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1655U - 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1655U
TWM581655U TW107215383U TW107215383U TWM581655U TW M581655 U TWM581655 U TW M581655U TW 107215383 U TW107215383 U TW 107215383U TW 107215383 U TW107215383 U TW 107215383U TW M581655 U TWM581655 U TW M58165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harmonic generator
hollow
peripheral surface
harm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5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宮澤豊
滝沢登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和諧驅動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和諧驅動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和諧驅動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81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1655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9/00Other gearings
    • F16H49/001Wave gearings, e.g. harmonic drive transmiss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17Toothed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Revetment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1),在該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1)中,諧波產生器(5)的諧波產生器插塞(5a)一體地形成於中空旋轉軸(6)的一部分。在中空旋轉軸(6)上,與諧波產生器插塞(5a)相鄰地一體形成有:厚度比該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厚度還厚的插塞加強部(5d)。利用與諧波產生器插塞(5a)相鄰地形成的剛性較高的插塞加強部(5d),來對諧波產生器插塞(5a)進行加強。在為了實現中空旋轉軸(6)的輕量化及其中空部的大徑化而將中空旋轉軸設為較薄的厚度的情況下,能夠防止或抑制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剛性降低。由此,能夠抑制棘輪扭矩降低。

Description

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諧波齒輪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具備:在軸線方向上貫穿中心部分而延伸的中空部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例如,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5/001582號公報)中記載有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根據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在剛性的內齒齒輪的內側同軸地配置有可撓性的禮帽形狀的外齒齒輪,在外齒齒輪的內側同軸地配置有諧波產生器,中空旋轉軸以同軸狀態來貫穿諧波產生器的中心部分。諧波產生器具有:諧波產生器插塞,其具備橢圓狀外周面;以及諧波產生器軸承,其裝配於橢圓狀外周面與外齒齒輪的內周面之間。諧波產生器插塞一體地形成於作為輸入軸的中空旋轉軸。即,在中空旋轉軸的圓形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橢圓狀外周面,形成有橢圓狀外周面的軸部分作為諧波產生器插塞而發揮功能。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5/001582號公報
