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9101U - 立體剪裁口罩 - Google Patents

立體剪裁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9101U
TWM599101U TW109206127U TW109206127U TWM599101U TW M599101 U TWM599101 U TW M599101U TW 109206127 U TW109206127 U TW 109206127U TW 109206127 U TW109206127 U TW 109206127U TW M599101 U TWM599101 U TW M59910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mask
mask body
user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6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慧玲
呂宜倢
呂芮榛
盧靜儀
Original Assignee
聖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聖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聖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6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9101U/zh
Publication of TWM599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910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一種立體剪裁口罩,其中包括:一口罩本體,及至少一吊掛構件,連接於口罩本體;其中,口罩本體設置至少一立體縫合線,使得口罩本體展開狀態下位於立體縫合線周圍部位形成突起狀態,而形成對應於使用者口鼻部的立體氣室,且口罩本體包括一外層部、一內層部、和一定型層,定型層夾合設置於外層部和內層部之間,用以增強所述口罩本體的強度,而使得所述口罩本體展開後能夠維持立體形狀而不易塌陷。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使得口罩配戴更舒適,且呼吸順暢,且使得口罩外型平整美觀具有時尚外型。

Description

立體剪裁口罩
本創作涉及一種立體剪裁口罩,特別是涉及一種穿戴於使用者臉部,用以防護使用者口鼻不會吸入飛沫、空氣微粒、或花粉等有害污染物,以防止感染的立體剪裁口罩。
近年來由於流感、 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傳染性疾病流行,造成人們健康安全,以及社會經濟極大的傷害。這些新型的傳染性疾病的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方式傳染,因此除了配戴口罩成了人們最為基本的防護手段。
然而,目前一般口罩配戴於使用者臉部時,容易壓住使用者的口鼻,而使得口鼻呼吸時受到阻礙,造成使得配戴口罩會有不舒適,且呼吸困難的缺點,而使得使用者為求舒適或呼吸順暢而摘下口罩,因此造成了感染風險的增加。
此外,現有的口罩外型通常無法適應臉部,而且口罩容易縐折,配戴於臉上破壞美感,也造成了使用者配戴意願降低。
由於以上因素,造成現有口罩存在有配戴不舒適,無法順暢呼吸且美感不佳的缺陷,故如何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為該項事業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創作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的口罩配戴不舒適,無法順暢呼吸且美感不佳的缺陷缺點加以改良。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一種立體剪裁口罩,其中包括:一口罩本體,所述口罩本體能夠遮蔽於使用者口鼻部;及至少一吊掛構件,連接所述口罩本體,用以將所述口罩本體固定配戴於使用者臉部;其中,所述口罩本體設置至少一立體縫合線,使得所述口罩本體展開狀態下位於立體縫合線周圍部位形成突起狀態,而形成對應於使用者口鼻部的立體氣室。
本創作一優選實施例,其中所述口罩本體包括一外層部、一內層部、和一定型層,所述定型層夾合設置於所述外層部和所述內層部之間,用以增強所述口罩本體的強度,而使得所述口罩本體展開後能夠維持立體形狀而不易塌陷。
