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0419U - 驅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驅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0419U
TWM590419U TW108207397U TW108207397U TWM590419U TW M590419 U TWM590419 U TW M590419U TW 108207397 U TW108207397 U TW 108207397U TW 108207397 U TW108207397 U TW 108207397U TW M590419 U TWM590419 U TW M59041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sistant
stator module
driving device
collo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7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景南
林盛裕
陳明展
Original Assignee
毅力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毅力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毅力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90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041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驅動裝置,包括定子模組、轉子模組、耐壓膠體、 上蓋及下蓋。轉子模組配置於定子模組內,並適於相對定子模組轉動。耐壓膠體包覆至少部分的定子模組,且至少部分的耐壓膠體為外露。上蓋配置於耐壓膠體的上側,且具有通孔,轉子模組的轉軸穿過通孔。下蓋配置於耐壓膠體的下側。兩培林件套設於轉軸,且介於轉軸與上蓋之間以及轉軸與下蓋之間。

Description

驅動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驅動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良好結構強度且重量小的驅動裝置。
一般來說,加熱裝置(例如是烤箱)具有可加熱的腔體,為了使腔體內的溫度均勻,會在腔體內設置風扇等物件,風扇會透過設置在壓力烤箱外的馬達帶動。壓力烤箱在運作時壓力可能會傳遞至馬達。目前,設計者會將軸封設置在馬達的轉軸穿過腔體的部位,以隔絕腔體內外高壓差。然而,軸封承受長時間的溫差與壓差相當容易耗損。
本新型提供一種驅動裝置,其利用耐壓膠體來作為至少部分的側殼,以提供良好結構強度且減輕重量。
本新型提供一種驅動裝置的組裝方法,其可組裝出上述的驅動裝置。
本新型的一種驅動裝置,包括定子模組、轉子模組、耐 壓膠體、上蓋及下蓋。轉子模組配置於定子模組內,並適於相對定子模組轉動。耐壓膠體包覆至少部分的定子模組,且至少部分的耐壓膠體為外露。上蓋配置於耐壓膠體的上側,且具有通孔,轉子模組的轉軸穿過通孔。下蓋配置於耐壓膠體的下側。兩培林件套設於轉軸,且介於轉軸與上蓋之間以及轉軸與下蓋之間。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整個耐壓膠體的外表面外露。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驅動裝置更包括側殼,包括孔槽,側殼包覆局部的耐壓膠體的外表面,孔槽外露出部分的耐壓膠體。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驅動裝置更包括溫度感測器及傳輸線。溫度感測器熱耦合於耐壓膠體。傳輸線連接於溫度感測器,且穿出於孔槽。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上蓋固定於側殼的上側,下蓋固定於側殼的下側。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耐壓膠體包覆於定子模組的外側,而使定子模組僅於內表面未被耐壓膠體遮蔽,且定子模組的內表面齊平於耐壓膠體的內表面。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驅動裝置更包括側殼,圍繞定子模組的部分,耐壓膠體包覆定子模組的另一部分。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側殼圍繞定子模組的中 央部分,耐壓膠體包覆定子模組的兩端。
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耐壓膠體與所包覆的定子模組共同形成耐壓腔體,耐壓腔體適於承受的壓力為大於等於0大氣壓,且小於100大氣壓。
