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2536U - Wireless connection fan and its module - Google Patents

Wireless connection fan and its modu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2536U
TWM582536U TW108202690U TW108202690U TWM582536U TW M582536 U TWM582536 U TW M582536U TW 108202690 U TW108202690 U TW 108202690U TW 108202690 U TW108202690 U TW 108202690U TW M582536 U TWM582536 U TW M58253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wireless connection
fan
fans
pow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2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偉智
Original Assignee
超昱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超昱國際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超昱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2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2536U/zh
Publication of TWM582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2536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無線連接風扇與其模組,其中無線連接風扇包括有外殼、風扇、電力組,外殼設有接收訊號以及傳輸訊號功能之無線感應器無線感應器,該電力組包括有至少一線圈以及一電源用以無線充電,而無線連接風扇模組包括有複數無線連接風扇,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彼此之間以各自的無線感應器相互傳輸訊號,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任二者相鄰之二線圈互相感應對其中一者電源充電,以達到無線連接風扇的功能。

Description

無線連接風扇與其模組
本創作是一種無線連接風扇與其模組,應用於如電腦主機等電子設備以供散熱之用。
現今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各種電子裝置例如電腦主機這類其處理效能越來越高,其內部元件產生的熱能也越來越高,為了應對此一情況,電子裝置內部必定設置有散熱裝置,其中一種常見的散熱裝置就是散熱風扇,散熱風扇是一種以風扇轉動時會使空氣流動的原理,將電子設備內部元件所傳導致內部空氣的熱能吹往電子設備之外。
由於為了能有效的利用電子裝置內部的空間,會選擇以多個較小的風扇裝設於電子設備內,例如台灣公告號M526631,如該公告號第二圖所示,該風扇具有一輸出/一輸入之端子,串接多顆風扇時以I/O模組連接線之連接器接頭插接彼此的端子接頭,以達到串接多顆風扇的功能。或是如台灣公告號M526631第三圖所示以電線連接設備的風扇,以利用其各自的輸入端子來與電源作電性連接。
本創作提供一種無線連接風扇與其模組,應用於如電腦主機 等電子設備以供散熱之用,是一種新型態的風扇,其設有無線感應器可以接收以及傳輸訊號,以及設有具備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力組,以達到無線連接風扇的功能。
一種無線連接風扇,包括有一外殼、一風扇、一電力組,其中:該外殼設有接收訊號以及傳輸訊號功能之至少一無線感應器,該外殼設有一電路板,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電力組以及風扇分別與該電路板電性連接,該電力組包括有至少一線圈以及一電源用以無線充電。
一種無線連接風扇模組,包括有複數無線連接風扇,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分別包括有一外殼、一風扇、一電力組,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其各自的外殼分別設有至少一無線感應器,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彼此之間以各自的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傳輸以及接收訊號;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其各自的外殼分別設有一電路板,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其各自的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電力組以及風扇分別與各自的該電路板電性連接,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之電力組分別包括有至少一線圈以及一電源,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任二者相鄰之二線圈互相感應對其中一者該電源充電。
1‧‧‧無線連接風扇
2‧‧‧外殼
3‧‧‧風扇
31‧‧‧轉速感測器
4‧‧‧電力組
41‧‧‧線圈
42‧‧‧電源
5‧‧‧無線感應器
6‧‧‧電路板
7‧‧‧燈組
71‧‧‧LED燈
8‧‧‧電腦主機
81‧‧‧感測部
第一圖為本創作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無線連接風扇方塊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與電腦主機傳輸以及接收訊號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之線圈與電腦主機感應充電示意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之無線感測器位於外殼內部示意圖。
第六圖為電腦主機傳輸訊號至本創作以控制風扇風速,以及本創作風速訊號傳送至電腦主機示意圖。
第七圖為電腦主機傳輸訊號至本創作以控制燈組示意圖。
第八圖為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並排應用立體示意圖。
第九圖為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之間傳輸與接收訊號,以及與電腦主機傳輸與接收訊號示意圖。
