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0519U - Wheel cover fitting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Wheel cover fitting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0519U
TWM580519U TW108202625U TW108202625U TWM580519U TW M580519 U TWM580519 U TW M580519U TW 108202625 U TW108202625 U TW 108202625U TW 108202625 U TW108202625 U TW 108202625U TW M580519 U TWM580519 U TW M58051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m
movable seat
hole
rib
thr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2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謝永丁
Original Assignee
舜銘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舜銘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舜銘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2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0519U/zh
Publication of TWM580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0519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輪圈蓋嵌合結構,主要係設有一相似於汽車輪圈的輪圈蓋,所述輪圈蓋透過一嵌合結構嵌組於所述汽車輪圈軸孔處,其所述嵌合結構包含有於所述輪圈蓋中央透孔往內設有一環壁,並於所述環壁內側設有螺紋段,所述螺紋段對應與一活動座鎖固,所述活動座表面設有與所述螺紋段嚙合的螺牙部;藉此,能透過所述螺紋段與所述螺牙部間相對的牙根深度設計,來令所述活動座撐張所述環壁抵卡於汽車輪圈軸孔,達到穩固定位的功效。

Description

輪圈蓋嵌合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輪圈蓋嵌合結構,尤指一種可依汽車輪圈之軸孔而方便調整迫緊定位的輪圈蓋嵌合結構為其創作應用者。
按,汽車輪圈主要可分為鐵圈及鋁合金鋼圈,一般車主都會於鐵圈外端面結合一輪圈蓋,以提升輪圈美觀感,而鋁合金鋼圈具有肋體、鏤孔及經過塗裝與陽極處理等程序,其外觀已具相當美觀性,無須輪圈蓋遮掩覆蓋。但因汽車於行駛途中,路面上的小石子、鐵塊等異物,常會因為遭快速行駛的汽車輪胎攆壓而彈跳撞擊鋁合金鋼圈,造成鋁合金鋼圈表面產生刮痕、凹洞等損壞,或沾黏異物、污損不易清洗,降低鋁合金鋼圈美觀性,因此,基於保護原車的鋁合金鋼圈,亦會於鋁合金鋼圈外加裝輪圈蓋,另對喜好改裝車輛車主而言,為增加車輛炫麗、美觀性,也會於鋁合金鋼圈外側加裝以塑膠成型並具有光鮮表面或霧面電鍍層的輪圈蓋,以提高車輛獨特價值感。
然而,目前國內法令雖無禁示加裝汽車輪圈蓋之規定,但基於安全考量,附加的汽車輪圈蓋在車輛行駛中需達到不可脫落,實為最基本的安全要求。因此,即有諸多針對組合輪圈蓋的技術被研發申請如台灣專利公告第M280307『輪圈覆蓋構造』,或如創作人先前申請之我國公告第547351『鋁合金鋼圈之輪圈蓋結構』、公告第M275112『鋁合金鋼圈之輪圈蓋結構(一)』,然而,即使是同一家車廠也會因為發包廠商不同,而使其車廠生產的鋁合金鋼圈有尺寸位置的公差,以致於實際組裝時,常發生輪圈蓋之鏤孔嵌掣凸緣無法嵌入鋁合金鋼圈鏤孔,或嵌掣凸緣並無法確實穩固嵌掣於鋁合金鋼圈鏤孔內側等問題,導致輪圈蓋難以組裝通用於不同廠商製造的鋁合金鋼圈上,而造成輪圈蓋開發設計上的困擾。
