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9279U - 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 Google Patents

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9279U
TWM589279U TW108211542U TW108211542U TWM589279U TW M589279 U TWM589279 U TW M589279U TW 108211542 U TW108211542 U TW 108211542U TW 108211542 U TW108211542 U TW 108211542U TW M589279 U TWM589279 U TW M58927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excitation
organic substance
light
visible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1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溫良
柯冠宇
Original Assignee
海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海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海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1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9279U/zh
Publication of TWM589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927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一種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所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包括高透光率玻璃載台、有機物質激發器、及可見光接收器。高透光率玻璃載台包含有用來承載高透光率玻璃的激發區域。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能朝向激發區域發出波長介於315奈米~400奈米的一紫外光線,並且所述紫外光線能用來激發所述高透光率玻璃上的有機物質,以使所述有機物質發出等向性白光。所述可見光接收器位在所述紫外光線相對於所述激發區域的光反射區域之外,並且所述可見光接收器用來接收所述有機物質所被激發出的所述等向性白光。

Description

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本創作涉及一種玻璃測試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現有的玻璃測試設備皆是以長波長(如:波長介於620奈米~750奈米的紅光)投射於玻璃(如:對於650奈米左右的穿透率僅有50%)的待測面上,而後再以接收器接收經由所述待測面反射的長波長的光線。然而,現有玻璃測試設備能夠被使用是基於玻璃會阻隔長波長的光線的原理,所以接收器不會接收到所述玻璃的非待測面所反射的光線。
據此,現有玻璃測試設備所適用的檢測物件已然受限於其既定的結構設計,因而難以應用在日新月異的檢測需求上。舉例來說,當現有玻璃測試設備用來偵測一高穿透率玻璃(如:對於410奈米~810奈米的穿透率為至少90%)時,所述接收器也會接收到上述玻璃的非待測面所反射的長波長的光線,進而影響偵測結果。
於是,本創作人認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創作。
本創作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其能有效地改善現有玻璃測試設備所可能產生的缺陷。
本創作實施例公開一種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用於偵測一高透光率玻璃上的有機物質,所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包括:一高透光率玻璃載台,包含有一承載面,並且所述承載面定義有用來承載所述高透光率玻璃的一激發區域;一有機物質激發器,位於所述承載面的上方,並且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能朝向所述激發區域發出波長介於315奈米~400奈米的一紫外光線;其中,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所發出的紫外光線能用來激發所述高透光率玻璃上的所述有機物質,以使所述有機物質發出一等向性白光;以及一可見光接收器,位於所述承載面的上方,並且所述可見光接收器位在所述紫外光線相對於所述激發區域的一光反射區域之外;其中,所述可見光接收器用來接收所述有機物質所被激發出的所述等向性白光。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其能通過元件(如:激發區域、有機物質激發器、及高透光率玻璃)之間的位置設計、以有機物質激發器來激發有機物質、及通過可見光接收器來接收上述被激發出來的等向性白光,據以有別於現有玻璃測試設備、並能有效地偵測高透光率玻璃上的有機物質。
進一步地說,於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中,所述可見光接收器並非以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所發出的紫外光線來進行有機物質的偵測,並且所述可見光接收器是被設置於所述紫外光線相對於激發區域的光反射區域之外,所以本創作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能夠較為精準地偵測高透光率玻璃上的有機物質。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創作,而非對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請參閱圖1至圖7所示,其為本創作的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創作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創作的保護範圍。
本實施例公開一種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及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並且上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100是限定用於偵測一高透光率玻璃200上的有機物質300,而上述有機物質300也就是指高透光率玻璃玻璃200上的有機髒汙(例如是油漬、污漬、水漬、帶靜電粒子、毛屑、纖維、或膠類粒子),本創作在此不加以限制。換個角度來說,非用來偵測高透光率玻璃200的任何測試設備並不等同於本實施例所指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100。
其中,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於本實施例中是指對應波長介於410奈米~810奈米的光線具有至少90%的穿透率,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再者,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於本實施例中包含有一玻璃本體201、及分別形成(或鍍設)於所述玻璃本體201相反兩個表面的一抗紅外線層203與一抗反射層202,但於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也可以是僅在所述玻璃本體201的其中一個表面上形成有所述抗紅外線層203與抗反射層202的其中之一。
需先說明的是,為便於理解本實施例的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以下先介紹所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100,而後再接著說明使用上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100的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也可以是使用其他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100包含有一高透光率玻璃載台1、位於所述高透光率玻璃載台1上方的一有機物質激發器2、位於所述高透光率玻璃載台1上方且位置非對應於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2的一可見光接收器3。需說明的是,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2與可見光接收器3可以是通過支架(圖未示)而設置在高透光率玻璃載台1上方,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所述高透光率玻璃載台1包含有一承載面11,並且所述承載面11較佳是呈不透光狀並平行於水平面,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其中,所述承載面11定義有用來承載上述高透光率玻璃200的一激發區域12;也就是說,所述承載面11的激發區域12位置將會相關於上述有機物質激發器2與可見光接收器3的設置位置。
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2位於所述承載面11的上方,並且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2能朝向上述激發區域12發出波長介於315奈米~400奈米的一紫外光線UV。其中,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2所發出的紫外光線UV能用來激發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上的所述有機物質300,以使所述有機物質300發出一等向性白光L。
