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2291U -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2291U
TWM582291U TW108201632U TW108201632U TWM582291U TW M582291 U TWM582291 U TW M582291U TW 108201632 U TW108201632 U TW 108201632U TW 108201632 U TW108201632 U TW 108201632U TW M582291 U TWM582291 U TW M58229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limiting
limiting member
limiting portion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1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哲賢
朱哲賢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82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2291U/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轉軸模組,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切換組件以及一對扭力提供件。切換組件連接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各扭力提供件連接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且扭力提供件沿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而分別設置在切換組件的相對兩側。切換組件或扭力提供件具有調整機構。當外力被施加於轉軸模組以旋轉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時,外力藉由調整機構而對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產生不同的扭矩,以驅使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依序旋轉。另提供一種折疊式電子裝置。

Description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為了便於使用者攜帶,發展出了筆記型電腦來取代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包括具有顯示螢幕的第一機體、具有系統的第二機體以及用於將第一機體連接至第二機體的轉軸結構,其中為了能夠使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能夠進行較大角度的開闔,可採用雙軸式的轉軸結構。
為了符合輕薄的設計趨勢,筆記型電腦的相關構件仍需進一步地縮減其外形,然而用以支撐機體的轉軸模組卻因需維持一定的扭力而無法隨之進行縮減,也就是說,當轉軸模組隨機體進行縮減時,便可能產生扭力過低而無法支撐機體,因而成為筆記型電腦在進行輕薄化設計時的障礙。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其藉由扭力提供件的分散設置於轉軸之驅動構件的相對兩側,且使扭力提供件或切換組件具有調整機構,以在轉軸依序旋轉時有效降低轉軸等周邊構件所需承載的應力。
本新型創作的轉軸模組,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切換組件以及一對扭力提供件。切換組件連接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各扭力提供件連接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且扭力提供件沿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而分別設置在切換組件的相對兩側。切換組件或對扭力提供件具有調整機構,當外力被施加於轉軸模組以旋轉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時,外力藉由調整機構而對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產生不同的扭矩,以驅使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依序旋轉。
本新型創作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與複數個轉軸模組,其中轉軸模組設置於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的同一側且彼此獨立。各轉軸模組連接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藉由轉軸模組而彼此相對旋轉開闔。各轉軸模組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切換組件以及一對扭力提供件。切換組件連接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各扭力提供件連接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且扭力提供件沿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而分別設置在切換組件的相對兩側。切換組件或對扭力提供件具有調整機構,當外力被施加於第一機體或第二機體以使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相對地旋轉開闔時,外力藉由調整機構而對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產生不同的扭矩,以驅使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依序旋轉。
基於上述,在轉軸模組與應用其的折疊式電子裝置中,藉由扭力提供件或切換組件所具有的調整機構,而在施加外力於折疊式電子裝置的機體以讓轉軸模組進行旋轉時,所述外力因調整機構而對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產生不同扭矩,因此得以讓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依序產生旋轉動作。
