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3510U - 管體連接組件 - Google Patents

管體連接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3510U
TWM583510U TW108200617U TW108200617U TWM583510U TW M583510 U TWM583510 U TW M583510U TW 108200617 U TW108200617 U TW 108200617U TW 108200617 U TW108200617 U TW 108200617U TW M583510 U TWM583510 U TW M58351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ody
hollow pipe
elastic
section
protru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0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豐欽
蘇宗陽
Original Assignee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0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3510U/zh
Priority to CN201920115769.6U priority patent/CN209638579U/zh
Publication of TWM583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3510U/zh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種管體連接組件,其用以連接兩個硬管,管體連接組件包含一中空管體、兩個帽蓋及兩個彈性膠圈件。中空管體的兩端的外側具有鎖固結構,各帽蓋的一端的內側具有相對應的鎖固結構,而兩個帽蓋能鎖固於中空管體的兩端。兩個彈性膠圈件設置於兩個帽蓋及中空管體的兩端之間。各彈性膠圈件為環狀結構,且彈性膠圈件的外側向外延伸形成有凸出部。各帽蓋與中空管體相互鎖固時,凸出部將由位於中空管體的一端移動至中空管體內,彈性膠圈件據以更緊密地貼合於待接管體的外壁,從而可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管體連接組件
本創作涉及一種管體連接組件,特別是一種用來連接兩個硬管的管體連接組件。
現有的常見用於連接兩個硬管的相關連接組件,存在有密封效果不佳,而在硬管內部液體或是氣體壓力相對較高的狀態下,硬管中的液體或是氣體將容易外洩,從而可能導致相關危險的發生。因此,對相關業者而言,如何製作出密封效果更好的硬管連接組件,為極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管體連接組件,用以改善現有技術中,用來連接兩個硬管的相關連接組件,存在有密封效果不佳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管體連接組件,其用以使兩個待接管體相互連接,管體連接組件包含:一中空管體、兩個帽蓋及兩個彈性膠圈件。中空管體具有兩個第一鎖固結構,兩個第一鎖固結構位於中空管體的兩端的外側。各個帽蓋為中空結構,各個帽蓋的一端的內側具有一第二鎖固結構,各個帽蓋的第二鎖固結構能與中空管體的第一鎖固結構相互鎖固,而使帽蓋固定設置於中空管體的一端。各個彈性膠圈件設置於中空管體及各個帽蓋之間,彈性膠圈件具有一環狀本體,環狀本體的外側向一徑向方向延伸形成有至少一凸出部,凸出部沿一軸向方向的寬度小於環狀本體沿軸向方向的寬度;其中,彈性膠圈件於具有凸出 部的位置的外徑大於中空管體的內徑。其中,在各個帽蓋與中空管體相互鎖固的過程中,相對應的彈性膠圈件及其凸出部將被帽蓋及中空管體擠壓,而各個帽蓋與中空管體相互鎖固時,各個彈性膠圈件的凸出部將抵頂於中空管體的內壁。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相較於現有的硬管連接組件,具有更好的密封能力(防止液體或是氣體外洩的能力),且可承受更高的液體壓力或是氣體壓力。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100‧‧‧管體連接組件
10‧‧‧中空管體
10A‧‧‧端面
11‧‧‧第一鎖固結構
101‧‧‧容置區段
101A‧‧‧內壁面
102‧‧‧第一推抵區段
102A‧‧‧壁面
103‧‧‧連通區段
20‧‧‧彈性膠圈件
21‧‧‧環狀本體
211‧‧‧外側面
212‧‧‧內側面
213‧‧‧端面
22‧‧‧凸出部
23‧‧‧抵頂部
30‧‧‧帽蓋
30A‧‧‧端面
301‧‧‧鎖固區段
302‧‧‧容置區段
303‧‧‧第二推抵區段