[新型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中,有時不是增大裝置外徑來要求其中空部的大徑化。另外,為了裝置的輕量化,有時要求諧波產生器插塞的薄壁化。如果為了滿足這種要求而實現一體地形成有諧波產生器插塞的中空部的大徑化、中空旋轉軸或者諧波產生器插塞的薄壁化,就會因為諧波產生器的剛性降低也引起扭矩性能下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在為了中空部的大徑化等而將中空旋轉軸或者諧波產生器插塞薄壁化的情況下,能夠防止或抑制扭矩性能下降。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具有:
剛性的內齒齒輪;
外齒齒輪,其同軸地配置於前述內齒齒輪的內側,且具備形成有能夠與前述內齒齒輪的內齒嚙合的外齒的可撓性的圓筒部;
諧波產生器,其同軸地配置於前述外齒齒輪的前述圓筒部的內側,使前述圓筒部彎曲變形成橢圓狀,並在圓周方向上的2處位置與前述內齒齒輪的內齒嚙合,一旦被驅動旋轉,就會使得前述外齒與前述內齒之間的嚙合位置在圓周方向上移動;以及
中空旋轉軸,其以同軸狀態來貫穿前述諧波產生器並延伸,
前述諧波產生器具有:
諧波產生器插塞,其具備橢圓狀外周面;
插塞加強部,其用於提高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的剛性而被設置;以及
諧波產生器軸承,其裝配於前述橢圓狀外周面與前述外齒齒輪的前述圓筒部的內周面之間,
在前述中空旋轉軸一體地形成有:對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進行規定的軸部分、以及對前述插塞加強部進行規定的軸部分,
在前述中空旋轉軸中,前述插塞加強部形成於:在前述中空旋轉軸的中心軸線的方向上與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相鄰的位置,
前述插塞加強部的半徑方向上的厚度大於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的半徑方向上的厚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中,與中空旋轉軸上的諧波產生器插塞相鄰地形成有:厚度比該諧波產生器插塞的厚度還厚的插塞加強部。利用與諧波產生器插塞相鄰並以點狀形成的剛性較高的插塞加強部,對諧波產生器插塞進行加強。即使為了增大中空旋轉軸的中空部而使得中空旋轉軸形成為較薄的厚度,也能夠防止或抑制諧波產生器插塞的剛性的降低,從而能夠抑制扭矩性能(棘輪扭矩)的降低。另外,在中空旋轉軸中,厚度較厚的插塞加強部僅是局部地形成於諧波產生器插塞的相鄰位置,因此,能夠將中空旋轉軸的重量增加、慣量的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
在此,中空旋轉軸中的諧波產生器插塞以及插塞加強部的內周面形成為:在前述中心軸線的方向上的各位置呈直徑相同的圓形內周面。在該情況下,插塞加強部的外周面在中心軸線的方向上的各位置處形成為:比對諧波產生器插塞的橢圓狀外周面進行規定的橢圓形狀的長徑還大的外徑。由於是在中空旋轉軸的外周面側使厚度凸起,來形成厚度較厚的插塞加強部,因此,能夠確保中空部的直徑。
另外,在中空旋轉軸中,能夠利用與諧波產生器插塞相鄰並以點狀形成的厚度較厚的插塞加強部,來作為諧波產生器插塞的配重件。例如,將插塞加強部的外周面設成:相對於諧波產生器插塞的橢圓狀外周面,以中心軸線為中心而具有90度的相位差的橢圓狀外周面。
並且,在杯型或者禮帽型的諧波齒輪裝置的情況下,能夠在杯子形狀或者禮帽形狀的外齒齒輪的圓筒部的內周面與中空旋轉軸的外周面之間形成死角空間。如果利用該死角空間來配置厚度較厚的插塞加強部,則不需要諧波齒輪裝置的其他部分的設計變更等。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第1(a)圖是表示實施方式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的概略縱向剖面圖,第1(b)圖是其概略橫向剖面圖。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1具備形成為圓環形狀的剛性的內齒齒輪2。在內齒齒輪2的內側,在同軸狀態下配置有:形成為禮帽形狀的可撓性的外齒齒輪3。外齒齒輪3的外齒3a能夠與內齒齒輪2的內齒2a嚙合。利用軸承、本例中為交叉滾子軸承4,將內齒齒輪2和外齒齒輪3保持為相對旋轉自如的狀態。在外齒齒輪3的內側,以同軸狀態配置有諧波產生器5。中空旋轉軸6(中空輸入軸)以同軸狀態來貫穿諧波產生器5的中心部分。中空旋轉軸6的中空部是在中心軸線1a的方向上貫穿延伸的裝置中空部7。
