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5470U - 壓接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壓接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5470U
TWM605470U TW109202987U TW109202987U TWM605470U TW M605470 U TWM605470 U TW M605470U TW 109202987 U TW109202987 U TW 109202987U TW 109202987 U TW109202987 U TW 109202987U TW M605470 U TWM605470 U TW M6054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base
elastic
plate
crimp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2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威達
莊順榮
Original Assignee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05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547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壓接連接器,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一端連續彎折延伸形成的側部、自所述基部另一端斜向上連續彎折延伸形成的環形彈性部及連接於所述彈性部上端的壓板,所述基部、側部及彈性部均為豎直的板狀結構,所述壓板包括具有第一弧度的主板部及自所述主板部外緣向下延伸的具有第二弧度的外延部,從而提高抵壓接觸穩定性,增強結構強度,簡化壓板結構。

Description

壓接連接器
本新型有關一種壓接連接器,尤其是指一種具有彈性的壓接連接器。
參照中國大陸公開的第CN105098432A號發明專利申請,其公開一種壓接連接器,其上側平板部及下側平板部之間連接有第一彈簧部,及自下側平板部延伸出的位於上側平板部下方以支撐上側平板部的第二彈簧部。但是由於第一彈簧部及第二彈簧部暴露於外部的部分較多,容易受到來自外部部件的抵碰而使壓接連接器損壞。第一彈簧部及第二彈簧部的兩個彈簧部的設置結構複雜,不利於生產,並且水平設置的下側平板部與彈簧部之間的連接處為向上彎折形成,致使彈簧部受力出現整體向外翻轉而影響正常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壓接連接器。
本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的壓接連接器,具有結構簡單,結構強度更高及易於製造的優點。
本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壓接連接器,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一端連續彎折延伸形成的側部、自所述基部另一端斜向上連續彎折延伸形成的環形彈性部及連接於所述彈性部上端的壓板,所述基部、側部及彈性部均為豎直的板狀結構,所述壓板包括具有第一弧度的主板部及自所述主板部外緣向下延伸的具有第二弧度的外延部。
進一步,所述第一弧度的弧度小於第二弧度的弧度。
進一步,自上向下觀察時,所述主板部的外緣呈圓形狀,觀察所述主板部的豎直截面時,所述主板部的中心位置至所述主板部的外緣處為曲面設置。
進一步,所述側部包括自所述基部一端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側壁及自所述第一側壁的遠離所述基部的一端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側壁。
進一步,所述基部與所述第一側壁的連接處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的連接處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側壁的遠離所述第一側壁的一端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三焊接部,所述基部與所述彈性部的連接處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四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第三焊接部及第四焊接部的底端表面位於同一水平面。
進一步,所述基部、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之間形成一收容空間,所述彈性部位於所述收容空間內上下彈性變形,所述壓板位於所述收容空間的上方。
進一步,所述第一側壁的頂端部分向上凸設形成第一凸板,所述第二側壁的頂端部分向上凸設形成第二凸板。
進一步,所述彈性部包括連接於所述壓板的上端部分及連接於所述基部的下端部分,自上向下觀察時,所述彈性部以所述壓板為中心環繞設置。
進一步,自上向下觀察時,所述壓板的邊緣與所述彈性部的上端部分的上緣部分重疊。
進一步,所述基部及側部圍繞於所述彈性部的周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於所述壓板包括具有第一弧度的主板部及具有大於第一弧度的第二弧度的外延部,所述主板部的表面為近乎水平的曲面,以方便在生產過程中移動所述壓接連接器時,令具有磁性的裝置磁吸所述主板部的同時,可以簡化壓板的結構,又令所述壓板的結構強度增強,保證抵壓接觸的穩定性;所述外延部的第二弧度較大,也可以增強壓板的結構強度,並且可以防止外部部件勾住壓板,而損傷壓接連接器。
