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4451U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4451U
TWM584451U TW108204657U TW108204657U TWM584451U TW M584451 U TWM584451 U TW M584451U TW 108204657 U TW108204657 U TW 108204657U TW 108204657 U TW108204657 U TW 108204657U TW M584451 U TWM584451 U TW M58445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ain body
screen frame
body base
portabl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4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益帆
Original Assignee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微盟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微盟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4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4451U/zh
Publication of TWM584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4451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主機座體、底板及螢幕框架。底板覆蓋於主機座體底部,底板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底部。螢幕框架設置於主機座體頂部,螢幕框架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螢幕框架一端朝外延伸有延伸部,延伸部樞接於底板另一端。當螢幕框架相對於主機座體開啟時,螢幕框架一端之延伸部同步旋轉並連動底板另一端相對於主機座體開啟,底板開啟供主機座體內的風扇直接對外排放熱氣,可增加進/出風量、提升散熱效率。

Description

可攜式電子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展,筆記型電腦的效能需求越來越高,筆記型電腦的散熱問題相對提高而需要克服,一般筆記型電腦的發熱源通常在鍵盤底座上,鍵盤底座需要與桌面保持一距離,以有效散熱;高效能的散熱筆電在鍵盤底座上通常藉由金屬殼進行傳導散熱,或者是將鍵盤底座架高,使鍵盤底座與桌面之間呈一墊高距離,提供冷/熱空氣對流。
高效能的筆電散熱系統,在鍵盤底座的出/進風口處都伴隨著大量的空氣流通,造成灰塵在系統內累積,降低系統的效能。
本創作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主機座體、底板及螢幕框架,底板覆蓋於主機座體底部,底板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底部,螢幕框架設置於主機座體頂部,螢幕框架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螢幕框架一端朝外延伸有延伸部,延伸部樞接於底板另一端;當螢幕框架相對於主機座體開啟時,螢幕框架一端之延伸部同步旋轉並連動底板另一端相對於主機座體開啟。
在一實施例中,主機座體一端設置有支撐塊,支撐塊上方形成有供螢幕框架開啟後抵靠之抵擋面。
在一實施例中,支撐塊外側形成有散熱孔,螢幕框架覆蓋於主機座體頂部時,螢幕框架一端之延伸部遮擋散熱孔。
在一實施例中,延伸部包括設置於支撐塊兩側之二側板、及連接二側板之蓋板,蓋板遮擋於散熱孔。
在一實施例中,主機座體二側邊包括供各側板抵靠之斜面。
在一實施例中,各側板抵靠於各斜面時,蓋板位於主機座體底部而架高主機座體,主機座體相對於桌面呈傾斜角度,傾斜角度係為2.6度。
在一實施例中,底板包括第一板件及連接於第一板件之第二板件,第一板件一端樞接於延伸部,第二板件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底部。
在一實施例中,底板包括第一板件及樞接於第一板件之第二板件,第一板件一端樞接於延伸部,第二板件連接於主機座體底部。
在一實施例中,底板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及連接第一板件及第二板件之間的凹折部,第一板件一端樞接於延伸部,第二板件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底部。
本創作一實施例可攜式電子裝置較於一般的筆記型電腦,具有下列效果:
1、風扇直接對外,提升散熱效率;螢幕框架相對於主機座體開啟時,螢幕框架會將底板打開,連帶風扇直接對外排放熱氣,進/出風口未被遮蔽、可提升散熱效率。
2、主機座體架高,增加進/出風量;螢幕框架相對於主機座體開啟時,螢幕框架會將散熱系統連帶主機座體架起高度,有助於增加散熱系統的進/出風量。
3、遮蔽散熱孔,減少系統的進塵量;螢幕覆蓋於主機座體頂部時,螢幕框架會將主機座體後方的散熱孔遮擋,減少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進塵量,延長散熱系統的使用壽命。
4、主機座體相對桌面傾斜2.6度,增加使用舒適性;螢幕相對於主機座體開啟時,螢幕框架會將主機座體架高,有助於主機座體上的鍵盤輸入資料的舒適性,符合人體工學。
