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3094U - 結匯系統 - Google Patents

結匯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3094U
TWM583094U TW108204762U TW108204762U TWM583094U TW M583094 U TWM583094 U TW M583094U TW 108204762 U TW108204762 U TW 108204762U TW 108204762 U TW108204762 U TW 108204762U TW M583094 U TWM583094 U TW M58309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er host
currency
electronic device
amount
exchang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4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柏璇
廖本舜
Original Assignee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4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3094U/zh
Publication of TWM583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3094U/zh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結匯系統包含一第一電腦主機、一電子裝置、及一第二電腦主機。該電子裝置執行一應用程式,以與該第一電腦主機建立連線,並產生一包含一欲兌換貨幣金額、一提領時間、及一提領地點的結匯資料。該第一電腦主機根據該結匯資料,在判斷該銀行帳號存有一第一貨幣金額,且該第一貨幣金額大於等於該欲兌換貨幣金額之後,將一待提領資訊傳送至對應該提領地點的該第二電腦主機及該電子裝置。該第二電腦主機根據該待提領資訊在判斷該電子裝置所產生的一兌換條碼正確時,一金融人員在該提領時間給付對應該電子裝置的一使用者該第二貨幣金額。

Description

結匯系統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結匯系統,特別是指一種根據客戶所選擇的時間及地點而能夠隨時隨地提領的結匯系統。
傳統的結匯方式除了客戶攜帶現金至銀行櫃檯根據兌換當時的匯率以兌換外幣之外,另一種是客戶在線上系統,如網路銀行,以客戶的台幣帳戶內的存款執行線上兌換外幣的功能。然而,客戶在線上兌換外幣之後,並不一定會在短時間之內前往銀行提領,如此一來,導致銀行分行不但需要調派人力處理帳務,也積壓過多逾期未領的提領清單在銀行分行之中。此外,有些客戶也常常搞不清楚在網銀結匯時外幣的領取地點,或者,客戶需要臨時更改提領的分行,這些狀況還造成銀行分行行員額外的作業負擔及各分行之間兌換收益分配不公的問題,因而成為一個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根據客戶所選擇的時間及地點而能夠隨時隨地提領的結匯系統。
於是,本新型結匯系統,包含一第一電腦主機、一電子裝置、及一第二電腦主機。該第一電腦主機對應一金融業者,並儲存對應一使用者的一銀行帳號。
該電子裝置執行一應用程式,以與該第一電腦主機建立連線,並藉由該使用者操作,以產生一包含一欲兌換貨幣金額、一提領時間、及一提領地點的結匯資料,且將該結匯資料傳送至該第一電腦主機。
該第二電腦主機對應該金融業者及該提領地點,並適用於一金融人員操作,且與該第一電腦主機建立連線。其中,當該第一電腦主機接收到來自該電子裝置的該結匯資料時,根據該結匯資料,在判斷該銀行帳號存有一第一貨幣金額,且該第一貨幣金額大於等於該欲兌換貨幣金額之後,將一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第二電腦主機及該電子裝置。該待提領資訊包含對應該欲兌換貨幣金額與一兌換幣別的一第二貨幣金額、該提領時間、及對應該電子裝置的一識別碼。