本新型的一種驅動裝置的組裝方法,包括:將定子模組放置於模具的內腔中,模具具有連通於內腔的開口且包括位於內腔中的填充件,填充件填充於定子模組所圍繞出的空間;將流體狀態的耐壓膠體自模具的開口填入內腔;固化耐壓膠體,耐壓膠體包覆至少部分的定子模組;將定子模組及固定於定子模組的耐壓膠體脫模;將轉子模組配置於定子模組所圍繞出的空間內;以及將兩培林件套設於轉子模組的轉軸,且將上蓋與下蓋分別配置於耐壓膠體的上側與下側,其中兩培林件介於轉軸與上蓋之間以及轉軸與下蓋之間,上蓋具有通孔,轉子模組的轉軸穿過通孔,且至少部分的耐壓膠體為外露。
基於上述,本新型的驅動裝置藉由耐壓膠體包覆至少部分的定子模組,且至少部分的耐壓膠體為外露。換句話說,至少部分的耐壓膠體可作為驅動裝置的外殼,而可提供驅動裝置良好的耐壓效果且節省成本與重量。
為讓本新型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模具
12‧‧‧內腔
14‧‧‧開口
16‧‧‧填充件
100、100a、100b‧‧‧驅動裝置
110、110a、110b‧‧‧外殼
112、112a‧‧‧上蓋
114、114a‧‧‧下蓋
116、116b‧‧‧側殼
118‧‧‧孔槽
120‧‧‧轉子模組
122‧‧‧轉軸
124‧‧‧培林件
130‧‧‧定子模組
132‧‧‧線圈
134‧‧‧電子鐵芯
140、140b‧‧‧耐壓膠體
150‧‧‧溫度感測器
152‧‧‧傳輸線
圖1是依照本新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驅動裝置的示意圖。
圖2A至圖2F是圖1的驅動裝置的組裝流程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驅動裝置的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驅動裝置的示意圖。
圖1是依照本新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驅動裝置的示意圖。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的驅動裝置100以馬達為例,例如是應用在壓力烤箱上的馬達,但驅動裝置100的種類與應用領域不以此為限制。
如圖1所示,驅動裝置100包括定子模組130、轉子模組120、耐壓膠體140、上蓋112及下蓋114。轉子模組120配置於定子模組130內,並適於相對定子模組130轉動。耐壓膠體140包覆至少部分的定子模組130。在本實施例中,耐壓膠體140包覆在整個定子模組130的外側,而使定子模組130僅於內表面未被耐壓膠體140遮蔽,且定子模組130的內表面齊平於耐壓膠體140的內表面。當然,在一實施例中,耐壓膠體140也可僅包覆部分的定子模組130,或/且定子模組130的內表面也可以高於或低於耐壓膠體140的內表面。
此外,驅動裝置100的至少部分的耐壓膠體140為外露。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整個耐壓膠體140的外表面外露, 也就是說,驅動裝置100不會再有額外的構件套在耐壓膠體140的外表面,耐壓膠體140是作為外殼110的一部分,而可耐壓且減輕重量。
在本實施例中,上蓋112配置於耐壓膠體140的上側,且具有通孔,轉子模組120的轉軸122穿過通孔。驅動裝置100若應用於壓力烤箱,則可透過轉軸122來與壓力烤箱內的風扇連接。當然,驅動裝置100的應用面不以此為限制。下蓋114配置於耐壓膠體140的下側。兩培林件124套設於轉軸122,且介於轉軸122與上蓋112之間以及轉軸122與下蓋114之間。上蓋112與下蓋114例如透過鎖固、卡合或黏合等方式固定於耐壓膠體140的上側與下側,而共同作為外殼110,但上蓋112與下蓋114固定於耐壓膠體140的方式不以此為限制。上蓋112與下蓋114的材質例如是金屬,但不以此為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耐壓膠體140例如可選用防燃導熱環氧樹脂,防燃導熱環氧樹脂的拉伸強度(tensile strength)約為9850psi,壓縮強度(compressive strength)約為15000psi,而可承受負壓、常壓與高壓。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耐壓膠體140與所包覆的定子模組130可共同形成耐壓腔體,耐壓腔體適於承受大於0大氣壓且小於100大氣壓的壓力。耐壓腔體所能承受的壓力大於壓力烤箱內的壓力。若驅動裝置100應用於壓力烤箱時,由於驅動裝置100的定子模組130與耐壓膠體140所共 同圍繞出的空間會連通於壓力烤箱,壓力烤箱中部分氣體會進入耐壓膠體140與所包覆的定子模組130所圍繞出的空間,而使耐壓膠體140與所包覆的定子模組130所圍繞出的空間與內部空間22形成等壓。
由於耐壓膠體140可耐高壓,不會因壓力而變形或損傷,耐壓膠體140、上蓋112與下蓋114之間的空間可維持在高壓狀態下。因此,本實施例的驅動裝置100的轉軸122與壓力烤箱之間可不需要設置軸封,相當方便。耐壓膠體140耐高壓的特性便可使驅動裝置100仍可在高壓下維持正常運作。當然,耐壓膠體140也可於常壓或是負壓下使用。也就是說,當壓力烤箱呈負壓或常壓時,耐壓膠體140也可對應地呈負壓或常壓,而仍能維持良好的結構強度。