在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1中,利用諧波產生器5,使外齒齒輪3彎曲變形成橢圓狀,該外齒齒輪3是在其長軸L1的兩端與內齒齒輪2嚙合。如果透過借助中空旋轉軸6而被傳遞來的旋轉力使得諧波產生器5進行旋轉,則兩個齒輪2、3的嚙合位置就會在圓周方向上移動,在兩個齒輪2、3之間產生與兩個齒輪2、3的齒數差相對應的相對旋轉。如果將內齒齒輪2進行固定,減速旋轉就會從外齒齒輪3被輸出。
下面,對各部分的構造進行說明。利用未圖示的螺栓,將內齒齒輪2同軸地緊緊固定於交叉滾子軸承4的內圈4a的端面。外齒齒輪3具備:能夠在半徑方向上彎曲的圓筒部3b、從圓筒部3b的一端朝向半徑方向的外側延伸的隔膜3c、以及一體地形成於隔膜3c的外周緣且呈圓環形狀的剛性的凸台3d。在圓筒部3b的另一端的外周面部分形成有外齒3a。交叉滾子軸承4配置於凸台3d與內齒齒輪2之間。利用未圖示的螺栓,將外齒齒輪3的凸台3d同軸地緊緊固定於交叉滾子軸承4的外圈4b。
諧波產生器5具備:剛性的諧波產生器插塞5a、以及諧波產生器軸承5b。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外周面形成為橢圓狀外周面5c。諧波產生器軸承5b裝配於橢圓狀外周面5c與外齒齒輪3的圓筒部3b的內周面之間。另外,為了提高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剛性而將插塞加強部5d配備於諧波產生器5。
中空旋轉軸6貫穿諧波產生器5的中心部分且朝向中心軸線1a的方向的兩側延伸。馬達旋轉軸等未圖示的旋轉軸同軸地連結固定於中空旋轉軸6的一個軸端部6a。在本例中,在中空旋轉軸6一體地形成有:對諧波產生器插塞5a進行規定的插塞軸部分、以及對插塞加強部5d進行規定的插塞加強軸部分。
中空旋轉軸6是從其輸入側的軸端部6a至相反側的軸端部6d,具備實質上內徑相同的圓形內周面6e,透過圓形內周面6e對裝置中空部7進行規定。中空旋轉軸6在從其輸入側的軸端部6a側朝向相反側的軸端部6d的中途的軸部分,一體地形成有諧波產生器插塞5a以及插塞加強部5d。中空旋轉軸6當中形成有諧波產生器插塞5a以及插塞加強部5d的軸部分以外的軸部分構成為實質上外徑相同的圓形外周面6g。
在中空旋轉軸6中,且在中心軸線1a的方向上與諧波產生器插塞5a相鄰的位置形成有插塞加強部5d。插塞加強部5d的半徑方向上的厚度大於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半徑方向上的厚度。第1(c)圖中示出了插塞加強部5d、諧波產生器插塞5a、以及上述部分以外的中空旋轉軸6的輪廓形狀。如該圖所示,在本例中,插塞加強部5d具備圓形外周面6f,該圓形外周面6f的外徑大於對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橢圓狀外周面5c進行規定的橢圓形狀的長徑。另外,諧波產生器插塞5a在外齒齒輪3的圓筒部3b的內部,被配置於與外齒3a相對應的位置,插塞加強部5d以位於圓筒部3b的內部的方式形成於在軸端部6d側與諧波產生器插塞5a相鄰的位置。
在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1中,與中空旋轉軸6中的諧波產生器插塞5a相鄰地形成有:厚度比該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厚度還厚的插塞加強部5d。利用與諧波產生器插塞5a相鄰並以點狀形成的剛性較高的插塞加強部5d,對諧波產生器插塞5a進行加強。為了使裝置中空部7實現大徑化,即使將中空旋轉軸6設成較薄的厚度,也能夠利用插塞加強部5d來防止或抑制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剛性下降。另外,由於在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相鄰位置以點狀形成有厚度較厚的插塞加強部5d,因此,能夠對諧波產生器插塞5a賦予所需的剛性,並且,能夠將中空旋轉軸6的重量增加、慣量的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因而,能夠抑制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1的棘輪扭矩(ratcheting torque)降低。
另外,在本例中,插塞加強部5d是在中空旋轉軸6的外周面,以點狀來形成厚度凸起的部分,中空旋轉軸6的內周面在中心軸線1a的方向上的各位置處都形成為相同直徑的圓形內周面6e。在中空旋轉軸6的圓形外周面側使厚度凸起,從而形成為厚度較厚的插塞加強部5d,因此,能夠使中空旋轉軸6的裝置中空部7形成為較大的內徑。
此外,利用在禮帽形狀的外齒齒輪3的圓筒部3b的內周面與中空旋轉軸6的外周面之間形成的死角空間,來形成厚度較厚的插塞加強部5d。不需要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1的其他部分的形狀等的設計變更。