再者,轉軸模組的一對扭力提供件沿轉軸的延伸軸向而分設在切換組件的相對兩側,並受一對支架沿所述延伸軸向的限制,因此對於單一轉軸模組而言,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在旋轉時所受應力得以被分散至所述一對扭力提供件。換句話說,在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各自需承受的應力降低的前提下,其外形結構與周邊構件即可對應地予以進一步減縮,而毋須擔心承載扭力不足的情形,也因此使轉軸模組與應用其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得以符合所需的輕薄外形。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據本新型創作的一種折疊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圖2A是圖1的轉軸模組的示意圖。圖2B是圖2A的轉軸模組的爆炸圖。請同時參考圖1、圖2A與圖2B,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座標X-Y-Z,以利後續的構件描述。在本實施例中,折疊式電子裝置10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其包括第一機體110(例如是螢幕)、第二機體120(例如是系統主機)以及複數個轉軸模組130,其中這些轉軸模組設置於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的同一側且彼此獨立。轉軸模組130各自連接第一機體100與第二機體120,以讓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藉由這些轉軸模組130而沿X軸彼此相對旋轉開闔。
再者,各轉軸模組130包括第一轉軸131、第二轉軸132、切換組件134、一對扭力提供件133以及支架135,其中支架135包括部件A1~A4,部件A1、A2組裝至第一機體110且設置在第一轉軸131的相對兩端,部件A3、A4組裝至第二機體120且設置在第二轉軸132的相對兩端。據此,使用者施加外力於第一機體110或第二機體120以使其相對於旋轉開闔時,便能經由支架135而驅動第一轉軸131或第二轉軸132進行旋轉。切換組件134連接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且各扭力提供件133連接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且所述一對扭力提供件133是沿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亦即沿X軸)而分別設置在切換組件134的相對兩側。
據此,對於單一轉軸模組130而言,所述一對扭力提供件133實質上是被切換組件134與支架135所夾持限制,而分散在切換組件134的相對兩側,因此當轉軸模組130受力產生旋轉時,其所受扭力會因此也被分散於兩側。如此一來,對於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或周邊構件而言,其所承受的應力也隨之分散而明顯低於僅有單一扭力提供件的狀態。設計者藉由所述應力分散設計,而得以讓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毋須承受較大應力,因此更有餘裕地能對第一轉軸131、第二轉軸132與周邊構件進行外形減縮,而使轉軸模組130得以符合輕薄外形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扭力提供件133具有調整機構,用以讓前述外力能對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產生不同的扭矩,進而使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以依序旋轉的方式完成第一機體110、第二機體120的相對旋轉開闔。
詳細來說,請再參考圖2A與圖2B,在本實施例中,切換組件134包括第一限位件134a、第二限位件134b、第三限位件134c與第四限位件134d,其中第一限位件134a設置於第一轉軸131且隨第一轉軸131旋轉,第一限位件134a具有第一限位部M1與第二限位部M2,第一限位部M1與第二限位部M2沿第一轉軸131的延伸軸向(X軸)而彼此背離延伸。第二限位件134b設置於第二轉軸132且隨第二轉軸132旋轉,第二限位件134b具有第三限位部M3與第四限位部M4,第三限位部M3與第四限位部M4沿第二轉軸132的延伸軸向(X軸)而彼此背離延伸。
再者,第三限位件134c套設於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第三限位件134c具有第五限位部M5與第六限位部M6,當第一轉軸131、第二轉軸132旋轉時,第五限位部M5位於第一限位部M1的移動路徑上,第六限位部M6位於第三限位部M3的移動路徑上。第四限位件134d套設於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第四限位件134d具有第七限位部M7與第八限位部M8,當第一轉軸131、第二轉軸132旋轉時,第七限位部M7位於第二限位部M2的移動路徑上,第八限位部M8位於第四限位部M4的移動路徑上。
此外,第一限位件134a與第二限位件134b位在第三限位件134c與第四限位件134d之間,且第三限位件134c鄰近扭力提供件133的其中之一,第四限位件134d鄰近扭力提供件133的其中之另一。據此,切換組件134實質上被夾持、限位在扭力提供件133之間,而後再沿第一轉軸131、第二轉軸132而以支架135夾持限位於上述構件最外側。
如前所述,為讓扭力提供件133能對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提供不同扭矩,本實施例的各扭力提供件133是局部包覆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以使所形成的調整機構是呈S形的扭力提供件133。也就是說,各扭力提供件133是以不同環繞方向包覆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而形成前述調整機構,當第一轉軸131的旋轉方向或第二轉軸132的旋轉方向順向於扭力提供件133的環繞方向時會產生順向扭矩,而相對地,當第一轉軸131的旋轉方向或第二轉軸132的旋轉方向逆向於扭力提供件133的環繞方向時會產生逆向扭矩,且所述順向扭矩大於所述逆向扭矩。如此一來,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進行旋轉以展開或閉闔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時,外力便會因扭力提供件133而同時產生順向扭矩與逆向扭矩。