為使本創作之目的、技術特徵及優點,能更為相關技術領域人員所了解並得以實施本創作,在此配合所附圖式,於後續之說明書闡明本創作之技術特徵與實施方式,並列舉較佳實施例進一步說明,然以下實施例說明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且以下文中所對照之圖式,係表達與本創作特徵有關之示意。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圖1為外觀示意圖、圖2為分解示意圖(一)、圖3為分解示意圖(二),圖1為呈現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背面,圖2為呈現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正面,圖3為呈現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背面。為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第一實施例,在此,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為筆記型電腦,可攜式電子裝置100包括主機座體1、底板2、及螢幕框架3。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本實施例中,底板2覆蓋於主機座體1底部,底板2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1底部。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5,圖4為開啟螢幕過程之外觀示意圖,圖5為開啟螢幕定位之外觀示意圖,圖4、圖5為呈現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背面。本實施例中,螢幕框架3設置於主機座體1頂部,螢幕框架3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1,螢幕框架3一端朝外延伸有延伸部31,延伸部31樞接於底板2另一端。
當螢幕框架3另一端相對於主機座體1開啟時,螢幕框架3一端之延伸部31同步旋轉並連動底板2另一端相對於主機座體1開啟。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更詳細地說,主機座體1為一包括有鍵盤的底座結構,主機座體1內部設置有主機板、主機板上的CPU、硬碟、及風扇19等結構(圖中所示為省略主機板、CPU、硬碟及各連接埠結構,並以方框虛線示意為風扇19結構),風扇19用以排出發熱源(例如CPU運作時所產生的熱源)的高溫氣體。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更詳細地說,主機座體1內部的兩側為設置有風扇19,但非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可在主機座體1內部的一側設置有風扇19。在此,風扇19的進/出風口朝向主機座體1後方。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更詳細地說,主機座體1一端設置有支撐塊11,由主機座體1的側視觀看,支撐塊11概呈鉤狀造型,且支撐塊11頂部表面形成複數紋路,增添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裝飾造型效果。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更詳細地說,主機座體1底部設置有外殼14,外殼14覆蓋於主機座體1底部的一半寬度,主機座體1底部未設置外殼14的部位為覆蓋有底板2,意即,主機座體1底部分別由外殼14與底板2所覆蓋。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更詳細地說,底板2覆蓋於主機座體1底部,且底板2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1底部;在此,底板2為二件式構件,底板2包括第一板件21及連接於第一板件21之第二板件22。並且,第一板件21可設置複數透氣孔及軟墊。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更詳細地說,螢幕框架3為一設置於螢幕外圍的金屬外框結構,螢幕框架3設置於主機座體1頂部,螢幕框架3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1,螢幕框架3一端朝外延伸有延伸部31,延伸部31樞接於底板2另一端。在此,由螢幕框架3與延伸部31側視觀之,螢幕框架3與延伸部31非同一水平,螢幕框架3與延伸部31之間具有一夾角,夾角小於180度。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7,圖6為開啟螢幕之側視示意圖,圖7為蓋合螢幕之側視示意圖。更詳細地說,延伸部31包括設置於支撐塊11兩側之側板311、及連接二側板311末端之蓋板312,蓋板312遮擋於散熱孔112。在此,二側板311與蓋板312為一體式構件,二側板311與蓋板312外觀概呈一U字型外觀的支架結構。並且,二側板311與蓋板312位於支撐塊11外圍擺動旋轉。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更詳細地說,螢幕框架3一端包括有轉軸結構35',用以樞接於主機座體1;另外,延伸部31包括有轉軸結構35'',用以樞接於底板2另一端。
上述之轉軸結構35'、轉軸結構35''為用於轉動工作中承受彎矩、承受扭矩的軸。轉軸結構35'、轉軸結構35''可搭配鉸鏈的結構設計,增加樞轉強度;並且,螢幕框架3與轉軸結構35'、延伸部31與轉軸結構35''可一體化設計,增加樞轉強度。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3,更詳細地說,第一板件21一端樞接於延伸部31,第二板件22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1底部,在此,第一板件21一端包括有轉軸結構25',用以樞接於延伸部31的轉軸結構35'';並且,第一板件21兩側包括有滑軌結構26,用以供第二板件22兩側連接、滑移,第二板件22兩側滑入至各滑軌結構26中移動;第二板件22一端包括有轉軸結構25'',用以樞接於主機座體1底部。
