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0188U - 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0188U
TWM580188U TW108200288U TW108200288U TWM580188U TW M580188 U TWM580188 U TW M580188U TW 108200288 U TW108200288 U TW 108200288U TW 108200288 U TW108200288 U TW 108200288U TW M580188 U TWM580188 U TW M58018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ilm
light source
source module
refle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0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麟頡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蘇州璨宇光電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蘇州璨宇光電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蘇州璨宇光電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80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0188U/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源模組,包括穿透反射膜、反射腔室以及發光元件。穿透反射膜具有穿透反射面。反射腔室具有反射面。穿透反射面與反射面界定出容置空間。發光元件設置於容置空間中。發光元件具有發光面,且發光面朝向穿透反射面。穿透反射面的反射率隨著與發光元件之間的距離遞增而對應遞減。另,一種顯示裝置亦被提出。

Description

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
在一般的顯示裝置中,其可藉由背光模組提供液晶顯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面光源,以使位於顯示側的觀察者觀賞到影像畫面。
然而,為了要使影像畫面的亮度均勻度提升,面光源的均勻程度是關鍵因素。為了能夠提供液晶顯示面板均勻的面光源,通常會在背光模組內的不同區域設置發光二極體。但,這樣的作法使用了較多的發光二極體,也提高了電路佈局的複雜度,製造成本難以降低。並且,由於顯示裝置朝著微型化趨勢發展,背光模組的厚度亦需要對應縮減,而厚度的縮減會使得發光二極體發出的光束難以傳遞到背光模組的邊緣區域,造成影像畫面中對應於發光二極體的位置的亮度較高,而邊緣區域的亮度較低,影像品質低落。
本“先前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了解本新型創作內容,因此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新型創作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新型創作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曉或認知。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光源模組,其可以用較少的發光元件而提供均勻的面光源。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可以使用較少的發光元件而可提供亮度均勻的顯示畫面。
本新型創作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新型創作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新型創作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光源模組,包括穿透反射膜、反射腔室與發光元件。穿透反射膜具有穿透反射面。反射腔室具有反射面。穿透反射面與反射面界定出容置空間。發光元件設置於容置空間中發光元件具有發光面,且發光面朝向穿透反射面。穿透反射面上的反射率隨著與發光元件之間的距離遞增而對應遞減。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新型創作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的光源模組以及顯示面板。顯示面板設置於光源模組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穿透反射膜包括透光本體與多個反射粒子。這些反射粒子的濃度隨著與發光元件之間的距離遞增而對應遞減。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反射粒子的反射率大於70%。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透光本體為透光膜或反射式偏光增亮膜。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穿透反射膜包括透光本體與金屬層。金屬層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為穿透反射面。第二表面位於透光本體與第一表面之間。金屬層的厚度由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間距所定義。金屬層的厚度隨著與發光元件之間的距離遞增而對應遞減。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穿透反射面上的穿透率隨著與發光元件之間的距離遞增而對應遞增。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源模組更包括多個光學功能膜。穿透反射膜設置於這些光學功能膜與發光元件之間。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這些光學功能膜包括擴散膜以及增亮膜,且增亮膜設置於穿透反射膜與擴散膜之間。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擴散膜包括多個擴散粒子,且這些擴散粒子的反射率低於45%。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這些光學功能膜與穿透反射膜兩兩之間藉由光學膠膠合。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這些光學功能膜彼此分離,且這些光學功能膜中最靠近穿透反射膜的光學功能膜與穿透反射膜分離。