圖3A至圖3D繪示圖2A的轉軸模組的運動示意圖。圖4A至圖4D繪示圖2A的轉軸模組的運動示意圖,其中圖3A至圖3D是圖2A的轉軸模組130在扭力提供件133處的側視圖,而圖4A至圖4D則是圖2A的轉軸模組130在切換組件134處的剖視圖,藉以對照轉軸模組130進行旋轉時各結構的對應狀態。請先參考圖3A與圖4A,轉軸模組130相當於圖1所示,折疊式電子裝置100的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是完全閉闔的狀態,且第一機體110疊置在第二機體120上,如圖3A與圖4A所示,支架135的部件A1是位於部件A3之上。此時,相當於使用者位在負X軸上觀察轉軸模組130,扭力提供件133即呈現反轉S形輪廓,亦即扭力提供件133的局部P1是以逆時針方向環繞第一轉軸131,扭力提供件133的局部P2是以順時針方向環繞第二轉軸132,而連接部P3連接在局部P1、P2之間以分隔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在此,切換組件134是以第二限位部M2、第四限位部M4與第七限位部M7、第八限位部M8作為圖式中的例示,另一側的限位部也處於類似配置,後續便不再贅述。
接著,請參考圖3B與圖4B,當使用者施加外力F於第一機體110,相當於支架135的部件A1承受所示外力F而開始進行順時針旋轉,如圖4A所示,設置在第一轉軸131上的第二限位部M2並無未受阻擋,而第二轉軸132上的第四限位部M4則面臨第八限位部M8的阻擋。同時,如圖3A所示,對第一轉軸131而言,其進行順時針旋轉是對扭力提供件133的局部P1進行逆向旋轉,但對第二轉軸132而言,其進行順時針旋轉是對局部P2進行順向旋轉。由此清楚得知,第二轉軸132將受限於較大的扭矩而不進行旋轉,也就是從圖3A至圖3B(圖4A至圖4B)的過程,僅第一轉軸131沿X軸旋轉。此時,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旋轉展開而從圖1的0度狀態(閉闔狀態)轉換至90度狀態(機體相對展開至90度)。
接著,從圖3B至圖3C(圖4A至圖4B),持續前述過程,亦即第一轉軸131持續順時針旋轉,第二轉軸132維持前述的固定狀態,而讓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從90度狀態繼續展開至180度狀態,並如圖4C所示,第二限位部M2受到第七限位部M7的阻擋而停止。
接著,當使用者持續施力而克服扭力提供件133對第二轉軸132所產生的扭矩時,即代表此時切換組件134會與第一轉軸131、第一機體110連同支架135的部件A1(A2)保持固定的相對位置,而改以讓第二轉軸132進行旋轉,也就是將上述切換組件134、第一轉軸131、第一機體110連同支架135的部件A1(A2)視為整體,而讓所述整體相對於第二轉軸132旋轉,即是從圖3C至圖3D(圖4C至圖4D)的過程。藉此,部件A1旋轉至部件A3的下方,也代表此時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翻轉至360度狀態,第一機體110實質上改為疊置在第二機體120的背面(相較於圖1所示第一機體110疊置在第二機體120的正面而言),且直至第八限位部M8被第四限位部M4阻擋而停止旋轉,如圖4D所示。
以上所示即是第一機體110藉由轉軸模組130而相對於第二機體120從0度狀態旋轉至360度狀態的過程,而關於折疊式電子裝置100的閉闔過程,即從360度狀態復位至0度狀態也能以上述步驟反向推知,在此便不再贅述。
圖5是依據另一實施例的轉軸模組的示意圖。圖6A與圖6B分別以不同視角繪示轉軸模組的爆炸圖。需說明的是,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構件是以相同標號繪示且不再贅述。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在轉軸模組230的切換組件234中,第一限位件134a1與第二限位件134b1實質上類似前述第一限位件134a與第二限位件134b,但分別額外增加了第一凹陷R1與第二凹陷R2。第三限位件134c1與第四限位件134d1與前述第三限位件134c、第四限位件134d類似,但額外增加擴孔h1、h3,而切換組件234還包括切換件231,可移動地樞接於第三限位件134c1與第四限位件134d1之間,以可切換地卡置於第一轉軸131的第一凹陷R1或卡置於第二轉軸132的第二凹陷R2。在此,切換件231與第一限位件134a1、第二限位件134b1、第三限位件134c1與第四限位件134d1搭配而形成本實施例的調整機構。
進一步地說,由於設置在第一轉軸131的第一限位件134a1具有第一凹陷R1,第二限位件134b1具有第二凹陷R2,且第一凹陷R1與第二凹陷R2分別符合切換件231的局部外輪廓。再者,切換件231是樞接於擴孔h1、h3而能在第一轉軸131與第二轉軸132之間移動,且切換件231的移動方向正交於第一轉軸131的延伸軸向與第二轉軸132的延伸軸向,因此方能讓切換件231往復地卡置於第一凹陷R1與第二凹陷R2。
需再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切換組件234還包括第五限位件232a、232b以及第六限位件233a、233b,其中第五限位件232a、232b受扭力提供件235抵接以維持切換組件234在轉軸上的位置,且第五限位件232a、232b具有擴孔h2、h4以供切換件231樞接。第六限位件233a、233b抵接於切換件231與第三限位件134c1、第四限位件134d1之間,其用以沿第一轉軸131、第二轉軸132限位切換件231,同時保持切換件231在第一轉軸131、第二轉軸132之間往復移動時所需的避讓空間。當然,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相關構件(例如第三限位件134c1與第五限位件232a,或第四限位件134d1與第五限位件232b)實質上可為一體結構,以利於簡化組裝過程。
圖7A至圖7C繪示圖5的轉軸模組於不同剖面的剖視圖。圖8A至圖8C繪示轉軸模組於不同剖面的剖視圖。圖9A至圖9C繪示轉軸模組於不同剖面的剖視圖。圖9A至圖9C繪示轉軸模組於不同剖面的剖視圖。圖10A至圖10C繪示轉軸模組於不同剖面的剖視圖。需說明的是,圖7A、圖8A、圖9A與圖10A是沿圖5的剖面N2繪示轉軸模組230的不同開闔狀態,其用以顯示限位件的對應關係。圖7B、圖8B、圖9B與圖10B是沿圖5的剖面N3所繪示轉軸模組230的不同開闔狀態,其用以顯示切換件在擴孔處的移動狀態。圖7C、圖8C、圖9C與圖10C是沿圖5的剖面N1繪示轉軸模組230的不同開闔狀態,其用以顯示切換件與第一凹陷R1、第二凹陷R2的對應狀態。
