜7接合。此外,第三下轉板34的設置更可有效支撐第一收縮膜7,提升接合品質,以防止接合不完全的狀況產生。
如圖4(C)及圖9所示(第二收縮膜8的第二膜層8b接合至第一收縮膜7),翻轉第三下轉板34,使第三上轉板33與第三下轉板34為開啟狀態,以進行第二收縮膜8的第二膜層8b與第一收縮膜7的接合。於本實施例中,第三上轉板33與第三下轉板34張開180度;然而,本創作並不限於此。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 例中,只要第三上轉板33與第三下轉板34的位置不影響收縮膜接合即可。接著,第二上轉板23保持於原位,藉此提供第二收縮膜8的第二膜層8b於接合時所需要的支撐力,有助於提升接合品質。隨後,翻轉第二下轉板24,使第二上轉板23與第二下轉板24表面相對,將固定於第二下轉板24的膠帶242接合至第一收縮膜7,故同時將貼合於膠帶242的第二收縮膜8的第二膜層8a與第一收縮膜7接合。由於第二收縮膜8的第一膜層8a及第二膜層8b已分別與第一收縮膜7接合,因此成功地將第二收縮膜8接合至第一收縮膜7。
如圖10所示(由第二收縮膜8進行供料的狀態),翻轉第二上轉板23及第二下轉板24,使第二上轉板23及第二下轉板24為開啟狀態,並藉由電動機10(如圖1所示)恢復導輪32的旋轉速率,改由第二收縮膜8進行供料。於本實施例中,第二上轉板23與第二下轉板24的夾角為180度,但本創作不限於此,只要第二上轉板23與第二下轉板24的位置不影響收縮膜移動即可。再者,當第二收縮膜8即將使用完畢時,亦可依照前述步驟,僅簡單置換即可使用同樣的方式將第二收縮膜8與第一收縮膜7接合,從而達到自動接膜的功效,並具有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率、提高良率、使收縮膜確實接合或保持收縮膜清潔等優點。
儘管本創作已透過實施例來說明,應理解的是,只要不背離本創作的精神及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者,可作出許多其他可能的修飾及變化。
1:第一接膜裝置
2:第二接膜裝置
3:移載裝置
4:移動元件
5:第一供料裝置
6:第二供料裝置
7:第一收縮膜
8:第二收縮膜
9:支架
10:電動機
11a:第一接膜端
12:側板
13:第一上轉板
14:第一下轉板
21:第二接膜台
21a:第二接膜端
21b:第二進膜端
22:側板
23:第二上轉板
24:第二下轉板
25:第二滾輪
31:移載台
31a:第三接膜端
31b:第三出膜端
32:導輪
33:第三上轉板
34:第三下轉板
35:切割元件
36:前側板
37:後側板
91:軌道
100:自動接膜設備
311:第一側
312:第二側
D:輸送方向
F:長軸方向

Claims (12)

  1. 一種自動接膜設備,包括:一第一接膜裝置,包括:一第一接膜台,具有一第一接膜端;一第一上轉板,設置於該第一接膜台的該第一接膜端;以及一第一下轉板,設置於該第一接膜台的該第一接膜端,其中該第一下轉板與該第一上轉板對應設置;一第二接膜裝置,包括:一第二接膜台,具有一第二接膜端;一第二上轉板,設置於該第二接膜台的該第二接膜端;以及一第二下轉板,設置於該第二接膜台的該第二接膜端,其中該第二上轉板與該第二下轉板對應設置;一移載裝置,與該第一接膜台或該第二接膜台對應設置,且包括:一移載台,具有一第三接膜端;一第三上轉板,設置於該移載台的該第三接膜端;一第三下轉板,設置於該移載台的該第三接膜端,其中該第三上轉板與該第三下轉板對應設置;以及一切割元件,鄰近該移載台的該第三接膜端設置,且設置於該第一接膜端與該第三接膜端間或該第二接膜端與該第三接膜端間;一第一供料裝置,供應一第一收縮膜至該第一接膜裝置;以及一第二供料裝置,供應一第二收縮膜至該第二接膜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更包括一移動元件,與該移載裝置樞接,且使該移載裝置朝向或遠離該第一接膜裝置或該第二接膜裝置移動。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該第一接膜裝置更包括:一第一上吸附元件,設置於該第一上轉板上;以及一第一下吸附元件,設置於該第一下轉板上。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該第一上吸附元件及該第一下吸附元件分別吸附一膠帶,該膠帶的一黏著面的反側係吸附於該第一上轉板及該第一下轉板的表面上。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該第二接膜裝置更包括:一第二上吸附元件,設置於該第二上轉板上;以及一第二下吸附元件,設置於該第二下轉板上。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該第二上吸附元件及該第二下吸附元件分別吸附一膠帶,該膠帶的一黏著面的反側係吸附於該第二上轉板及該第二下轉板的表面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該第一接膜裝置更包括一第一滾輪,設置於該第一接膜台的一第一進膜端,且該第一進膜端與該第一接膜端相對。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該第一收縮膜通過該第一接膜台與該第一滾輪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該第二接膜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滾輪,設置於該第二接膜台的一第二進膜端,且該第二進膜端與該第二接膜端相對。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該第二收縮膜通過該第二接膜台與該第二滾輪之間。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該切割元件設置於該第三上轉板上。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動接膜設備,其中該第一接膜裝置與該第二接膜裝置為相鄰設置。
TW109212035U 2020-09-14 2020-09-14 自動接膜設備 TWM609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2035U TWM609328U (zh) 2020-09-14 2020-09-14 自動接膜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2035U TWM609328U (zh) 2020-09-14 2020-09-14 自動接膜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9328U true TWM609328U (zh) 2021-03-21

Family

ID=76036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2035U TWM609328U (zh) 2020-09-14 2020-09-14 自動接膜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93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1694B (zh) * 2020-09-14 2022-01-01 禾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接膜設備及使用其之自動接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1694B (zh) * 2020-09-14 2022-01-01 禾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接膜設備及使用其之自動接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68734B2 (ja)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WO2011070820A1 (ja)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当該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865401B2 (ja) ウエブの継ぎ装置
JP6390848B2 (ja) 光学フィルム連続供給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連続供給方法
JP4885304B2 (ja)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JP6127707B2 (ja)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生産方法
KR20110134263A (ko) 편광판 접합 장치 및 이 장치를 이용한 편광판 접합 방법
WO2017179239A1 (ja) 吸着部材、液晶セル吸着移動装置、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貼合せライン
WO2013133261A1 (ja)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TWM609328U (zh) 自動接膜設備
TWI751694B (zh) 自動接膜設備及使用其之自動接膜方法
TWM605813U (zh) 自動接膜設備
WO2013081040A1 (ja) 光学部材貼合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7020361B2 (ja) 膜-電極-ガス拡散層接合体の接合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212608475U (zh) 自动接膜设备
JP5924726B2 (ja) 光学部材貼合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TWI813987B (zh) 貼膜機及其膜卷更換裝置
JP5667522B2 (ja)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4180381A (zh) 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
TWI759859B (zh) 自動接膜設備及使用其之自動接膜方法
WO2013077395A1 (ja) フィルム材の貼合装置
KR101561974B1 (ko) 쉬트 라미네이터
CN212608474U (zh) 自动接膜设备
KR101633205B1 (ko) 광학 표시 패널의 연속 제조 방법 및 그 연속 제조 시스템, 전환 방법 및 조출 장치
CN114180380A (zh) 自动接膜设备及使用其的自动接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