基於上述,在本新型創作的實施例的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中,由於穿透反射面的反射率與穿透率係搭配穿透反射膜與發光元件之間的距離來設計,因此在穿透反射膜的不同區域中所對應出射的光束的光強度較為一致,光源模組可提供較為均勻的面光源給顯示面板,且顯示面板所顯示的影像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關於本新型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新型創作。
為了方便說明本新型創作實施例的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的架構,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可視為處於在方向D1、D2、D3所建構的一三維空間中,其中方向D1、D2、D3兩兩互為垂直。
圖1為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穿透反射膜與發光元件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圖1中的一光學功能膜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圖1中的另一光學功能膜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1,於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包括光源模組100與顯示面板210。顯示面板210設置於光源模組100上。光源模組100例如是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且例如是直下式(Direct-type)背光模組。光源模組100適於提供面光源於顯示面板210。顯示面板210接收面光源後,適於提供影像畫面使位於顯示側的使用者OB觀賞。光源模組100包括穿透反射膜110、反射腔室120、發光元件130以及多個光學功能膜140。於以下的段落中會詳細地說明上述各元件與各元件之間的配置關係。
請參照圖1與圖2,穿透反射膜110為可使光束中的一部分的光束穿透且使光束中的另一部分的光束反射的光學膜片。穿透反射膜110具有穿透反射面TRS。詳細來說,於本實施例中,穿透反射膜110包括透光本體112與多個反射粒子RP(示於圖2)。這些反射粒子RP設置於透光本體112中。於本實施例中,透光本體112的材料可為玻璃(Glas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或其他具有高透光度的材料,但不以此為限。反射粒子RP的反射率大於70%。於一些實施例中,反射粒子RP的材質例如是金屬粒子或白膠粒子,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反射腔室120為具有反射功能的腔室,其包括腔室本體122與由腔室本體122向兩方向(方向D2與方向D2的反方向)延伸的承載部CP。腔室本體122具有反射面RS,且此反射面RS例如是曲面,其中曲面可被設計為拋物面、球面、橢圓球面等不同形狀的曲面,本新型創作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反射面RS亦可被設計為斜面,本新型創作並不以此為限。承載部CP用以承載穿透反射膜110與這些光學功能膜140。反射腔室120設置於穿透反射膜110的下方,且反射面RS與穿透反射面TRS共同界定容置空間AS。
請參照圖1,發光元件130為具有發光功能的光學元件,且設置於容置空間AS中。於本新型創作的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30的態樣可為發光二極體、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或其他具有發光功能的光學元件,但不以此為限。於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30為發光二極體。發光元件130適於發出一光束B,其中光束的顏色例如是白光、紅光、綠光、藍光或者是其他不同顏色的光束,但不以此為限。發光元件130具有發光面ES,發光面ES朝向穿透反射面TRS。光束B係由發光面ES出射於發光元件130。
請參照圖1,光學功能膜140係泛指具有光學功能的光學膜片。於本實施例中,光學功能膜140可為擴散膜、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BEF,或稱聚光片、稜鏡膜)、穿透膜或者是其他具有不同光學功能的光學膜片,本新型創作並不以此為限。於本實施例中,光學功能膜140的數量為多個,且例如是兩個光學功能膜140a、140b,但不以此為限。本領域的通常知識者可依據其需求以選擇性地設置不同功能、數量的光學功能膜。
請參照圖1與圖3,詳細來說,光學功能膜140a為擴散膜,其能使通過此擴散膜的光束散射/擴散,以有效地提升光束的均勻程度。擴散膜內設有多個擴散粒子DP。擴散粒子DP的反射率低於45%,且相較於反射粒子RP來說,其具有較高的透光度。
請參照圖1與圖4,詳細來說,光學功能膜140b為增亮膜。增亮膜包括透光基板142與設置於透光基板142上的多個稜鏡144。這些稜鏡144往方向D1延伸,並往方向D2排列。稜鏡144的尖端SE朝向顯示面板210。當光束由下方沿著方向D3入射增亮膜後,光束可藉由位於單一稜鏡144內的全反射現象、單一稜鏡144內的折射現象以及兩稜鏡144之間的二次反射現象,以集中光束的方向,可增加正視的亮度。
於本實施例中,穿透反射膜110與這些光學功能膜140a、140b兩兩之間可藉由光學膠(Optical Adhesive Layer)膠合,以構成一複合膜CF。於另一實施例中,亦可以使這些光學功能膜140彼此分離,且最靠近穿透反射膜110的光學功能膜140a亦與穿透反射膜110分離,本新型創作並不以此為限。
顯示面板210例如是非自發光型的顯示面板,且例如是液晶顯示面板。顯示面板210的操作及實施方式可以由所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獲致足夠的教示、建議與實施說明,因此不再贅述。
於以下的段落中會搭配圖1至圖5來說明穿透反射膜110的穿透反射面TRS與發光元件130的關係以及顯示裝置200的光學效果。
首先,先介紹穿透反射膜110的穿透反射面TRS與發光元件130的關係。
