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2519U - Inner mold device for sliding molding die of building suite - Google Patents

Inner mold device for sliding molding die of building sui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2519U
TWM582519U TW108205969U TW108205969U TWM582519U TW M582519 U TWM582519 U TW M582519U TW 108205969 U TW108205969 U TW 108205969U TW 108205969 U TW108205969 U TW 108205969U TW M582519 U TWM582519 U TW M58251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ner mold
forming
adjusting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5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淵河
Original Assignee
李宜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宜君 filed Critical 李宜君
Priority to TW108205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2519U/zh
Publication of TWM582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2519U/zh

Links

Abstract

一種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該內模裝置包括一第一內模和二第二內模。該第一內模包括一第一頂板和二第一成型板,每一該第二內模包括一第二頂板、二第二成型板和一第三成型板,該第一內模中至少一第一成型板為一第一活動板,該第一活動板和該第一頂板之間設有一第一縮進機構,每一該第二內模中至少一第二成型板為一第二活動板,該第二活動板和該第二頂板之間設有一第二縮進機構。該脫模方法是通過該第一縮進機構和該第二縮進機構減少寬度方向上的摩擦力,並通過先移動該第一內模再移動該等第二內模的方式消除長度方向上的摩擦力,故能有效避免破壞建築物的混凝土結構,可具有優良的施工品質。

Description

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建築施工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
建築物的施工過程中,通過設置可向上滑動的一外模和一內模,來分段成型出一建築物套間的數個牆體,然而設於該建築物套間之該等牆體間的一樓板則需要單獨吊裝,施工效率低,若是利用該內模的頂板來成型該樓板,即可在成型套間混凝土牆體後直接成型出該樓板,施工效率可顯著提高,但是利用該內模的頂板直接成型出該樓板,卻會出現成型完成後,該內模會被包在該建築物套間的上部,難以向下脫模,如果強制脫模則會存在破壞該內模或混凝土結構的風險。
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方便內模脫模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
本新型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該內模裝置包括一個處於中間位置的第一內模,以及兩個位於該第一內模兩相反側的第二內模,該第一內模與該等第二內模透過一個鎖定機構連接,且該第一內模包括一個位於頂部的第一頂板,以及兩個設在兩側的第一成型板,每一個該第二內模包括一個位於頂部且適用於與該第一頂板相配合成型出一個樓板的第二頂板,以及位於側面且適用於與該第一成型板相配合成型數個牆體的兩個第二成型板與一個第三成型板,該等第二成型板與該第一成型板齊平共面,該等第一成型板的其中至少一個為一個第一活動板,所述第一活動板和該第一頂板之間設有一個能使該第一活動板向該第一內模的內側移動的第一縮進機構,該等第二成型板的其中至少一個為一個第二活動板,所述第二活動板和對應的該第二頂板間設有一個能使該第二活動板向對應的該第二內模的內側移動的第二縮進機構。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通過該第一內模及該等第二內模的設置,以及該第一縮進機構和該第二縮進機構的設置,能夠有效地將被包在建築物套間上部的內模裝置向下脫模,脫模方便且不會破壞混凝土結構,故具有較佳的實用性。
