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4745U - 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4745U
TWM604745U TW109208249U TW109208249U TWM604745U TW M604745 U TWM604745 U TW M604745U TW 109208249 U TW109208249 U TW 109208249U TW 109208249 U TW109208249 U TW 109208249U TW M604745 U TWM604745 U TW M60474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strap
head
perforation
cre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8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光昇
韓發全
Original Assignee
劉光昇
韓發全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劉光昇, 韓發全 filed Critical 劉光昇
Priority to TW109208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4745U/zh
Publication of TWM604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474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一種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主要包括:束帶頭及束帶,其中束帶頭界定複數穿孔,束帶頭於各穿孔內設置囓齒結構,束帶界定一帶體及二分別位於帶體兩端且可分別穿設於穿孔的束帶端部,於帶體一側面界定一可與囓齒結構相嚙合固定之齒部,採用雙穿孔的束帶頭以及束帶的搭配可讓束帶頭重複使用,而已使用的束帶可依據捆束物品的範圍而決定在拆卸後對於範圍相對小的物品能再次捆束達到再利用之目的。

Description

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
本創作係一種束帶結構,尤指一種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
按,束帶係主要提供用於束綁固定物品等用途。傳統束帶係屬一次性使用品,乃包含有一固定座及一帶體,並於固定座設有單一穿孔,且於穿孔之孔壁設有單向棘齒,另使帶體連接於固定座一側,並於帶體一側面設有數單向棘齒,藉此,當將帶體穿入固定座之穿孔時,穿孔所設棘齒即可與帶體之棘齒嚙合卡掣定位。然,傳統束帶一旦帶體與固定座之棘齒嚙合卡掣後,帶體便無法脫離固定座,只有將束帶以刀具等強制破壞,才可解除束帶對物品的束綁狀態,而束帶破壞後便無法再使用,以致造成資源浪費,另外帶體因與固定座相連,因此長度有基本限制,對於捆束範圍較大的物品,必須要採用多個束帶方可捆束,施工上極為不便。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採用雙穿孔的束帶頭以及束帶的搭配,拆除時先將最接近束帶頭底部的其中之一束帶剪斷,再將位於束帶頭內較短的束帶抽出,而被剪斷且較長的束帶(剩餘束帶)則可再次捆束物件,達到再使用之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係一種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其包括:一束帶頭, 其界定複數穿孔,該束帶頭於各該穿孔內設置一囓齒結構;及一束帶,其界定一帶體及二分別位於該帶體兩端且可分別穿設於該穿孔之束帶端部,於該帶體一側面界定一可與該囓齒結構相嚙合固定之齒部。
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其中該帶體相對於該齒部的另一側面為平滑結構。
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其中各該穿孔以相對應位置設置。
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其中各該穿孔內的各囓齒結構為對應位置設置或相背離位置設置。
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其中該束帶頭側邊界定至少一方向插設指示區。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在於:束帶主要以捲為單位製造,因此不會發生長度不足的問題,甚至不會發生過往必須以多條串接的問題,或是束帶剩餘過長必須剪廚的問題。
以下藉由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創作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之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藝之人士之瞭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可實施之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之實質意義,任何結構之修飾、比例關係之改變或大小之調整,在不影響本創作所能產生之功效及所能達成之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創作所揭示之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如“一”、“兩”、“上”等之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之明瞭,而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可實施之範圍,其相對關係之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創作可實施之範疇。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及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創作是一種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束帶結構1主要包括:束帶頭10及束帶12,其中束帶頭10界定複數穿孔100,束帶頭10於各穿孔100內設置囓齒結構102,束帶12界定一帶體120及二分別位於帶體120兩端且可分別穿設於穿孔100的束帶端部122,於帶體120一側面界定一可與囓齒結構102相嚙合固定之齒部1200。前述中的帶體120相對於齒部1200的另一側面為平滑結構1202。
前述中的穿孔100以相對應位置設置(換言之為一左一右的設置),穿孔100內的各囓齒結構102為對應位置設置或相背離位置設置。另外,束帶頭10側邊界定至少一方向插設指示區104。
一併參考圖3、圖4及圖5所示,為本創作捆束大型物件之使用狀態示意圖、剪斷束帶之使用狀態示意圖及束帶重複利用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使用時,使用者可將捲成一捲的束帶12,將帶體120一端的束帶端部122穿過穿孔100,主要為由上往下穿設(亦可由下往上),此時帶體120一側的齒部1200則對應於束帶頭10位於穿孔100內的囓齒結構102並相嚙合固定,此時利用帶體120另一端束帶端部122對物件捆束,完成捆束後則穿設於束帶頭1上的另一個未穿設有束帶12的穿孔100,為了能夠嚙合固定,因此帶體120一側的齒部1200必須對應於束帶頭10位於穿孔100內的囓齒結構102。
當欲取出已被捆束的物件時,可先將最接近束帶頭10底部的其中之一束帶12剪斷,再將位於束帶頭10內較短的束帶12抽出,而被剪斷且較長的束帶12(剩餘束帶)則可再次捆束較小的物件,達到再使用之目的。
由上述可知,本創作主要是採用雙穿孔100的束帶頭10以及束帶12的搭配可讓束帶頭10重複使用,而已使用的束帶12可依據捆束物品的範圍而決定在拆卸後對於範圍相對小的物品能再次捆束達到再利用之目的。上述中,為了方便使用者清楚了解束帶12可穿設的方向,因此特別在束帶頭10側邊界定至少一方向插設指示區104。
一併參考圖6所示,為本創作單一束帶穿設攜帶複數束帶頭之使用狀態示意圖。當欲進行施工時,使用者可直接將多個束帶頭10一次性地穿設在一綑的束帶12上,而最重要的是,束帶12中帶體120一側面的平滑結構1202對應於束帶頭10中穿孔100內的囓齒結構102,因此束帶頭10與束帶12之間不會嚙合固定,依此使用者可依據使用情況而進行束帶頭10與束帶12對物件捆束的施工不僅如此,因束帶12主要以捲為單位製造,因此不會發生長度不足的問題,甚至不會發生過往必須以多條串接的問題,或是束帶剩餘過長必須剪廚的問題。
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創作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創作。任何熟悉此項技藝的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創作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創作的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束帶結構 10:束帶頭 100:穿孔 102:囓齒結構 104:方向插設指示區 12:束帶 120:帶體 1200:齒部 1202:平滑結構 122:束帶端部
圖1 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圖2 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 為本創作捆束大型物件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 為本創作剪斷束帶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 為本創作束帶重複利用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 為本創作單一束帶穿設攜帶複數束帶頭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1:束帶結構
10:束帶頭
100:穿孔
102:囓齒結構
104:方向插設指示區
12:束帶
120:帶體
1200:齒部
1202:平滑結構
122:束帶端部