該電子裝置在接收到該待提領資訊之後,根據該待提領資訊,產生一兌換條碼,該第二電腦主機在接收到該待提領資訊之後,根據該待提領資訊判斷該電子裝置的該兌換條碼是否正確,當該兌換條碼正確時,該金融人員在該提領時間給付該使用者該第二貨幣金額。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中,該使用者藉由操作該電子裝置輸入或選擇該欲兌換貨幣金額、該兌換幣別、對應該使用者的該銀行帳號、該提領時間、及該提領地點。該電子裝置所產生的該結匯資料包含該欲兌換貨幣金額、該兌換幣別、該銀行帳號、該提領時間、及該提領地點。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中,當該電子裝置產生該結匯資料,且該第一電腦主機判斷該銀行帳號的該第一貨幣金額大於等於該欲兌換貨幣金額時,決定該第二貨幣金額與該欲兌換貨幣金額之間的匯率。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中,該提領地點對應該第二電腦主機。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器,以顯示該兌換條碼,該第二電腦主機包括一掃描器,該金融人員藉由該掃描器使得該第二電腦主機獲得該兌換條碼。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中,該使用者在該銀行帳號存有該第一貨幣金額,該第一貨幣金額至多可以分成三筆該欲兌換貨幣金額。
在另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中,當該提領時間是某日的下午時,該第一電腦主機必須在該某日的12點之前將該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第二電腦主機。
在另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中,當該提領時間是某日的上午時,該第一電腦主機必須在該某日的前一日的16點之前將該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第二電腦主機。
在另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中,該金融業者是一銀行,該金融人員是一櫃台行員,該第一電腦主機屬於該銀行且處理結匯帳務的電腦,該第二電腦主機屬於該銀行且位於一分行,並由該櫃台行員操作。
在另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中,該電子裝置是一智慧型手機、一平板電腦、或一筆記型電腦的行動裝置。
本新型的功效在於:藉由該電子裝置產生包含該欲兌換貨幣金額、該提領時間、及該提領地點的該結匯資料,使得該第一電腦主機根據該結匯資料在判斷該第一貨幣金額大於等於該欲兌換貨幣金額時,將該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電子裝置及對應該提領地點的該第二電腦主機,進而使得該使用者能夠藉由該電子裝置所產生的該兌換條碼,在該提領時間且通過該第二電腦主機驗證正確時,順利領取該第二貨幣金額,而能夠實現一種根據客戶所選擇的時間及地點以隨時隨地提領的結匯系統。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本新型結匯系統的一實施例,包含一第一電腦主機1、一第二電腦主機2、及一電子裝置3。該第一電腦主機1及該第二電腦主機2都對應一金融業者,在本實施例中,該金融業者是一銀行,該第一電腦主機1是屬於該銀行且用於處理結匯帳務的電腦,如伺服器,該第二電腦主機2是屬於該銀行且位於該銀行的其中一分行,並適用於一金融人員(如櫃台行員)操作。該電子裝置3是一智慧型手機、一平板電腦、或一筆記型電腦的行動裝置,但不以此為限。
該第一電腦主機1儲存對應一使用者的一銀行帳號,並與該第二電腦主機2建立連線,例如是有線方式的電連線,但不在此限。該電子裝置3預先安裝一應用程式(APP),且該應用程式是由該銀行所提供。當該使用者欲在該銀行結匯時,例如要將台幣兌換為日幣,該使用者需要先在對應該使用者的該銀行帳號存有一第一貨幣金額,例如台幣三十萬元。