303A‧‧‧壁面
304‧‧‧連通區段
31‧‧‧第二鎖固結構
B‧‧‧待接管體
B1‧‧‧外壁
D1‧‧‧內徑
D2‧‧‧內徑
D3‧‧‧外徑
D4‧‧‧外徑
D5‧‧‧內徑
D6‧‧‧外徑
D7‧‧‧內徑
D8‧‧‧內徑
W1‧‧‧寬度
W2‧‧‧寬度
W3‧‧‧寬度
L1‧‧‧距離
L2‧‧‧長度
TMIN‧‧‧厚度
TMAX‧‧‧厚度
S1‧‧‧空隙
S2‧‧‧空隙
圖1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與兩個待接管體相互連接的組裝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沿圖2所示剖線III剖開的剖面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彈性膠圈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彈性膠圈件沿圖2所示剖線III剖開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彈性膠圈件沿圖5所示剖線VII剖開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帽蓋與中空管體未完全鎖固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帽蓋與中空管體未完全鎖固且設置有待接管體的剖面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帽蓋與中空管體完全鎖固且設 置有待接管體的剖面示意圖。
圖12為圖10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於以下說明中,如有指出請參閱特定圖式或是如特定圖式所示,其僅是用以強調於後續說明中,所述及的相關內容大部份出現於該特定圖式中,但不限制該後續說明中僅可參考所述特定圖式。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圖1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與兩個待接管體相互連接的組裝示意圖;圖2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的剖面分解示意圖。管體連接組件100包含有一中空管體10、兩個彈性膠圈件20及兩個帽蓋30。兩個帽蓋30可拆卸地鎖固於中空管體10的兩端,各個彈性膠圈件20設置於各個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的一端之間。在本實施例中所指中空管體10及兩個帽蓋30皆由硬質塑膠製成,而兩個待接管體B也是硬質管體(即俗稱的硬管),各個彈性膠圈件20可以是由橡膠等具有彈性的膠體製成。
各待接管體B的一端穿過帽蓋30及彈性膠圈件20而設置於中空管體10中,而當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相互鎖固時,彈性膠圈件20將被帽蓋30及中空管體10擠壓,而緊密地與待接管體B的外壁B1(如圖9所示)相互接觸,從而避免於待接管體B中流動的液體向外逸出。
如圖3及圖4所示,中空管體10具有兩個第一鎖固結構11,兩個第一鎖固結構11位於中空管體10的兩端的外側。中空管體10的內部可以是區隔有兩個容置區段101、兩個第一推抵區段102及一連通區段103。中空管體10的內部,由中空管體10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依序為容置區段101、第一推抵區段102、連通區段103、第一推抵區段102及容置區段101。中空管體10在各個容置區段101的各個區段的內徑未有變化。中空管體10在各個第一推 抵區段102的內徑,是由與容置區段101相連接的一端向與連通區段103相連接的一端逐漸縮小。中空管體10在各個連通區段103的各個區段的內徑未有變化,且中空管體10在連通區段103的內徑D1小於中空管體10在容置區段101的內徑D2,即D1<D2。在具體的應用中,中空管體10在各個容置區段101的內徑D2,與中空管體10在連通區段103的內徑D1的比可以是介於1:0.8至1:0.9。
請一併參閱圖4至圖7,圖4及圖6顯示為彈性膠圈件20沿圖2所示剖面線III剖開後的剖面示意圖;圖5顯示為彈性膠圈件20的立體示意圖;圖7顯示為彈性膠圈件20沿圖5所示剖面線VII剖開後的剖面示意圖。各個彈性膠圈件20具有一環狀本體21,環狀本體21的外側向一徑向方向(即圖中所示Y軸)延伸形成有一凸出部22。如圖7所示,凸出部22可以是與彈性膠圈件20一體成型的環狀結構,在不同的應用中,凸出部22的外型及其數量也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