因此,又有公告第M522868號一種汽車輪圈蓋,該汽車輪圈蓋具有一中央孔,而其特徵在於:該汽車輪圈蓋相對於該中央孔之內側邊一體成型一承結座,而該承結座之內側邊延伸一環座,該環座設有複數剖槽,致該剖槽之間各呈設為具彈性力之一壁柱,又該汽車輪圈蓋增設一調節塊,該調節塊之二側邊分別為一小徑端、一大徑端,且該調節塊由該小徑端置入該環座之內部,並由一鎖螺元件水平穿設該承結座而螺接於該調節塊,且旋進該鎖螺元件時,致該調節塊之大徑端向該環座之內部移位,且能迫使各該壁柱向外擴張。
上述前案實已改善前述現有缺失,惟因該前案之調節塊為實心狀,故在組裝完成後,大徑端的端面偶有與某些廠牌汽車的輪軸抵碰之虞,可能導致汽車行進間之汽車輪圈蓋脫落,是以,仍有再改良的必要。
緣是,創作人有鑑於此,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針對現有之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輪圈蓋嵌合結構,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輪圈蓋嵌合結構,尤指一種可依汽車輪圈之軸孔而方便調整迫緊定位的輪圈蓋嵌合結構為目的者。
本創作輪圈蓋嵌合結構之主要目的與功效,係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主要係設有一相似於汽車輪圈的輪圈蓋,所述輪圈蓋透過一嵌合結構嵌組於所述汽車輪圈軸孔處,其所述嵌合結構包含有於所述輪圈蓋中央透孔往內設有一環壁,並於所述環壁內側設有螺紋段,所述螺紋段對應與一活動座鎖固,所述活動座表面設有與所述螺紋段嚙合的螺牙部;藉此,能透過所述螺紋段與所述螺牙部間相對的牙根深度設計,來令所述活動座撐張所述環壁抵卡於汽車輪圈軸孔,達到穩固定位的功效。
本創作輪圈蓋嵌合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螺牙部之螺牙牙峰到牙根的深度由深至淺,能螺設推抵所述支肋往外擴張,並卡掣於汽車輪圈之軸孔處。
本創作輪圈蓋嵌合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活動座之螺牙部為由第一端往第二端方向之螺牙牙峰到牙根的深度由深至淺。
本創作輪圈蓋嵌合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活動座之螺牙部為由第二端往第一端方向之螺牙牙峰到牙根的深度由深至淺。
本創作輪圈蓋嵌合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環壁內側的螺紋段由透孔端往支肋端方向的螺紋牙高度由低至高的設計,而所述活動座之螺牙部為正常深度。
為令本創作所運用之技術內容、創作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三圖所示,係為本創作輪圈蓋嵌合結構之立體分解、組合示意圖,其主要包含有:
一輪圈蓋(1),係對應覆合於汽車輪圈(2)外部,所述輪圈蓋(1)中央設有一透孔(11),由所述透孔(11)往內設有一環壁(12),所述環壁(12)對應嵌入於所述汽車輪圈(2)中央之軸孔(21),再所述環壁(12)端部往所述透孔(11)方向環設有多數個剖槽道(121),並讓二相鄰的剖槽道(121)間形成支肋(122),於多數個支肋(122)的內側面設有螺紋段(123);
一活動座(3),係具有第一端,於第一端面設有驅使所述活動座(3)旋轉的作動部(31),而其第二端為中空狀,於所述活動座(3)外表面設有與所述螺紋段(123)嚙合的螺牙部(32),所述螺牙部(32)之螺牙牙峰到牙根的深度由深至淺,能螺設推抵所述支肋(122)往外擴張,並卡掣於汽車輪圈(2)之軸孔(21)處;
一飾蓋(4),係對應嵌合於所述輪圈蓋(1)中央透孔(11)處,且對應所述剖槽道(121)設有多數個相互卡掣定位的卡齒(41)。
請參閱第一~六圖所示,當汽車輪圈(2)欲組裝輪圈蓋(1)時,係先設有一相似於汽車輪圈(2)的輪圈蓋(1),再將汽車輪圈(2)軸孔(21)處原有的飾蓋(4)拆卸下來,讓所述輪圈蓋(1)透過一嵌合結構嵌組於所述汽車輪圈(2)軸孔(21)處,然而,本創作嵌合結構於使用時,係具有多種實施狀態,以下詳細說明:
