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5112U - 翻轉裝置 - Google Patents

翻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5112U
TWM595112U TW109202264U TW109202264U TWM595112U TW M595112 U TWM595112 U TW M595112U TW 109202264 U TW109202264 U TW 109202264U TW 109202264 U TW109202264 U TW 109202264U TW M595112 U TWM595112 U TW M59511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tructure
working surface
target
item
tur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2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建德
Original Assignee
惠亞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惠亞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惠亞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2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5112U/zh
Publication of TWM595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511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Abstract

一種翻轉裝置,係包括:具有第一工作面及第二工作面之基台、樞接於該第一工作面上以翻轉一目標物之定位結構、以及設於該第二工作面上以承接該目標物之支撐結構,俾藉由該定位結構樞接於該基台上以將該目標物翻轉至該支撐結構上,因而能加快生產時程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降低人力需求。

Description

翻轉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生產線之機具,特別是指一種可針對目標物進行翻轉之翻轉裝置。
目前,高架地板裝置廣泛應用在防靜電的機房或無塵室中,其中,針對現有鋁合金壓鑄成型的高架地板,一般需經由開模、熔鋁、壓鑄、成型以及修邊等主要五道工序製得。由於在成型過程中,高架地板的表面和底部會有多處毛邊,這些瑕疵毛邊在安裝過程中,一方面會使得高架地板之間無法緊密貼合,也無法與平臺框架之間貼合,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工人安裝,且對工人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憂。
然而,現有方式中,須採用人工方式針對成型後的高架地板進行翻轉以進行後續加工製程,不僅生產效率不高,且每次翻轉都需大量人力而導致費時費力問題。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習知技術之種種缺失,實已成為目前業界亟待克服之難題。
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失,本創作提供一種翻轉裝置,係包括:基台,係具有第一工作面及第二工作面;定位結構,係樞接於該基台之第一工作面上以翻轉一目標物,其中,該目標物係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該目標物以其第一表面貼置於該定位結構上;帶動結構,係設於該基台上以驅動該定位結構,使該定位結構受力翻轉;以及支撐結構,係設於該基台之第二工作面上,以令該定位結構受力翻轉而位於該支撐結構上方,使該定位結構上之該目標物翻轉至該支撐結構上。
前述之翻轉裝置中,該第一工作面與該第二工作面非共平面。
前述之翻轉裝置中,復包括設於該第一工作面上之軸結構,且該定位結構樞接該軸結構以相對該基台進行翻轉。例如,該軸結構係包含一軸桿及至少一架設該軸桿之支架,以令該定位結構之其中一端側接合該軸桿,使該定位結構能相對該第一工作面進行翻轉。
前述之翻轉裝置中,該帶動結構係包含至少一連動該定位結構之齒輪及至少一嚙合其齒輪之齒條,且藉由動力組帶動該齒條直線位移,以轉動該齒輪而一併轉動該定位結構,致使該定位結構翻轉。
前述之翻轉裝置中,該定位結構上係配置有固定結構,以限制該目標物位移而避免偏離該定位結構。
前述之翻轉裝置中,該第一工作面上係配置有用以頂置該定位結構之抵靠結構。
前述之翻轉裝置中,該支撐結構係以可位移之方式設於該第二工作面上。
前述之翻轉裝置中,該第二工作面上係配置有導軌,其接合該支撐結構,使該支撐結構能沿該導軌移動,以令該支撐結構靠近或遠離該定位結構。例如,復包括驅動該支撐結構之動力組,其帶動該支撐結構沿該導軌直線移動。