在此,在中空旋轉軸6中,能夠利用與諧波產生器插塞5a相鄰並以點狀形成的厚度較厚的插塞加強部5d,來作為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配重件。在該情況下,例如,只要將插塞加強部5d的圓形外周面6f設為:相對於諧波產生器插塞5a的橢圓狀外周面5c,以中心軸線1a為中心而具有90度的相位差的橢圓狀外周面等,由此在諧波產生器插塞5a與插塞加強部5d之間實現中空旋轉軸6的旋轉時的重量平衡即可。
(具備插塞加強部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的例子)
第2(a)圖是表示具備插塞加強部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的其他例子的概略縱向剖面圖,第2(b)圖是其概略橫向剖面圖。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21的基本結構與上述實施方式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1相同,因此,對於所對應的部位標註相同的符號,並將其說明省略。下面,針對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即使在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21中,諧波產生器25也具備剛性的諧波產生器插塞25a、以及諧波產生器軸承25b。諧波產生器插塞25a的外周面為橢圓狀外周面25c。諧波產生器軸承25b裝配於橢圓狀外周面25c與外齒齒輪3的圓筒部3b的內周面之間。另外,為了提高諧波產生器插塞25a的剛性而在諧波產生器25配備有插塞加強部25d。
諧波產生器插塞25a一體地形成於中空旋轉軸26的外周面側的部分。即,中空旋轉軸26的圓形外周面26f的一部分以恒定寬度朝向半徑方向的外側突出而形成橢圓狀外周面25c。插塞加強部25d一體地形成於中空旋轉軸26的內周面側的部分。即,在中空旋轉軸26中一體地形成有諧波產生器插塞25a的軸部分,其圓形內周面26e在全周上以恒定寬度朝向半徑方向的內側突出,由此形成有內周面厚度凸起部分,亦即插塞加強部25d。插塞加強部25d在中心軸線21a的方向上的寬度被設定為包括形成有諧波產生器插塞25a的部分在內的尺寸。
在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21中,在中空旋轉軸26中形成有諧波產生器插塞25a的軸部分形成有:由內周面厚度凸起部分所規定的插塞加強部25d。利用由在中空旋轉軸26的內周面以點狀形成的內周面厚度凸起部分所構成的插塞加強部25d,對諧波產生器插塞25a進行加強。在整體上使中空旋轉軸26形成薄壁而實現其輕量化的情況下,利用插塞加強部25d能夠防止或抑制厚度較薄的諧波產生器插塞25a的剛性降低。另外,插塞加強部25d設置於中空旋轉軸26的一部分,因此,能夠將中空旋轉軸26的重量增加、慣量的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因而,能夠抑制下述情況下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1的棘輪扭矩的降低,即:使一體地形成有諧波產生器插塞25a的中空旋轉軸26形成薄壁而實現輕量化的情況。
(具備插塞加強部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的其他例子)
第3圖是表示具備插塞加強部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的其他例子的縱向剖面圖。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31的基本結構與前述實施方式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1的情況相同,因此,對於對應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號並將其說明省略。下面,針對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在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31中,諧波產生器35具備:諧波產生器插塞35a、以及諧波產生器軸承35b。諧波產生器插塞35a一體地形成於中空旋轉軸36的一部分。在諧波產生器插塞35a的外周面形成有橢圓狀外周面35c。諧波產生器軸承35b裝配於橢圓狀外周面35c與外齒齒輪3的圓筒部3b的內周面之間。另外,在中空旋轉軸36一體地形成有用於提高諧波產生器插塞35a的剛性的插塞加強部35d。
若要詳細說明,則本例的中空旋轉軸36由如下部分形成:呈小徑的圓筒形狀的諧波產生器插塞35a(插塞圓筒部)、以及以同軸狀態而與該諧波產生器插塞35a的一側連接起來且呈大徑的圓筒形狀的插塞加強部35d。在諧波產生器插塞35a的圓形外周面35e形成有朝向外側突出的恒定寬度的橢圓狀外周面35c。