第十圖為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之間以線圈感應充電,以及其中一無線連接風扇以線圈與電腦主機感應充電示意圖。
第十一圖為本創作之無線感測器位於外殼內部示意圖。
第十二圖為電腦主機傳輸訊號至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以控制風扇風速,以及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之風速訊號傳送至電腦主機示意圖。
第十三圖為電腦主機傳輸訊號至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以控制燈組示意圖。
為清楚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如圖所示一種無線連接風扇1,包括有一外殼2、一風扇3、一電力組4,其中:該外殼2設有接收訊號以及傳輸訊號功能之至少一無線感應器5,該外殼2設有一電路板6,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5、電力組4以及風扇3分別與該電路板6電性連接,該電力組4包括有至少一線圈41以及一電源42用以無線充電。
根據上述在此進一步詳細敘述本創作的實施方式,如第一至第四圖所示,本實施例無線連接風扇1以具有二無線感應器5、二線圈41為例。如第三圖所示,無線連接風扇1以其中一無線感應器5與電腦主機8感測部81進行傳輸以及接收無線訊號。如第四圖所示,電腦主機8之充電部82以電磁感應、電磁諧振其中一者或二者皆有的方式,感應無線連接風扇1 電力組4之其中一線圈41,該其中一線圈41即可對電源42進行充電。
根據上述可以得知本創作無線連接風扇1其接收以及傳輸訊號的方式、電力供給方面皆可以無線的方式達成,不用如習知散熱風扇一般無論是傳輸訊號還是電力供給都需要依靠線材、橋接器等實體傳輸媒介,不用佈線的好處增還加了電腦主機內部的空間。
本創作如第一圖以及第五圖所示,其中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5位於該外殼2之表面或該外殼2之內部,本實施例以具有二無線感應器5為例,該二無線感應器5位於該外殼2之表面在傳輸以及接收訊號時有著較佳的訊號,該二無線感應器5位於該外殼2之內部時較不容易因碰撞、灰塵等原因造成該二無線感應器5之損傷。
本創作如第二圖以及第六圖所示進一步該外殼2設有一轉速感測器31,該無線連接風扇1藉由其中一無線感應器5接收電腦主機8感測部81之訊號並經由電路板6控制其風扇3之轉速,經由轉速感測器31偵測其風扇3轉速並經由其中一無線感應器5將訊號傳輸至電腦主機8感測部81。
本創作如第二圖以及第七圖所示,進一步該外殼2設有一燈組7,本實施例之燈組7以具有複數可變色LED燈71為例,該無線連接風扇1藉由其中一無線感應器5接收電腦主機8感測部81之訊號,並經由電路板6控制該複數可變色LED燈71以達到色彩的變化以及明亮度。
本創作其中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5可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或具有接收以及傳輸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訊號功能之無線感應器5,RFID是目前無線射頻辨識技術的關鍵。無線射頻辨識標籤可存儲一定容量的資訊並具一定的資訊處理功能,讀寫設備可通過無線電訊號以一定的數據傳輸率與標籤交換資訊,作用距離可根據採用的技術從若干厘米到1公里不等,5G,是指第五代行動通訊 技術,是4G系統後的延伸,擁有更佳的傳輸速度以及更低的延遲。
本創作其中該電力組4所應用的無線充電為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所制定的QI無線充電標準,WPC以制定所有電子裝置都能相容的無線低功率充電國際標準為使命,使用WPC所制定的無線充電標準可以大幅減少其無線充電有可能無法匹配之問題。
為清楚說明本創作無線連接風扇1模組的實施方式,請參閱第二圖以及第八圖至第十圖,如圖所示一種無線連接風扇1模組,包括有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分別包括有一外殼2、一風扇3、一電力組4,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其各自的外殼2分別設有至少一無線感應器5,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彼此之間以各自的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5傳輸以及接收訊號;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其各自的外殼2分別設有一電路板6,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其各自的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5、電力組4以及風扇3分別與各自的該電路板6電性連接,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之電力組4分別包括有至少一線圈41以及一電源42,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任二者相鄰之二線圈41互相感應對其中一者該電源42充電。
根據上述在此進一步詳細敘述本創作的實施方式,如第二圖以及第八圖至第十圖所示,本實施例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以分別具有二無線感應器5、二線圈41為例。如第九圖所示,電腦主機8感測部81與相鄰之無線連接風扇1相鄰之無線感應器5進行傳輸以及接收無線訊號,而任相鄰二無線連接風扇1彼此之間以相鄰之二無線感應器5傳輸以及接收訊號。如第十圖所示,電腦主機8之充電部82以電磁感應、電磁諧振其中一者或二者皆有的方式,感應與相鄰之無線連接風扇1相鄰之線圈41,即可對相鄰之無線連接風扇1電源42進行充電,而任二無線連接風扇1以相鄰之二線圈41互相感應對其中一者該電源42充電。
根據上述可以得知本創作無線連接風扇1模組其接收以及傳輸訊號的方式、電力供給方面皆可以無線的方式達成,即使是串接多個無線連接風扇2也不用如習知散熱風扇3般,無論是傳輸訊號還是電力供給都需要依靠線材、橋接器等實體傳輸媒介,不用佈線的好處增加了電腦主機8部的空間。
本創作如第八圖以及第十一圖所示,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各自的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5分別位於該複數外殼2表面或該複數外殼2內部本實施例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分別具有二無線感應器5例,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別具有的二無線感應器5於各自外殼2表面時,在傳輸以及接收訊號時有著較佳的訊號,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別具有的二無線感應器5於各自外殼2內部時較不容易因碰撞、灰塵等原因造成該二無線感應器5損傷。