如圖6所示,各個彈性膠圈件20可以定義有一外側面211、一內側面212及兩個端面213,外側面211及內側面212位於彈性膠圈件20彼此相反的兩側,兩端面213與外側面211及內側面212相連接,兩端面213為平坦面,外側面211未包含有凸出部22的部份呈現為弧狀,內側面212未包含有抵頂部23(於後詳述)的部份呈現為平坦狀。
如圖6所示,各個彈性膠圈件20的凸出部22沿一軸向方向(即圖中所示X軸)的寬度W1小於環狀本體21沿軸向方向的寬度W2,即W1<W2。在具體的應用中,環狀本體21沿軸向方向的寬度W2與凸出部22沿軸向方向的寬度W1的比可以是介於5:1至15:1,舉例來說,若環狀本體21的寬度W2為22公釐(mm)、30公釐或36公釐,則凸出部22的寬度W1可以為3公釐。
如圖6所示,各個凸出部22沿一徑向方向(即圖中所示Y軸) 的高度H1,可以是凸出部22沿軸向方向的寬度W1的百分之40至百分之60。舉例來說,若凸出部22沿軸向方向的寬度W1為3公釐,則凸出部22沿徑向方向的高度H1可以為1.5公釐。
如圖6所示,凸出部22可以是位於環狀本體21的中間位置,而環狀本體21的兩端面213與其相鄰的凸出部22的邊緣的距離L1可以是彼此相等,舉例來說,若環狀本體21的寬度W2為36公釐,則環狀本體21的端面213至與其相鄰的凸出部22的邊緣的距離L1則可以是16.5公釐;若環狀本體21的寬度W2為30公釐,則環狀本體21的端面213至與其相鄰的凸出部22的邊緣的距離L1則可以是13.5公釐。
如圖6所示,凸出部22是彈性膠圈件20整體厚度最厚的位置,而環狀本體21的厚度可以是由兩端面213向凸出部22的方向漸增,而環狀本體21的外側面211於未具有凸出部22的區段則對應呈現為弧狀;換言之,各個彈性膠圈件20的厚度,由具有凸出部22的位置沿軸向方向向彈性膠圈件20的兩端逐漸縮小。在實際應用中,彈性膠圈件20的最小厚度TMIN,可以是彈性膠圈件20的最大厚度TMAX(包含凸出部22的高度H1及抵頂部23的高度H2)的百分之20至百分之25。舉例來說,彈性膠圈件20的最大厚度TMAX可以是24公釐、17公釐,而彈性膠圈件20的最小厚度TMIN則可以對應為4.8公釐、3.6公釐。
如圖6所示,環狀本體21的內側向所述徑向方向延伸形成有三個抵頂部23,三個抵頂部23間隔地設置。如圖7所示,各個抵頂部23可以是與環狀本體21一體成型的環狀結構,但各個抵頂部23的外型不以此為限,其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舉例來說,在不同的應用中,各抵頂部23也可以是弧狀結構,甚至也可以是類似半圓形或類似半橢圓形的凸起結構。在抵頂部23為弧狀結構的實施例中,彼此相鄰的多個抵頂部23其設置的位置可以是相互交錯地設置,即彼此相鄰的抵頂部23朝軸向方向的正投影可以是部 分重疊。關於抵頂部23的數量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圖中所示的三個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但不以此為限。在環狀本體21具有多個抵頂部23的實施例中,兩兩抵頂部23彼此間的間隔距離可以是大致相同,但不以此為限。
在具體的應用中,各個抵頂部23沿徑向方向凸出的高度H2可以是介於0.5公釐至1公釐;較佳地,其中一個抵頂部23與凸出部22是對應位於環狀本體21彼此相反的兩側,也就是說,凸出部22及其中一個抵頂部23可以是分別位於環狀本體21的外側中心位置及內側中心位置。各個抵頂部23沿軸向方向的寬度W3可以是不大於凸出部22沿軸向方向的寬度W1,但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若凸出部22沿軸向方向的寬度W1為3公釐,則各個抵頂部23沿軸向方向的寬度W3可以是2公釐。
請一併參閱圖4及圖6,中空管體10在各個容置區段101的內徑D2,是小於彈性膠圈件20具有凸出部22的位置的外徑D3,且中空管體10在各個容置區段101的內徑D2可以是略大於彈性膠圈件20的最小外徑D4,而彈性膠圈件20未具有凸出部22的部分則可對應塞設於中空管體10的容置區段101中。如圖8所示,當彈性膠圈件20未具有凸出部22的部分塞入於中空管體10的容置區段101中時,凸出部22將對應抵靠於中空管體10的端面10A,亦即,彈性膠圈件20在未被擠壓的狀態下,凸出部22是無法直接輕易地設置於中空管體10的容置區段101中。
如圖4及圖6所示,彈性膠圈件20的最小外徑D4,與中空管體10於連通區段103的內徑D1的比可以是介於1:0.85至1:0.95。中空管體10在各個容置區段101沿軸向方向的長度L2,與彈性膠圈件20的一端面213沿軸向方向至凸出部22的邊緣的距離L1的比可以是介於1:0.85至1:0.95。關於中空管體10的連通區段103的長度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圖中所示比例僅為其中一種示範態樣,不以其為限。如圖4及圖9所示,環狀本體21未 設置有抵頂部23的區段的內徑D5是不大於待接管體B的外徑D6。
