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4262B - 加工設備 - Google Patents

加工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4262B
TWI754262B TW109113113A TW109113113A TWI754262B TW I754262 B TWI754262 B TW I754262B TW 109113113 A TW109113113 A TW 109113113A TW 109113113 A TW109113113 A TW 109113113A TW I754262 B TWI754262 B TW I7542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base
target
support structure
positio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3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2337A (zh
Inventor
黃建德
Original Assignee
惠亞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惠亞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惠亞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3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426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2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2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262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加工設備,係將銑高裝置、銑邊裝置、銑溝裝置、翻轉裝置及成孔裝置整合於一生產線上,以於單一生產線上可針對如高架地板之目標物進行腳座高度加工、側面銑邊、表面銑溝及鑽孔等加工處理,故能加快生產時程而提高生產效率。

Description

加工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加工設備,特別是指一種多功能加工設備。
目前,高架地板裝置廣泛應用在防靜電的機房或無塵室中。現有鋁合金壓鑄成型的高架地板經由開模、熔鋁、壓鑄、成型以及修邊等主要五道工序。由於在成型過程中,高架地板的表面和底部會有多處毛邊,這些瑕疵毛邊在安裝過程中,一方面會使得高架地板之間無法緊密貼合,也無法與平臺框架之間貼合,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工人安裝,且對工人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憂。
現有方式中,係採用人工方式針對成型後的高架地板的四個腳座去除毛邊,且需針對成型後的高架地板的四個側面清除毛邊,再針對該高架地板的表面開設複數定位孔,故工人需將高架地板成批運送至對應之加工處,再進行處理作業,不僅生產流程不連續而導致生產效率不高,且每次加工都需浪費大量人力而費時費力。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習知技術之種種缺失,實已成為目前業界亟待克服之難題。
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失,本發明提供一種加工設備,係包括:運輸裝置,係包含支撐組件、及至少一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支撐組件上之取放組件,以令該取放組件用於取放目標物,且使該取放組件配合該支撐組件位移以移動該目標物,其中,該目標物係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鄰接該第一與第二表面之側面及凸出該側面之凸緣,且該第二表面之四個角落上係具有四個腳座;銑高裝置,係配合該運輸裝置作動以用於加工該目標物之腳座之端面,該銑高裝置係包含銑高組件、配置該銑高組件之第一基台、平行設於該第一基台上之第一定位件、對應該第一定位件配置之固定部及帶動該銑高組件位移之帶動件,其中,當該目標物置放於該第一定位件上時,該固定部將該目標物壓制於該第一定位件上,該銑高組件則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定位件之相對兩側,供該帶動件驅動該銑高組件進行直線運動,以對該目標物進行銑高處理,並於完成該目標物之銑高處理後,令該取放組件將該目標物從該第一定位件上移開;銑邊裝置,係配合該運輸裝置作動以用於加工該目標物之凸緣,該銑邊裝置係包含第二基台、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二基台上之銑邊組件、設於該第二基台上之第二定位件及對應該第二定位件配置之另一固定部,其中,當該取放組件將該目標物置放於該第二定位件上時,以由該另一固定部將該目標物壓制於該第二定位件上,且該銑邊組件分別設置於該第二定位件的四個側邊,使該銑邊組件相對該第二定位件位移以對該目標物進行銑邊處理;翻轉裝置,係配合該運輸裝置作動以用於針對該目標物之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進行翻轉,該翻轉裝置係包含第三基台、設於該第三基台上之軸結構、設於該第三基台上之第三定位件、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三基台上之第三支撐結構及設於該第三基台上之另一帶動件,其中,該第三定位件之其中一端側係樞接該軸結構以相對該第三基台進行翻轉,該另一帶動件則用以驅動該第三定位件,使該第三定位件受力翻轉至該第三支撐結構上方,以於該取放組件將該目標物置放於該第三定位件上後,供該第三定位件將該目標物翻轉至該第三支撐結構上;成孔裝置,係配合該翻轉裝置作動以用於形成開孔於該目標物之四個腳座上,該成孔裝置係包含鄰接該第三基台之第四基台、至少一設於該第四基台上之第四定位件、一對應該第四定位件配置之固定結構及設於該第四基台上之成孔件,其中,該第三支撐結構係相對該第三基台位移而將該目標物輸送至該第四基台上,且該第四定位件係用以限位該目標物,而令該固定結構接觸抵制該目標物於該第四基台上,使該成孔件於該目標物上形成開孔;以及銑溝裝置,係配合該運輸裝置作動以用於沿該目標物之第一表面上之四個邊緣加工該目標物表面形成四個溝槽,該銑溝裝置係包含第五基台、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五基台上之銑溝組件、及設於該第五基台上之第五定位件,其中,當該取放組件將該目標物置放於該第五定位件上時,該銑溝組件分別設置於該第五定位件的四個側邊,使該銑溝組件相對該第五定位件位移以對該目標物進行銑溝加工。