由上可知,本創作之翻轉裝置,主要藉由該定位結構樞接於該基台上以將該目標物翻轉至該支撐結構上,故能加快生產時程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減少人力需求。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創作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之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藝之人士之瞭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可實施之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之實質意義,任何結構之修飾、比例關係之改變或大小之調整,在不影響本創作所能產生之功效及所能達成之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創作所揭示之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如「上」、「下」、「前」、「後」、「左」、「右」及「一」等之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之明瞭,而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可實施之範圍,其相對關係之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創作可實施之範疇。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翻轉裝置4適用於生產線之立體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該生產線復包括:一運輸裝置1、一銑高裝置2、一銑邊裝置3以及一成孔裝置5。
於本實施例中,將該運輸裝置1依據生產線之前期處理與後期處理之運輸方向定義為左、右方向(如箭頭方向Y),且將垂直該運輸方向定義為前、後方向(如箭頭方向X),而將沿各裝置之高度方向定義為上、下方向(如箭頭方向Z)。應可理解地,該方位係用於說明本實施例之配置,並無特別限制。
再者,該運輸裝置1係用於輸送(如夾取)目標物9至所需之生產線之加工位置上,故該運輸裝置1係配置於該銑高裝置2、銑邊裝置3、翻轉裝置4及成孔裝置5周圍,以利於將該目標物9置放於該銑高裝置2、銑邊裝置3、翻轉裝置4及/或成孔裝置5上。
又,該目標物9係為高架地板,如第4A、4B及4C圖所示,其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9a(如地板面)與第二表面9b(如底側端部)及鄰接該第一與第二表面9a,9b之側面9c。例如,該目標物9係大致呈矩形體(如正方形板),該目標物9底部(如該第二表面9b之側,其為高架地板底部)係為蜂巢狀,並於該目標物9之第二表面9b之四個角落上形成有腳座90,以於該四個腳座90設置開孔,使用螺絲(圖略)分別將四個腳座90固定於該高架地板用之支撐腳架(圖略)上。具體地,該腳座90之端面9d係微凸出(如第4C圖所示之高度差h)該目標物9之第二表面9b,且於該第一表面9a之邊緣係形成有凸出該側面9c之凸緣91。本實施例之目標物9係為高架地板,故以下將該目標物9稱為高架地板。
第1A至1C圖係為本創作之翻轉裝置4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所述之翻轉裝置4係設於整個生產線之加工處理流程之後期,其用於針對該目標物9之第一表面9a或第二表面9b進行翻轉,例如,將清除毛邊後的高架地板翻轉而使其第一表面9a朝上。
如第1A至1C及1A’圖所示,所述之翻轉裝置4係包括一設有一軸結構40之基台41、一設於該基台41上之定位結構42及一設於該基台41上之支撐結構43,且該定位結構42之其中一端側係樞接該軸結構40以相對該基台41進行翻轉,使該定位結構42受力翻轉而位於該支撐結構43上方,以於該運輸裝置1將該目標物9置放於該定位結構42上後,該定位結構42將該目標物9轉承至該支撐結構43上。
所述之基台41係為機具工作台,其具有第一承載座41a與第二承載座41b。
於本實施例中,該基台41內可配置生產線所需之機電組件,如馬達、電線或其它相關機組,並無特別限制。
再者,該第一承載座41a係具有一設置該軸結構40之第一工作面S1,且該第二承載座41b係具有第二工作面S2,以令該第一工作面S1與該第二工作面S2非共平面。例如,基於地面,該第一工作面S1之位置高於該第二工作面S2之位置。具體地,該翻轉裝置4與該成孔裝置5係設於同一加工位置,故該翻轉裝置4與該成孔裝置5係共用同一第二工作面S2。
所述之定位結構42係樞接於該基台41之第一承載座41a之第一工作面S1上,以定位承載如第4A至4C圖所示之目標物9。
於本實施例中,該定位結構42係為翻轉板架,其接合該軸結構40。例如,該軸結構40係包含一軸桿401及兩根立設於該第一工作面S1前、後側上以架設該軸桿401之支架400,且該定位結構42之其中一端側42a具有如管狀之轉動部421,以令該轉動部421接合該軸桿401,使該定位結構42可相對該第一承載座41a進行翻轉。
再者,該定位結構42之兩側分別配置至少一固定結構42’,將目標物9固定於定位結構42上,並限制該目標物9位移而避免偏離該定位結構42。例如,該固定結構42’係具有至少一抵靠該目標物9之固定部420及至少一插設該定位結構42(如其插孔422)之插件423。具體地,藉由一油壓汽缸(圖略)推拉該固定結構42’,使該插件423接合或分離該定位結構42,且該固定部420抵靠或分離該目標物9。
又,該第一承載座41a之第一工作面S1上可依需求配置一抵靠結構44,以頂置該定位結構42之另一端側42b。例如,該抵靠結構44係包含至少一柱體440,以利於緩衝該定位結構42於翻轉時之回復動作。
所述之支撐結構43係設於該基台41之第二承載座41b之第二工作面S2上,以承接該目標物9。
於本實施例中,該支撐結構43係為送料板,其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二工作面S2上。例如,該第二工作面S2上係於對應該支撐結構43處設置一組導軌45(如雙軌結構),且該支撐結構43底側配置有複數位移部430(如滑塊),以藉由該些位移部430接合該導軌45,使該支撐結構43能沿該導軌45直線移動,令該支撐結構43靠近或遠離該定位結構42,並可沿該導軌45移動於該定位結構42與該成孔裝置5之間。具體地,藉由一油壓或氣壓組件(其作為動力組48’)拉動該支撐結構43,該油壓或氣壓組件之一端固定於支撐結構43之一端,使該支撐結構43沿該導軌45直線移動。