參閱圖1、2、3、4,本新型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之一實施例,適用於可上下滑移地間隔設置在一個外模(圖未示)內,並與該外模之間形成有一個灌漿空間(圖未示),繼而在該灌漿空間內陸續灌漿建造出一個建築物16,該建築物16包括數個直立延伸且圍繞形成於四周的牆體17',及數個水平延伸且上下間隔地連接在該等牆體17'間的樓板17(圖中僅顯示出一個),亦亦即建構出數層上下連接的套間。就該建築物16的其中一個套間來看,該內模裝置之外周面適用於成型出該等牆體17',且該內模裝置之頂面適用於成型出該樓板17,以下僅就成型出一個該套間的狀態來說明。
該內模裝置的形狀呈長方體,乃沿著一個長度方向L分為三個內模,包括一個位於中央的第一內模1,以及兩個分別位於該第一內模1之兩側的第二內模2,該第一內模1與該等第二內模2透過一個鎖定機構(圖未示)連接。該第一內模1為底邊大於頂邊的等腰梯形體。每一個該第二內模2為頂邊大於底邊且遠離該第一內模1之一側的角隅呈直角的直角梯形體。該等第二內模2能相對於該第一內模1相向或反向移動。
該第一內模1包括一個水平位於頂部的第一頂板401、兩個沿著該長度方向L相間隔並分別位於該第一頂板401之兩側的第一腰板400,以及兩個沿著一個垂直於該長度方向L之寬度方向W相間隔並分別位於該第一頂板401之另兩側的第一成型板402。該等第一腰板400由該第一頂板401之兩側向下且逐漸反向往外傾斜延伸,並分別鄰靠於該等第二內模2,該等第一成型板402由該第一頂板401之另兩側直向往下延伸。
該第一內模1的該等第一成型板402的其中至少一者為一塊能活動的第一活動板403。於圖1、2中該第一內模1是以朝向讀者的該第一成型板402為該第一活動板403。該第一內模1還包括一個設置在該第一活動板403與該第一頂板401之間的第一縮進機構403',該第一縮進機構403'能使該第一活動板403向內往另一個該第一成型板402的方向移動。
參閱圖3、4、5、6,該第一縮進機構403'包括一個由該第一頂板401往下延伸並位於該第一活動板403內側的第一連接板404、數個設置在該第一連接板404內側的第一連動板405,及數個由該第一活動板403向內且朝下傾斜延伸並可移動地插設於該第一連接板404與該等第一連動板405中的第一位移斜塊406。該第一連接板404具有數個位置對應該等第一位移斜塊406的第一避空槽407。每一個該第一連動板405形成有一個位置對應各別的該第一避空槽407的第一斜導孔405'。每一個該第一位移斜塊406與該第一活動板403之間形成一個45度的夾角,且穿設在對應的該第一避空槽407及對應的該第一斜導孔405'中。每一個該第一斜導孔405'傾斜延伸的傾斜角度(方向)與對應的該第一位移斜塊406傾斜延伸的傾斜角度(方向)相同。
該第一頂板401鄰近該第一活動板403的部位,形成有一個由外往內朝下45度傾斜延伸的倒角邊401',該倒角邊401'的設計有利於該第一活動板403相對往內移動。該第一縮進機構403'還包括一個設置於該第一活動板403的頂端內側且與該第一頂板401的該倒角邊401'對應的密封膠條408。
參閱圖3、4、7,該第一連接板404還具有數個第二避空槽412。該第一縮進機構403'還包括數個用於帶動調節該第一活動板403與該第一連接板404的間距的第一調節單元406'。每一個該第一調節單元406'包括一個由該第一活動板403內側往內突伸且穿過相對應之該第二避空槽412的第一調整座409、一個由該第一連接板404內側往內突伸且對應該第一調整座409的第一固定座410,及一個直立設置在該第一調整座409與該第一固定座410中的第一調整螺絲411。該第一調整座409具有一個上下貫通的螺紋孔409'。該第一固定座410具有一個對應該螺紋孔409'且上下貫通的第一位移槽413。該第一調整螺絲411螺設於該螺紋孔409'並穿過該第一位移槽413。
每一個該第一調節單元406'還包括一個能限制該第一調整螺絲411相對於該第一固定座410上下移動範圍的第一限位模組413'。該第一限位模組413'包括兩顆位於該第一固定座410上方且與該第一調整螺絲411螺接的第一螺母414,以及兩顆位於該第一固定座410下方且與該第一調整螺絲411螺接的第二螺母415。該等第一螺母414兩個一組地互相自鎖形成一個限制該第一調整螺絲411相對於該第一固定座410向下運動的第一上限位體414'。該等第二螺母415兩個一組地互相自鎖形成一個限制該第一調整螺絲411相對於該第一固定座410向上運動的第一下限位體415'。該第一限位模組413'還包括兩片墊片416,該等墊片416分別設置於該第一上限位體414'和該第一固定座410之間,以及該第一下限位體415'和該第一固定座410之間。
而該第一頂板401對應該等第一調整螺絲411的部位各別形成有一個缺口401'',及一個可取離該缺口401''地塞置在該缺口401''中的第一封塊417。每一個缺口401''可便於供一支扳手(圖未示)從上方伸入該第一內模1內部來調節對應的該第一調整螺絲411。