本創作如第二圖、第九圖以及第十二圖所示,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別進一步設有一轉速感測器31,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各自的轉速感測器31感測其各自的風扇3轉速,並經由與電腦主機8感測部81相鄰之無線感應器5,將風扇3轉速訊號傳輸至電腦主機8感測部81,以供電腦主機8偵測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之轉速。與電腦主機8感測部81相鄰之無線連接風扇1,藉由與感測部81相鄰之無線感應器5接收電腦主機8感測部81之風速控制訊號,而接收風速控制訊號之無線連接風扇1與相鄰之無線連接風扇1,彼此之間以相鄰之二無線感應器5傳輸以及接收該風速控制訊號,以此方法直至風速控制訊號傳輸至最後一個無線連接風扇1,風速控制訊號控經由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各自的電路板6,控制各自的風扇3之轉速。
本創作如第二圖、第九圖以及第十三圖所示,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分別進一步設有一燈組7,本實施例之燈組7以具有複數可變色LED燈71為例,與電腦主機8感測部81相鄰之無線連接風扇1,藉由與感測 部81相鄰之無線感應器5接收電腦主機8感測部81之LED控制訊號,而接收LED控制訊號之無線連接風扇1與相鄰之無線連接風扇1,彼此之間以相鄰之二無線感應器5傳輸以及接收該LED控制訊號,以此方法直至LED控制訊號傳輸至最後一個無線連接風扇1,LED控制訊號控經由複數無線連接風扇1各自的電路板6,控制各自之複數可變色LED燈71之色彩的變化以及明亮度的調整。
本創作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各自的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可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或具有接收以及傳輸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訊號功能之無線感應器5,RFID是目前無線射頻辨識技術的關鍵。無線射頻辨識標籤可存儲一定容量的資訊並具一定的資訊處理功能,讀寫設備可通過無線電訊號以一定的數據傳輸率與標籤交換資訊,作用距離可根據採用的技術從若干厘米到1公里不等,5G,是指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是4G系統後的延伸,擁有更佳的傳輸速度以及更低的延遲。
本創作其中該複數電力組4所應用的無線充電為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所制定的QI無線充電標準,WPC以制定所有電子裝置都能相容的無線低功率充電國際標準為使命,使用WPC所制定的無線充電標準可以大幅減少其無線充電有可能無法匹配之問題。
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無線連接風扇與其模組」,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 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創作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Claims (12)

  1. 一種無線連接風扇,包括有一外殼、一風扇、一電力組,其中:該外殼設有接收訊號以及傳輸訊號功能之至少一無線感應器,該外殼設有一電路板,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電力組以及風扇分別與該電路板電性連接,該電力組包括有至少一線圈以及一電源用以無線充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連接風扇,其中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位於該外殼之表面或該外殼之內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連接風扇,進一步該外殼設有一轉速感測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無線連接風扇,進一步該外殼設有一燈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無線連接風扇,其中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可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或具有接收以及傳輸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訊號功能之無線感應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無線連接風扇,其中該電力組所應用的無線充電為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所制定的QI無線充電標準。
  7. 一種無線連接風扇模組,包括有複數無線連接風扇,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分別包括有一外殼、一風扇、一電力組,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其各自的外殼分別設有至少一無線感應器,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彼此之間以各自的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傳輸以及接收訊號;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其各自的外殼分別設有一電路板,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其各自的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電力組以及風扇分別與各自的該電路板電性連接,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之電力組分別包括有至少一線圈以及一電源,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任二者相鄰之二線圈互相感應對其中一者該電源充電。