本創作一優選實施例,其中所述口罩本體是由單一的片狀本體縫合而成,所述片狀本體中央位置的下半部設置一開口朝下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的兩側邊分別形成一接合邊,兩所述接合邊形成由內向外彎曲的弧形曲線,兩所述接合邊縫合後形成一所述立體縫合線。
本創作一優選實施例,其中所述口罩本體由一片狀本體縫合而成,所述片狀本體包括一中央片體、兩側部片體、及一下部片體,其中所述中央片體、兩所述側部片體、和所述下部片體相連接處分別形成多個所述接合邊,且所述中央片體、兩所述側部片體、和所述下部片體沿著多個所述接合邊縫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介於所述中央片體和兩所述側部片體下緣和所述下部片體上緣之間且呈橫向的所述立體縫合線,以及位於所述中央片體兩側和兩所述側部片體接合處的所述立體縫合線。
本創作一優選實施例,其中所述中央片體和兩所述側部片體下緣的所述接合線相互串連形成中央位置朝下凸出的弧形曲線,所述下部片體上緣的所述接合線形成中央部分朝上凸出的弧形曲線。
本創作一優選實施例,其中所述中央片體形成寬度由上往下逐漸加寬的片體,且所述中央片體的寬度大於使用者鼻部寬度,而使得位於所述中央片體兩側邊的兩所述立體縫合線能夠位於使用者鼻部的兩側。
本創作一優選實施例,其中所述下部片體設置多個橫向的折痕線,所述下部片體沿著多個所述折痕線折疊形成蛇腹狀。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的立體剪裁口罩能夠突破現有口罩限制,依照人體立體剪裁,使得口罩形狀配合使用者臉部形狀,使其具良好包覆效果,且形成覆蓋使用者口鼻部的立體氣室,讓配戴口罩更舒適,且呼吸順暢。且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更具有外型配合使用者臉部,剪裁立體,且透過定型層使得口罩本體具有硬挺外型,而增加口罩外型平整性而能夠具有時尚外觀。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創作所公開有關“立體剪裁口罩”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創作的優點與效果。本創作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創作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創作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請參考圖1至圖4所示,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1的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中,立體剪裁口罩1包括一口罩本體10,以及連接於口罩本體10上的吊掛構件20。口罩本體10能夠配戴於使用者臉部的口鼻位置,且遮蔽使用者口鼻,用以過濾空氣雜質及污染物,且阻隔飛沫、花粉等有害污染物質,以避免使用者口鼻接觸到病毒、細菌而受到感染,並且避免吸入空氣污染雜質及花粉等物質。吊掛構件20附加於口罩本體10上,且能夠配戴於使用者耳部或者環繞於頭頸部後側,而將口罩本體10定位於使用者臉部。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的立體剪裁口罩1的特點之一,在於口罩本體10上設置有至少一立體縫合線12,透過立體縫合線12使得口罩本體10展開後,在對應使用者口鼻位置形成一立體氣室15,而使得口罩本體10的內側面和使用者口鼻部之間保留一空間,而形成可供使用者順暢呼吸的氣室,藉以增加舒適性。並且由於立體縫合線12因布料折疊縫合後具有較厚的厚度,且再加上車縫線的束緊作用,使得口罩本體10在立體縫合線12的位置具有較佳的強度,而能夠支撐立體氣室15的形狀。此外,在口罩本體10兩側邊分別能夠設置至少一橫向折痕17,用以使得口罩本體10的高度能夠適合不同臉形使用者而調整。
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口罩本體10未縫合前的片狀本體11的展開狀態,本實施例中,用以縫製口罩本體10的片狀本體11為單一片體,片狀本體11的中央部分高度和使用者口鼻部的高度配合,而能夠遮蔽使用者口鼻部,且兩側向外延伸到使用者臉頰兩側。片狀本體11中央位置的下半部設置一開口朝下的缺口部,且缺口部的兩側邊形成接合邊13,並且兩接合邊13形成由內向外彎曲的弧形曲線,當片狀本體縫合成口罩本體10後,兩接合邊13相互縫合,而形成從口罩本體10的中央延伸到底緣的立體縫合線12。當片狀本體11的兩接合邊13相互併攏且縫合成為立體縫合線12後,使得口罩本體10因兩接合邊13相互收攏產生的牽引及拉扯作用,而使得口罩本體10在立體縫合線12周邊位置形成向外突起且帶有弧形的立體氣室15,且此一立體氣室位的形狀大於使用者的口鼻,而使得口罩本體10配戴於使用者臉部時,口罩本體10的中央部位不會壓迫到使用者口鼻,且形成預留的呼吸換氣的空間。
