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0271U - 業務處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業務處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0271U
TWM590271U TW108213619U TW108213619U TWM590271U TW M590271 U TWM590271 U TW M590271U TW 108213619 U TW108213619 U TW 108213619U TW 108213619 U TW108213619 U TW 108213619U TW M590271 U TWM590271 U TW M59027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service
service provider
machine
provider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3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國倫
李淑惠
Original Assignee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3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0271U/zh
Publication of TWM590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027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種業務處理方法及其系統,用於一業務提供者依據一業務請求產生對應之一業務資訊碼給一使用者後,業務處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確認業務請求對應的服務類型,其中以一機台設備讀取業務資訊碼,以確認對應業務請求對應的服務類型;,並顯示業務請求相關頁面與資訊於機台設備上;進行業務請求對應所需進行之一身分驗證程序;以及,回傳業務請求之一處理結果至業務提供者,並將處理結果顯示於機台設備。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用以執行上述業務處理方法亦於此處被提出。本發明增加使用者對於使用不同業務服務時的操作便利性。

Description

業務處理系統
本創作是有關一種電腦技術,特別是一種業務處理系統。
隨著電腦技術的不斷發展,多種新興的業務模式相繼面世,這些新興的業務模式不但為用戶的業務執行提供了便利,其模式的創新也為用戶在執行業務的過程中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也由於網路的盛行,很多業務都可以藉由網路進行,例如轉帳交易、業務申請,然而有部分業務,基於安全的理由,必須要進行身分認證或者必須臨櫃才能申請,此外網路上的身分認證許多需要使用讀卡機,如未安裝或安裝有問題則無法使用,則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有鑑於此,如何為客戶提供更多元且更便利的業務服務便是目前極需努力的目標。
本創作提供一種業務處理系統,藉由業務資訊碼的使用增加使用者對於使用不同業務服務時的操作便利性以及減少其他硬體設備(例如讀取機)的使用。
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業務處理系統,包含一業務提供者伺服器、一機台設備及一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其中業務提供者伺服器依據一業務請求產生與一業務提供者對應之一業務資訊碼,其中業務資訊碼包含一商業種類業者指定碼與一服務資料碼。機台設備用以讀取業務資訊碼以及提供一身分驗證程序所需之輸入介面,以顯示及執行業務請求對應的服務類型。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與機台設備通訊連接,其中: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接收來自機台設備所讀取之業務資訊碼,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對業務資訊碼進行解密以確認對應業務請求之相關資訊,並將該業務請求的相關頁面與資訊於回傳並顯示於機台設備上。自機台設備讀取進行業務請求對應所需進行之身分驗證程序之一身分驗證資料並傳送至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進行驗證。以及,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回傳業務請求之一處理結果至業務提供者伺服器,並將處理結果顯示於機台設備。
以下藉由具體實施例配合所附的圖式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創作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以下將詳述本創作之各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作為例示。除了這些詳細說明之外,本創作亦可廣泛地施行於其它的實施例中,任何所述實施例的輕易替代、修改、等效變化都包含在本創作之範圍內,並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在說明書的描述中,為了使讀者對本創作有較完整的瞭解,提供了許多特定細節;然而,本創作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特定細節的前提下,仍可實施。此外,眾所周知的步驟或元件並未描述於細節中,以避免對本創作形成不必要之限制。圖式中相同或類似之元件將以相同或類似符號來表示。特別注意的是,圖式僅為示意之用,並非代表元件實際之尺寸或數量,有些細節可能未完全繪出,以求圖式之簡潔。
請參照圖1,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架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之使用情境在於當使用者100向一業務提供者200提出一業務請求時,所述業務提供者200即對該使用者100產生對應之業務資訊碼至該使用者100的一行動裝置110,其中業務資訊碼包含一商業種類業者指定碼(Business Type-Enterprises code, BTE碼) 及一服務資料碼(DATA code, 資料碼),使該使用者100可以在一指定期間內至一機台設備300使用該業務資訊碼執行該項業務。於一實施例中,業務提供者200係依據一多元服務提供方之業者編碼規則產生業務資訊碼,且商業種類業者指定碼包含一業務提供者資訊及一指定服務;及服務資料碼包含指定服務對應之一服務相關參數。而於一實施例中,業務資訊碼以一簡訊、一電子郵件及利用應用程式(APP)至少其中一種方式,傳輸至該使用者之行動載具110。而業務資訊碼的形式可為圖形條碼,其包含但不限於一維條碼或二維條碼。