還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類似,皆是從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完全閉闔的0度狀態開始描述,也就是從部件A2位於部件A4上方為初始狀態,使用者施加外力而開始將機體展開至360度狀態的過程。
請先參考圖7A至圖7C,在0度狀態時,外力對轉軸模組230產生順時針方向的扭矩,由於第一轉軸131上的第一限位部M1受第五限位部M5的阻擋,同時切換件231卡置於第一轉軸131的第一凹陷R1,因而此時第一轉軸131並無法據以相對於切換組件234沿順時針方向旋轉。相對地,切換組件234的第六限位部M6並未受第二轉軸132的第三限位部M3阻擋,且切換件231並未與第二凹陷R2卡置。由上述可知,此時施加的外力對第一轉軸131所產生的扭矩是大於對第二轉軸132所產生的扭矩。因此,即如圖7A至圖7C轉換至圖8A至圖8C所示,部件A2(與第一機體110)、第一轉軸131與切換組件234維持固定的相對位置而一同相對於第二轉軸132旋轉。
接著,承續上述構件關係,使用者能繼續旋轉直至圖9A至圖9C所示狀態,也就是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呈現180度狀態。此時,切換組件234的第六限位部M6被第二轉軸132上的第三限位部M3阻擋而使停止旋轉。同時,切換件231也因切換組件234的旋轉而移至對應第二轉軸132之第二凹陷R2處。
接著,當使用者持續施加外力以對轉軸模組230繼續提供順時針方向的扭矩時,第一轉軸131將會受力後頂推切換件231,以將切換件231推向第二轉軸132而卡置於第二凹陷R2。同時,第一轉軸131上的第一限位部M1也因不再有切換組件234的第五限位部M5的阻擋而順利地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此舉相當於使外力對第二轉軸132施加的扭矩大於第一轉軸131的扭矩,因此能順利地讓轉軸模組230從圖9A至圖9C轉換至圖10A至圖10C,直至第一限位部M1被第五限位部M5阻擋,此時部件A2實質上以轉換至部件A4下方,也就是相當於第一機體110翻轉至第二機體120背面所呈現的360度狀態。同樣地,從360度狀態復位至0度狀態也能以上述步驟反向推知,在此便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創作的上述實施例中,轉軸模組與應用其的折疊式電子裝置中,藉由扭力提供件或切換組件所具有的調整機構,而在施加外力於折疊式電子裝置的機體以讓轉軸模組進行旋轉時,所述外力因調整機構而對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產生不同扭矩,因此得以讓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依序產生旋轉動作。
其中在以扭力提供件形成的調整機構中,藉由扭力提供件以不同方向環繞包覆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因而以相同方向驅動轉軸的施加外力會因此對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產生不同扭矩。在以切換組件形成的調整機構中,則以切換件輪流卡置於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而使轉軸被切換件卡置時因存在較大扭矩而不旋轉,因而也能產生不同扭矩。
再者,轉軸模組的一對扭力提供件沿轉軸的延伸軸向而分設在切換組件的相對兩側,並受一對支架沿所述延伸軸向的限制,因此對於單一轉軸模組而言,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在旋轉時所受應力得以被分散至所述一對扭力提供件。換句話說,在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各自需承受的應力降低的前提下,其外形結構與周邊構件即可對應地予以進一步減縮,而毋須擔心承載扭力不足的情形,也因此使轉軸模組與應用其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得以符合所需的輕薄外形。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折疊式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20‧‧‧第二機體 130、230‧‧‧轉軸模組 131‧‧‧第一轉軸 132‧‧‧第二轉軸 133‧‧‧扭力提供件 134、234‧‧‧切換組件 134a、134a1‧‧‧第一限位件 134b、134b1‧‧‧第二限位件 134c、134c1‧‧‧第三限位件 134d、134d1‧‧‧第四限位件 135‧‧‧支架 231‧‧‧切換件 232a、232b‧‧‧第五限位件 233a、233b‧‧‧第六限位件 A1、A2、A3、A4‧‧‧部件 h1、h2、h3、h4‧‧‧擴孔 M1‧‧‧第一限位部 M2‧‧‧第二限位部 M3‧‧‧第三限位部 M4‧‧‧第四限位部 M5‧‧‧第五限位部 M6‧‧‧第六限位部 M7‧‧‧第七限位部 M8‧‧‧第八限位部 N1、N2、N3‧‧‧剖面 P1、P2‧‧‧局部 P3‧‧‧連接部 R1‧‧‧第一凹陷 R2‧‧‧第二凹陷 X-Y-Z‧‧‧直角座標
圖1是依據本新型創作的一種折疊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A是圖1的轉軸模組的示意圖。 圖2B是圖2A的轉軸模組的爆炸圖。 圖3A至圖3D繪示圖2A的轉軸模組的運動示意圖。 圖4A至圖4D繪示圖2A的轉軸模組的運動示意圖。 圖5是依據另一實施例的轉軸模組的示意圖。 圖6A與圖6B分別以不同視角繪示轉軸模組的爆炸圖。 圖7A至圖7C繪示圖5的轉軸模組於不同剖面的剖視圖。 圖8A至圖8C繪示轉軸模組於不同剖面的剖視圖。 圖9A至圖9C繪示轉軸模組於不同剖面的剖視圖。 圖10A至圖10C繪示轉軸模組於不同剖面的剖視圖。

Claims (20)