如圖3所示,口罩本體10大致上是由外層部、內層部112、和一定型層113相互疊合而成,其中外層部111和內層部112是採用纖維編織物所製成,當口罩本體10配戴於使用者臉部,內層部112能夠接觸使用者臉部,外層部111朝向使用者臉部外側方向,用以直接接觸並隔離外部空氣以及空氣中的飛沫、微粒花粉等污染物。
然而,本創作的口罩本體10的結構不限於多層的結構,例如:口罩本體10也可以為雙層或單層的結構,或者是在原有結構外再增加具有特殊功能的編織層或不織布層,例如:口罩本體10若採用本身硬度較高的布料時,可以僅採單層的結構。又例如口罩本體10在原有的外層、內層及中間夾層外,還可以增加一不織布層,用以提高口罩本體10過濾細菌或病毒的能力。
而定型層113夾合設置於外層部111和內層部112之間,定型層113可選用定型紙、不織布、或者是其它具有定型作用的纖維織物所製成。定型層113具有補強口罩本體10的功用,而使得口罩本體10具有較為硬挺的特性,而使得口罩本體10展開後能夠維持立體形狀而不易塌陷,因此一方面能夠維持立體的立體氣室15的隆起挺立狀態,以維持呼吸換氣的順暢性,另一方面使得口罩本體10的外觀形成硬挺無縐折的狀態,達到增進外觀美感而具有時尚性的功效。
特別說明,口罩本體10的外層部111及內層部112的其中之一或二者能夠採用抗菌纖維織物所製成,所述抗菌纖維織物是由一纖維基材編織而成,纖維基材當中含有至少包含35%體積百分比的棉、麻、竹纖維、紙漿纖維等類型的天然纖維材料,或者是35%體積百分比的尼龍纖維,並且在纖維基材中,結合一有機抗菌劑,而使得本創作採用的抗菌纖維織物具有消毒滅菌的功能。本創作使用的有機抗菌劑,至少包含了四級銨鹽、甲矽基聚合物以及酚(phenol),四級銨鹽鹽又稱季銨鹽,是銨離子的四個氫離子都被烴基取代後形成的季銨陽離子的鹽,具有通式 R4N+X−。由於四級銨鹽的氮離子能夠和纖維基材中所含的天然纖維形成共價鍵,因此使得有機抗菌劑能夠和纖維基材鍵結,即使將本創作的抗菌纖維織物下水清洗,有機抗菌劑也不會和纖維基材分離,因而使得本創作的立體剪裁口罩1具有長效的消毒滅菌能力,因此能夠長期洗滌重複使用。
此外,本創作口罩本體10所使用布料中的抗菌劑也可以選用光觸媒或銀離子等抗菌材料。
本實施例中吊掛構件20為能夠環繞於使用者頭部或頸部後側的綁帶,且吊掛構件20上還設置一調整扣件21,用以供使用者透過調整扣件21調整吊掛構件20的鬆緊程度,以配合使用者的頭部及臉形的大小。當然,本創作使用的吊掛構件20不限於本實施例所揭露的構造,例如採用能夠吊掛在使用者雙耳的鬆緊帶作為吊掛構件,或者是使用直接打結固定在使用者頭頸後側的綁帶,也都是可行的實施例。
本實施例中,能夠進一步在口罩本體10的上緣對應於使用者鼻樑位置設置一支撐構件14。本實施例中,支撐構件14為長條狀的為金屬條、塑膠條,或者是由金屬及塑膠材料組合成的條狀物,支撐構件14具有可彎折且可塑型的特性,因此能夠被使用者彎曲,且彎曲後被定型,故當口罩本體10配戴於使用者臉部時,支撐構件14能夠被彎折定型為和使用者鼻梁相配合的彎曲形狀,而使得口罩本體10的上側邊緣和使用者的鼻梁及臉部密合接觸,以增加阻隔及防護效果。
如圖5所示,為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的立體剪裁口罩是針對吊掛構件20的結構加以改良。本實施例於口罩本體10的上緣設置一貫穿的穿線部16,吊掛構件20的一部份穿繞於穿線部16中,吊掛構件20的拉繩穿設於穿線部16中,因此使得吊掛構件20橫向地穿設於口罩本體10的上緣,當口罩本體10配戴於使用者臉上時,吊掛構件20能夠將口罩本體10的上緣由上往下拉緊,因此使得口罩本體10的上緣透過吊掛構件20的拉力,而和使用者鼻梁部位以及兩側臉頰緊密貼合,而達到更佳的防護效果。並且,本實施例透過穿線部16的設計,使得口罩本體10的上緣能夠和使用者臉頰及鼻梁緊密貼合,因此在口罩本體10的上緣對應鼻梁位置不需設置補強構件。
如圖6所示,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中,係於口罩本體10後側的下半部設置一彈性織物層18,彈性織物層18的底緣縫合於口罩本體10的下緣,且上緣和口罩本體10間未縫合。彈性織物層18採用具有彈性的織物材料(如:來卡布料、尼龍布等)製成,而具有伸縮的彈性。當口罩本體10配戴於使用者臉部,彈性織物層18能夠拉開套合住使用者臉部的下顎,而使得口罩本體10和使用者臉部更為密合且舒適,且當使用者講話時,口罩本體10不會因為下顎活動而被拉扯,而避免口罩被往下拉而和鼻部脫離情形產生。
如圖7及圖8所示,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本實施例中,係於口罩本體10的上緣的兩側邊分別連接一翼片19,如圖8所示,翼片19使用時能夠捲收於口罩本體10上緣的後側面,因此形成了具有厚度的軟墊,而使得口罩本體10配戴於使用者臉部時,翼片19所形成的軟墊能夠接觸使用者兩頰的眼窩部位,因此使得口罩本體10上緣和臉頰接觸更為緊密,且使得口罩配戴更為舒適。並且本實施例中,設置於口罩本體10上緣的支撐構件24的數量為兩個,且兩所述支撐構件24分別設置於所述口罩本體10上緣位於使用者鼻梁兩側位置。