另外,若驅動裝置100應用於壓力烤箱時,驅動裝置100配置在壓力烤箱之外,因此,耐壓膠體140的外表面、上蓋112的外表面與下蓋114的外表面位於常壓下。由於耐壓膠體140可耐高壓及壓差,耐壓膠體140的內表面承受高壓,耐壓膠體140的外表面為常壓,耐壓膠體140仍可具有足夠的剛性且可保護所包覆的定子模組130。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防燃導熱環氧樹脂的熱變形(Heat distortion)溫度約為155℃,操作溫度可在-60℃~200℃之間。上述特性可以承受驅動裝置100在運轉時的高溫或是從壓力烤箱處傳 遞來的溫度。另外,防燃導熱環氧樹脂的熱傳導係數(Thermal Conductivity)例如為15 btu*in/hr*ft2*℉,使得驅動裝置100在運轉時的產熱或是從壓力烤箱處傳遞來的熱量可以迅速地排到外界。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整個耐壓膠體140的外表面外露,驅動裝置100在運作時的熱量可以很快遞往外傳出,且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測試到耐壓膠體140甚至是定子模組130的溫度,以方便監控。
再者,由於壓力烤箱所烘烤的物質可能具化學揮發物,在這樣的加熱狀況以及馬達所處環境的種種因素下(如揮發物微粒、海邊環境等),都有可能對於加熱裝置所連結的馬達造成不良影響,使馬達無法長時間穩定的運作。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裝置100的耐壓膠體140所選用的材料可以抗腐蝕、防水、防塵,而可適用於上述惡劣的使用環境。此外,本實施例所採用的防燃導熱環氧樹脂通過UL94 V-0的測試,阻燃性良好,且在60Hz下的絕緣常數約為5.6,而對電路的保密性佳。
另外,在本實施例所採用的防燃導熱環氧樹脂的邵氏硬度(Shore D)約為90,耐壓膠體140的硬度大,可保護所包覆的定子模組130及位於定子模組130內的轉子模組120,而作為良好的外殼材料。相較於習知的馬達是採用金屬外殼來包覆定子模組130的外側,重量大且成本高,本實施例的驅動裝置100的耐壓膠體140可具有重量小且低成本的優點。
當然,耐壓膠體140的材料不以此為限制,只要可以具 有高熱傳導係數、高硬度且可耐高壓的膠體固化材料均可作為耐壓膠體140的材料。
圖2A至圖2F是圖1的驅動裝置的組裝流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驅動裝置的組裝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請先參閱圖2A,提供定子模組130,其中定子模組130例如是包括呈中空圓柱狀的電子鐵芯134,電子鐵芯134例如是由多個電磁鋼片所疊成,但不以此為限制。電子鐵芯134具有定子槽,定子槽內放置絕緣紙(未繪示),再將具有絕緣層的導線在定子槽內纏繞成線圈132,而形成定子模組130。
接著,如圖2B所示,將定子模組130放置於模具10的內腔12中,模具10具有連通於內腔12的開口14且包括位於內腔12中的填充件16,填充件16定位在定子模組130所圍繞出的空間中,以避免後續的流體狀態的耐壓膠體140流入定子模組130所圍繞出的空間內。
再來,如圖2C所示,將流體狀態的耐壓膠體140自模具10的開口14填入內腔12。其後,如圖2D所示,固化耐壓膠體140,耐壓膠體140包覆至少部分的定子模組130。接著,將定子模組130及固定於定子模組130的耐壓膠體140脫模。
再來,如圖2E所示,將轉子模組120配置於定子模組130所圍繞出的空間內。最後,如圖2F所示,將兩培林件124套設於轉子模組120的轉軸122,且將上蓋112與下蓋114分別配置於耐 壓膠體140的上側與下側,其中兩培林件124介於轉軸122與上蓋112之間以及轉軸122與下蓋114之間,上蓋112具有通孔,轉子模組120的轉軸122穿過通孔,且至少部分的耐壓膠體140為外露。在本實施例中,耐壓膠體140包覆整個定子模組130的外側,且整個耐壓膠體140的外表面外露,而作為外殼110(圖1)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組裝方法並不限定於組裝出如圖1所示的驅動裝置100,也可組裝出其他實施態樣的驅動裝置,並不以上述為限制。
下面將介紹驅動裝置的其他態樣,與前一實施例相同或是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是相似的符號表示,不再多加贅述,僅說明主要差異之處。