請參照圖1與圖2,於本實施例中,穿透反射膜110依據發光元件130與其之間的距離D(如圖2所示)可區分為不同的區域R(如圖1所示),且這些區域R分別對應具有不同的光學性質。詳細來說,穿透反射膜110的這些區域R所分別對應具有的反射率以及穿透率隨著與發光元件130之間的距離D而改變,其中距離D例如是被定義為發光面ES的中心點C與穿透反射面TRS上的任一位置P之間的距離。即,穿透反射面TRS的反射率與穿透率皆為距離D的函數。於本實施例中,穿透反射面TRS的反射率隨著距離D遞增而對應遞減,而穿透反射面TRS的穿透率隨著距離D遞增而對應遞增。也就是說,反射率由穿透反射面TRS中靠近發光元件130的一處沿著遠離發光元件130的方向D2遞減,而穿透率由穿透反射面TRS中靠近發光元件130一處沿著遠離發光元件130的方向D2遞增。
請參照圖2,於本實施例中,藉由設計反射粒子RP於透光本體112內的濃度分佈,以實現上述的光學性質設計。具體而言,這些反射粒子RP的濃度隨著與發光元件130之間的距離D遞增而對應遞減。
接著,介紹顯示裝置200的光學效果。
為了方便說明顯示裝置200的光學效果,圖1中示例性地示出三個不同區域R1~R3以及其分別對應具有的位置P1~P3。在三個位置P1~P3中,位置P1(最靠近發光元件130)的反射率最高且穿透率最低,位置P2(次靠近發光元件130)的反射率次高且穿透率次低,位置P3(最遠離發光元件130)的反射率最低且穿透率最高。以上的區域R與位置P的數目僅為了方便說明,本新型創作並不以此為限制。
請再參照圖1,當發光元件130發出光束B後,光束B首先傳遞至穿透反射面TRS中的位置P1,而光束B中的一部分TB’穿透穿透反射面TRS,且光束B中的另一部分RB’被穿透反射面TRS反射至反射面RS。
光束RB’傳遞至反射面RS後,再被反射面RS反射而傳遞至穿透反射面TRS的位置P2。光束RB’中的一部分TB’’穿透穿透反射面TRS,且光束RB’中的另一部分RB’’被穿透反射面TRS反射至反射面RS。
光束RB’’傳遞至反射面RS後,再被反射面RS反射而傳遞至穿透反射面TRS中的位置P3,光束RB’’中的一部分TB’’穿透穿透反射面TRS且光束RB’’中的另一部分RB’’’被穿透反射面TRS反射至反射面RS。
應注意的是,以上的光束反射次數與穿透次數分別以三次為示例,但不以此為限制,於本實施例中,亦有可能是一次、兩次、或者是三次以上,本新型創作並不以此為限。
承上述,在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0中,由發光元件130出射的光束B可在穿透反射面TRS與反射面RS之間內部進行多次的反射與穿透,而可從中央區域R1傳遞至邊緣區域R3。由於穿透反射面TRS的反射率隨著與發光元件130之間的距離D遞增而對應遞減,而穿透反射面TRS的穿透率隨著與發光元件130的距離D遞增而對應遞增。
因此,藉由上述的設置,可降低由較靠近發光元件130的區域R1所出射的光束TB’的光強度,而可提升由較遠離發光元件130的區域R2、R3所出射的光束TB’’、TB’’’的光強度。因此由穿透反射膜110的不同區域R1~R3所出射的光束TB’、TB’’、TB’’’的光強度較為一致,光源模組100所能夠提供的面光源較為均勻。
接著,出射穿透反射膜110後的光束TB’ TB’’、TB’’’依序經過光學功能膜140a與140b。請參照圖1以及圖3,光束TB’ TB’’、TB’’’穿透光學功能膜140a(擴散膜)後,可使光束TB’ TB’’、TB’’’均勻地擴散,以使光束TB’、TB’’、TB’’’所形成的面光源的均勻度提昇。
接著,請參照圖1以及圖4,擴散後的光束TB’、TB’’、TB’’’再穿透光學功能膜140b(增亮膜),可使得擴散後的光束TB’、TB’’、TB’’’在方向D2上的出光角度收斂,而增加光束TB’ TB’’、TB’’’的方向性。
最後,顯示面板210接收由光學功能膜140b出射的光束TB’、TB’’、TB’’’所形成的面光源,而對位於顯示側的使用者OB提供影像畫面。
圖5示出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與一比較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上視示意圖。下方表一中示出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的三個位置P A、P B、P C與一比較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三個位置P A’、P B’、P C’的輝度與對比度,其中比較實施例的光源模組與光源模組100的差異在於:比較實施例的光源模組不設有穿透反射膜110。 對應位置 對應位置測量到的輝度 單位:尼特(nit) 對比度 比較實施例的光源模組 P A’ 112 40% P B’ 278 P C’ 136 本實施例的 光源模組 100 P A106 53% P B201 P C130 表一 請參照表一,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的位置P A、P B、P C所分別量測到的輝度相較於比較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的三個位置P A’、P B’、P C’所分別量測到的輝度稍微下降,其原因是穿透反射膜110內的反射粒子RP會將光束反射至反射面RS,但是輝度下降的程度並不明顯。接著,從上述的三個位置中所測得的輝度可以用於計算對比度,其中對比度的計算方式是: 選定區域中的輝度最小值/選定區域中輝度最大值—(1) 由式(1),可以計算出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的對比度為53%(106/201*100%),而比較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的對比度為40%(112/278*100%),而對比度數值越高,代表此選定區域的亮度較為平均。由此可證明,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相較於比較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能夠提供均勻的面光源且維持良好的光學效率。
據此,於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中,藉由發光元件130並搭配穿透反射膜110與發光元件130之間的距離D來設計穿透反射膜110的光學性質(反射率、穿透率),以實現提供均勻面光源的效果,而可使位於光源模組100光路下游處的顯示面板210顯示亮度均勻的影像畫面。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除了可以提供均勻的面光源外,也可以避免使用較多的發光元件以及複雜的電路設計,其具有較低的製造成本。
並且,由於光束可在穿透反射面TRS與反射面RS之間進行一至多次的反射與透射,增加了往遠離發光元件130的方向D2傳遞的機會,以將光束傳遞至邊緣區域R3,因此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可以以較薄的厚度實現均勻的面光源效果。