如圖9至圖11所示,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1的第五實施例,本實施例的立體剪裁口罩1同樣由一口罩本體30以及吊掛構件20所組成,其中口罩本體30同樣是由外層部、內層部及定型層疊合而成。本實施例的口罩本體30是採用拼接方式縫合而成,並且在口罩本體30的各個拼接部分的接合處形成多個立體縫合線44a、44b,而使得口罩本體30展開後具有立體隆起空間的造型。
如圖11所示,為本實施例用以製作口罩本體的片狀本體40的結構,本實施例的片狀本體40是採多片組合的結構,其中包括一對應使用者鼻部的中央片體41、連接於中央片體41兩側的兩個側部片體42,以及連接於中央片體41和兩側部片體42下方的下部片體43。其中,中央片體41以近似於蓮霧形狀的裁減方式,而呈現上窄下寬,且上下緣呈弧形的片狀體,中央片體41的尺寸及形狀配合使用者的鼻梁形狀,因此能夠形成口罩本體30上部對應於使用者鼻梁的部位。兩側部片體42連接於中央片體41的兩側邊,並且兩側部片體42靠近於中央片體41的寬度由內向外逐漸縮減,而形成近似於楔形的片狀體。下部片體43連接於中央片體41、及兩側部片體42的下緣,且下部片體43設置多個橫向的折痕線46,使得下部片體43能夠沿著多個折痕線46折疊。
中央片體41、兩側部片體42以及下部片體43相接合處分別形成接合邊45,並且中央片體41、兩側部片體42以及下部片體43能夠沿著接合邊45拼接並縫合在一起,而使得口罩本體30上形成多個立體縫合線44a、44b。並且,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中央片體41以及兩側部片體42下緣的接合邊45連接在一起以後,會形成中央部位向下凸出的弧形曲線,而下部片體43上緣的接合邊45則是形成中央部位向上凸出的弧形曲線,因此使得中央片體41以及兩側部片體42下緣和下部片體43上緣縫合在一起後能夠形成介於口罩本體30中央位置的一橫向的立體縫合線44a,而且口罩本體30展開狀態下,所述橫向的立體縫合線44a會形成向前凸出的彎曲弧線。
此外,中央片體41兩側和兩側部片體42之間的接合邊45接合以後所形成的立體縫合線44b,則是形成位於使用者鼻梁兩側,且呈現倒V字形排列,因此使得位於中央片體41兩側的立體縫合線44b能夠形成位於鼻梁兩側的支撐部。
此外,下部片體43能夠沿著多個折痕線46折疊,而形成可上下伸縮的蛇腹形狀,以使得口罩本體30的下半部分能夠依據使用者下巴長度而伸縮調整。此外,下部片體43下緣靠近兩側邊位置分別能夠透過抓皺且在內部縫入鬆緊帶方式,形成兩彈性伸縮部47,用以使得口罩本體30下緣能夠依據使用者下巴寬度而伸縮調整,藉以增加配戴的舒適性。
如圖9及圖10所示,本實施例中,由於口罩本體30配戴於使用者臉部時,能夠形成向前凸出的立體氣室48,而使得使用者能夠順暢呼吸。並且本實施例的口罩本體30是由多個片體拼接而成,因此更能夠配合使用者臉部形狀,而且能夠自動適應使用者臉部形狀及尺寸。
如圖12所示,為本創作第六實施例,本實施例的口罩本體30大致上沿用第五實施例的結構,因此本說明書不再重複介紹。本實施例的特點,在於口罩本體30的上緣及下緣分別設置一上穿線部31和一下穿線部32,且吊掛構件20的繩體分別穿設於上穿線部31和下穿線部32,而使得口罩本體30的上下緣能夠透過吊掛構件20的拉繩而和使用者臉部密合。並且本實施例中,口罩本體30下緣的下穿線部32設計成可伸縮的蛇腹狀,因此使得口罩本體30的下緣能夠依據使用者下顎的尺寸而調整。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的立體剪裁口罩能夠突破現有口罩限制,依照人體立體剪裁,使得口罩形狀配合使用者臉部形狀,使其具良好包覆效果,且形成覆蓋使用者口鼻部的立體氣室,讓配戴口罩更舒適,且呼吸順暢。且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更具有外型配合使用者臉部,剪裁立體,且透過定型層使得口罩本體具有硬挺外型,而增加口罩外型平整性而能夠具有時尚外觀。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立體剪裁口罩 10:口罩本體 11:片狀本體 111:外層部 112:內層部 113:定型層 12:立體縫合線 13:接合邊 14:支撐構件 15:立體氣室 16:穿線部 17: 橫向折痕 18:彈性織物層 19:翼片 20:吊掛構件 21:調整扣件 30:口罩本體 31:上穿線部 32:下穿線部 40:片狀本體 41:中央片體 42:側部片體 43:下部片體 44a、44b:立體縫合線 45:接合邊 46:折痕線 47:彈性伸縮部 48:立體氣室