接著,該使用者藉由該電子裝置3執行該應用程式,以使得該電子裝置3與該第一電腦主機1建立連線。該使用者還操作該電子裝置3,以輸入或選擇一欲兌換貨幣金額、一兌換幣別、對應該使用者的該銀行帳號、一提領時間、及一提領地點,使得該電子裝置3產生包含該欲兌換貨幣金額、該兌換幣別、該銀行帳號、該提領時間、及該提領地點的該結匯資料。舉例來說,該預兌換貨幣金額是台幣三十萬元,該兌換幣別是美金,該提領地點是該銀行的其中該分行,表示該使用者欲將台幣三十萬元兌換為美金,並在其中該分行領取美金。
該電子裝置3將該結匯資料傳送至該第一電腦主機1。當該第一電腦主機1接收到來自該電子裝置3的該結匯資料時,根據該結匯資料,在判斷該銀行帳號存有該第一貨幣金額,且該第一貨幣金額大於等於該欲兌換貨幣金額之後,將一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第二電腦主機2及該電子裝置3。該待提領資訊包含對應該欲兌換貨幣金額與該兌換幣別的一第二貨幣金額、該提領時間、及對應該電子裝置3的一識別碼。
更詳細地說,當該電子裝置3產生該結匯資料,且該第一電腦主機1接收到該結匯資料並判斷該銀行帳號的該第一貨幣金額大於等於該欲兌換貨幣金額時,決定該第二貨幣金額與該欲兌換貨幣金額之間的匯率。承前例,即該電子裝置3例如在該使用者按下兌換虛擬按鍵,且該第二電腦主機2判斷該第一貨幣金額大於等於該欲兌換貨幣金額時,決定台幣與美金之間的匯率,如30:1,則該第二貨幣金額是美金一萬元。此外,該第一電腦主機1根據該結匯資料的該提領地點,而選擇將該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銀行的其中對應該提領地點的分行的該第二電腦主機2。
該電子裝置3在接收到該待提領資訊之後,根據該待提領資訊,產生一兌換條碼。更具體地說,該電子裝置3包括一顯示器31,該使用者在該提領時間前往該銀行的其中該分行,並藉由該顯示器31顯示該兌換條碼。該第二電腦主機2包括一掃描器21,該櫃台行員藉由該掃描器21使得該第二電腦主機2獲得該兌換條碼。該第二電腦主機2根據接收到來自該第一電腦主機1的該待提領資訊,判斷該掃描器21所獲得的該電子裝置3的該兌換條碼是否正確。當判斷該兌換條碼正確時,該金融人員在該提領時間或在該提領時間之後給付該使用者該第二貨幣金額,例如美金一萬元。
另外要補充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使用者在該銀行帳號存有該第一貨幣金額,該第一貨幣金額至多可以分成三筆該欲兌換貨幣金額。承前例,該第一貨幣金額的台幣三十萬元至多可以分成三次兌換,且三次的該欲兌換金額是由該使用者決定,以避免該銀行的作業過於繁瑣。再者,當該提領時間是某日的下午時,該第一電腦主機1必須在該某日的12點之前將該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第二電腦主機2,即該使用者必須在該某日的12點之前產生該結匯資料。當該提領時間是某日的上午時,該第一電腦主機1必須在該某日的前一日的16點之前將該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第二電腦主機2,即該使用者必須在該某日的前一日的16點之前產生該結匯資料。
綜上所述,藉由該結匯系統實現一種類似雲端的概念,使得客戶可以根據所選擇的時間與地點,隨時隨地取得現鈔,而不被空間及時間所侷限,不但客戶方便,也減少銀行櫃員的負擔。再者,該電子裝置的該顯示器還能夠顯示尚未提領的該第二貨幣金額,以提醒客戶前往領取。此外,該銀行也能夠將結匯的相關兌換收益,歸屬於負責提供現鈔的分行,以達到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及公平性,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第一電腦主機 2‧‧‧第二電腦主機 21‧‧‧掃描器 3‧‧‧電子裝置 31‧‧‧顯示器
本新型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方塊圖,說明本新型結匯系統的一實施例。