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無線連接風扇模組,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其各自的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分別位於該複數外殼之表面或該複數外殼之內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無線連接風扇模組,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分別進一步設有一轉速感測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無線連接風扇模組,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分別進一步設有一燈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無線連接風扇模組,其中該複數無線連接風扇各自的該至少一無線感應器可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或具有接收以及傳輸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訊號功能之感應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無線連接風扇模組,其中該複數電力組所應用的無線充電為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所制定的QI無線充電標準。
TW108202690U 2019-03-06 2019-03-06 Wireless connection fan and its module TWM582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690U TWM582536U (zh) 2019-03-06 2019-03-06 Wireless connection fan and its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690U TWM582536U (zh) 2019-03-06 2019-03-06 Wireless connection fan and its modu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2536U true TWM582536U (zh) 2019-08-21

Family

ID=68317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2690U TWM582536U (zh) 2019-03-06 2019-03-06 Wireless connection fan and its modu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25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216206S (zh) 2021-05-25 2021-12-21 海韻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磁吸式風扇
TWI826128B (zh) * 2021-12-10 2023-12-11 美商海盜船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 餅坯型電連接器及智慧型風扇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216206S (zh) 2021-05-25 2021-12-21 海韻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磁吸式風扇
TWI826128B (zh) * 2021-12-10 2023-12-11 美商海盜船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 餅坯型電連接器及智慧型風扇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096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wireless charging structure
CN104937769A (zh) 模块化电子设备
TWM582536U (zh) Wireless connection fan and its module
JP2011036125A (ja) 非接触充電装置及び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並びに非接触充電方法
CN204927513U (zh) 合成线圈天线
WO2021118294A1 (ko) 코일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931145B2 (en)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TWI699066B (zh) 無線充電轉換裝置以及具有無線充電轉換裝置的保護殼
KR102624539B1 (ko) 연결 부재로 연결된 복수의 회로 기판 사이에 상 변환 물질(phage change material:PCM)이 충진된 전자 장치
US7044750B1 (en) Network connector
US10498164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TW201729514A (zh) 感應式電源供應器之電路板模組
WO2018008996A1 (ko) 코일 타입 기반의 안테나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WO2018129944A1 (zh) 一种pcb及信号传输系统
JP2012075283A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送電装置
US20200161902A1 (en) Detachable charging pad
CN112313855B (zh) 用于在电子设备间传输能量和交换数据的系统
CN112292741B (zh) 堆叠线圈结构以及包括该堆叠线圈结构的电子装置
US7079778B1 (en) Rugged shock-resistant backplane for embedded systems
JP5624089B2 (ja) ブロードバンド電力ライ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04659590A (zh) 一种usb连接器
CN203760771U (zh) 一种usb连接器
TWM562895U (zh) 風扇無線訊號傳輸系統
CN210864715U (zh) 一种集成硬件加密的arm核心板
CN109992060A (zh) 层叠式多路服务器系统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