以下,將結合第一圖至第十圖介紹本新型壓接連接器100的具體實施方式。本新型關於所述壓接連接器100的方向說明均以第一圖為準,在第一圖中界定與對接部件(未圖示)的壓接方向為上下方向,垂直於所述上下方向的前後方向及分別垂直於上下方向和前後方向的橫方向。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十圖所示,本新型壓接連接器100包括基部10、自所述基部10一端連續彎折延伸形成的側部20、自所述基部10另一端斜向上連續彎折延伸形成的彈性部6及連接於所述彈性部6頂端的壓板5。所述壓接連接器100為金屬材料連續彎折而形成。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十圖所示,所述基部10、側部20及彈性部6均為豎直設置的板狀結構。所述基部的上緣部分向上凸設形成有橫樑11。
請參照第三圖至第十圖所示,所述側部20包括自所述基部10一端彎折延伸的第一側壁21及自所述第一側壁21遠離所述基部10的一端繼續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側壁23。所述第一側壁21頂端部分向上凸設形成第一凸板22。所述第二側壁23的頂端部分向上凸設形成第二凸板24。所述基部10與所述第一側壁21的連接處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一焊接部31。所述第一側壁21與所述第二側壁23的連接處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二焊接部32。所述第二側壁23遠離所述第一側壁21的一端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三焊接部33。所述基部10與所述第一側壁21、第二側壁23之間形成一向上敞開的收容空間40。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三圖及第五圖至第十圖所示,所述壓板5位於所述收容空間40的上方。所述壓板5包括具有第一弧度的主板部51及自所述主板部51外緣向下延伸的具有第二弧度的外延部52。所述第一弧度的弧度小於第二弧度的弧度。自上向下觀察時,所述主板部51的外緣呈圓形狀。觀察所述主板部的豎直截面時,所述主板部51的中心位置至所述主板部51的外緣處為曲面設置。所述主板部51的第一弧度可以是近乎水平的曲面,以方便在生產過程中移動所述壓接連接器100時,令具有磁性的裝置磁吸所述主板部51,相對較平的主板部51可以保證磁吸的穩定強度,又可以簡化壓板5的結構,令所述壓板5的結構強度增強。由於具有第一弧度的主板部51與對接連接器抵壓時,接觸部分可以是形成在主板部51一個觸點,當所述壓板5被抵壓彎曲時,可以保證抵壓接觸的穩定性。外延部52的第二弧度較大,也可以增強壓板5的結構強度,並且可以防止外部部件(未圖示)勾住壓板5,而損傷壓接連接器100。在本新型中涉及的關於弧度的說明,具體指的是與之對應的曲面的彎曲程度,弧度越小,對應的曲面越趨近於平面。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十圖所示,所述彈性部6連接於所述基部10的另一端和壓板5。所述彈性部6包括連接於所述壓板5的上端部分61及連接於所述基部10的另一端的下端部分62。所述基部10與所述彈性部6的連接處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四焊接部34。請參照第九圖所示,自上向下觀察時,所述彈性部6以所述壓板5為中心環繞設置成環形。所述彈性部6的上端部分61與所述壓板5的邊緣相連接。
所述第一焊接部31、第二焊接部32、第三焊接部33及第四焊接部34的底端表面均位於同一水平面且均焊接於一電路板(未圖示)。
在本新型壓接連接器100中,請參照第九圖所示,自上向下觀察時,所述壓板5的外邊緣與所述彈性部6的上端部分61的上緣部分重疊。當所述壓接連接器100被向下抵壓時,所述壓板5向下移動,當抵壓力較大時,所述壓板5可以向下抵持於所述彈性部6的上端部分61的上緣,以防止壓板5被過度抵壓而彎曲,從而保證接觸的穩定性。請參照第一圖至第九圖所示,所述壓接連接器100的第一焊接部31、第二焊接部32、第三焊接部33及第四焊接部34分別位於所述壓接連接器100底端的四個頂點位置,由於各焊接部為向下突伸形成的,各焊接部可以增加彈性部6的下端部分62、基部10、第一側壁21及第二側壁23之間連接處的上下寬度,以增加結構強度,有利於保持結構穩定性。所述基部10、第一側壁21及第二側壁23圍繞於所述彈性部6的下端部分62的周圍。由於所述基部10、第一側壁21及第二側壁23分別設置有向上延伸的橫樑11、第一凸板22及第二凸板24,不僅可以增加基部10、第一側壁21及第二側壁23的上下寬度而增加結構強度,還可以進一步圍繞於所述彈性部6的上端部分61的周圍,避免所述彈性部6過多的暴露於外部,防止外部部件抵碰所述彈性部6而使所述壓接連接器100受損。在使用過程中,所述彈性部6及壓板5處於初始狀態,當壓板5受到向下的壓力時,所述壓板5向下壓縮所述彈性部6,所述彈性部6在所述收容空間40內彈性形變,當壓力撤除後彈性部6及壓板5恢復初始狀態。所述本新型壓接連接器100結構簡單,易於生產,且具有較強的結構強度,對所述彈性部6的保護更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新型說明書而對本新型技術方案採取的任何等效的變化,均為本新型的請求項所涵蓋。
100:壓接連接器 10:基部 11:橫樑 20:側部 21:第一側壁 22:第一凸板 23:第二側壁 24:第二凸板 31:第一焊接部 32:第二焊接部 33:第三焊接部 34:第四焊接部 40:收容空間 5:壓板 51:主板部 52:外延部 6:彈性部 61:上端部分 62:下端部分
第一圖係本新型壓接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自另一方向看的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自另一方向看的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自另一方向看的立體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新型壓接連接器的正視圖。 第六圖係本新型壓接連接器的右視圖。 第七圖係本新型壓接連接器的左視圖。 第八圖係本新型壓接連接器的後視圖。 第九圖係本新型壓接連接器的俯視圖。 第十圖係沿第一圖的Ⅹ-Ⅹ線的剖視圖。
100:壓接連接器
10:基部
11:橫樑
20:側部
23:第二側壁
32:第二焊接部
33:第三焊接部
34:第四焊接部
40:收容空間
5:壓板
51:主板部
52:外延部
6:彈性部
61:上端部分
62:下端部分