與諧波產生器插塞35a的端部連接起來的插塞加強部35d是從外齒齒輪3的圓筒部3b沿著中心軸線31a朝向外側突出,並且處於在中心軸線31a的方向上與諧波產生器軸承35b相鄰的位置。插塞加強部35d具備比諧波產生器插塞35a的厚度還厚的厚度,其圓形內周面35f的內徑與諧波產生器插塞35a的外徑基本相同。諧波產生器插塞35a的圓環狀端面35g位於該圓形內周面35f的端部。插塞加強部35d形成為:用於供馬達旋轉軸等旋轉軸插入固定的軸孔部分,被插入的旋轉軸(未圖示)與圓環狀端面35g抵接而進行其軸線方向上的定位。
為了增大一體地形成有諧波產生器插塞35a的中空旋轉軸36的中空部的內徑,另外,為了實現其輕量化、慣量的降低化,有時會減少中空旋轉軸36的厚度。如果將中空旋轉軸36設成較薄的厚度,則諧波產生器插塞35a也會變為較薄的厚度,其剛性就會降低,這樣有時就無法確保為了使外齒齒輪3彎曲變形成橢圓狀而確實地與內齒齒輪2嚙合所需的剛性。
在本例中,在中空旋轉軸36形成有:用於對諧波產生器插塞35a進行加強的插塞加強部35d。利用該插塞加強部35d,能夠增大裝置中空部7的內徑,另外,能夠對諧波產生器插塞35a賦予所需的剛性。從而,能夠實現形成有諧波產生器插塞35a的中空旋轉軸36的輕量化,同時還能夠確保其剛性而防止或抑制棘輪扭矩的降低。
(具備插塞加強部的杯型諧波齒輪裝置的例子)
第4(a)圖是表示具備插塞加強部的杯型諧波齒輪裝置的概略縱向剖面圖,第4(b)圖是其概略橫向剖面圖。杯型諧波齒輪裝置41具備:同軸地配置於剛性的內齒齒輪42的內側位置的杯子形狀的可撓性的外齒齒輪43。外齒齒輪43具備:形成有能夠與內齒齒輪42的內齒42a嚙合的外齒43a的可撓性的圓筒部43b。在外齒齒輪43的圓筒部43b的內側,同軸地配置有諧波產生器44。諧波產生器44使得外齒齒輪43的圓筒部43b彎曲變形成橢圓狀,並在橢圓的長軸兩端的2處位置使外齒齒輪43的外齒43a與內齒齒輪42的內齒42a局部嚙合。諧波產生器44一旦旋轉,外齒43a與內齒42a的嚙合位置就會在圓周方向上移動,在兩個齒輪42、43之間產生出與兩個齒輪42、43的齒數差相應的相對旋轉。
外齒齒輪43具備:從圓筒部43b的一側的第1端沿著半徑方向延伸的隔膜43c、以及在隔膜43c的內周緣形成的剛性的環狀的凸台43d。在圓筒部43b的另一側的第2端側的部分,形成有外齒43a。
諧波產生器44具有:具備橢圓狀外周面45a的諧波產生器插塞45、為了提高諧波產生器插塞45的剛性而配置的插塞加強部46、以及裝配於橢圓狀外周面45a與外齒齒輪43的圓筒部43b的內周面之間的諧波產生器軸承47。
諧波產生器插塞45具備:形成有橢圓狀外周面45a的插塞圓筒部45b、從插塞圓筒部45b的內周面朝向半徑方向的內側延伸的圓盤狀的肋部45c、以及在肋部45c的中心部分同軸地形成的內側圓筒部45d。在該內側圓筒部45d形成有:貫穿內側圓筒部45d而延伸的軸孔45e。
插塞加強部46是與插塞圓筒部45b的外齒齒輪43之隔膜43c側的端部相連接地形成的環狀部分。該插塞加強部46的半徑方向上的厚度比插塞圓筒部45b的厚度還厚。在本例中,插塞加強部46具備:其直徑與插塞圓筒部45b的直徑相同的圓形內周面46a。另外,插塞加強部46具備:其外徑大於對插塞圓筒部45b的橢圓狀外周面45a進行規定的橢圓形狀的長軸的外徑的圓形外周面46b。
此外,可以利用插塞加強部46來作為諧波產生器插塞45的配重件。在該情況下,例如,並非將插塞加強部46的外周面設成圓形外周面,而是設成相對於諧波產生器插塞45的橢圓狀外周面45a,以中心軸線41a為中心而具有90度的相位差的橢圓狀外周面。
為了諧波產生器插塞45的輕量化、慣量的降低化,有時會減少作為其構成部分的插塞圓筒部45b、肋部45c等的厚度。如果將上述部分設為較薄的厚度,諧波產生器插塞45的剛性就會降低,有時就無法確保為了使外齒齒輪43彎曲變形成橢圓狀而確實地與內齒齒輪42嚙合所需的剛性。在本例中,為了對諧波產生器插塞45進行加強,使該插塞圓筒部45b的端部沿中心軸線41a的方向延長,並將延長的部分形成為厚度較厚的插塞加強部46。利用插塞加強部46,對諧波產生器插塞45賦予所需的剛性。透過將因為插塞加強部46所導致的重量增加、慣量的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能夠實現諧波產生器插塞45的輕量化,同時還能夠確保其剛性而防止或抑制棘輪扭矩的降低。
1‧‧‧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1a‧‧‧中心軸線
2‧‧‧內齒齒輪
2a‧‧‧內齒
3‧‧‧外齒齒輪
3a‧‧‧外齒
3b‧‧‧圓筒部
3c‧‧‧隔膜
3d‧‧‧凸台
4‧‧‧交叉滾子軸承
4a‧‧‧內圈
4b‧‧‧外圈
5‧‧‧諧波產生器
5a‧‧‧諧波產生器插塞
5b‧‧‧諧波產生器軸承
5c‧‧‧橢圓狀外周面
5d‧‧‧插塞加強部
6‧‧‧中空旋轉軸
6a‧‧‧軸端部
6d‧‧‧軸端部
6e‧‧‧圓形內周面
6f‧‧‧圓形外周面
6g‧‧‧圓形外周面
7‧‧‧裝置中空部