前述之加工設備中,該支撐組件係包含一用以導引該取放組件位移之限位件,其內配置有齒條及嚙合該齒條且軸接該齒條之齒輪,以藉由該齒輪沿該齒條滾動而位移該取放組件。例如,該取放組件係包含一夾取部及一架設該夾取部之承載部,該承載部樞接該齒輪,且該承載部上配置用以帶動該承載部位移之動力部,以驅動該齒輪沿該齒條直線運動。
前述之加工設備中,該銑高組件係包含複數個第一銑刀工具、作動該第一銑刀工具之驅動組、一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一基台上之第一支撐結構及複數個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一支撐結構上之承載架,該複數個第一銑刀工具與該驅動組藉由該複數個承載架設於該第一基台上之第一支撐結構上,且第一銑刀工具與該驅動組係分別設置於該承載架之相對兩側,該驅動組係為馬達。例如,該第一支撐結構之相對兩側分別配置有一調整件,該調整件轉動一減速機而帶動一螺桿轉動,以令該螺桿驅動一固定於該承載架上之螺帽上、下運動,使得該螺桿驅動該承載架升降,並一併使該第一銑刀工具位移至所需之高度位置。
前述之加工設備中,該銑高裝置之帶動件係包含一滾珠螺桿、接合該滾珠螺桿之軸承及接合該滾珠螺桿之螺帽,該軸承係設置於一固定於該第一支撐結構側面上之軸承座上,該螺帽係固定在該第一支撐結構之底部,以當一動力組驅動一減速機轉動該滾珠螺桿時,致使該滾珠螺桿旋轉而帶動該螺帽上之第一支撐結構作直線往復運動一定距離,以令該第一支撐結構同時帶動兩個該第一銑刀工具完成加工兩個該腳座之端面。
前述之加工設備中,該銑邊組件係包含第二銑刀工具、設於該第二基台上之第二支撐結構、及以可移動方式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上且架設該第二銑刀工具之架座,且藉由一滾珠螺桿轉動以驅動一接合該滾珠螺桿並固設於該架座上之滾珠螺帽作直線運動,以位移該第二銑刀工具至所需之位置。例如,該第二支撐結構係以可移動方式設於該第二基台上,且該第二支撐結構之位移方向與該架座之位移方向係相互垂直,並藉由另一滾珠螺桿轉動以驅動另一接合該滾珠螺桿並固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上之滾珠螺帽作直線運動,致使該第二支撐結構相對該第二基台沿該第二定位件邊緣直線位移,使該第二銑刀工具能沿該目標物之側面直線位移,以加工該目標物之凸緣。
前述之加工設備中,該翻轉裝置之第三基台上之另一帶動件係包含齒輪與齒條之組合結構,其齒條嚙合其齒輪,且該齒輪軸接該軸結構,以令該齒條藉由一氣壓或油壓汽缸之推拉桿帶動而進行直線移動,致使該齒輪轉動而一併轉動該軸結構,以翻轉該第三定位件。
前述之加工設備中,該成孔裝置復包含作動該成孔件之驅動組,其配置有馬達機電及汽缸機電,使該驅動組與該成孔件構成一機組,以同時升降及轉動該成孔件,以達成該目標物之腳座處所需之沉頭孔之鑽孔作業。
前述之加工設備中,該銑高裝置與該銑邊裝置復包含導軌與滑座之組合,使得該銑高組件與該銑邊組件在該導軌與滑座之組合上作直線運動。
前述之加工設備中,該銑溝組件係包含第三銑刀工具、設於該第五基台上之第五支撐結構、及以可移動方式設於該第五支撐結構上且架設該第三銑刀工具之架座,且藉由馬達帶動一滾珠螺桿轉動以驅動一接合該滾珠螺桿並固設於該架座上之滾珠螺帽作直線運動,以位移該第三銑刀工具至所需之位置。例如,該第五支撐結構係以可移動方式設於該第五基台上,且該第五支撐結構之位移方向與該架座之位移方向係相互垂直,並藉由另一滾珠螺桿轉動以驅動另一接合該滾珠螺桿並固設於該第五支撐結構上之滾珠螺帽作直線運動,致使該第五支撐結構相對該第五基台沿該第五定位件邊緣直線位移,使該第三銑刀工具能分別沿該目標物之第一表面上四個邊緣直線位移,以完成加工該目標物上之四個溝槽。或者,該第三銑刀工具係具有鋸齒輪片,以馬達轉動該鋸齒輪片,使該鋸齒輪片完成加工該目標物上之溝槽。
前述之加工設備中,該運輸裝置配置複數該取放組件,以令各該取放組件分別設於該銑高裝置與該銑邊裝置之間、該銑邊裝置與該銑溝裝置及該銑溝裝置與該翻轉裝置之間。
由上可知,本發明之加工設備主要藉由將該銑高裝置、銑邊裝置、銑溝裝置、翻轉裝置及成孔裝置整合於一生產線上,以於單一生產線上可針對高架地板進行腳座高度加工、側面銑邊及鑽孔等加工處理,以加快生產時程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減少人力需求。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之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藝之人士之瞭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之實質意義,任何結構之修飾、比例關係之改變或大小之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之功效及所能達成之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如「上」、「下」、「前」、「後」、「左」、「右」及「一」等之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之明瞭,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範圍,其相對關係之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之範疇。
第1及1’圖係為本發明之加工設備1之立體示意圖。如第1及1’圖所示,該加工設備1係包括:一運輸裝置1’、一銑高裝置2、一銑邊裝置3、一銑溝裝置6、一翻轉裝置4以及一成孔裝置5。
於本實施例中,該加工設備1係將生產線之方向定義為左、右方向(如箭頭方向Y),且將垂直該生產線之方向定義為前、後方向(如箭頭方向X),而將沿該加工設備1之高度方向定義為上、下方向(如箭頭方向Z)。應可理解地,該方位係用於說明本實施例之配置,並無特別限制。
所述之運輸裝置1’係用於輸送(如夾取)目標物9至所需之生產線之加工位置上,故該運輸裝置1’係配置於該銑高裝置2、銑邊裝置3、銑溝裝置6、翻轉裝置4及成孔裝置5等用以放置該目標物9之上方周圍處,以利於將該目標物9置放於該銑高裝置2、銑邊裝置3、翻轉裝置4及/或成孔裝置5上。
於本實施例中,如第1A圖所示,該運輸裝置1’係包含至少一取放組件10及一以可位移方式架設該取放組件10之支撐組件11,以令該取放組件10用於取放該目標物9,且使該取放組件10配合該支撐組件11位移以移動該目標物9。例如,該支撐組件11係為框架結構,其具有兩組立設於基礎表面(如地板上)相對兩側之門型桿架110及跨設於該些桿架110間的橫樑111,且該橫樑111位於該銑高裝置2、銑邊裝置3、銑溝裝置6、與翻轉裝置4的上方處以作為該取放組件10位移之路徑。較佳地,如第1B及1B’圖所示之支撐組件11’,該橫樑111上可配置一用以導引該取放組件10位移之限位件112,如直線軌道結構,其配置有至少一齒條112a(如第1A’圖所示)及嚙合該齒條112a且軸接該取放組件10之齒輪(圖略),以藉由一動力部10c(如馬達或驅動電機)轉動該齒輪而使該齒輪沿該齒條112a滾動以直線位移該取放組件10,使該取放組件10藉由該限位件112能穩定直線位移於兩桿架110之間。應可理解地,有關該支撐組件11,11’之種類繁多,並無特別限制。