此外,應注意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30的位置位於光源模組100的正中央,於其他的實施例中,亦可以依據實際的需求來改變發光元件130的位置,本新型創作並不以此為限。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以下的實施例沿用上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6與圖7為本新型創作不同實施例的穿透反射膜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6,圖6中示出的穿透反射膜110a大致上類似於圖2中示出的穿透反射膜110,其主要差異在於:透光本體112a為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且這些反射粒子RP設置於透光本體112a中。透光本體112a包括多層交替堆疊的第一物質層A1與第二物質層A2,第一物質層A1與第二物質層A2分別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請搭配圖1與圖6,圖6的穿透反射膜110a的光學效果大致類似於圖2的穿透反射膜110a的光學效果,其主要差異在於:光束B包括具有第一、第二偏振方向的光束,且這兩個偏振方向彼此不同,例如分別是P偏振光與S偏振光。以光束B為範例來說明,當光束B入射穿透反射膜110a時,光束B中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部分光束(P偏振光)穿透。另一方面,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部分光束(S偏振光)反射回反射腔體120的反射面RS,且反射的過程中轉換其偏振方向,也就是從第二偏振方向轉為第一偏振方向(S偏振光àP偏振光)後,並再次入射穿透反射膜110a而出射於穿透反射膜110a,其他的光束RB’、RB’’、RB’’’以此類推。反射式偏光增亮膜更進一步提升整體出光的亮度。因此,於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將圖6的穿透反射膜110a替換如圖1、2所示的穿透反射膜110,以進一步提升光源模組100與顯示裝置200的光學效率。
請參照圖7,圖7中示出的穿透反射膜110b大致上類似於圖2中示出的穿透反射膜110,其主要差異在於:穿透反射膜110b包括透光本體112與金屬層ML。金屬層ML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S1與第二表面S2。第一表面S1為穿透反射面TRS。第二表面S2位於透光本體112與第一表面S1之間。金屬層ML的厚度T由第一表面S1與第二表面S2之間的間距所定義。應注意的是,於本實施例中,金屬層ML的厚度T足夠薄(即此金屬層ML為薄金屬層),而可使部分的光束穿透此金屬層ML,且部分的光束仍可被金屬層ML反射。金屬層ML的厚度T隨著與發光元件130之間的距離D遞增而對應遞減。據此,穿透反射膜110b的光學效果亦可以達到類似於穿透反射膜110的光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創作的實施例的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中,由於穿透反射面的反射率隨著與發光元件之間的距離遞增而對應遞減,而穿透反射面的穿透率隨著與發光元件的距離遞增而對應遞增,因此,在穿透反射膜中,可降低較靠近發光元件的區域所出射的光束的光強度,可提高較遠離發光元件的區域內所出射的光束的光強度,因此由穿透反射膜的不同區域所出射的光束的光強度較為一致,光源模組所能夠提供的面光源較為均勻,因此顯示面板可以提供亮度均勻的影像畫面。
此外,藉由上述的設計,本新型創作的實施例的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可藉由單一顆且大功率的發光元件而可實現均勻的面光源效果,相較於習知技術,其能夠有效地降低發光元件的使用以及避免複雜的電路設計,因此本新型創作的實施例的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容易製造,且具有較低的製造成本。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比較實施例的光源模組 100‧‧‧光源模組 110、110a、110b‧‧‧穿透反射膜 112、112a‧‧‧透光本體 120‧‧‧反射腔室 122‧‧‧腔室本體 130‧‧‧發光元件 140、140a、140b‧‧‧光學功能膜 200‧‧‧顯示裝置 210‧‧‧顯示面板 A1‧‧‧第一物質層 A2‧‧‧第二物質層 AS‧‧‧容置空間 B、TB’、TB’’、TB’’’、RB’、RB’’、RB’’’‧‧‧光束 C‧‧‧中心點 CF‧‧‧複合膜 CP‧‧‧承載部 D‧‧‧距離 D1~D3‧‧‧方向 DP‧‧‧擴散粒子 ES‧‧‧發光面 ML‧‧‧金屬層 P、P1~P3、PA~PC、PA’~PC’‧‧‧位置 R、R1~R3‧‧‧區域 RP‧‧‧反射粒子 RS‧‧‧反射面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SE‧‧‧尖端 T、TC、TE‧‧‧厚度 TRS‧‧‧穿透反射面
圖1為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穿透反射膜與發光元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一光學功能膜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的另一光學功能膜的剖面示意圖。 圖5示出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與一比較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上視示意圖。 圖6與圖7為本新型創作不同實施例的穿透反射膜的剖面示意圖。

Claims (12)

