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5965U - 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 Google Patents

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5965U
TWM605965U TW109207616U TW109207616U TWM605965U TW M605965 U TWM605965 U TW M605965U TW 109207616 U TW109207616 U TW 109207616U TW 109207616 U TW109207616 U TW 109207616U TW M605965 U TWM605965 U TW M60596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article structure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7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玉鈴
劉雅玲
許勝傑
Original Assignee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7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5965U/zh
Publication of TWM605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596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其係由快速混合造粒製備而成,該顆粒結構包含外殼層及具有功能性成分的核心,該顆粒結構之尺寸可改善益生菌產品食用時所產生之揚塵問題,且該外殼層具有調味及釋放該功能性成分之作用,故本創作可提高飲品之風味,且有益於飲用者之身體健康。

Description

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顆粒結構,尤係關於一種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在益生菌產品的製程中,由於益生菌與賦形劑在顆粒粒徑上的差異,因而容易發生混拌不均勻的問題。為求混拌均勻,目前市售的益生菌產品多為粉末劑型;然而,益生菌的粉末粒徑過小,以致於在製造或食用產品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揚塵,不但造成生產時的不便,對食用者而言,更易於食用時發生嗆咳的情形。
此外,未經包覆保護的益生菌粉末易與外界接觸,不但容易產生氧化褐變,且可能受到外界環境酸鹼值的影響而被破壞,進而導致益生菌產品的安定性不佳。因此,目前常使用一般硬殼膠囊或微膠囊化包埋益生菌的技術;然而,一般硬殼膠囊於食用後不易在腸道內溶解,使得益生菌無法於食用者的體內穩定釋出。至於微膠囊化技術(例如:乳酸菌晶球),其生產設備及成本則又過於昂貴。
另一方面,為提高飲用形式乳品的嗜口性,往往會添加糖及香料 等成分進行調味,然而目前市售的調味乳品的含糖量偏高,長期飲用反而造成飲用者身體的負擔。
因此,本領域仍需要可同時克服上述問題的益生菌產品。
本創作提供一種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其包含核心及外殼層,其中,該核心包含功能性成分,且該功能性成分包含該益生菌,而該外殼層包覆該核心。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製備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的方法,其包含:將功能性成分與載劑或賦形劑混合,以形成核心,其中,該功能性成分包含益生菌;以及在該核心之表面形成外殼層,以包覆該核心。上述載劑或賦形劑為食品上或生理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顆粒結構之平均粒徑為1mm至9mm。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功能性成分另包含益生質、促進鈣吸收之有效成分或其組合。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外殼層另包含調味劑。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係使用快速混合造粒製程將該功能性成分與該載劑或該賦形劑混合,以達到快速且均勻混合之目的。
本創作之顆粒結構較益生菌粉末的尺寸大,故可改善粉末劑型的益生菌產品在食用時所產生揚塵之問題,並增加產品之嗜口性。此外,本創作所採用之快速混合造粒製程,除了能避免揚塵外,還具有工時短且混拌均勻度高之 優點,可因此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整體而言,本創作之生產成本相對於微膠囊化技術更為低廉。
本創作之顆粒結構可直接添加至飲品中,以增添風味;本創作之顆粒結構亦可填充入吸管中,以用於即飲調味。當本創作之顆粒結構接觸飲品後,該顆粒結構之外殼層可使功能性成分及調味劑釋放。於本案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外殼層接觸該飲品後將產生崩解、分解或溶解,使該功能性成分及該調味劑釋放於該飲品中。該功能性成分例如益生菌或益生質,有益於食用者之身體健康,且該功能性成分還可包括促進鈣吸收之有效成分,有益於食用者之骨質生成。此外,本創作的調味劑包括但不限於天然的植物萃取物或香料,以取代市售飲品中高糖及高熱量之調味成份,故可減輕飲用者身體之負擔。因此,本創作之顆粒結構可兼顧飲品(例如:乳飲品)之健康及調味需求。
10:核心
100: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11:益生菌
12:益生質
13:促進鈣吸收之有效成
20:外殼層
第1圖係製備本創作之顆粒結構的方法流程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顆粒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之顆粒結構的剖面示意圖,為沿著第2圖所示之A-A線段的剖面圖。
以下係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實施方式,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創作 之精神、優點及功效。然而,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本創作亦可藉由其它不同之實施方式加以實現或應用,本說明書所載各項細節亦可根據不同的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創作之精神下賦予不同的變化或修飾。
本文所述「包括」或「包含」組成分或步驟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可另包含其他組成分或其他步驟,而非排除該等其他組成分或其他步驟。此外,除非本文另有明確說明,否則本文所述單數形式之「一」及「該」包含複數指示物,且本文所述「或」係與「及/或」互換使用。
