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5638U - 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 - Google Patents

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5638U
TWM595638U TW109203157U TW109203157U TWM595638U TW M595638 U TWM595638 U TW M595638U TW 109203157 U TW109203157 U TW 109203157U TW 109203157 U TW109203157 U TW 109203157U TW M595638 U TWM595638 U TW M59563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nch
transmission
gear
moto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3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事吉
Original Assignee
川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川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川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3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5638U/zh
Publication of TWM595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563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主要係在由一組馬達傳動之絞車上更可選擇組裝增加一外接馬達(第三馬達),使該絞車之傳動裝置箱內所裝設之傳動裝置同時受到三具馬達之動力傳輸,以提供該絞車之索輪更大拉動力量及更快拉動速度,得以提供更寬廣適用範圍;並可於不需要時拆除該外接馬達(第三馬達),使僅由二具馬達提供動力,藉以省電省能源。

Description

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絞車,特別是指一種可外接一馬達,藉以增加整體動力,得以提供更寬廣適用範圍之絞車。
按,絞車(亦可稱動力絞車)是設計用來做為吊掛負載或拖拉負載使用之動力機具,最常見例如:高樓吊掛貨(重)物垂直昇降用之「吊重捲揚機」即為一種絞車;又,安裝於吉普車、越野車前,用來拖掛它車、它物或他人險境移動脫險用之繩索捲揚機具,亦為一種絞車。絞車之作動原理係藉由一動力源(例如動力馬達、電動馬達)輸出正向或反向之傳動動力,經過一減速機構作用後,驅動一索輪正向轉動或反向轉動,以送出或收回繩索(可係鋼索或合成索,並不受限),繩索(鋼索或合成索)前端由一錘重鉤頭勾掛住負載(重物、它車或它物等),以使該負載移動。
習知絞車之構造型態有非常多種,一種屬於較為傳統之絞車10,如圖1所示,該絞車10之一側具有一馬達11,該馬達11輸出之動力經過內部軸心傳動帶動一設於另一側之傳動裝置12作用,該傳動裝置12內部係經過若干行星齒輪組傳動及減速作用後會帶動一索輪13轉動,使繞於該索輪13上的繩索(鋼索或合成索,未示於圖)可作放出或收回之動作;該索輪13之一側於該減速裝置12內設有一離合裝置14,其於外部向上伸出一把手,手動操作該把手下降或升起,則經由該離合裝置14作用可使該索輪13與該減速裝置12間之傳動連結或斷開;該索輪13係受到一固定座15所支撐,以使整體動力絞車10傳動穩定且平順。該傳統型之絞車10可稱為「單馬達型絞車」。
因為絞車係為用以吊掛負載或拖拉負載使用之動力機具,故「單馬達型絞車」受限僅由單一馬達出力,其可承受之扭力及可產生之拉動力量、拉動速度皆會受到限制,後來遂有「雙馬達型絞車」問世,藉以增加整體絞車之扭力及增進拉動力量及拉動速度。一種屬於雙馬達型之絞車20,如圖2、3所示,該絞車20具有一傳動裝置箱33,在該傳動裝置箱33外部一側組裝有一組屬於固定式之馬達31、32,該組馬達21、22輸出之動力皆經傳動進入該傳動裝置箱23內,並即共同帶動設於該傳動裝置箱23內之傳動裝置(未示於圖)作用,進而帶動一位置設於該組馬達21、22下方之索輪24轉動,使繞於該索輪24上的繩索(鋼索或合成索,未示於圖)可經由動力控制,於需要時做出放出或收回繩索(鋼索或合成索)之動作;該索輪24係受到一支撐座25所支撐,該傳動裝置箱23內之傳動裝置主要係將動力經過適當減速,以帶動繩索(鋼索或合成索)放出或收回。