21‧‧‧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21a‧‧‧中心軸線
25‧‧‧諧波產生器
25a‧‧‧諧波產生器插塞
25b‧‧‧諧波產生器軸承
25c‧‧‧橢圓狀外周面
25d‧‧‧插塞加強部
26‧‧‧中空旋轉軸
26e‧‧‧圓形內周面
26f‧‧‧圓形外周面
31‧‧‧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31a‧‧‧中心軸線
35‧‧‧諧波產生器
35a‧‧‧諧波產生器插塞
35b‧‧‧諧波產生器軸承
35c‧‧‧橢圓狀外周面
35d‧‧‧插塞加強部
35e‧‧‧圓形外周面
35f‧‧‧圓形內周面
35g‧‧‧圓環狀端面
36‧‧‧中空旋轉軸
41‧‧‧杯型諧波齒輪裝置
41a‧‧‧中心軸線
42‧‧‧內齒齒輪
42a‧‧‧內齒
43‧‧‧外齒齒輪
43a‧‧‧外齒
43b‧‧‧圓筒部
43c‧‧‧隔膜
43d‧‧‧凸台
44‧‧‧諧波產生器
45‧‧‧諧波產生器插塞
45a‧‧‧橢圓狀外周面
45b‧‧‧插塞圓筒部
45c‧‧‧肋部
45d‧‧‧內側圓筒部
45e‧‧‧軸孔
46‧‧‧插塞加強部
46a‧‧‧圓形內周面
46b‧‧‧圓形外周面
47‧‧‧諧波產生器軸承
第1圖是表示應用了本實用新型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的概略縱向剖面圖、概略橫向剖面圖、以及表示各部分的輪廓形狀的說明圖。
第2圖是表示具備插塞加強部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的例子的概略縱向剖面圖以及概略橫向剖面圖。
第3圖是表示具備插塞加強部的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的其他例子的概略縱向剖面圖。
第4圖是表示具備插塞加強部的杯型諧波齒輪裝置的例子的概略縱向剖面圖以及概略橫向剖面圖。

Claims (4)

  1. 一種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其具有:
    剛性的內齒齒輪;
    外齒齒輪,其同軸地配置於前述內齒齒輪的內側,且具備形成有能夠與前述內齒齒輪的內齒嚙合的外齒的可撓性的圓筒部;
    諧波產生器,其同軸地配置於前述外齒齒輪的前述圓筒部的內側,使前述圓筒部彎曲變形成橢圓狀,並在圓周方向上的2處位置與前述內齒齒輪的內齒進行局部嚙合,一旦被驅動旋轉,就會使得前述外齒與前述內齒之間的嚙合位置在圓周方向上移動;以及
    中空旋轉軸,其以同軸狀態來貫穿前述諧波產生器並延伸,
    前述諧波產生器具有:
    諧波產生器插塞,其具備橢圓狀外周面;
    插塞加強部,其用於提高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的剛性而被設置;以及
    諧波產生器軸承,其被裝配於前述橢圓狀外周面與前述外齒齒輪的前述圓筒部的內周面之間,
    在前述中空旋轉軸一體地形成有:對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進行規定的軸部分、以及對前述插塞加強部進行規定的軸部分,
    在前述中空旋轉軸中,前述插塞加強部形成於:在前述中空旋轉軸的中心軸線的方向上與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相鄰的位置,
    前述插塞加強部的半徑方向上的厚度大於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的半徑方向上的厚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其中,
    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以及前述插塞加強部的內周面形成為:在前述中心軸線的方向上的各位置呈直徑相同的圓形內周面,
    前述插塞加強部的外周面在前述中心軸線的方向上的各位置處具備:比對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的前述橢圓狀外周面進行規定的橢圓形狀的長徑還大的外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其中,
    前述插塞加強部的外周面是:相對於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的前述橢圓狀外周面,以前述中心軸線為中心而具有90度的相位差的橢圓狀外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其中,
    前述外齒齒輪是杯子形狀或者禮帽形狀的外齒齒輪,
    前述外齒齒輪具備:從前述圓筒部的一側的第1端沿著半徑方向延伸的隔膜、以及在前述隔膜的外周緣或者內周緣形成的剛性的環狀的凸台,
    在前述圓筒部的另一側的第2端側的部分形成有前述外齒,