參閱圖3、4、5、7,每一個該第一縮進機構403'的工作原理如下:透過該扳手伸入相對應的缺口401''並旋轉該第一調整螺絲411,由於該第一調整螺絲411與該第一調整座409螺接,且該第一限位模組413'限位使該第一調整螺絲411不能向上移動,故該第一調整座409會相對沿著該第一調整螺絲411向下移動,而帶動該第一活動板403一起移動,同時如圖6所示該等第一位移斜塊406也會沿著對應的該等第一斜導孔405'往內朝下移動,使得該第一活動板403的移動方向與該第一連接板404的法線方向的夾角為45度,讓該第一活動板403向內移近該第一連接板404,移動的過程中,該密封膠條408緊密貼合於該第一頂板401的倒角邊401',能防止混凝土通過縫隙流進該第一連接板404和該第一活動板403之間。
參閱圖1、2、3、4,每一個該第二內模2包括一個水平位於頂部且與該第一內模1的該第一頂板401齊平的第二頂板421、一個傾斜位在該長度方向L上且鄰靠於相對應之該第一腰板400的第二腰板420、兩個沿著該寬度方向W相間隔並與該第一內模1的該等第一成型板402齊平共面的第二成型板422,以及一個直立位在該長度方向L上且與該第二腰板420相間隔的第三成型板423。該等第二頂板421與該第一頂板401相配合構成該內模裝置的一個內模頂板440,適用於成型出該樓板17。沿著該長度方向L延伸且位於同側之該等第二成型板422與該第一成型板402相配合構成該內模裝置的其中一個長側板,沿著該寬度方向W延伸且相間隔的該等第三成型板423分別構成該內模裝置的兩短側板,該等長側板及該等短側板,適用於配合該外模成型出該等牆體17'。
每一個該第二內模2的該等第二成型板422的其中至少一者為一塊能活動的第二活動板424。於圖1、2中每一個該第二內模2是以朝向讀者的該第二成型板422為該第二活動板424,該第二活動板424與該第一活動板403位於同一側。每一個該第二內模2還包括一個設置在該第二活動板424與該第二頂板421之間的第二縮進機構424',該第二縮進機構424'能使該第二活動板424向內往另一個該第二成型板422的方向移動。
參閱圖3、4、8、9,每一個該第二縮進機構424'包括一個由對應的該第二頂板421往下延伸並位於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424內側的第二連接板425、數個設置在第二連接板425內側的第二連動板426,及數個由該第二活動板424向內且朝下傾斜延伸並可移動地插設於該第二連接板425與該等第二連動板426中的第二位移斜塊427。
每一個該第二連接板425具有數個位置對應該等第二位移斜塊427的第三避空槽428。每一個該第二連接板425形成有一個位置對應各別的該第三避空槽428的第二斜導孔426'。每一個該第二位移斜塊427與該第二活動板424之間形成一個45度的夾角,且穿設在對應的該第三避空槽428及對應的該第二斜導孔426'中,該第二位移斜塊427還如圖3所示朝下往該第一內模1傾斜延伸,而與垂直方向(即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即寬度方向W)相配合界定出一個45度的夾角,也就是說,每一個該第二位移斜塊427在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424上的投影,與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夾角都為45度。每一個該第二斜導孔426'傾斜延伸的傾斜角度(方向)與對應的該第二位移斜塊427傾斜延伸的傾斜角度(方向)相同。
該第二頂板421鄰近該第二活動板424的部位,形成有一個由外往內朝下45度傾斜延伸的倒角邊421'。每一個第三成型板423形成有一個朝向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424且往內傾斜45度延伸的倒角邊423'(見圖11)。該等倒角邊421'、423'的設計有利於該第二活動板424相對往內移動。該第二縮進機構424'還包括一個設置於該第二活動板424的頂端內側且與該第二頂板421的該倒角邊421'對應的密封膠條408。
參閱圖3、4、10,每一個該第二連接板425還具有數個第四避空槽435。該第二縮進機構424'還包括數個用於帶動調節該第二活動板424與該第二連接板425的間距的第二調節單元427'。每一個該第二調節單元427'包括一個由該第二活動板424內側往內突伸且穿過相對應之該第四避空槽435的第二調整座429、一個由該第二連接板425內側往內突伸且對應該第二調整座429的第二固定座430,及一個直立設置在該第二調整座429與該第二固定座430中的第二調整螺絲431。該第二調整座429具有一個上下貫通的螺紋孔429'。該第二固定座430具有一個對應該螺紋孔429'且上下貫通的第二位移槽432。該第二調整螺絲431螺設於該螺紋孔429'並穿過該第二位移槽432。
每一個該第二調節單元427'還包括一個能限制該第二調整螺絲431相對於該第二固定座430上下移動範圍的第二限位模組431'。該第二限位模組431'包括兩顆位於該第二固定座430上方且與該第二調整螺絲431螺接的第三螺母433,以及兩顆位於該第二固定座430下方且與該第二調整螺絲431螺接的第四螺母434。該等第三螺母433兩個一組地互相自鎖形成一個限制該第二調整螺絲431相對於該第二固定座430向下運動的第二上限位體433'。該等第四螺母434兩個一組地互相自鎖形成一個限制該第二調整螺絲431相對於該第二固定座430向上運動的第二下限位體434'。該第二限位模組431'還包括兩片墊片416,該等墊片416分別設置於該第二上限位體433'和該第二固定座430之間,以及該第二下限位體434'和該第二固定座430之間。