再者,該取放組件10係包含一具有夾持件100之夾取部10a及一用以架設該夾取部10a之承載部10b。例如,該夾取部10a之夾持件100可依需求調整寬度D以夾取不同寬度的目標物9,其中,可使用油壓缸或氣壓缸(其作為動力源10d)控制兩個之夾持件100之距離,以夾緊或放鬆目標物9,且該承載部10b係為移動機架,其以垂直該橫樑111之方式架設於該橫樑111(或該限位件112)上,並樞接一齒輪(未圖示),其中,該齒輪(未圖示)嚙合於一齒條112a(如第1A’圖所示),以令該齒輪藉由一動力部10c(如第1B圖所示)驅動以在該齒條112a上作直線運動,使得該取放組件10可在一滑座(如該承載部10b)與滑軌組件(如該限位件112及其上之齒條112a與齒輪)上朝箭頭方向Y作直線來回運動。具體地,該夾取部10a藉由複數動力源10d(如第1A圖所示之氣壓或油壓汽缸)帶動該些夾持件100外伸或內縮(朝箭頭方向Y),以產生張開或夾住動作,且於該承載部10b底部係配置一連接該夾取部10a之伸縮結構101,以升降該夾取部10a。較佳地,如第1B圖所示,該承載部10b上方可配置該用以帶動該承載部10b位移之動力部10c,且該動力部10c可為一馬達,以驅動該齒輪在該齒條112a上作直線運動。
又,該取放組件10之數量可依需求設定。例如,於對應該銑高裝置2、銑邊裝置3、銑溝裝置6與翻轉裝置4之加工處之間分別配置該取放組件10,故至少設置兩組取放組件10。具體地,各該取放組件10分別設於該銑高裝置2與該銑邊裝置3之間、該銑邊裝置3與該銑溝裝置6及該銑溝裝置6與該翻轉裝置4之間,且可依需求將該取放組件10增設於該桿架110與該銑高裝置2之間(如第1B圖所示之虛線),使該些取放組件10作為該目標物9之中間轉運組件,以藉由不斷取放該目標物9至各加工處,俾完成整個生產線之加工處理流程。
另外,該目標物9係為高架地板,如第1C、1C’及1C”圖所示,其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9a(如地板面)與第二表面9b(如底側端部)及鄰接該第一與第二表面9a,9b之側面9c。例如,該目標物9係大致呈矩形體(如正方形板),該目標物9底部(如該第二表面9b之側,其為高架地板底部)係為蜂巢狀,並於該目標物9之第二表面9b之四個角落上形成有腳座90,以於該四個腳座90設置開孔900(如第1D圖所示),以供使用螺絲分別將四個腳座90固定於該高架地板用之支撐腳架上。具體地,該腳座90之端面9d係微凸出(如第1C”圖所示之高度差h)該目標物9之第二表面9b,且於該第一表面9a之邊緣係形成有凸出該側面9c之凸緣91,該凸緣91即為該銑邊裝置3需加工高架地板之四個邊緣,並於該第一表面9a上沿該高架地板之四個邊緣加工出四個溝槽901(如第1D’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目標物9係為高架地板,故以下將該目標物9稱為高架地板。
所述之銑高裝置2係設於整個生產線之加工處理流程之最前期,其配合該運輸裝置1’作動,以用於加工該腳座90之端面9d,例如,清除該高架地板之四個腳座90之端面9d毛邊,以加工處理該高架地板所需的高度尺寸。
於本實施例中,如第2A圖所示,該銑高裝置2係包含至少一銑高組件2a、一用以配置該銑高組件2a之第一基台21及平行設於該第一基台21中心處之第一定位件22,使該銑高組件2a對應該第一定位件22並相對該第一定位件22升降,以調整對該目標物9(高架地板)之銑高加工量,該銑高加工量設定完成後,再進行水平移動以對該目標物9之腳座90加工,並於完成該目標物9之銑高處理後,令該取放組件10將該目標物9從該第一定位件22上移開。例如,該第一定位件22係為框架體(如第2A圖所示之平行架或如第2B圖所示之正方形框體22’),且該銑高組件2a係配置於該第一定位件22之相對兩側(如前、後側),該第一定位件22之相對兩側之外側可依需求配置至少一固定部220(如轉角缸夾具)。於使用時,本實施例之固定部220使用轉角缸夾具,將該高架地板固定於該第一基台21上,並分別於該些第一定位件22之其中一側各設置至少一個轉角缸夾具,以於進行銑除作業之過程中,限制該高架地板位移而避免偏離該第一定位件22;進一步,可於該第一定位件22之外側及垂直於該第一定位件22設置該轉角缸夾具之側之另一側配置至少一止擋部220’,該止擋部220’擋住該高架地板之側面9c,以利於作業員將目標物9置放(如朝箭頭方向Y1)於該第一定位件22上。應可理解地,亦可令該取放組件10從進料處(其位於左側桿架110旁,圖略)夾取需加工處理的目標物9並將其放置於該第一定位件22上之加工位置。
再者,各該銑高組件2a係包含複數個第一銑刀工具20、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一基台21上之複數個第一支撐結構23、及分別設於該第一支撐結構23兩側上並架設該些第一銑刀工具20之承載架24,其中,本實施例共設置兩個獨立之第一支撐結構23及四個獨立之該承載架24,且一個獨立之第一支撐結構23及兩個獨立之該承載架24係作為一機組(本實施係顯示兩機組),以令該兩機組分別平行設置於該第一定位件22之相對兩側,且單一機組中之兩個獨立之該承載架24分別固定於一個獨立之第一支撐結構23之相對兩側上,使得該承載架24上之複數第一銑刀工具20可同時由同一個動力組28驅動,以快速加工該目標物9之腳座90至所需的高度。例如,該承載架24係呈L形架體,其相對兩端側上分別配置一驅動組26(如第2A或2B圖所示)及該第一銑刀工具20,以藉由該驅動組26作動該第一銑刀工具20。具體地,該驅動組26係為馬達,其作動該第一銑刀工具20轉動以加工該目標物9之腳座90至所需的高度。
又,較佳地,該第一支撐結構23係為座體,其上配置有一如轉桿250與轉盤251組合之調整件25,該調整件25係包含一轉桿250及一轉動該轉盤251,如第2A或2B圖所示,以藉由手動該轉桿250轉動該轉盤251,令該調整件25轉動一減速機25’,該減速機25’再帶動一螺桿250’轉動,該螺桿250’再驅動一螺帽251’進行上、下運動,因該螺帽251’固定於該承載架24上,使得該螺桿250’可驅動該承載架24升降(如箭頭方向Z),並使該第一銑刀工具20位移至所需之高度位置。例如,該承載架24可藉由一導引結構24’位移,該導引結構24’包含滑軌240’與滑座241’,其中,該滑軌241’分別固定於該第一支撐結構23上之相對兩側之表面上,該滑座241’分別固定於該承載架24上,使得該轉桿250轉動該轉盤251時,可分別各自帶動該承載架24上之第一銑刀工具20在該滑軌241’上沿上、下方向(如箭頭方向Z)直線移動,並依該調整件25上之數值儀表上之刻度尺調整該第一銑刀工具20至欲加工該腳座90所需的高度。具體地,該調整件25之轉盤251上可配置一數值儀表(圖未示),以明確控制該承載架24之高度位置,使該第一銑刀工具20能銑出該目標物9之四個腳座90所需之高度,如從銑前高架地板之高度56㎜至銑後55㎜。