    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在前述圓筒部的內部,被配置於與前述外齒相對應的位置,
    前述插塞加強部在前述圓筒部的內部,被配置於在前述第1端側而與前述諧波產生器插塞相鄰的位置。
TW107215383U 2018-06-19 2018-11-13 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TWM58165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3364 WO2019244258A1 (ja) 2018-06-19 2018-06-19 中空型波動歯車装置
??PCT/JP2018/023364 2018-06-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1655U true TWM581655U (zh) 2019-08-01

Family

ID=683179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0155A TWI776989B (zh) 2018-06-19 2018-11-13 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TW107215383U TWM581655U (zh) 2018-06-19 2018-11-13 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0155A TWI776989B (zh) 2018-06-19 2018-11-13 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41660B2 (zh)
EP (1) EP3812613B1 (zh)
JP (1) JP7087075B2 (zh)
KR (1) KR102440561B1 (zh)
CN (2) CN209622000U (zh)
TW (2) TWI776989B (zh)
WO (1) WO20192442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6989B (zh) * 2018-06-19 2022-09-11 日商和諧驅動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00309A1 (ja) * 2018-11-16 2020-05-22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ユニットタイプの波動歯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369Y2 (ja) 1989-06-01 1996-03-06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波動歯車装置
JPH08312731A (ja) * 1995-05-19 1996-11-26 Harmonic Drive Syst Ind Co Ltd シルクハット型波動歯車装置
JP2002243000A (ja) * 2001-02-19 2002-08-28 Harmonic Drive Syst Ind Co Ltd 波動歯車減速機を備えた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795562B2 (ja) * 2001-05-10 2011-10-19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軽量波動歯車装置
CN101868903B (zh) * 2009-02-03 2013-12-04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齿轮传动电动机组件
JP6150736B2 (ja) 2013-03-19 2017-06-21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波動歯車装置および中空型回転アクチュエータ
TWI608183B (zh) * 2013-03-19 2017-12-11 和諧驅動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諧波齒輪裝置及中空型旋轉致動器
JP6067112B2 (ja) 2013-07-01 2017-01-25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中空型波動歯車装置