本文所述之數值範圍係包含及可合併的,落在本文所述數值範圍內之任何數值,都可以作為最大值或最小值以導出次範圍;舉例而言,「1至9」之數值範圍應可理解為包含最小值1及最大值9之間的任何次範圍,例如:1至8.6、1.5至8.6及1.5至9等次範圍。此外,本文所述之百分比符號「%」,除非另有特別說明,否則表示重量百分比。
本創作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包含核心及外殼層,其中,該核心包含功能性成分,且該功能性成分包含益生菌;該外殼層包覆該核心。
本創作用於製備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的方法包含:將功能性成分與載劑或賦形劑混合,以形成核心,其中,該功能性成分包含益生菌;以及在該核心之表面形成外殼層,以包覆該核心。上述載劑或賦形劑為食品上或生理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顆粒結構之尺寸大於本領域所習知的粉末或微膠囊之尺寸,故可改善粉末劑型的益生菌產品在食用時所產生有關揚塵之問題,較佳地,該顆粒結構之平均粒徑為至少1mm。於本創作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顆粒結構之平均粒徑為1mm至9mm。於本創作之又一具體實 施例中,該顆粒結構之平均粒徑為2mm至4mm,較佳地,該顆粒結構之平均粒徑為2mm至3mm。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顆粒結構之形狀係選自由圓球體、橢圓球體、立方體、圓柱體、長方體、四面體、椎體、星形、心形、扇形及貝殼形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核心之平均粒徑為1mm至4mm,例如:1.5mm至3.8mm、1.5mm至2.5mm、2.5mm至3.2mm、2.5mm至3mm或3.2mm至3.8mm。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核心或該外殼層進一步包含食品上或生理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本創作之食品上或生理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包括但不限於澱粉(例如:米澱粉、小麥澱粉、玉米澱粉及小麥澱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玉米甜味劑、糊精、環糊精、麥芽糖糊精、羧甲基澱粉鈉、丙酸羧基化澱粉、微晶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甘露醇、山梨糖醇、硬脂酸鎂、磷酸二鈣、明膠、瓊脂、果膠、阿拉伯膠、海藻酸鈉、鹿角菜膠、刺槐豆膠、關華豆膠、塔拉膠、蒟蒻膠、黃耆膠、玉米糖膠、結蘭膠、卡德蘭膠、蟲膠、水或其中二者以上之組合。較佳地,該食品上或生理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為澱粉、乳糖或其組合。較佳地,該食品上或生理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為澱粉、寡糖、糊精或其中兩者以上之組合。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外殼層包含膠體,例如但不限於明膠、阿拉伯膠、海藻酸鈉、瓊脂、果膠、蟲膠、羧甲基纖維素或其中兩者以上之組合。
本文中的術語「功能性成分」係指於食品中提供食用者超出基本營養價值且對健康有益處的成分,可增進食用者之身體健康及/或降低食用者罹 患疾病之風險,例如:促進腸胃道健康、幫助消化、強健骨骼、保健牙齒、清新口氣、緩解壓力及緊張、改善或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或骨質疏鬆症等。本創作之功能性成分包括但不限於益生菌、益生質、促進鈣吸收之有效成分、提升專注力之有效成分、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類胡蘿蔔素、類黃酮、酶、抗氧化劑、植物雌激素、植物固醇、軟磷脂、脂肪酸、胺基酸、肌酸、蛋白質(例如大豆蛋白質或膠原蛋白)、咖啡因、胜肽、植物萃取物、菇菌類菌絲體、菇菌類子實體、蟲草類菌絲體、蟲草類子實體或其中二者以上之組合。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功能性成分係選自由益生菌、益生質及促進鈣吸收之有效成分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較佳地,該促進鈣吸收之有效成分係選自由維生素D、維生素K、酪蛋白水解物及蛋黃萃取粉末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本文中的術語「益生菌」係指有益於宿主健康且無致病性或低致病性的微生物。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益生菌係選自由芽孢乳酸菌(Bacillus coagulans)、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reve)、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s)、動物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比菲德氏龍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短乳桿菌(Lactobacillus brevis)、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酵素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加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瑞士乳桿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約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戊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洛德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鼠李 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唾液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及青春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較佳地,該益生菌係選自由動物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酵素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及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本文中的術語「益生質」係指一種或多種食品成份,其可選擇性刺激益生菌在宿主消化道中的生長或活性,進而達到促進宿主健康之效果。