該雙馬達型之絞車20由兩具馬達21、22結合於該傳動裝置箱23的一(內)側,該傳動裝置箱23外觀完整,尤其頂面平整無任何零組件外露,然後該支撐座25支撐該索輪24又共同組裝於該傳動裝置箱23的同側,並係結合於該兩具馬達21、22的下方,整體絞車20組裝上具緊密結合性,明顯就是一台動力機具。該雙馬達型之絞車20因由兩具馬達同時出力,共同作用於該傳動裝置,再提供該索輪24雙倍扭力,所以相對於單馬達型絞車比較,可以提供該索輪24更大的拉動力量及更快的拉動速度,使得該雙馬達型之絞車20適用於更高負載及更險峻的環境使用,換言之,該雙馬達型之絞車20能增加整體動力,以提供更寬廣的適用範圍。
基於該雙馬達型絞車能增加整體動力,以提供更寬廣的適用範圍,本創作人遂發想,設若在雙馬達型絞車的基礎上,能夠創設一種可以外接一第三馬達之構造裝置,使傳動裝置同時受到三具馬達之動力傳輸,以提供索輪更大的拉動力量及更快的拉動速度,如此當可使絞車的適用範圍又更為寬廣。有鑒於此,本創作人即進行研發,經多方努力,終有本創作產生。
緣是,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提供更大的拉動力量及更快的拉動速度,以提供更寬廣適用範圍的絞車。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係創設一種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該絞車具有一組馬達,該組馬達之出力軸前端各接設有一出力齒輪,並伸入一設於一側之傳動裝置箱內與一傳動裝置的最初齒輪嚙接,進而帶動一設於該組馬達下方之索輪轉動,使繞於該索輪上的繩索(鋼索或合成索)可經由動力控制做出放出或收回繩索(鋼索或合成索)之動作,該索輪係受到一支撐座所支撐;其特徵在於:該組馬達的上方更組接有一外接馬達,該外接馬達之前端藉由一前罩殼支撐而固接於該傳動裝置箱頂面上,後端則經由一後撐架支撐而固接於該支撐座上方,該外接馬達之出力軸前端於該前罩殼內部接設有一出力齒輪,該出力齒輪下方嚙接一中間齒輪,該出力齒輪及該中間齒輪皆設置於該前罩殼內部,該前罩殼的下方開空;該傳動裝置箱之頂面上開設有一開孔,該開孔內設置有一傳動齒輪,該傳動齒輪的齒體有部分向上穿出該開孔外,該前罩殼內之中間齒輪與該傳動齒輪達成嚙接,該傳動齒輪則與該傳動裝置之最初齒輪嚙接。
上述之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中,該前罩殼底部的前、後側各向外延伸成為一接合壁體,該接合壁體上開設有接合穿孔;該開孔的頂面前、後側壁體上開設有與該接合穿孔相對應配合之接合螺孔;該開孔的頂面上可貼合一密封片,該密封片具有一與該開孔對應之穿孔及與該接合螺孔對應之接合穿孔;該外接馬達前端之前罩殼固接於該傳動裝置箱頂面上時,該前罩殼的接合壁體貼附住該密封片及該傳動裝置箱頂面,使該前罩殼之接合穿孔與該密封片之接合穿孔及該傳動裝置箱之接合螺孔對正,再由螺栓穿設過該前罩殼之接合穿孔、該密封片之接合穿孔後與該傳動裝置箱之接合螺孔鎖緊。
上述之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中,該傳動齒輪之軸心的前、後端係藉由軸承支撐而設置於該傳動裝置箱之二側壁體間。
上述之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中,該傳動裝置箱頂面上之開孔,可由一飾蓋蓋置於該開孔上藉以遮閉該開孔。
上述之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中,該飾蓋在本體底部的前、後側各向外延伸成為一接合壁體,該接合壁體上開設有接合穿孔;該飾蓋蓋置於該開孔上時,該飾蓋的接合壁體貼附住該密封片及該傳動裝置箱頂面,使該飾蓋之接合穿孔與該密封片之接合穿孔及該傳動裝置箱之接合螺孔對正,再由螺栓穿設過該飾蓋之接合穿孔、該密封片之接合穿孔後與該傳動裝置箱之接合螺孔鎖緊。
關於本創作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可達致之功效,茲舉以下較佳可行實施例配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俾能完全瞭解。