Claims (10)

  1. 一種壓接連接器,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一端連續彎折延伸形成的側部、自所述基部另一端斜向上連續彎折延伸形成的環形彈性部及連接於所述彈性部上端的壓板,其中,所述基部、側部及彈性部均為豎直的板狀結構,所述壓板包括具有第一弧度的主板部及自所述主板部外緣向下延伸的具有第二弧度的外延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壓接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弧度的弧度小於第二弧度的弧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壓接連接器,其中,自上向下觀察時,所述主板部的外緣呈圓形狀,觀察所述主板部的豎直截面時,所述主板部的中心位置至所述主板部的外緣處為曲面設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壓接連接器,其中,所述側部包括自所述基部一端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側壁及自所述第一側壁的遠離所述基部的一端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側壁。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壓接連接器,其中,所述基部與所述第一側壁的連接處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的連接處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側壁的遠離所述第一側壁的一端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三焊接部,所述基部與所述彈性部的連接處的下緣向下突伸形成第四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第三焊接部及第四焊接部的底端表面位於同一水平面。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壓接連接器,其中,所述基部、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之間形成一收容空間,所述彈性部位於所述收容空間內上下彈性變形,所述壓板位於所述收容空間的上方。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壓接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側壁的頂端部分向上凸設形成第一凸板,所述第二側壁的頂端部分向上凸設形成第二凸板。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壓接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部包括連接於所述壓板的上端部分及連接於所述基部的下端部分,自上向下觀察時,所述彈性部以所述壓板為中心環繞設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壓接連接器,其中,自上向下觀察時,所述壓板的邊緣與所述彈性部的上端部分的上緣部分重疊。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壓接連接器,其中,所述基部及側部圍繞於所述彈性部的周圍。
TW109202987U 2019-03-26 2020-03-17 壓接連接器 TWM6054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7672.0 2019-03-26
CN201920387672.0U CN209571557U (zh) 2019-03-26 2019-03-26 压接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5470U true TWM605470U (zh) 2020-12-21

Family

ID=68335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2987U TWM605470U (zh) 2019-03-26 2020-03-17 壓接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1557U (zh)
TW (1) TWM60547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1557U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34770B (zh) 導電端子
WO2014034419A1 (ja) メス端子
TWI264159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605470U (zh) 壓接連接器
CN206461182U (zh) 插头连接器
JP2019192576A5 (zh)
TW201933684A (zh) 壓接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605471U (zh) 壓接連接器
TWM605412U (zh) 壓接連接器
CN203800240U (zh) 微型射频连接器
TWI788502B (zh) 壓接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534911U (zh) 導電端子
TWI746956B (zh) 壓接連接器
JP6095182B2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TWM606321U (zh) 壓接連接器
KR200457141Y1 (ko) 유심카드용 소켓
CN202633587U (zh) 弹片结构
CN209516066U (zh) Usb插座及usb插座安装结构
CN209641884U (zh) 一种连接器以及pcb板装置
CN208093773U (zh) 一种继电器插座连接导线的结构
CN109546378A (zh) 一种板对板电连接装置及电器模组
TWM450841U (zh) 電連接器
CN217983775U (zh) 一种小长度弹片连接器
CN210744232U (zh) 弹片
CN209766687U (zh) 天线连接装置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