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位於所述承載面11的上方,並且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能用來接收所述有機物質300所被激發出的等向性白光L。其中,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位在所述紫外光線UV相對於所述激發區域12的一光反射區域之外,據以避免受到反射後的所述紫外光線UV影響。較佳地, 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還可以包含有面向所述激發區域12的一紫外光截止層31(UV cutter),並且所述紫外光截止層31用來過濾所述紫外光線UV,據以避免可見光接收器3接收到紫外光線UV,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也就是說,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也可以通過其位置的安排來避免接收到紫外光線UV,但不設置上述紫外光截止層31。
再者,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2與可見光接收器3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其可以依據下述條件進行設置: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2定義有一中心光軸C(相當於,所述紫外光線UV的中心線),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定義有垂直於所述激發區域12的一光接收光軸P,並且所述中心光軸C與所述光接收光軸P相夾形成有小於90度的一夾角α。
其中,所述夾角α於本實施例中是以小於30度為例,據以有效地避免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受到反射後的所述紫外光線UV影響、並利於縮小化所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100,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換個角度來看,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於本實施例中是位於所述承載面11的正上方,並且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較佳是設置在上述激發區域12的正上方。
[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
如圖3至圖7所示,所述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於本實施例中包含有一前置步驟S110、一置件步驟S120、一激發步驟S130、及一接收步驟S140。其中,上述各個步驟的排序及其細部實施方式可以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調整變化,本創作不以此為限。需先說明的是,先前以說明的相關內容(如:高透光率玻璃200、有機物質300、及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100),不再於以下說明中複述。
所述前置步驟S110:如圖4所示,提供至少一個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及所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100(如:圖1)。其中,至少一個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的數量於本實施例中為多個,並且多個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黏貼於一承載板400上。進一步地說,所述承載板400包含有一藍色黏接膜401,並且多個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是黏貼於所述藍色黏接膜401上。
再者,所述承載板400能在所述高透光率玻璃載台1上移動,以使多個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逐一地經過所述置件步驟S120、所述激發步驟S130、及所述接收步驟S140。需說明的是,基於每個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歷經所述置件步驟S120、所述激發步驟S130、及所述接收步驟S140的過程皆相同,所以為便於理解本實施例,下述僅以單個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為例來說明。
所述置件步驟S120:如圖5所示,將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設置於所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100的高透光率玻璃載台1的激發區域12上。其中,遠離所述高透光率玻璃載台1的所述高透光率玻璃200的一表面(如:圖5中的頂面)定義為一待偵測面204。
所述激發步驟S130:如圖6所示,以所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100的有機物質激發器2朝向所述激發區域12發出波長介於315奈米~400奈米的紫外光線UV,以激發位於所述待偵測面204上的有機物質300,使所述有機物質300發出等向性白光L,而上述紫外光線UV的大部分會在穿過所述玻璃本體201的過程中消散,但少部分的所述紫外光線UV會反射。
舉例來說,由於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是用來偵測所述有機物質300所激發出的等向性白光L,其不同於紫外光線UV,所以縱使紫外光線UV未消散於玻璃本體201內,紫外光線UV同樣不會對可見光接收器3的偵測結果產生影響。更者,所述可見光接收器3還可以設有上述紫外光截止層31,使得可見光接收器3的偵測結果更是不會被上述紫外光線UV所影響。
所述接收步驟S140:如圖7所示,以位在所述紫外光線UV相對於所述激發區域12的光反射區域之外的可見光接收器3,來接收所述有機物質300所被激發出的所述等向性白光L,據以偵測出所述待偵測面204上的有機物質300數量與位置。
[本創作實施例的技術效果]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其能通過元件(如:激發區域、有機物質激發器、及高透光率玻璃)之間的位置設計、以有機物質激發器來激發有機物質、及通過可見光接收器來接收上述被激發出來的等向性白光,據以有別於現有玻璃測試設備、並能有效地偵測高透光率玻璃上的有機物質。
進一步地說,於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中,所述可見光接收器並非以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所發出的紫外光線來進行有機物質的偵測,並且所述可見光接收器是被設置於所述紫外光線相對於激發區域的光反射區域之外,所以本創作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能夠較為精準地偵測高透光率玻璃上的有機物質。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專利範圍內。
100‧‧‧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1‧‧‧高透光率玻璃載台 11‧‧‧承載面 12‧‧‧激發區域 2‧‧‧有機物質激發器 3‧‧‧可見光接收器 31‧‧‧紫外光截止層 200‧‧‧高透光率玻璃 201‧‧‧玻璃本體 202‧‧‧抗反射層 203‧‧‧抗紅外線層 204‧‧‧待偵測面 300‧‧‧有機物質 400‧‧‧承載板 401‧‧‧藍色黏接膜 UV‧‧‧紫外光線 C‧‧‧中心光軸 P‧‧‧光接收光軸 α‧‧‧夾角 L‧‧‧等向性白光 S110‧‧‧前置步驟 S120‧‧‧置件步驟 S130‧‧‧激發步驟 S140‧‧‧接收步驟
圖1為本創作實施例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用於偵測高透光率玻璃的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實施例的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實施例的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的前置步驟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實施例的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的置件步驟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實施例的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的激發步驟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實施例的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的接收步驟示意圖。
100‧‧‧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1‧‧‧高透光率玻璃載台
11‧‧‧承載面
12‧‧‧激發區域
2‧‧‧有機物質激發器
3‧‧‧可見光接收器
31‧‧‧紫外光截止層
200‧‧‧高透光率玻璃
201‧‧‧玻璃本體
202‧‧‧抗反射層
203‧‧‧抗紅外線層
204‧‧‧待偵測面
300‧‧‧有機物質
UV‧‧‧紫外光線
C‧‧‧中心光軸
P‧‧‧光接收光軸
α‧‧‧夾角
L‧‧‧等向性白光