JP6836343B2 (ja) * 2016-07-05 2021-02-24 日本電産シンポ株式会社 波動歯車減速機用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07795662B (zh) * 2016-08-31 2020-06-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谐波减速器的刚轮、谐波减速器以及机器人
JP7072144B2 (ja) * 2018-02-07 2022-05-20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 波動歯車装置
EP3812613B1 (en) * 2018-06-19 2023-06-07 Harmonic Drive Systems Inc. Hollow strain-wave gear device
CN109027180B (zh) * 2018-09-19 2024-05-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速器和机器人
JP6961812B2 (ja) * 2018-09-20 2021-11-05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ユニット型波動歯車装置
WO2020100309A1 (ja) * 2018-11-16 2020-05-22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ユニットタイプの波動歯車装置
JP6793867B1 (ja) * 2020-06-29 2020-12-02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波動歯車装置ユニッ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6989B (zh) * 2018-06-19 2022-09-11 日商和諧驅動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41660B2 (en) 2022-09-13
JP7087075B2 (ja) 2022-06-20
EP3812613A1 (en) 2021-04-28
JPWO2019244258A1 (ja) 2021-05-13
US20210222764A1 (en) 2021-07-22
TW202001124A (zh) 2020-01-01
TWI776989B (zh) 2022-09-11
CN209622000U (zh) 2019-11-12
EP3812613B1 (en) 2023-06-07
CN110617315A (zh) 2019-12-27
EP3812613A4 (en) 2021-12-15
EP3812613C0 (en) 2023-06-07
KR102440561B1 (ko) 2022-09-05
KR20210008424A (ko) 2021-01-21
WO2019244258A1 (ja)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50093B2 (ja) ハーモニック駆動装置
JP5442162B1 (ja) 波動歯車装置および可撓性外歯歯車
TWI619893B (zh) Fixed locking method for locking driven member to harmonic gear unit and harmonic gear unit
TWI735644B (zh) 諧波齒輪裝置的外齒齒輪
TW201512566A (zh) 諧波齒輪裝置
JP5297756B2 (ja) 歯車伝動装置
JP2007085524A (ja) 差動揺動型減速機
TWM581655U (zh) 中空型諧波齒輪裝置
TW201910666A (zh) 諧波齒輪裝置
JP2009222168A (ja) 揺動歯車装置
TW201920844A (zh) 諧波齒輪裝置的波動軸承
JP2023184669A (ja) 歯車ユニット
JP2019027519A (ja) 波動歯車装置
WO2017022062A1 (ja) 波動歯車装置
JP2020056492A5 (zh)
TWI704304B (zh) 諧波齒輪裝置及致動器
JPH0861438A (ja) 遊星歯車装置
TWI822737B (zh) 傳動裝置
JP6746251B2 (ja) 波動歯車装置
JP6215132B2 (ja) 軸方向変換歯車装置
TW201839294A (zh) 諧波齒輪裝置及諧波產生器
TWI672450B (zh) 驅動裝置
TWI551791B (zh) Harmonic generator and harmonic gear device
JP2016205460A (ja) 波動歯車装置及び波動歯車装置の回転体の移動阻止方法
JP2019196805A (ja) 樹脂歯車及び減速機並びにモータユニ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