請參閱第四~六圖所示,實施例一主要採所述活動座(3)之螺牙部(32)為由第一端往第二端方向之螺牙牙峰到牙根的深度由深至淺的設計;於實施時,係先將所述活動座(3)第一端對應所述輪圈蓋(1)內部環壁(12)的端口鎖入,透過所述環壁(12)支肋(122)內側的螺紋段(123)而鎖入,於所述螺紋段(123)剛接觸所述活動座(3)之螺牙部(32)時,其所述螺牙部(32)第一端處的螺牙之牙峰到牙根的深度較深,能讓所述螺紋段(123)鎖入容置,而此時所述環壁(12)支肋(122)並未被擴張;之後,將所述輪圈蓋(1)覆合於所述汽車輪圈(2),並讓所述環壁(12)嵌入於軸孔(21),再透過轉動所述活動座(3)的作動部(31),使所述活動座(3)經螺牙部(32)與螺紋段(123)相對的旋轉而往透孔(11)方向螺出,利用螺牙部(32)之螺牙的牙峰到牙根的深度逐漸變淺,而推擠所述螺紋段(123)的支肋往外擴張,使其所述支肋(122)能抵掣於所述汽車輪圈(2)軸孔(21),而定位所述輪圈蓋(1),最後,再將飾蓋(4)[為由汽車輪圈(2)軸孔(21)處拆卸的原有飾蓋]嵌入所述輪圈蓋(1)中央透孔(11)處,利用卡齒(41)對應所述剖槽道(121)而相互卡掣定位。
請參閱第七圖所示,實施例二主要採所述活動座(3)之螺牙部(32)為由第二端往第一端方向之牙峰到牙根的深度由深至淺的設計;於實施時,係先將所述活動座(3)第二端對應所述輪圈蓋(1)中央的透孔(11)而鎖入,藉由所述環壁(12)支肋(122)內側的螺紋段(123)而鎖入,於所述螺紋段(123)剛接觸所述活動座(3)之螺牙部(32)時,其所述螺牙部(32)第二端處的螺牙之牙峰到牙根的深度較深,能讓所述螺紋段(123)鎖入容置,而此時所述環壁(12)支肋(122)並未被擴張;之後,將所述輪圈蓋(1)之環壁(12)嵌入於所述汽車輪圈(2)軸孔(21),再透過轉動所述活動座(3)的作動部(31),使所述活動座(3)經螺牙部(32)與螺紋段(123)相對的旋轉而往軸孔(21)內部方向螺入,利用螺牙部(32)之螺牙的牙峰到牙根的深度逐漸變淺,而推擠所述螺紋段(123)的支肋(122)往外擴張,使其能抵掣於所述汽車輪圈(2)軸孔(21),而定位所述輪圈蓋(1),最後,再將飾蓋(4)[為由汽車輪圈軸孔處拆卸的原有飾蓋]嵌入所述輪圈蓋(1)中央透孔(11)處,利用卡齒(41)對應所述剖槽道(121)而相互卡掣定位。
請參閱第八圖所示,實施例三為另一變化型,其主要採所述環壁(12)內側的螺紋段(123)由透孔(11)端往支肋(122)端方向的螺紋牙高度由低至高的設計,而所述活動座(3)之螺牙部(32)為正常深度;於實施時,係先將所述活動座(3)第二端對應所述輪圈蓋(1)中央的透孔(11)而鎖入,藉由所述環壁(12)支肋(122)內側的螺紋段(123)而鎖入,於所述活動座(3)之螺牙部(32)剛接觸所述螺紋段(123)時,其該端的螺紋牙高度較低能讓所述螺牙部(32)鎖入容置,而此時所述環壁(12)支肋(122)並未被擴張;之後,將所述輪圈蓋(1)之環壁(12)嵌入於所述汽車輪圈(2)軸孔(21),再透過轉動所述活動座(3)的作動部(31),使所述活動座(3)經螺牙部(32)與螺紋段(123)相對的旋轉而往軸孔(21)內部方向螺入,利用所述環壁(12)內側的螺紋段(123)由透孔(11)端往支肋(122)端方向的螺紋牙高度由低至高,因較高螺紋牙與所述螺牙部(32)接觸而被推擠,使所述支肋(122)往外擴張能抵掣於所述汽車輪圈(2)軸孔(21),而定位所述輪圈蓋(1),最後,再將飾蓋(4)[為由汽車輪圈軸孔處拆卸的原有飾蓋]嵌入所述輪圈蓋(1)中央透孔(11)處,利用卡齒(41)對應所述剖槽道(121)而相互卡掣定位。
另外,所述活動座(3)之作動部(31)設有至少一肋條(311)連結於所述活動座(3)壁面,且所述肋條(311)與壁面之間具有空間(312),所述空間(312)能供施工者手部深入並握持所述肋條(311)轉動,使所述活動座(3)旋轉;或進一步於所述肋條(311)端面設有工具槽孔(313),利用工具嵌入工具槽孔(313)轉動,使所述活動座(3)旋轉。
然而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產品態樣、結構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諸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本創作