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益生質係選自由醣類、糖醇及地靈粉末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較佳地,該醣類為寡醣或多醣。較佳地,該醣類係選自由木寡醣、大豆寡醣、膳食纖維、果寡醣(fructo-oligosaccharide,FOS)、異麥芽寡醣、乳果寡醣、乳酮糖、半乳寡醣(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棉子糖、菊聚纖維(菊糖)、聚糊精、聚葡萄糖、葡萄寡醣、甘露寡醣、阿拉伯寡醣、岩藻寡醣(fuco-oligosaccharide)、殼寡醣(chito-oligosaccharide)、乳糖醇及乳酮糖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益生質係選自由膳食纖維、寡糖、低聚醣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較佳地,該寡糖為果寡糖、半乳寡糖或其組合。
本文中的術語「釋放」係指在特定外界環境下,例如但不限於在液體中,本創作之顆粒結構將其所包含之成分向外界遞送的特性。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外殼層具有釋放該功能性成分之作用,例如該外殼層於液體中崩解、分解或溶解,以釋放該功能性成分。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液體 為乳製品,較佳為牛奶。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外殼層包含調味劑。本文中的術語「調味劑」係指食品上或生理上可接受之天然、合成或半合成物質,其在食用者體內誘發味覺、嗅覺、觸覺等感受,其中,在食用者體內誘發甜味感受者為「甜味劑」;在食用者體內誘發酸味感受者為「酸味劑」。本創作之甜味劑包括但不限於天然植物來源所獲得之汁液、粉末、糖漿、萃取物、濃縮物或香料,該天然植物來源例如:巧克力、檸檬、草莓、香蕉、莓果、芒果、哈密瓜、百香果、鳳梨、水蜜桃、櫻桃、肉桂、蘋果、茴香、蜂蜜、梨、楓糖、葡萄、葡萄柚、柳橙、橘子、西瓜、羅漢果、蘑菇或香草;醣類甜味劑包括但不限於乳糖、半乳寡糖、蔗糖、果糖、麥芽糖、葡萄糖或砂糖;糖醇類甜味劑包括但不限於木糖醇、甘露糖醇、山梨糖醇、赤藻糖醇、異麥芽酮糖醇、甜菊糖苷、赤藻糖醇或乳糖醇;以及人工甜味劑包括但不限於阿斯巴甜或其衍生物、乙醯磺胺酸鉀、新橙皮苷二氫查耳酮、甘草素、醋磺內酯鉀或蔗糖素。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甜味劑為羅漢果萃取物、甜菊糖苷、蘑菇萃取物或其中兩者以上之組合。本創作之酸味劑包括但不限於檸檬酸、檸檬酸鈉、檸檬酸三鈉、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酸單鈉乳酸、乳酸鈉、蘋果酸、蘋果酸鈉、磷酸、酒石酸、酒石酸鈉、葡萄糖酸、葡萄糖酸鉀、葡萄糖酸鈉、乙酸、冰乙酸、胺基乙酸或茶胺酸。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外殼層另包含甜味劑、酸味劑或其組合,較佳地,該甜味劑為天然植物來源所獲得之糖漿、萃取物、濃縮物或香料、糖醇類甜味劑或其組合;更佳地,該甜味劑為羅漢果萃取物、甜菊糖苷、蘑菇萃取物或其中兩者以上之組合。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外殼層具有釋放該調味劑之作用,例如該外殼層於液體中崩解、分解或溶解,以釋放該調味劑。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液體 為乳製品,較佳為牛奶。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外殼層之厚度為0.01mm至0.8mm、0.01mm至0.15mm、0.05mm至0.15mm或0.01mm至0.12mm。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顆粒結構包含20%至50%之功能性成分。較佳地,該顆粒結構包含1%至8%之益生菌。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該顆粒結構包含5%至30%之益生質。較佳地,該顆粒結構包含1%至5%之促進鈣吸收之有效成分。更佳地,該顆粒結構包含2%至5%之益生菌、10%至30%之益生質及2%至4%之促進鈣吸收之有效成分。
於本創作之一具體實施例中,係使用快速混合造粒製程將該功能性成分與該載劑或該賦形劑混合,以達到快速且均勻混合之目的。
以下係藉由具體的製備例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創作之特點及其功效,但非用於限制本創作之範圍。
製備例
第1圖顯示製備本創作之顆粒結構的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a):將澱粉、寡糖、糊精及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分別過篩;
步驟(b):將過篩後之澱粉、寡糖、糊精及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預混合;
步驟(c):將混和後之澱粉、寡糖、糊精及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投入快速混合造粒機以進行造粒,其過程中可視需要加入水、食用香料、甜味劑、酸味劑、膠體或其中兩者以上之組合;
步驟(d):加入水、食用香料、甜味劑、酸味劑、膠體或其中兩者以上之組合, 以形成包覆核心之外殼層;
步驟(e):針對顆粒結構進行乾燥;
步驟(f):針對顆粒結構進行整粒,以達到所需之平均粒徑及形狀。
實施例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本創作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100包含核心10及外殼層20,其中,該核心10包含益生菌11、益生質12及促進鈣吸收之有效成分13。
上述製備例或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而非用於限制本創作。本領域之通常知識者均可在不違背本創作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創作之權利保護範圍係由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只要不影響本創作之效果及實施目的,應涵蓋於此公開技術內容中。
10:核心
100: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11:益生菌
12:益生質
13:促進鈣吸收之有效成分
20:外殼層