而該第二頂板421對應該等第二調整螺絲431的部位各別形成有一個缺口421'',及一個可取離該缺口421''地塞置在該缺口421''中的第二封塊437。每一個缺口421''可便於供該扳手從上方伸入該第二內模2內部來調節對應的該第二調整螺絲431。
參閱圖3、4、8、10,每一個該第二縮進機構424'的工作原理如下:透過該扳手伸入相對應的缺口421''並旋轉該第二調整螺絲431,由於該第二調整螺絲431與該第二調整座429螺接,且該第一限位模組413'限位使該第二調整螺絲431不能向上移動,故該第二調整座429會相對沿著該第二調整螺絲431向下移動,而帶動該第二活動板424一起移動,同時如圖9所示該等第二位移斜塊427也會沿著對應的該等第二斜導孔426'往內朝下移動,使得該第二活動板424的移動方向與該第二連接板425的法線方向的夾角為45度,且移動方向在對應的該第二連接板425上的投影,與水平方向(即寬度方向W)及垂直方向(即上下方向)的夾角也都為45度(如圖3所示),讓該第二活動板424向內移近該第二連接板425,移動的過程中,該密封膠條408緊密貼合於該第二頂板421的倒角邊421'及該第三成型板423的倒角邊423'以順利移動,故能防止混凝土通過縫隙流進該第二連接板425和該第二活動板424之間。
當完成一層套間的所述牆體17'和所述樓板17的成型工作之後,還可以利用一種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的脫模方法,來將該內模裝置脫模取出,該脫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參閱圖2、5、6、7,解除該鎖定機構(圖未示),利用該第一內模1的該第一縮進機構403'使該第一活動板403向下並往內朝該第一連接板404移動而完成縮模。
(2)利用兩個支撐機構(圖未示)支撐該等第二內模2,同時利用一個移動頂升小車(圖未示)將外形呈等腰梯形的該第一內模1往下取下,此時該等第二內模2之間將形成一個避讓空間S2(見圖2)。
(3)將該第一內模1拆分為體積更小的零模組,並透過一個取模機械手(圖未示)取出。
(4)參閱圖2、8、9、10,利用每一第二縮進機構424'使對應的該第二內模2的該第二活動板424向下且往內朝對應的該第二連接板425移動,再利用該移動頂升小車將該等第二內模2相向靠近並往位於中央的該避讓空間S2移動而完成縮模,然後再往下移動而取下脫模。
(5)將該等第二內模2拆分為體積更小的數個零模組,並透過該取模機械手取出。
而後即可再次利用所述內模裝置的該內模頂板440作為一樓板模面,並在其上直接澆灌混凝土形成新的一層樓板17,故可提升樓層牆體17'與樓板17成型的連貫性,進而提高具有多層結構的該建築物16的施工效率,並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
綜上所述,本新型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通過採用帶縮進機構的模組化內模設計,在該寬度方向W上,通過所述第一縮進機構403'及所述第二縮進機構424',能在脫模時驅使所述第一活動板403及所述第二活動板242內縮後降低寬度,減少該內模裝置於向下脫模過程中在該寬度方向W上的摩擦力,而在該長度方向L上,通過先將居中的該第一內模1向下移動脫模以在原位置形成該避讓空間S2,然後將位於兩側的該等第二內模2向中間移動並向下脫模,使得該等第二內模2在該長度方向L上不與混凝土牆體接觸而消除摩擦力。因此,採用該種結構的內模裝置以及上述所提供的脫模方法,能夠有效地將被包在建築物套間上部的內模裝置向下脫模,且不破壞混凝土結構,為利用該內模頂板440成型出該樓板的後續脫模步驟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6‧‧‧建築物 17‧‧‧樓板 17'‧‧‧牆體 1‧‧‧第一內模 400‧‧‧第一腰板 401‧‧‧第一頂板 401'‧‧‧倒角邊 401''‧‧‧缺口 402‧‧‧第一成型板 403‧‧‧第一活動板 403'‧‧‧第一縮進機構 404‧‧‧第一連接板 405‧‧‧第一連動板 405'‧‧‧第一斜導孔 406‧‧‧第一位移斜塊 406'‧‧‧第一調節單元 407‧‧‧第一避空槽 408‧‧‧密封膠條 409‧‧‧第一調整座 409'‧‧‧螺紋孔 410‧‧‧第一固定座 411‧‧‧第一調整螺絲 412‧‧‧第二避空槽 413‧‧‧第一位移槽 413'‧‧‧第一限位模組 414‧‧‧第一螺母 414'‧‧‧第一上限位體 415‧‧‧第二螺母 415'‧‧‧第一下限位體 416‧‧‧墊片 417‧‧‧第一封塊 2‧‧‧第二內模 420‧‧‧第二腰板 421‧‧‧第二頂板 421'‧‧‧倒角邊 421''‧‧‧缺口 422‧‧‧第二成型板 423‧‧‧第三成型板 423'‧‧‧倒角邊 424‧‧‧第二活動板 424'‧‧‧第二縮進機構 425‧‧‧第二連接板 426‧‧‧第二連動板 426'‧‧‧第二斜導孔 427‧‧‧第二位移斜塊 