圖1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第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第一實施例的側部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的片狀本體的展開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的第三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的第四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的第四實施例使用狀態下的側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第五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第五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第五實施例的片狀本體的展開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立體剪裁口罩第六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1:立體剪裁口罩
10:口罩本體
11:片狀本體
12:立體縫合線
14:支撐構件
15:立體氣室
17:折痕部
20:吊掛構件

Claims (13)

  1. 一種立體剪裁口罩,用以配戴於使用者臉部以遮蔽使用者口鼻,所述立體剪裁口罩包括: 一口罩本體,所述口罩本體能夠遮蔽於使用者口鼻部;及 至少一吊掛構件,連接所述口罩本體,用以將所述口罩本體固定配戴於使用者臉部; 其中,所述口罩本體設置至少一立體縫合線,使得所述口罩本體展開狀態下位於立體縫合線周圍部位形成突起狀態,而形成對應於使用者口鼻部的立體氣室。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述口罩本體包括一外層部、一內層部、和一定型層,所述定型層夾合設置於所述外層部和所述內層部之間,用以增強所述口罩本體的強度,而使得所述口罩本體展開後能夠維持立體形狀而不易塌陷。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口罩本體是由單一的片狀本體縫合而成,所述片狀本體中央位置的下半部設置一開口朝下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的兩側邊分別形成一接合邊,兩所述接合邊形成由內向外彎曲的弧形曲線,兩所述接合邊縫合後形成一所述立體縫合線。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口罩本體由一片狀本體縫合而成,所述片狀本體包括一中央片體、兩側部片體、及一下部片體,其中所述中央片體、兩所述側部片體、和所述下部片體相連接處分別形成多個所述接合邊,且所述中央片體、兩所述側部片體、和所述下部片體沿著多個所述接合邊縫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介於所述中央片體和兩所述側部片體下緣和所述下部片體上緣之間且呈橫向的所述立體縫合線,以及位於所述中央片體兩側和兩所述側部片體接合處的所述立體縫合線。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中央片體和兩所述側部片體下緣的所述接合線相互串連形成中央位置朝下凸出的弧形曲線,所述下部片體上緣的所述接合線形成中央部分朝上凸出的弧形曲線。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中央片體形成寬度由上往下逐漸加寬的片體,且所述中央片體的寬度大於使用者鼻部寬度,而使得位於所述中央片體兩側邊的兩所述立體縫合線能夠位於使用者鼻部的兩側。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下部片體設置多個橫向的折痕線,所述下部片體沿著多個所述折痕線折疊形成蛇腹狀。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下部片體底緣的兩側分別設置可伸縮的彈性伸縮部。
  9. 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口罩本體的上緣設置至少一支撐構件,所述支撐構件設置於所述口罩本體的上側對應於使用者鼻梁位置;所述支撐構件為金屬條、塑膠條或其組合,所述支撐構件能夠被使用者彎曲,且彎曲後被定型為彎曲形狀。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支撐構件的數量為兩個,且兩所述支撐構件分別設置於所述口罩本體上緣位於使用者鼻梁兩側位置。
  11. 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口罩本體的上緣或下緣設置一穿線部,所述吊掛構件橫向穿過所述穿線部。