Claims (9)

  1. 一種結匯系統,包含:
    一第一電腦主機,對應一金融業者,並儲存對應一使用者的一銀行帳號;
    一電子裝置,執行一應用程式,以與該第一電腦主機建立連線,並藉由該使用者操作,以產生一包含一欲兌換貨幣金額、一提領時間及、一提領地點的結匯資料,且將該結匯資料傳送至該第一電腦主機;及
    一第二電腦主機,對應該金融業者及該提領地點,並適用於一金融人員操作,且與該第一電腦主機建立連線;
    其中,當該第一電腦主機接收到來自該電子裝置的該結匯資料時,根據該結匯資料,在判斷該銀行帳號存有一第一貨幣金額,且該第一貨幣金額大於等於該欲兌換貨幣金額之後,將一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第二電腦主機及該電子裝置,該待提領資訊包含對應該欲兌換貨幣金額與一兌換幣別的一第二貨幣金額、該提領時間、及對應該電子裝置的一識別碼,
    該電子裝置在接收到該待提領資訊之後,根據該待提領資訊,產生一兌換條碼,該第二電腦主機在接收到該待提領資訊之後,根據該待提領資訊判斷該電子裝置的該兌換條碼是否正確,當該兌換條碼正確時,該金融人員在該提領時間給付該使用者該第二貨幣金額。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結匯系統,其中,該使用者藉由操作該電子裝置輸入或選擇該欲兌換貨幣金額、該兌換幣別、對應該使用者的該銀行帳號、該提領時間、及該提領地點,該電子裝置所產生的該結匯資料包含該欲兌換貨幣金額、該兌換幣別、該銀行帳號、該提領時間、及該提領地點。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結匯系統,其中,當該電子裝置產生該結匯資料,且該第一電腦主機判斷該銀行帳號的該第一貨幣金額大於等於該欲兌換貨幣金額時,決定該第二貨幣金額與該欲兌換貨幣金額之間的匯率。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結匯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顯示器,以顯示該兌換條碼,該第二電腦主機包括一掃描器,該金融人員藉由該掃描器使得該第二電腦主機獲得該兌換條碼。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結匯系統,其中,該使用者在該銀行帳號存有該第一貨幣金額,該第一貨幣金額至多可以分成三筆該欲兌換貨幣金額。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結匯系統,其中,當該提領時間是某日的下午時,該第一電腦主機必須在該某日的12點之前將該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第二電腦主機。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結匯系統,其中,當該提領時間是某日的上午時,該第一電腦主機必須在該某日的前一日的16點之前將該待提領資訊傳送至該第二電腦主機。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結匯系統,其中,該金融業者是一銀行,該金融人員是一櫃台行員,該第一電腦主機屬於該銀行且處理結匯帳務的電腦,該第二電腦主機屬於該銀行且位於一分行,並由該櫃台行員操作。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結匯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是一智慧型手機、一平板電腦、或一筆記型電腦的行動裝置。
TW108204762U 2019-04-18 2019-04-18 結匯系統 TWM583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4762U TWM583094U (zh) 2019-04-18 2019-04-18 結匯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4762U TWM583094U (zh) 2019-04-18 2019-04-18 結匯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3094U true TWM583094U (zh) 2019-09-01

Family

ID=68620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4762U TWM583094U (zh) 2019-04-18 2019-04-18 結匯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3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39455A1 (en) Universal Interface Card Swipe Terminal Point of Sale System With Multiple Mobile Wallets/Payment Applications
JPH11259588A (ja) ペイメントシステム、電子財布装置、金融機関処理装置、電子財布管理装置及び口座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9070931A (ja) 銀行システム、銀行システム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292606A (zh)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2411743A (zh) 动态货币转换交易系统
CN107578227A (zh) 多卡合一的诊间支付系统及方法
JPH11272785A (ja) 多通貨電子マネー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50379483A1 (en) 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 transaction system
TWM583094U (zh) 結匯系統
US20230274622A1 (en) Kiosk-bas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 deposit of coin and/or other cash value
US116206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access
US20200118119A1 (en) Currency Agnostic Conversion And Deployment System
KR20190044040A (ko) 동적 통화 전환 거래 시스템
TWM598450U (zh) 外幣購兌系統
JP2002197552A (ja) 価格または代金を表示するシステム
JP7256322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160073370A (ko) 동적 통화 전환 거래 시스템
RU113575U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терминальная платежная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онная квитанция"
CN109214918A (zh) 用于经由蜂窝通信进行离线数字交换的方法和系统
RU115104U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терминальная платежная система само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электронная квитанция"
JP6227181B1 (ja) 引き落し制御装置、引き落し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21272B2 (ja) 口座管理装置、決済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RU187125U1 (ru) Платежный терминал
JP2008242784A (ja) 自動取引装置及び自動取引システム
JP7135462B2 (ja) 取引処理プログラム、取引処理方法、取引処理機、及び取引処理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