如圖4所示,各個帽蓋30為中空結構,各個帽蓋30的一端的內側具有一第二鎖固結構31,而各個帽蓋30的第二鎖固結構31能與中空管體10的第一鎖固結構11相互鎖固,而使帽蓋30能固定設置於中空管體10的一端。換言之,兩個帽蓋30可以通過其所具有的第二鎖固結構31與中空管體10兩端的第一鎖固結構11相互鎖固,從而固定設置於中空管體10的兩端。
各個帽蓋30的內部由具有第二鎖固結構31的一端向另一端依序區隔有一鎖固區段301、一容置區段302、一第二推抵區段303及一連通區段304。帽蓋30於容置區段302的內徑D7不大於彈性膠圈件20為設置有凸出部22的外徑,而彈性膠圈件20未具有凸出部22的部份則可以容置於容置區段302中。帽蓋30於連通區段304的內徑D8大致等於待接管體B的外徑D6(如圖9所示)。帽蓋30於第二推抵區段303的內徑,是由於容置區段302的一端沿軸向方向向連通區段304的一端逐漸縮小。
請一併參閱圖8至圖12,圖8顯示為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兩者未完全相互鎖固時的剖面示意圖;圖9顯示為待接管體B的一端穿過中空管體10、彈性膠圈件20及帽蓋30,且中空管體10與帽蓋30未完全相互鎖固時的剖面示意圖,圖10為圖9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1顯示為待接管體B的一端穿過中空管體10、彈性膠圈件20及帽蓋30,且中空管體10與帽蓋30完全相互鎖固時的剖面示意圖,圖12為圖9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如圖8所示,使用者欲將待接管體B(如圖9及圖10所示)與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100相互連接時,可以先將彈性膠圈件20設置於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之間,並使帽蓋30部份的第二鎖固結構31與中空管體10的部份第一鎖固結構11相互鎖固(即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未完全地相互鎖固,而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處於未鎖緊的狀態),此時,彈性膠圈件20的凸出部22是對應抵 靠於中空管體10的端面10A,且彈性膠圈件20的部份區段將對應位於中空管體10的容置區段101中,而彈性膠圈件20的部份區段則是對應位於帽蓋30的容置區段302中。與此所指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未完全地相互鎖固的狀態,表示帽蓋30仍可通過第二鎖固結構31相對於中空管體10向中空管體10的另一端旋轉移動。
在圖8的狀態下,由於彈性膠圈件20的未具有凸出部22的外側是呈現為弧狀,因此,彈性膠圈件20的兩端分別與中空管體10及帽蓋30之間將對應形成有空隙S1、S2,藉此,彈性膠圈件20能相對於中空管體10及帽蓋30有限制地活動。
如圖9及圖10所示,在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未完全地相互鎖固時,使用者可以是將待接管體B的一端穿過帽蓋30、彈性膠圈件20及中空管體10,而使待接管體B的一端位於中空管體10的連通區段103中。
在使用者使待接管體B插入於中空管體10內的過程中,由於多個抵頂部23是凸出於環狀本體21的內側,因此,待接管體B的外壁B1主要是與多個抵頂部23相互摩擦,如此,將可大幅降低待接管體B插入中空管體10時的摩擦力,而可大幅提升待接管體B插入中空管體10時的順暢度。
再者,在圖8的狀態下,由於彈性膠圈件20的兩端分別與中空管體10及帽蓋30之間具有空隙S1、S2,因此,彈性膠圈件20在待接管體B插入於中空管體10內的過程中,彈性膠圈件20將可相對於帽蓋30或中空管體10有限制地移動,如此,將可使待接管體B能更容易地被插入於中空管體10中。
如圖10至圖12所示,當待接管體B的一端插入於中空管體10後,使用者將可旋轉帽蓋30,以使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完全相互鎖固(即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相互鎖緊)。在使用者旋轉帽蓋30,以使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完全相互鎖固的過程中,帽蓋30 的鎖固區段301及帽蓋30的容置區段302之間所具有的端面30A(如圖9及圖10所示)將推抵凸出部22,且第二推抵區段303的壁面303A及中空管體10的第一推抵區段102的壁面102A,將共同推抵彈性膠圈件20不具有凸出部22的部份,藉此,彈性膠圈件20將被推抵而沿軸向方向(圖中所示的X軸方向)及徑向方向(圖中所示的Y軸方向)移動。被推抵而向徑向方向移動的彈性膠圈件20,將更緊密地貼附於待接管體B的外壁B1,從而可提升彈性膠圈件20與待接管體B之間的密封性,從而可強化彈性膠圈件20的密封能力(即防止待接管體中流動的液體或是氣體向外逸出的能力)。