(1)‧‧‧輪圈蓋
(11)‧‧‧透孔
(12)‧‧‧環壁
(121)‧‧‧剖槽道
(122)‧‧‧支肋
(123)‧‧‧螺紋段
(2)‧‧‧汽車輪圈
(21)‧‧‧軸孔
(3)‧‧‧活動座
(31)‧‧‧作動部
(311)‧‧‧肋條
(312)‧‧‧空間
(313)‧‧‧工具槽孔
(32)‧‧‧螺牙部
(4)‧‧‧飾蓋
(41)‧‧‧卡齒
第一圖:本創作之立體分解示意圖一。
第二圖:本創作之立體分解示意圖二。
第三圖:本創作之立體組合示意圖。
第四圖:本創作實施例一分解剖視示意圖。
第五圖:本創作第四圖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六圖:本創作實施例一組合剖視示意圖。
第七圖:本創作實施例二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
第八圖:本創作實施例三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

Claims (8)

  1. 一種輪圈蓋嵌合結構,其主要包含有: 一輪圈蓋,係對應覆合於汽車輪圈外部,所述輪圈蓋中央設有一透孔,由所述透孔往內設有一環壁,所述環壁對應嵌入於所述汽車輪圈中央設置的軸孔,再所述環壁端部往所述透孔方向環設有多數個剖槽道,並讓二相鄰的剖槽道間形成支肋,於多數個支肋的內側面設有螺紋段,所述螺紋段的螺紋牙高度相同; 一活動座,係具有第一端,於第一端面設有驅使所述活動座旋轉的作動部,而其第二端為中空狀,於所述活動座外表面設有與所述螺紋段嚙合的螺牙部,所述螺牙部之螺牙牙峰到牙根的深度由深至淺,能螺設推抵所述支肋往外擴張,並卡掣於汽車輪圈之軸孔處; 一飾蓋,係對應嵌合於所述輪圈蓋中央透孔處,且對應所述剖槽道設有多數個相互卡掣定位的卡齒。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輪圈蓋嵌合結構,其中所述活動座之螺牙部為由第一端往第二端方向之螺牙牙峰到牙根的深度由深至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輪圈蓋嵌合結構,其中所述活動座之螺牙部為由第二端往第一端方向之螺牙牙峰到牙根的深度由深至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輪圈蓋嵌合結構,其中所述活動座之作動部設有至少一肋條連結於所述活動座壁面,且所述肋條與壁面之間具有空間,所述空間能供施工者手部深入並握持所述肋條轉動,使所述活動座旋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輪圈蓋嵌合結構,其中進一步於所述肋條端面設有工具槽孔。
  6. 一種輪圈蓋嵌合結構,其主要包含有: 一輪圈蓋,係對應覆合於汽車輪圈外部,所述輪圈蓋中央設有一透孔,由所述透孔往內設有一環壁,所述環壁對應嵌入於所述汽車輪圈中央設置的軸孔,再所述環壁端部往所述透孔方向環設有多數個剖槽道,並讓二相鄰的剖槽道間形成支肋,於多數個支肋的內側面設有螺紋段,所述螺紋段由透孔端往支肋端方向的螺紋牙高度由低至高; 一活動座,係具有第一端,於第一端面設有驅使所述活動座旋轉的作動部,而其第二端為中空狀,於所述活動座外表面設有與所述螺紋段嚙合的螺牙部,所述螺牙部之螺牙牙峰到牙根的深度相同,能螺設推抵所述支肋往外擴張,並卡掣於汽車輪圈之軸孔處; 一飾蓋,係對應嵌合於所述輪圈蓋中央透孔處,且對應所述剖槽道設有多數個相互卡掣定位的卡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輪圈蓋嵌合結構,其中所述活動座之作動部設有至少一肋條連結於所述活動座壁面,且所述肋條與壁面之間具有空間,所述空間能供施工者手部深入並握持所述肋條轉動,使所述活動座旋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輪圈蓋嵌合結構,其中進一步於所述肋條端面設有工具槽孔。