本創作實施例係一絞車30,與前述習知絞車20之外觀組成相較,如圖4、5所示,該絞車30同樣具有一組屬於固定式之馬達31、32,該組馬達31、32輸出之動力皆經傳動進入一設於一側之傳動裝置箱33內,並即共同帶動設於該傳動裝置箱33內一傳動裝置(圖4、5未示出)作用,進而帶動一位置設於該組馬達31、32下方之索輪34轉動,使繞於該索輪34上的繩索(可係鋼索或合成索,同樣未示於圖)可經由動力控制,於需要時做出放出或收回繩索(鋼索或合成索)之動作;該索輪34係受到一支撐座35所支撐;與前述習知絞車20相較,該絞車30於該組馬達31、32的上方更組接有一外接馬達40,該外接馬達40係為一具可選擇組裝上,也可以選擇拆掉之"第三馬達",該外接馬達40之一端(前端)是藉由一前罩殼41支撐而固接於該傳動裝置箱33頂面上(圖4所示),另一端(後端)則是經由一後撐架42支撐而固接於該支撐座35上方,因此藉由該前前罩殼41及該後撐架42之共同支撐,使該外接馬達40穩固性停留於該組馬達31、32的上方。
該外接馬達40與該傳動裝置箱33間之組成關係如圖6~8所示,該外接馬達40之出力軸前端於該前罩殼41內部接設有一出力齒輪43,該出力齒輪43下方嚙接一中間齒輪44,該出力齒輪43及該中間齒輪44皆設置於該前罩殼44內部,該前罩殼41的下方係開空,所以該中間齒輪44顯露於該前罩殼41底面內,該前罩殼41底部的前、後側各向外延伸成為一接合壁體411,該接合壁體411上皆開設有接合穿孔412;該傳動裝置箱33之頂面上開設有一開孔331,於該開孔331內設置有一接受嚙接用之傳動齒輪332,該傳動齒輪332之軸心的前、後端係藉由軸承支撐而設置於該傳動裝置箱33之二側壁體間,使得該傳動齒輪332的齒體有少許部分向上穿出該開孔331外;該開孔331的頂面前、後側壁體上皆開設有與該接合穿孔412相對應配合之接合螺孔3311,該開孔331的頂面上可貼合一密封片333,該密封片333具有一與該開孔331對應之穿孔3331及與該接合螺孔3311對應之接合穿孔3332。
組裝時,先將該密封片333貼附於該傳動裝置箱33頂面上之開孔331處,使該密封片333之穿孔3331與該開孔331對齊,且該密封片333之接合穿孔3332與該接合螺孔3311一一對正,然後將該外接馬達40之前罩殼41的接合壁體411貼附住該密封片333及該傳動裝置箱33頂面,使得該前罩殼41之接合穿孔412與該密封片333之接合穿孔3332及該傳動裝置箱33之接合螺孔3311一一對正,過程中,該前罩殼41內之中間齒輪44會與該傳動齒輪332達成嚙接,然後即可藉由螺栓穿設過該接合穿孔412、接合穿孔3332後與該接合螺孔3311鎖緊,如此達成藉由該前罩殼41將該外接馬達40的前端固接於該傳動裝置箱33頂面上之組裝關係。
請繼續參閱圖6~8,前已述及,該組屬於固定式之馬達31、32組裝於該傳動裝置箱33外部一側,然後該馬達31、32之出力軸前端伸入該傳動裝置箱33內部,並各接設有一出力齒輪311、321,佈置上使得該出力齒輪311、321及前述傳動齒輪332三者皆與一最初齒輪51嚙接(圖7、8所示),所以該馬達31、32之出力分別通過該出力齒輪311、321會傳導至該最初齒輪51,同時前已述及,該外接馬達40之出力通過該出力齒輪43及該中間齒輪44之傳動,同樣也會傳導至該最初齒輪51。
該最初齒輪51屬於一傳動裝置50的最前端齒輪(圖7、8所示),前已述及,該傳動裝置50裝設於該傳動裝置箱33內部,經過各級傳動後,帶動一位置設於該組馬達31、32下方之索輪34轉動,使繞於該索輪34上的繩索(鋼索或合成索)可經由動力控制,於需要時做出放出或收回繩索(鋼索或合成索)之動作;該傳動裝置50因非屬本創作改良研發之重點,故不必贅述其構造組成及作用技術。
前亦曾述及,該外接馬達40係為一具可選擇組裝上,也可以選擇拆掉之"第三馬達",關於選擇將該外接馬達40組裝上之動作即如圖6~8所示,以及前面所詳述之過程。至於要將該外接馬達40由已經組裝之狀態選擇拆掉,則首先將鎖緊於該接合穿孔412、該接合穿孔3332及該接合螺孔3311內之螺栓螺退拆除,同時將該外接馬達40後端所接合之後撐架42與該支撐座35解開,然後就可以將該外接馬達40連同前端之前罩殼41及後端之後撐架42整體往上提拿離開該絞車30,過程中,該前罩殼41內之中間齒輪44與該傳動齒輪332間會由原本嚙接之狀態隨即脫開,所以該外接馬達40(連同前端之前罩殼41及後端之後撐架42)整體可輕易被往上提拿離開該絞車30。