如圖11及圖12所示,在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完全地相互鎖固時,凸出部22將被帽蓋30及中空管體10相互擠壓,而對應移動至位於中空管體10的容置區段101中,而凸出部22將對應抵頂於中空管體10的容置區段101的內壁面101A。
由於彈性膠圈件20厚度最厚的位置位於凸出部22,因此,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相互鎖固時,帽蓋30及中空管體10將擠壓彈性膠圈件20厚度最厚的位置,而使彈性膠圈件20以厚度最厚的區段擠壓貼合於待接管體B的外壁,藉此可大幅提升彈性膠圈件20的密封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第一鎖固結構11及第二鎖固結構31沿軸向方向的長度,可以是依據彈性膠圈件20沿所述軸向方向的寬度W2(如圖5所示)設計,以使帽蓋30與中空管體10完全地相互鎖固時,帽蓋30及中空管體10能擠壓彈性膠圈件20的兩側。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透過彈性膠圈的凸出部及相關構件的相互配合,將可大幅提升管體連接組件整體的密封效果,且可提升管體連接組件承受壓力的能力(例如是氣體壓力或是液體壓力);本創作的管體連接組件透過多個抵頂部的設計,將可讓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地將待接管體插入於中空管體中。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Claims (10)

  1. 一種管體連接組件,其用以使兩個待接管體相互連接,所述管體連接組件包含:一中空管體,其具有兩個第一鎖固結構,兩個所述第一鎖固結構位於所述中空管體的兩端的外側;兩個帽蓋,各個所述帽蓋為中空結構,各個所述帽蓋的一端的內側具有一第二鎖固結構,各個所述帽蓋的所述第二鎖固結構能與所述中空管體的所述第一鎖固結構相互鎖固,而使所述帽蓋固定設置於所述中空管體的一端;兩個彈性膠圈件,各個所述彈性膠圈件設置於所述中空管體及各個所述帽蓋之間,所述彈性膠圈件具有一環狀本體,所述環狀本體的外側向一徑向方向延伸形成有至少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一軸向方向的寬度小於所述環狀本體沿所述軸向方向的寬度;其中,所述彈性膠圈件於具有所述凸出部的位置的外徑大於所述中空管體的內徑;其中,在各個所述帽蓋與所述中空管體相互鎖固的過程中,相對應的所述彈性膠圈件及其所述凸出部將被所述帽蓋及所述中空管體擠壓,而各個所述帽蓋與所述中空管體相互鎖固時,各個所述彈性膠圈件的所述凸出部將抵頂於所述中空管體的內壁。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體連接組件,其中,各個所述彈性膠圈件還具有至少一抵頂部,所述抵頂部由所述彈性膠圈件的內側向外凸出延伸形成,所述彈性膠圈件未設置有所述抵頂部的位置,其內徑不大於任一所述待接管體的外徑。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管體連接組件,其中,各個所述彈性膠圈件具有多個所述抵頂部,各個所述彈性膠圈件的所述環狀本體、所述凸出部及多個所述抵頂部為一體成型地設置,所述凸出部及各個所述抵頂部分別為環狀結構,其中一個所述抵頂部與所述凸出部對應位於所述環狀本體彼此相反的兩側,多個所述抵頂部彼此間隔地設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體連接組件,其中,各個所述環狀本體沿所述軸向方向的寬度與所述凸出部沿所述軸向方向的寬度的比介於5:1至15:1。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體連接組件,其中,各個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徑向方向的高度,是所述凸出部沿所述軸向方向的寬度的百分之40至百分之60。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體連接組件,其中,所述彈性膠圈件的最小厚度,是所述彈性膠圈件的最大厚度的百分之20至百分之25。