Claims (5)

  1. 一種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其包括: 一束帶頭, 其界定複數穿孔,該束帶頭於各該穿孔內設置一囓齒結構;及 一束帶,其界定一帶體及二分別位於該帶體兩端且可分別穿設於該穿孔之束帶端部,於該帶體一側面界定一可與該囓齒結構相嚙合固定之齒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其中該帶體相對於該齒部的另一側面為平滑結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其中各該穿孔以相對應位置設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其中各該穿孔內的各囓齒結構為對應位置設置或相背離位置設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其中該束帶頭側邊界定至少一方向插設指示區。
TW109208249U 2020-06-30 2020-06-30 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 TWM604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8249U TWM604745U (zh) 2020-06-30 2020-06-30 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8249U TWM604745U (zh) 2020-06-30 2020-06-30 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4745U true TWM604745U (zh) 2020-12-01

Family

ID=74670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8249U TWM604745U (zh) 2020-06-30 2020-06-30 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47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597B (zh) * 2021-09-09 2022-08-21 吳錦松 可重複使用之束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597B (zh) * 2021-09-09 2022-08-21 吳錦松 可重複使用之束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5218B (zh) Recyclable belt
CA1234787A (en) Stack of detachably-connected bags with punch-out handle-grip opening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JP2012056629A (ja) 取り外し可能なタイプの結束バンド
TWM604745U (zh) 雙孔型分離式束帶結構
JP4917684B1 (ja) ロール状のラップフィルムシートの収納体、収納本体及び掴み具
TWM584295U (zh) 束帶結構
TWM278655U (en) Improved strap structure
JP3195896U (ja) 持ち手と持ち手を用いたバッグ
JP2009012830A (ja) 多用途風呂敷
JP4349760B2 (ja) ゴミ収集袋
KR200465644Y1 (ko) 쇼핑 백
JP3224714U (ja) 結束紐
JP4854017B2 (ja) 用箋ボックス
DE202006014038U1 (de) Hygiene-Beutel für Tampons
TWM631223U (zh) 具結合部及釋放機構之束帶
CN206719740U (zh) 一种多功能商品包装盒
TWM632262U (zh) 單頭具雙向釋放機構之束帶
CN206324419U (zh) 一种背包
WO2016187733A1 (zh) 两环套棍档案盒
WO2016187734A1 (zh) 六带插扣档案盒
TWM481639U (zh) 行李箱之束帶結構
TW202310987A (zh) 可重複使用之束帶
WO2016187730A1 (zh) 防火阻燃档案盒
TWM539013U (zh) 可回收利用的束帶
JP6402981B2 (ja) 留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