另外,該第一基台21上可依需求設置一帶動該第一支撐結構23位移之帶動件27及一作動該帶動件27之動力組28。例如,該動力組28係為馬達,其藉由一減速機280固設於該第一基台21之側面上,且該帶動件27係包含一滾珠螺桿27a、軸承27c(如第2B圖所示)及螺帽27b,其中,該軸承27c係設置於一軸承座270上,並將該螺帽27b固定在該第一支撐結構23之底部,當該動力組28驅動一減速機280轉動該滾珠螺桿27a時,使得該滾珠螺桿27a旋轉時可帶動該螺帽27b上之第一支撐結構23作直線往復運動一定距離,其中,該距離大於或等於腳座90之寬度d(如第1C”圖所示),致使該滾珠螺桿27a帶動該第一支撐結構23靠近或遠離該第一定位件22,且可於該第一支撐結構23側面上設置至少一限位擋板23a,並於該第一基台21上設置至少一限位器23b,以藉由該限位擋板23a接觸該限位器23b之位置而控制該第一銑刀工具20之加工行程。具體地,如第2C圖所示,一導軌與滑座之組合21a係於該第一支撐結構23底部配置複數滑塊210以作為滑座,且於該第一基台21上配置複數對應接合該滑塊210之滑軌211以作為導軌,本實施例之滑塊210與滑軌211共分別設置兩個,使該滑塊210沿該滑軌211直線移動,令該帶動件27可同時帶動該第一支撐結構23及其上之兩個承載架24與固定於該些承載架24上之該兩個驅動組26與該兩個第一銑刀工具20一併相對該第一基台21位移一定距離(大於或等於腳座90之寬度d),以加工四個腳座90之端面9d,達成該高架地板所需之高度。
所述之銑邊裝置3係配合該運輸裝置1’作動以用於加工該目標物9之凸緣91,例如,清除該高架地板之四周側邊的毛邊,以加工處理該高架地板的四個邊緣尺寸。具體地,藉由人機操控介面以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方式輸入加工數值,以控制欲加工處理該高架地板的四個邊緣尺寸。
於本實施例中,如第3A、3B及3B’圖所示,該銑邊裝置3係包含至少一銑邊組件3a、一用以配置該銑邊組件3a之第二基台31、及設於該第二基台31中心處之第二定位件32,以令該取放組件10將該目標物9置放於該第二定位件32上,使該銑邊組件3a相對該第二定位件32位移以進行該目標物9之銑邊處理。例如,該第二定位件32係為一正方形置放平台,該高架地板放置於該置放平台上,以令該銑邊組件3a分別設置於該第二定位件32的四個側邊(共四組銑邊組件3a),且該置放平台外側可依需求配置複數固定部320,320’,以限制該目標物9位移而避免偏位。具體地,於該第二基台31之前、後兩側上分別設置支撐架39,以於該支撐架39上架設該固定部320,故當該目標物9置放於該置放平台上後,藉由該些固定部320對角壓緊夾固該目標物9之腳座90,以防止該目標物9於銑邊過程中發生偏位,且該固定部320’亦可配置於該置放平台之上方,以藉由一動力源36’(如第3B’圖所示之油壓或氣壓汽缸)之桿件360’進行伸縮動作而下壓或上拉該些固定部320’時,該些固定部320’會壓制或分離該目標物9之第二表面9b。
再者,各該銑邊組件3a係包含一第二銑刀工具30、一設於該第二基台31上之第二支撐結構33、及一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33上以架設該第二銑刀工具30之架座34,且該架座34係以可移動方式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33上,以位移該第二銑刀工具30至所需之位置。例如,採用導軌與滑座之組合,於該第二支撐結構33上側配置有一軌道35,以令該架座34下方之滑塊340配合該軌道35,使該第二銑刀工具30直線短距離位移至所需之加工位置。具體地,該架座34配置一驅動組36及該第二銑刀工具30,以藉由該驅動組36作動該第二銑刀工具30轉動,使該第二銑刀工具30於目標位置處(如貼合該目標物9之側面9c之凸緣91)移除該目標物9之凸緣91之毛邊。該驅動組36例如為一馬達。
又,該第二支撐結構33係為板座體,其以可位移之方式配置於該第二基台31上。例如,該第二基台31上復設有一限制該第二支撐結構33位移方向之限位件37及一帶動該第二支撐結構33與該架座34位移之動力組38,如第3B圖所示。具體地,採用導軌與滑座之組合,該限位件37係為雙軌道結構,該雙軌道結構係固定於第二基台31上,該第二支撐結構33之底部固定一滑座330,並於該第二支撐結構33之底部固定一滾珠螺帽(圖略)與一接合該滾珠螺帽之滾珠螺桿380,該動力組38係包含一第一馬達38a,以令該第一馬達38a帶動該滾珠螺桿380轉動並驅動該滾珠螺帽作直線運動,使得該第二支撐結構33相對該第二基台31沿該第二定位件32邊緣直線長距離位移,使該第二銑刀工具30能沿該目標物9之側面9c直線長距離位移,以加工該目標物9之凸緣91。
另外,該動力組38復包含一第二馬達38b,且該第二支撐結構33上固定有一軌道35,該架座34底部固定一滑塊340,該滑塊340在該軌道35上移動,使該第二馬達38b帶動該架座34相對該第二支撐結構33直線位移,因而該第二銑刀工具30能直線位移至所需之平面位置,以接近或遠離該第二定位件32。例如,基於該第二定位件32之其中一側邊,第二支撐結構33之位移方向(如第3B圖所示之移動方向f2,b2)與架座34之位移方向(如第3B圖所示之移動方向f1,b1)係相互垂直。具體地,該架座34下側固定一滾珠螺帽(圖略)與接合該滾珠螺帽之滾珠螺桿(圖略),以令該第二馬達38b轉動該滾珠螺桿,因滾珠螺桿僅原地旋轉未移動,故該滾珠螺桿致動該滾珠螺帽產生直線位移,以令該滾珠螺帽直線驅動該架座34沿該軌道35位移,使該第二銑刀工具30直線位移至所需之加工位置。
所述之翻轉裝置4係配合該運輸裝置1’作動以用於針對該目標物9之第一表面9a或第二表面9b進行翻轉,例如,將清除毛邊後的高架地板翻轉而使其第一表面9a朝上。
於本實施例中,如第4A或4B圖所示,該翻轉裝置4係包含一第三基台41、一設於該第三基台41上之軸結構40、一設於該第三基台41上之第三定位件42、及一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三基台41上之第三支撐結構43,且該第三定位件42之其中一端側係樞接一設於該第三基台41上之軸結構40以相對該第三基台41進行翻轉,使該第三定位件42受力翻轉而位於該第三支撐結構43上方,以於該取放組件10將該目標物9置放於該第三定位件42上後,該第三定位件42將該目標物9轉承至該第三支撐結構43上。
再者,該第三定位件42之前、後側可依需求配置至少一固定結構42’,以限制該目標物9位移而避免偏離該第三定位件42,且該第三基台41上可依需求配置一抵靠結構44,以頂置該第三定位件42之另一端側。具體地,藉由一油壓汽缸(圖略)推拉該固定結構42’,使該固定結構42’接合或分離該第三定位件42,且該固定結構42’抵靠或分離該目標物9。
又,該第三支撐結構43係為送料板,且該第三基台41上於對應該第三支撐結構43處設置一組導軌45,以令該第三支撐結構43可沿該導軌45移動於該第三定位件42與該成孔裝置5之間。例如,該第三支撐結構43底側配置有複數位移部430(如滑塊),以藉由該些位移部430接合該導軌45,使該第三支撐結構43能沿該導軌45直線移動,令該第三支撐結構43靠近或遠離該第三定位件42。具體地,藉由一油壓汽缸(圖略)拉動該第三支撐結構43,使該第三支撐結構43沿該導軌45直線移動。