  7. 如請求項1至6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管體連接組件,其中,所述中空管體的內部由一端向另一端依序區隔有一容置區段、一第一推抵區段、一連通區段、另一第一推抵區段及另一容置區段;所述中空管體於其所具有的所述連通區段的內徑小於所述中空管體於其所具有的各容置區段的內徑;所述中空管體於其所具有的容置區段的內徑,大於所述彈性膠圈件不具有所述凸出部的區段的外徑;所述中空管體於其所具有的容置區段的內徑,小於所述彈性膠圈件具有所述凸出部的位置的外徑;各個所述帽蓋的內部由具有所述第二鎖固結構的一端向另一端依序區隔有一鎖固區段、一容置區段、一第二推抵區段及一連通區段,各個所述帽蓋於其所具有的容置區段的內徑,不大於各個所述彈性膠圈件未設置有所述凸出部的外徑。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管體連接組件,其中,所述中空管體在其所具有的各個所述容置區段沿所述軸向方向的長度,與各個所述彈性膠圈件的一端面沿所述軸向方向至所述凸出部的邊緣的距離的比介於1:0.85至1:0.95。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管體連接組件,其中,各個所述彈性膠圈件的厚度,由具有所述凸出部的位置沿所述軸向方向向所述彈性膠圈件的兩端逐漸縮小,而各個所述彈性膠圈件於具有所述凸出部的位置的厚度最厚。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管體連接組件,其中,各個所述彈性膠圈件沿所述徑向方向的最小外徑,與所述中空管體於其所具有的連通區段的內徑的比介於1:0.85至1:0.95。
TW108200617U 2019-01-14 2019-01-14 管體連接組件 TWM583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617U TWM583510U (zh) 2019-01-14 2019-01-14 管體連接組件
CN201920115769.6U CN209638579U (zh) 2019-01-14 2019-01-23 管体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617U TWM583510U (zh) 2019-01-14 2019-01-14 管體連接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3510U true TWM583510U (zh) 2019-09-11

Family

ID=68478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0617U TWM583510U (zh) 2019-01-14 2019-01-14 管體連接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38579U (zh)
TW (1) TWM58351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8579U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11464A (en) Pipe joint locking ring and groove arrangement
EP0702184B1 (en) Grab Ring
TWI762390B (zh) 樹脂製管接頭
JP5379120B2 (ja) 導管連結器具
GB2046859A (en) Tube coupling
JPH06510103A (ja) 接着剤の注入によりパイプの端部を接続するためのソケット
US20210108747A1 (en) Fitting assembly for fluid device
TWM583510U (zh) 管體連接組件
EP0009368A1 (en) Pipe coupling and pipe joint connection
WO2010047284A1 (ja) ホース継手
JP5986861B2 (ja) 変換継手
KR101900394B1 (ko) 밀봉 링
JP6869105B2 (ja) ガスケット及び密封構造
JP2010265937A (ja) シールリング
WO2022166580A1 (zh) 流体连接器及密封结构
US11787601B2 (en) Fluid port assembly and plug
WO2009002468A1 (en) Rigid gasket aseptic connector
JP7173437B2 (ja) 管継手
US10541492B2 (en) Connector for withstanding high pressure
JP2002508826A (ja) 管圧着継手
EP3418584A1 (en) Accumulator
JP5643621B2 (ja) インコア
KR102461456B1 (ko) 정수기용 압착형 피팅 장치
JP6700451B2 (ja) 管継手
KR102159742B1 (ko) 파이프 접속이음 유니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