於又一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10包含但不限於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錶、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等具有顯示螢幕之設備。而機台設備300包含具輸入介面之自動化設備,其包含但不限於一Kiosk機台、一POS機台、一ATM機台及一VTM機台。
承上,基於圖1之架構,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業務處理方法如圖2所示,當使用者100已向業務提供者200提出業務請求時,且已取得對應之業務資訊碼後,使用者100可至任一機台設備300進行所欲執行的服務。
步驟S100,業務資訊碼經機台設備300讀取以確認業務請求對應的服務類型,且並顯示業務請求相關頁面與資訊於該機台設備上,其中業務資訊碼包含商業種類業者指定碼(BTE碼)與服務資料碼,服務資料碼為密文。(煩請確認!)。於一實施例中,機台設備300係以掃描方式讀取業務資訊碼。機台設備300讀取業務資訊碼後,解密該業務資訊碼以取得該業務資訊碼內所包含的內容於一實施例中,利用BTE碼取讀解密金鑰對服務資料碼進行解密。BTE碼至少包含該次指定服務的業務提供者資訊及該次指定服務內容,而服務資料碼包含該次指定服務相關參數等資訊,其中業務提供者資訊包含但不限於業務提供者之名稱及/或代碼,解密後,將相關業務頁面及資料顯示於機台設備中供使用者確認或閱讀。也就是說,於實際操作中,使用者藉由業務資訊碼的掃描,可直接於機台設備上顯示使用者該次欲使用之服務,並自動帶入該次服務所需之資料,則可減少使用者因不熟悉界面所導致的時間浪費。
步驟S102,進行業務請求對應所需進行之一身分驗證程序。使用者100可依據機台設備300顯示的資訊,提供該業務請求所需要的身分驗證資料。於一實施例中,於身分驗證的方式包含但不限於使用一晶片卡、使用已認證之一認證碼之掃描、使用一密碼或以非接觸式感應方式中至少其中一種方式,其中密碼包含但不限於一次性密碼(One Time Password,OTP)。於再一實施例中,機台設備300進行身分驗證程序時更包含將身分驗證資料傳送至一外部驗證方進行驗證,其中外部驗證方包含但不限於金融業者、政府機關、業務提供者、第三方支付業者。於實際操作中,依據不同的業務服務所需進行身分驗證的方式不同,此處機台設備會將不同業務型態所需使用的驗證方式顯示於頁面,例如該次服務僅可使用身分證作為身分驗證,則機台設備呈現請使用者插入新式數位身分證的顯示畫面。亦或者,機台設備亦可提供該次業務型態可以接受的驗證方式供使用者選擇,舉例而言,例如該次服務可使用身分證或健保卡作為身分驗證,則機台設備呈現請使用者插入新式數位身分證或是健保卡的顯示畫面。
接續上述,步驟S104,完成驗證及服務完成後,回傳業務請求之一處理結果至業務提供者200,並將處理結果顯示於機台設備300。於實際作中,使用者做完身分驗證後即完成該次服務(或者身分認證完成後開始服務,例如繳費),而機台設備可印出該次服務的相關訊息當作為該次服務完成與否的憑證。對於家中沒有讀卡機設備,亦或者對於需要使用者於機台設備進行多次輸入的作業流程而言,本創作之技術可讓使用者具有相當大的操作便利性。
請參考圖3及圖4,圖3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業務資訊碼之示意圖;圖4為例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業務處理系統架構示意圖。業務處理系統包含一業務提供者伺服器210、一機台設備300以及一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400。如圖所示,業務提供者伺服器210可依據一業務請求產生與一業務提供者對應之一業務資訊碼,其中業務資訊碼包含一商業種類業者指定碼(BTE碼)與一服務資料碼。於實際的使用情境中,每個業務提供者可依據使用者的不同的業務請求,產生其對應的業務資訊碼。於一實施例中,業務資訊碼為一圖形碼,其包含但不限定於bar code及QR code,圖3以一QR code為例示,業務資訊碼內包含商業種類業者指定碼(BTE碼)與服務資料碼,其中BTE碼包含業務提供者資訊及一指定服務,而服務資料碼包含對應指定服務的一服務相關參數等資訊。業務提供者伺服器210將業務資訊碼係以一簡訊格式、一電子郵件格式及利用應用程式(APP)方式中至少其中一種方式,傳輸至使用者100的一行動載具110。於一實施例中,業務提供者200係依據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400之業者編碼規則產生業務資訊碼。
機台設備300用以讀取業務資訊碼以及提供一身分驗證程序所需之輸入介面,以顯示及執行業務請求對應的服務類型。於一實施例中,機台設備300為包含具輸入介面之自動化設備,其包含但不限於一Kiosk機台、一POS機台、一ATM機台及一VTM機台。而這些機台設備300多設置於一般使用者易於到達之處,包含但不限於便利商店、超市、大賣場、銀行…等地方。
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400,與機台設備300通訊連接,其中: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400接收來自機台設備300所讀取的業務資訊碼,則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400對業務資訊碼進行解密以確認BTE碼與服務資料碼,並利用BTE碼解析出業務提供者及該次的指定服務為何,並將指定服務相關頁面與資訊於回傳並顯示於機台設備上。自機台設備300取得進行業務請求對應所需進行之身分驗證程序之一身分驗證資料並傳送至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400進行驗證。於一實施例中,必要時,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400將身分驗證資料傳送給一外部驗證方進行驗證。驗證完成後,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400回傳業務請求之一處理結果至業務提供者200之業務提供者伺服器210,並將處理結果顯示於機台設備300上,此時可於機台設備300列印業務處理結果供備存。於一實施例中,依據不同業者不同業務之需求身分驗證資料包含但不限於一數位憑證、一密碼或一圖形條碼。其中數位憑證可以是電子簽章法認可、可表彰身分之任何數位憑證,包含但不限於自然人憑證、工商憑證、各金融業發放之金融憑證。密碼可以是使用者針對該次業務接收之一次性密碼或是先前已設定之密碼。圖形條碼可以是會員條碼或是一次性產生之驗證碼,包含但不限於一維條碼及二維條碼。而於一實施例中,身分驗證資料的載具包含一接觸式晶片卡、一非接觸式晶片卡、一行動載具及一隨身碟,其包含但不限於一自然人憑證、一晶片金融卡、一新式數位身分證、一工商憑證、一健保卡、一平板、一智慧型手機、一USB隨身碟等。