  12. 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口罩本體後側下緣設置一彈性織物層,所述彈性織物層的下緣和所述口罩本體的下緣縫合在一起,且所述彈性織物層的上緣和所述口罩本體未縫合,而使得所述口罩本體配戴於使用者臉部時能夠透過所述彈性織物層套合在使用者下顎。
  13. 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立體剪裁口罩,其中所述口罩本體的兩側邊分別設置一橫向折痕。
TW109206127U 2020-05-19 2020-05-19 立體剪裁口罩 TWM599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6127U TWM599101U (zh) 2020-05-19 2020-05-19 立體剪裁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6127U TWM599101U (zh) 2020-05-19 2020-05-19 立體剪裁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9101U true TWM599101U (zh) 2020-08-01

Family

ID=73003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6127U TWM599101U (zh) 2020-05-19 2020-05-19 立體剪裁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91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5207B (zh) * 2020-12-29 2021-11-01 謝東宏 口罩
TWI763316B (zh) * 2021-02-19 2022-05-01 晨紘國際有限公司 拋棄型口罩
TWI789049B (zh) * 2020-10-27 2023-01-01 日商迅銷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9049B (zh) * 2020-10-27 2023-01-01 日商迅銷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
TWI745207B (zh) * 2020-12-29 2021-11-01 謝東宏 口罩
TWI763316B (zh) * 2021-02-19 2022-05-01 晨紘國際有限公司 拋棄型口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9101U (zh) 立體剪裁口罩
US20190076680A1 (en) Mask
EP0906038B1 (en) Universal fit face mask
US11388939B2 (en) Earless filter mask
CN200973388Y (zh) 围巾兼口罩
WO2008143462A1 (en) Mask
KR102594720B1 (ko) 마스크
KR20200002572A (ko) 마스크
US20220023682A1 (en) Dual purpose elastic band structure for positioning a reusable woven fabric face covering and masks having the same
WO2021212831A1 (zh) 一种呼吸装置
JP6920768B1 (ja) マスク
CN213428510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口罩
JP3145499U (ja) 衛生マスク
TWM620516U (zh) 防護面罩
KR101249610B1 (ko) 상용마스크
CN206453293U (zh) 一种防镜片起雾口罩
CN220024229U (zh) 折叠式防护口罩
KR102417749B1 (ko) 위생용 종이 마스크
CN213463919U (zh) 一种口罩内胆及使用该口罩内胆的口罩
CN214802517U (zh) 带内罩的防护口罩
CN217065472U (zh) 简易立体口罩
US20230109115A1 (en) Wash-durable and reusable respiratory face mask
CN212938039U (zh) 一种插片式立体真丝口罩
CN216165372U (zh) 一种口罩
JP3230556U (ja) マス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