另外,該基台41之第一承載座41a之前側或後側係設置一帶動結構47,以帶動該定位結構42進行翻轉動作。例如,該帶動結構47係包含一齒輪471與一齒條470,如第1D圖所示,其齒條470嚙合其齒輪471,且該齒輪471軸接該軸結構40之軸桿401,以當該齒條470直線移動時,會帶動該齒輪471轉動,使該齒輪471轉動該軸桿401,以翻轉該定位結構42而位於該支撐結構43上方。具體地,藉由一動力組48(如氣壓或油壓汽缸)之推拉桿480帶動該齒條470直線進退,以轉動該齒輪471。較佳地,可於該第一承載座41a之第一工作面S1上配置至少一限位開關49,如第1D圖所示,以控制該推拉桿480之伸縮距離,使該齒條470操控該齒輪471之旋轉幅度,以穩定翻轉該定位結構42。
第2A至2B圖係為本創作之翻轉裝置4’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本實施例係為第一實施例之具體機構之設計,整體設計大致相同,並無增減主要構件,故不再贅述。
如第3A圖所示,以第一實施例為例,當於生產線上使用該翻轉裝置4時,藉由該運輸裝置1將單一目標物9運送至該定位結構42上,此時,該目標物9以其第一表面9a貼置於該定位結構42上,而該第二表面9b朝上外露。
接著,藉由藉由該動力組48帶動該帶動結構47以轉動該軸結構40,使該軸結構40得以將該定位結構42朝向該支撐結構43翻轉,如第3B圖所示,以令該目標物9翻轉180度後而置放在該支撐結構43上,如第3C圖所示,使該目標物9以其第二表面9b貼置於該支撐結構43上,而該第一表面9a朝上外露。
之後,可依需求藉由另一動力組48’致動該支撐結構43沿該導軌48滑移(如第3C圖所示之虛線部分)至所需之位置(如該成孔裝置5之加工區中)。同時,藉由該軸結構40,將該定位結構42朝向該第一承載座41a之第一工作面S1翻轉,以令該定位結構42回復至原處,且該抵靠結構44頂置該定位結構42。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翻轉裝置4,4’,主要藉由該定位結構42樞接於該基台41上以將該目標物9翻轉至該支撐結構43上,故能加快生產時程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減少人力需求。
上述實施例係用以例示性說明本創作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創作。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創作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創作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
1:運輸裝置 2:銑高裝置 3:銑邊裝置 4,4’:翻轉裝置 40:軸結構 400:支架 401:軸桿 41:基台 41a:第一承載座 41b:第二承載座 42:定位結構 42’:固定結構 42a:端側 42b:端側 420:固定部 421:轉動部 422:插孔 423:插件 43,43’:支撐結構 430:位移部 44:抵靠結構 440:柱體 45:導軌 47:帶動結構 470:齒條 471:齒輪 48,48’:動力組 480:推拉桿 49:限位開關 5:成孔裝置 9:目標物 9a:第一表面 9b:第二表面 9c:側面 9d:端面 90:腳座 91:凸緣 h:高度差 S1:第一工作面 S2:第二工作面 X,Y,Z:箭頭方向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翻轉裝置應用於生產線之立體示意圖。
第1A圖係為本創作之翻轉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1A’圖係為第1A圖之局部分解示意圖。
第1B圖係為第1A圖之上視示意圖。
第1C圖係為第1A圖之前視示意圖。
第1D圖係為第1A圖之局部後視示意圖。
第2A圖係為本創作之翻轉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局部後視示意圖。
第2B圖係為本創作之翻轉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局部上視示意圖。
第3A圖係為第1A圖於使用中之立體示意圖。
第3B圖係為第3A圖於翻轉過程中之立體示意圖。
第3C圖係為第3A圖於翻轉後之立體示意圖。
第4A圖係為本創作之翻轉裝置欲翻轉之目標物之上視立體示意圖。
第4B圖係為第4A圖之下視立體示意圖。
第4C圖係為第4A圖之側視平面示意圖。
4:翻轉裝置
40:軸結構
41:基台
41a:第一承載座
41b:第二承載座
42:定位結構
43:支撐結構
44:抵靠結構
45:導軌
47:帶動結構
48,48’:動力組
S1:第一工作面
S2:第二工作面
X,Y,Z:箭頭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翻轉裝置,係包括: 基台,係具有第一工作面及第二工作面; 定位結構,係樞接於該基台之第一工作面上以翻轉一目標物,其中,該目標物係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該目標物以其第一表面貼置於該定位結構上; 帶動結構,係設於該基台上以驅動該定位結構,使該定位結構受力翻轉;以及 支撐結構,係設於該基台之第二工作面上,以令該定位結構受力翻轉而位於該支撐結構上方,使該定位結構上之該目標物翻轉至該支撐結構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第一工作面與該第二工作面非共平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復包括設於該第一工作面上之軸結構,且該定位結構樞接該軸結構以相對該基台進行翻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軸結構係包含一軸桿及至少一架設該軸桿之支架,以令該定位結構之其中一端側接合該軸桿,使該定位結構能相對該第一工作面進行翻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帶動結構係包含至少一連動該定位結構之齒輪及至少一嚙合其齒輪之齒條,且藉由動力組帶動該齒條直線位移,以轉動該齒輪而一併轉動該定位結構,致使該定位結構翻