上述之轉軸結構25'、轉軸結構25''為用於轉動工作中承受彎矩、承受扭矩的軸。並且,第一板件21與轉軸結構25'、第二板件22與轉軸結構25''可一體化設計,增加樞轉強度。
上述之滑軌結構26又稱導軌或滑道,滑軌結構26可在第一板件21設置有凹部結構設計,提供第二板件22連接、滑移功能,非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可在第二板件22設置有凹部結構設計,提供第一板件21連接、滑移功能。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7,當螢幕框架3另一端相對於主機座體1開啟時,延伸部31連動底板2的第一板件21擺動,第一板件21朝第二板件22一端滑移。當螢幕框架3相對於主機座體1開啟到達定位後,第一板件21與第二板件22彼此相互重疊,第一板件21與第二板件22總寬度縮短。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7,當螢幕框架3欲覆蓋於主機座體1頂部時,延伸部31連動底板2的第一板件21擺動,第一板件21朝相反第二板件22一端滑移、遠離,螢幕框架3覆蓋於主機座體1頂部後,第一板件21與第二板件22彼此拉開而總寬度增加。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7,更詳細地說,支撐塊11外側形成有一個或複數個散熱孔112,散熱孔112對應風扇19的進/出風口;在此,複數個散熱孔112分別位於支撐塊11兩側,供冷熱空氣從散熱孔112進/出。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7,當螢幕與螢幕框架3覆蓋於主機座體1頂部時,螢幕框架3一端之延伸部31遮擋散熱孔112,阻擋灰塵進入散熱孔112內,提供可攜式電子裝置100靜止運作時,減少灰塵從散熱孔112飄入、囤積。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7,更詳細地說,支撐塊11上方形成有供螢幕框架3開啟後抵靠之抵擋面111,並且,主機座體1二側邊包括供延伸部31之各側板311抵靠之斜面113;當螢幕開啟至預定的傾斜角度時,因螢幕框架3抵靠之抵擋面111、延伸部31之各側板311抵靠於斜面113,使螢幕可固定在舒適的觀看角度。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7,當各側板311抵靠於各斜面113時,蓋板312位於主機座體1底部而架高主機座體1,主機座體1前端抵靠桌面、主機座體1後端則由延伸部31抵靠於桌面而架高。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7,更詳細地說,主機座體1相對於桌面呈一傾斜角度,傾斜角度可以是2.1度~3.1度範圍內的任一角度,例如2.1、2.5度、2.7或3.1度;在此,傾斜角度為2.6度時,主機座體1相對於桌面的傾斜角度,有助於主機座體1上的鍵盤資料輸入的舒適性,符合人體工學。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7,當螢幕框架3相對於主機座體1開啟時,螢幕框架3以樞接於主機座體1的轉軸結構35'為中心旋轉,螢幕框架3同步帶動延伸部31旋轉。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7,當延伸部31偏擺至主機座體1底部,並且,延伸部31與主機座體1呈一垂直角度時,延伸部31所樞接之底板2相對於主機座體1底部為開啟最寬距離,底板2相對於主機座體1底部為開啟最大角度,有助於增加散熱系統的進/出風量。
請同時參閱圖8、圖9,圖8為開啟螢幕之側視示意圖,圖9為蓋合螢幕之側視示意圖。為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差別在於:第二實施例的底板2為單一零件,底板2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1底部的前端,由主機座體1的側視觀之,底板2長度可供覆蓋主機座體1整個底部,使主機座體1底部可僅設置底板2結構即可,省略另外設置的外殼,降低成本。
請同時參閱圖8、圖9,當延伸部31連動底板2時,底板2另一端相對於主機座體1底部開啟,因底板2相對開啟主機座體1整個底部,主機座體1底部可因底板2的開啟而增加對外鏤空的空間,提升散熱效果。
請同時參閱圖10、圖11,圖10為開啟螢幕之側視示意圖,圖11為蓋合螢幕之側視示意圖。為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差別在於:第三實施例的底板2包括第一板件21及樞接於第一板件21之第二板件22,第一板件21一端樞接於延伸部31,第二板件22連接於主機座體1底部。在此,主機座體1底部形成滑軌結構16,供第二板件22連接,且第二板件22兩側滑入至各滑軌結構16中移動。
上述之滑軌結構16又稱導軌或滑道,滑軌結構16可在主機座體1底部設置有凹部結構設計,提供第二板件22連接、滑移功能。
請同時參閱圖10、圖11,本實施例中,當螢幕框架3另一端相對於主機座體1開啟時,延伸部31連動底板2的第一板件21移動,而第一板件21連動第二板件22滑移,第二板件22於主機座體1的滑軌結構16上滑移;當螢幕框架3相對於主機座體1開啟到達定位後,第一板件21連動第二板件22於滑軌結構16中滑移,第二板件22移動至主機座體1底部的前端定位。
請同時參閱圖10、圖11,本實施例中,當螢幕框架3欲覆蓋於主機座體1頂部時,延伸部31連動底板2的第一板件21,第一板件21帶動第二板件22滑移;當螢幕框架3覆蓋於主機座體1頂部後,第二板件22於滑軌結構16中滑移,第一板件21則由相對於主機座體1底部的開啟狀態變成覆蓋狀態,第一板件21與第二板件22覆蓋於主機座體1底部。