TW108202625U 2019-03-05 2019-03-05 Wheel cover fitting structure TWM580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625U TWM580519U (zh) 2019-03-05 2019-03-05 Wheel cover fitting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625U TWM580519U (zh) 2019-03-05 2019-03-05 Wheel cover fitting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0519U true TWM580519U (zh) 2019-07-11

Family

ID=68050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2625U TWM580519U (zh) 2019-03-05 2019-03-05 Wheel cover fitting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0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7412B (zh) * 2020-07-17 2021-08-21 琦玉國際有限公司 輪圈中心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7412B (zh) * 2020-07-17 2021-08-21 琦玉國際有限公司 輪圈中心蓋
EP3939805A1 (en) * 2020-07-17 2022-01-19 TW Racing Parts Inc. Cover assembly for wheel hub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7282B2 (en) Annular wheel-trim for vehicle floating-seat rim flange, and assembly made up of an annular wheel-trim and of an adapter for a floating-seat wheel
US2076789A (en) Wheel
US4659148A (en) Vehicle wheel construction
TWM580519U (zh) Wheel cover fitting structure
CN205186315U (zh) 一种汽车底盘下护板的预安装结构
JP2000025422A (ja) ハブキャップを備えたタイヤ/ホイ―ル装着組立体
US11472225B2 (en) Mounting wheel for motor vehicle and mounted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a mounting wheel
US2996336A (en) Tire trim-wheel trim construction
JPH021681B2 (zh)
CN208896771U (zh) 一体化车辆轮圈盖结构
CN205185708U (zh) 一种新型的车轮钢圈中心孔装饰罩
CN203854426U (zh) 一种新型免充气轮胎及安装轮辋
US6877819B1 (en) Tire clamp substituting for spare tire
CN208896770U (zh) 一体化车辆轮圈盖结构
US2265562A (en) Rim
JP2006116985A (ja) ホイールカバー
US2937902A (en) Resilient trim member and securing means therefor
CN215970926U (zh) 车轮装饰盖、车轮和车辆
CN205601500U (zh) 一种汽车轮毂装饰装置
KR100657988B1 (ko) 자동차용 휠
CN208411291U (zh) 一种具有通配型中心轴的汽车轮毂组件
US2557124A (en) Wheel cover
CN207617443U (zh) 两半圆合体铝合金轮毂套环
CN219382105U (zh) 车轮总成
CN102141076A (zh) 异型内棱起汽车轮胎防盗螺栓/螺母及过渡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