將該外接馬達40(連同前端之前罩殼41及後端之後撐架42)取離該絞車30後,因為該傳動齒輪332的齒體有少許部分向上穿出該開孔331外,故可將一飾蓋60蓋置於該開孔331上藉以遮閉該開孔331及該傳動齒輪332,如圖9、10所示,該飾蓋60之本體可刻意製造成為較高狀態,外表上可供製作廣告文案,然後在本體底部的前、後側各向外延伸成為一接合壁體61,該接合壁體61上皆開設有接合穿孔62;當將該飾蓋60蓋置於該開孔331上時,該飾蓋60的接合壁體61會是貼附於該密封片333上(因該密封片333未隨同該前罩殼41脫開),然後即可藉由螺栓穿設過該接合穿孔62、接合穿孔3332後與該接合螺孔3311鎖緊,達成藉由該飾蓋60遮閉該開孔331之組裝關係及作用,同時兼具廣告效果。
因此在製造工廠而言,可能是組裝完成具有三具馬達31、32、40的完整絞車30,然後使用者(經常是越野車、吉普車或休閒車之玩家)購置該完整絞車30裝設於車輛上後,可選擇三具馬達31、32、40皆存在之使用狀態,如此可供給該傳動裝置50最高扭力,以對該索輪34提供最大的拉動力量及最快的拉動速度,可適用於更高負載及更險峻的環境使用。然後當使用者評估認為近期不必使用到最高扭力時,則可以選擇將該外接馬達40自行拆離,以在使用時較為省電省能源。
由以上說明可知,本創作主要係在由一組馬達傳動之絞車上更可選擇組裝增加一外接馬達(第三馬達),使該絞車之傳動裝置箱內所裝設之傳動裝置同時受到三具馬達之動力傳輸,以提供該絞車之索輪更大拉動力量及更快拉動速度,得以提供更寬廣適用範圍;並可於不需要時拆除該外接馬達(第三馬達),使僅由二具馬達提供動力,藉以省電省能源。
綜上所述,本創作所揭示之動力絞車之氣壓與手動離合裝置未曾見諸昔時,且確能達成預期之創作目的,顯已具備創作新穎性及實用進步性,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與核准,實感德便。
1:絞車 11:馬達 12:傳動裝置 13:索輪 14:離合裝置 15:固定座 20:絞車 21、22:馬達 23:傳動裝置箱 24:索輪 25:支撐座 30:絞車 31、32:馬達 33:傳動裝置箱 34:索輪 35:支撐座 40:外接馬達 41:前罩殼 42:後撐架 43:出力齒輪 44:中間齒輪 411:接合壁體 412:接合穿孔 331:開孔 332:傳動齒輪 3311:接合螺孔 333:密封片 3331:穿孔 3332:接合穿孔 311、321:出力齒輪 51:最初齒輪 50:傳動裝置 60:飾蓋 61:接合壁體 62:接合穿孔
圖1所示係習知單馬達型絞車之外觀立體圖。 圖2所示係習知雙馬達型絞車之外觀立體圖。 圖3所示係習知雙馬達型絞車另一角度之外觀立體圖。 圖4所示係本創作組裝外接馬達成為三馬達型絞車之外觀立體圖。 圖5所示係本創作組裝外接馬達成為三馬達型絞車另一角度之外觀立體圖。 圖6所示係本創作組裝外接馬達成為三馬達型絞車時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7所示係本創作組裝外接馬達成為三馬達型絞車時之部分立體分解圖(2)。 圖8所示係本創作組裝外接馬達成為三馬達型絞車時之左側視圖。 圖9所示係本創作拆掉外接馬達成為雙馬達型絞車時之立體圖。 圖10所示係本創作拆掉外接馬達成為雙馬達型絞車時之側視圖。
30:絞車
31、32:馬達
33:傳動裝置箱
34:索輪
35:支撐座
40:外接馬達
41:前罩殼
42:後撐架

Claims (5)

  1. 一種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該絞車具有一組馬達,該組馬達之出力軸前端各接設有一出力齒輪,並伸入一設於一側之傳動裝置箱內與一傳動裝置的最初齒輪嚙接,進而帶動一設於該組馬達下方之索輪轉動,使繞於該索輪上的繩索可經由動力控制做出放出或收回繩索之動作,該索輪係受到一支撐座所支撐;其特徵在於:該組馬達的上方更組接有一外接馬達,該外接馬達之前端藉由一前罩殼支撐而固接於該傳動裝置箱頂面上,後端則經由一後撐架支撐而固接於該支撐座上方,該外接馬達之出力軸前端於該前罩殼內部接設有一出力齒輪,該出力齒輪下方嚙接一中間齒輪,該出力齒輪及該中間齒輪皆設置於該前罩殼內部,該前罩殼的下方開空;該傳動裝置箱之頂面上開設有一開孔,該開孔內設置有一傳動齒輪,該傳動齒輪的齒體有部分向上穿出該開孔外,該前罩殼內之中間齒輪與該傳動齒輪達成嚙接,該傳動齒輪則與該傳動裝置之最初齒輪嚙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其中,該前罩殼底部的前、後側各向外延伸成為一接合壁體,該接合壁體上開設有接合穿孔;該開孔的頂面前、後側壁體上開設有與該接合穿孔相對應配合之接合螺孔;該開孔的頂面上可貼合一密封片,該密封片具有一與該開孔對應之穿孔及與該接合螺孔對應之接合穿孔;該外接馬達前端之前罩殼固接於該傳動裝置箱頂面上時,該前罩殼的接合壁體貼附住該密封片及該傳動裝置箱頂面,使該前罩殼之接合穿孔與該密封片之接合穿孔及該傳動裝置箱之接合螺孔對正,再由螺栓穿設過該前罩殼之接合穿孔、該密封片之接合穿孔後與該傳動裝置箱之接合螺孔鎖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其中,該傳動齒輪之軸心的前、後端係藉由軸承支撐而設置於該傳動裝置箱之二側壁體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其中,該傳動裝置箱頂面上之開孔,可由一飾蓋蓋置於該開孔上藉以遮閉該開孔。