Claims (5)

  1. 一種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用於偵測一高透光率玻璃上的有機物質,所述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包括: 一高透光率玻璃載台,包含有一承載面,並且所述承載面定義有用來承載所述高透光率玻璃的一激發區域; 一有機物質激發器,位於所述承載面的上方,並且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能朝向所述激發區域發出波長介於315奈米~400奈米的一紫外光線;其中,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所發出的紫外光線能用來激發所述高透光率玻璃上的所述有機物質,以使所述有機物質發出一等向性白光;以及 一可見光接收器,位於所述承載面的上方,並且所述可見光接收器位在所述紫外光線相對於所述激發區域的一光反射區域之外;其中,所述可見光接收器用來接收所述有機物質所被激發出的所述等向性白光。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其中,所述可見光接收器位於所述承載面的正上方。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其中,所述有機物質激發器定義有一中心光軸,所述可見光接收器定義有垂直於所述激發區域的一光接收光軸,並且所述中心光軸與所述光接收光軸相夾形成有小於90度的一夾角。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其中,所述可見光接收器還包含有面向所述激發區域的一紫外光截止層(UV cutter),用以過濾所述紫外光線。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其中,所述高透光率玻璃載台的所述承載面為不透光狀。
TW108211542U 2019-08-30 2019-08-30 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TWM589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1542U TWM589279U (zh) 2019-08-30 2019-08-30 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1542U TWM589279U (zh) 2019-08-30 2019-08-30 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9279U true TWM589279U (zh) 2020-01-11

Family

ID=69944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1542U TWM589279U (zh) 2019-08-30 2019-08-30 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9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036888A (ja) シリコン基板の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JPS60501424A (ja) 集積回路又はプリント回路のような電気的装置の検査方法
CN106483145B (zh) Pcb板自动检测装置及自动检测方法
KR102157044B1 (ko) 패널에서 파티클을 검출하는 방법
Sasagawa et al.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image sensor with microchamber array for fluorescent bead counting
WO2015182541A1 (ja) 積層偏光フィルムの欠陥検査方法、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TWI705243B (zh) 高透光率玻璃的測試方法及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KR20200047266A (ko) 광학 필름의 결함 검사 방법 및 장치
TWM589279U (zh) 激發式玻璃測試設備
JP2013140061A (ja) 透明平板基板の表裏異物の検出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異物検査装置
CN210775211U (zh) 激发式玻璃测试设备
CN112461793A (zh) 高透光率玻璃的测试方法及激发式玻璃测试设备
TWM589278U (zh) 玻璃測試設備
TWI512867B (zh) 晶圓切割道之檢測方法及其檢測治具
TWI743547B (zh) 玻璃測試方法
JP5028437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用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マスク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及び露光用フォ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KR101409218B1 (ko) 합착기판의 검사장치 및 검사방법
JP4358955B2 (ja) 異物検査装置
JP2850031B2 (ja) パターン部材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2009174957A (ja) 異物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4282441A (ja) 透明導電膜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H05273137A (ja) 表面欠陥検査装置
JPS63103951A (ja) ゴミ検査装置
JP2009115646A (ja) 評価方法、評価装置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01280940A (ja) ワーク表面検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