另外,該第三定位件42係為翻轉板,且該第三基台41上係於前側或後側處設置一帶動件47(如第4A圖所示),以帶動該第三定位件42進行翻轉動作。例如,該帶動件47係包含一齒輪471與一齒條470(如第4A’圖所示),其齒條470嚙合其齒輪471,且該齒輪471軸接該軸結構40之軸桿401,以當該齒條470直線移動時,會帶動該齒輪471轉動,使該齒輪471轉動該軸桿401,以翻轉該第三定位件42而位於該第三支撐結構43上方。具體地,藉由一動力組48(如氣壓或油壓汽缸)之推拉桿480帶動該齒條470直線進退,以轉動該齒輪471。較佳地,可於該第三基台41上配置至少一限位開關49,以控制該推拉桿480之伸縮距離,使該齒條470帶動該齒輪471之旋轉幅度,以穩定翻轉該第三定位件42。
所述之成孔裝置5係配合該翻轉裝置4作動以用於形成至少一開孔900(如第1D圖所示之沉頭孔)於該目標物9之第一表面9a上,例如,在高架地板的腳座90處進行鑽孔以形成該高架地板的定位孔。
於本實施例中,該翻轉裝置4與該成孔裝置5係設於同一加工位置,故該翻轉裝置4與該成孔裝置5係配合同一組運輸裝置1’之運作,且如第4A及5A圖所示,該成孔裝置5係包含一鄰接該第三基台41之第四基台51、至少一設於該第四基台51上之第四定位件52、一設於該第四基台51上之第四支撐結構53、及至少一設於該第四支撐結構53上之成孔件50,且藉由設置油壓或氣壓組件(如另一動力組48’),以令該第三支撐結構43相對該第三基台41位移而將該目標物9輸送至該第四基台51上,使該成孔件50於該目標物9上形成開孔900。例如,該第四基台51與第三基台41可為共平面配置,且該第四基台51係定義出一加工區A及一出料區B,以令該第四定位件52設於該加工區A邊緣以定位該目標物9,且令該第四支撐結構53罩蓋於該加工區A上方,使該成孔件50位於該加工區A上方,並使該導軌45延伸至該第四基台51之加工區A中。具體地,該第三支撐結構43沿該導軌45將高架地板運送至該加工區A後,該第四定位件52限位該目標物9,以有利該目標物9定位於第四基台51上。
再者,該第四定位件52係對應該第四基台51之邊緣配置,以限制該目標物9位移,致使該目標物9不會於該加工區A中發生偏轉。具體地,依據該送料(該第三基台41至該加工區A)或該導軌45之路徑方向,該第四定位件52係配置於該送料路徑之終點處,如該加工區A之後側及右側,以達到限制該送料板位移之目的。例如,該第四定位件52於頂端配置有緩衝件520(如轉輪、軸承或其它等),以順向滑移式接觸該目標物9,使該送料板及其上之目標物9進入該加工區A時不會強力卡制,以減緩摩擦力。
又,該第四支撐結構53係為框架體,其對應該加工區A之範圍而罩蓋於該加工區A之上方,其上可依需求配置至少一驅動組56,以作動該成孔件50(如第5A圖所示)。例如,該驅動組56係配置有馬達機電56a及汽缸機電56b,以驅動該成孔件50同時垂直升降及轉動,藉以針對高架地板之腳座90處進行鑽孔而形成沉頭孔,且該成孔件50係為台階鑽形式(如第5B圖所示),其佈設於該第四支撐結構53之角落。具體地,該驅動組56與該成孔件50係構成一機組,如空油壓自動鑽孔機,其藉由馬達機電56a轉動該成孔件50,且藉由油壓或氣壓汽缸機電56b升降該成孔件50。應可理解地,有關該第四支撐結構53之構造及該驅動組56與該成孔件50之配置均可依需求設計,如第4B圖所示之第四支撐結構53’,並無特別限制。
另外,可藉由固定結構54a接觸抵制該目標物9。例如,該固定結構54a係如物理性壓頭或真空吸附頭,以配置於該第四支撐結構53下側,且可藉由設置油壓或氣壓組件(圖略)以驅動該固定結構54a壓制該目標物9。較佳地,於該加工區A處係對應該出料區B之方向配置一前端如耙狀之作動件57,其為伸縮結構,使用油壓或氣壓組件(圖略)以推動該加工區A中之目標物9之側面9c,使該目標物9於該加工區A完成加工後會受力而位移至該出料區B。
所述之銑溝裝置6係配合該運輸裝置1’作動以用於加工該目標物9之溝槽901,以達成用以配置該高架地板所用之鑲邊條之溝槽901。具體地,藉由人機操控介面以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方式輸入加工數值,以控制欲加工處理該高架地板的四個溝槽901尺寸。
於本實施例中,如第6A、6B、6C、6D及6E圖所示,該銑溝裝置6,6’之配置大致同於該銑邊裝置3,3’,其包含至少一銑溝組件6a、一用以配置該銑溝組件6a之第五基台61、及設於該第五基台61中心處之第五定位件62,以令該取放組件10將該目標物9置放於該第五定位件62上,使該銑溝組件6a相對該第五定位件62位移以進行該目標物9之銑溝加工。例如,該第五定位件62係為一正方形置放平台,該高架地板放置於該置放平台上,以令該銑溝組件6a分別設置於該第五定位件62的四個側邊(共四組銑溝組件6a),且該置放平台外側可依需求配置複數固定部620,620’,以限制該目標物9位移而避免偏位。具體地,於該第五基台61之前、後兩側上分別設置支撐架69,以於該支撐架69上架設該固定部620,故當該目標物9置放於該置放平台上後,藉由該些固定部620對角壓緊夾固該目標物9之腳座90,以防止該目標物9於銑邊過程中發生偏位,且該固定部620’亦可配置於該置放平台之上方,以藉由一動力源66’( 如第6E圖所示之油壓或氣壓汽缸)之桿件660’進行伸縮動作而下壓或上拉該些固定部620’時,該些固定部620’會壓制或分離該目標物9之第二表面9b。
再者,各該銑溝組件6a係包含一第三銑刀工具60、一設於該第五基台61上之第五支撐結構63、及一設於該第五支撐結構63上以架設該第三銑刀工具60之架座64,且該架座64係以可移動方式設於該第五支撐結構63上,以位移該第三銑刀工具60至所需之位置。例如,採用導軌與滑座之組合,於該第五支撐結構63上側配置有一軌道65,以令該架座64下方之滑塊640配合該軌道65,使該第三銑刀工具60直線短距離位移至所需之加工位置。具體地,該第三銑刀工具60係具有鋸齒輪片600,該架座64配置一驅動組66及該第三銑刀工具60,以藉由該驅動組66作動該鋸齒輪片600轉動,使該鋸齒輪片600分別於目標位置處(如貼合該目標物9之第一表面9a上沿該高架地板之四個邊緣之溝槽901位置)完成加工該目標物9之四個溝槽901。該驅動組66例如為一馬達。較佳地,調整該第三銑刀工具60之高度位置(於箭頭方向Z上之位置),以控制該溝槽901之深度。
又,該第五支撐結構63係為板座體,其以可位移之方式配置於該第五基台61上。例如,該第五基台61上復設有一限制該第五支撐結構63位移方向之限位件67及一帶動該第五支撐結構63與該架座64位移之動力組68,如第6D圖所示。具體地,採用導軌與滑座之組合,該限位件67係為雙軌道結構,該雙軌道結構係固定於第五基台61上,該第五支撐結構63之底部固定一滑座630,並於該第五支撐結構63之底部固定一滾珠螺帽(圖略)與一接合該滾珠螺帽之滾珠螺桿680,該動力組68係包含一第一馬達68a,以令該第一馬達68a帶動該滾珠螺桿680轉動並驅動該滾珠螺帽作直線運動,使得該第五支撐結構63相對該第五基台61沿該第五定位件62邊緣直線長距離位移,使該第三銑刀工具60能沿該目標物9之溝槽901位置直線長距離位移,以加工該目標物9形成四個溝槽901。