請同時參閱圖12、圖13,圖12為開啟螢幕之側視示意圖,圖13為蓋合螢幕之側視示意圖。為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第四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差別在於:第四實施例的底板2包括第一板件21、第二板件22、及連接第一板件21及第二板件22之間的凹折部23,凹折部23為軟性材質,第一板件21一端樞接於延伸部31,第二板件22一端樞接於主機座體1底部。
請同時參閱圖12、圖13,本實施例中,當螢幕框架3另一端相對於主機座體1開啟時,延伸部31連動底板2的第一板件21,第一板件21與第二板件22因凹折部23的設計而對折;當螢幕框架3相對於主機座體1開啟到達定位後,第一板件21疊置於第二板件22下方。
請同時參閱圖12、圖13,本實施例中,當螢幕框架3欲覆蓋於主機座體1頂部時,延伸部31連動底板2的第一板件21,第一板件21帶動第二板件22偏擺旋轉;當螢幕框架3覆蓋於主機座體1頂部後,第一板件21與第二板件22彼此展開而覆蓋於主機座體1底部。
本創作一實施例可攜式電子裝置較於一般的筆記型電腦,具有下列效果:
1、風扇直接對外,提升散熱效率;螢幕框架相對於主機座體開啟時,螢幕框架會將底板打開,連帶風扇直接對外排放熱氣,進/出風口未被遮蔽、可提升散熱效率。
2、主機座體架高,增加進/出風量;螢幕框架相對於主機座體開啟時,螢幕框架會將散熱系統連帶主機座體架起高度,有助於增加散熱系統的進/出風量。
3、遮蔽散熱孔,減少系統的進塵量;螢幕框架覆蓋於主機座體頂部時,螢幕框架會將主機座體後方的散熱孔遮擋,減少可攜式電子裝置靜止運作狀態的進塵量,延長散熱系統的使用壽命。
4、主機座體相對桌面傾斜2.6度,增加使用舒適性;螢幕框架相對於主機座體開啟時,螢幕框架會將主機座體架高角度,有助於主機座體上的鍵盤輸入資料的舒適性,符合人體工學。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本領域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可攜式電子裝置
1‧‧‧主機座體
11‧‧‧支撐塊
111‧‧‧抵擋面
112‧‧‧散熱孔
113‧‧‧斜面
14‧‧‧外殼
16‧‧‧滑軌結構
19‧‧‧風扇
2‧‧‧底板
21‧‧‧第一板件
22‧‧‧第二板件
23‧‧‧凹折部
25'/25''‧‧‧轉軸結構
26‧‧‧滑軌結構
3‧‧‧螢幕框架
31‧‧‧延伸部
311‧‧‧側板
312‧‧‧蓋板
35'/35''‧‧‧轉軸結構
[圖1] 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2] 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一)。
[圖3] 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二)。
[圖4] 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開啟螢幕過程之外觀示意圖。
[圖5] 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開啟螢幕定位之外觀示意圖。
[圖6] 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開啟螢幕之側視示意圖。
[圖7] 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蓋合螢幕之側視示意圖。
[圖8] 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開啟螢幕之側視示意圖。
[圖9] 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蓋合螢幕之側視示意圖。
[圖10] 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開啟螢幕之側視示意圖。
[圖11] 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蓋合螢幕之側視示意圖。
[圖12] 係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開啟螢幕之側視示意圖。
[圖13] 係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蓋合螢幕之側視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
    一主機座體;
    一底板,覆蓋於該主機座體底部,該底板一端樞接於該主機座體底部;及
    一螢幕框架,設置於該主機座體頂部,該螢幕框架一端樞接於該主機座體,該螢幕框架一端朝外延伸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樞接於該底板另一端;
    其中,當該螢幕框架相對於該主機座體開啟時,該螢幕框架一端之該延伸部同步旋轉並連動該底板另一端相對於該主機座體開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主機座體一端設置有一支撐塊,該支撐塊上方形成有供該螢幕框架開啟後抵靠之一抵擋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支撐塊外側形成有一散熱孔,該螢幕框架覆蓋於該主機座體頂部時,該螢幕框架一端之該延伸部遮擋該散熱孔。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延伸部包括設置於該支撐塊兩側之二側板、及連接該二側板之蓋板,該蓋板遮擋於該散熱孔。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主機座體二側邊包括供各該側板抵靠之一斜面。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各該側板抵靠於各該斜面時,該蓋板位於該主機座體底部而架高該主機座體,該主機座體相對於桌面呈一傾斜角度。