427'‧‧‧第二調節單元 428‧‧‧第三避空槽 429‧‧‧第二調整座 429'‧‧‧螺紋孔 430‧‧‧第二固定座 431‧‧‧第二調整螺絲 431'‧‧‧第二限位模組 432‧‧‧第二位移槽 433‧‧‧第三螺母 433'‧‧‧第二上限位體 434‧‧‧第四螺母 434'‧‧‧第二下限位體 435‧‧‧第四避空槽 437‧‧‧第二封塊 440‧‧‧內模頂板 S2‧‧‧避讓空間 L‧‧‧長度方向 W‧‧‧寬度方向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個立體圖,說明本新型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的一實施例; 圖2是一個立體分解圖,說明該實施例; 圖3是一個不完整的剖視側視圖,沿該內模裝置的一個長度方向縱剖,說明該內模裝置的內部結構,並說明該內模裝置設置於所成形的建築物中; 圖4是一個剖視俯視圖,沿該內模裝置的該長度方向橫剖,說明該內模裝置的內部結構,並說明該內模裝置設置於該建築物中; 圖5是一個不完整的剖視側視圖,沿該內模裝置的一個寬度方向縱剖,並剖切經過一第一縮進機構上下對應的兩第一位移斜塊,說明一第一縮進機構的一第一活動板遠離一第一連接板; 圖6是一個類似於圖5的視圖,說明該第一活動板靠近該第一連接板; 圖7是一個不完整的剖視側視圖,沿該內模裝置的一個寬度方向縱剖,並剖切經過該第一縮進機構的另一第一位移斜塊與一第一調節單元,說明該第一調節單元; 圖8是一個不完整的剖視側視圖,沿該內模裝置的一個寬度方向縱剖,並剖切經過一第二縮進機構上下對應的兩第二位移斜塊,說明一第二縮進機構的一第二活動板遠離一第二連接板; 圖9是一個類似於圖8的視圖,說明該第二活動板靠近該第二連接板; 圖10是一個不完整的剖視側視圖,沿該內模裝置的一個寬度方向縱剖,並剖切經過該第二縮進機構的另一第二位移斜塊與一第二調節單元,說明該第二調節單元;及 圖11是一個不完整的立體圖,放大說明圖2中的圈選處B。

Claims (15)

  1. 一種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該內模裝置包括一個處於中間位置的第一內模,以及兩個位於該第一內模兩相反側的第二內模,該第一內模與該等第二內模透過一個鎖定機構連接,且該第一內模包括一個位於頂部的第一頂板,以及兩個設在兩側的第一成型板,每一個該第二內模包括一個位於頂部且適用於與該第一頂板相配合成型出一個樓板的第二頂板,以及位於側面且適用於與該第一成型板相配合成型數個牆體的兩個第二成型板與一個第三成型板,該等第二成型板與該第一成型板齊平共面,該等第一成型板的其中至少一個為一個第一活動板,所述第一活動板和該第一頂板之間設有一個能使該第一活動板向該第一內模的內側移動的第一縮進機構,該等第二成型板的其中至少一個為一個第二活動板,所述第二活動板和對應的該第二頂板間設有一個能使該第二活動板向對應的該第二內模的內側移動的第二縮進機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該內模裝置呈長方體狀,每一個該第三成型板位於一個長度方向的兩相反側,該等第一成型板與該等第二成型板位於一個寬度方向的兩相反側,每一個該第一成型板與對應的該等第二成型板位於同一側,且沿著該長度方向延伸。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該第一縮進機構包括一個與該第一頂板連接的第一連接板、數個設置在該第一連接板上的第一連動板、數個連接該第一活動板的第一位移斜塊,以及一個用於調節該第一活動板與該第一連接板間距的第一調節單元,該第一連接板平行該第一活動板地設置在該第一活動板的內側,且形成有數個分別對應該等第一位移斜塊的第一避空槽,每一個該第一連動板上形成有一個第一斜導孔,每一個該第一位移斜塊穿過對應的該第一避空槽並插入對應的該第一連動板的該第一斜導孔中。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每一個該第一位移斜塊往內朝下傾斜延伸,且與該第一活動板相配合形成一個45度的夾角,每一個該第一斜導孔傾斜延伸的傾斜角度與對應的該第一位移斜塊傾斜延伸的傾斜角度相同。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該第一頂板形成有一個利於該第一活動板相對地移動且由外往內朝下45度傾斜延伸的倒角邊。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該第一活動板的頂端內側設有一個與該第一頂板的該倒角邊對應的密封膠條,該密封膠條的一側邊與該第一頂板的該倒角邊相貼。