另外,該動力組68復包含一第二馬達68b,且該第五支撐結構63上固定有一軌道65,該架座64底部固定一滑塊640,該滑塊640在該軌道65上移動,使該第二馬達68b帶動該架座64相對該第五支撐結構63直線位移,因而該第三銑刀工具60能直線位移至所需之平面位置,以接近或遠離該第五定位件62。例如,基於該第五定位件62之其中一側邊,第五支撐結構63之位移方向(如第6D圖所示之移動方向f2,b2)與架座64之位移方向(如第6D圖所示之移動方向f1,b1)係相互垂直。具體地,該架座64下側固定一滾珠螺帽(圖略)與接合該滾珠螺帽之滾珠螺桿(圖略),以令該第二馬達68b轉動該滾珠螺桿,因滾珠螺桿僅原地旋轉未移動,故該滾珠螺桿致動該滾珠螺帽產生直線位移,以令該滾珠螺帽直線驅動該架座64沿該軌道65位移,使該第三銑刀工具60直線位移至所需之加工位置。
當於生產線上使用該加工設備1時,藉由該運輸裝置1’之其中一取放組件10將單一目標物9運送至該銑高裝置2中,以令該銑高裝置2對該目標物9之四個腳座90進行銑高作業(即銑削毛邊)。待完成銑高作業完成後,藉由該運輸裝置1’之另一取放組件10將該目標物9從該銑高裝置2運送至該銑邊裝置3以進行銑邊作業,使該銑邊裝置3對該目標物9的四個側面9c上之凸緣91銑削毛邊。待完成銑邊作業完成後,藉由該運輸裝置1’之另一取放組件10將該目標物9從該銑邊裝置2運送至該銑溝裝置6以進行銑溝作業,使該銑溝裝置6對該目標物9的第一表面9a上沿該高架地板之四個邊緣加工該目標物9而形成四個溝槽901。
於本實施例中,藉由該銑邊裝置3之銑邊組件3a之迴圈式位移(如第3B圖所示之移動方向f1,f2,b1,b2)設計,以避免該銑邊組件3a重複銑除同一側面9c上之凸緣91,因而能避免該目標物9之側面9c上之凸緣91過度銑除而損壞或該銑邊組件3a發出機械噪音。同理地,藉由該銑溝裝置6之銑溝組件6a之迴圈式位移(如第6D圖所示之移動方向f1,f2,b1,b2)設計,以避免該銑溝組件6a重複銑除同一溝槽901,因而能避免該目標物9之溝槽901過度銑除而損壞或該銑溝組件6a發出機械噪音。
由於前期銑削作業係針對高架地板的底部(該目標物9之第二表面9b)及溝槽901進行加工處理,而後期鑽孔作業需於高架地板的頂面(該目標物9之第一表面9a)進行加工處理,故於進行鑽孔作業前,需先將高架地板翻面。因此,藉由該運輸裝置1’之另一取放組件10將該目標物9從該銑溝裝置6運送至翻轉裝置4之第三定位件42上,再藉由帶動件47轉動該軸結構40,以令該第三定位件42沿該軸結構40翻轉,使該目標物9翻轉180度後而置放在該第三支撐結構43上,之後,藉由該導軌45將第三支撐結構43滑移至該成孔裝置5之加工區A中。
最後,藉由該成孔裝置5進行該目標物9之腳座90處所需之沉頭孔之鑽孔作業(如第1D及1D’圖所示之開孔900),且待結束該鑽孔動作後,再藉由該作動件57將該完成加工處理之目標物9’(如第1D及1D’圖所示)推送至該出料區B,以完成整個高架地板的加工處理流程。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加工設備1,主要藉由將該銑高裝置2、銑邊裝置3、銑溝裝置6、翻轉裝置4及成孔裝置5整合於一生產線上,以於單一生產線上可針對高架地板進行腳座90高度加工、凸緣91銑邊、溝槽901銑溝及鑽孔等加工處理,以加快生產時程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減少人力付出。
上述實施例係用以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
1:加工設備 1’:運輸裝置 10:取放組件 10a:夾取部 10b:承載部 10c:動力部 10d:動力源 100:夾持件 101:伸縮結構 11,11’:支撐組件 110:桿架 111:橫樑 112:限位件 112a:齒條 2:銑高裝置 2a:銑高組件 20:第一銑刀工具 21:第一基台 21a:導軌與滑座之組合 210:滑塊 211:滑軌 22:第一定位件 22’:框體 220:固定部 220’:止擋部 23:第一支撐結構 23a:限位擋板 23b:限位器 24:承載架 24’:導引結構 240’:滑軌 241’:滑座 25:調整件 250:轉桿 251:轉盤 25’:減速機 250’:螺桿 251’:螺帽 26:驅動組 27:帶動件 27a:滾珠螺桿 27b:螺帽 27c:軸承 270:軸承座 28:動力組 280:減速機 3,3’:銑邊裝置 3a:銑邊組件 30:第二銑刀工具 31:第二基台 32:第二定位件 320,320’:固定部 33:第二支撐結構 330:滑座 34:架座 340:滑塊 35:軌道 36:驅動組 36’:動力源 360’:桿件 37:限位件 38:動力組 38a:第一馬達 38b:第二馬達 380:滾珠螺桿 39:支撐架 4:翻轉裝置 40:軸結構 401:軸桿 41:第三基台 42:第三定位件 42’:固定結構 43:第三支撐結構 430:位移部 44:抵靠結構 45:導軌 47:帶動件 470:齒條 471:齒輪 48,48’:動力組 480:推拉桿 49:限位開關 5:成孔裝置 50:成孔件 51:第四基台 52:第四定位件 520:緩衝件 53:第四支撐結構 54a:固定結構 56:驅動組 56a:馬達機電 56b:汽缸機電 57:作動件 6,6’:銑溝裝置 6a:銑溝組件 60:第三銑刀工具 600:鋸齒輪片 61:第五基台 62:第五定位件 620,620’:固定部 63:第五支撐結構 630:滑座 64:架座 640:滑塊 65:軌道 66:驅動組 66’:動力源 660’:桿件 67:限位件 68a:第一馬達 68b:第二馬達 680:滾珠螺桿 69:支撐架 9,9’:目標物 9a:第一表面 9b:第二表面 9c:側面 9d:端面 90:腳座 900:開孔 901:溝槽 91:凸緣 A:加工區 B:出料區 D,d:寬度 f1,f2,b1,b2:移動方向 h:高度差 X,Y,Z,Y1:箭頭方向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加工設備之前視立體示意圖。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加工設備之後視立體示意圖。
第1A圖係為本發明之加工設備之運輸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1A’圖係為第1A圖之標示A’處之局部放大立體示意圖。
第1B圖係為第1A圖之另一實施例之前視平面示意圖。
第1B’圖係為第1B圖之上視平面示意圖。
第1C圖係為本發明之加工設備欲加工之目標物之上視立體示意圖。
第1C’圖係為第1C圖之下視立體示意圖。
第1C”圖係為第1C圖之側視平面示意圖。
第1D圖係為本發明之加工設備已加工完成之目標物之側視平面示意圖。
第1D’圖係為第1D圖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第2A圖係為本發明之加工設備之銑高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2B圖係為第2A圖之另一實施例之上視平面示意圖。
第2C圖係為第2B圖之左視平面示意圖。