Claims (9)

  1. 一種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包含:核心,其包含功能性成分,其中,該功能性成分包含該益生菌;以及外殼層,其包覆該核心,其中,該顆粒結構之平均粒徑為至少1mm。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顆粒結構,係呈圓球體、橢圓球體、立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四面體、椎體、星形、心形、扇形、貝殼形或其組合之形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顆粒結構,其中,該顆粒結構之平均粒徑為2mm至3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顆粒結構,其中,該核心進一步包含食品上或生理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顆粒結構,其中,該益生菌係選自由芽孢乳酸菌(Bacillus coagulans)、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reve)、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s)、動物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比菲德氏龍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短乳桿菌(Lactobacillus brevis)、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酵素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加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瑞士乳桿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約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戊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洛德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鼠 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唾液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及青春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顆粒結構,其中,該益生菌之含量為1%至8%。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顆粒結構,其中,該功能性成分另包含益生質。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顆粒結構,其中,該外殼層之厚度為0.01mm至0.15mm。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顆粒結構,其中,該外殼層包含調味劑。
TW109207616U 2020-06-17 2020-06-17 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TWM605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7616U TWM605965U (zh) 2020-06-17 2020-06-17 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7616U TWM605965U (zh) 2020-06-17 2020-06-17 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5965U true TWM605965U (zh) 2021-01-01

Family

ID=75238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7616U TWM605965U (zh) 2020-06-17 2020-06-17 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59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2016A (zh) * 2021-10-22 2021-12-28 上海利康精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益生菌的调味吸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2016A (zh) * 2021-10-22 2021-12-28 上海利康精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益生菌的调味吸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rao et al. Probiotics, prebiotics, and microencapsulation: A review
Mortazavian et al. Delivery of probiotic microorganisms into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y food products
KR100851466B1 (ko) 코코아를 함유하는 개선된 혼합물
CN102202527B (zh) 包含益生菌并改善睡眠模式的营养组合物
EP1513541B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or alleviating symptoms of malabsorption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N108463124B (zh) 凝胶样食品组合物
WO2006039768A1 (en) Fermented functional food on the basis of soy containing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and process of production thereof
CN103180432B (zh) 制备耐贮存益生菌食品的方法
CN114376235B (zh) 一种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的减肥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8228A (zh) 一种无糖谷物酸奶
CN105533705A (zh) 孕中期调理医学配方食品
CN112715948A (zh) 一种高活性益生菌晶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88981B (zh) 帮助唾液分泌的唾液酸
CN115066188A (zh) 组合物
TWM605965U (zh) 包埋益生菌之顆粒結構
KR20190001448A (ko) 타원형 고형체 요구르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38090B1 (ko) 단백질 분해능을 가지는 락토바실러스 카제이 idcc 3451을 포함하는 식품 조성물 및 건강기능식품
CN105724571B (zh) 等渗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19299B1 (ko) 소화 촉진 및 식감 개선 효과를 갖는 닭강정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M641394U (zh) 含有機酸活性物質之顆粒結構
KR102682343B1 (ko) 수면을 증진시키는 바실루스 코아글란스 idcc 1201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및 건강기능식품
Şenöztop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biotic supplemented confectioneries
US20240108668A1 (en) Improving protein digestion and amino acid bioavailability by probiotic strains
WO2023220339A1 (en) Non-animal protein blends an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CN116709935A (zh) 改善氨基酸和的用益生细菌的蛋白质生物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