  7. 如請求項3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該第一調節單元包括一個固定在該第一活動板內側的第一調整座、一個固定在該第一連接板內側的第一固定座,以及一個第一調整螺絲,該第一連接板對應該第一調整座的部位形成有一個供該第一調整座穿過的第二避空槽,該第一調整座上設有一個螺紋孔,該第一固定座上對應該螺紋孔處設有一個第一位移槽,該第一調整螺絲螺設在該螺紋孔並穿設在該第一位移槽中,該第一調節單元還包括一個設置在該第一調整螺絲上且能限制該第一調整螺絲相對第一固定座上下移動範圍的第一限位模組。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該第一限位模組包括兩顆位於該第一固定座上方且與該第一調整螺絲螺接的第一螺母,以及兩顆位於第一固定座下方且與該第一調整螺絲螺接的第二螺母,該等第一螺母互相自鎖形成一個限制該第一調整螺絲相對該第一固定座向下運動的第一上限位體,該等第二螺母互相自鎖形成一個限制該第一調整螺絲相對該第一固定座向上運動的第一下限位體,該第一限位模組還包括兩片墊片,該等墊片分別設置在該第一上限位體和該第一固定座之間,以及該第一下限位體和該第一固定座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每一個該第二縮進機構包括一個與對應的該第二頂板連接的第二連接板、數個設置在該第二連接板上的第二連動板、數個與該第二活動板連接的第二位移斜塊,以及一個用於調節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與對應的該第二連接板間距的第二調節單元,每一個該第二連接板平行於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且設置在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的內側,每一個該第二連接板形成有數個對應於該等第二位移斜塊的第三避空槽,每一個該第二連動板上設有數個第二斜導孔,每一個該第二位移斜塊穿過對應的該第三避空槽並插入對應的該第二斜導孔中。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每一個該第二位移斜塊往內且朝下傾斜延伸,每一個該第二位移斜塊在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上的投影,與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夾角均為45度,每一個該第二位移斜塊與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之間的夾角為45度,每一個該第二斜導孔傾斜延伸的傾斜角度與對應的該第二位移斜塊傾斜延伸的傾斜角度相同。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每一個該第二頂板形成有一個朝向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且往內朝下傾斜45度延伸的倒角邊,每一個該第三成型板形成有一個朝向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且往內傾斜45度延伸的倒角邊,該等倒角邊利於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相對地移動。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每一個該第二活動板的頂端內側設有一個與對應的該第二頂板的該倒角邊對應的密封膠條,每一個該密封膠條的一側邊與對應的該第二頂板的該倒角邊相貼,每一個該第二活動板設有一個位於朝向該第三成型板的一端內側且與該第三成型板的該倒角邊對應的密封膠條,每一個該密封膠條的一側邊與該第三成型板的該倒角邊相貼。
  13. 如請求項9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每一個該第二調節單元包括一個固定在對應的該第二活動板內側的第二調整座、一個固定在該第二連接板內側的第二固定座,以及一個第二調整螺絲,每一個該第二連接板對應於該第二調整座的部位設有一個供對應的該第二調整座穿設的第四避空槽,每一個該第二調整座上設有一螺紋孔,每一個該第二固定座上對應該螺紋孔處設有一個第二位移槽,每一個該第二調整螺絲螺設於對應的該螺紋孔並穿設在對應的該第二位移槽中,每一個該第二調節單元還包括設置在該第二調整螺絲上且能限制該第二調整螺絲相對於該第二固定座上下移動範圍的第二限位模組。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每一個該第二限位模組包括兩顆位於對應的該第二固定座上方且與對應的該第二調整螺絲螺接的第三螺母,以及兩顆位於對應的該第二固定座下方且與對應的該第二調整螺絲螺接的第四螺母,該等第三螺母兩個一組地互相自鎖形成一個限制該第二調整螺絲相對於該第二固定座向下運動的第二上限位體,該等第四螺母兩個一組地互相自鎖形成一個限制該第二調整螺絲相對於該第二固定座向上運動的第二下限位體,每一個該第二限位模組還包括兩片墊片,該等墊片分別設置在該第二上限位體和對應的該第二固定座之間,以及該第二下限位體和對應的該第二固定座之間。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其中,該第一內模為底邊大於頂邊的等腰梯形體,每一個該第二內模為頂邊大於底邊且遠離該第一內模之一側的角隅呈直角的直角梯形體。