第3A圖係為本發明之加工設備之銑邊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3B圖係為第3A圖之另一實施例之上視平面示意圖。
第3B’圖係為第3B圖之側視平面示意圖。
第4A圖係為本發明之加工設備之翻轉裝置及成孔裝置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4A’圖係為第4A圖之另一視角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第4B圖係為第4A圖之另一實施例之側視平面示意圖。
第5A圖係為第4A圖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第5B圖係為第5A圖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6A圖係為本發明之加工設備之銑溝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6B圖係為第6A圖之側視平面示意圖。
第6C圖係為第6A圖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第6D圖係為第6A圖之另一實施例之上視平面示意圖。
第6E圖係為第6D圖之側視平面示意圖。
1:加工設備
1’:運輸裝置
2:銑高裝置
3:銑邊裝置
4:翻轉裝置
5:成孔裝置
6:銑溝裝置
9:目標物
X,Y,Z:箭頭方向

Claims (15)

  1. 一種加工設備,係包括: 運輸裝置,係包含支撐組件、及至少一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支撐組件上之取放組件,以令該取放組件用於取放目標物,且使該取放組件配合該支撐組件位移以移動該目標物,其中,該目標物係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鄰接該第一與第二表面之側面及凸出該側面之凸緣,且該第二表面之四個角落上係具有四個腳座; 銑高裝置,係配合該運輸裝置作動以用於加工該目標物之腳座之端面,該銑高裝置係包含銑高組件、配置該銑高組件之第一基台、平行設於該第一基台上之第一定位件、對應該第一定位件配置之固定部及帶動該銑高組件位移之帶動件,其中,當該目標物置放於該第一定位件上時,該固定部將該目標物壓制於該第一定位件上,該銑高組件則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定位件之相對兩側,供該帶動件驅動該銑高組件進行直線運動,以對該目標物進行銑高處理,並於完成該目標物之銑高處理後,令該取放組件將該目標物從該第一定位件上移開; 銑邊裝置,係配合該運輸裝置作動以用於加工該目標物之凸緣,該銑邊裝置係包含第二基台、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二基台上之銑邊組件、設於該第二基台上之第二定位件及對應該第二定位件配置之另一固定部,其中,當該取放組件將該目標物置放於該第二定位件上時,以由該另一固定部將該目標物壓制於該第二定位件上,且該銑邊組件分別設置於該第二定位件的四個側邊,使該銑邊組件相對該第二定位件位移以對該目標物進行銑邊處理; 翻轉裝置,係配合該運輸裝置作動以用於針對該目標物之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進行翻轉,該翻轉裝置係包含第三基台、設於該第三基台上之軸結構、設於該第三基台上之第三定位件、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三基台上之第三支撐結構及設於該第三基台上之另一帶動件,其中,該第三定位件之其中一端側係樞接該軸結構以相對該第三基台進行翻轉,該另一帶動件則用以驅動該第三定位件,使該第三定位件受力翻轉至該第三支撐結構上方,以於該取放組件將該目標物置放於該第三定位件上後,供該第三定位件將該目標物翻轉至該第三支撐結構上; 成孔裝置,係配合該翻轉裝置作動以用於形成開孔於該目標物之四個腳座上,該成孔裝置係包含鄰接該第三基台之第四基台、至少一設於該第四基台上之第四定位件、一對應該第四定位件配置之固定結構及設於該第四基台上之成孔件,其中,該第三支撐結構係相對該第三基台位移而將該目標物輸送至該第四基台上,且該第四定位件係用以限位該目標物,而令該固定結構接觸抵制該目標物於該第四基台上,使該成孔件於該目標物上形成開孔;以及 銑溝裝置,係配合該運輸裝置作動以用於沿該目標物之第一表面上之四個邊緣加工該目標物表面形成四個溝槽,該銑溝裝置係包含第五基台、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五基台上之銑溝組件、及設於該第五基台上之第五定位件,其中,當該取放組件將該目標物置放於該第五定位件上時,該銑溝組件分別設置於該第五定位件的四個側邊,使該銑溝組件相對該第五定位件位移以對該目標物進行銑溝加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支撐組件係包含一用以導引該取放組件位移之限位件,其內配置有齒條及嚙合該齒條且軸接該齒條之齒輪,以藉由該齒輪沿該齒條滾動而位移該取放組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取放組件係包含一夾取部及一架設該夾取部之承載部,該承載部樞接該齒輪,且該承載部上配置用以帶動該承載部位移之動力部,以驅動該齒輪沿該齒條直線運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銑高組件係包含複數個第一銑刀工具、作動該第一銑刀工具之驅動組、一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一基台上之第一支撐結構及複數個以可位移方式設於該第一支撐結構上之承載架,該複數個第一銑刀工具與該驅動組藉由該複數個承載架設於該第一基台上之第一支撐結構上,且第一銑刀工具與該驅動組係分別設置於該承載架之相對兩側,該驅動組係為馬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第一支撐結構之相對兩側分別配置有一調整件,該調整件轉動一減速機而帶動一螺桿轉動,以令該螺桿驅動一固定於該承載架上之螺帽上、下運動,使得該螺桿驅動該承載架升降,並一併使該第一銑刀工具位移至所需之高度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銑高裝置之帶動件係包含一滾珠螺桿、接合該滾珠螺桿之軸承及接合該滾珠螺桿之螺帽,該軸承係設置於一固定於該第一支撐結構側面上之軸承座上,該螺帽係固定在該第一支撐結構之底部,以當一動力組驅動一減速機轉動該滾珠螺桿時,致使該滾珠螺桿旋轉而帶動該螺帽上之第一支撐結構作直線往復運動一定距離,以令該第一支撐結構同時帶動兩個該第一銑刀工具完成加工兩個該腳座之端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銑邊組件係包含第二銑刀工具、設於該第二基台上之第二支撐結構、及以可移動方式