圖3是依照本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驅動裝置的示意圖。請參閱圖3,圖3的驅動裝置100a與圖1的驅動裝置100的主要差異在於,在圖1中,外殼110包括上蓋112、下蓋114及耐壓膠體140,且整個耐壓膠體140的外表面外露。在圖3中,驅動裝置100a更包括側殼116,側殼116包覆局部的耐壓膠體140的外表面,而僅使未被覆蓋的耐壓膠體140外露。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上蓋112a固定於側殼116的上側,且下蓋114a固定於側殼116的下側。側殼116、上蓋112a與下蓋114a的材質例如是金屬,上蓋112a與下蓋114a固定於側殼116 的方式例如是鎖固或是卡合等,不以此為限制。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側殼116包括孔槽118,孔槽118外露出部分的耐壓膠體140。側殼116由於具有孔槽118而僅包覆局部的耐壓膠體140的外表面,因此,相較於習知馬達具有完整的金屬側殼,本實施例的驅動裝置100a的重量可較小、成本較低且具有良好的強度。另外,局部的耐壓膠體140的外表面被外露,而可使熱量直接傳出。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裝置100a更可選擇地包括溫度感測器150及傳輸線152。溫度感測器150可以貼在耐壓膠體140上或是內埋於耐壓膠體140,以熱耦合於耐壓膠體140。傳輸線152連接於溫度感測器150,且穿出於孔槽118,以連接到外部。
圖4是依照本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驅動裝置的示意圖。請參閱圖4,圖4的驅動裝置100b與圖3的驅動裝置100a的主要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中,側殼116b圍繞定子模組130的部分,耐壓膠體140b包覆定子模組130的另一部分。更明確地說,側殼116b圍繞定子模組130的中央部分,耐壓膠體140b包覆定子模組130的兩端。一般來說,定子模組130的兩端會露出線圈132,而在運作時較熱,設計者也可以在此兩部位以耐壓膠體140b來包覆,且直接外露。當然,側殼116b與耐壓膠體140b的相對位置不以此為限制。
綜上所述,本新型的驅動裝置藉由耐壓膠體包覆至少部 分的定子模組,且至少部分的耐壓膠體為外露。換句話說,至少部分的耐壓膠體可作為驅動裝置的外殼,而可提供驅動裝置良好的耐壓效果且節省成本與重量。
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驅動裝置
110‧‧‧外殼
112‧‧‧上蓋
114‧‧‧下蓋
120‧‧‧轉子模組
122‧‧‧轉軸
124‧‧‧培林件
130‧‧‧定子模組
132‧‧‧線圈
134‧‧‧電子鐵芯
140‧‧‧耐壓膠體

Claims (9)

  1. 一種驅動裝置,包括:定子模組;轉子模組,配置於所述定子模組內,並適於相對所述定子模組轉動;耐壓膠體,包覆至少部分的所述定子模組,且至少部分的所述耐壓膠體為外露;上蓋,配置於所述耐壓膠體的上側,且具有通孔,所述轉子模組的轉軸穿過所述通孔;下蓋,配置於所述耐壓膠體的下側;以及兩培林件,套設於所述轉軸,且介於所述轉軸與所述上蓋之間以及所述轉軸與所述下蓋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驅動裝置,其中整個所述耐壓膠體的外表面外露。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驅動裝置,更包括:側殼,包括孔槽,所述側殼包覆局部的所述耐壓膠體的外表面,所述孔槽外露出部分的所述耐壓膠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驅動裝置,更包括:溫度感測器,熱耦合於所述耐壓膠體;以及傳輸線,連接於所述溫度感測器,且穿出於所述孔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驅動裝置,其中所述上蓋固定於所述側殼的上側,所述下蓋固定於所述側殼的下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驅動裝置,其中所述耐壓膠體包覆於所述定子模組的外側,而使所述定子模組僅於內表面未被所述耐壓膠體遮蔽,且所述定子模組的內表面齊平於所述耐壓膠體的內表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驅動裝置,更包括:側殼,圍繞所述定子模組的部分,所述耐壓膠體包覆所述定子模組的另一部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驅動裝置,其中所述側殼圍繞所述定子模組的中央部分,所述耐壓膠體包覆所述定子模組的兩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驅動裝置,其中所述耐壓膠體與所包覆的所述定子模組共同形成耐壓腔體,所述耐壓腔體適於承受的壓力為大於等於0大氣壓,且小於100大氣壓。
TW108207397U 2019-02-24 2019-06-11 驅動裝置 TWM59041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09705P 2019-02-24 2019-02-24
US62/809,705 2019-02-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0419U true TWM590419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05390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7400U TWM585430U (zh) 2019-02-24 2019-06-11 除泡烤箱系統