TW108205969U 2019-05-13 2019-05-13 Inner mold device for sliding molding die of building suite TWM582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5969U TWM582519U (zh) 2019-05-13 2019-05-13 Inner mold device for sliding molding die of building suit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5969U TWM582519U (zh) 2019-05-13 2019-05-13 Inner mold device for sliding molding die of building suit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2519U true TWM582519U (zh) 2019-08-21

Family

ID=68317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5969U TWM582519U (zh) 2019-05-13 2019-05-13 Inner mold device for sliding molding die of building suit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2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5108B (zh) * 2019-05-13 2020-06-01 李宜君 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及脫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5108B (zh) * 2019-05-13 2020-06-01 李宜君 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及脫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45242B1 (ko) 가변형 보 거푸집 및 그 시공방법
TWM582519U (zh) Inner mold device for sliding molding die of building suite
CN105507580A (zh) 一种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
WO2020134239A1 (zh)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侧模固定方法
TWI692570B (zh) 建物成型裝置、建物成型方法及脫模方法
TWI695108B (zh) 建築物套間滑動成型模的內模裝置及脫模方法
CN110821150B (zh) 一种房屋滑模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CN103556815A (zh) 建筑模板系统
CN110924679B (zh) 一种建筑物套间滑动成型模的内模及脱模方法
TWM587670U (zh) 建物成型裝置
CN210850730U (zh)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组合模具
KR100655143B1 (ko) 전력케이블 트레이의 행거 지지를 위한 시공방법
JP2881250B2 (ja) 昇降型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型方法
CN214772816U (zh) 一种预制水泥房用内模
JP5356054B2 (ja) 柱間連結構造
CN219528415U (zh) 一种拼接式混凝土浇筑模板
CN110587786A (zh)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组合模具及生产方法
US6626414B1 (en) Concrete casting sliding corner system
CN219654260U (zh) 一种大空间独立柱施工用模板
CN212027102U (zh) 一种后浇带模板装置
JP2009119684A (ja) Pc床版等の成形型枠
CN218708428U (zh) 片状式施工升降机吊笼
CN213837732U (zh) 预埋式反坎浇筑模具
CN113653216B (zh) 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施工安装方法
CN109342164B (zh) 含有软弱夹层且具有多种侧限约束形式的一体化结构面模型制作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