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上且架設該第二銑刀工具之架座,且藉由一滾珠螺桿轉動以驅動一接合該滾珠螺桿並固設於該架座上之滾珠螺帽作直線運動,以位移該第二銑刀工具至所需之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第二支撐結構係以可移動方式設於該第二基台上,且該第二支撐結構之位移方向與該架座之位移方向係相互垂直,並藉由另一滾珠螺桿轉動以驅動另一接合該滾珠螺桿並固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上之滾珠螺帽作直線運動,致使該第二支撐結構相對該第二基台沿該第二定位件邊緣直線位移,使該第二銑刀工具能沿該目標物之側面直線位移,以加工該目標物之凸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翻轉裝置之第三基台上之另一帶動件係包含齒輪與齒條之組合結構,其齒條嚙合其齒輪,且該齒輪軸接該軸結構,以令該齒條藉由一氣壓或油壓汽缸之推拉桿帶動而進行直線移動,致使該齒輪轉動而一併轉動該軸結構,以翻轉該第三定位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成孔裝置復包含作動該成孔件之驅動組,其配置有馬達機電及汽缸機電,使該驅動組與該成孔件構成一機組,以同時升降及轉動該成孔件,以達成該目標物之腳座處所需之沉頭孔之鑽孔作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銑高裝置與該銑邊裝置復包含導軌與滑座之組合,使得該銑高組件與該銑邊組件在該導軌與滑座之組合上作直線運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銑溝組件係包含第三銑刀工具、設於該第五基台上之第五支撐結構、及以可移動方式設於該第五支撐結構上且架設該第三銑刀工具之架座,且藉由馬達帶動一滾珠螺桿轉動以驅動一接合該滾珠螺桿並固設於該架座上之滾珠螺帽作直線運動,以位移該第三銑刀工具至所需之位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第五支撐結構係以可移動方式設於該第五基台上,且該第五支撐結構之位移方向與該架座之位移方向係相互垂直,並藉由另一滾珠螺桿轉動以驅動另一接合該滾珠螺桿並固設於該第五支撐結構上之滾珠螺帽作直線運動,致使該第五支撐結構相對該第五基台沿該第五定位件邊緣直線位移,使該第三銑刀工具能分別沿該目標物之第一表面上四個邊緣直線位移,以完成加工該目標物上之四個溝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第三銑刀工具係具有鋸齒輪片,以馬達轉動該鋸齒輪片,使該鋸齒輪片完成加工該目標物上之溝槽。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工設備,其中,該運輸裝置配置複數該取放組件,以令各該取放組件分別設於該銑高裝置與該銑邊裝置之間、該銑邊裝置與該銑溝裝置及該銑溝裝置與該翻轉裝置之間。
TW109113113A 2020-04-17 2020-04-17 加工設備 TWI754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3113A TWI754262B (zh) 2020-04-17 2020-04-17 加工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3113A TWI754262B (zh) 2020-04-17 2020-04-17 加工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2337A TW202142337A (zh) 2021-11-16
TWI754262B true TWI754262B (zh) 2022-02-01

Family

ID=80783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3113A TWI754262B (zh) 2020-04-17 2020-04-17 加工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426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88036U (zh) * 2018-07-20 2019-12-21 黃建德 一種高架地板的後處理設備
TWM598746U (zh) * 2020-04-17 2020-07-21 惠亞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加工設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88036U (zh) * 2018-07-20 2019-12-21 黃建德 一種高架地板的後處理設備
TWM598746U (zh) * 2020-04-17 2020-07-21 惠亞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加工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2337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5011U (zh) 加工設備
TWM598746U (zh) 加工設備
TWM596675U (zh) 銑高裝置
TWI718015B (zh) 加工設備
US20230036180A1 (en) Machining apparatus
TWI754262B (zh) 加工設備
TWI804395B (zh) 加工設備
TWM629864U (zh) 加工設備
TWM624285U (zh) 銑高裝置及其銑高組件
TWI724804B (zh) 銑邊裝置
US20230036166A1 (en) Edge milling device and edge milling component thereof
TWM598747U (zh) 銑溝裝置
TWI764171B (zh) 加工設備
TWM602084U (zh) 加工設備
TWI717266B (zh) 銑溝裝置
TW202146156A (zh) 用於地板加工之多工裝置
TWM624286U (zh) 加工設備
CN111604692A (zh) 加工设备
TWM630970U (zh) 加工設備
TWM630971U (zh) 成孔裝置
US20230031428A1 (en) Height milling device and height milling component thereof
TWI807679B (zh) 加工設備
TWI807682B (zh) 銑高裝置
CN212371267U (zh) 铣沟装置
TWM624982U (zh) 銑邊裝置及其銑邊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