  1. 一種轉軸模組,包括: 一第一轉軸; 一第二轉軸; 一切換組件,連接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以及 一對扭力提供件,各該扭力提供件連接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且該對扭力提供件沿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而分別設置在該切換組件的相對兩側,其中該切換組件或該對扭力提供件具有一調整機構,當一外力被施加於該轉軸模組以旋轉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時,該外力藉由該調整機構而對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產生不同的扭矩,以驅使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依序旋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轉軸模組,其中各該扭力提供件以不同環繞方向包覆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而形成該調整機構,該第一轉軸的旋轉方向或該第二轉軸的旋轉方向順向於該環繞方向而產生順向扭矩,逆向於該環繞方向而產生逆向扭矩,且所述順向扭矩大於所述逆向扭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轉軸模組,其中各該扭力提供件局部包覆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以使該調整機構是呈S形的扭力提供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轉軸模組,其中該切換組件包括: 一第一限位件,設置於該第一轉軸且隨該第一轉軸旋轉,該第一限位件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與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與該第二限位部沿該第一轉軸的延伸軸向而彼此背離延伸; 一第二限位件,設置於該第二轉軸且隨該第二轉軸旋轉,該第二限位件具有一第三限位部與一第四限位部,該第三限位部與該第四限位部沿該第二轉軸的延伸軸向而彼此背離延伸; 一第三限位件,套設於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該第三限位件具有一第五限位部與一第六限位部,該第五限位部位於該第一限位部的移動路徑上,該第六限位部位於該第三限位部的移動路徑上;以及 一第四限位件,套設於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該第四限位件具有一第七限位部與一第八限位部,該第七限位部位於該第二限位部的移動路徑上,該第八限位部位於該第四限位部的移動路徑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轉軸模組,其中該第一限位件與該第二限位件位在該第三限位件與該第四限位件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轉軸模組,其中該第三限位件鄰近該對扭力提供件的其中之一,該第四限位件鄰近該對扭力提供件的其中之另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轉軸模組,其中該切換組件還包括: 一切換件,可移動地樞接於該第三限位件與該第四限位件之間,以卡置於該第一轉軸的一第一凹陷或卡置於該第二轉軸的一第二凹陷,該切換件與該第一限位件、該第二限位件、該第三限位件與該第四限位件搭配而形成該調整機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轉軸模組,其中該第一限位件具有該第一凹陷,該第二限位件具有該第二凹陷。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轉軸模組,其中該第三限位件與該第四限位件各具有一擴孔,該切換件樞接於該對擴孔而在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之間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轉軸模組,其中該切換件的移動方向正交於該第一轉軸的延伸軸向與該第二轉軸的延伸軸向。
  11. 一種折疊式電子裝置,包括: 一第一機體; 一第二機體; 複數個轉軸模組,設置於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的同一側且彼此獨立,各該轉軸模組連接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藉由該些轉軸模組而彼此相對旋轉開闔,各該轉軸模組包括: 一第一轉軸; 一第二轉軸; 一切換組件,連接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以及 一對扭力提供件,各該扭力提供件連接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且該對扭力提供件沿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而分別設置在該切換組件的相對兩側,其中該切換組件或該對扭力提供件具有一調整機構,當一外力被施加於該第一機體或該第二機體,以使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相對地旋轉開闔時,該外力藉由該調整機構而對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產生不同的扭矩,以驅使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依序旋轉。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各該扭力提供件以不同環繞方向包覆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而形成該調整機構,該第一轉軸的旋轉方向或該第二轉軸的旋轉方向順向於該環繞方向而產生順向扭矩,逆向於該環繞方向而產生逆向扭矩,且所述順向扭矩大於所述逆向扭矩。