本創作又一實施例之上述業務處理方法可由包含複數個指令之一電腦程式產品實現。該電腦程式產品可為能被於網路上傳輸之檔案,亦可被儲存於一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針對該電腦程式產品,在其所包含之該等指令被載入一電子計算裝置之後,該電腦程式執行上述所述之業務處理方法。其中該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可為一電子產品,例如:一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一快閃記憶體、一軟碟、一硬碟、一光碟(compact disk;CD)、一隨身碟或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且具有相同功能之任何其他儲存媒體。
依據上述,本創作的特徵之一在於,不同業者可以依據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之業者編碼規則,依每次不同使用者的不同業務需求產生對應的業務資訊碼,也就是說,每次業務需求所對應的業務資訊碼會不相同。對於使用者而言,使用者僅需要至機台設備前展示該業務資訊碼,經身分驗證完成即可進行相關服務內容或完成服務內容(例如繳費、列印資料…等),使用上相當便利。可使用的業務情境包含但不限於開戶(例如證券戶、手機用戶、會員實名認證、電子支付帳戶)、過戶(舉例而言汽機車過戶、門號過戶)、學生的學籍報到、數位帳戶升級、會員機制身分認證、會員升等升級、戶籍謄本複本申請、駕照/健保卡/身分證/自然人憑補發、罰單補發、超商物流服務、票券類購買、各項款項扣/付款、會員年費扣繳、公用事業費繳費等服務。
綜合上述,一種業務處理系統,藉由業務資訊碼的使用增加使用者對於使用不同業務服務時的操作便利性以及減少使用者對於其他硬體設備(例如讀取機)的使用。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是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00‧‧‧使用者 110‧‧‧行動裝置 200‧‧‧業務提供者 210‧‧‧業務提供者伺服器 300‧‧‧機台設備 400‧‧‧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 S100, S102, S104‧‧‧步驟
圖1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業務處理系統架構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業務處理方法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業務資訊碼之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業務處理系統架構示意圖。
100‧‧‧使用者
110‧‧‧行動裝置
200‧‧‧業務提供者
210‧‧‧業務提供者伺服器
300‧‧‧機台設備
400‧‧‧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

Claims (9)

  1. 一種業務處理系統,包含: 一業務提供者伺服器,依據一業務請求產生與一業務提供者對應之一業務資訊碼,其中該業務資訊碼包含一商業種類業者指定碼與一服務資料碼; 一機台設備,用以讀取該業務資訊碼以及提供一身分驗證程序所需之輸入介面,以顯示及執行該業務請求對應的服務類型;以及 一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與該機台設備通訊連接,其中: 該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接收來自該機台設備所讀取之該業務資訊碼,該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對該業務資訊碼進行解密以確認對應該業務請求之相關資訊,並將該業務請求的相關頁面與資訊於回傳並顯示於該機台設備上; 自該機台設備讀取進行該業務請求對應所需進行之該身分驗證程序之一身分驗證資料並傳送至該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進行驗證;以及 該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回傳該業務請求之一處理結果至該業務提供者之該業務提供者伺服器,並將該處理結果顯示於該機台設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業務處理系統,其中該業務資訊碼為一圖形條碼。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業務處理系統,其中該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利用該商業種類業者指定碼取得解密金鑰對該服務資料碼進行解密。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業務處理系統,其中該業務提供者伺服器將該業務資訊碼係以一簡訊格式、一電子郵件格式及利用應用程式(APP)方式中至少其中一種方式,傳輸至一行動載具。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業務處理系統,其中該機台設備為包含具輸入介面之自動化設備,包含一Kiosk機台、一POS機台、一ATM機台及一VTM機台。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業務處理系統,其中該身分驗證資料包含一數位憑證、一密碼及一圖形條碼至少其中一種者。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業務處理系統,其中該身分驗證資料的載具包含一接觸式晶片卡、一非接觸式晶片卡、一行動載具及一隨身碟。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業務處理系統,其中該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將該身分驗證資料傳送給一外部驗證方進行驗證。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業務處理系統,其中該業務提供者係依據該多元服務提供方伺服器之業者編碼規則產生該業務資訊碼。