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傾斜角度係為2.6度。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底板包括一第一板件及一連接於該第一板件之第二板件,該第一板件一端樞接於該延伸部,該第二板件一端樞接於該主機座體底部。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底板包括一第一板件及一樞接於該第一板件之第二板件,該第一板件一端樞接於該延伸部,該第二板件連接於該主機座體底部。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底板包括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及連接該第一板件及該第二板件之間的一凹折部,該第一板件一端樞接於該延伸部,該第二板件一端樞接於該主機座體底部。
TW108204657U 2019-04-16 2019-04-16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584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4657U TWM584451U (zh) 2019-04-16 2019-04-16 可攜式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4657U TWM584451U (zh) 2019-04-16 2019-04-16 可攜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4451U true TWM584451U (zh) 2019-10-01

Family

ID=6905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4657U TWM584451U (zh) 2019-04-16 2019-04-16 可攜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445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324B (zh) * 2019-12-03 2021-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27775B (zh) * 2019-05-01 2021-05-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筆記型電腦
TWI790009B (zh) * 2020-12-02 2023-0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7775B (zh) * 2019-05-01 2021-05-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筆記型電腦
TWI715324B (zh) * 2019-12-03 2021-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90009B (zh) * 2020-12-02 2023-0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84451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105209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702901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I419642B (zh) 具有散熱結構之電腦裝置
JP4209972B2 (ja) ドッキング・ステーション内の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を冷却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20171439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6081478B2 (ja) ヒートシンク要素としてのノートブックの金属ヒンジ
TW201944195A (zh) 筆記型電腦
WO2011147112A1 (zh) 一种计算机电源
TW200530790A (en) Convection type heat dissipating hood
CN103809715A (zh) 电子装置
TW202143824A (zh) 筆記型電腦
US1187471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468900B (zh) 一體式電腦
JP6904942B2 (ja) 角度調整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79000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03164855U (zh) 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CN108903266A (zh) 一种信息技术人员用方便折叠收纳的笔记本放置台
TWM559435U (zh) 電子裝置
TWM581223U (zh) 電子裝置之殼體
JP2020183721A (ja) 遠心ファン及び電子機器
TWI826095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202344181A (zh) 電子裝置
CN220509352U (zh) 一种兼容性一体式电脑
TWM566846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