TW108120173A TWI727339B (zh) 2019-02-24 2019-06-11 驅動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TW108207397U TWM590419U (zh) 2019-02-24 2019-06-11 驅動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7400U TWM585430U (zh) 2019-02-24 2019-06-11 除泡烤箱系統
TW108120173A TWI727339B (zh) 2019-02-24 2019-06-11 驅動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4780U (zh)
TW (3) TWM58543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8362B (zh) * 2020-05-15 2022-09-21 洪義明 高壓崩應測試設備
TWI783836B (zh) * 2021-12-24 2022-11-11 毅力科技有限公司 壓力烤箱的溫度調整方式以及壓力烤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58658A (ja) * 2011-09-09 2013-03-28 Seiko Epson Corp 電磁コイル、コアレス電気機械装置、移動体、ロボット、及び、電磁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6331631B2 (ja) * 2014-04-16 2018-05-30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圧縮機、圧縮機の筐体および圧縮機の筐体の製造方法
GB2568441B (en) * 2016-09-14 2022-11-23 Mts System Corp Electric machine with stator cooling channels
US11489407B2 (en) * 2017-04-27 2022-11-01 Koki Holdings Co., Ltd. Electrically powered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4780U (zh) 2020-10-09
TW202032897A (zh) 2020-09-01
TWI727339B (zh) 2021-05-11
TWM585430U (zh) 2019-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0419U (zh) 驅動裝置
JP5926532B2 (ja) 電動機
US8022581B2 (en) Stator arrangement, generator and wind turbine
CN205791947U (zh) 电动机和电气设备
JP2007236045A (ja) 外被冷却型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467246B (zh) 风扇电机
US20190269004A1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6054862A1 (zh) 具有密封结构的电机槽楔以及组合装置
CN114825691B (zh) 一体式灌封驱动电机定子、灌封成型装置及其灌封方法
CN104600959B (zh) 一种适用于液氢环境下的电机定子
CN107197612A (zh) 一种超亲水性均热板
CN111614189B (zh) 驱动装置
JP2021069196A (ja) 固定子構成体、電動機
CN205319810U (zh) 一种用于油浸式电机中的定子的冷却机构
CN206135610U (zh) 一种电机内部防结露结构
JP2009071945A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8016261A1 (ja)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13208044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489574B (zh) 一种电抗器散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和隔爆变频器
CN206267907U (zh) 一种电动机油泵
TWM529073U (zh) 防塵防漏油風扇
CN105764299A (zh) 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0966240A (zh) 一种耐高温离心风机
CN107525823B (zh) 监控永磁风力发电机的磁极温度的试验系统
TWI833114B (zh) 交流配接器組裝結構及其組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