TW108213619U 2019-10-16 2019-10-16 業務處理系統 TWM590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3619U TWM590271U (zh) 2019-10-16 2019-10-16 業務處理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3619U TWM590271U (zh) 2019-10-16 2019-10-16 業務處理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0271U true TWM590271U (zh) 2020-02-01

Family

ID=7041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3619U TWM590271U (zh) 2019-10-16 2019-10-16 業務處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027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4616B (zh) * 2021-03-11 2022-05-11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身分驗證及產品權限獲得方法、用於身分驗證的設備端和用於獲得產品權限的使用端
TWI784339B (zh) * 2020-10-30 2022-11-21 臺灣網路認證股份有限公司 於公用設備確認身分後轉客戶端繼續作業之系統及方法
TWI791909B (zh) * 2019-10-16 2023-02-11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業務處理系統、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1909B (zh) * 2019-10-16 2023-02-11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業務處理系統、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TWI784339B (zh) * 2020-10-30 2022-11-21 臺灣網路認證股份有限公司 於公用設備確認身分後轉客戶端繼續作業之系統及方法
TWI764616B (zh) * 2021-03-11 2022-05-11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身分驗證及產品權限獲得方法、用於身分驗證的設備端和用於獲得產品權限的使用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6044B (zh) 用于商家qr码的数字支持服务
JP5866544B2 (ja) バーコード画像を利用して通信を行う方法、装置、及びそのモバイル端末
US20190073687A1 (en) Digital Pass with a Selectable Link
CN108009822A (zh) 一种云支付方法、系统及支付装置、用户终端
TWM590271U (zh) 業務處理系統
KR20130089896A (ko) 더치 페이 결제 기능을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결제 단말기 및 결제 대행 서버, 및 이를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및 결제 대행 방법
US201800348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with Service Providers Using a Universal One Time Password
CN110351672B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9123013A (ja)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二次元バーコードおよび電子クーポン発行管理方法
JP2001338251A (ja) カード認証方法、カードを用いた決済方法、電子商取引の決済方法、電子商取引プロバイダ、通信端末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CA3171737A1 (en) Determining specific terms for contactless card activation
US20110022668A1 (en) Electronic ticket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30346319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ing limit-use encrypted code to transfer values securely among users
TWI536293B (zh) Member Registration and Usage Method Based on NFC Technology and Its System
US20140032312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offers to mobile wallets
JP2008152338A (ja) 携帯情報端末を利用したクレジットカード決済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120105600A (ko) 스마트폰 애플리케이션을 활용한 큐알코드 생성 시스템 및 그 활용 방법
JP681636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決済システム、決済方法
TWI791909B (zh) 業務處理系統、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JP2006259947A (ja) 伝票を印刷するための情報処理方法
TW201903677A (zh) 基於代碼化技術配置票證聯名信用卡之行動裝置、方法、電腦程式產品、及其發行系統
KR20110086294A (ko) 모바일 바코드를 이용한 신분증 관리 방법
JP2015022653A (ja) 決済システム、決済端末装置および決済応答装置
JP6009521B2 (ja) 利用者特定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10562B2 (ja) システム、記憶媒体処理装置、電子マネー口座登録方法、デジタルチケット口座登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