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各該扭力提供件局部包覆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以使該調整機構是呈S形的扭力提供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切換組件包括: 一第一限位件,設置於該第一轉軸且隨該第一轉軸旋轉,該第一限位件具有一第一限位部與一第二限位部,該第一限位部與該第二限位部沿該第一轉軸的延伸軸向而彼此背離延伸; 一第二限位件,設置於該第二轉軸且隨該第二轉軸旋轉,該第二限位件具有一第三限位部與一第四限位部,該第三限位部與該第四限位部沿該第二轉軸的延伸軸向而彼此背離延伸; 一第三限位件,套設於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該第三限位件具有一第五限位部與一第六限位部,該第五限位部位於該第一限位部的移動路徑上,該第六限位部位於該第三限位部的移動路徑上;以及 一第四限位件,套設於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該第四限位件具有一第七限位部與一第八限位部,該第七限位部位於該第二限位部的移動路徑上,該第八限位部位於該第四限位部的移動路徑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限位件與該第二限位件位在該第三限位件與該第四限位件之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三限位件鄰近該對扭力提供件的其中之一,該第四限位件鄰近該對扭力提供件的其中之另一。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切換組件還包括: 一切換件,可移動地樞接於該第三限位件與該第四限位件之間,以卡置於該第一轉軸的一第一凹陷或卡置於該第二轉軸的一第二凹陷,該切換件與該第一限位件、該第二限位件、該第三限位件與該第四限位件搭配而形成該調整機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限位件具有該第一凹陷,該第二限位件具有該第二凹陷。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三限位件與該第四限位件各具有一擴孔,該切換件樞接於該對擴孔而在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之間移動。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切換件的移動方向正交於該第一轉軸的延伸軸向與該第二轉軸的延伸軸向。
TW108201632U 2018-02-13 2019-01-31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TWM5822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30196P 2018-02-13 2018-02-13
US62/630,196 2018-02-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2291U true TWM582291U (zh) 2019-08-11

Family

ID=68318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1632U TWM582291U (zh) 2018-02-13 2019-01-31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8932U (zh)
TW (1) TWM58229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1907B (zh) * 2020-02-26 2023-07-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模块与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14439845B (zh) * 2020-11-05 2023-07-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
TWI767491B (zh) * 2021-01-04 2022-06-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8932U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82291U (zh)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US11281261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824204B2 (en) Hinge modul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9223551A1 (zh) 铰链和移动终端
TWI746217B (zh) 用於可撓螢幕的轉軸結構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WO2019223535A1 (zh) 铰链和移动终端
TWM498254U (zh) 多節式轉軸改良結構
TWI695251B (zh) 電子裝置
TWI488568B (zh) 轉軸組件與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TW201927114A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JP7407739B2 (ja) 回動軸体及び電子機器
TWM566839U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M499039U (zh) 多軸式轉軸裝置
TW201428194A (zh) 轉軸結構與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TWM576275U (zh) 樞紐器與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TWM604419U (zh) 具多螢幕的折疊式電子裝置
US10767406B2 (en) Hinge mechanism
US20240117837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505156U (zh) 螺旋式雙軸同步開合結構
TWI742719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531302B (zh) 鉸鏈結構
TWI715198B (zh) 轉軸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582266U (zh)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817506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2410781A (zh) 支撐結構及折疊式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