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其中,該飾蓋在本體底部的前、後側各向外延伸成為一接合壁體,該接合壁體上開設有接合穿孔;該飾蓋蓋置於該開孔上時,該飾蓋的接合壁體貼附住該密封片及該傳動裝置箱頂面,使該飾蓋之接合穿孔與該密封片之接合穿孔及該傳動裝置箱之接合螺孔對正,再由螺栓穿設過該飾蓋之接合穿孔、該密封片之接合穿孔後與該傳動裝置箱之接合螺孔鎖緊。
TW109203157U 2020-03-19 2020-03-19 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 TWM595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3157U TWM595638U (zh) 2020-03-19 2020-03-19 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3157U TWM595638U (zh) 2020-03-19 2020-03-19 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5638U true TWM595638U (zh) 2020-05-21

Family

ID=71896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3157U TWM595638U (zh) 2020-03-19 2020-03-19 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56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596B (zh) 变速卷扬机以及带有该卷扬机的可折叠式随车吊车
CN105775932B (zh) 一种用于移动应急电源车的电缆收放装置
US11186468B2 (en) Winch capable of externally connecting motor to increase dynamic power
CN104070980B (zh) 一种集成化混合动力总成机体及应用其的汽车
CN101993012B (zh) 电动手摇一体化行星驱动装置
TWM595638U (zh) 可外接馬達增加動力之絞車
CN201309809Y (zh) 平面刹车的动力绞车装置
CN201021106Y (zh) 电动车后桥
CN201864505U (zh) 具有充气功能的电动绞盘
CN212024626U (zh) 可外接马达增加动力之绞车
CN108317227B (zh) 两速变速器
CN207195580U (zh) 一种轮边减速桥总成
CN206606957U (zh) 起重机用穿绳卷扬机构
CN101020551A (zh) 货梯曳引机
CN112373256B (zh) 一种自锁型拖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825579Y (zh) 一种起重机上的双卷筒卷扬机用的动力传动机构
CN208057013U (zh) 木百叶刹车系统
CN110239282A (zh) 一种电动叉车多功能湿式驱动系统
CN2288952Y (zh) 悬臂轮式行星齿轮曳引机
CN201553009U (zh) 纯电动汽车动力过渡连接结构
CN100412309C (zh) 具有摩擦片的砼钻孔机
CN219449152U (zh) 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装置
TWM540860U (zh) 動力絞車之氣壓與手動離合裝置
CN2504120Y (zh) 电动修井作业车
CN217789493U (zh)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履带减速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