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定位結構之兩側分別配置至少一固定結構,供將該目標物固定於定位結構上,並限制該目標物位移而避免偏離該定位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第一工作面上係配置有用以頂置該定位結構之抵靠結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支撐結構係以可位移之方式設於該第二工作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第二工作面上係配置有導軌,其接合該支撐結構底部設置之滑塊,使該支撐結構能沿該導軌移動,以令該支撐結構靠近或遠離該定位結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復包括驅動該支撐結構之動力組,其帶動該支撐結構沿該導軌直線移動。
TW109202264U 2020-02-27 2020-02-27 翻轉裝置 TWM595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2264U TWM595112U (zh) 2020-02-27 2020-02-27 翻轉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2264U TWM595112U (zh) 2020-02-27 2020-02-27 翻轉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5112U true TWM595112U (zh) 2020-05-11

Family

ID=71897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2264U TWM595112U (zh) 2020-02-27 2020-02-27 翻轉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511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4171B (zh) * 2020-06-11 2022-05-11 惠亞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加工設備
US20230031428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Vero Veria Corporation Height milling device and height milling component thereof
US20230036180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Vero Veria Corporation Machining apparatus
US20230031088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Vero Veria Coproration Hole forming device and machine unit thereof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4171B (zh) * 2020-06-11 2022-05-11 惠亞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加工設備
US20230031428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Vero Veria Corporation Height milling device and height milling component thereof
US20230036180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Vero Veria Corporation Machining apparatus
US20230031088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Vero Veria Coproration Hole forming device and machine unit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5112U (zh) 翻轉裝置
TWM595011U (zh) 加工設備
TWI714466B (zh) 翻轉裝置
JP2002134582A (ja) ウェハーロードポートの位置決め装置と方法
TWM596139U (zh) 成孔裝置
TWM596675U (zh) 銑高裝置
TWI724804B (zh) 銑邊裝置
TWI804395B (zh) 加工設備
US20230036166A1 (en) Edge milling device and edge milling component thereof
TWI735173B (zh) 成孔裝置
US20230036180A1 (en) Machining apparatus
TWI718015B (zh) 加工設備
TWM624285U (zh) 銑高裝置及其銑高組件
TWM629864U (zh) 加工設備
TWM598747U (zh) 銑溝裝置
TWM596141U (zh) 銑邊裝置
TWI754262B (zh) 加工設備
TWI717266B (zh) 銑溝裝置
TWM602084U (zh) 加工設備
TW202333873A (zh) 成孔裝置
TWI807679B (zh) 加工設備
TW202333884A (zh) 加工設備及其運作方法
TWI733351B (zh) 銑高裝置
TWM624982U (zh) 銑邊裝置及其銑邊組件
TW202304616A (zh) 銑高裝置及其銑高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