  1. 一種光源模組,包括: 一穿透反射膜,具有一穿透反射面; 一反射腔室,具有一反射面,該穿透反射面與該反射面界定出一容置空間;以及 一發光元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該發光元件具有一發光面,且該發光面朝向該穿透反射面, 其中, 該穿透反射面的反射率隨著與該發光元件之間的一距離遞增而對應遞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穿透反射膜包括一透光本體與多個反射粒子,且該些反射粒子的濃度隨著與該發光元件之間的該距離遞增而對應遞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些反射粒子的反射率大於70%。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透光本體為一透光膜或一反射式偏光增亮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穿透反射膜包括一透光本體與一金屬層,該金屬層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為該穿透反射面,該第二表面位於該透光本體與該第一表面之間, 其中,該金屬層的一厚度由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間距所定義,且 該金屬層的該厚度隨著與該發光元件之間的該距離遞增而對應遞減。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穿透反射面上的穿透率隨著與該發光元件之間的該距離遞增而對應遞增。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源模組,更包括多個光學功能膜,其中該穿透反射膜設置於該些光學功能膜與該發光元件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些光學功能膜包括一擴散膜以及一增亮膜,且該增亮膜設置於該穿透反射膜與該擴散膜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擴散膜包括多個擴散粒子,且該些擴散粒子的反射率低於45%。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些光學功能膜與該穿透反射膜兩兩之間藉由光學膠膠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些光學功能膜彼此分離,且該些光學功能膜中最靠近該穿透反射膜的一光學功能膜與該穿透反射膜分離。
  12.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光源模組,包括: 一穿透反射膜,具有一穿透反射面; 一反射腔室,具有一反射面,該穿透反射面與該反射面定義出一容置空間;以及 一發光元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該發光元件具有一發光面,且該發光面朝向該穿透反射面, 其中, 該穿透反射面上的反射率隨著與該發光元件之間的一距離遞增而對應遞減;以及 一顯示面板,設置於該光源模組上。
TW108200288U 2018-12-29 2019-01-08 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 TWM58018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2122.8U CN209086621U (zh) 2018-12-29 2018-12-29 光源模块与显示装置
??201822242122.8 2018-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0188U true TWM580188U (zh) 2019-07-01

Family

ID=67127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0288U TWM580188U (zh) 2018-12-29 2019-01-08 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6621U (zh)
TW (1) TWM58018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6621U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442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ed therein
JP5990226B2 (ja) 勾配抽出を備える半鏡面の中空のバックライト
EP2084573B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TWI439641B (zh) 用於側面發光型背光之準直光注入器
EP2160644B1 (en) Semi-specular components in hollow cavity light recycling backlights
TWI458918B (zh) 具有有利設計特性之薄形中空背光
JP5457440B2 (ja) 漸進的注入を有する照明装置
US20060072339A1 (en) Backlight module
US9063264B2 (en) Simplified edge-lit backlight system
CN109407407B (zh) 显示装置
US1156143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liquid display panel and backlight device emitting light toward back surfac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TWI392930B (zh)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US11016337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u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009944A1 (en)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remote downconverter
JP2011228078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666478B (zh) 直下式背光裝置
US1105469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I545296B (zh) 背光模組
WO2010001653A1 (ja) 導光体ユニット、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431327B (zh) 混色透鏡及具有該混色透鏡之液晶顯示裝置
TWI421594B (zh) 混色透鏡與具有該透鏡之液晶顯示裝置
US11921373B2 (en) Backlight for display
TWM580188U (zh) 光源模組與顯示裝置
CN110998421A (zh)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0967869B (zh) 一种前置光源、使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